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策略和落实效果

合集下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定方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定方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定方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定方案概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制定了三定方案,旨在应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该方案由确定、调研和实施三个步骤组成,以确保有效应对各类疾病,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三定方案的具体内容一、确定1.定义目标疾病–根据疫情情况和研究结果,明确需要预防和控制的目标疾病。

–通过搜集、分析相关数据,评估目标疾病对公共卫生和社会影响的程度。

2.确定预防控制策略–在了解目标疾病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包括传染源控制、暴露途径干扰、易感人群管理等方面的策略。

–考虑国情和地区特点,制定具体的措施,确保预防控制的可行性。

二、调研1.收集疫情数据–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考察、病例追踪等方式,收集与目标疾病有关的疫情数据。

–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对疫情动态进行分析和研判,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2.确定疫情特点–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确定目标疾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高发地区等疫情特点。

–针对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

三、实施1.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开展宣传教育、加强传染病监测、建立早期预警机制等。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和完善措施,以提高预防控制效果。

2.组织实施预防工作–充分发挥CDC在预防和控制领域的专业优势,组织各级疾控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居民等开展预防工作。

–加强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提高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效能。

结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定方案是一套科学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体系,通过确定、调研和实施三个步骤,有效应对各类疾病的爆发与传播。

通过合理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预防工作,能够提高公共卫生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方案的优势和意义•科学合理:三定方案是基于全面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准确把握目标疾病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针对性强:通过确定和调研两个步骤,能够深入了解目标疾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高应对能力。

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12.01•【文号】卫疾控发[2008]68号•【施行日期】2008.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免疫规划正文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推进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我部组织制定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并研究制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岗位责任制度。

附件: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二○○八年十二月一日附件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目录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2.国家、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工作任务一览表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工作任务、项目和内容界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基本职责┃主要工作任务┃任务数量┃项目数量┃内容数量┃┣━━━━━━━╋━━━━━━━━━━━━━━━━━━━━━━━━━━━╋━━━━━╋━━━━━╋━━━━━┫┃┃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1.疾病预防┃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3┃16┃70┃┃与控制┃┃┃┃┃┃┃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合理、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等。

希望通过这些建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效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将为构建更加健康的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问题、建议、现状分析、引言、正文、结论、总结回顾、展望未来、背景介绍、研究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加速,各种疾病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了社会发展和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议题。

建立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促进全民健康。

背景介绍部分,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及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全球范围内疫情频发的背景下;国内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我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将提出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和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疾病防控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1.2 研究意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各类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国家的公共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现状与改进策略探究

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现状与改进策略探究

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现状与改进策略探究目前,在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就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的现状和改进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及分析,旨在考察当前在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积极寻找应对的策略,提高我国的疾病控制与应急能力。

我们从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建立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和卫生执法及充分发挥相应的社会力量等五个方面重点对卫生监督与疾控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也就是今后需着重加强疾病预防应急制度和应急体系的建立,提高急救设备以及物资的储备标准,加强相关疾控状况的教育力度等方面入手。

标签: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现状;改进策略近几年来,国内外的传染病发病呈现上升趋势,艾滋病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增长期和死亡高发期;其他像SARS,禽流感等新发的传染病也相机的出现。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在与国际社会加强了经济合作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幅增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给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比以往更大的困难,但是,同时也为社会力量的参与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会[1]。

1 传染病的卫生监督与疾病防控是中国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问题1.1近10年来我国的传染病疫情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不仅传染病的种类在持续的增加之中而且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1.1.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所导致的差异,各地区卫生条件和人口素质的不同,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传染病仍然是这些地区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1.1.2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各种现有的工程项目、大型建设工程不断开展,例如采矿、天然气、水利工程以及桥梁道路的开发和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

