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理论的认识
我对中医脉诊的体会
我对中医脉诊的体会贵州省中医研究所学习讲座讲稿肖海源一九七六年九月再重印前言中医诊脉理论,以内经、难经为主,伤寒论平脉很详,金匮要略言脉,散见于各章节中字字精切,它的发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和研究,取得重大的成就。
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不能充分运用科学来充实它的内容、说明它的本质。
直到毛主席领导,才指出要提高水平。
而中医工作者,过去不免受着自己的世界观和技术经验的影响,认识上是各有出入的。
现在要整理脉学文献,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有一定困难的,领导要我谈谈中医脉真的体会,只就前贤要旨和时贤资料,举其大要。
在诊断中是结合望、闻、问等诊法来掌握客观症状,以诊脉来测知体内的活动情况,根据脉象变化来判断致病因素、病理机转及安危吉凶等,深知要很好的掌握这门技术,就必须从理论上去不断钻研,从临床上去细心体认。
我把脉诊的有关问题简介如下:一、概论1、含义:中医重视脉诊,前贤著述,理论很多,历代积累的经验尤富。
所谓脉,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也”,指出脉是储藏血液的。
灵枢决气论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指出脉是行气血的,肯定了脉的意义。
难经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生死吉凶之法”。
如果能正确掌握这个脉法,对于视生死、别吉凶,临床上的切诊,必起到很大的作用。
切诊是很精巧的技术,素问说:“切而知之谓之巧”,难经六十一难说:“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说明病状是千变万化的。
因此脉象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与素问说:“心之合脉也······”的理论结合,而知脉象的变异,就是五脏六腑的反映。
从而很好的掌握这门技术,依凭它来诊断错综复杂的疾病,就必须从经验证实的理论去钻研,再到临床上去体会理论,自有可靠的成就。
中医脉诊原理(即科学机制)
中医脉诊原理(即科学机制)我们知道,西医检查身体和疾病,需要经过很多复杂的设备和程序,或者经过各种各样的化验。
而中医检查身体和疾病,就是“望闻问切”,其中“切”即俗称的“号脉、搭脉、诊脉”,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般的人对中医通过号脉就能诊断疾病感到很神奇,其实,即使中医本行业的人,也不是人人都会号脉,即使会号脉的中医,也不是人人都明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机制。
我是业余中医,对号脉有一定的研究,对现代科学也有基本的了解。
这里我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号脉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和说明。
我们知道,在西医的观念里,脉搏就是心脏的搏动节律,当然这种搏动也有几个主要的参数。
中医的“脉象”,与西医的“脉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医所谓的“脉象”,包含了五脏六腑(甚至整个身体)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所有信息!那么,为什么仅仅手腕处的脉搏,就能体现出或者说探测到五脏六腑的所有信息呢?这里有一个现代科学的原理或者说依据,就是“全息原理”,即: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脉搏,都能体现或者说包含着全身的搏动信息,只不过手腕处的这个位置探测起来更方便而已。
古人最初的诊脉,其实是在全身上、中、下脉搏明显的几处都要诊测的,比如在两侧额头、腮帮探测“天之气(也叫头角之气)”,在腹股沟、足背探测“地之气”,在手腕桡骨处探测“人之气”,后来才简化为单独探测手腕部脉搏,古人叫“独取寸口”,其实根据全息原理,“独取寸口”就足够获得全身的信息了。
打个比方说:一个由大大小小众多河流组成的水系,你在任何一条河流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感觉到水的流动。
而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与地理上的河流水系有相似之处,在任何一处都能探测到全身的血液波动,这一点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但是又有点不同:自然界的河流水系只是平稳流动,而人体血液的流动是阵动或者说波动的,就是俗称的“脉冲、脉动”。
那么,为什么在中医眼里,从这种波动能看出五脏六腑的信息呢?或者说,为什么这种血流的波动携带者五脏六腑的信息呢?我们可以用物理学中的波的原理(包括水波声波无线电波等等)来做比喻说明。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体会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体会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是中医临床诊断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医脉诊的原理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本次脉诊实验教学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很多体会和感悟。
在实验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脉诊的重要性。
中医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脉象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把握和比较不同脉象的特点来诊断患者的病情,这种以触摸患者动脉搏动的方法,直接体现了中医诊断的独特魅力,也加深了我对脉诊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教学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操作脉诊仪器。
在脉诊实验中,老师详细讲解了脉诊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我们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脉诊仪器,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老师还重点讲解了脉象的判断和诊断,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捕捉患者的脉象,帮助患者找到准确的诊断。
实验教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脉诊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在实验中,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患者的脉象,我们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和解读患者的脉搏,同时还需要根据脉象的变化和特点,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不仅需要我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经验和沉稳的心态。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脉诊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学习中医的决心。
