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练习: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5.4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同步练习
5.4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乾隆盛世2.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乾隆盛世3.马戛尔尼使华的真正目的是( )A. 为乾隆帝祝寿B. 带战船攻打中国C. 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D. 与中国进行平等贸易4.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名义是代表英王为清朝哪一位皇帝祝寿的(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嘉庆5.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鼎盛,史称“乾隆盛世”。
其主要表现有( )①乾隆中期,中国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②当时中国的GDP占世界总份额的近1/3③乾隆时期人口持续增长,达到3亿左右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四书五经》编纂完成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名义是代表哪一位英王为清朝皇帝祝寿的( )A. 乔治三世B. 伊丽莎白C. 维多利亚D. 乔治六世7.“康乾盛世”是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这一时期在位的皇帝不包括()A. 康熙帝B. 雍正帝C. 乾隆帝D. 道光帝8.马嘎尔尼认为,中国好比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只需几艘三桅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可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丝毫没有察觉自己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逆转。
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A. “文景之治”B. “乾隆盛世”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二、材料分析题9.下边两幅图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请结合图片说明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神圣中国》反映的是17世纪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圣洁、聪慧。
这个形象和当时欧洲人心目中基督教教士可恶、愚蠢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图2《巨人中国》反映的是18世纪初期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图中的清朝巨人居高临下。
手牵欧洲武士,视之为玩物,上面的英文“Judge”意为主宰者。
农村《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存在的五大问题及对策
农村《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存在的五大问题及对策童海斌《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鼓励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历史与社会》七-九年级每一个单元后都有一课综合探究活动课,以八年级(上)我们传承的文明为例,我们来看了解一下几个探究题目:1、史前时代—保护我们身边的传统。
2、文明的起源—感悟沧桑巨变。
3、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4、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这些探究内容显然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均是对前面几课教学内容很好的延伸,很有探究的价值。
那么教师如何去上好一堂成功的综合探究活动课,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得积极、愉快、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当中有没有问题和困惑?有没有经验和教训?答案是肯定的。
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认为问题和困惑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
问题一:综合探究课教师事先根本不布置,也不发动学生,把此课当成一堂新授课。
学生在课堂没有探究、体验和实践的机会,更没有如课标所言:“让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问题二:事先虽有布置却是“0”指导。
教师不和学生一起拟定探究的子课题,不对学生课外的探究内容、方式方法作好预先必要有效的指导工作,任凭学生漫无边际的探究或形式上的“作秀”,探究自然是“0”收益。
问题三:农村的学校条件、学生的家庭条件等“软件”环境十分有限,课程资源极为缺乏,学生课外探究是“巧妇难以无米之饮”。
问题四:综合探究课学生主体凸显不明显,教师课堂设计缺乏艺术性和驾驭能力,未能从生活情景上入手去打动学生,学生成果汇报如“蜻蜓点水”,流于形成。
教师既不挖掘,也不总结,综合探究课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问题五:综合探究的主题虽已确定,但是教学中教师对探究内容的把握缺乏灵活性和敏锐性,地方性课程资源形成意识较弱。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6.2.1人的发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6.2.1人的发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这是一场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性解放、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奠定了欧洲新时代的思想基础,使欧洲人走出了愚昧的时代,走在了世界发展的前列。
这场运动是( )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2.14、15世纪是发现人和世界的时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大力宣扬教会学说 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地球村”C.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 D.新航路开辟使地中海沿岸繁荣起来3.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
“兴”的含义是指(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神学文化的复兴4.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
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
l4—l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 A.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C.“民主”、“共和”思想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5.列表能有效梳理历史知识,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下表,可填入表格中空白处的选项是( )A.《蒙娜丽莎》B.《神曲》 C.《哈姆雷特》D.《奥赛罗》6.对文艺复兴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B.开始于英国C.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D.《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7.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既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所说的“他”是指( )A.但丁B.达·芬奇 C.莎士比亚D.米开朗基罗8.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出现了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