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便利性的增加,以及人口的流动所造成一些本来为局部流行的传染病快速大范围的传播,这也是经济的发展导致这样一些新问题的出现。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与发展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与发展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开展
• 与国家发改委共同制订了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 础设施建设规划,联合下发了《省、地、县三级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实验室建设要求及其装备和检验人员能力要求,解 决了多年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无标 准和检验人员无能力要求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实 验室硬件建设和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与发展。《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已经上网征求意见。
各级疾控机构的在各类医疗机构活动中的 共同职责
• • • • • 掌握医疗机构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 监测评估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督促指导传染病隔离治疗 免疫预防相关工作 医疗机构职责范围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和考 核
推进机制建设 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发展
• 编制了《关于加强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社区承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 作内容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中提供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员培训、考核评价和 规范化管理职责与任务。 • 提出组建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建议,已经得到中 编委和人事部的正式批复。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更名为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人员由目前的31人增加到80 人。明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 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
推进机制建设, 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发展
• 参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 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 在法律和法规上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的职责与任务的同时,也明确了特殊人群的合法权 利和义务,更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法律保证。 • 经商财政部同意,卫生部发布《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 系建设的若干规定》(40号部长令),明确提出:中 央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与 管理工作;并对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的职责、任务做了明确界定。 希望能够通过明确职能、落实责任、深化改革、优化 队伍、定编定员和保障经费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健 全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2.25•【文号】国办发〔2023〕46号•【施行日期】2023.12.2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疾控体系的决策部署,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经国务院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整体谋划疾控事业发展、系统重塑疾控体系、全面提升疾控能力,更好发挥疾控事业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目标。

到2030年,完善多部门、跨地区、军地联防联控机制,建成以疾控机构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军民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的疾控体系,健全集中统一高效的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体系,形成体制健全、机制顺畅、权责清晰、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协同联动、保障有力的工作局面。

二、系统重塑疾控体系(三)强化疾控机构核心职能。

做强中国疾控中心,重点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等职能。

做优省级疾控中心,重点强化省域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实验室检验检测、应用性技术研究、公共卫生信息统筹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利用、对外合作交流等职能。

边境省份疾控中心强化跨境传染病防控合作。

做好市、县级疾控中心重新组建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与同级卫生监督机构整合,强化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职能,确保疾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疾控大学习题库2--疾控领域重点政策解读

疾控大学习题库2--疾控领域重点政策解读

单选题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5个重点工作领域,其中排在首位的是B.普及健康生活2、“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主要是向城乡居民普及哪些知识?A.《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3、健康促进中的“赋权”是指A.能力建设4、健康传播材料中的插图,应具有哪两个基本属性?C.关联性和自明性5、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疾控信息化治理,健全______体系。

C.疾控信息标准体系、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6、卫生健康行业数据分类分级工作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A.谁管业务,谁管数据,谁管数据安全7、数据处理者是指开展数据处理活动的组织、个人。

数据处理者负责对______数据情况进行梳理和识别。

B.本单位8、疾控数据分为核心数据(第4级)、特别重要数据(第3级)_____(第2级)、一般数据(第1级)等4个级别。

C.比较重要数据9、专家建议:密码最好______,最好90天左右修改一次。

D.使用大小写字母+符号+数字,长度9-14位以上10、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B.201311、2021年我国环境危险因素归因死亡负担排名第一的因素是()A.环境颗粒物污染12、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D.我国的环境资源如饮用水、空气和土壤等的质量已达标,不需要再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改善。

13、传染病防控的三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那么以下哪个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A.消毒14、伤害预防的5E策略不包括以下哪一项?()D.疫苗接种15、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人类认识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

第一次分离培养到细菌这个微小生物体的时间大约在下列哪个年份: C.1880年16、霍乱至目前已有次全球大流行。

C.7次17、开展实验室网络化监测的必要性不包括下面哪项:D.一个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要得到网络中另一个实验室的重复验证18、相比较看,传染病防控中的公共卫生实验室监测网络可不收集哪个信息:B.病人治疗用药信息19、病原体的基因组测序,下面表述不准确的是:A.获得病原体基因组序列,才能准确鉴定其属于哪个种属20、研究制订传染病防控政策首要考虑的问题: B.防控目标21、聚集性疫情定义的要素不包括 D.人群特征22、疫情控制措施首要考虑的是哪项措施 D.传染源控制23、区域管控措施主要的目的是 A.阻断疫情,防止扩散24、确定需要防控的重点人群主要是考虑依据 D.感染风险和重症死亡风险25、什么是疾控体系?()B.以疾控机构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军民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的疾控体系。

