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诊治指南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眼科诊疗提供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准确、安全地进行眼科诊疗,并提供最佳的治疗结果。
本指南适用于眼科专业医务人员,包括眼科医生和护士。
2. 技术操作规范2.1 视力检查- 使用标准视力检查图表进行视力测量。
- 确保检查环境明亮、安静,以提供准确的视力测量结果。
- 保证患者正确配戴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如适用)。
2.2 眼压测量- 使用合适的眼压测量仪器进行眼压测量,例如非接触式眼压计或电子眼压计。
- 洁净仪器表面,并在每位患者之间更换消毒套。
- 在测量前向患者解释步骤,并确保患者在测量过程中保持安静。
2.3 针眼检查- 使用荧光素钠滴剂进行针眼检查。
- 将荧光素钠滴入患者眼睛,并使用蓝光观察眼睛表面。
- 注意观察眼睛是否有溃疡、炎症或其他异常情况。
2.4 眼部外伤处理- 在处理眼部外伤时,首先确保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 慎重处理眼部外伤,并避免二次伤害。
- 根据伤情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修复伤口、止血或安抚患者。
2.5 眼部手术准备- 在进行眼部手术前,仔细检查手术设备的清洁和完整性。
- 确保手术器械无菌,并与手术团队合作进行术前消毒。
- 在手术前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结论本文提供的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旨在帮助眼科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眼科诊疗服务。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眼科诊疗,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请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技术操作指南,并不涉及法律问题和纠纷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建议。
参考资料:- 张三, 李四. 眼科诊疗手册. 中国出版社, 2020.- 眼科医院管理办法. 中国卫生部, 2019.。
儿童弱视的治疗
儿童弱视的治疗(转)2011-03-19 20:22:32| 分类:百科知识|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什么是弱视的具体内容眼球内外部无器质性变而矫正视力不到正常(小于0.9 )。
2、弱视有哪些最常见表现视力减退;拥挤现象;眼位偏斜;异常固视;眼球震颤。
家长指导孩子治疗弱视(1 )要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恒心。
(2)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
除洗澡、睡觉之外,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打碎。
(3)引导孩子在看近物时,一定要戴镜,尤其是绘图、写字时,这样常可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4)对中、重度弱视的儿童,除戴镜外,还要坚持到医院进行弱视训练治疗,应用弱视刺激仪(cam )的家长要鼓励孩子认真画图,尽量画得准。
(5 )坚持及时复诊。
2〜3岁的儿童每两周一次,更大一些的儿童每一个月一次,请医生检查眼底,视力等,每年要散瞳验光一次。
总之,由于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等因素,家长耐心指导孩子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治疗办法,由于不对路,往往疗程长,贻误治疗时机,有的几年,有的治不好.这些办法包括:1. 配镜法2.手术矫正斜视法3.单纯遮盖健眼法4.精细目训练5.中药内服法6.仪器治疗.以上方法的实践结果均不甚理想.(1)弱视按照病因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先天性弱视。
(2)弱视按程度可分为:轻度弱视:原始矫正视力0.6〜0.8;中度弱视:原始矫正视力0.2〜0.5;重度弱视:原始矫正视力小于等于0.1。
屈光不正矫正以后,远视力 <0.1者为重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2-0.5者为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6-0.8者为轻度弱视。
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有很多,但不管哪一种,都有适应症及局限性,应根据弱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视力,恢复双眼视功能。
一旦发现孩子患有弱视,首先应散瞳验光,了解屈光状态,配戴合适的眼镜,先矫正其远视、近视或散光。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以帮助医生和医疗团队提供高质量的眼科外科护理和治疗。
本指南基于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术前准备
- 在进行眼科外科手术之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测量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 确认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反应,以避免术中出现意外情况。
- 确保手术室设备齐全并正常工作,包括手术器械、麻醉设备和监护设备。
手术操作规范
- 在进行任何手术之前,医生应正确无菌处理,包括洗手、穿戴手术衣和手套。
- 使用正确的麻醉剂和药物,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
- 根据手术类型,使用正确的手术器械和操作技术,同时遵循严格的消毒和防感染措施。
-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应保持沟通畅通,确保手术进展顺利,并迅速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术后管理
- 手术结束后,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管理,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视力恢复和疼痛程度。
- 准备充足的术后护理药物和设备,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术后护理。
- 在术后随访期间,医生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眼部状况,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是保证眼科外科手术安全和效果的重要指导文件。
医生和医疗团队应严格遵守本指南,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和治疗,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弱视疾病PPT演示课件
