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盛世危机
第22课 盛世危机
第22课盛世危机导学目标:1、康乾盛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2、闭关锁国:清朝前期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社会危机:乾隆后期,清朝国势开始走向衰落,此时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阅读、比较归纳、图表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清朝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帝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于政务,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康乾盛世”的局面。
这一时期,粮食产量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超过前代水平,____________是最大的丝织中心。
瓷都____________是全国制瓷中心。
2、清朝前期的____________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先进文化和科技,阻碍了____________,造成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3、从_________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__________。
表现在统治集团____________,财政____________,军备____________,土地集中,赋税____________,各地人民起义不断,最具影响力的是____________起义,历时9年,涉及5省,沉重打击了清统治。
4、清由盛走向衰落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正处在____________阶段,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快,在当时世界占有广大殖民地,此时,他们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____________。
中国面临着严重危机。
课堂导学:1、康乾盛世有哪些突出的表现?2、闭关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而实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作用?3、清朝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4、归纳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第22课 盛世危机
一、康乾盛世 1.清朝前期,康熙 、雍正、 乾隆三位皇帝时期积极吸 收汉文化,勤于政事, 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的“康乾盛世”局面。 二、闭关锁国 1.含义:清朝前期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厉控制外国 商人来,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即闭关锁国政策。 2.影响: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限制了中外正当的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 的进步。 三、社会危机 1.内部危机:乾隆后期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 2.外部危机:此时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英国 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侵略的矛头指 向中国。
1.了解康乾盛世; 2.思考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分析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
• 一、康乾盛世 • 1、清朝前期, 、 、 三位皇帝积极吸收汉文 化,勤于政事,奖励桑农,兴修水利,严惩贪污,出现 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 ”局面。 • 二、闭关锁国 • 1、含义:清朝前期严格限制 ,既严厉控制 , 又限制 ,即闭关锁国政策。 • 2、影响:积极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起了 作用; • 消极影响:限制了中外正当的 ,不利于我国人 民接触外国的 和 ,阻碍了 的进步。 • 三、社会危机 • 1、内部危机:从 后期起,统治集团 腐败, 匮 乏, 废弛, 集中, 繁重, 不断,清朝 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 • 2、外部危机: • 此时的世界正处在 上升阶段。 是当时最强 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侵略的矛头指向 。
1、举出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他的 看法。
2、唐朝和清朝前期分别实行怎么样的对外 政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3、清朝的社会危机有那些表现?
• 1、举出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 他的看法。
• 活动:(1)抗击沙俄,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签订《尼布楚条约》; • (2)平定三藩; • (3)设台湾府,统一台湾; • (4)大败噶尔丹; • (5)册封班禅; • (6)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 评价:中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有作为的皇帝。
22课中华不振的意思
22课中华不振的意思现在的中国,发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多方面暗示着中华文化正在衰落。
比如说,22课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指所谓的“中国22课”,是中国文化教育系统安排课程的方式。
重点是强调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课程中应当接受多元文化的训练,以便它们最终能够掌握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
然而,中国的文化被许多人认为有点“死”,因为没有正确地传播和保护。
在22课中,学生直接接受教材,没有深度的思维、讨论和发言的机会,只能接受学校安排的教材,以便更加明晰地了解中国文化。
但是,这种老派的教学方式有可能阻碍到学生发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观点、思想和想法。
此外,还有一些背景因素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低落的环境。
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代人更加依赖信息技术,而不是去学习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
更有甚者,社会变迁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脱离和忽视中国文化,只顾着改变某种方式去追求他们心目中的理想。
此外,中国文化也受到政治制约的影响,许多政治不稳定和新政策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很难有足够的空间来传播中国文化,也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去保护文化的传承和沉淀,这些也让中国文化发展得不如以往。
最后,中国大学师生对文化的热情也在不断减少,很多学生只是把文化当做一门功课来学习,没有从文化中去发现精神的乐趣。
他们很难从中受益,也无法从中得到实质性的知识,甚至没有去认识中国文化。
22课代表着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坚定信念,但它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能量去维护中国文化的发展。
唯一能做的,就是要以正确的态度传播、保护和发展中国文化,一起保持和珍视中国文化的灿烂形象,才能让中华文明在未来继续扬帆向前,走向繁荣昌盛之路。
第22课《梦回繁华》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些内容呢?
