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习俗的变迁之剪发辫》史料集锦

合集下载

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的变迁

剪辫令
令到之日,限20 日,官军民一律 剪掉辫子,有不 遵者,以违法论。
看到革命军在 旁边剪辫子,阿Q 落荒而逃……
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 剪辫令,规定:令到之日,限20日,官军民 一律剪掉辫子,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命令 也很严厉,但没以死相挟。然而,响应者却 最众。仅在广东,一天就有20余万人剪了辫 子。而且剪不剪辫成了是否革命的标志。
2、女士: 旗袍
慈 禧 与 西 洋 名 媛
大光明照相馆
阮 玲 玉
胡 蝶
周璇
《 定 军 山 》 剧 照
第一部获国际奖 电影《渔光曲》
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阿Q走在大街上,看 见男人头上的辫子被 剪掉了……不远处, 一群人正在看告示。
走近一看,阿Q冒 了一头汗。
老板,别开玩 笑了,这衣服 咋穿啊?
西


西 服 的 演 变


中山装
坚挺的 衣领
(中西合璧)
最初的设 计是7个纽 扣的,后 来改成5个
两个加上软 盖的口袋, 以防物件丢 失
“琴袋”设 计,有延伸 性,方便放 入笔、笔记 本等物件
穿 中 山 装 的 伟 人 们
清代皇帝朝服之一




20 年 代 的 初 步 改 良
30 年 代 的 进 一 步 改 良
四 十 年 代 旗 袍 盛 行
建 国 后 的 沉 寂
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1.照相: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19世纪 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在19 世纪晚期,照相术在清朝的宫廷十 分盛行。 2.电影: ——揭开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辫子的来源:清朝男人的发型是遵照满人的习惯而来的,表示满州人入主中原后,各族人对满人的臣服. 这种发型不能简单的叫做"留辫子",而是剃掉前面的头发,将后面的头发打成辫子.这是东亚民族普遍的一种习俗.蒙古族,在成吉思汗时代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日本(和族)在明治维新以前,男子的发型跟史书里成吉思汗的发型几乎一样,从浮世绘上可以看到.这种习俗跟南洋群岛凿门齿的习俗可能是同一起源,是有意造成身体某一部分的残缺,是一种成人礼.二、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孙中山发布改革法令(组图)编辫子中国男人脑后那一条古怪的东西,曾是中国愚昧落后的标志和被全世界嘲笑的对象。

自满清入关以来,这个北方少数民族几乎所有的风俗文化全部被强大的汉文化同化了,惟独这条辫子。

因为这条辫子在大清严酷的法律中有约定:汉人必须在是留辫子还是留脑袋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这条曾经用生命的代价才从中国男人的脑后革除掉的辫子,在消失了近百年后,如今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出乎预料地再次出现。

在对本民族历史一知半解和关于荣辱的判断陷于空前含混的同时,当代中国青年至少知道了当年这条辫子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实用功能:在帝制时代,它能给刽子手把人头顺利砍下来提供某种方便。

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连续发布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法令,其中主要是:改用阳历。

尽管有不少人反对,但孙中山坚持认为“这是革命成功后第一件最重大的改革”。

在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第二天,即1912年1月2日,孙中山便正式发表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中国传统的阴历辛亥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即西历1912年,中国以西历纪年由此开始。

北京街头的剃头匠限期剪辫。

既然革命的目的是驱除满族统治,头顶上的那条异族统治的标志必须立即剪除。

孙中山为此专门发布一条“剪辫令”。

但是,这条命令在执行中在民间遇到的阻力出乎预料的大,头上一旦没有了顶了数百年表示归顺皇室的辫子,就等于是谋反,万一王朝又回来了如何是好?“剪辫令”规定二十天内全国不准再有男人的一条辫子存在,但是,直到命令发布起的数十年后,在中国的某些地方依旧可以看见这根辫子固执地在中国男人的脑后晃来晃去。

