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西方音乐史后的感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西方音乐史后的感受
第一篇:学习西方音乐史后的感受
学习西方音乐史后的感受
音乐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思索。

大二下半年我们学习了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主要讲的是欧美音乐的历史。

西方音乐理论的发展史源于古希腊,发展于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在古典和浪漫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在20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最多元化的一个时代。

伴随音乐史的发展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音乐家,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家记载在册的很少,从中世纪开始,游吟诗人、恋诗歌手等音乐家财大批涌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有著名的约斯坎,帕莱斯特利纳等,巴洛克的巴赫和亨德尔,古典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浪漫的李斯特勃拉姆斯,20世纪的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

这其中我最喜欢莫扎特,在小组研究的时候我就选择的他。

莫扎特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这位18世纪的奥地利人(1756-1791),跨越如此巨大的时空,在21世纪的当下,通过其音乐的鸣响,仍然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每当他的音乐响起,我们总是感到,这音乐一点也没有“过时”,而且,这音乐似乎根本不会“过时”,甚至,它好像就是专为我们当代人而作。

毋庸置疑,莫扎特的音乐属于“经典”。

而所谓“经典”,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摆脱了具体时空限制,并能够针对一切时代诉说的精神产品。

在这层意义上,一切经典都是当代的,因为经典触及了人
性的根本命题。

他的音乐语言和音乐风格是18世纪的精粹结晶,但他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出来的心灵感受和人生态度,却不仅具有特别的现代感,而且还超越古今,直接指向了永恒。

音乐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艺术的美决定了它的价值之所在,这种价值是可以使全人类接受的。

它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第二篇:学习西方音乐史后的感受
学习西方音乐史后的感受
音乐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思索。

大二下半年我们学习了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主要讲的是欧美音乐的历史。

西方音乐理论的发展史源于古希腊,发展于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在古典和浪漫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在20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最多元化的一个时代。

第三篇:西方音乐史---感受勃拉姆斯

《感受勃拉姆斯》
学院:
班级:姓名:学号:上课时间:
《西方音乐史》结课论文
摘要:
勃拉姆斯是德国19世纪后半叶最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是继舒伯特和舒曼以后最重要的歌曲作家。

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他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

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

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

这正是他创作的主要历史功绩所在。

在德国音乐中,人们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贝多芬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原因概在于此。

关键词:
勃拉姆斯作曲爱情
目录:
1.前言
2.人物简介
3.艺术成就
4.主要作品简介
1)C小调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2)摇篮曲
3)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5.爱情故事 6.感受勃拉姆斯 7.参考文献
前言:
勃拉姆斯(Brahms),在我的记忆中,最早是出现在我所在小学课室外走廊的墙上——他那大胡子的肖像。

其实并不是他有多出名,也不是在那挂像中的眉鬓间有着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只是因为在左边挂的是贝多芬(Beethoven)的头像,在右边则是巴赫(Bach)。

当时只知道他也是音乐家,而我却对音乐不是太感兴趣的,他也就随之在我的记忆中慢慢褪色了。

勃拉姆斯或许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故事、传记,但让他再次进入我的视角里的,换成了是大学里一节西方音乐史选修课中,他的一首摇篮曲。

也正是因此,让我有了想要去真真切切了解他的愿望人物简介: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全名译为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1833.5.7-1897.4.3),德国作曲家。

1833年5月7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

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7岁随父亲学钢琴,13岁便在酒店里为舞会弹伴奏,在剧院帮助父亲演奏,15岁起举行演奏会,并创作一些钢琴作品。

与此同时,为了多得报酬,他还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

1848年,他在汉堡结识了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家爱德华·列梅尼,从他那里了解并学习到匈牙利民间音乐。

后来,他和这位提琴家一起巡回演出,认识了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家李斯特和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等人。

舒曼在《新的道路》一文中,称“勃拉姆斯是善于把时代精神表现得尽善尽美的杰出的专家”。

勃拉姆斯早期的创作大多是一些钢琴曲和声乐曲,受舒曼影响较深。

1860年以后,开始写交响曲和其它形式的器乐曲,追摹贝多芬的
风格。

勃拉姆斯对民间音乐十分重视。

他有句名言:“民歌,是我的理想”。

他的《匈牙利舞曲集》以及近百首改编曲,都是充分利用民间音乐素材或模仿民间音乐风格写成的。

此外,他还创作了二百多首歌曲、四部交响曲、一些协奏曲,室内乐和一批钢琴曲。

其中显著名的作品有:四部交响曲、《a小调小提琴和大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集》、《学院节日序曲》和改编的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等。