6
1.请大家浏览全文,用波浪线勾画每段中的关键句,依据重点句子概
整
括各段主要内容,稍后请同学展示。
体
感 知 读
回答示例:我在第___段勾画的关键句子是______,根据这句话,我 概括本段的段意是__________。
繁
华
7
整体感知读繁华
2.理清说明顺序,完成思维导图
创作时代背景、题材 作者及主题
2
我 是
任务一:读繁华
小
小 讲
由于这幅珍宝的画质和颜料极其珍贵且脆弱,所以很少
解
对外展出。假如故宫博物院将在2025年建院100周年之际,
员
对外展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向全国招募优秀讲
解员。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合作,争做优秀讲解员,助力本
次文化盛宴。
思考:你是讲解员如果你要向观众安利这幅画,你会介绍哪
作者简介
张择端(约1085年—1145年),字正 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 宋绘画大师。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宋徽宗 时供职翰林图画院,有《西湖争标图》《清 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 珍品。
6
《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 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有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 画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图纵24.8厘米,横528.7 厘米,作品以长卷形式,生动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 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 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22 梦回繁华
毛宁
1
夯实基础
篙 ( ɡāo ) 翰林( hàn ) 题跋( bá ) 擅长( shàn ) 覆灭( fù ) 绢本( juàn ) 田畴( chóu ) 驮队( tuó ) 岔道( chà ) 踏青( tà ) 跋涉( shè ) 漕运( cáo ) 枢纽( shū ) 舳舻( zhú lú ) 纤夫( qiàn ) 宏敞( hónɡ ) 桅杆( wéi ) 酒肆( sì ) 遒劲( qiú )春寒料峭( qiào ) 长而不冗( rǒnɡ ) 络绎不绝( yì ) 摩肩接踵( zhǒnɡ )
第22课《梦回繁华》
从作者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中,你觉得 这幅画有哪些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 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 动的视点摄取对象。
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 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 人物达五百之多,形态各异。
此图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 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 界面,即所谓“自成一家”。
这是文章的最后几句议论性话语,说说你 的理解。
这两句话说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希望读 者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清明上河图》。 “重要形象资料”几个字是文章末尾一句的重 点,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历史领域中 一张重要的名片,展现了“北宋汴京”这一特 定历史时期的市井风貌,极具历史价值。
深入探究
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就全文来说,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从
课堂小结:纵览全文,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 图》时,中心非常突出,即强调这幅画作所要表现的 “梦回繁华”这一主题。为了突显这个主题,作者没有 从绘画技巧的角度做过多的介绍,而是扣住这幅画作描 绘的现实内容,将画作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汴京的“繁华” 尽量表现出来。这样的写作构思,可以帮助非美术专业 的读者更好地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以及这幅 画作的深层意义。
结构梳理
画卷创作的 北宋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 社会背景 城市文化生活十分活跃
梦
作者信息、创作时间、
回 繁
特殊意义 画卷的基本 画卷材质状元成才路、大小、总体
华
情况
特点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画卷开卷处、中段和后
段所描绘的内容
画卷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不高 朽超 的的 传绘 世画 佳技 作艺
空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盛世危言》名词解释
《盛世危言》名词解释
盛世危言是指在一个繁荣发展的时代中,人们对于即将来临的困
难和危机的预测和警告。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不断重复出现,因为人们
往往在繁荣的时候容易忽视潜在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理解盛世危言,我们需要先解释其中几个关键词:盛
世和危言。
首先,盛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安
定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经济发展迅速,
社会秩序良好。
然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盛世往往是虚幻的,因为它往往伴随着
各种问题和风险。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关键词:危言。
危言指的是对于一个盛世的预测过程中提出的警示和忧虑。
在一
个看似繁荣的时代中,一些人会敏锐地察觉到潜在的问题和危机,并
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发出警告。
这些警告可能包括经济泡沫、社会不
平等、环境污染等等。