风俗礼节的变迁

风俗礼节的变迁
风俗的变迁
风俗的改变
1.断发易服
剪辫图
孙中山断发改装
风俗的改变
1.断发易服 2.废止缠足
关于缠足的起源从明清时期起众说纷纭。有说始于隋朝,有说 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 便是小脚。
据现代学者考证,缠足兴起于北宋。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 “纤直”但不弓弯。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的缠 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 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清代的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 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 已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 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
清朝官员行跪拜礼
梅兰芳与卓别林握手
民国政府还颁布法令,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以及代替中 国传统历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仪式文明简约
社交礼仪:跪拜、老爷
社交礼仪:握手、同志、先生
采用公历、增添新节日
特别提示:戊戌变法时发出变革呼声,辛亥革命时“断发 易服”具有革命色彩,民国时期颁布相应法律。但这只是在大 城市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前,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 地沿袭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延长节假
日休息时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更多地 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外出旅游等等。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 生活质量的提高。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 成。旧习改变Fra bibliotek婚姻包办
婚姻自由
男子留辫
剪辫易服
女子缠足
废止缠足
婚丧仪式繁琐
风俗的改变

9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

9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
②民国初年:男子礼服——西服、褂袍;女子礼服——褂裙。
③20世纪20年代后:男装——西服、中山装、长衫,其中中山装逐渐成为中国男子礼服。女装——旗袍。
④易服饰的影响:服饰的多样化与不断翻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
二、改称谓、废跪拜——人格独立与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1、改称谓
①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
②影响: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影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2、废跪拜①清代通行的礼节:拜、作揖、请安、拱手。②民国成立后:制订“礼制”,核心是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
③中外人士交往开始使用握手礼。
④影响:废跪拜是民国初年礼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民国初年社会风俗的变迁与创新,有其重大的社会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缩影。
教学重点
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变迁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教学难点
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教学方法
启示法、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辛亥革命在结束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也促使中国人思想解放与生活方式改变,其突出表现是西风东渐,中国的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变。
②妇女解放的意义:妇女解放是清末民初移风易俗最典型的例证,它意味着辛亥革命革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后,因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移风易俗蔚然成风。同时结合P140“材料分析”中紫禁城内仍然照跪不误的事例,强调旧风俗、礼节的废除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社会习俗的变化PPT课件

社会习俗的变化PPT课件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辛亥革命后陋习的废除 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有着重 大的社会价值,推动了中国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你认为我们当今生活中 有那些习俗需要改进或者 应该废除?为什么?又应该 怎么改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经典名言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24、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5、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26、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7、人生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28、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29、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30、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些美丽的诱惑。 31、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32、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不舍昼夜。

社会习俗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1912年,孙中山颁布禁缠足令,各地展开了 大规模的放足运动。
女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女子的地位在不断的 提高,女子真正的走向了社会。
Hale Waihona Puke 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
发式:剃发留辫 长袍马褂 服饰: 称谓:大人、老爷等 跪拜、拱手、作揖、请安 礼节: 脚形:缠足 男主外、女主内 女子地位: 发式:剪辫,发式多姿多彩 长衫、西服、中山装 服饰: 官职、先生、某君、同志 称谓: 鞠躬、脱帽、握手 礼节: 放足 脚形: 女子走向社会 女子地位:
社会习俗的变化
学习目标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 称谓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变迁是社会 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剪发辫 易服饰
改称谓 废跪拜
禁缠足 倡女权
每一种习俗前后有什么变化、变化的时间及 变化的意义
LOGO
LOGO
各 个 朝 代 的 发 式
汉朝
唐朝
宋朝
男子束发 女子发髻
保守 思想( ) 封建 生活( ) 化
开放 思想( ) 近代 生活( ) 化
说明了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 份的不平等,尊卑贵贱的等级 观念渐渐从人们的意识中消失。
清代见面礼节
作揖、拱手、请安、跪拜
作揖
请安
拱手
脱帽
鞠躬
握手
礼节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礼节的尊卑贵贱级观 念已被平等的观念所取代。
LOGO
LOGO
延续千年的缠足
缠足的影响
残害妇女肢体,严重摧残她 们的身心健康。
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男装
长 衫
西 服
中山装
中国男子的礼服
旗袍样式不断更新
LOGO

近代中国的习俗变迁(剪辫篇)

近代中国的习俗变迁(剪辫篇)

近代中国的习俗变迁(剪辫篇)剪辫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

当初清军入关强制汉人剃发,留下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清初的剃发令在一片血腥中推行开来,在之后的二百多年中,男子剃发留辫不但最终成为一种约定成俗的规范——凡是超出规范者,就会被视为造反,比如太平军就被称为“长毛发匪”。

