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普通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_24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学情分析:本节是继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后的第二节。
能够说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的情况是青藏地区的典型代表,这里海拔高、气候高寒,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表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生动而又十分有价值的研究素材。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给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而又有价值的研究内容:1.本区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这里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发源于这儿呢)2.本区雪山冰川众多的原因是什么?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退化,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探究四: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会探究、建立因地制宜的理念,培养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核心素养,在此都会得到深化或升华。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2.了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以及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水平目标:1.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2.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黄河源头的探寻模拟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务实的研究态度和精神2.理解加强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深化或升华,学会探究、建立因地制宜的理念,培养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核心素养3.重难点:【重点】了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以及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难点】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江河的源地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ppt课件 18

思考: 1.这里的年降水量为多少? 2.从干湿状况来看属于_半__干__旱___地区。 3.为什么这里成了那么多江河发源地? 还提供大量的河水补给?
一、江河的源地
雪山和冰川融水 “中华水塔”
湖泊和沼泽(既是
补给水源,又可
调蓄流量)
形成江河之源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为什么要保护三江源地区?
①、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②、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 最集中的地区;
③、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淘金挖矿
树木砍伐
源区污染
冰川消融
虫鼠破坏
过度放牧
草地退化、水土流失
讨论:三江源如果遭到严重破坏,会对我国长江、 黄河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5.遇到两位以上客户办理业务时,既 要认真 办理前 面客户 的业务 ,又要 礼貌地 与后面 的客户 打招呼 ,请其 稍后。 6.接到同一客户较多业务时,要帮助 他们分 出轻重 缓急, 合理安 排前后 顺序, 缩短办 事时间 。 7、坐姿优美,上身自然挺直,双肩平 衡放松 ,后背 与椅背 保持一 定距离 。
1.知道空气的质量相对很轻,并且空 气的质 量是可 以测量 的。掌 握测量 空气质 量的实 验方法 。
2.经历1.初 步 理 解 昼 夜 交替 现象与 地球和 太阳的 相对圆 周运动 有关。 2.认 识 到 积 极 参与 讨论, 并发表 有根据 的解释 是重要 的。
3.认 识 到 同 一 现象 ,可能 有多种 不同的 解释, 需要用 更多的 证据来 加以判 断。 4.认真、仔细询问访客的办事意图, 快速办 理相关 业务。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C.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D.神龙架自然保护区【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
【解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故答案选A。
2.【答题】下列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有关问题。
下列有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腹地C.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D.三江是怒江、澜沧江、长江【答案】D【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三江源指的哪三江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解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故A正确;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腹地,故B正确;近年来由于人们滥砍滥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故C正确,“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故本题答案选D。
3.【答题】导致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是()①过度放牧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③全球气候变暖④冰川逐年萎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A【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因素。
【解答】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有过度放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等,A 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冰川逐年萎缩属于自然因素造成的,BCD错。
选A。
4.【答题】下面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是()A.长江源区B.黄河源区C.雅鲁藏布江源区D.澜沧江源区【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三江源的基础知识。
【解答】我国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源头地区、黄河源头地区、澜沧江源头地区,ABD对;雅鲁藏布江源头地区不是,C错。
选C。
5.【答题】读青藏地区图,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B.该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太阳能和地热等清洁能源C.“高寒”是该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主要是藏族D.图中青藏铁路的开通,铁路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青藏地区的基础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九章 西藏地区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新知探究
观察发现
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图
降水
寒
少
冷
为什么三江源地区降水不丰富,却能成为“中
新知探究
寻根探源
一.雪山和冰川的 融水是江河的最
二.湖泊和沼泽的调蓄 作用
新知探究
读一读
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同 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当雨季来临和冰雪 融水丰盈时,这些湖泊储蓄河水,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 到了冬、春季节,因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将存 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由于每年 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丰沛、稳定,因而沼泽分布面积较大, 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千米。广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 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
3126
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根据河
流流量唯大原则,卡日曲流量大于约古宗列曲;卡日曲
新知探究
二.保护三江
源
思考讨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
有哪些?
