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国家级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第1课时(教案)我教学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树之歌》的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树之歌》这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描述了树的生长过程和树的各种形态,以及人们对树的利用和保护。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树之歌》,让学生了解树的生长过程和各种形态,以及人们对树的利用和保护。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描述,如树的生长过程和人们对树的利用和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课文朗读录音、图片、视频等教具,以及课本、练习本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展示一些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树的名称和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树之歌》。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语气。
3. 理解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回答相关问题。
4. 讲解课文:我通过讲解课文中的描述,让学生了解树的生长过程和人们对树的利用和保护。
5. 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做一些练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我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树的生长过程和人们对树的利用和保护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课文的《树之歌》,以及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如树的生长过程、树的利用和保护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朗读课文,并尽量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和语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课后,我需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同时,我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一些植树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树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树之歌》这一课时,我发现课文中对于树的生长过程的描述和人们对树的利用和保护的介绍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课文中对于人们对树的利用和保护的介绍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在你家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经常看到哪些树木?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2.数一数一共几句话。
(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开火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去掉拼音,再次认读。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注意“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2树之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2树之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树之歌》。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大树的雄伟与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掌握生字词,分析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主题,感受大树的生命力和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 掌握生字词,如“挺拔”、“叶茂”等。
3. 学会分析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树的照片,引导学生谈论大树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阅读诗歌:让学生自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大树的生命力。
3. 理解诗意:讲解诗歌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关于树的描述,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韵律特点,分享各自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1. 《树之歌》2. 生字词:挺拔、叶茂、硕果、繁茂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 诗歌主题:大树的生命力、对自然的热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树朋友”为题,写一段描述你喜欢的树的作文。
答案示例:我的树朋友是校园里的一棵老槐树。
它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春天,槐树长出嫩绿的叶子,为我们遮风挡雨;夏天,它撑开绿色的伞,给我们带来清凉;秋天,槐树结出香甜的果实,吸引小鸟们前来品尝;冬天,它顽强地挺立在寒风中,给我们传递着生命的力量。
2. 作业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树的喜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大树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树之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正确认读“杨、柳、枫、柏、松、木、桂、桐、金、银、苏、醒、宝、岛、站、稍”等15个生字。
1.2能正确书写“树、木、林、森、杨、柳、松、柏”等8个生字。
1.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感。
1.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树木的兴趣。
2.2运用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2.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环境保护。
3.2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认识15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感。
1.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2.1理解“树之歌”的寓意。
2.2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树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树木名称。
1.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树木特点。
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理解生字词。
2.2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精讲课文3.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3.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4.小组讨论4.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课文中的树木有哪些特点?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2学生自选一种树木,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其特点。
6.作业布置6.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课文,并讲述树木的特点。
6.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四、教学反思1.优点1.1学生对树木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树木。
1.2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1.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松、柏、桂、枫、桐、木棉、桦、棕”等8个生字,会写“松、柏、桂”3个字。
3.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树木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树木特点。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卡片3.树木图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三、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的意思和记忆方法。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字义。