以下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A.《哈姆雷特》──米开朗基罗 B.《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C.《蒙娜丽莎》──达·芬奇 D.《神曲》──莎士比亚9.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C.“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地位10.2013年9月24日,法国巴黎卢浮宫和意大利佛罗伦萨联合举办的“文艺复兴之春—佛罗、萨雕塑艺术展”在卢浮宫内的拿破仑厅拉开帷幕,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引得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该雕塑在当时获得成功的最大原因是()A.雕塑的艺术价值史无前例 B.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C.敢于挣脱束缚,挑战神权 D.艺术形式和手段得以创新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一、单选题1.马嘎尔尼认为,中国好比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只需几艘三桅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可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丝毫没有察觉自己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逆转。
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A. “文景之治”B. “乾隆盛世”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2.在盛世繁荣中,社会危机隐隐浮现,给盛世投下阴影。
其主要表现有( )①人口增长过快②官场风气腐败,官员不为民办实事③工业化总体水平与英国相差很大④统治者大兴文字狱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3.在近代世博会上,中国的丝绸、茶叶、景泰蓝等农耕文明的经典之作,在蒸汽机、电灯、电话机等工业文明的杰作面前,犹如“明日黄花”。
造成这一差距的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是( )A. 自然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B. 专制皇权严格控制着人们的思想C. 盲目自大的心态使国家闭关自守D. 商品经济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4.以下历史时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是()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清朝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两百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 由于鸦片大量输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6.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 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7.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造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主要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②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黑暗③推行闭关政策导致国家闭塞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马戛尔尼使华的真正目的是( )A. 为乾隆帝祝寿B. 带战船攻打中国C. 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D. 与中国进行平等贸易9.马戛尔尼说:“广东一处地近海洋,洋人到中国者必在此间登岸。
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63页 0117页 0147页 0177页 0200页 0225页 0274页 0352页 0389页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第一课 走出中世纪的蒙昧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二课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三):பைடு நூலகம்建社会的发展与近
代前夜的危机
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五 认识台湾》同步练习(含答案) (1)
《综合探究五认识台湾》总分 100 分,共 2 大题 11 题选择题(总分 50 分,共 9 题)1. (5分) 台湾岛降水的分布特点是()A. 东多西少B. 西多东少C. 南多北少D. 南少北多2. (5分)在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来自宝岛台湾的农产品大受欢迎,这些农产品最可能是()A. 大米、菠萝B. 苹果、梨C. 棉花、甜菜D. 哈密瓜、大豆3. (5分) 台湾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糖料作物分别是()A. 水稻和花生B. 高粱和甘蔗C. 小麦和甜菜D. 水稻和甘蔗4. (5分) 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B. 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是湖南省C. 台湾东部是肥沃的平原D. 日月潭是台湾的风景名胜5. (5分) 关于台湾省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势低平,山地少平原多B. 气候复杂多样,降水南北差异大C. 河流短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D. 生物多样性,有“世界花园”之称6. (10分)台湾气候宜人,冬无严寒,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树木常绿,素有“天然植物园”、“蝴蝶王国”“水果之乡”之称。
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1) 下列四幅图中,与我国台湾台北市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A.B.C.D.(2) 材料反映出台湾台北市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高原高山气候D. 地中海气候7. (5分) 据图可判断台湾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信息是()①森林分布②纬度位置③农产品种类④地形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8. (5分) 关于我国宝岛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暖湿②东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③岛上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美称④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 (5分) 以下是关于台湾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开发历史悠久②地形平坦而开阔③土壤肥沃④交通便利⑤金、铜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③④⑤非选择题(总分 50 分,共 2 题)10. (22分) 读“台商在大陆投资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台湾省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 台商在大陆最主要的投资地是____ 省和____ 省。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综合探究题专项练习(一)(含答案)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中学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1、<经济建设方面>(1)列举出一五计划建设时期一项工业建设成就(2)列举出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项交通运输业建设成就2、<民主政治建设方面>(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起哪一政治制度?(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形成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3)《共同纲领》中确立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是什么?3、<科技发展方面>(1)列举出两项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成就(2)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的一项突出成就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如何去做?