02 弱视检查方法
视力检查
视力表检查
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 表进行检查,确定患者的裸眼视 力和矫正视力。
视力比较法
通过与正常视力的比较,判断患 者是否存在视力下降。
屈光检查
01
电脑验光
通过电脑设备对患者的屈光度进行初步测量。
02
检影验光
使用检影镜观察患者眼底的反光情况,判断其屈光状态 。
立体视觉障碍的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空间定位能力下降、无法准确判断物体距离和深度等 症状。
立体视觉障碍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视觉训练、佩戴特殊眼镜或隐形眼镜等,应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处理方法及建议
及早发现和干预
对于疑似弱视的患者,应尽早进 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干
预治疗。
个性化治疗方案
和康复服务。
对患者和社会的意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 社会适应能力。
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降低因弱视导致的视力残疾发生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对弱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视觉科学、神经科学等相关领域的 科技进步,为更多眼病患者带来福音。
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 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形觉剥 夺性弱视。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弱视的发病原因包括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和形觉剥夺等。
发病机制
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 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
03
主观验光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配合程度,选择合适的镜片进行试戴 ,确定最佳的矫正度数。
弱视治疗方法
一、弱视的治疗方法很多:1、遮盖法;2、压抑疗法;3、光栅疗法;4、后像法;5、红色滤光疗法;6、精细作业训练;7、同视机训练等等,根据不同的弱视类型选择一种或数种方法。
二、治疗方法1、遮盖法1)单眼弱视治疗最主要的方法是传统遮盖法,即遮盖患儿的注视眼,遮盖分为全遮盖和短暂性遮盖。
2)屈光参差性弱视首先应全矫其屈光不正,然后遮盖屈光较小的眼,不论其为远视还是近视。
3)形觉剥夺性弱视,如单侧性白内障,首先应做白内障摘除手术,然后再治疗弱视。
2、压抑治疗:光学及药物压抑法治疗原理是利用光学及药物减弱注视眼的视力,同时促进非注视眼的视功能,对不能接受遮盖法治疗,年龄稍大的学龄儿童较适用。
3、光栅疗法:(CAM疗法)又称视觉生理基础疗法。
人的大脑皮层视细胞对反差强、空间频率高的刺激产生活动反应,人们设计一个对比度强的黑白条栅圆盘,旋转各方向刺激弱视眼以提高视力,本法对中心性注视效果好。
4、后像法:旁中心注视的弱视儿童使用遮盖法治疗无效时可采用后像疗法,后像法治疗弱视,需要较长时间,并配备特殊设备,年幼儿不易合作。
5、红色滤光疗法:旁中心注视的治疗还可采用红色滤光胶片法,其原理是利用黄斑中心凹锥细胞对红色滤光胶片敏感的特性。
使用时遮盖注视眼,非注视眼矫正镜片前加一块有一定规格的红色滤光胶片(波长600~640mm),促使黄斑中心注视,以提高视力。
<6、精细作业训练、固视训练、增视疗法、两眼视机能训练及同视机训练(包括同时视训练及消除抑制训练、融像加强训练、立体视加强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治疗)在弱视治疗中也占很重要地位。
三、治疗弱视为什么要戴镜前面已提到弱视者多伴有屈光不正,检查弱视一定要散瞳验光,目的是准确地验出实际屈光度,才能配出合适的眼镜。
而弱视只有在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弱视训练,让清晰的物像反复刺激视网膜注视中枢,提高视觉敏感度,才有可能提高视力,所以治疗弱视必须戴镜。
四、什么叫遮盖疗法遮盖疗法是简单易行的治疗弱视的基本方法,也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治疗弱视最有效的方法,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训练并用。
弱视
弱视中文名称:弱视英文名称:amblyopia定义:儿童视力用眼镜矫正不能达到0.8以上,而经多种有关检查又未发现异常的眼病。
弱视增视综合治疗仪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和不断矫正或矫正视力低于0.9者均为弱视,可以发生于一眼或两眼。
弱视(amblyopia)中最重要的为斜视性弱视,半数以上的弱视与斜视有关,从症状上来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
两者关系如马车的两个轮子,屈光不正则象车轴,它粘结着两个车轮。
目录概述分类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先天性形觉剥夺性屈光不正性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措施要做的检查要做的治疗治疗方法四压抑疗法penalization食疗与方剂治疗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的仪器治疗注意事项与近视的区别危害危害程度与微量元素缺乏的关系并发症概述分类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先天性形觉剥夺性屈光不正性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措施要做的检查要做的治疗治疗方法四压抑疗法penalization食疗与方剂治疗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的仪器治疗注意事项与近视的区别危害危害程度与微量元素缺乏的关系并发症概述弱视是指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9(0.9适用于5岁和5岁以上者,低于5岁者应下调至:4岁0.8,3岁和3岁以下0.6)的视力状况,可分为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形成的弱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弱视。
1.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是指患者患有诸如视神经萎缩、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角膜混浊、先天性玻璃体混浊、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无虹膜、全色盲、白化病、眼球震颤等明显的眼科疾病。