晚清以后,随着中外往来的频繁,对于早期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来说,辫子带给他们的尴尬乃至耻辱,刻骨铭心。

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赴美幼童刚刚到达大洋彼岸,他们的长袍和辫子使美国人误认他们为女子,“每当幼童外出,后面总会跟着一群人高叫‘中国女孩子’,使得他们颇为尴尬。

”自晚清以后,辫子被西方人视为“劣等民族”的符号加以嘲弄。

当时的西方流行对中国的看法,“他们长着小猪眼,拖着大猪尾。

”辫子带给国人的切身耻辱经历,推动清末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呼声。

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给光绪帝上《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就把“断发易服”作为变法的一项内容。

康有为提出“断发”的几点理由:断发可以使行动方便,便于机器操作和从事武事,“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断发”是适应整个世界的潮流,“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发辫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

“断发”有利于卫生和节省时间,“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

”“断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仍旧在作怪。

鲁迅笔下《阿Q 正传》中的“假洋鬼子”的形象就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

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的。

辫发始末

辫发始末

辫发始末【摘要】:清王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历程中的末代王朝,视发辫为其专制统治的象征。

近代以来,针对发辫的运动愈演愈烈。

揭竿而起的太平天国提出蓄全发令,却惨遭失败;戊戌变法志士们首次提出剪辫;革命派将剪辫运动推到浪尖;随后的辛亥革命掀起了剪辫运动狂潮,剪辫在艰难中实现,短发的普及宣告了剪辫运动的胜利。

发辫随着清王朝的解体而消亡。

【关键词】:辫发;剃发;蓄发;剪辫在影视作品中,男子剃去头顶发而在脑后留一条长辫的”半瓢式头发”足以揭示此剧的时代背景--清朝。

单从发式而窥见其历史朝代,可以看出辫发在清这一代已经上升成为一种民族标识,明确了清一代发式的特殊性,再来探究清末男子陆续剪辫而留短发,我们就可以懂得谈论近代男子剪辫问题并非小题大做。

1644年清入关后,为了用同化风俗的办法来铲除汉人的民族意识,消弭反清斗争,就以”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为理由,于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十五日颁布剃发令,要求汉人剃去头顶发,将脑后发留辫,并”不分官民都要剃发,违令者斩”。

中国古代人们笃信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教训,男子也与女子一样蓄发不剪,或披散于肩,或束发于顶。

作为汉民族的一种风习,历四千年而很少变化。

可想见,此令一下,遭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强烈反对,”留头不留发”和”留发不留头”的斗争席卷全国,由此引发”江阴十日”、”嘉定三屠”等历史悲剧。

明末遗老有的宁可祝发着桑门衣(削发为僧),或者束发为道士,也不愿屈从满人。

即令投降清廷的人,也有不顾身家性命在剃发一事上抗争的。

孔子后裔本已由衍圣公孔允植率四世子孙遵令剃发,而孔门后人陕西河西道孔闻謤奏请”蓄发以反衣冠”遭革斥;已经出任清朝大学士的陈名夏因建议”要天下太平,只须留头发复衣冠”而被处绞;臭名昭著的吴三桂也”以剃发易服为耻,号召天下,以谋一洗之”。

遗憾的是这些抗争均遭失败。

在清王朝的专制下,除了那些束发为道士者,全国男子都照满族习惯剃发蓄辫,辫子成了满洲贵族统治中国的重要象征。

第20课社会的变化的社会习俗的变化

第20课社会的变化的社会习俗的变化
z..x..x..k
2017/2/19
1、剪发辫
• 清朝梳辫图
2017/2/19
• 溥仪剪辫装
2017/2/19
• 清朝男 子发式
2017/2/19
南京临时 政府 成立 以后, 孙中 山通 令全 国各 地男 子掀 起简 辛亥革命以后军警为行人剪辫 便
近代男子发式
2017/2/19
旧服饰
2017/2/19
2.易服饰
清朝官服
2017/2/19
清末民女
民国少女
2017/2/19
2017/2/19
满 族 妇 女 穿 旗 袍
男 子 穿 清 长 朝 袍 马 褂
女子服饰的变化
20年代末期旗袍样式 20年代中期的样 式
(彩秀曲襟低领旗袍)
20年代初期旗袍样式
(从文样刺绣上比前代简 略,衣身也短些)
西 装
進擊の新文化
2017/2/19
By:J.S.H.
第20课社会的变化の社会习 俗的变化
1.剪发辫 2.易服饰
目录
3、禁缠足 4.改称谓 废跪拜
选自鲁迅《阿Q正传》
• 远远的走来了一个人,他的对头又到了。这也是阿Q最厌 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 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 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 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 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了。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 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 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 咒骂。 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 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 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揭秘清朝剃发留辫历程