参考答案:1、(1)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任选其一(2)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1)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任选其二(2)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先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4、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新中国进行了不懈地探索,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民主政治的探索>(1)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我国确立起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何时在我国建立起来的?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2、<在曲折中探索>(1)列举出1958年探索道路上的两大失误(2)新中国成立后曾经遭受过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指的是什么事件?3、<伟大的历史转折>(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2)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归功于哪位国家领导人?4、<特色理论探索>(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什么理论?(2)如今哪位国家领导人的什么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感悟?参考答案: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文化大革命3.(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4.(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善于反思自己,最终找到一条切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五_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乾隆盛世的历史背景和危机因素,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一、导入我们都知道,乾隆时期是中国清朝的鼎盛时期,被称为乾隆盛世。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危机因素也逐渐暴露出来。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所在。
二、历史背景1. 乾隆盛世:乾隆时期是清朝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文化繁荣。
乾隆帝在位时,推行儒家思想,实行儒学统治,推行摄政政策,社会秩序井然。
2. 危机因素:封建制度的僵化、贵族势力的膨胀、贪官污吏的横行、经济压力的加重等因素,都在这个时期逐渐显现出来,并最终对乾隆盛世造成了危机。
三、危机因素分析1. 封建制度的僵化:乾隆时期,封建制度已经相对固化,世袭官职、贵族特权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社会阶级固化,社会发展受阻。
2. 贵族势力的膨胀:在乾隆时期,贵族势力逐渐膨胀,与皇权发生冲突,导致政治局势不稳定,国家治理受到影响。
3. 贪官污吏的横行:在乾隆盛世,贪官污吏的现象比较严重,吏治败坏,社会道德风气败坏,社会秩序岌岌可危。
4. 经济压力的加重:乾隆时期,农民负担沉重,地主阶级剥削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发,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四、思考问题1. 为什么说乾隆时期是中国清朝的鼎盛时期?2. 封建制度的僵化如何影响乾隆盛世的发展?3. 贵族势力膨胀如何加剧了乾隆盛世的危机?4. 贪官污吏的横行在乾隆盛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5. 如何应对乾隆盛世中出现的经济压力?五、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深入了解了乾隆盛世的历史背景和危机因素,认识到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深入学习,探讨历史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乾隆盛世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以及政治风貌,深入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理解历史发展中的兴衰循环。
2022-2022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
2022-2022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一、单选题1.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轮宁波。
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材料反映清朝实行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B.对外开放C.闭关锁国D.重文轻武2.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如或再来,必押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材料反映了清朝()A.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放松B.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D.限制工商业的发展3.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包括()①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②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④外来的侵略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4.嘉庆时有一个民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这反映了当时()A.军备废弛B.土地集中C.贪污成风D.经济衰退5.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造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主要原因有()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②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黑暗③推行闭关政策导致国家闭塞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君主专制B.重本抑末C.闭关锁国D.对外开放贸易7.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鼎盛,史称“乾隆盛世”。
其主要表现有()①乾隆中期,中国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②当时中国的GDP占世界总份额的近1/3③乾隆时期人口持续增长,达到3亿左右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四书五经》编纂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
《综合探究五_认识台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综合探究五_认识台湾》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综合探究五_认识台湾》导学目标:1. 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构成;2. 掌握台湾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3. 理解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4. 能够比较中国大陆和台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异同点。
导学内容:一、地理位置:1. 台湾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邻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接壤;2. 台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3. 台湾是一个多山的岛屿,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如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等。