四、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描述了哪些树木?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树木?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树木特点,如松树的高大、柏树的挺拔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三、书写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
2.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四、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树木图片,学生分组讨论,为每种树木编写一首简短的歌曲。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继续观察大自然中的树木,了解它们的特点。
七、教学反思1.在学习生字环节,部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引导和训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环节,部分学生对树木的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讨论中加强引导。
3.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的创作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培养和鼓励。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难点处理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树木特点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松树为什么会被称作‘松’吗?”学生:“因为它很松软?”教师:“不是的,‘松’是因为它四季常青,不畏严寒,就像一个勇敢的士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这一课时,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树之歌》。
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诗歌,认识不同的树,了解它们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课文通过描绘不同种类的树,如松树、柏树、柳树等,以及它们在四季中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诗歌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会读或不会写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3.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 诗歌理解: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中的每种树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四季中的变化。
5.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歌中所描述的大自然中,感受诗歌的美。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默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以及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诗歌的结构为主线,将课文中出现的不同树种和它们的特点用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中的不同树种及其特点。
3. 家长协助孩子上网查找其他关于树的诗歌,让孩子进行阅读和欣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学习《树之歌》,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树以及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1.2 通过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1.1.3 结合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诗歌内容解析2.1.1 诗歌描绘了不同种类的树,如松树、柳树、杨树等,以及它们在四季中的变化。
2.1.2 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力的顽强。
2.1.3 诗歌以树木为载体,传递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三、教学内容3.1 学习诗歌《树之歌》3.1.1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1.2 学生跟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3.1.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增强语感和表现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4.1.2 学生能够背诵诗歌,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
4.1.3 学生能够用诗歌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创作。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诗歌中一些生僻字的理解和认读。
5.1.2 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5.1.3 学生对诗歌语言的运用和创作。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5.2.2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5.2.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创作。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课件或投影片,展示诗歌内容和相关图片。
6.1.2 实物树木的标本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诗歌中的树木。
6.1.3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
6.2.1 学生课本《语文》,用于学习和复习诗歌内容。
6.2.2 练习本,用于学生书写和创作。
6.2.3 彩笔或蜡笔,用于学生绘画树木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树木知识。
部编版二年级树之歌优秀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树之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棵、经”等12个生字,会写“同、们”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喜欢树木,有绿化家园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正确书写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树木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绿化家园的志向。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同学们,你们喜欢树林吗?为什么?你们看见过树吗?在书上,我们学过一首描写树的儿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树之歌》。
上节课,我们刚说过,这棵树的特点是四季常青,长得非常快,谁能记住“速”字,就能很快记住这个特点。
开火车读词语。
2. 出示“树木长得又快又密”的句子。
谁来读一读?强调“密”是多和快的意思。
那么密密麻麻的树林会是怎样的呢?看一看吧!(出示课件)3. 这么好的树林,这么多的树,你能用喜欢的词语来夸一夸它们吗?(学生说)让我们带着对树木的喜爱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儿歌吧!(齐读课文)(二)品读课文1. 树之歌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你发现了吗?你发现了几处?用笔划一划。
2. 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学习第一句:“东方巨龙一棵树”这句话很有意思,你们读懂了吗?“东方巨龙”是个比喻,“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说明中国人口多,“一棵树”就是这一课我们要认识的这棵树了。
“龙”与“树”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来比一比吧!看谁先找到答案。
(学生交流)是呀,树木不仅可以防风固沙,美化环境,还能造房子、做家具、做玩具,树木的作用可真不少啊!我们再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的生长特点吧!(出示课件)正是由于它长得又快又密,才使这棵树成为了祖国的“东方巨龙”。
谁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指名读)让我们一起像这位同学那样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吧!(齐读)学习第二句:“有花有果又能入药”谁能告诉大家你都知道哪些中药材吗?(学生说)老师知道很多呢!银杏树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呢!银杏果不但能治病,还能入肴下饭,非常好吃。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2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一)教案:课时:第二课时教材: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内容:《树之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树之歌》,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回忆树木的外貌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树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二、呈现(10分钟)1. 向学生朗读《树之歌》。