患者除患有上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之外,也可能同时患有的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斜视,不在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之列。
尽管在通过现有的医疗手段解决或部分解决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之后,最佳矫正视力如果仍然不能达到0.9,则形成弱视。
2.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是指患者并不患有上述罗列的明显器质性病变,患者可能患有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也可能不患有,甚至眼球结构为平光。
治疗弱视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治疗弱视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之一,指的是因眼部解剖、生理或病理发生异常,导致视觉功能发育不全的情况。
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对于孩子的视觉发育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治疗弱视的基本原则包括早期诊断、病因治疗、眼科治疗和视觉矫正,并且需要注意一些相关事项。
1.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治疗弱视的关键,因此对儿童的视觉进行定期检查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儿童在6岁前进行视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弱视。
2.病因治疗:在治疗弱视时,需要针对引起弱视的原因进行治疗。
例如,如果弱视是由屈光不正引起的,那么需要配戴适当的眼镜或角膜塑形镜来纠正这个问题。
3.眼科治疗:眼科治疗主要包括使用眼罩或滴眼液来促进弱视眼的视觉发展。
眼罩用于遮盖正常视力较强的眼睛,强迫弱视眼进行视觉训练。
滴眼液含有特殊的药物成分,可以扩大瞳孔,使视网膜接收到更多的光线,从而帮助弱视眼的视觉发展。
4.视觉矫正:视觉矫正是指使用眼镜、角膜塑形镜或角膜塑形镜等视觉辅助器具来帮助弱视眼进行视觉矫正。
这些辅助器具可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在治疗弱视时1.定期复查:治疗弱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视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复查的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3-6个月1次。
2.家庭配合:治疗弱视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正确佩戴眼镜或视觉辅助器具,保证孩子良好的视物距离和光线环境,并鼓励孩子按时进行视觉锻炼。
3.坚持治疗:治疗弱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因为弱视的复发率较高,所以即使在治疗期间视力有所改善,也需要继续坚持治疗,直到视力稳定。
4.注意眼部保护:为了保护弱视眼,孩子需要注意避免眼部受伤,如避免猛烈运动时接触球类或其他尖锐物品,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看等。
总之,治疗弱视的基本原则包括早期诊断、病因治疗、眼科治疗和视觉矫正。
家长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保证孩子进行有效的视觉治疗,同时要注意相关的事项,如定期复查、家庭配合、坚持治疗和眼部保护等。
2021中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全文)
2021中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全文)弱视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形觉剥夺和(或)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所致,根据病因分为斜视性、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和形觉剥夺性弱视。
弱视需要正确诊断、尽早干预。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汇总与弱视治疗相关的专家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制定本共识,以期为眼科医师提供参考,规范我国临床弱视诊疗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弱视诊疗水平。
治疗弱视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
弱视的治疗原则包括3个方面:(1)消除形觉剥夺的原因。
(2)矫正屈光不正。
(3)单眼弱视者遮盖非弱视眼;双眼弱视者,若双眼视力无差别、无眼位偏斜,则无需遮盖。
弱视治愈后可能复发,治愈后仍需追踪观察2~3年。
(一)消除形觉剥夺的原因形觉剥夺性弱视是最严重的弱视类型,治疗困难,预后差。
对于危及视觉发育的先天性白内障,应尽早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并进行光学矫正,以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
在患儿全身麻醉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考虑单眼致密性先天性白内障在出生后6周内、双眼致密性先天性白内障在出生后10周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并于术后进行光学矫正,预后较好。
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间隔时间应尽量不超过1周。
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的重度上睑下垂须尽早手术治疗。
(二)矫正屈光不正规范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和准确矫正屈光不正是弱视治疗的基础。
1.伴发内斜视者:首次配镜应充分矫正远视性屈光不正;配镜后须定期复查视力;根据年龄每半年至1年重新给予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1次。
调节性内斜视在维持眼位正、视力好的情况下,酌情降低球镜度数,保留一定的生理性远视。
近视性屈光不正根据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结果或复验结果,按获得最佳矫正视力的较低度数进行矫正。
2.伴发外斜视者:远视性屈光不正按获得最佳矫正视力的较低度数进行矫正;3岁及以下尚不能配合视力检查的儿童,可依据检影验光的屈光度数减去生理性远视屈光度数。
近视性屈光不正根据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结果或复验结果进行矫正。
弱视诊治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弱视诊治指南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常造成视力低下并影响双眼视功能,需要尽早积极治疗。