实验教学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脉诊实验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相互配合,共同观察、讨论和分析患者的脉象,从而帮助患者找到准确的诊断。
通过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种合作精神不仅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巨大威力,也提高了我在团队中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通过本次脉诊实验教学,我对中医脉诊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我也感受到了学习中医需要沉下心,细致入微,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中医诊断知识|考点(5)脉诊
中医诊断知识|考点(5)脉诊五、脉诊一,脉诊概说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一)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
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
所以,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1,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1)心脏的搏动在宗气和心气的作用下,心脏一缩一张的搏动,把血液排入脉管而形成脉搏。
脉搏动源于心,脉搏是心功能的具体表现。
(2)脉管的舒缩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脉管尚有约束,控制和推进血液沿着脉管运行的作用。
当血液由心脏排入脉管,则脉管必然扩张,然后血管依靠自身的弹性收缩,压迫血液向前运行,脉管的这种一舒一缩功能,即是气血周流,循行不息的重要条件,也是产生脉搏的重要因素。
(3)心阴与心阳的协调心血和心阴是心脏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气和心阳主导心脏的功能活动。
心阴心阳的协调,是维持脉搏正常的基本条件。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脉道必赖血液以充盈,因而血液的盈亏,直接关系到脉象的大小。
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1)肺肺主气,司呼吸。
肺对脉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肺与心,以及气与血的功能关系上。
(2)脾胃脾胃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微的多寡表现为脉之“胃气”的多少。
(3)肝肝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
肝主疏泄,可使气血调畅,经脉通利。
(4)肾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亦是全身阴阳的根本。
肾气充盛则脉搏重按不绝,尺脉有力,是谓“有根”。
(二)诊脉部位1,寸口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
通常以腕后高骨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
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侯。
2,寸口诊法(1)寸口部为“脉之大会” 寸口脉属手太阴肺经之脉,气血循环流注起始于手太阴肺经,营卫气血遍布周身,运环五十度又终止于肺经,复会于寸口,为十二经脉的始终。
中医诊断——脉诊
中医诊断——脉诊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不同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它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诊断疾病的方法。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
心主血脉,包括血和脉两个方面,脉为血之府,心与脉相连,心脏有规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也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和血液在管内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
血液循行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是循行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肝藏血,主疏泄,调节循环血量;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
因此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二、脉诊的临床意义脉象的形成,既然和脏腑气血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气血脏腑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故通过诊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一)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从病位的浅深来说,不在表便在里,而脉象的浮沉,常足以反映病位的浅深。
脉浮,病位多在表;脉沉,病位多在里。
疾病的性质可分寒证与热证,脉象的迟数,可反映疾病的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
邪正斗争的消长,产生虚实的病理变化,而脉象的有力无力,能反映疾病的虚实证候,脉虚弱无力,是正气不足的虚证。
脉实有力,是邪气亢盛的实证。
(二)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脉诊对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气虚,虚劳、失血,久泄久痢而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危候。
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候;若脉急疾,烦躁,为病进危候。
三、诊脉的部位诊脉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
遍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中医教你如何看脉象
中医教你如何看脉象脉诊步骤歌诀:首分浮沉,二辨虚实;三去长短,四算疾迟;五察脉形,样样皆知。
什么是“首分浮沉”?①、首先区别脉象是浮脉还是沉脉。
因为切脉时手指是从浅表往深层逐渐探查的,首先轻触皮肤(即“举”),即可探出脉象是否浮脉;无浮脉则又加压(即“寻”),在这个层次可触到许多脉象;然后第三种力量即“按”,此时检查是否沉脉。
所以实际上“首分浮沉”是按照指头用力的顺序来探测脉象的位置。
②、在区别浮、沉过程中,可根据是否浮脉或沉脉来区别与浮、沉相关的脉象种类,它们是:浮脉类——浮脉、濡脉、革脉、芤脉、散脉;沉脉类——沉脉、牢脉、伏脉。
③、区别了浮脉类和沉脉类,在辨证诊断上可指明表证或里证。
什么是“二辨虚实”?①、在完成浮与沉两类区别后,既知道了病证是表证或是里证,还要知道正气和邪气的关系(虚证或实证),而实证和虚证在脉象上的区别就是虚脉和实脉。
所以探测脉象的第二步是区别脉象的虚与实(有力与无力)。
②、在区别脉象的虚或实(即有力与无力)时,又可区别与虚、实脉象相关的其他脉象。
虚脉类——虚脉、微脉、弱脉;实脉类——实脉什么是“三去长短”?①、长脉与短脉是两类在脉形上有十分明显特征的脉象,手指触及脉管即可区别是长或是短。