1897年4月3日,勃拉姆斯逝世于维也纳,享年六十四岁。

艺术成就: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

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

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

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

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

人们把勃拉姆斯与巴赫、贝多芬并列为“三B”,尽管这种提法的意义不够确切,但它说明了勃拉姆斯在德国音乐中的地位。

勃拉姆斯创作了除歌剧以外一切体裁的作品,在交响曲、室内乐、协奏曲和艺术歌曲方面留下了众多杰作。

勃拉姆斯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以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着力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

难怪人们把他的《第一交响曲》誉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勃拉姆斯自己也曾记叙说:“在我背后不断地听到巨人(指贝多芬)的脚步声。


勃拉姆斯写作交响曲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表现却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

在继承古典乐派交响乐的结构形式的同时,勃拉姆斯又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气质。

作品结构严谨,情思蕴藉,规模庞大。

他还将德国古典作曲家严密的复调技术和动机发展手法运用到交响曲的创作中。

重要作品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第六,管弦乐《学院典礼序曲》及《摇篮曲》
等优秀曲目。

主要作品简介:
勃拉姆斯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

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

接下来将就勃拉姆斯最具代表性的三首乐曲做展开介绍:
一、《C小调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交响曲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是占重要的地位的,但在数量与舒曼相同,只有四部,尽管他对交响乐的创作怀有很大的雄心,但他还是认为既然已经有了贝多芬的交响乐,就没有必要再创作交响乐了,因此他的第一首交响乐发表时,已经四十六岁了,为了完成第一交响乐,勃花费十四年的功夫,这部交响乐被人们称为《第十交响乐》,是继贝多芬九部交响乐后当之无愧的作品,即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

勃拉姆斯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无论是在思想构思,结构原则,主题形象和风格方面,都非常接近贝多芬的交响曲,创造性地体现了克服障碍而赢得巨大欢乐的思想。

第三乐章用复之部写成:乐曲的开始主题,怀有淡淡的忧郁之情,也充满着秀丽、典雅的气氛,在此之后又出现了印象贝多芬“命运”主题的痕迹,又近似贝“欢乐颂”的主题,换名话说在这在作者是有意地改造贝多芬作品中的旋律,用以作为人类友爱和光明战争黑暗这一象征,在这里,音乐给人带来了温暖,带来了抚慰,带来了鼓舞的力量。

二、《摇篮曲》
勃拉姆斯的器乐曲是古典主义,但他的声乐曲则完全属于浪漫主义领域,他继承了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他创作的声乐曲具有优美、朴素的德国传统歌曲风格,如著名《摇篮曲》、《五月之夜》、《小夜曲》等等。

《摇篮曲》创作过程是这样的,1864年,勃拉姆斯在汉堡遇见了一位维也纳的青年女歌手贝尔塔,奥地利姑娘特有的温柔和天真浪漫的风彩打动了他的心,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俩未能结合,贝尔塔与他人结了婚,当他们第二个孩子出世时,勃拉姆斯写了这首摇篮曲送给
他们。

这首摇篮曲与舒伯特的不同,伴奏部分没有舒那首模仿摇篮的摇动,而是描绘一种夜色朦胧的景象。

听这首曲子好像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慈爱的母亲在朦胧月色的夜晚,借着月光轻声地在摇篮前吟唱。

三、《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勃拉姆斯的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曾经风靡欧洲这些乐曲原为钢琴曲,后来改编成各种演奏形式相亮相演出,1869年勃拉姆斯出版了《匈牙利舞曲》第一集(共十四首),很受听众欢迎,但也遇到不少麻烦,一些匈牙利音乐家指责他剽窃他人作品,侵犯人权,甚至于上诉到法庭,但由于勃拉姆斯在发表时只在这些作品上署名是“编曲”,并没有写自己作品的编号,所以得以胜诉,后来他又出版了第二集匈牙利舞曲集7首,为了避“剽窃”之嫌,创作的部分特别多,有的全是创作的。