二、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1. 台湾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600年前就有了较为完善的社会组织;2. 台湾曾经是荷兰、西班牙、日本等国的殖民地,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接收,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3. 台湾文化融合了中国、日本、欧美等多种文化元素,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
三、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1. 台湾实行“中华民国宪法”,为多党制,国家元首为总统,政治体制与中国大陆不同;2. 台湾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出口贸易发达,有“台湾奇迹”之称;3. 台湾社会福利完善,教育水平高,医疗保障健全,居民生活水平较高。
四、与中国大陆的异同点比较:1. 政治上,台湾实行“中华民国宪法”,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2. 经济上,台湾属于发达地区,经济高度市场化,中国大陆则属于发展中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 文化上,台湾文化受多种文化影响,中国大陆文化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
导学活动:1. 地图定位练习: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台湾的位置,与中国大陆进行比对;2. 观看视频资料:观看介绍台湾地理、历史和文化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进行讨论,比较与中国大陆的异同点;4.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以PPT、海报等形式展示台湾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色;5. 组织实地考察:如条件允许,带领学生去台湾领事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台湾。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综合探究五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较课件 新人教版
问题解答
• 4、(1)、反映郑和下西洋气势宏大,所到之处受到各地欢迎 的情景。(2)、郑和下西洋带去了丰富的物品,带去了友谊,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当地人们以他的名字作地 名及为他建庙宇纪念他。(3)、学习他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 无畏的气概,以及他为人谦和,良好的外交能力等优秀品质。
太
平
好望角
洋
麦哲伦海峡
首航时间 船只数量 船只大小
携带货物 最远到达
郑和下西洋(七次) 1405年(7月11日) 最多200多艘
大宝船长125.65米,宽 50.9米
丝织品、瓷器、茶叶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随行人员
多达27800人左右
哥伦布航海(四次) 1492年 3—17艘
长24.5米,宽6米
西洋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 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引起了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同时也给拉美人民造成了 巨大的灾难。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 1405-2005
江苏太仓航海节(刘家港) 洋》
舟山“绿眉毛”号 拍摄《郑和下西
凤凰号重走“郑和路”
印尼郑和清真寺新落成
• 19、(1)、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启蒙运动 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文艺复兴时期。(2)、 4、3、1、2。(3)、A、率议会军队作战取得胜利, 打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B、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提出 “人民主权”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C、向罗马教会 挑战,进行宗教改革。D、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 剧作家,创作了数十部反映人文精神的剧本和诗歌。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
美洲
1000多人
郑 和
哥 伦 布
从两者的对比中,你得到了怎样的信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乾隆盛世2.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真正目的是()A.为乾隆帝祝寿B.带战船攻打中国C.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D.与中国进行平等贸易3.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鼎盛,史称“乾隆盛世”。
其主要表现有()①乾隆中期,中国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②当时中国的GDP在世界总份额中占到将近1/3③乾隆时期人口急剧增长,达到3亿左右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四书五经》编纂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乾隆帝观看英国“皇家号”军舰模型后,对沿海地区高级官员说:“英国的海船只能在大洋中行驶,无法进入内地。
如果海岸防守严密,他们也无计可施。
”他的认识说明了()A.对英国的海军认识很透彻B.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C.清朝统治者很有远见D.感谢英国送厚重寿礼5.下列是马戛尔尼来华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是19世纪中期由英王派遣来华的②来华的目的是为乾隆皇帝祝寿③提出了开放通商口岸、割让岛屿的要求④深刻认识到当时中国隐藏的危机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6.马戛尔尼说:“广东一处地近海洋,洋人到中国者必在此间登岸,中国为防御洋人起见,特设重兵镇之……此辈宽衣大袖之兵队,既未受过军事教育,而所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矢之属,一旦不幸,洋兵长驱而来,此辈果能抵抗与否?”马戛尔尼认为中国军队不能抵抗入侵的洋兵,其主要依据有()①中国军队战斗力弱②中国军队所用的军器落后③中国政府没有派重兵镇守广东④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7.在近代世博会上,中国的丝绸、茶叶、景泰蓝等农耕文明的经典之作,在蒸汽机、电灯、电话机等工业文明的杰作面前,犹如“明日黄花”。
造成这一差距的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是()A.自然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B.专制皇权严格控制着人们的思想C.盲目自大的心态使国家闭关自守D.商品经济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8.某中学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二、非选择题9.当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却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练习:7.1工业革命
7.1工业革命一、单选题1.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历时37天,1838年人们乘船从欧洲到美洲仅需19天。
这一巨大变化得益于()A. 工业革命瓦特富尔顿B. 第二次工业革命格拉姆卡尔·本茨C. 工业革命瓦特史蒂芬孙D. 第二次工业革命格拉姆莱特兄弟2.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石油产量急剧上升,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 蒸汽机的发明B. 发电机的问世C. 有轨电车的创制D.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3.下图为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图,它有助于我们理解()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后果B. 苏联五年计划建设的成就C. 一战爆发及战后世界格局出现的原因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各国的影响4.18世纪晚期,英国广泛利用热能,逐渐摆脱了对畜力、自然力的依赖。
促使产生这一转变的科技发明是()A. 瓦特改良蒸汽机B. 斯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C. 富尔顿制成汽船D.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5.19世纪上半期,能够出现在英国的现象是()A. 开小汽车上班B. 乘飞机旅游C. 进入铁路时代D. 打电话联络6.“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领域的革命。