疾病控制中心年度总结(3篇)

疾病控制中心年度总结(3篇)

第1篇2023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健康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重点工作,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传染病防控工作2023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紧围绕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流感防控、出血热防控等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1.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心及时发布疫情信息,组织开展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等工作,确保了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流感防控:加强流感监测,及时发布流感预警信息,组织开展流感疫苗接种,有效降低了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

3. 出血热防控:加强对出血热的监测和防控,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降低了出血热发病率。

二、慢性病防控工作1. 开展慢性病监测:全面掌握慢性病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慢性病干预: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干预服务等,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

3. 推进健康老龄化:关注老年人健康,开展老年慢性病防控工作,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1. 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素养,营造健康生活氛围。

2. 推进健康促进:加强健康促进政策宣传,推动健康促进项目落地,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3.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

四、其他工作1. 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完善疾控机构职能,提高疾控服务能力。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疾控队伍整体素质。

3.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疾病防控事务,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进步。

总之,2023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健康战略部署,全力以赴,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疾病预防制度

疾病预防制度

疾病预防制度一、背景介绍疾病预防制度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传播和发生,保障公众健康,建立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

该制度旨在提高疾病预防意识,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提供有效的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以及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

二、疾病预防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公众健康:疾病预防制度的建立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各类传染病,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2. 经济效益:疾病预防制度的实施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经济负担,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

3. 社会稳定:疾病预防制度的有效实施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减少疫情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疾病预防制度的主要内容1. 疾病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采集、分析和报告各类疾病的发病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 疫苗接种:推广疫苗接种,加强疫苗的研发和生产,确保公众免疫水平,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3. 健康教育: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的健康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确保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

5.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国传染病的威胁,分享疫情信息和科研成果,实现全球疾病预防的合作共赢。

四、疾病预防制度的实施策略1. 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强化疾病预防工作的法制保障。

2. 资源投入:增加疾病预防的财政投入,提高疫苗研发和生产的资金支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3. 人员培训:加强疾病预防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疾病预防工作的能力和效果。

4. 科技支持: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疾病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社会参预: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预疾病预防工作,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预的良好氛围。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引言概述:公共卫生是指通过社会组织和公共行动,维护和改善人口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一、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1.1 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我国建立了全国疾病监测和报告体系,实现了疾病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及时报告,为疾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1.2 健全的医疗机构网络:我国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机构网络,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使泛博人民群众能够及时得到医疗保健服务。

1.3 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的加强:我国加大了对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的投入,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提高了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质。

二、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2.1 疫苗接种计划的推行:我国实施了全国免疫规划,将疫苗接种纳入常规医疗服务,有效预防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2 食品安全监管的加强:我国建立了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保障了公众的食品安全。

2.3 疾病防控策略的创新:我国积极探索疾病防控的新模式,如“健康中国行动”和“健康扶贫”等,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了公众的健康水平。

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升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2 健全的卫生应急机制:我国建立了卫生应急机制,完善了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水平。

3.3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我国积极参预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公共卫生信息,加强了对跨境传染病的防控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四、公共卫生投入的增加4.1 财政投入的加大:我国逐年增加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人材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行动方案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行动方案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坚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病施策、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现代化疾控体系初步建立,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基本建成,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健全,疾控机构科研能力稳步提升,疾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

重大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消除成果持续巩固,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发生与流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加强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管(一)新冠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行动。

保持各级联防联控机制有效运转,巩固拓展新冠疫情防控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乙类乙管”,不放松、不加码,建立完善国家层面定期会商机制和省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