匈牙利舞曲特点:节奏自由,旋律奔放,速度对比强烈,曲式较多回复三部曲式。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是其中最著名的,他经约阿希姆改编成小提琴曲后,得以流传的,此曲采用多三部式,首尾相同,中间部分分为两个小部分。

第一部分、第三部:音乐具有典型的匈牙利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并有一种泼辣狂舞的特征。

第二部分:活泼的快板,两个小段:
1、华丽的舞姿,与前形成强烈的对比,欢快而轻巧。

2、慢与快的对比,松与紧的对比,体现了舞者不同的情绪与姿态。

第三部分重复再现第一部分。

这时粗犷的音乐,显得更动人。

爱情故事:
1896年,63岁的勃拉姆斯拖着病危之躯,绝望而痛苦的行驶在欧洲大陆。

从瑞士急匆匆地赶往法兰克福参加一场葬礼。

由于行色匆忙,他踏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车载着他离他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远。

当他赶到法兰克福的时候,那场葬礼已经结束。

十字架后面睡着他永远无法再看到的人。

天苍苍,野茫茫,他一个人孤独的站在墓前。

他把小提琴架在肩
上,拉了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小提琴曲,倾诉着43年的情愫与40年的思念。

听众唯有墓中人。

墓主名叫克拉拉,一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舒曼的妻子,勃拉姆斯的师母。

1853年,20岁的勃拉姆斯初次见到大他14岁,并且已是几个孩子母亲的克拉拉。

勃拉姆斯对克拉拉一见钟情。

在此后几年内,勃拉姆斯一直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生病的舒曼以及他和克拉拉的孩子,直到1856年,舒曼在精神病医院里死去。

几年的朝夕相处加深了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意。

但是,克拉拉是自己的师母,是他始终尊重如同父兄的老师舒曼。

理智压制住了勃拉姆斯的感情,他用空间隔绝的方式把自己的爱也隔绝在思念里。

所以,他选择离开,永远不相见。

勃拉姆斯身体离开了克拉拉,但他的心是不是也离开了,无人知道。

离开克拉拉的勃拉姆斯,曾经资助克拉拉全国巡回演奏舒曼的所有作品;他曾经无数次写给克拉拉情书,却始终没有寄出去;他一直和克拉拉保持联系,时刻关心着对方的生活;1875年,他完成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前后用了20年;他一生所创作的每一份乐谱手稿,都寄给克拉拉;他一生未婚。

感受勃拉姆斯:
早年,勃拉姆斯把约阿希姆的座右铭“自由但孤独(free but lonely)”改
成“自由但快乐(free but happy)”作为自己的方向。

这又何尝不是现在很多人的理想呢!只是就连勃拉姆斯自己到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我从未真正的快乐,只是不断徘徊于满足与沮丧间”。

1897 年4 月3 日清晨,当勃拉姆斯最后一次醒来,只含一滴泪珠在眼中,说不出一句话就离世,所有的一切都幻化成了他那永恒的乐符。

孤单的到来,孤单的离去,勃拉姆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有克拉拉的身影。

不同于所有音乐人的单纯真挚,勃拉姆斯子在爱情里夹杂着一份不忍与理智,他对舒曼的尊重成了他束缚本心的道德枷锁。

爱情爆发时如同洪水猛兽,势不可挡。

但是,勃拉姆斯始终没有让自己爱欲浪涛漫过理智的大坝。

他把这种思念全部用音乐表现。

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


勃拉姆斯就像他的音乐,没有贝多芬那种理所当然的激情磅礴,也不像巴赫那样固态的沉稳庄重,更不同于莫扎特,把世间的一切都转化成优美的旋律。

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惆怅,有一种深藏不露的忧郁,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哀怨。

音符是在跳跃的,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情绪是受控制的,然而感情却是那么的震撼。

本来很矛盾的东西,在勃拉姆斯身上,在他的音乐里,好像一切都变得协调了。

参考文献:
钱仁康译注.《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精选》.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百度百科“勃拉姆斯”
虫虫注.《读你,勃拉姆斯》.(2008)《上海师范大学校级科研课题——德奥艺术歌曲的代表性作品演唱研究》
2012年12月22日星期六
第四篇: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
固定乐思-----或叫主导动机,固定意念或者固定构思,即指在乐曲中多次出现的基本主题和变形,并带有明确的象征意义,可以用文字加以标志或者说明。