2. 要求学生跟读,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可以联想、想象,展开自己的思维。
三、讲解(10分钟)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2. 讲解诗中一些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四、操练(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
2.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树之歌》的内容。
3. 让学生尝试写一篇《保护树木》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树木的态度和保护树木的决心。
五、总结(5分钟)1. 导出学生关于树木的认识和保护树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为环境做贡献的?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树之歌》这首诗,了解了树木的重要性,并培养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引导思考、朗读比赛等,使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比较高。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朗读比赛中发挥不够好,表达不流利,可能是因为缺乏练习。
另外,在学生复述和写作环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还需要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此外,还应该多给学生一些类似的练习和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加深对树木的认识和保护的意识。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田家四季歌》,使学生了解田间劳作的四季变化,增加对农田劳动的认识和尊重。
2. 学会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树之歌》,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用“树之歌”的句式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树木的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树之歌》,学会生字词,了解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运用“树之歌”的句式进行创作,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树之歌》2. 图片素材:各种类型的树木3. 生字词卡片4. 作业本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类型的树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树木的认识和看法。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树之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3. 了解树木的特点和作用(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树木,用“树之歌”的句式描述这种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2)每组派代表汇报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树之歌”的句式,创作一首关于树木的诗歌。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树之歌》。
2. 完成生字词练习。
3. 运用“树之歌”的句式,创作一首关于树木的诗歌,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作表现,包括诗歌的内容、句式运用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难点的处理等方面。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省级-优质课教案

识字2 树之歌教学目标:1、会认“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了解课文中不同树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两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春天来了,森林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树之歌”晚会,他们邀请了很多朋友,其中就有小朋友们最熟悉的,我们来看看是谁?(课件出示熊大熊二图片)你们看,小鸟使者送邀请函来了。
(课件鸟说:森林里举办树之歌晚会,邀请你们来参加,你们在去的路上会遇到一些难关,这些难关考的都是树木的知识,你们只要通过了考验就可以参加晚会啦!)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带拼音读。
(小老师代读、男女生比赛读)2、课件出示生字,去拼音读。
师:拼音宝宝不见了,你们还能认识吗?我们同桌之间先互相考一考,同桌读得好,你就伸出大拇指夸夸他,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开始吧!(开火车读)3、(课件熊大说:“银、耐、松”这三个字我还没听清楚,谁来教我读一读?指名读)4、(课件熊大、熊二说:你们太棒了,生字我们都会读了,可还不会记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师:同学们,我们有哪些好的记字方法教教熊大熊二?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编儿歌。
师: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呢?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这些字……师:同学们还有没有更好、更有趣的方法记这些字呢?生:我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了……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了桐……生:我还有猜字谜的方法……生: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字谜,让大家猜一猜,“壮士穿衣服”,“装”4、(课件出示“疆”字)师:这个字可真难,熊二在旁边记了半天也记不住,谁有好的方法能记住它?生:我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疆。
师:哦!那请把你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生分享故事。
师评价:你的故事真精彩,你真是个智慧宝。
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课件熊大、熊二说:原来识字还有这么多方法啊!我知道了,谢谢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再来读一次吧!)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1、了解树木。
【最新】2019秋季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上-2树之歌【优质教案】【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9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群、旗、铜”三个字的书写。
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9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 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
(猜一植物)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2 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种树,分别是。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
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课件出示: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4)(课件出示: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5)(课件出示: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6)(课件出示: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7)(课件出示:木棉树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8)(课件出示: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9)(课件出示: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省级优质课教案

1树之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树之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
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树等11种树木,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让学生们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