持续做好新冠多渠道监测及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持续关注国际疫情及流行株变化,强化入境口岸检疫查验,动态开展疫情分析、研判和预警。

聚焦学校、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重点机构,瞄准“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盯紧节假日和大型活动等关键节点,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持续加强公众健康宣教,统筹做好新冠、流感、肺炎、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疫苗研发和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免疫水平。

加快完善平急结合的防治体系,指导各地统筹调度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推进医防融合、医防协同等机制创新,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二)重点急性传染病防控行动。

郭兴华同志和陈华同志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郭兴华同志和陈华同志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郭兴华同志和陈华同志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布时间:2011-3-15 9:49郭兴华同志的讲话(2011年2月23日)这次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是在圆满实现“十一五”目标、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

会议将学习贯彻2011年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

会上,陈华同志将对有关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这里,我先讲几点意见:一、充分肯定“十一五”时期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绩“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卫生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

面对复杂的疾病防控形势,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全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同志们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履行职责,努力落实医改任务,不断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着力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为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突出表现在“一个持续下降、两个稳步提高”。

一是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

近年来,全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十一五”期间全省甲、乙类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下降到164/10万,在全国发病率较低的省(市、区)中位列第二。

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至138/10万,又比上年降低16.1%,成为全国发病率最低的省份。

二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水平稳步提高。

截止2010年末,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工作用房总建筑面积达到6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达到20多亿元,其中专业仪器设备资产额7亿多元,五年间翻了一番。

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达标单位比例、实验室检验能力达标单位比例名列全国前茅。

在第一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中,我省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稳步提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我国卫生健康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疾病预防、监测和控制工作。

为保障中心的高效运作和提升其履行职责的能力,本文将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的标准进行探讨。

一、总体要求中心建设应按照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的原则进行。

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中心功能及运营要求,并将持续改善、创新与建设融为一体。

此外,建设过程应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建筑规划与设计(一)选址要求中心应选址在城市规划范围内,并且应远离重污染源和环境恶劣区域。

选址时应充分考虑配套设施的便利性,确保中心的交通便捷。

(二)建筑面积要求中心建筑面积应根据其功能布局及服务范围进行科学确定。

在确定建筑面积时,需充分考虑可行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确保中心的正常运行。

(三)功能布局要求中心内部功能布局应科学合理,便于各职能部门间的协同工作。

应划分合理的区域,包括行政办公区、实验室区、数据处理区等。

各个区域之间的通道要求畅通,以保证工作流程的顺畅。

三、基础设施要求(一)供电系统中心的供电系统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电力标准,并能满足中心正常运行的需求。

同时,应具备灵活的电力配电网络,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电力供应。

(二)通信系统中心应具备强大的通信网络,以保障信息交流的畅通。

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中心未来的扩展需求,并灵活设置网络设备,以适应技术的更新和拓展。

(三)安全设施中心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监控系统、防火系统、安全通道等。

安全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

四、实验室建设要求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

实验室区域划分应清晰,通风、环境等条件要求合理,设施设备应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

此外,实验室建设还应注重危险废物的处理和管理。

五、人员配备要求中心的人员配备应根据工作需求和规模合理确定,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配置。

在专业人员配备时,应注重学科的专业性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确保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疾病控制与预防——了解疾病控制和预防的策略和方法

