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拔河竞赛规则及裁判法》部分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拔河竞赛规则及裁判法》部分内容
第一条本拔河竞赛规则,是根据国际拔河运动总会的规则制定而成。

第二条比赛场地与比赛用绳
2 : 1 比赛场地
(一)比赛场地称为拔河道,必须是水平线而且平坦,或使用专用拔河道垫。

而在体育馆可以直接使用地板比赛时,也可以使用贴布或胶带做标志。

(二)拔河道规格
(l)比安区域宽90cm
拔河道宽为90cm,(以内测量不包括5cm的标志线) 如考虑到比赛中,因地板滑,或程度差的队伍,容易滑出边界线外时,得以启用宽至180cm的拔河道举行比赛。

但必须在竞赛规程中说明。

(2)后面安全区
为预防比赛开始后,优胜队向后退时,碰撞到墙壁或障碍物,所以必须充分取得后面安全区(至少应各为4.5m ) 以确保安全。

以中心线为准,至两端线各为l2m。

(3)边界安全区
使用垫子时,因段差关系,为防止跌倒,也可以设计宽l5cm的安全区。

为预防比赛开始后,优胜队向后退时,碰撞上墙壁以及障碍物,为安全性着想,必须设置端线,而且端线后面要有充分场地。

(三)标志的颜色
中心线为红色、其它线原则上为白色,线宽5cm。

注:运动场以及运动场记号拔河场为水平线平坦的草地,在运动场,划一条中心线并两端插旗志及两边各4m线,比赛开始后,绳子的中心线与运动场中心线对准之后,双方立刻把绳子张开。

比赛用绳
(一)比赛用绳规定如下:
长度为28m--30m
材料:马尼拉麻,绳子上不能有结节或握把。

(二)比赛用绳的标志如下
(1)绳子的标志如下,
1.中心记号区----------绳子的中心记号区为红色
2.白色记号区----------从绳子中心左右各2m的位置为白色记号区(从中心记号区至白色记号的内侧测量) 。

3.蓝色记号区----------从白色记号区的内侧5Ocm的位置为蓝色记号区。

(2)绳子标志是使用颜色贴布或绳子标志,以便裁判员能够很容易的调整绳子的长短或适当位置。

(3)标志线宽为5cm ,蓝色记号区宽为5cm 。

(三)室外比赛时绳子标志如下
(1)绳子的中心是红色贴布或红色标志。

(2)由中心至两侧4m之处是白色贴纸或白色标志。

(3)由中心至两侧各5m之处是蓝色贴纸或蓝色标志。

第三条队伍
一、队员职位
(一)选手称为位,其顺序为: 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王位、第六位、第七位,最后一位选手称后位。