……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成果。
”英国使用蒸汽机取得的成果是()A. 珍妮纺纱机B. “火箭号” 机车C. 早期汽车D. 飞行者1号7.导致下表中英国各职业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变化表A. 工业革命B. 资产阶级革命C. 殖民争霸D. 三角贸易8.小明同学再现了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个场景:在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某工厂烟囱林立,浓烟滚滚。
历史上导致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 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B. 人们纷纷投资于工业C. 工业无产阶级的兴起D. 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9.图中信息表明,当时英国棉花加工量、生铁产量快速增长是由于它进行了()A. 工业革命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第三次科技革命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0.下图是一幅关于电气时代来临的漫画。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5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
”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文艺复兴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2.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下列最能体现其重要内容的发明是( )3.观察下图,分析1870 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B.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4.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 )A.瓦特B.史蒂芬孙C.富尔敦D.卡尔·本茨5.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它们的核心动力是( )①蒸汽力②煤炭③石油④电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 100年前,号称“不沉之舟”的泰坦尼克号不幸撞上冰山,最后沉没,泰坦尼克号采用多项先进技术发明:使用蒸汽机提供动力,装有4台发电机可供船上一万多余电灯及其他设备用电……,下列对材料中所涉及的技术发明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都发明于18-19世纪②都是由英国人创造发明的③都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④都是电气时代的发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工业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时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国家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列属于后者的发明是: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中,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B.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C.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D.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几乎同时发生10.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句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鸦片战争以来一部分先进中国人逐步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开始“开眼看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 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启蒙B. 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C. 旧有“华夷观念”的转变D. 早期留学生和外交使臣的奔走宣传2.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体现在()A. 在广州支持禁烟,1839年6月领导主持了虎门销烟。
B. 在担任钦差大臣期间,招募水勇,积极筹备海防,使得英军在广州无隙可乘。
C. 设立译馆,翻译一些西方书籍,组织编译《四洲志》,向西方学习。
D.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瘾祸福避趋之”,在国家危难时敢于担当的精神.3. 首次突破了中国人原有的狭隘世界观念,开始接受近代世界地理知识的是利玛窦绘制的( )A 《海国图志》B 《坤舆万国地图》C 《几何原本》D 《四洲志》4. 与明朝以来以往的“西学东渐”的情况相比,鸦片战争以来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是怎样进入中国的()A. 通过利玛窦等传教士在传播宗教的同时传播到中国的。
B. 近代中国是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下,被迫汇入工业文明的。
C. 是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主动引进的。
D. 在明清以来手工业、商业的繁荣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工业文明的。
5. 中国近代有一部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书籍,“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而作。
”此书是( )A.《中外纪闻》B.《天演论》C.《四洲志》D.《海国图志》6. 为了唤醒国人了解世界,挽救危亡,魏源于1842年写成《海国图志》,你认为下列不是魏源思想主张的是()A. 总结鸦片战争战败的教训,提出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观点。
B. 认为世界民族要平等相处,反对用“夷狄”来称呼西方文明发达国家。
C. 认为中国不是世界的中心,中国已经落后于欧洲。
D. 主张学习西方,开办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练习: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单选题1.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
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根源是()。
A. 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B. 民主运动的推动C. 社会审美观的改变D. 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2.下列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的是( )A. 蒸汽机B. “珍妮机”C. 蒸汽机车D. 轮船3.下列有关农业和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农业为工业提供粮食和生产资料B. 工业为农业提供机械以及各种化肥原料C. 进人工业社会后,农业就无足轻重了D. 进人工业文明时代,农业发生巨大的变革4.纽约的一家杂志曾预言“廉价牛肉时代就要来临了”。
“廉价牛肉时代”来临需要畜牧业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出现。
