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思想的旨趣,也是整个人类发展的最高宪章。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的。
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就
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它的本质就是要培育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能力,完成人的解放的目的。
马克思把全面发展的个人理解为“把各种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人,他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是指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人
的全面发展”更确切的提法应该是“个人全面发展”。
在他那里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出
了多方面的规定性:第一,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
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
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第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
发展。
“全面发展”应该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
自由发展。
”完整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各个方面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但缺一不可;“和谐发展”是指人的各种基本
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各方面发展不能失调;“多方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基
本素质中的各素质要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
面地发展;“自由发展”是指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人的全面
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和层次,但其实质是
相同的——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完善。
全面发展就是个性的全面发展,如果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强求一律化和平均
化的发展,我们造就的就只能是碌碌无为、毫无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庸才。
人的
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在某一方面有较突出的发展,就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就必须
使自己的发展有适当的偏移。
二、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的
追求人自身的发展是人类全部历史活动的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科学
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
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又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不仅体现在更高的国民生产总值上,而且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上。
中国
共产党人所谋求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
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发展;是紧跟
科学革命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紧紧
把握时代脉搏的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持续发展,同
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不要忘记经济建设仅仅是
手段,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是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
务的。
经济发展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本身,而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必须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
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方面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
方面强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
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
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这就是说,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不是最终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终极目标,才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和最高评
价标准。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
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对这一发展观作了精辟的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
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管理者都要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体贴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定规定性表明:人的全面发
展包括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充分发展。
当前,实现这些方面
充分发展的唯一途径是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
性互动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就在于它的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这三个特性是社
会全面进步、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
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根本着眼点就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的目的就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就是:经济上不断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政治上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
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和自由;文化上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享有充
实愉快的精神生活。
只有紧紧抓住这个中心,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
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
3、五个统筹协调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内涵
第一,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是解放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具体来讲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民与城市人口在发展机会、教育和培训、就业和劳动保护、选举和被选举等方面的平等。
第二,只有地区协调发展才
能解决“东西差距”、“南北差距”问题。
当前我们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
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进步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双轮驱动下才
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国务院减少了经济发展指标,
增加了社会发展指标。
对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
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大了公共服务的支出效率,使人民普遍受益。
第四,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
温家宝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第五,为了适应全球化
的深入发展和入世后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在国际市场中,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打造国际人才战略;在国内市场中,要充
分考虑我国劳动力丰富、资本偏紧的实际,把扩大内需和“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
增长模式作为“民生之本”,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4、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既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动力和保障,也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
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首先,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
人类生
活首先是物质生活,物质文明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本届政府突
破了以往在生产理念经营模式上的渐进式改革,大胆进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与
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能保障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的新体制,努力建
设更高的物质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其次,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政治和法律的保护。
贯
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就要努力加强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体现人
民当家作主;就要切实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
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
建设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
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村民自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新修改的宪法中增添了人权保障等基本内容,这成为依法治国的最高价值追求,使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法律保证。
再次,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
神文明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一经产生就有其相对独立性,单靠经济发展远不能
解决。
而科学发展观构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
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所以,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用丰硕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为人的全
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观念,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一些人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促
进经济发展的现象大量存在。
滥用、破坏、浪费资源,致使资源不足、生态恶化,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
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我们一定要全
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三个文明共同进步,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
②《科学发展观新论》陈文通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1日,第一版;
③《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庞元正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陈桂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
⑤《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舒志定,学林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⑥《全面地历史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陈桂生,载于《教育研究》198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