一.三江源地区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面 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也是世界上高海拔 地区生物多样性最 集中的地区。
新知探究
藏岩雪黑羚羊豹颈藏白野唇 羊鹤 驴鹿
新知探究
一.探寻三
江源
1.读图,分析归纳三江源的
位置
360
310
890
10 02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位
于北纬31°~36°,东经89°~102°之间。
新知探究
说一说
黄
河 长江
澜沧 江
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一课三练达标闯关(新版)新人教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一课三练达标闯关读图,回答1、2题。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图中出现的河流外,还包括( )A.黄河B.怒江C.黑龙江D.雅鲁藏布江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下列哪一省区( )【解析】1选A,2选D。
本题组考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位置与范围。
第1题,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第2题,图中所示省区A~D依次为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
3.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B.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C.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动物稀少、单一D.该地区的河流均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位置、民族及自然环境特点。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其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该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该区的黄河东流注入渤海,澜沧江南流注入太平洋。
下表是黄河源头科学考察资料,根据资料回答4、5题。
源流长度/千米流量/(立方米/秒) 流域面积/平方千米扎曲70 有时断流不详约古宗列曲326 2.5 2 372卡日曲362 6.3 3 126多曲128 1.5 不详4.根据“河流唯远,流量唯大”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黄河的正源应该是( ) A.扎曲 B.约古宗列曲C.卡日曲D.多曲5.黄河源头的主要补给水源有( )①湖泊②沼泽③雪山和冰雪融水④降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4选C,5选A。
本题组考查黄河源头的相关知识。
第4题,根据确定河源的原则即可判断四条河流中卡日曲流程最长,流量最大。
第5题,黄河源位于青海省,这里降水少,水源主要来自冰雪消融和湖泊、沼泽。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读图,回答6、7题。
6.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B.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C.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D.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7.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B.滥伐森林C.全球气候变暖D.湿地面积缩小【解析】6选B,7选C。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_19(20200512155030)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学习目标1.能够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2.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资料,分析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教学用具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略)【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一、江河的源地(自然特征)1.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部,是___源区、____源区、____源区的总称,被誉为“_____”。
2.江河的最初水源一般是____和_____的融水,____和____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____器。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意义:三江源是世界上____最高、____最大的高原____;是世界上____地区____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____地。
问题:近年来,三江源地区____加剧,_____严重、___猖獗、____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对策: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产,国家设立了_____,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______和______保护工程等措施。
【预习反馈】(略)【合作探究】1.思考三江源成为大江大河源头的条件?(从海拔、气候、地貌)思考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P93活动: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1.确定黄河源头的原则?(河流唯远、流量唯大,综合考虑)2.追溯河源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时确定的黄河源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支流众多,找到长度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比较困难;在源头区水域较大,确定源头在哪儿很困难;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的地点会有变动,确定河流源头也比较困难)3.根据科考资源,你认为哪条河流是黄河的源头,说明理由?(卡日曲。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地理
3.意义和措施: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 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_生__态__环__境____ 与社会经济发展。为保护该地区,国家设立了 三江源自 . 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退耕还草(林) ,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 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湿地 ,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 生物多样性 最集中 的地区。
返回
地理
2.问题: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 变暖 , 冰川 逐年萎缩, 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 小甚至干涸。同时, 过度放牧 、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 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 生态环境 的恶化。其中,
水土流失 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 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返回
地理
4.如果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游览,最有可能看到该地河水丰盈 的时期是( C )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返回
地理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5.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原因是( C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沼泽广布,人口稀少 C.地势高耸,气候寒冷 D.季风影响,降水集中
点。
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重点)
2.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
意义。
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
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
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难点)
返回
地理
课前预习
一、江河的源地 认真阅读课本P91~94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位置范围:三江源地区位于 青海 省南部,是 长江 源 区、 黄河 源区、 澜沧江 源区的总称,是主要大江 大河的水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_14(20200512143208)

■课标要求 1.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 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环境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 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 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 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查阅地图,说出三江源的位置特点;结合景观图,描述三江源的自然特征。 2.说出三江源是哪些大河的发源地,理解“中华水塔”的涵义。 3.了解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的重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描绘,确定三江源的位置;通过判读地形图,归纳三江源的地形特征;通过 景观图,感受三江源独特的自然环境。 2.运用地图和资料, 分析三江源地区成为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通过资料判断河流源头。 3.列举实例,说明三江源面临的生态危机,通过讨论了解其对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正确处 理人地关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读图、 析图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 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印象三江源