自由节奏-----在肖邦的乐曲中常用,右手的演奏在左手的节奏型内作句法的松紧处理。

交响诗-----李斯特首创,又称为“音诗”是一种单乐章的乐队作品,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多以文字和故事为题材,常用标题音乐形式。

神秘和弦-----斯克里亚宾是19世纪末最富个性的作曲家之一,音乐风格完2:音乐作品结构庞大而且自由、音响宏大、色彩斑斓。

3:表现意图强烈、个性鲜明。

4:擅长使用“固定乐思”来刻画人物形象。

三:门德尔松的创作特点、艺术成就和代表作品
创作特点:1管弦乐作品和钢琴小品富有诗意,旋律优美抒情,感情细腻,和声丰富,配器具有明晰的色彩和个性化的形象。

2:首创标题音乐会管弦乐序曲,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诗意的幻想。

3:开创了三段体的钢琴小品《无闹歌》,追求器乐的声乐化倾向。

艺术成就:1:首创了短小精致的钢琴曲《无词歌》,在交响曲的创作中,的管弦乐队的效果和史诗般的宏伟气势。

5:在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如运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等,这些探索瓦格纳和印象派声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6: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他和柏辽兹、瓦格纳等倡导标题音乐,并与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乐派展开激烈的学术之争。

七:瓦格纳的作品和音乐风格特点作品:主要领域是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汤豪塞》、《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约堡的名歌手》、《罗恩格林》、《帕西法尔》等音乐风格特点:1:“乐剧“的主张:诗歌性:注重从音乐中引出一种神秘、诗意以及绘画性。

暗示性:注重气氛的渲染,制造朦胧、飘渺、轻盈的意境,重视创作直觉和直观感受。

十二:表现主义音乐的特征
1:音乐具有反传统因素,旋律无连贯性,零碎的、急剧跳动的和弦进行,极端的力度变化,尖锐的不协和和弦,不对称的节拍,不清晰的结构,音乐缺乏逻辑性。

2:运用十二音体系
3:主张人们把自己内心压抑的情感表达出来。

全游离于俄罗斯传统之外。

他是斯克里亚宾首创的,以不同的四度音程(纯四度、增四度、减四度)叠加形成的和弦来代替以三度音程构成的传统和弦,他称之为“神秘和弦”。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末,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象而出现的音乐特点流派,音乐追求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大量采用全音阶、教会调式及平行和弦、不和谐的七、九和弦,造成调性的迷离扑朔,旋律也趋向片断零散,在配器上力图精致纤维,音乐具有丰富的明暗层次和色彩变化,代表作曲家有德彪西和拉威尔。

表现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前夕兴起的一个流派,主张把人们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用自己主观对现实的感受来代替真正的现实,他们把对世界的苦闷、孤独、恐惧、绝望、悲痛等情绪用极端主观的方式表现出来。

十二音音乐-----勋伯格首创的作曲方法,将音阶中的十
二个半音自由组合成一个序列,然后用它的原型、倒影、逆行、以及逆行倒影组合成曲,在十二个音都出现之前,不能重复其中的任何一个音。

机遇音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机遇音乐或叫偶然音乐,是随机演奏的不确定音乐。

随机创作是让偶然的机缘来决定创作构思;随机演奏是按照演奏者的意向来决定音乐材料的取舍、演奏的顺序和作品的结构布局,等等。

代表作曲家美国的约翰。

凯奇
民族乐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出现了一些作曲家,他们立志于发展本民族的音乐,在各自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民族的形式,反映了民族的风情和民族的精神,被称为“民族乐派”。

10、新古典主义音乐-----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现代音乐流派之一。

以“回到巴赫”为口号。

追求音乐整体的均衡、完美、稳定。

追求适度,有控制的理智的情感。

主张复兴浪漫主义之前的曲式,提高复调音乐和纯音乐。

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等。

问答题:
一:舒伯特的作品和特点 1:作品:
声乐作品:
1、分节歌《野玫瑰》等
2、变化分节歌《菩提树》、《鳟鱼》等
3、通谱体歌曲《魔王》等
4、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钢琴作品:
奏鸣曲、幻想曲、即兴曲、音乐瞬间、圆舞曲、连德勒舞曲、进行曲等,其中对音乐瞬间和舞曲特殊的贡献交响曲-----《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
室内乐-----《鳟鱼钢琴五重奏》、《d小调“死神与少女”》、《弦乐四重奏》等
音乐风格特点:1:舒伯特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抒情人才。

