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考文化常识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文化常识题及答案详解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高考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详解文化常识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内容,文化常识的积累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高考备考复习文化常识专项练习,请考生认真练习。
高考备考复习文化常识及答案详解: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2022年高考新题型——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及解析
2022年高考新题型——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及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面选项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
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得名“白帝城”。
B. 左迁,贬官,降职。
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C. 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
也被理解为哀痛亡国。
D.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3 年)为一纪,四纪为52 年。
实际上唐玄宗并没有做到四纪皇帝。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做。
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改称《春秋左氏传》。
B.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史著作《左传》,国别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
C. 《战国策》是春秋时期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契诃夫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庄子•逍遥游》的“朝菌不知晦朔”一句,“晦朔”是说时间很短,其中“晦”是指阴历每月初一,而“朔”是指阴历月末最后一天。
C.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中的“彭泽”“邺水”“临川”分别是指陶渊明、曹植、谢灵运。
D. 郭沫若,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与田汉、郁达夫等人在东京成立文学社团创造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4.下面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项脊轩志》中的“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新高考语文高考文学常识之知识梳理与训练含解析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句子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A. 司马青衫,“青衫”是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B.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C. 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
D.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为一纪,四纪为四十五年。
唐玄宗当四十五年皇帝,故称“四纪”2.《三国志》中的三国,指的是()A. 秦赵燕B. 齐楚魏C. 魏蜀吴D. 吴越楚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体,讲究文采、音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宋代的赋进一步趋向散文化,如苏轼的《赤壁赋》。
B. 词,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是一种可和乐演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
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C. 1901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已经颁发给了百余位优秀作家,褒奖他们“创作出富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
《获得教养的途径》作者赫尔曼·黑塞曾在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D. 朦胧诗派,20世纪80年代大陆诗坛上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代表。
朦胧诗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往往借助象征、隐喻等手法,创造出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与意境。
4.下列关于课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长亭送别》出自“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整折戏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B. 李密在《陈情表》中的“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这句话,有对蜀汉后主的赞颂,也有作者深受其恩的感激,想以此打消后主对他的疑心。
新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专题复习含解析
新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专题复习含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 “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
C. “象笏”即象牙做的笏。
“笏”是封建时代官员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
D. “来归”和“归宁”都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2.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B. 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 祖,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 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3.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赵胜,赵国的平原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B. “尊”“卮”均是酒器,“斗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觥筹交错”的“觥”则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而“不胜杯杓”的“杓”则是一种饮水的器具。
C.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中的“节”是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
D. “玦”是半环形的佩玉;“鼎”“镬”均是古代的刑具;“甑”是蒸饭的用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俎”是砧板。
4.选出下列常识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A.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诗人。
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长恨歌》《琵琶行》是他著名的叙事诗。
B. 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C. 《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由屈原编著而成。
高考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详解文化常识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内容,文化常识的积累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高考备考复习文化常识专项练习,请考生认真练习。
高考备考复习文化常识及答案详解: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高三语文高考文学常识(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敕,指上告下(如尊长告诫子孙或官长告诫僚属)的文书,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一部散文集。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C. 古代官办学校在商代称为“庠”,在周代称为“序。
明清时期,官办中央最高学府被称为“国子监”。
D. 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大夫或士祭祀祖宗的处所。
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2.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3.下列对联描述的对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孔子)B.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C. 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王安石)D.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当空头文学家。
(鲁迅)4.下列诗句对应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②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③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④此生长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A. 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中秋节④七夕B. ①端午节②中秋节③七夕④元宵节C. ①中秋节②七夕③元宵节④端午节D. 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七夕④中秋节5.下列对联对应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②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③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④建功立业,修文韬武略安命顺时,养学问才思A. 孟子屈原陶渊明“三曹”B. 孔子屈原陶渊明“三苏”C. 孟子白居易谢灵运“三曹”D. 孔子白居易谢灵运“三苏”6.老张旅居海外三十年,他想写句话来打发自己的思归之情,以下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A.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语文高考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中“束发”指古代男子成年。
B.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中“结草”表示死后报恩。
C. “吾妻归宁,诉诸小妹语曰”中“归宁”意为女子回娘家。
D. “抱布贸丝”中“布”是古代的货币。
2.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鸿门宴》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B. 《赤壁赋》全赋由景生情,因情入理,情景交融。
C. 《八声甘州》抒发了思故乡、怀亲人的愁情,却又给人以雄浑阔大之感。
D. 《静女》全诗采取男子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手法写成。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时人,这是他写给皇帝的一篇奏章,向皇帝表明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以取得推荐孝廉的资格。
B. 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屈写出,不事雕琢。