疾病控制与预防——了解疾病控制和预防的策略和方法

传播途径阻断
饮食卫生管理
加强食品和水源卫生监管,防止 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的传播。
媒介生物控制
对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如蚊虫 、老鼠等进行有效控制和消灭。
01
切断空气传播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采用空气净 化技术,降低空气中病原体的浓 度。
02
03
04
个人防护用品推广
广泛推广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个人防护用品,减少直接接触传 播的风险。
重要性
有效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不仅可以 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社会负担, 还能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促进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古代时期
人们通过隔离、清洁、祈 祷等方式尝试控制疾病。
近代发展
随着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 进步,疫苗、抗生素等药 物的出现为疾病控制提供 了有力武器。
现代挑战
全球化、气候变化等因素 使得疾病控制面临更多复 杂性和不确定性。
跨国界传播风险降低策略
加强国际合作
01
各国应加强在疾病防控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界传播风险
,分享防控经验和资源。
严格口岸检疫
02
对来自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加强检疫力度,
防止病原体输入。
强化信息沟通与共享
03
建立全球和区域性的疾病防控信息平台,实时共享疫情信息、
防控策略和研究成果,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02
疾病控制策略
传染源控制
早期发现和隔离患者
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诊断能力,对患者 进行早期隔离和治疗,降低传染源的危害。
动物传染源管理
对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行有效管理,如疫苗 接种、扑杀、检疫等措施,防止动物疫情向 人类传播。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

THANKS
总结与结论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不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研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提高防控效果。
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宣传
倡导社会共治
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形成合力。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普及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
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稳定公众情绪。
06
结论与展望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职责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包括监测和控制传染病、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提供预 防接种服务,普及健康知识等。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历史和发展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起源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医学著作和欧洲的卫生实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 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预防和控制手段也不断完善。
01
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加强人才引进和选拔
02
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
03
通过合理的薪酬、晋升等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科研创新和国际合作
加强科研投入
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科研的投入,支持创新研究。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现状评价及改革策略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现状评价及改革策略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现状评价及改革策略疾病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国家健康管理的重要方面,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改革策略,以期对我国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一、现状评价1.成就我国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传染病控制方面,我国成功控制了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传播,大大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慢性病预防方面,我国建立了慢性病管理网络,开展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有效控制了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

我国还建立了健康监测和报告制度,为疾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2.问题尽管取得了成就,但我国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我国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还偏重于治疗,而忽视了预防和早期干预。

我国在疫情应对和危机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卫生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我国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体制机制问题,管理不够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改革策略1.加强预防和早期干预加强预防和早期干预是提升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应加大对健康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识和健康意识。

应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制度,实施健康干预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干预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应急预案、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等方面。

还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疾病防控的水平和效率。

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提升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应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和体系,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

还应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4. 创新科技手段发展科技是提升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健全完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健全完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健全完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完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疾病的威胁,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首先,在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全面覆盖的疾病监测体系,及时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和趋势,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和预警疫情的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疫情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为制定科学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其次,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需要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与响应能力。

通过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机制,能够在疫情突发时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应对能力,便于快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此外,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还需要注重疾病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的制定。

通过对不同疾病的风险评估,科学确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环境治理等。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国传染病的威胁,形成全球联防联控的格局。

此外,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加大对疾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度,深入探索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传播规律,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的创新。

同时,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提高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分析能力,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综上所述,《健全完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一个关乎人民健康和国家发展的重大议题。

只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实现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构建全面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中国的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

中国的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

中国的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引言:近年来,中国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疾病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领域的策略和成果,并为未来的进一步改进提出建议。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体系是疾病防控的基础,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支撑。

中国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首先,在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投入,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和技术水平。

其次,通过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提高了基层医生的培训水平和服务质量。

再次,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疾病的动态信息,有利于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防控。

二、传染病防控中国面临着各种传染病的威胁,包括肺结核、艾滋病、流感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传染病,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策略。

首先,加强了疫苗研发和接种工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相应也提供了广泛的疫苗接种服务,从而有效控制了很多传染病的发生。

其次,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监测网,及时发现和报告疾病疫情,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此外,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提高了应对全球传染病的能力。

三、慢性病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积极推动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控。

首先,加强了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工作,提高了患者的就医率和治疗效果。

其次,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了人们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再次,建立了完善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包括建立慢性病患者档案和定期随访制度,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服务。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是衡量一个国家公共卫生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近年来的一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展现出了强大的应对能力。