这些人被称为危言士。
在历史上,盛世危言往往被贴上负面标签,被视为对社会稳定的
威胁。
但事实上,危言士的预测有时会成为现实,盛世中隐藏的问题
最终会爆发出来。
因此,盛世危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提醒着
人们不要盲目乐观,要对盛世中存在的问题保持警觉。
在面对盛世危言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轻易忽视警示。
当危言士提出问题和风险时,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采取措施来解决
这些问题,以确保盛世的持续繁荣。
总之,盛世危言是对一个繁荣时代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
的警示和忧虑。
我们应该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保持警觉,并采取
适当的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明确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梳理“繁华”具体表现。
2.体会文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领略说明文语言的典雅美。
3.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1.明确说明文内容,梳理“繁华”的具体表现,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2.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明晰美,领略说明语言的典雅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展现了北宋时期汴京城繁华富庶的辉煌场景。
这部电视剧取材于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一位画家也用他的画笔生动得再现了这一繁华的市井风情,这幅画就是传世佳作《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高不到一尺,却是一副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名作,它被许多鉴赏家把玩,被无数帝王权贵争夺,曾四次被偷出宫廷,五次又回到宫廷。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国宝级文物。
它数经战火、历尽磨难……就是这样一幅图画,引得无数人为它倾倒。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毛宁的笔触去欣赏这幅画作,感受千年前的繁华。
二、知识简介1.了解作者毛宁,浙江舟山人,1975年12月出生。
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
研究领域:艺术史及艺术理论。
开设课程: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外建筑史、美术鉴赏、建筑赏析。
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梦回繁华》等。
2.作品简介《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风俗画,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记录了我国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第22课 梦回繁华(教学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
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
般的界画,可谓独一无二。《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
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基本一致,细节刻画十
分真实,艺术价值极高,历史价值极大。总之,《清明上河图》的
墨剑飘宏雨大、独一无二、真实灵动,以及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使它
liyongqiang 李永强
析 读 课 文 墨剑飘雨
第李永一强liy、ongq二iang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第 一 自 然 段 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 历 史 背 景;第二自然段介绍了画的作者——张择端,引出 本文说明的对象——《清明上河图》,介绍了这幅 画作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反映了当时宋朝的 盛 世 假象。
布置作业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请完成本课 作业
板 书 设 计 墨剑飘雨
画卷创liyon作gqia的ng 社 北宋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
李永会强 背景
城市文化生活十分活跃
作者信息、创作时间、特
梦
殊意义
回 繁 华
本文遣词用语恰如其分,在表达方式上有说明,有描写,有叙述,有议论, 墨剑飘更雨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如“疏林薄雾” “农舍田畴”“春寒料峭”等,不仅概括
liy力ong强qia,ng节奏鲜明,而且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文化意蕴。
李永强
墨剑飘雨
主 旨 归 纳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七年级历史盛世危机
政治方面 国家统一 疆域辽阔 社会安定
军事方面 反击外来侵略 平定叛乱
h
10
开山造田
h
11
水田农作图
h
12
精耕细h 作图
13
治黄治淮
h
14
海外传入的高 产农作物得到 普遍种植
h
15
棉花烟草茶树甘蔗成 为主要经济作物
h
16
景h德镇
17
北京前门商业区
h
18
北京商业街道
h
19
二、闭关锁国
h
1
h
2
第22课 盛 世 危 机 一、康乾盛世 二、闭关锁国 三、社会危机
h
3
一、康乾盛世
1.康乾盛世产生的原因
什么叫康乾盛世?为什 么会出现康乾盛世?
h
4
康熙
(1661-1722年 在位)
h
5
雍正
(1723-1735年 在位)
h
6
乾隆
(1735-1795年 在位)
h
7
一、康乾盛世
1.康乾盛世产生的原因 2.康乾盛世的表现
1.闭关锁国政策及其产生原因
清什政么府是为闭什关么锁要国实政行策? 闭关锁国政策?
h
20
1730年的广州商馆
h
21
二、闭关锁国
1.闭关锁国政策及其产生原因 2.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闭一关定锁程国度上政起策到有自何卫影作响用?