C. 元杂剧是融歌唱、说白、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舞台角色有旦、末、净、丑、杂,在一出戏剧里主角和配角都有唱词。
D. 莎士比亚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代表戏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4.下面所列作品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章回体长篇小说《石头记》海棠诗会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B《祝福》反对封建礼教鲁迅《彷徨》贺老六C《庄子》浪漫主义南华真经鸡犬相闻庄子及其后学所作D《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英国半自传体佩葛蒂A. AB. BC. CD. D5.下面成语与人物搭配理解正确的是()A. 图穷匕见——荆轲;投笔从戎——班固B. 韦编三绝——庄子;负荆请罪——廉颇C. 焚书坑儒——秦始皇;羽扇纶巾——诸葛亮D. 高山流水——俞伯牙;莼鲈之思——张翰6.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长篇叙事诗乐府双璧南北朝万里赴戎机B《孟子》四书之一儒家经典战国民贵君轻C《儒林外史》纪实体小说吴敬梓清代范进中举D《西游记》神话小说吴承恩明代大闹五庄观A. AB. BC. CD. D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高三语文 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对文句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羽化:道教称飞升成仙B.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朕:古代皇帝的自称C.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农历十五。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古代学校名称2.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 惊蜇—谷雨—霜降—寒露B. 清明—小满—秋分—白露C. 雨水—芒种—小寒—大雪D. 春分—大暑—处暑—小雪3.以下哪一个人最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A. 陶渊明B. 王维C. 文天祥D. 蒲松龄4.下面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
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
B. 修禊事也。
修禊:古代习俗,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C. 期功强近之亲。
期: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
D. 余自束发。
束发:古人成人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5.下列诗句,都有节日习俗的描写,若以节日的时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②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③④②D.③④②①6.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开始被尊为经典,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为宗庙祭祀的乐歌。
②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游玩,以祈福消灾。
《兰亭集序》中“修禊事也”就体现了这样的一种风俗。
③社日,农家祭祀谷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社日这一天,农民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祀谷神。
④乞巧节,又称七夕,在农历七月七日晚,穿着新衣的妇女们向织女星乞求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鸿门宴》《报任安书》和《廉颇蔺相如列传》都出自纪传体史书《史记》。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c. 古人说的“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解元、会元和状元。
D.自传体小说《成长》的作者拉索尔·贝克有“当代马克·吐温”之称。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A.《拿来主义》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鲁迅,《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俄国的普希金。
B.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并称"孔孟",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C."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D.古时对别人称自己亲属时,常在称号前加”家”或”舍”;称别人亲属时加”令”。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雷雨》《骆驼祥子》都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分别是曹禺、老舍。
C.“再拜”指第二次拜,表示礼节隆重,旧时书信末尾常用“再拜”表示敬意。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豆蔻”“弱冠”“巾帼”“而立”都是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B.小说《阿Q正传》《窦娥冤》的题目中都含有主人公的名字。
C.《张衡传》是《汉书》中的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南朝人范晔。
D.“举酒欲饮无管弦”中“管”代指箫、笛之类的乐器演奏的音乐。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等,如“端正好”“叨叨令”,B.老舍,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致相当于晚上23时至次日凌晨1时。
2022年高考语文高考文学常识之知识梳理与训练及解析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花间派”是产生于晚唐五代的一种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
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等。
B. 古诗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
C. 孟浩然的诗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坛将他们二人并称“王孟”。
D. 《黍离》出自于《诗经·王风》,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历来被视为悲悼故国的代表作。
《黍离》之悲,指国家沦亡的悲痛。
2.下列各项中,关于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寻梦者》感情真挚深沉,唱出了诗人戴望舒和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而困顿彷徨的心路历程。
B. 《过去的年》是莫言回忆小时候过年时的几个重要日子,依次写了腊八、辞灶日、除夕,展现了极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寄托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留恋之情。
C. 《警察与赞美诗》这篇小说语言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幽默,小说通过夸张、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来使语言达到幽默的效果。
D. 《语言的演变》属于语言学学术论文,文章从语音、语法、语汇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3.下列对联对应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②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③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④建功立业,修文韬武略安命顺时,养学问才思A. 孟子屈原陶渊明“三曹”B. 孔子屈原陶渊明“三苏”C. 孟子白居易谢灵运“三曹”D. 孔子白居易谢灵运“三苏”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著名诗人。
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代表作有《饮酒》等。
B.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中国的鲁迅和法国的果戈理。
C. 巴金的《家》塑造了觉慧这一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的青年,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生活状况。
新高考语文的高考文化常识及解析
新高考语文的高考文化常识及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面各项对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B.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C.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D.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姓庄,名周。
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B.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东汉班固著《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西晋陈寿著《三国志》,为二十四的前四史,皆为纪传体通史。
C. 《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它记载了西汉一朝230年的历史。
D.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
从此以后,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
3.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赵胜,赵国的平原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B. “尊”“卮”均是酒器,“斗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觥筹交错”的“觥”则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而“不胜杯杓”的“杓”则是一种饮水的器具。
C.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中的“节”是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
新高考语文高考文学常识之知识梳理与训练含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
195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秉持“冰山原则”创作了许多佳作。
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
其诗风格飘逸、豪放,被唐宣宗称为“诗仙”。
C.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 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造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诗圣”。
2.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年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③女年甫及笄,嫋嫋有容色④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⑤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A. ③①②④⑤B. ③②①④⑤C. ②③①⑤④D.②①③⑤④3.下列诗句对应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②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③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④此生长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A. 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中秋节④七夕B. ①端午节②中秋节③七夕④元宵节C. ①中秋节②七夕③元宵节④端午节D. 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七夕④中秋节4.下列各项对文学常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他提出“性善论”,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韩非子即为他的学生。