由此推断,这一时代最早到来应当是在( )A. 18世纪末B. 19世纪末C. 20世纪中期D. 20世纪末5.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 比古代神话还神奇B. 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C. 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D.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6.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的根本原因是()A. 人口出生率低B.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C. 人口死亡率高D.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7.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飞机②马车③汽车④汽船A. ①③②④B. ②④③①C. ④①②③D. ③②④①8.世界上最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是( )A. 德国B. 美国C. 法国D. 英国9.工业化在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资本家无视工人的权益②工人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③疾病蔓延,人口死亡率高④无视消费者健康,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10.下列有关工业化、城市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八下历史(人教版)高效课堂练习(二)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八下历史(人教版)高效课堂练习(二)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一、选择题1.A2.B3.C4.A5.B6.C7.C8.D9.B 10.C 11.B 12.D 13.B 14.C 15.D 16.B 17.B 18.D 19.C 20.D 21.B22.A 23.B 24.C 25.D二、判断题26.对27.对28.错29.错30.错三、材料解析题31.(1)共同使用:三民路、中山路。
原因:中国大陆认为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台湾认为孙中山是国父,是国民党领袖,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2)红旗路最适合北京,因为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
解放路最适合南京,因为南京解放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被解放。
中山路、三民路最适合广州,因为广州是孙中山的故乡和国民党一大的所在地。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3)答案开放,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四、综合题32.(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变化:由美国敌视、孤立新中国到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3)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33.(1)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审议政令、中书省执行政令。
目的:三省相互牵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2)同:都体现了分权原则。
异:唐代分权是为了皇帝专权;雅典分权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
(3)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实行三权分立制,强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和法院的制约。
34.(1)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实现霸权主义战略的严重障碍,强调结成“军事同盟”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苏联。
1949,组建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一、单选题1.嘉庆时有一个民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这反映了当时()A. 军备废弛B. 土地集中C. 贪污成风D. 经济衰退2.下图曾是乾隆在位时得出“朕甚忧之”的结论,其“忧”的是()A. 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B. 人口在匀速增长C. 农业劳动力人口在减少D. 土地兼并严重3.据史载:从洪武十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芭提案中,朱元璋共批阅奏折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
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A. 废除宰相制B. 大兴文字狱C. 设厂卫特务机构D. 设立军机处4.乾隆帝观看英国“皇家号”军舰模型后,对沿海官员说:“英国的海船只能在大洋中行驶,如果海岸防守严密,必无计可施。
”他的认识说明了()A. 对英国的海军认识很透彻B. 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C. 清朝统治者很有远见D. 感谢英国送厚重寿礼5.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如或再来,必押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材料反映了清朝( )A. 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放松B. 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C. 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D. 限制工商业的发展6.法国学者伏尔泰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 )A. “贞观之治”B. “乾隆盛世”C. “开元盛世”D. “文景之治”7.明和清前期,中国沿着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帝国的繁盛B.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C. 近代的曙光D.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8.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乾隆盛世9.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最恰当的是()A. 帝国的繁盛B.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C. 近代的曙光D.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10.我国历史上政治体制经历了从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与明太祖的一项治国措施有直接关系的是()A. 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B. 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C. 设置殿阁大学士D. 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11.马戛尔尼说:“广东一处地近海洋,洋人到中国者必在此间登岸。
中国为防御洋人起见,特设重兵镇之……此辈宽衣大袖之兵队,既未受过军事教育,而所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矢之属,一旦不幸,洋兵长驱而来,此辈果能抵抗与否?”马戛尔尼认为中国军队不能抵抗入侵的洋兵,其主要依据有( )①中国军队战斗力弱②中国军队所用的军器落后③中国政府没有派重兵镇守广东④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②二、问答题12.马戛尔尼使华以失败而告终。
1794年9月,马戛尔尼回到英国,向国王和议会呈送了一份使华报告。
假如你是马戛尔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课本等材料从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比较当时中国与英国的发展状况。
比较中英近代前夜历史13.清政府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近代中国被西方国家武力打开大门的根本原因吗?三、材料分析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帝材料二:“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雍正帝材料三:1793年,乾隆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四:朝臣胡中藻有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联系上述四则材料,分析清朝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状况。
(2)材料三中清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结合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由此判断严惩和珅,嘉庆时期的国库都增加收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谚反应了当时清朝官员的严重腐败现象。
因为和坤贪污了大量钱财,在他倒了以后,搜出的钱财把嘉庆皇帝都填饱了,国库都增加收入。
因此民谚反映了当时清朝贪污成风,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民谚内容不符。