为标准弱视的诊断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弱视的定义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历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正确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二、弱视的分类〔一〕斜视性弱视恒定性、非交替性斜视最有可能引起弱视。
斜视性弱视被认为是来自于双眼的输送非融合信号的神经元之间竞争性或抑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会导致注视眼的皮层视觉中枢占优势地位,而对非注视眼的输入信号的反响呈慢性下降,造成弱视。
交替性斜视因双眼获得视觉刺激的时机均等,一般不会引起弱视。
〔二〕屈光性弱视1.屈光参差性弱视当双眼的屈光度数不等时,可以引起屈光度较大眼的视网膜影像与对侧眼相比发生长期地离焦,从而导致屈光参差性弱视。
屈光参差的程度与弱视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屈光度数较高眼易形成弱视。
2.屈光不正性弱视双侧屈光不正性〔双眼屈光不正程度相等或相近〕弱视是屈光性弱视中的一种少见类型,表现为幼儿的双眼视力下降。
它的发生机制只涉及模糊的视网膜影像作用,多发生于未配戴矫正眼镜的双眼屈光不正程度相等或相近的中高度屈光不正患者。
屈光不正主要为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且双眼最正确矫正视力相等或接近。
远视屈光度数≥、散光度数≥,可增加发生弱视的危险性。
近视性屈光不正由于患儿可以获得近处景物的影像而较少引起弱视,只有大于0Ds的高度近视才有可能导致弱视的发生,因此近视性弱视的诊断需慎重,大于0Ds的高度近视尚需排除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
一般在配戴屈光矫正眼镜3~6个月后视力不能恢复正常可确诊。
〔三〕形觉剥夺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是由于眼的屈光间质完全或局部不透明,导致视网膜上影像模糊而引起的。
弱视的诊断和治疗
弱视的诊断和治疗一、概述弱视的患病率为2%~4%,为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所以了解视觉发育对弱视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1、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2、儿童视觉发育:儿童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0~3岁,敏感期为0 ~12岁,双眼视觉发育6~8岁成熟.不同的发育阶段不仅视力有差别,不同检查方法检出的视力正常值也不同(表17-3).从不同阶段视力发育的标志,可以看出在弱视诊断时应注意年龄因素。
3、弱视诊断标准:我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曾在1987年提出以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出的0。
8为弱视诊断标准,并提出诊断弱视应注意年龄因素。
国外同时期也有类似的标准。
近年来不少国家根据临床研究提出了与视力发育相关的弱视诊断及转诊标准。
我国弱视防治实践也存在类似问题,即有些医生或保健人员不分年龄大小,只用0. 8一个标准,又未注意是否存在引起弱视的危险因素(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等),对凡是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8者均诊断为弱视并给予治疗,出现了弱视诊断泛化的倾向。
弱视诊断时要参考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3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4~5岁为0.6,6~7岁为0.7,7岁以上为0.8。
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或更多,较差的一眼为弱视。
如果幼儿视力不低于同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双眼视力相差不足2行,又未发现引起弱视的危险因素,则不宜草率诊断为弱视,可以列为观察对象.4、弱视的筛查与预防:国外以人群为基础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加强筛查组(在出生后~37个月间筛查5次)弱视患病率低于对照组(在37个月筛查1次),分别为0。
6%和1. 8%,差异有显著性;加强组较差眼平均视力优于对照组,3岁前到眼科门诊治疗弱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48%和13%),这些数据有力支持了早期强化筛查可以降低弱视的患病率和减轻弱视的程度。
弱视病例分析与治疗策略PPT课件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特殊病例 ,如先天性白内障合并弱视,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改善视觉 问题。
总结
总结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早期干预 和综合治疗是关键。
医生应根据病例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视觉功能 和生活质量。
病例2:女性,5岁,先天性白内障手术 后,出现弱视。分析该病例的原因和症 状表现。
病例分析
病例3:男性,9岁,斜视合并 弱视。分析该病例的原因和症 状表现。
治疗策略
治疗策略
早期干预:弱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干预 ,尽早发现和治疗弱视可以获得最好的 治疗效果。
验光和配镜:根据病例的具体情况,进 行验光和配镜,以纠正屈光不正和近视 等问题。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弱视病例分析 与治疗策略PPT
课件
目录 简介 病例分析 治疗策略 总结
简介
简介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 指的是由于视觉系统发育异常 或受到损伤导致的视觉功能障 碍。
本课件将介绍弱视的病例分析 和治疗策略,帮助用户更好地 了解和应对弱视问题。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病例1:男性,7岁,近视,被诊断为弱 视。分析该病例的原因和症状表现。
弱视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
弱视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
弱视,也称为懒眼,是儿童视觉发育异常的一种情况。
以下是弱视产生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治疗方法:
原因:
1.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错误未得到及时纠正,
会导致眼睛接收到的视觉信息不清晰,从而引发弱视。
2.斜视:如果一个眼睛斜视或转动,会导致两只眼睛接收到的视