揭秘清朝剃发留辫历程

揭秘清朝剃发留辫历程明清鼎革以后,满汉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经历了一个从剧烈冲突到长期磨合,进而逐渐融合的过程。

最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头发和服饰的改变。

清朝自建立之日起,一道剃发令改变了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全体男性的传统发式。

将原来明朝时的蓄全发束于头顶并挽髻的发式,一夜间改为剃发梳辫下垂的发式。

由此展开了清代特有的激烈、残酷、持久的民族征服与反征服,暴力强权与文明进步的抗争,构成了清代有别于汉族统治朝代的社会内容。

然而,有清一代男子的发式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是、的那样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数次演变。

其实很早就发现了这个有趣的问题,很久以前,在看到故宫现存的清朝皇帝画像之后,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雍正以前的清朝皇帝,从画像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他们的两鬓都有鬓角,也就是说,他们的两鬓其实是有头发的,那不是就和清初金钱鼠尾的发制反其道而行么?甚是奇怪。

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抗争与镇压过程中,社会大众普遍求治的要求开始显现出来,人们希望能尽快结束明末以来长期的社会动荡,恢复安定的社会环境,以便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于是,妥协最终出现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所谓“十从十不从”。

“十从不不从”,主要指的是在服饰更改的过程中,准许有一些变通,以利于清朝的统治迅速建立。

据说这个十从十不从,是由降清的明臣金之俊与入关时掌握清朝实际权力的多尔衮共同确定的,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补篇》载:“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就服饰而言,男人须遵守新朝命令,而女人不一定要遵守;活着的时候要穿满式的服装,而死后入殓时也可以穿汉装;而老人、孩子、和尚道士都可以着明代服装等等。

金之俊是明末的一个侍郎,李自成进京时曾降大顺,农民军曾对他进行“拷掠”,即强令他给农民军出粮饷,后来清军来了,他又率先降了清。

与孙之獬的故事类似,金之俊是不是向多尔衮提出了这个“十从十不从”的建议,官书和正史都没有记载,文人笔记和野史却言之凿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习俗的变迁之剪发辫》史料集锦资源1:明代汉族男子一般是满头留发,中间的头发挽起成髻,俗称“束发”。

满族男子习惯将脑袋的前半部剃光,后半部只剃底边的一点点,剩下的头发留长后梳为大辫子,名为“小顶辫发”或“金钱小顶”。

汉满男子的不同点在于,前者留发和挽髫,后者剃发和梳辫。

——李喜所:《“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载《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6期资源2:满族男子剃发留辫,实源于北方女真族的风俗习惯。

在战争中,辫发渐成征服外民族的一种标志。

投降或归附满族者要剃去四周头发,扎成辫子。

后金天命七年(1622),努尔哈赤进入广宁,传令“老年人可以不剃,年轻人必须剃”,因为壮丁当兵,要求较严。

此时辫发还未完全成为一种政治符号,至多是满族对于投降或归附者发式服饰同一的要求。

此后,皇太极继位,采取了某些缓和满汉民族矛盾的措施,但是却要求被征服地区的汉人剃发。

清军每到一处,便要当地人不分老少一律剃发。

随着对明战争的日益扩大,剃发的范围也逐渐扩展,剃发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制度。

在满族贵族看来,只要汉人肯剃发,就会弃明忠清。

而明官和汉人则把不剃发作为保持民族大义的表现。

许多被迫剃了发的汉人在从辽西逃至关内的诠中,被明军妄杀。

有没有剃发,成为区别满汉的首要身体依据。

随着满族与明朝之间战争的加剧,“剃发”也开始逐渐上升到有关民族、文化层面的问题。

……——侯杰、胡伟:《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资源3:顺治元年(1644)春天,清军占领北京后,即发布“剃发令”,明确声明:“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抗而不遵者,“杀无赦”。