(2)结合地图确定三江源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描述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
(4).探寻过程:合作探究,分别说出三江源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_22(20200512133544)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在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阐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一部分,本节乃至整章只是对区域地理进行宏观介绍。
由于该地区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所以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会唱不同民族的歌曲、会跳不同民族的舞蹈。
这样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课题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三江源的位置特点,描述三江源的自然特征。
2.说出三江源是哪些大河的发源地,理解“中华水塔”的含义。
3.了解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的重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探究、讨论和讲授等相结合,增加认同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难点】重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
难点: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知识体系及内在联系】●教学活动说明:本课的教学思想为“分析——归纳——推理”的方式层层递进,感受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归纳保护该地区的意义和措施。
[导入新课]课件播放三江源地区的视频,配以“高原蓝”,感受那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画面,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的引领:同学们看到的这组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是哪个区域?这里有奇异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地下宝藏,灿烂的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许多未被揭露的自然奥秘,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吗?下面让我们一起组成一个旅游团到美丽而神秘的三江源地区。
设计理念及调控:1.创设师生互动的学习气氛。
2.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一、江河的源地师:欣赏四幅图片——“大美三江源”地区图片。
生:欣赏交流。
三江源地区位置及范围江河的源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义和措施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过渡)活动内容及形式:读“三江源地区”的范围及位置分布图,思考问题:1、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2、该地区的范围?生:读图交流讨论。
(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明确三江源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⑵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图,确定三江源的位置、范围。
(2)通过分析水源来了解三江源的地形、气候、河流间的关系,从而了解三江源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通过视频,感受三江源独特的自然环境。
(3)通过视频资料,了解三江源面临的生态危机,通过探究、讨论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措施及其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地生态观,加强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视频导入,观看《探寻三江源》视频。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视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讲授新课<一>.江河的源地活动1:定位置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并在地图中展示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学生(预设答案):三江源地区位于北纬31度到北纬36度,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教师补充:位于青藏高原腹地。
【设计意图】落实课标关于“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的要求。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一、江河的源地
海拔高
高原山地 气候
雪山、冰川 广布
高原 湿地
(中华水塔)
三江水源 水源补给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生态环境的作用 2、生态问题及形成原因 3、开发与保护
冰雪 融化
(最初水源)
湖泊 、沼泽
(调蓄作用)
大气降水
小思结维:导图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 使他们头脑清醒。
①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 ②根据河流流量唯大原则,卡日曲流量大于约古宗列曲; ③卡日曲流域面积大于约古宗列曲。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历史上的三江源曾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地区。
气候环境变迁---三江源生态保护
1972年
2009年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湿地面积减少
源流
约古宗 列曲
卡日曲
河流长 度/千米
河流特征
326.09
宽11.5米,深0.1~0.2米,水量较小, 流量为2.5米3/秒
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满汇成宽约3米
362.63 、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
河,终年有水,流量为6.32
3126
卡日曲。理由
—— 约·诺里斯
7.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适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建水库D B.建梯田 C.跨流域调水 D.种草植树
④保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高原湿地 ——
三江源地区
江河的源地
三江源地区 的保护
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 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环境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与方法;认识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及重要作用;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合作、交流、探讨中发现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原因,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逐步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之前学习过的地理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我国地势情况和河流之间联系展开学习,学习内容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地达成建设和谐家园的共识。
通过读图、析图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水往低处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环节一:赏三江源之景师:为了让学生对三江源地区有更直观地认识,老师介绍说:“三江源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4.江河的最初水源是(b ) a.降 水 b.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c .湖泊水 d .沼泽水 5.三江源地区的河流天然调蓄器是( c) a.水库 b.河流的支流c .湖泊、沼泽 d .地下含水层
8.黄河的正源是( c ) a.约古宗列曲 b.沱沱河 c .卡日曲 d .通 天河
活动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1.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源头区状况。阅读图9.19,找出黄 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并就下面的对话发表你的看法。
从众多的支流中确定正源,应根据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找出 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流。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是长江源区
黄河 、澜沧江源区、源区的总称,被誉
为“中华水塔”。
江河的
高
源地
水源:雪山 和 冰川 的融水是三江源地区江河的
原
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区重要的 调蓄器。
湿
生态环境: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
地
活动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2.在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阅读下面 的图文资料,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的黄河源头不 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952年,黄河河源考察队认为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1978年科学考察 队对古宗列曲、卡日曲等源流进行了考察,认为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是( )A. 地热能、煤炭B. 风能、生物能C. 地热能、太阳能D. 石油、天然气2.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 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B. 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C. 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D.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我们要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解决发展||。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3.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人为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②过度放牧③乱采滥挖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4.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退耕还草(林)5.②全面禁猎6.③禁采砂金④休牧育草⑤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④⑤7.属于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是A. 藏羚羊B. 藏绵羊C. 三河牛D. 伊犁马读2019年暑假小明外出旅行时所写的旅行笔记||,完成下列两题||。