以新冠疫情为例,中国及早采取了严格的封控措施,并通过大规模的核酸检测、隔离和医疗资源调配,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卫生工作战略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卫生工作战略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卫生工作战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我国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卫生工作战略。

在2023年,我们将制定并实施以下策略,以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

一、加强基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是人民健康的基础保障,加强基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健康档案系统,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模式,提高个人健康信息化水平,实现健康信息互联互通。

同时,我们将加强疫苗和药品供应、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为人民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健康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健康知识,很多人对健康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我们将在2023年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通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健康讲座和培训等方式,让人民群众养成正确的健康行为习惯,提升自我保健和防病能力。

三、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2023年,我们将继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同时,我们将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

四、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推动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实施慢病防治策略。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确保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

五、加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精神卫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23年,我们将加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推进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加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的投入,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职能定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职能定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职能定位表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和主要任务表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类别、内容和项目界定表3国家、省、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一览表地方病防治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和评价。

方病防治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处置。

1.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实施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和工作方案;组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分布规律进行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岀预防控制对策;开展对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和评价。

实施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及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辖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和评估组织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病危险因素监测工作;组织筛查高危人群;组织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病预防控制措施。

监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病危险因素;筛查高危人群;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病预防控制措施。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承担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任务;参与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参与制定国家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质储备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处置提供技术储备;组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专家库;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师资培训、演练,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指导。

承担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任务;参与完善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参与制定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的制订;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质储备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处置提供技术储备;组建辖区内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专家库。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演练和公众教育技术支持工作。