觉信息不一致,从而使一个眼睛处于抑制状态,逐渐发展为弱视。
3.眼球疾病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视网膜疾病等,这些疾病会
影响眼睛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引发弱视。
预防和治疗方法:
1.早期筛查和诊断:建议儿童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接受视觉筛查,
早期发现视觉问题并及时就医。
2.视光学矫正:对于存在屈光不正的儿童,及时配戴适合的眼镜
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以保证视觉的清晰度和正常发展。
3.斜视治疗:对于斜视的儿童,可能需要进行斜视矫正、眼肌训
练或手术治疗,以促进眼球协调和视觉的正常发展。
4.强化使用弱视眼:对于已经发展为弱视的眼睛,通过闭盖治
疗、眼贴、视觉刺激训练等方法来增强其使用,帮助恢复视觉功能。
5.多感官刺激: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的结合,
促进弱视眼的发展和功能恢复。
6.定期复查和跟踪:对于存在视觉问题的儿童,需要定期进行视
觉检查和跟踪,以确保治疗效果和视觉功能的稳定。
弱视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弱视,请尽快咨询眼科专家或儿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美国眼科学会弱视临床指南解读(全文)
美国眼科学会弱视临床指南解读(全文)2017年11月,美国眼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AAO)发布了最新版弱视临床指南(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PPP)[1]。
该指南是国际上有关弱视诊治和弱视患者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内容涵盖弱视的定义、危险因素、分类、诊断、治疗和护理计划及预后等,新版弱视PPP的发布将在弱视的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弱视PPP制定背景作为对其会员和公众所提供的服务,AAO秉承循证医学的思想,依据临床研究所提供证据的分级标准,编写眼科PPP系列,并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定期更新内容。
新版弱视PPP基于美国儿童眼病研究小组(Pediatric Eye Disease Investigator Group,PEDIG)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的新成果,将近年弱视研究领域的新进展融于指南中,新版指南的内容不仅体现开放性,而且强调了诊疗建议的重点,语言更为严谨规范,其实用性进一步增强。
2 弱视PPP主要内容及解读2.1 弱视的定义和分类弱视多为单眼,很少为双眼发生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下,通常见于眼部无其他器质性病变者。
弱视是一种视觉图像处理异常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极少有累及眼或视路的结构异常,且患者视力低下不能仅归因于结构异常的作用。
弱视眼同时伴有对比敏感度和调节功能异常。
弱视眼的对侧眼并不正常,但其病变都很细微。
弱视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包括屈光参差性和双侧高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包括屈光介质混浊和上睑下垂所致的弱视)和遮盖性弱视4种类型。
解读:新版弱视PPP在定义中首次强调弱视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继续强调弱视的异常不应只关注视力以及弱视眼,还应关注视功能的其他要素,比如对比敏感度和调节功能,弱视眼的对侧眼并非"好眼"、"正常眼"。
在分类中,新增了遮盖性弱视,这种由于治疗不当所致的弱视临床上并不少见,适当减少遮盖量或压抑药物使用频次可减少遮盖性弱视发生。
弱视诊断专家共识(2011年)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近年来,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弱视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预期以及国际同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甚至有报告称我国的弱视检出率高达11.8%。
部分研究结果显示4~6岁儿童弱视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大呈几何级数递减。
弱视检出率高导致诊断扩大化,过度治疗现象严重冲击医疗规范和秩序,并造成巨额卫生资源浪费,给相关儿童和家庭带来负担,甚至伤害。
此外,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在1987年提出、1996年修订的《弱视定义、分类和诊疗指南》中,也强调了诊断弱视时应注意年龄因素,且尚需补充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数据或指南。
由于不断收到相关咨询和质疑,因此本学组在国内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大样本儿童视力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参考国外同期的研究成果和小儿眼科学专著,经多年实践和充分讨论,达成本共识。
一、弱视的定义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临床工作中应避免两种错误倾向:(1)诊断儿童弱视时,一定要首先进行系统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改变;同时,应发现导致弱视的相关因素,不能仪凭视力1个指标即诊断弱视;(2)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对于3~7岁儿童,诊断弱视时不宜以视力低于O.9作为依据,而应参考相应年龄的视力正常值下限。
二、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在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O.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三、弱视的分类l.斜视性弱视:单眼性斜视形成的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0DS,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1.00DC,屈光度数较高眼形成的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生于未配戴屈光不正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
屈光不正主要为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且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接近。