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h
22
三、社会危机
清朝的社会危机有那些表现?
你能举些具体事例来说明 康乾盛世在经济、政治、 军事等方面的表现吗?
盛世危机评课评课稿
盛世危机评课评课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给大家评课的内容是《盛世危机》。
首先,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明确,即通过学习盛世背后的危机,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盛世和盛世的崩溃,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在这个方面,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到位,通过PPT和多媒体资源的运用,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唐朝社会的繁华与危机,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分析,探究盛世崩溃的根源。
其次,教学方法也非常灵活多样,不仅有老师的讲解,还有小组讨论和整合汇报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思考、表达和总结,特别是通过小组讨论和整合汇报环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我认为教学效果非常显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本节课是一堂非常优秀的历史课,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都值得肯定和赞扬。
希望老师能够继续保持这种优秀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2课知识要点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2课知识要点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原因、实质及评价知识点⼀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美国: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的超级⼤国,希望建⽴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2.欧洲:欧洲联盟(欧盟)于1993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体化迈进。
到2013年,欧盟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是⼀⽀不可轻视的⼒量。
3.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量,推⾏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仍然举⾜轻重。
4.⽇本:在保持经济⼤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军事⼤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标。
5.中国:进⼀步改⾰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国的作⽤。
6.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量。
[特别提醒]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多极化是⼀种趋势,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到⽬前为⽌,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基本的政治新格局。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1.开端(1)经济全球化是⼀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
(2)⼯业⾰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2.发展:第⼆次世界⼤战后建⽴的国际货币基⾦组织、世界银⾏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体现出体系化和制度化的特点,进⼀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3.快速发展(1)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2)原因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量。
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使各国的⽣产活动密切联系,连成⼀体。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到新的⽔平。
教材分析第22课 盛世危机
第22课盛世危机
课标内容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康乾盛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
①通过对康乾盛世的学习、了解清朝前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局面,但此时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繁荣的盛世背后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思考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辩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③指导学生分析清朝的社会危机,对东西方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清朝前期社会繁荣的诸方面,从而对清朝前期的繁荣局面有整体的认识的把握。
②比较唐朝和清朝外交政策的不同,分析其不同的影响;比较17——18世纪的中西方发展状况,认识近代中国遭到外来侵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清朝前期,随着统治政策的调整,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政局亦渐趋稳定,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繁荣——康乾盛世。
②闭关锁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殖民侵略活动的作用,但严重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使得当时的统治者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看不清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最后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让学生明白: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重点和难点
重点:“闭关锁国”。
难点: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内部危机)。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
第22课 梦回繁华 课件(共4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六】
深读文本思繁华
1.本文题为“梦回繁华”,能否换成“《清明上河图》介绍”?为什么?
不能。①根据课文内容分析,“繁华”应该是指北宋城市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 那么《清明上河图》中所展示的这种繁华局面是不是真实的呢?在历史上或许是真 实的,但从第2段介绍画作创作的时间来看,那时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 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因此画作所呈现的可能只是画家所能忆起 的往昔的真实,所以文章题目中称“梦回”,这“梦”中应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 往日繁华的追念。
理清结构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梦回繁华
第1段:北宋经济繁荣,拓展了绘画的题材范围, 引出《清明上河图》 第2段:介绍作者及 画作创作背景 第3段:介绍规模、内容
开卷:汴京近郊的风光
第4段:介绍画面 中段: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空间顺序
后段:汴京市区的街道
逻辑顺序
第5段:介绍 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中国馆的建筑结构,以“斗拱”结构为主,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榫卯穿 插”的特点,结合了现代建筑的力度美和结构美,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当代表现。
打开模型底座开关,灯光变换着色彩从斗拱的榫卯间放射出来,光影流动、光 彩照人。恍惚间,一堆长长短短的红色木条在我眼前层层叠加起来,越抱越紧、越 搭越高。转瞬间,一幢气势恢宏、光彩夺目的宏伟建筑出现在我的眼前,它花冠高 耸,状若宝鼎,使我联想起当代中国的鼎盛与繁荣。红色斗拱,层叠架空,形似一 只展翅欲飞的大鹏,预示着中国前程远大,鹏程万里。
(2)
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乐喻画,突出了《清明上河图》节奏感极强的特征, 写得生动形象,同时以简驭繁,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一比较专业的内容。
第22课《梦回繁华》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使读者深受感染,印象深刻情。
课文赏析(三)
“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 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这句话将《清明上河图》与一般的界画进行比较 ,很好地突出了《清明上河图》兼工带写的手法。
深入探究
1.文章是如何体现《清明上河图》的写实性的?