②、在作寸、关、尺三部探测时,首先区别出脉象的长脉、短脉,然后才能进一步探测寸、关、尺的脉象。
③、在区别长、短脉时,可以同时察知其他相关的脉象,如:长脉类——长脉、弦脉、细脉短脉类——短脉什么是“四算疾迟”?①、在确定好脉的脉位(脉位者左右辨长短弦细,上下看浮沉)和脉势(脉势者虚实也)后,接着就是脉搏的频率和节律问题。
②、与脉搏频率与节律相关的脉象有8种:脉率——数脉、疾脉、迟脉、缓脉脉律——促脉、结脉、代脉、散脉什么是“五察脉形”?①、在完成以上四步探测后,即可区别23种脉象,余下的便是以脉形为主要特征的4种脉象,它们是:洪、滑、涩、紧。
②、除洪脉独特外,滑与涩相对而言,紧脉与涩脉相对区别。
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医典故中的脉象诊断
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医典故中的脉象诊断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国传统医学中,脉象诊断是一项重要的诊疗技术。
通过触诊脉搏来了解病情、辨识疾病,已经在中医典籍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典故中的脉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脉诊的精髓。
1. 手足寒温脉象:《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学里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脉学领域的重要参考。
其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脉象的描述和解读。
例如,在《伤寒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少阴病,脉微细者,手足厥冷,咽不利,按之心下坚,无寒热。
”这段典故揭示了脉象微细、手足厥冷等症状与少阴病的关系,为临床上判断病情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脉象有力无力:《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是明代医家张介宾的著作,以病案为依据,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其中,有一段典故描述了脉象有力无力与病情的关系:“脉见有力,证虽未愈 已嫡然。
脉见无力,证虽已愈 尚鲠然。
”这表明,脉象的有力或无力能够反映病情的好坏,有助于医师判断治疗效果。
3. 脉速脉缓:《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是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的医学巨著,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记载了一些有关脉速和脉缓的典故。
例如,在《景岳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脉得大象,意为多痰火也。
脉得迟浮清弦者,候多食滞也。
”这说明了脉速和脉缓与体内湿热、食滞等病理有关,为中医师对症施治提供了重要线索。
4. 脉象的诊察:《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脉学理论。
在《黄帝内经》中,讲述了诸多关于脉象的诊察方法。
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其脉滑而长,气从中来者,阴也。
……脉有离其脉则躁,躁则病来。
”这段典故提示了识别阴阳、判断病情的脉象特征与方法。
综上所述,脉象诊断作为中医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中医典故中的脉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脉诊的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脉经读后感
脉经读后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脉经读后感》脉经中记载了关于脉搏的种类、脉象的意义和诊断方法等内容,通过对脉搏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为医生诊断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古代,医生往往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脉搏来诊断疾病,而脉经中的记载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和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
脉经中不仅记录了脉搏的种类和变化规律,还提到了脉搏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比如通过触诊脉搏的速度、力度、节律和液气的状态来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从而确定病情的轻重缓急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些诊断方法虽然古老,却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中医医生的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通过读完脉经,我对中医诊疗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明白了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如何运用脉诊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医疗技术和疗效。
脉经中所记录的许多病例和脉象变化,使我明白了中医学在诊疗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医学对人体的整体观察和维护健康的理念,这不仅对我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对将来的实践工作有所启迪。
第二篇示例:脉经,又称《灵枢》。
是中医体系中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医原始学说的重要依据之一。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医学观念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阅读脉经确实是对中医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研究脉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读脉经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和智慧。
脉经中关于脉证辨别、脉象辨别等理论极具启发性,让我对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学习脉经,我逐渐明白了脉搏的重要性,脉搏不仅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疾病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脉经中的经文简洁明了,言之有物,对于每一种脉象的描述和解读都非常准确,让人一目了然。