由此遭到汉族群众的强烈反抗,不得不暂停。

1655年,清军攻下南京,大半个国土归其所有,气势甚旺,于是又发布上谕,强令汉人剃发。

凡不从者,杀头;官员执行不力者,严惩。

时人记称:“剃发改装是清朝第一严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论绅士军民人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

”清军还雇用剃头匠,专门给汉人剃头留辫。

一些汉人视剃头为奇耻大辱,扬言“头可断,发不可剃”,聚众反抗,和清军展开殊死的决斗。

清军则寸步不让,传令“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发全村斩”。

于是,围绕着“辫子问题”,数以万计乃至十万、百万计的人被杀害,像扬州、嘉定这些重灾区几乎血流成河。

以至于留下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斥贲清军剃头罪行的专用名词。

在这种血腥的高压下,中国的男人都拖上了一根长长的辫子,成了世界历史上一大奇观。

个别史书中沉痛地称之为“辫祸”、“发厄”。

一位日本历史学者在《中国发辫史》一文中指出:“‘发厄’与‘辫祸’,在中国已成为口头成语,全世界欲求一如汉人之罹头发之厄祸的民族,怕是没有。

……为头发而损失古今几十百万之汉人生命,实不能不算为世界稀观之怪现象!”——李喜所:《“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载《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6期资源4:清顺治元年(1644),随着清军入关,剃发制度也从关外推行到关内。

多尔衮强令官民剃发的举措引起汉人的普遍不满,甚至因此改变对清军的态度。

……在吴三桂等降清汉臣的建议下,鉴于强行“剃发”所引起汉人的抵制情绪,多尔衮下令罢除剃发,以收买人心。

此举收到奇效,极大地减少了清军南下的阻力。

明朝大臣史可法在复多尔衮的书信中也说:“且罢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

”因不用剃发而对清产生某种好感。

而清在辫发问题上的暂时妥协,则缓解乃至削减了满汉双方的矛盾与冲突。

然而,剃发令行而复罢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矛盾。

这种新的矛盾表现在:先期归顺者已经剃发,后来投降者则不用剃发,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混乱。

清军南下时,又实行了“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进一步加剧了“一半剃一半不剃”的局面。

于是在归降的汉官中引起了争端:没剃发者主张一体从汉,以保留捍卫礼仪之邦的尊严,对剃发所象征的“蛮夷”有某种排斥心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先期归降的“剃发者”怀有一种鄙夷的心态。

而已剃发者则要求一统从满,以表明自己忠于清主;同时,也可以释缓后归降者保留发式的心理压力。

不仅如此,普通百姓也因剃发与否成为了王朝之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常熟,剃发者与未剃发者杂处,“清兵见未剃发者便杀,取头去做海贼首级请功,名曰‘捉剃头’,海上兵(明兵)见已剃发者便杀拿去做鞑子首级请功,号曰‘看光颈’。

途中相遇,必大家回头看颈之光与不光也”。

社会上弥漫着恐慌心理:“福山数十里遴民,不剃发则惧清兵,剃发又惧明兵,尽惴惴焉不聊生矣。

”此时的辫发已无关乎民族风俗,其所代表的降清还是附明的政治含义被进步凸现出来,由此拉开有清一代“辫发”与政治纠缠史的序幕。

——侯杰、胡伟:《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辨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资源5:……汉人不愿剃发的原因却很多,除了与恪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儒家传统理念密切相关外,还因为剃发冋蒙受耻辱、遭到惩罚等有关。

例如,在秦代的刑典中,便将剃发同纹面、残肢并列,以羞辱奴仆与已定罪犯人。

剃发所带来的耻辱感使汉人反抗这一政策,这与部分忠于明朝的汉人反对剃发实质上是在反抗清朝的统治也有所区别。

总之,汉人反抗满族统治者未必都是为明朝而战,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不满于让他们感到极为不快的剃发令。

在剃发令初罢时,他们甚至盼望新的统治者能将其从沉重的赋役负担中解救出来。

顺治二年(1645)五月二十五日,钱谦益派人到苏州进行招抚,民皆执香以迎,城中大姓有设香案于外者”。

而复行的剃发令则逼迫他们奋起反抗。

在他们看来,保留以束发为特征的儒家传统比作为优越“礼仪之邦”臣民的自尊更为重要。

曾目击江南人民抗清的一个西方人说:“辫发胡服之新制,大招汉人之反感,彼等对于满洲政府,群起反抗。

汉人以为受此强制辫发胡服,较诸处于任何异族之檄号为耻辱,曩者为保守头颅柔顺如羊之汉人,今则因保守其发而奋起如虎。

”江南地区由于经济和文化较发达,民族意识也较强烈,长江流域爆发的闻名夭下的抵抗事件,就显示了在公众心目中剃发问题与人的自尊、民族尊严和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联系。