B. 柳宗元,字子厚,今称柳河东,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之首。
C.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偶等形式,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B.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等。
C.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他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
这种方法把干支按顺序相配六十个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边城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这一天全家出门上山插茱萸、到河边看划船。
B. “襟三江而带五湖”的“五湖”指鄱阳湖、洪泽湖、巢湖、太湖和鉴湖。
C. “才高八斗”形容书读的多。
谢眺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D. 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后“九州”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杜甫为杜子美,柳宗元为柳屯田,韩愈为韩退之。
B. 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
期,指的是穿三周年丧服;功,又分为大功、小功。
大功,穿九个月丧服;小功,穿五个月丧服。
C. 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伯、仲、季以示区分,如伯秋、仲秋、季秋。
中秋节又处在仲秋的中间,所以也叫仲秋节。
D. 魏晋时期,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郎中是尚书省的属官;洗马,即太子洗马,是太子侍从官。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 “孝廉”是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即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来补充内廷。
汉武帝时开始令州郡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曾流行一时。
鲍照有拟作18首传世,他的作品对唐代诗人颇有影响。
C. 列土:封爵赐邑。
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D.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
这些诗赋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和《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B.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是指十二时辰中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指十二时辰的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C. 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六书”一说,即认为汉字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D. “六经”是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 《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
C.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
D. 我国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如《兰亭集序》中的“癸丑”。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和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B. 《楚辞》由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而成,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侯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
D. 古代将一天时间划分为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来命名,“人定”指的是子时,“黄昏”指的是戌时。
8.下面选项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
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得名“白帝城”。
B. 左迁,贬官,降职。
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C. 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
也被理解为哀痛亡国。
D.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3 年)为一纪,四纪为52 年。
实际上唐玄宗并没有做到四纪皇帝。
9.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B. 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 祖,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 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10.下列各项中,关于三国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刺杀董卓的计划虽未成功,但相比王允等人的痛哭,曹操挺身而出的行为,体现了他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品质。
B.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此时,孙策虽占据江东,但曹操早已料定他必将身败名裂。
C. 诸葛亮出场之前,作者安排了他的童仆、友人、兄弟、丈人出场,侧面衬托了他高超旷逸、清俊洒脱的形象。
D. 诸葛亮出仕前,过着躬耕南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格追求。
11.下列关于相关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建安,即现在的南京,三国时期为吴国都城,时称建业,自六朝始称建康,此外还有金陵、武林等别称。
B. 济南二安,指宋朝时期两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和李清照。
辛弃疾,字幼安;李清照,字易安,故合称为“济南二安”。
C. 一片神鸦社鼓。
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天神的节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社。
D.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有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
1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朕皇考曰伯庸皇考:对亡父的尊称B.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坐在车左侍卫的人C.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的供行人休息的亭子D.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13.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
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D.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1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御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拥有弹劾纠察之权。
B. 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秦始皇时始设太学。
C. 五经指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春秋》D.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1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B. 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 杀青: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
C.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路: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D. 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理学:是宋明儒家阐发孔孟之道而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
16.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D.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1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演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C.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
D. 社日是古代人祭祀谷神的节日。
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社。
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18.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国粹”的京剧与元杂剧有着传承关系,比如,京剧中的很多剧目来自元杂剧,京剧中的角色名称“生、旦、净、末、丑”也和元杂剧中角色名称一致。
B. 在两宋词史上,柳永、李清照和苏轼、辛弃疾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故派”的开创者和代表词人,他们对宋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 “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宋史》《元史》《明史》。
不难看出,它们都是以朝代或时代为断限编写的,因而被称为断代史。
D. 孔子曾经整理并传授过六部先秦古籍,分别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它们被称为“六经”,后来《乐》失传了,现在看到的只剩“五经”。
19.下列对文句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正宫)(端正好),与下文的《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等都是曲牌名。
B. 归有光,明代散文家,有《震川文集》,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作者的远祖曾居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用它来作为室名,以示纪念。
C.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跟《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是其著名的四大悲剧,影响深远。
D.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回信。
文章通过这封信向老朋友解释迟迟没有给他回信的原因,并借此一吐胸中的愤懑,表达准备毅然赴死的决心。
20.下列对联中,全是写泰山的一组是()①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②一条界破青山色,万古带疑白练飞③卧龙两表酬三顾,岱岳千寻接九霄④谈经云海花飞雨;说法天都石点头。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高考文化常识1. B【解析】【分析】B项,表述有误。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选项说的“散文诗集”。
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的识记积累水平。
文学常识源于学生平时的理解积累,是个坚持不懈的过程,学生必须有耐力勤复习,不然很容易忘记。
另外进入高中就应该有积累意识,高中语文课本注解十分详尽,学生平时功夫要下到,把重要文学文化常识可以分门别类做以整理,积累丰厚了,常记常新,自然不容易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