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多数孩子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形,针对个别教难的生字,还会利用查字典的方法组词,同时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他们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大多数同学都能读懂儿歌,并能根据儿歌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
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教学过程:2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1. 出示谜面:像伞不是伞,整天土里站。
夏天穿绿袍,冬天却脱了。
师读谜面,学生猜。
揭示谜底:树。
2.揭示课题:过渡语:树的种类很多,还能装扮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
这节课,我们来学一首与树有关的儿歌。
(出示课题并板书:树之歌)3.读准课题:①相机指导“之”是翘舌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第2单元-2-树之歌

《树之歌》教案【教学内容】这篇文章以儿歌的形式,让我们认识几种常见树,知道几种常见树木的基本特点。
同时,通过读儿歌,我们要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掌”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桐”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几种常见树木的名称。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几种常见树木的名称。
【教学难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讨论圈写批注【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出示课题。
(播放ppt1)美丽的大自然养育着多种多样的树。
它们有的高大挺拔,有的矮小粗壮;有的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有的到了冬天只剩枝干……大自然的树木有着各种不同的特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这些大自然的装扮者——树吧!(播放ppt2)二、整体感知1.学习本课中要求会认的字。
(播放ppt3)2.教师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3.学习本课中要求会写的字。
(播放ppt4)4.在生字本上练一练,写一写。
5.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播放ppt5)三、精读领悟想一想,课文中提到了哪些树?这些树分别有什么不同特点?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吧!(播放ppt6)(一)学习第一小节。
1.认真读一读。
这一小节介绍的是什么树呢?(播放ppt7)这一小节介绍了杨树、榕树、梧桐树。
2.你能说出这些树的特点吗?杨树长得高且挺直,榕树特别粗壮,梧桐树的叶子很有特点,像一个手掌。
(播放ppt8)(二)学习第二小节。
1.认真读一读。
这一小节介绍的是什么树呢?(播放ppt9)这一小节介绍了枫树、松柏。
2.你能说出这些树的特点吗?枫树到了秋天,叶子就变得火红;松柏则是四季常青。
(播放ppt10)(三)学习第三小节。
1.认真读一读。
这一小节介绍的是什么树呢?(播放ppt11)这一小节介绍了木棉、桦树。
2.你能说出这些树的特点吗?木棉喜暖,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桦树喜寒,生长在寒冷的北方。
2树之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树之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树之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树之歌》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课文内容都是大自然中的场景、事物。
《树之歌》以“树木"作为识字主题,以木字旁的一类的字引出了杨树、榕树、梧桐等十一种树,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
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多样。
课文内容从树木的形状、颜色、习性和价值气味四个方面介绍这十一种树木的特征,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朗朗上口,帮助学生走进自然,了解树木。
【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杨、杉”等8个生字。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并记忆本课生字。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杨、杉"等8个生字。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并记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树木,你们都认识哪些树木呢?学生回答师;同学们知道的树木可真不少,大树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可以帮助我们净化空气,绿化环境。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跟“树”有关的儿歌——树之歌。
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
(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谈话引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而且拉进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二、字词过关,扫清障碍1. PPT出示生字词:学生带拼音读2.读准后鼻音的生字。
(1)小老师带读(2)开小火车读3.去掉拼音读4.游戏识字,小树开花5.方法识字,交流表达(1)与小组成员组内交流,自己是采用哪种识字方法帮助识字记忆的。
(2)播放视频,记忆“疆"字【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读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中间加入识字游戏和视频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兴趣。
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拆一拆等方法识字,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认字习惯,又能强化对生字的记忆。
三、初读课文,认识树名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把树木的名字圈出来,并数一数课文一共介绍了多少种树木。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2 树之歌(教案)

树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 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调动自身认知激发识字兴趣1.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树,你见过哪些树呢?2.每一种树木有自己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与树有关的儿歌——《树之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儿歌,上课伊始,通过谈话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认识了哪些树,首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后面的识字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认树识名。
1.请你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1)读准字音。
(2)想一想儿歌中介绍了哪些树木,圈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儿歌降低了识字的难度,也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
)2.你画出了哪些树的名字,谁来说一说。
3. 这些树的名字都来到大屏幕上,自己读读,然后我们再找小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些树。
(1)请你先自己读一读这些树的名字。
(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金桂水杉银杏三、运用偏旁归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师:这些书的名字中还藏着我们要学的生字呢?你看他们来了。
(1)学习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发现汉字特点。
杨、梧、桐、枫、柏、杉、松、棉、桦①仔细观察这些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都有木字旁。
②你们发现了字形里的秘密,再读一读,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梧、桐、枫,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就是木字旁旁边的字。
教师小结: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提示了它们的读音,像这样一半表示字的读音一半表示字的意思的字,我们叫它们形声字。
③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更多生字,猜猜他们都是什么树? (橡树、楠树、棕树、香椿树、香樟树)让我们再读读这些书的名字,相信你一定能读的更准确,分小组读读哈。