远视性屈光度数≥5.00DS、散光度数≥2.00DC,可增加产生弱视的危险性,一般在配戴屈光不正矫正眼镜3~6个月后确诊。
弱视的治疗规范
弱视的治疗规范一、前言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患病率约为儿童的1%-5%。
弱视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
弱视的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
弱视影响立体视觉。
二、定义(一) VonNoordenMD ( 1985 )由于形觉剥夺或双眼相互作用异常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经恰当治疗后视力提高者.(二 )美国眼科学会临床指南( 2003 )由于视觉中枢异常导致最好矫正视力下降,儿童早期由于光学性、物理性或眼位异常引起视觉发育异常。
(三)美国视光学会临床指南( CPG )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1。
0,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发病年龄上限是6—8岁(2004)。
(四)美国眼科学会眼科基础与临床教程斜视与小儿眼科分册不能直接归因于眼部或视路的任何结构异常所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是由生命早期异常的视觉经验引起的,常发生于眼位偏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和各种造成视觉图像质量下降的疾病.(五 )中华眼科学会斜视弱视学组( 2010 )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
三、病因弱视的根本原因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视觉剥夺和双眼相互作用异常。
(一)视觉剥夺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二)双眼相互作用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
四、分类按病因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一)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引起的复视和视混淆,使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大脑视皮质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使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
单眼性斜视形成弱视。
(二)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生于未戴过屈光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
主要见于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相近。
治疗弱视操作步骤
精细目力训练法:1.打开电源开关,开关指示灯亮.2.患儿端坐,面部对机箱上老虎板,眼睛应距老虎一尺远的位置,3.(交闪-精训)开关按向精训,按启动键.4.患儿手握画笔进行扎孔训练,然后再进行描绘老虎板训练,扎孔及描绘训练时伴有音乐,画笔离开图案音乐停,要能够连续不断的描绘出完整的音乐,说明训练有效.5.描绘扎孔每日一次,治疗时间每次共5分钟.CAM视觉刺激法:1.患儿端坐,仪器(画板面)应距患儿眼睛一尺远的距离,患儿2.把面板视刺开关端按下,黑圆盘转动.3.将黑白条栅板放在黑圆盘上,再将透明板插入滑道内,面板要正对患儿,透明板缺口向上.4.患儿用彩笔描绘图形,要求患儿描绘的图画完全与画板一致,坚持反复训练.每日绘画后把画板用棉布檫干净,以备下次使用.5.每日描绘一次,重度弱视(小于等于0.1)治疗时间每次为5分钟,0.1以上弱视每次为3分钟.6.要求患儿描图时注意力集中,周围环境保持安静,描画板应经常调换以提高患儿治疗兴趣.7.视觉刺激法是选用双转向电机,可使用正反旋转描画(把开关反复开一次即可反转),以达到所有视觉细胞得到刺激,使治疗效果更佳.多频多色光交替闪烁及脉冲电针疗法:1.将增视镜插头插入交闪输出插孔(8)(手执增视镜插头后部旋转插入,直到听到"咔"声,说明已连接好.拔出时手执插头前部向外拉出即可),(精训-交闪)开关扳向交闪一侧.2.治疗时先将清水檫于眼罩上的黑色导电胶面上,调好瞳距.3.按选择键(9)选择弱视功能,按启动键,治疗镜内色光灯交替闪烁,音乐响,同时针刺指示灯开始开始闪烁,增视镜上的黑色导电胶接触眼周穴位有针刺感.定时开始计时,时间到即停止闪烁,音乐和针灸.4.增视镜与针灸笔脉冲针刺强度可调,电针调节旋扭顺时针旋转为增强,逆时针旋转减弱.由弱到强缓慢调节,直到舒服能承受为止,切忌快速旋转,注意在治疗前先把旋扭旋到最小,待治疗时增视镜接触眼部后再旋转强度旋扭.5.头戴增视镜,紧贴于眼前,两眼专注两红色光视标,心要静.6.需单眼治疗时,将随机圆胶片盖在非患眼镜片上.弱视治疗时间一个月:第一个星期:多频多色光交替闪烁精细目力训练法-5分钟CAM视觉刺激法(轻)-3分钟第二个星期:多频多色光交替闪烁精细目力训练法CAM视觉刺激法(中)第三个星期:多频多色光交替闪烁精细目力训练法CAM视觉刺激法(高)第四个星期:视觉理疗备注:每个步骤作完以后休息五分钟,每一个星期作完以后测一次视力.。
弱视的定义及治疗
弱视的治疗弱视是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受到形觉剥夺和(或)异常双眼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
其治疗方针恰与弱视形成原因相反,主要靠矫正屈光异常、给予弱视眼中心凹清晰的形觉刺激;改善屈光参差和/或斜视造成的双眼视觉输入不等,及其引起的清晰物像和模糊物像间发生的竞争;遮盖优势眼和(或)矫正斜视来减轻异常双眼相互作用的影响。
其次还可以对难治性弱视进行辅助性训练。
治疗弱视不能忽视患者的治疗环境,例如患者的智力,父母的重视程度,学校及幼儿园的通力合作等。
应当强调对3岁儿童普查视力,进行积极筛选,以及对弱视患儿早期治疗是今后我国少儿保健和眼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一)屈光矫正一般情况下屈光矫正的目的是为了增视,而弱视患者除了增视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辅导患儿视觉发育,所以屈光矫正是弱视的治疗基础。
注意事项如下:1、正确诊断弱视 7岁前儿童屈光生理值的偏远视,但是这种偏远视不等于病理性远视(表9-2);正常儿童4岁前矫正视力若达不到0.8时可能属于低常视力(表9-3),视力低常不等于视力异常,不一定必须进行过多视觉干预或“治疗”表9-2 7岁前儿童屈光生理值年龄(岁)屈光生理值年龄(岁)屈光生理值4 +2.19±0.40D 6 +1.65±0.45D5 +2.17±0.44D 7 +1.40±0.59D表9-3 各月/年龄幼少儿童的视力月/年龄视力月/年龄视力2~3月 0.01 2岁 0.54~5月 0.02 3岁 0.76~8月 0.06 4岁 0.89~12月 0.1 ≥5岁 1.01岁 0.22、必须戴镜矫正的非生理性远视眼视觉发育期儿童,如果远视眼:①屈光度及散光度超过了生理值;②存在明显的屈光参差;③睫状肌充分麻痹后内斜视消失或减轻;④完全矫正后视力达不到正常值时,属于非生理性远视,必须进行屈光矫正。
3、儿童眼屈光参差一般教科书均认为双眼屈光度相差2.00D以上为屈光参差,但是临床经常见到屈光度相差小于2.00D,但是两眼的矫正视力却相差较大,而且遮盖优势眼能提高另眼视力。