8月10日||,我坐上了从青岛飞往青海西宁的飞机||。
下飞机后||,看到当地人戴着遮阳帽||,许多游客背包里还携带着防晒霜、羽绒服等生活物品……在青海期间||,我有幸走进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那里绿草映衬着湖泊||,野禽在或远或近的湿地河洼中栖居||。
在这片被称为“中华水塔”的高原湿地上||,藏羚奔腾||,野驴成群||,真的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呀!8.小明看到的当地人的这些生活习惯||,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 极端干旱B. 高寒||,光照强烈C. 非常湿热D. 温和多雨9.近几年||,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与之相关的保护措施||,叙述错误的是()A.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第1页/共4页B. 采取退耕还草(林)、休牧育草等措施C.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D. 发动牧民捕猎、采砂金||,栽种特色农产品读三江源地区水系图(如图)||,回答20~22题||。
10.甲河是A. 长江B. 黄河C. 澜沧江D. 怒江11.图中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是A. 大气降水B. 冰雪融水C. 湖泊水D. 地下水12.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包括A. 水土流失B. 草地沙化C. 虫鼠猖獗D. 围湖造田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3.读“三江平原、三江源和三江并流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3是图1中A河流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读图可知M、N两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图2中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_____________(河流)的发源地||,其源头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三江并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代表地区||,该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4)目前||,以上两个地区均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三江平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答案和解析【答案】1. C2. B3. B4. A5. A6. B7. D8. A9. B10. D11. (1)春季夏季(2)澜沧江冰雪融水(3)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4)湿地减少(或土地变贫瘠)【解析】1~2.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能源||。
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有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5种能源||,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
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
在西藏||,太阳能不仅被用于做饭、烧水||,还被用于发电、照明、取暖等||,由此可见青藏高原最丰富的洁净能源是太阳能||。
根据题意||,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的自然景观||。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主要的高原动物有羚羊、牦牛等||,B正确;“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主要描述内蒙古高原的景观||,A错;“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主要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景观||,C错;“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D错||。
故选B||。
3~4.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
近年来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其中自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干旱||,容易造成沙漠化;人为因素是人类为了一己私利而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滥砍乱伐||,使得植被减少||,加快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使环境恶化||。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国家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及采取了的措施||。
2019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6万平方千米||。
自然保护区内要求有:(1)退耕还草(林);(2)全面禁猎;(3)禁采砂金;(4)休牧育草;(5)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这将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
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有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等||。
藏绵羊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三河牛是内蒙古牧区的主要畜种||,伊犁马主要分布在新疆牧区||。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7. 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从材料中看到当地人戴着遮阳帽||,许多游客背包里还携带着防晒霜、羽绒服等生活物品||,说明青海西宁海拔高||,气温低||,太阳光照(紫外线)强烈||。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第3页/共4页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好转的保护措施||。
2019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6万平方千米||。
具体保护措施: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所以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8~10. 本题考查长江的发源地||。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它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被称为“中华水塔”||。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根据图中甲河流所在位置及周围地理事物||,可知该河为长江||。
根据题意||,故选A||。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它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被称为“中华水塔”||。
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所以该地区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冰雪融水||。
根据题意||,故选B||。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过去||,三江源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
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湿地面积锐减||,冰川融化||,虫鼠猖獗||,水土流失面积逐渐扩大||,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近些年来||,一些偷猎者的大肆捕获||,已使藏羚羊等珍稀动物濒于灭绝||。
由上分析可知||,选项ABC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不符合题意||。
青藏高原由于气候高寒||,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洞庭湖等地为扩大耕地面积曾围湖造田||。
选项D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问题||,符合题意||。
故选D||。
11.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相关知识||,识记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图1中A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
M、N两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春季和夏季||。
冬季及初春流域内因气温低于0℃而长期累积的冰雪||,在3月末4月初融化||,形成春汛||。
夏季受降水的影响||,形成夏汛||。
所以一般情况下||,松花江有两次汛期||。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是河流重要的补给水源||。
由于海拔高||,受季风影响弱||,天气降水极为稀少||。
(3)在青藏高原的东缘||,有许多南北走向的山脉呈平行状排列||,因阻断东西向的交通||,这些山脉总称为“横断山脉”||。
横断山脉位于第一、二阶梯的交界处||,山高谷深||,落差大||,加上当地降水丰富||,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4)三江平原地区的耕地多由湿地排水获得||,现湿地面积萎缩||,三江平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减少或土地变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