脉经中的脉诊方法也非常具体,例如通过感觉脉搏的频率、节律、力道等特征,来判断患者体质的健康状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脉诊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脉搏的跳动情况,结合中医理论,可以判断人体的气血运行状况和脏腑功能。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脉诊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理解脉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不同脉象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3. 提高脉诊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脉诊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脉诊是通过对患者手腕部脉搏的触摸,观察脉搏的跳动频率、节律、力度等特征,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脉诊的常用部位、手法、注意事项等。
2. 不同脉象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实训中,我们学习了二十多种常见脉象,如浮脉、沉脉、滑脉、涩脉等,并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3. 脉诊的实践操作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包括摸脉、辨脉、分析脉象等。
通过反复练习,我们的脉诊技能得到了提高。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的第一周,我们重点学习了脉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不同脉象的特点。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我们对脉诊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践操作在实训的第二周,我们开始了实际操作练习。
首先,我们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脉诊,然后分析脉象,总结出病情。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逐步提高了脉诊技能。
3. 总结与反思在实训的最后一天,我们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通过回顾实训内容,我们认识到自己在脉诊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努力。
五、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实训,我们对脉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不同脉象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2. 技能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的脉诊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准确判断出患者的脉象,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3. 思维方式方面实训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拓展,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中医脉诊思维导图整理(干货版)
中医脉诊思维导图整理(干货版)导图一:中医脉诊思维导图中医脉诊作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疗法之一,是通过观察和诊断人体脉搏的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病症。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出中医脉诊的思维导图,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脉诊。
导图二:中医脉诊的基本原理中医脉诊基于中医理论,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和经络的相关知识。
中医脉诊的基本原理如下:1. 脉搏的判断:通过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张力、深浅等因素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2. 脉象与脏腑关系:不同的脉搏变化与人体的不同脏腑有关,例如左手寸脉与心脏相关,右手关脉与肝脏相关等。
3. 脉象的变化:脉搏的变化可以对应不同的病症,例如弦脉与肝病有关,滑脉与湿热有关等。
导图三:中医脉诊的分类中医脉诊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脉证分类:将脉搏的不同变化与具体的病症进行对应,例如表证、里证、虚证、实证等。
2. 脉象分类:将脉搏的不同变化归纳为具体的脉象,例如弦脉、细脉、滑脉、洪脉等。
3. 时空分类:将脉搏的变化与时间、空间因素相关联,例如早上的脉搏变化与晚上的脉搏变化有所不同,不同部位的脉搏也会有差异。
导图四:中医脉诊的实际运用中医脉诊不仅是一种诊断疾病的方法,还可以用于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预防疾病。
下面列举一些中医脉诊的实际运用场景:1. 疾病诊断:中医脉诊可以辅助医生对某些疾病进行初步的判断和诊断,例如对心脏病、肝病等的脉搏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健康评估:通过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人体的健康状况,例如脉搏的频率和节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3. 预防疾病:通过定期脉诊可以对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早期发现和干预,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导图五:中医脉诊的局限性中医脉诊虽然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主观性:中医脉诊的判断结果受到医生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医生可能对同一个脉搏有不同的判断。
2. 经验依赖性:中医脉诊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门槛。
中医诊断学之脉诊
中医诊断学之脉诊中医诊断学之脉诊脉诊是切脉的一种,另一种为按诊。
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历史,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擅长候脉诊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
”《内经》记载了“三部九候”等脉法;《难经》弘扬“独取寸口”候脉言病。
东汉张仲景确立了“平脉辨证”的原则。
西晋王叔和著《脉经》,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脉法等,确定了二十四种脉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脉神章》对脉神、正脉十六部、脉之常变、脉之顺逆与从舍等论述甚详。
李时珍《濒湖脉学》撷取明代以前脉学精华,载二十七脉,编成“七言诀”,附有《四言举要》,易于诵习。
李士材《诊家正眼》增定脉象为二十八种。
此外,李延《脉诀汇辨》;张澄《诊宗三昧》;黄宫绣《脉理求真》;周学霆《三指禅》等脉学专著,对于脉理辨析,临证经验互相印证,颇为实用。