2018年弱视诊治指南设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弱视诊治指南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常造成视力低下并影响双眼视功能,需要尽早积极治疗。
为规弱视的诊断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弱视的定义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二、弱视的分类(一)斜视性弱视恒定性、非交替性斜视最有可能引起弱视。
斜视性弱视被认为是来自于双眼的输送非融合信号的神经元之间竞争性或抑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会导致注视眼的皮层视觉中枢占优势地位,而对非注视眼的输入信号的反应呈慢性下降,造成弱视。
交替性斜视因双眼获得视觉刺激的机会均等,一般不会引起弱视。
(二)屈光性弱视1.屈光参差性弱视当双眼的屈光度数不等时,可以引起屈光度较大眼的视网膜影像与对侧眼相比发生长期地离焦,从而导致屈光参差性弱视。
屈光参差的程度与弱视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0Ds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1.00Dc,屈光度数较高眼易形成弱视。
2.屈光不正性弱视双侧屈光不正性(双眼屈光不正程度相等或相近)弱视是屈光性弱视中的一种少见类型,表现为幼儿的双眼视力下降。
它的发生机制只涉及模糊的视网膜影像作用,多发生于未配戴矫正眼镜的双眼屈光不正程度相等或相近的中高度屈光不正患者。
屈光不正主要为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且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接近。
远视屈光度数≥5.00Ds、散光度数≥2.00Dc,可增加发生弱视的危险性。
近视性屈光不正由于患儿可以获得近处景物的影像而较少引起弱视,只有大于6.00Ds的高度近视才有可能导致弱视的发生,因此近视性弱视的诊断需谨慎,大于10.00Ds的高度近视尚需排除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
一般在配戴屈光矫正眼镜3~6个月后视力不能恢复正常可确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视诊治指南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常造成视力低下并影响双眼视功能,需要尽早积极治疗。
为规范弱视的诊断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弱视的定义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 ,6 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
二、弱视的分类(一)斜视性弱视恒定性、非交替性斜视最有可能引起弱视。
斜视性弱视被认为是来自于双眼的输送非融合信号的神经元之间竞争性或抑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会导致注视眼的皮层视觉中枢占优势地位,而对非注视眼的输入信号的反应呈慢性下降,造成弱视。
交替性斜视因双眼获得视觉刺激的机会均等,一般不会引起弱视。
(二)屈光性弱视1. 屈光参差性弱视当双眼的屈光度数不等时,可以引起屈光度较大眼的视网膜影像与对侧眼相比发生长期地离焦,从而导致屈光参差性弱视。
屈光参差的程度与弱视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 1.50DS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1.00DC,屈光度数较高眼易形成弱视。
2. 屈光不正性弱视双侧屈光不正性(双眼屈光不正程度相等或相近)弱视是屈光性弱视中的一种少见类型,表现为幼儿的双眼视力下降。
它的发生机制只涉及模糊的视网膜影像作用, 多发生于未配戴矫正眼镜的双眼屈光不正程度相等或相近的中高度屈光不正患者。
屈光不正主要为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且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接近。
远视屈光度数>5.00DS散光度数>2.00DC, 可增加发生弱视的危险性。
近视性屈光不正由于患儿可以获得近处景物的影像而较少引起弱视,只有大于6.00DS 的高度近视才有可能导致弱视的发生,因此近视性弱视的诊断需谨慎,大于10.00DS 的高度近视尚需排除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
一般在配戴屈光矫正眼镜3〜6个月后视力不能恢复正常可确诊。
(三)形觉剥夺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是由于眼的屈光间质完全或部分不透明,导致视网膜上影像模糊而引起的。
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或生后早期获得性白内障。
角膜混浊、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积血以及上睑下垂也会造成形觉剥夺性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是不太常见的弱视类型,但是比较严重且难以治疗。
由单眼瞳孔区的遮挡所导致的弱视性视力丢失要比同等程度的双眼剥夺性弱视所产生的视力损失更大。
对于患有影响视力的单眼白内障的患儿,如果在生后2 个月前进行白内障手术并进行光学矫正和视功能训练,预后较好。
医源性遮盖性弱视是形觉剥夺性弱视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在长期眼部遮盖性治疗或以睫状肌麻痹剂进行离焦后发生,这种类型也称为“可逆性弱视” 。
三、弱视的危险因素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0DS,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I.OODc ),未矫正的屈光不正(远视性屈光度数》5.00DS、散光度数》2.00DC , 近视度数》6.00DS )及形觉剥夺(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完全性上睑下垂等)。
发生弱视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早产、小于胎龄儿、发育迟缓,患者的一级亲属有弱视及孕期吸烟、喝酒等环境因素。
四、弱视的诊断10〜15°基(一)相关检查 弱视的相关检查,除了常规的视力、外眼、眼前节与眼 底检查,还包括双眼红光反射 (Bruckner ) 试验、注视类型、 双眼视及立体视检查、双眼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测、睫状肌麻 痹下视网膜检影验光等。
儿童视力检查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知能 力而定。
对 1 岁以下的婴儿可观察其注视行为、采用注视和 追随试验、遮盖厌恶试验、视动性眼球震颤(optokineticnystagmus , OKN 、选择性观看 (preferential looking , PL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 PVEP 等检查方法。
1? 2岁的儿童可采用垂直 三棱镜试验、 PL 等检查方法; 2? 3 岁儿童可采用认图和图 形配对等检查方法; 3 岁以上可采用图形视力表、 E 字视力 表检查。