能用旋律准确的抓住每一件情绪和细节。

2:乐曲通常在大调和小调之间突然突然转换;或在两调之间游移,
通常反映了歌曲情绪的转换,如《菩提树》。

3:使用范围广泛的转调,经常通过三度关系和等音转换,一般转向降号调的领域。

4色彩性的半音化和声,在自然音为主的的织体中运用减
七、增六等和弦。

二:柏辽兹音乐风格特点
1:作品大多带有文学意味的标题性构思,尝试用一种“综合艺术”的音乐形态。

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

2:使巴赫的《马太受难乐》重放光芒。

3:创立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1: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宗教改革交响曲》、《苏格尔山洞》
协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标题性序曲《伸夏夜之梦》钢琴小品《无词歌》
四:舒曼艺术成就和代表作品
艺术成就:1:舒曼主办了《新音乐报》,发表音乐批评的文章,音乐批评具有现代的眼光和世界性的意义,并推荐了许多音乐家。

2:舒曼的钢琴套曲采用了声乐套曲的原则,有一系列精致而且独立的小品组成,织体变化多样,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体验。

3:艺术歌曲简洁含蓄、意境深远。

乐句结构不规律,而且多变化,常通过音色的细腻变化来烘托意境,常以女性为主人公。

代表作品:钢琴作品钢琴套曲:《狂欢节》、《蝴蝶》、《童年情景》“梦幻曲”、《克莱斯勒偶记》、《大卫同盟曲集》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协奏曲:《a 小调钢琴协奏曲》五:肖邦的作品分类和特点
作品分类:1:钢琴协奏曲两部2:钢琴奏鸣曲三部3:叙事曲四部4:谐谑曲四部:《第一诙谐曲》5:前奏曲二十四首:《b小调雨滴前奏曲》6:练习曲二十七首:c小调练习曲《革命》7:波兰舞曲二十八首: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8:即兴曲四首:《即兴幻想曲》
9:圆舞曲:17首《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10:夜曲:21首:降b小调夜曲、升F大调夜曲、降E大调夜曲11:玛祖卡舞曲:58首,第二十三号玛祖卡舞曲
特点:1:玛祖卡舞曲:最具有波兰民间乡土气息的题裁,一般为三拍子,具有民族性
2:波罗乃兹舞曲:是肖邦的民族意识和情愫表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气势磅礴,保持了波兰音乐的节奏型和调性特点。

3:前奏曲和练习曲:具有情绪化、个性化的浪漫主义气质。

练习曲将训练价值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前奏曲是独立的作品、风格各异。

4:夜曲和圆舞曲:最富有浪漫气息的体裁,夜曲悠长高雅,伴随大量的装饰音,富于色彩变化的和声语言。

典雅、精致、圆舞曲也有温柔抒情的性质。

六:李斯特作品和艺术成就作品:交响诗13首:《前奏曲》、《塔索》、《玛捷帕》、《哈姆雷特》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
钢琴作品:1:19首《匈牙利狂想曲》2:12首《超级炫技练习曲》、《6首波格尼尼练习曲》3:小品《爱之梦》4:《b小调钢琴奏鸣曲》5:曲集《旅行的岁月》等
艺术成就:1:首创了交响诗,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
2: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的民族特点,是钢琴音乐的典范作品,是后来的民族乐派的先声。

3:他的超级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技巧,极大的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

4:他强调钢琴的音乐效果,突破了前人的模式,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认为音乐服从于戏剧,戏剧第一,音乐第二。

2:取消歌剧中分曲编号带来的分割感,认为每一幕的音乐都是连续不断的。

3:否定一系列炫耀技巧的咏叹调、重唱等。

4:“主导动机”预示剧情的发展,用主导动机来表现某一特定的人物,自然景物、情感、剧情等,在剧中反复出现,具有表现和符号的意义。

5;提高了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地位,扩大了歌剧的编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