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李白 李白《行路难》阅读训练附答案

合集下载

《行路难(其一)》李白 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题汇总(附答案)

《行路难(其一)》李白 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题汇总(附答案)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中考题汇总(附答案)《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福州市质检题)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 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淏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

D.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

5.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励志? (3 分)答案:(一) (6分)4. (3分) B5. (3 分)因为这两句诗体现出一种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意思对即可)《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眉山市市质检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分)(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阅读答案:12.(1)冰塞川雪满山(2)运用典故(1分),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意近即可,1分)《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

李白《行路难》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行路难》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行路难》阅读训练附答案李白《行路难》阅读训练附答案【原诗】: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⑴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食物。

直:通“值”,价值。

⑶闲来垂钓: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姜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⑷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阅读训练】:一: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二:1、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2分)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6、.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7、.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行路难》李白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李白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李白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背景】《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主旨】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行路难(李白)》阅读答案

《行路难(李白)》阅读答案

《行路难(李白)》阅读答案
《行路难》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21~22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诗人面对华美的酒食,却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词语,形象表现自己的心情。

这两句主要采用的描写方式。

22.写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字面意义及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21.苦闷抑郁动作
22.终究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

深刻含义:相信总有一天会战胜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行路难》《水调歌头》阅读训练附答案

《行路难》《水调歌头》阅读训练附答案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阅读训练】:一: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二:1、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6、.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7、.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8、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9、赏析《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3:这首诗的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4分5: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3分6: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诗词阅读(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淏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

D.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

8.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励志? (3 分)
答案:
(二)古诗词阅读(5分)
7.(2分) B
8.(3分)因为这两句诗体现出一种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意思对即可)。

古诗鉴赏阅读答案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古诗鉴赏阅读答案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古诗鉴赏阅读答案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阅读理解1、第二句连用了停、投、拔、顾等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用典。

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5、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答: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的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阅读练习一:【试题】1、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停投拔顾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答: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from 古诗鉴赏阅读答案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来自end#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2分)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世道险阻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6、.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行路难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行路难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行路难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今天,阅读附答案推荐的是“行路难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小编认为,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

所以一般赏析古诗词都会伴随一些诗词阅读训练,这样有助于引导和启发,进而再进行赏析。

这篇行路难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理解和感悟!
 【原文】
 行路难
 唐·李白
 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

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阅读问题】
 1.(2012·贵州遵义)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2012·贵州遵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3.(2011·河南)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4.面对珍馐美酒,诗人却用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请写出这四个动词.
 5.在这首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开头的变为后来的【】。

 行路难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由整理,仅供参考:
 1.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行路难》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行路难》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行路难》含答案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下列诗句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不同,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D.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王维《使至塞上》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历来被不少同学引为座右铭,请你说明原因。

【答案】17.D 18.因为这两句诗富有气势,表达了一种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可以激励人在沉郁中奋起,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解析】17.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表现手法。

A.诗句意思: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诗句运用了“蓬莱仙山”和“青鸟”的典故,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之情;B.诗句意思: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诗句借用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的典故,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C.诗句意思: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诗句运用“后庭花”的典故,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现实生活;D.诗句意思: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及赏析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阅读理解1、第二句连用了停、投、拔、顾等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用典。

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5、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答: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的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阅读练习一:【试题】1、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停投拔顾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答: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世道险阻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6、.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7、.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行路难阅读附答案

行路难阅读附答案

行路难阅读附答案
今天,阅读附答案推荐的是“行路难阅读附答案”。

小编认为,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

所以一般赏析古诗词都会伴随一些诗词阅读训练,这样有助于引导和启发,进而再进行赏析。

这篇行路难阅读附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理解和感悟!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2分)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幺?(2分)
 5、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2分)
 行路难阅读附答案由整理,仅供参考:
 (一)行路难(其一)(6分)
 3、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幺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句描绘1分。

)
 4、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

诗人的用意。

李白《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汇编

李白《行路难》阅读练习及答案汇编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3、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2分)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2分)5、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2分)答案:(一)行路难(其一)(6分)3、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句描绘1分。

)4、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

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问1分。

)5、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诗句大意得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得1分。

)二、8.诗中采用吕尚和伊尹这两个典故,用意是什么?(3分)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答案:8.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从仕之路仍有所期待。

9.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和信心。

三、1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2分2“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案:1 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行路难(其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行路难(其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行路难(其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6–8题。

(共7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下面横线处填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行路难》是①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以七言为主的②诗,表现出诗人的③。

A.①唐代②乐府③壮志豪情B.①唐代②格律③淡泊旷达C.①宋代②格律③淡泊旷达D.①宋代②乐府③壮志豪情7.后世认为,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影响很大,但李白的诗作却能“出于蓝而胜于蓝”,请结合下面例句作简要分析。

(3分)【例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鲍照《拟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答:8.本诗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情感起伏变化一波三折。

下面是同学整理的情感变化图,请结合诗意,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2分)答案: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共7分)6.A(2分。

选A得2分,选B或D得1分,选C不得分。

)7.示例:李诗虽从鲍诗脱胎而来,但李诗加入了“停杯投箸”的形象刻画和“四顾心茫然”的心理描摩,更能生动地展现诗人苦闷的精神世界。

(3分。

结合诗句1分,比较分析2分。

)8.①惆怅②希冀(2分。

每空1分。

)。

《行路难》李白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李白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李白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背景】《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主旨】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行路难(其一)》附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行路难(其一)》附答案.

【青海省西宁市】10.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3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⑴“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1分)
⑵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2分)
【答案】10.⑴运用典故或借用典故抒情言志。

(1分)⑵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2分)(共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李白李白《行路难》阅读训练附答案原诗: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行路难李白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⑴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食物。

直:通值,价值。

⑶闲来垂钓: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姜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⑷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阅读训练:一: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二:1、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2分)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6、.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7、.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行路难李白8、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9、赏析《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3:这首诗的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4分5: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3分6: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2分)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2分)8、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2分)6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8.诗中采用吕尚和伊尹这两个典故,用意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
一: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用典。

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3: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4:答: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的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二:1:①::停投拔顾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答: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4:世道险阻。

5: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6: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7:答: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

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8:A 垂钓碧溪——吕尚B 乘舟梦日边——伊尹C 长风破浪——宗
悫9:答: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

在此,我们听到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相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三:1:A2: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3:(诗歌开篇四句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中间四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而此间想到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和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再四句则写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此可谓:卒章显志,云开日出。

)答案:此两句在全篇中起到卒章显志的结构作用。

诗歌四个层次跌宕起伏,弥散着失意困顿和前途渺茫的惆怅,但
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意则显得高昂乐观,境界顿开,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实现理想的向往。

4: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5: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6、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句描绘1分。

)7、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

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问1分。

)8、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诗句大意得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得1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