承担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任务;参与制定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订;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质储备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公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获得政府财政投入由319·8万元上升到619·4万元,平均每
县级机构获得的政府财政投入由90·3万元上升到145·7万
元,分别增长了109·2%、93·7%和61·4%。
政府财政投入的增加,直接提高了政府财政投入占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支出的比例。但是,也有高达93·6%的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认为,当前政府投入仍然不足,距离政府财政对疾病
5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江西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 7山东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全国基层卫生防疫学组 9复旦大学卫生发展
战略研究中心
中,必须清晰界定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公共职能,明确国家、
省、市、县各级CDC和基层卫生防保组织的功能定位,解决我
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定位不准,职责不清的问题,同时明确政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普遍认同
以下观点———“经过三年建设,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
视程度有所提高”。越是高层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认同率越
高:省级91·1%,市级85·8%,县级72·4%。但也有7个省的
样本机构总体认同率低于70%,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征询政府、人大、政协和卫生行政部门意见,这些部门也普
共同组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以审慎分析疾
病预防控制体系内外环境、制约因素为前提,在广泛征求各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思
路和策略,认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着
长远的发展目标,必须按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外部环境建设。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olicy idea and strategies to buil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re-
source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experienced a rapid increase, the working ability was improved obviously, the fulfilling extent
政府和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已经显示了应有的重视,
这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争取资源,获得投入提供了良好的政治
环境。
2·3 政府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缺口仍然存在 三年建设
期间,各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获得的政府财政投入有显著
增加。以CDC为例,2002~2005年,平均每省级机构获得的政
府财政投入由1 879.3万元上升到3 931.1万元,平均每市级机
府的责任。其次是以全面落实公共职能为前提,确立人员、经
费、设施、设备配置标准,追加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政府投
入。第三是建立稳定、适宜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第四
是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运作效率。第五是
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第六是规范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的有偿服务。
样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如是认定。本次调查工作中,这一观
点同样得到了93·4%样本机构的支持。
(收稿日期:2007-03-2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策略和落实效果
于竞进1 于明珠1 苏海军1 汪华2 张瑜3 刘岭4 施培武5 何晓军6 雷杰7
陈政8 罗力9 王颖9 孙梅9 苌凤水9 柴煜卿9 朱立国9 郑余焕9 傅华9
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认可程度明显提高。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公共职能明晰,但社会认识不足;财政投入大幅增加,但缺口仍然较大;
政府投入机制有所改进,但范围局限,成效甚微,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稳定性总体较差,等等。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政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61(2007)02-0098-04
防控制机构应当承担的公共职能和目前正在开展具体工作,
东、中、西地区都是如此。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决策部门之
间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可见,尽管三年建设已经明确了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的公共职能,但这一明确目前还仅仅局限于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内部,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而疾
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决策部门尚有三分之一对疾病预防控制工
2003年,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卫生部推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
系建设系列研究的首期成果———省、市、县各级CDC应该承担
的七项公共职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
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
控制;实验室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
用研究。这七项公共职能还被细分为25类别、78内容和263
防控制机构乃至体系的工作绩效,建立工作绩效与投入之间的
量化联系,全面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项目管理和公共财政
预算制度。
上述三阶段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内容,在逻辑上相互
承接,但在落实时间顺序上可相互有交叉。
2 建设思路和策略的落实情况
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职能明晰,但社会认识不足
观察政府财政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增长趋势,也可
知晓,仅在2003年政府投入有大幅度增长,之后政府投入的增
长逐渐趋缓,尤其是县级机构。
2·5 政府投入机制有所改进,但有局限,成效甚微 在投入适
宜且稳定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和理念,给公共产品“定
价”,政府代表公众按服务数量和质量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购
项目,并在网上公示。同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承担
的职能相关研究研究成果还体现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和第40号部长令《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中。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还组
织专家研究了基层卫生组织、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内
容。至此,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公共职能已经基本明晰。
首先是在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视的基础上适宜投入,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3023)、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国
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
1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北京100044) 2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3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梁鸿9 陈文9 周志俊9 屈卫东9 吕军9 陈英耀9 姜庆五9 郝模9
摘要:本文介绍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分析了2003年以来,这些思路策略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其效果。结果表
明,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资源配置大幅度增加,业务工作能力明显加强,公共职能落实程度有所提高,政府和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
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化;
(4)拟定并推行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促进疾病预
防控制工作领域的管理科学化。
·98·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年第23卷第2期(总第122期) Chin·J of PHM,Apr·2007 Vol·23 No·2第三阶段的重点是绩效考核,也就是如何客观评价疾病预
施陈旧、条件落后的问题,但也有73·8%的样本机构认为,经
过三年建设,这一问题有所缓解。
86·3%的样本机构认为,职能错位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
现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重收益多服
务、轻收益少服务,但也有69·4%的样本机构认为,随着政府
投入的增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有偿服务的依赖程度正在下
预防控制机构全额投入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政府
重视下投入增加了,只是投入不足、投入随意性、不均衡性依旧
是主要问题,另外,偏重硬件投入,但依然不到位,以及忽视日
常维持经费的投入尚需要予以关注。
2·4 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稳定性总体较差,各地
略有差异 各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致的观点是,尽管三
买服务,促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视公共产品的提供。各地各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致认为,政府投入和服务数量质量挂
钩,有助于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效率,认同率达到了
93·6%。
三年建设过程,在投入机制改革上,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
探索。征询各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基本上南方省
同时,政府、人大、政协和卫生行政部门也普遍认同,“经过
三年建设,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理解和参与程度有所提
高”,认同比例达到92·7%,东部最高,中西部其次。如果设定
社会公众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理解和参与程度满分为10分,
最低分为0分,则目前社会公众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理解和
参与程度可以得7·0分,东部地区最高,中西部地区其次。
Key words: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policy
1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思路和策略
2003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会同卫生部人事司、规划财务
司、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全国8个省(直辖市)卫
生厅或CDC以及卫生防疫管理分会基层卫生防疫管理学组,
病预防控制职能的落实效率带来下列问题:(1)职能交叉、推诿
扯皮。(2)协调困难、反应迟缓。(3)指挥不灵、信息不畅。(4)
机构重叠、资源浪费。但是,经过三年建设,有49·9%的样本
机构认定,这一问题已经有所改善。
上述八类问题中,首要问题是政府投入不足导致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公共职能难以落实到位和偏废。2003年,98·0%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