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理解民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反映和坤贪污了大量钱财,在他倒了以后,搜出的钱财把嘉庆皇帝都填饱了,即可解答。
2. A解析:此题考查乾隆时期,中国盛世危机的表现,以及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本题通过对柱状图的分析,可以看出从顺治八年到乾隆六十年的一百四十多年里人口增长了近七倍,人均用地减少了两倍多。
所以乾隆在位时忧的是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选A。
【点评】此题掌握乾隆时期,中国盛世危机的表现。
3. A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使得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
因此,明太祖需要亲自处理全国的重大军政事务。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专制集权的加强,理解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稍有难度。
4.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盛世危机的有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析材料“英国的海船只能在大洋中行驶,如果海岸防守严密,必无计可施”可知,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没有远见,没有正确认识到英国人的军事力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盛世危机的了解。
5. B解析:据材料可知,此现象属于闭关政策。
清朝前期,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所以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格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厉行海禁“片帆不许下海”。
造成了清政府的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闭关锁国政策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6. B解析:伏尔泰生活于18世纪,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前期的繁盛时期。
伏尔泰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反映的正是清朝前期的繁盛的历史局面。
B项“乾隆盛世”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伏尔泰的言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清朝前期盛世局面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理解并识记康乾盛世的相关史实。
7.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明清时期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但是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这种繁荣背后孕育着危机,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理解。
8. D解析: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这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个大繁荣时代。
ABC三项都不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不符合题意;D项乾隆盛世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康乾盛世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康乾盛世”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个大繁荣时代。
9. B解析:依据所学,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经济迅速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但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在推行闭关政策,镇压人民、钳制思想、遏制近代化因素成长,阻碍社会变革等方面带来严重恶果,至近代前夜的清中期,陷入深刻危机。
因此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B项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是明清时期历史阶段的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明清时代特征为背景,考查明清时代特征。
10. B解析:通过题干中的两幅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一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图二是明朝六部制。
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加强了中央集权。
ACD三项与题干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与题干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相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与明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识记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和明朝建立六部制的史实,掌握我国古代君权加强的过程和影响。
11.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分析材料“此辈宽衣大袖之兵队,既未受过军事教育,而所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矢之属”可知,中国军队所用的军器落后,军队战斗力弱。
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问答题12. 比较中英近代前夜历史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能横向比较中国与英国的不同发展轨迹,探讨中国逐步落伍的原因。
清朝前期的中国:经济上农业为主,男耕女织,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属于农耕文明,政治上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政治腐败,外交上闭关锁国,文化上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科技落后,军事上装备落后,综合国力日益衰落。
英国经济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经济迅速发展,属于工业文明,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外交上殖民扩张,文化上思想文化繁荣活跃,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科技世界领先,军事上装备落后,综合国力上是世界强国。
【点评】横向比较中国与英国的不同发展轨迹,探讨中国逐步落伍的原因。
13.近代中国被西方国家武力打开大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使中国在综合国力上原因落后于西方。
而闭关锁国的推行只是封建制度腐朽在对外交往方面的表现。
所以,闭关锁国不是近代中国屈辱挨打的根本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近代中国被西方国家武力打开大门的根本原因。
近代中国被西方国家武力打开大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使中国在综合国力上原因落后于西方。
而闭关锁国的推行只是封建制度腐朽在对外交往方面的表现。
所以,闭关锁国不是近代中国屈辱挨打的根本原因。
【点评】掌握清政府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近代中国被西方国家武力打开大门的根本原因三、材料分析题14. (1)政治上,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经济上: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思想文化上:文字狱愈愈烈,思想专制,文化僵化;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政策。
(2)后果:阻碍了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中国丧失了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逐渐落后于西方。
启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科技和经验,力求其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