文章从多个方面体现了《清明上河图》的写实性。如 对画面中人物、建筑、交通工具等的细致描绘,包括人物 的服饰、神态、动作,建筑的结构、风格,交通工具的种 类等,都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
2、体味文中准确、严谨的语言,学习文中运用的说 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作者简介
毛宁,1975年生,是一位致力于文化研究的 学者。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展 现了《清明上河图》的魅力。其作品风格严谨又 富有感染力,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让读者更 好地理解过去,感悟历史与艺术的交融之美。
写作背景
灵动。
当堂检测
4、下列对《清明上河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的杰作。 B.画面内容主要是汴京郊野、汴河两岸和汴梁市区的繁华景象。
C.是一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
D.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课后作业
1.请你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古代绘画作品,仿照 《梦回繁华》的写法,为这幅作品写一篇说明文。要 求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语言 准确、生动,不少于600字。
整体感知
2.简要概括《梦回繁华》的主要内容?
本文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创作背景、内容、 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3、《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北宋时期商业繁荣,城市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兴起,为 《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提供了社会基础。
第22课《梦回繁华》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者
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
简要介绍张择端的籍贯、经历、绘画特长及代表作品。
除了作者,还知道了哪些信息?
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 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 特殊时代背景
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
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
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整日忙碌,无暇读书。思绪远游,遐想联翩。玉无杂质,则无瑕疵。
暇( xiá ) 闲暇 遐( xiá ) 遐思
擅(shàn) 擅长 檀( tán ) 檀香
瑕( xiá ) 瑕不掩瑜
膻(shān) 膻气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
纽( niǔ ) 枢纽 钮( niǔ ) 按钮 扭( niǔ ) 扭头
【形旁辨字法】 修订(dìnɡ)书稿慎言(讠)辞, 盯(dīnɡ)梢跟踪眼(目)不离, 钉(dīnɡ)锤镶金(钅)敲不停。
说明方法 列数字 引用
表达效果 列举确数精准地说明画作尺寸,列举约数“人物有五百 多个”大致说明画面中的人数,稳妥准确。 主要用来说明画家生平和画面内容的写实性,直接引用 文献,既清楚,也有权威性。
打比方
主要用来说明不太容易解说的内容,如“整个长卷犹如 一部乐章,……留下无尽的回味”一句以“乐章”比喻 长卷的画面布局,将专业性很强的内容解说得通俗可感, 而且给人带来一种艺术感。
拓展延伸
“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是阅读作品的重要方法,我们在鉴赏作品时, 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 代,尽量利用现存的文献资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路 历程和精神世界。
知
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
人
机等信息。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主要内容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概述1.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经风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2. 然而,在近代以来,我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长期处于落后和被欺凌的状态。
二、中华民族的觉醒1.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提出了“中华之崛起”的口号,号召全体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22课强调我国崛起是历史必然,是大势所趋,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 22课鼓励青少年学生努力学习,积累知识,提高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三、新时代的要求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腾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繁荣已成为现实的时代要求。
2. 新时代要求每个我国人都要有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3. 22课呼吁广大青少年学生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汇聚起亿万青年的力量,共同实现中华崛起的国繁荣。
四、学习的意义和使命1. 学习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精神追求。
通过学习,人才得以修炼和提升,进而造福社会。
2. 学习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
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教育的关键1. 22课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体魄、审美和劳动素养。
2. 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 学生要具备爱国主义情怀,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2. 学生要具备文化自信,自信心从文化自信开始,只有了解和扬弃本国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尊重和理解他国的文化。
3. 学生要具有科技创新意识,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七、结语1.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观念,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崛起的国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_盛世危机
假如你是乾隆帝,你将如何回答。
1、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使清朝统治 者产生自给自足自骄情绪。(根本 原因) 2、外国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日益猖 獗。
闭关锁国政策利弊谈
利: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
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 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社会 弊: 的进步
闭关锁国政策——中国落后
反思篇
唐朝和清朝前期分别实行怎么样的对外政 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从影响中你 对外开放 得到什么启示?