(二)比赛登记出场选手名单,按照号码的顺序登记,如领队为选手兼任,需注明领队。

(三)选手职位可以自由变更。

(四)举绳时,后位必须在端线之前。

(五)选手拔河位置在绳子左边或右边皆可。

(六)第一位,拔河开始时,必须握住靠近绳子蓝色记号区外侧之处。

二、选手的替补
(一)替补选手二名,但合计总体重不得超过规定。

(二)替补选手也必须预先接受体重测量。

(三)比赛前的选手替补,须在出赛前,向大会提出出赛队员名单中,登记替补队员名字及号码,替补手续才算完成。

(四)每局间替补,领队向主裁判提出申请,经主裁判确认体重之后才能替补,提出替补申请必须在前一局比赛后马上提出。

(五)比赛开始、主裁判发出「举绳」口令之后,不能替补。

三、领队(教练)
(一)领队负有队的编制、选手替补、管理所有队务、比赛中指挥等责任。

(二)比赛中对选手的指导,必须在拔河道之外侧,左边或右边都可以,但不可妨碍裁判员执行任务。

(三)对裁判判定有异议时,只有领队有权提出抗议的申请。

管理(指导员) 、替补选手管理在比赛前或比赛后,照顾队员。

管理以及替补选手,其位置必须是裁判指示的场地。

第四条比赛通则
一、比赛的准备
(1)调整绳子记号
比赛前,确认绳子要拉直伸展开,同时绳子记号要与比赛场记号一致,有脱离时要调整好。

(2)集合:
从选手管理员手势中,确认从两边拔河道出场比赛的队伍,已准备齐全之后,主站中央,副各站两边,主双手由水平向上举,做招呼动作,同时发出「集合」口令。

(3)准备确认
敬礼之后,副裁判在主裁判对侧,确认从第一位到后位的号码布。

依照须要,让选手把手伸出来,做盖戳章以及防止手止滑装备等检查。

确认完毕之后,副站在后位旁边,单手上举。

主裁判确认两侧副的手势之后,用手相互指着两队领队,确认两队的准备状况。

二、比赛开始
(1)举绳
两队全体选手在可以充分监视的位置蹲下来。

发出举绳口令的同时,双手从体测水平前举。

裁判下此口令时两队选手,手握住绳子,每队第一位尽可能手握任靠近蓝色记号区外侧的绳子。

此时副在主对面巡迥,在能环视全队选手的位置上,监视充分蹲下来队伍的状态。

(2)拉紧
当发出拉紧口令的同时,双手水平前上举至头两侧,掌心向内侧。

此口令时,选手按规定姿势以及握绳方法,将绳子充分张开,采取拔河开始的姿势。

此时到下一个预备的口令时,选手以不动的方式,充分采取此赛开始姿势。

(3)绳子中心调整
绳子中心记号脱离中心线时,用手向拉着绳子的队伍,反复做招呼动作。

中心记号和中心线相合之后,手掌心向该调整中心线的队伍,以示调整完毕。

裁判只用手势无法调整好中心线时,也可并用语言,但最重要的是让两边领队注意,要做中心线的调整。

此时选手必须面对主裁判,全神贯注主裁判的动作。

主裁判和副裁判也必须注意,不要让任何一队在比赛开始口令末下达之前有抢先开始的行为。

(4)预备
中心线对准时,将上举在头两侧只手掌心向外,发出预备的口令。

(5)开始
头两侧伸直上举的双手,很快的放下来,发出开始的口令。

此口令与动作是拔河比赛开始。

三、胜负判定
胜负判定是,一方绳子的白色记号区,达到拔河道最远方的2m线,则是绳子移动4m时,此时主裁判吹哨子,双手在头上做反复大交叉动作之后,用手指着胜的队伍。

(5)比赛结束
主裁判在各比赛结束时,确认拔河道记录: 有无错误,并在纪录用纸上签名。

每场比赛结束时,副裁判回到主裁判的两旁,行比赛结束「礼」之后,让两比
赛队互相拍手后退场。

二局比赛完毕,还必须第三局比赛时,副就原位,调整绳子,以准备下一局比赛,再指示两队迅速完成交换场地。

四、重赛
重赛是没有较适当的方法取消胶着状态时的宣判(1)重赛宣判条件:
A.两队同时犯规,不能再继续比赛,经主判断时。

B.决定胜负之前,两队都脱离绳子,且不适于再继续比赛,经主判断时。

C.观众的妨碍,以及其它因素比赛中受阻碍,被判断为很难再继绩比赛时。

(2)重赛的手势:
主裁判吹笛子,双手向下在身前,做交叉动作后,用双手的食指指着中心线,宣判重赛。

五、每局比赛闲的休息,交换场地(换边)
(1)交换场地
三局比赛时,须交换场地,各局比赛完后,主发出「交换场地」的口令时,同时双手在头上做交叉动作。

各队伍全体队员整列站于绳子左边,待机交换场地。

(2)此赛局间的休息与再开始比赛
第一局与第二局之间,没有特别必要时,马上开始第二局比赛。

第三局,即使是第二局,如前局比赛时间太长,认为选手过度疲劳时,可依疲劳情况,给予适当休息时间,而且要把休息的时间,传达给两队领队。

第五条比赛中犯规及罚则
一、比赛中的犯规
(一)「坐着犯规」(只手掌心向上,水平左右几次动作) 故意坐着不动或滑倒之后,没有立刻归正。

所谓「立刻归正」是拔河选手在地上滑倒后,为回复正规拔河位置,表现得很努力。

(二)「贴身犯规」(双手掌心向地面,做几次上下动作) 。

比赛进行中,脚以外身体任何部分触及地面、后面选手的脚坐着不动或故意与其它选手身体紧贴等。

(三)「锁绳犯规」(提膝、肘触及腿)
(1)绳子不能自由动的握绳法。

(2)利用膝、腿压住绳子不动,且绳子将腿当做顶点,看起来有如山形状就是锁绳。

如握绳子的手碰到腿,绳子不形成山形状,形成笔直的话,就不形成锁绳。

(3)绳子固定在某队员的身体。

(4)绳子上有轮或结节时。

(四)「违反握绳法」(双手作握绳状向前出,以表示正规的握法) 规定以外的握缉法。

但打着双手,掌心相对,或单手脱离绳子,此手不支撑着地面,对比赛而言是不利的,不造成犯规。

(五)「夹持犯规」(握绳的双手,向身体变曲,在腋下作上下动作
(六)「滞留蹲姿犯规」(边举膝伸直,边作踢地面的动作) 。

蹲着不动或脚没有出于膝前。

(七)「爬绳犯规」(双手做攀登绳子的动作) 。

像登山一样,用手拉绳交替前进。

(八)滑绳犯规」(两手与上半身做划船的动作) 。

像划船一样,反复坐在地面上,脚向后边动边拉。

(九)「后位违反握绳法犯规」(用手扣打对侧肩部) 。

后位违反握绳法,比赛中绳子从肩部落下,没有由腋下通过时。

(十)「越线犯规」(用脚反复做侧滑步) 。

比赛中,故意由边线踏出。

双脚完全踏出边线,没有立刻回拔河道,仍旧继续拉时。

二、罚则
(一)「注意」
比安中选手犯规时,依犯规情形提醒选手「注意」。

裁判必须将选手犯规情形,用语言及手势,由主或副裁判传达,让选手明白。

(二)「警告」
(1)重复犯规,已经被「注意」二次,再有犯规行为时,不再提醒「注意」马上宣告「警告」。

(2)警告有两次机会,第一次警告及第二次警告,第三次警告时立刻失去比赛资格。

1.犯规是以全体队员犯规处理,即使只有一A犯规也视同全体犯规论。

2.一人或一人以上同时犯规时,宣判一次警告
(3)第一次警告时,主裁判报告犯规者的位置。

继续警告时,用口头告知犯规者位置以及用手势表示犯规动作,同时用手指表示「警告」的次数。

(4)拔河比赛招致有损名誉,非正当言词及态度时,判定为失格论。

(三)警告的宣判、与副裁判的手势无关,主裁判依全体比赛流程演变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