辫发本身有如多棱镜一般折射出这一时期社会政治和人们心理的复杂多样。

对辩发的认知差异不但存在于满汉不同民族和政治势力之间,而且存在于各自民族的内部。

——侯杰、胡伟:《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资源6: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清王朝,近代以来却面临着“自表异于诸文明国之外”而被视为“夷狄”的局面。

西方人称中国人为“半开化”,缘于辫发。

在国外中国使臣、留学生、华工及商民常因辫发而受辱。

中国留学生的长辫子,被外国人称作“拖尾奴才”、“豚尾奴”、“半边和尚”等等,遭到侮辱和耻笑。

“国粹”成了“国耻”,一些留学生将垂在脑后的辫子或盘起来,或干脆剪去。

留学生处理辫子的方式有所不同,隐含着对个人政治前途的考虑。

许多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的学生就不得不留着辨子,并用帽子盖着,被人们称之为“富士山”。

这些人多为保守主义者或想回国后在政府谋个一官半职的人。

而剪掉辫子的学生就有所不同了,既有叛逆的“无辨仔”,也有些人不是。

晚清剪辨与剃发、蓄发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人们不再更多地考虑国内民族、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而采取的一种行为。

辫发成了“落后”的标志,剪辫就具有弃旧从新的味道。

尽管如此,清王朝还是将剪辫子这种大胆行为看成是反叛。

所以很多剪了辫子的留学生回国后不得不又装上了假辫子。

专为归国留学生装假辫的专家与清初的理发匠虽然都是为了使男人的脑后有条辫子,但却满足着不同的社会需要。

理发匠是为了使辫发代替束发,由此帮助确立清王朝的统治地位;假辫专家则是使象征新时代、新制度到来的短发暂时隐藏起来,向传统的辫发表示屈服。

可见辫发作为政治符号,至晩清仍居于发式的主导地位,象征着清王朝统治稳固。

——侯杰、胡伟:《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资源7: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我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

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

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见李喜所:《“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载《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6期资源8:维新派将剪辨作为破除旧俗和社会启蒙的一部分,与强国强种联系起来。

康有为指出:“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

可见在维新派的心目中,辫发是种落后的风俗习惯,既不利于机器生产,又不利于执枪跨马,还会阻碍富国强兵之路,因此需要改良。

这反映了他们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保国、保种的急切心情。

辫发与女子的缠足一样成为“落后”与“积弱”的象征,维新派所竭力吇吇的男子剪辫与女子放足,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国家的富强和指向救亡。

作为身体标志的辫发承载了强国强种的政治重任,又与国家、民族的现代化息息相关。

——侯杰、胡伟:《剃发·蓄发·剪发—一清代辨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资源9:新军虽然是清政府控制最严的部分,但由于受革命思想的感染,到1910年前后,也时有剪辫事件发生,尤其在新式军事学堂,更是屡见不鲜。

1910年,山西陆军学堂的学生集体剪辨,颇具气势。

刘精三记云:九月间,我们联系进步同学24人剪了辫子。

一时风起云涌,剪辫运动形成高潮。

到了冬季,200名同学,除少教数旗人外,剪辫子的达到170余人之多。

省城大专学生说:“陆军学堂变成了寺院,学生当了和尚,但也有带发修行的。

”1911年春天,武昌军事学堂新军学生也纷纷剪辫。

陆军第三中学开始有200多人集体剪掉了辫子,遭到校方严厉斥责。

但反而激起更多的人反抗,短短十几天,又有200多人剪辫。

总共500多人的学校,400多人剪掉了辫子。

校方长官干瞪眼也奈何不得。

因为,法不责众。

武昌陆军测绘学堂的学生早有十余人偷偷剪掉了辫子,受到校方处罚。

学生就相约全体剪辫,90多人相继行动,校方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新军学生剪辫风的影响下,一些较开明的新军军官也渐持支持态度。

“湖北陆军四十一标二营学兵李佐清,以发辫一物于操作上大有妨碍,日前毅然剪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