外交政策 唐朝 影响 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了唐朝的高度繁荣,造 开放 就了兼收并蓄、全面辉煌的 唐文化。 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 闭关自守 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 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 步,造成中国落后的局面。
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勤于政事,奖励农桑, 兴修水利。
政治上:社会安定,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经济上: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军事上:打败了外国侵略者,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你能列举具体事例说明康乾盛世在政 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吗? (可以参考18、19、20课所学内 容)
危机篇
清朝的有哪些社会危 机呢?(内部和外部)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这种政策带来的消 极影响包括( B ) ①完全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 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古老的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危 机开始于( A ) A.乾隆后期 B.康熙时期 C.嘉庆时期 D.雍正时期
第22课
盛世危机
1、什么是康乾盛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2、清朝采取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 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清朝中后期出现了什么的内外危机?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情景化教学设计《梦回繁华》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篇说明文,是自读课文,也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杨静老师通过设计巧妙地情景化的活动,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自读自悟,解决真实情景下的问题,进一步巩固说明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经典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之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知识点。
学生再借助课文批注和阅读提示,学习了两篇自读课文:《昆虫记》中的节选文《蝉》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之后,对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进一步落实和巩固。
而《梦回繁华》没有批注,题目也没有明确揭示说明对象,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是一篇带有些许神秘色彩的独具魅力的说明文。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化活动,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通过任务驱动自读自悟学习课文,通过解决真实情景下的问题来进一步巩固说明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作,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目标】①学生通过浏览,在完成具体任务中,明确说明文内容,梳理“繁华”的具体表现。
②学生通过跳读和品读,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明晰美,领略说明语言的典雅美。
③学生通过助读资料和深入探究,领悟画作和文章的创作意图,进而感受我国文艺工作者杰出才华和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①学生通过浏览,在完成具体任务中,明确说明文内容,梳理“繁华”的具体表现。
②学生通过跳读和品读,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明晰美,领略说明语言的典雅美。
【教学难点】③学生通过助读资料和探究阅读,领悟画作和文章的创作意图,进而感受我国文艺工作者杰出才华和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活动介绍,激发兴趣。
展现《清明上河图》动态画面,同学们,大家认识这幅画吗?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这幅传世之作,在问世以后近900年间,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也曾五次送进宫廷,四次被盗,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演绎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盛世危机
教学目标
康乾盛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
①通过对康乾盛世的学习、了解清朝前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局面,但此时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繁荣的盛世背后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思考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辩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③指导学生分析清朝的社会危机,对东西方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清朝前期社会繁荣的诸方面,从而对清朝前期的繁荣局面有整体的认识的把握。
②比较唐朝和清朝外交政策的不同,分析其不同的影响;比较17——18世纪的中西方发展状况,认识近代中国遭到外来侵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清朝前期,随着统治政策的调整,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政局亦渐趋稳定,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繁荣——康乾盛世。
②闭关锁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殖民侵略活动的作用,但严重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使得当时的统治者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看不清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最后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让学生明白: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重点和难点
重点:“闭关锁国”。
难点: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内部危机)。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采取了哪些措施?
导入新课
一、康乾盛世
二、闭关锁国
1、闭关锁国政策及其产生的原因
2、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三、社会危机
1、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内部危机)
2、西方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外部危机)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