3岁以下儿童视力的评估:①注视和追随试验用于评估 儿童单眼注视的能力,包括注视的质量(稳定、不稳定) 、 注视持续的时间(持续性注视、非持续性注视) 、注视的位 臵(中心注视、偏中心注视) 。
②遮盖厌恶试验即交替遮盖 患儿两眼,观察其反应有无差别从而比较患儿两眼视力的不 同。
通常患儿会拒绝检查者遮盖其视力较好的一眼,表现为 哭闹、扭脸等拒绝反应。
③垂直三棱镜试验用于正位眼或小 度数斜视儿童弱视的诊断。
在患儿眼前放臵一块底向下的三棱镜就可以鉴别患儿哪一只眼正在注视,因此就 可以决定其两眼的注视偏爱。
④双眼注视偏爱试验常用于患有大角度斜视不配合检查视力的儿童弱视的诊断,对其两眼视力进行比较。
(二)视力检查儿童主观视力检查:主观视力检查涉及辨认视标,包括字母、数字或符号,这是评估视力确定弱视的最常采用的方法。
视标可挂在墙壁上、显示在计算机屏幕或手持卡片上,在远距离(3〜6米)和近距离(35〜40厘米)进行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应当标准化以便于对一系列随诊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标准视力检查应采用白色背景、黑色视标的高对比度视力表。
儿童在视力检查时能否配合取决于视力表的选择和检查者的技术,以及和儿童的友好关系。
为了检查结果的准确真实,检查的环境应当保持安静。
幼儿在视力检查开始时,对放在近处的视标进行熟悉会对检查有帮助。
对年幼、害羞或有认知缺陷的儿童进行检查时,让儿童将视力表上的视标与他们在手持卡片上的图案比对可以取得更好的检查效果。
视力检查应当左右眼分别进行,并备有屈光矫正的设备。
非检查眼应用粘贴的眼罩或胶带来遮盖以防止儿童偷看。
有时儿童不允许有任何单眼遮盖,这种情况下应当测量双眼视力。
对于眼球震颤的患者进行单眼视力检查需要应用一个高度正球镜的镜片将对侧眼进行雾视,或者应用一个半透明(而不是完全不透光)的挡眼板进行遮盖,而且对这些患者要进行双眼视力检查。
视力表上视标的选择和排列能明显地影响视力检查结果。
视标应当是清楚、标准、具有相似的特征。
目前常见的视力表有LEA图形视力表,HOTV字母视力表,Snellen视力表及国际标准视力表。
视力表上视标的排列是较重要的因素,完整一行的视标数应当是5 个。
最好是每行视标的数目相似,排列的空间相等。
儿童应当能准确地辨认视标,才能通过这行的检查。
由于弱视患者区分孤立的视标要比成行的视标容易一些(拥挤现象),在检查中以单个视标进行视力检查有可能高估视力,因此,在弱视患者检查中以成行的视标来呈现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单眼视力评估。
当检查者指向每个连续的符号时不要遮挡其它视标,这是为了保持邻近视标的拥挤作用。
如果对于一些儿童必须要用单个视标才能进行视力检查,应当在这单个视标周围以棒状图案围绕其上方、下方和两侧,来造成拥挤现象,这样就不会过高地估计视力。
(三)验光检查诊断和治疗弱视必须确定屈光度。
患者应当接受主觉验光和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
在睫状肌麻痹之前,动态的视网膜检影可以对调节功能进行快速评估,在评估具有高度远视眼或可能有调节不足的视疲劳儿童时是有效的。
由于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调节力更大,因此,应在正确滴用1%阿托品眼膏或凝胶获得最大睫状肌麻痹效果后验光,特别是10 岁前、初次验光,伴有斜视特别是内斜视的患者。
五、弱视的治疗原则弱视治疗的成功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然而,无论患者的年龄大小都应当进行治疗。
弱视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消除弱视的危险因素(如矫正屈光不正、手术治疗斜视、治疗形觉剥夺因素等)二是通过遮盖和压抑优势眼来促使弱视眼的使用。
治疗方法应当根据儿童的年龄、视力和既往治疗的依从性决定,也决定于儿童的身体、社会和心理状态。
弱视的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弱视的原因、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治疗时的年龄、既往治疗史、对治疗建议的依从性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等。
形觉剥夺性弱视应首先解除剥夺因素,保持屈光间质的透明,屈光性弱视要进行光学矫正。
(一)光学矫正对于屈光性弱视患者(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及合并屈光不正的其他类型弱视患者(合并屈光不正的斜视性弱视及形觉剥夺性弱视),配戴眼镜的度数应参照睫状肌麻痹验光的结果,正确的光学矫正能够显著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大量研究显示患有双眼屈光性弱视的儿童,甚至有斜视的儿童在单用光学矫正后,弱视眼的视力也有实质性提高。
通常儿童对眼镜有较好的耐受性,特别是当视力有所提高后。
正确地配戴和调试有利于患者接受眼镜。
在婴儿中应用头带或柔韧的一片式框架更适合,也可用带子固定眼镜或用绳索系紧眼镜的柄脚和弹性铰链来戴好眼镜,对于儿童来说聚碳酸酯镜片更为安全。
(二)遮盖遮盖疗法可以提高单眼弱视患者弱视眼的视力或双眼弱视患者较差眼的视力,也可能在一些儿童中改善斜视。
遮盖最好应用不透明的眼罩直接粘在非弱视眼的周围皮肤上。
遮盖后再戴上处方眼镜。
在眼镜框上装上布套来遮盖有可能会造成“偷看” 。
近年来的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在治疗7 岁以下重度弱视(视力为0.16〜0.2 )儿童中,每天给予6小时的遮盖可以产生与全天遮盖疗法相似程度的视力提高。
在中度弱视(视力为0.25〜0.6 )的儿童中,每天给予2 小时的遮盖与每天6 小时的遮盖治疗效果是相似的。
对于10 岁及以下年龄的弱视患者,遮盖疗法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若治疗3〜 4 个月视力提高不理想可延长遮盖时间或转换为光学压抑。
对于12〜17 岁的大龄儿童,遮盖的效果与之前是否进行过弱视治疗有关,若未接受过弱视治疗,遮盖疗法仍可提高弱视眼视力。
在遮盖疗法中需要注意的不良反应包括:经过遮盖治疗的儿童可能在健眼发生遮盖性弱视,这种弱视一般在打开遮盖后会很快恢复。
由于眼罩的粘贴治疗产生不同程度的皮肤刺激(轻度刺激占41%,中度或严重的刺激占6%)。
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遮盖方法或在儿童不进行遮盖时将润滑剂涂于刺激的区域,来尽量减少遮盖后的刺激性。
应当告知家长/ 监护人仔细地监查戴着遮盖布罩的儿童。
(三)药物性或光学性压抑疗法如果非弱视眼是远视眼,药物性压抑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弱视。
可以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大多数常用1%阿托品眼膏或凝胶来对非弱视眼进行光学离焦的治疗,可应用于中度弱视、遮盖性眼球震颤、遮盖失败或需要维持治疗的儿童,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改变健眼的光学矫正来引起视物模糊已被用于治疗弱视眼。
然而,这种技术的有效性具有相当大的变异且缺乏随机临床试验验证。
(四)手术治疗弱视的病因当弱视是由于屈光间质混浊导致的(如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角膜混浊)或上睑下垂的程度已经到了不进行手术就会阻碍成功的弱视治疗时,应当尽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