二年级语文教案 树之歌-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树之歌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
2.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不同树木的外形特点。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2.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词语我会读wǔ tóng zhǎng fēng sòng梧桐掌枫松bǎi zhuāng huà nài shǒu柏装桦耐守jiāng yín shān huà guì疆银杉化桂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柏树松树木棉树桦树水杉银杏树桂花请学生带读开火车读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
(板书:树之歌)(二)合作分享1、自由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儿歌一共有几句话介绍了几种树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各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3.指导读儿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师范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3)课件出示儿歌第一句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a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圈出这句话写了几种树木(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图片。
)板书:杨树榕树梧桐树)b再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找出这三种树木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重点讲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
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
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
榕树高达30 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
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C 梧桐树叶像手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梧桐树叶比作手掌d.齐读儿歌第一句(4)课件出示儿歌第二句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a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圈出这句话写了几种树木(枫树、松树、柏树)教师解释:松柏不是一种树,而是两种树松树、柏树(课件出示:枫树、松树、柏树图片)(板书:枫树、松树、柏树)b再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找出这三种树木有什么特点c.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生命发展激发生命内在提升识字能力部编版二上《树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砂子塘泰禹小学宁梦漪◇教材分析《树之歌》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小韵文。
用四句话分别从树的样子、颜色、习性和价值、香气等方面介绍了十一种树木的特点。
课文以“木字旁”为主归类识字,要求会认15个,会写10个,其中6个字既要会认,又要求会写。
学生可以借助已经获得的识字经验或规律来识字。
全文注音配以插图,旨在借助拼音识字、朗读,图文结合认识事物。
◇学情分析新课标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也是生命教育的重点。
如何尊重每个个体的生命发展,激发生命内在的动力,让学生对求知葆有热情,对自己充分认可,应是新时代每一位老师对教育的追求。
因此,在相对单调的识字教学当中,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我们需要沉下来思考的事情。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
基本能利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自主识字,部分学生能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编口诀等方法来识字。
课堂上,学生能小组合作交流识记方法,能用小老师带读、同桌互读等多种认读形式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二年级,识字的重心由能熟练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向能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转移。
但识字的最终目的,除了识记生字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因此,本堂课我创设识字环境,着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识字,关注不同学生起点进行分层教学,让课堂上有师生互动,有生生互教,让“趣”萌发于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渴求,而不是单纯对“肯定评价”的趋之若鹜。
◇本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带有木字旁的八个生字。
2、掌握木字旁生字的书写规律,练习写带有木字旁的字。
3、尝试正确读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磁钉、树叶书签、王字格3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3’ 1、谈话导入:老师将旅游途中看到的一些植物拍了下来。
看看,有没有你们认识的植物? PPT3:配乐滚动播放各种树的美图。
2、有你们认识的植物吗?追问:什么样的什么?评价:关注植物的特点。
二、认识木字旁的八个生字 1、揭题、板题,生跟着书空。
提示:书空时,同学们请留意木字旁的宽度和高度。
“歌”的笔顺,先写左上部,再写左下的“可”。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PPT示图文。
师范读。
《树之歌》中写了哪些植物呢?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准字音—— 6’
3、在《树之歌》的植物名称里藏着这些生字宝宝。
PPT14 梧桐枫杉松柏桦桂银给时间让生看PPT。
思考:其中有没有你最熟悉的老朋友?指名六生
上台认领字卡,师提要求: 1、拿到自己最熟悉的字卡,放在胸前;大声带同学们读两遍。
2、说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个生字朋友,或者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3、按照上台领字卡的先后顺序排好队,逐一介绍。
(1)生字重点预设带读、大小声读、手势画声调读、一列火车检测读梧——音(二声);语—梧桦——音(四声);华山、华佗的“华”+木带读、男生读、女生读、认识的孩子一起读、松——扩词桂——扩词;桂—挂桐——扩词,读准:泡桐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枫——音(后鼻音);银——音(前鼻音);很、跟、根;带读、大组赛读杉——彩、衫、形、影柏——的、伯相机评价:生活识字板书:生活阅读识字阅读创编字谜创编 4、生生教授易认字(贴字卡到左下角)生汇报易认字的识字方法,师追问并小结评价:你在哪里认识它的?/你在哪里见过它?/你是怎么认识它的?有谁用不同的方法认识了这个生字宝宝?这2个生字宝宝有什么相同点?(都有木字旁)评:你关注到了字形。
介绍到这(3个木字旁的生字),你们发现这几个生字宝宝有什么特点?师小结:木字旁代表这些字的意思——跟植物有关,这些字的右偏旁跟生字的读音有关。
你既关注了字形,又关注了字音。
识字汉字就得像你这样——字音字形结合起来识记。
14’ 5、小组合作突破难认字(字卡贴到右下角)黑板上,还有几个生字宝宝在等着大家呢!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记住它们。
(1)字音:(PPT示图+文)(2)字形:小队合作或同桌合作交流,将自己的智慧分享给大家。
24’ 6、游戏巩固: 1、开火车送书签看到你们这么热情,生字宝宝变成了美丽的树叶书签。
这些美丽的树叶书签想飘到你们的课桌上,还想飘进你们的怀里。
让我们开着小火车来迎接它们吧!指名开火车读,送书签。
2、PPT摘叶子游戏:开多列火车轮读。
过渡:嘘!起风啦,树林里美丽的叶儿纷纷飘落下来,投入土地妈妈的怀抱。
我们一起去树林里看看吧! PPT带叶子的词语: 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28’三、问读儿歌 31’我们来玩一个问读游戏,把它们送回到《树之歌》中去。
师生拍手问读。
师问读:什么高?生:杨树高…… PPT15: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四、指导书写木字旁的字 1、孩子们,生字宝宝想回到田字格中去休息。
你们想先送谁回田字格呢?(1)指导观察“木字旁”我
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曾经学过不少木字旁的生字,如:学校的校;样子的样。
孩子们,你们回顾一下看看,木字旁的字在写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A、观察结构左窄右宽师:到底有多窄?多宽?看老师PPT示色块演示右偏旁大概有木字旁两个那么宽 B、观察变化的的笔画:点(2)师边范写,口述:横在竖靠上的位置;生边书空; 34’ 2、孩子们,在这些生字中,你们觉得把哪个字宝宝送回田字格最难? (1)指导观察右偏旁预设:杨生观察,说一说。
(2)师范写:横折折折勾,上小下大,上窄下宽。
两撇朝左,第一撇短,第二撇稍长。
生跟着书空。
37’ 3、生练写,师巡视。
4、幻灯片反馈,再写一个,再反馈。
40’五、板书 2、树之歌生活阅读易认字四会字难认字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