脉诊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加以体验而识别,因此,学习脉诊既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第一节诊脉概述诊脉是一种理论性极强,操作极为细致的诊病方法。
因此,它要求医生必须对脉象形成的基本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等问题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
一、脉诊原理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
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1.心脏的搏动在宗气和心气的作用下,心脏一缩一张的搏动,把血液排入脉管而形成脉搏。
《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其充在血脉。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
《脉经》学习感受与收获一、前言《脉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作者为西晋时期的王叔和。
本书详细阐述了脉象的辨识、脉诊的技巧以及脉象与疾病的关系,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热爱中医学的人士,我有幸深入了这部著作,以下是我的感受与收获。
二、感受1. 对脉学的认识加深:通过《脉经》,我对脉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王叔和在这部作品中将脉象分为二十三种,并对每种脉象的性状、主病进行了详细描述,使我对脉象的认识更加全面。
2. 诊断技能提升:在脉诊方面,本书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技巧。
通过各种脉象的特点,我能够在实际诊断中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脉象,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
3. 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在阐述脉学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使得我在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相结合,提高了我的临床诊疗能力。
4. 传承与创新:《脉经》作为古代医学经典,不仅传承了前人的医学智慧,还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探索和创新中医学的信念。
三、收获1. 丰富了医学知识体系:通过《脉经》,我掌握了许多关于脉学的知识,使我的医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2. 提高了诊疗水平:本书的使我在脉诊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3. 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脉经》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病例,提高了解决实际医学问题的能力。
4. 激发了继续探索的热情:《脉经》的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学的魅力,激发了我继续深入、探索和创新中医学的热情。
总之,《脉经》的让我在脉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为我在中医学领域的继续探索奠定了基础。
我相信,在未来的和实践中,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指目下的世界——“中医脉诊”
指目下的世界——“中医脉诊”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求诊的人在医生面前把手一伸,医生摸摸左手脉,摸摸右手脉,看看舌苔,反复询问病人症状、感觉,通过这些方法来了解病情。
在中医四诊中,脉诊非常重要。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指目下的世界——中医脉诊。
寸口取脉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的指目,也就是指尖与指腹交界处椭圆形的一小块区域,切按患者的脉搏,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诊脉的部位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在寸口,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最初医生选用遍诊法,将头、手、足三部分的有关动脉全部诊察,张仲景提出三部诊法,诊寸口、趺阳、太溪三脉,经过《难经》、《脉经》的总结,最终寸口诊法被后世医家普遍采用。
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原穴所在之处,为脉之大会,而“肺朝百脉”,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止于肺,因此,寸口脉能够反映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病变。
另一方面,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与脾气相通,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
关于脉象脉象要素,指脉象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位、数、形、势等四个方面。
脉象的辨识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
脉象的种类很多,中医文献常从位、数、形、势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归纳,它与脉搏的频率、节律,呈现的部位、长度、宽度,脉管的充盈度、紧张度,血流的通畅流利度,心脏搏动的强弱等因素有关。
一、脉位指脉搏跳动显现的部位和长度。
每次诊脉均应诊察脉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长短。
正常脉搏的部位不浮不沉,中取可得,寸、关、尺三部有脉。
如脉位表浅者为浮脉;脉位深沉者为沉脉等;脉搏超过寸、关、尺三部者为长脉,脉动不及寸、尺者为短脉。
二、脉数指脉搏跳动的至数和节律。
每次诊脉均应诊察脉搏的频率快慢和节律是否均匀。
正常成人,脉搏的频率约为每分钟70-90次,且节律均匀,没有歇止。
如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等;一息不满四至为迟脉;出现歇止者,有促脉、结脉、代脉等脉的不同;脉律快慢不匀者,为三五不调,有散脉、涩脉等。
中医诊断学|脉诊概述
中医诊断学|脉诊概述【含义】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沿革】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首用脉法诊断疾病;脉法具体记载于《黄帝内经》;脉法实践者是东汉张仲景;脉学专著创始者是西晋王叔和(《脉经》);许叔微首绘脉象图及施发的《察病指南》为学习脉法提供了直观教学;推广普及脉法的是明·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创新发展于近现代。
【地位】脉诊是中医学流传至今的一种独特的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诊病,不可缺少的步骤和内容。
其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诊检测方便,信息丰富,通过诊脉可了解人体表里诸多的生理病理变化,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诊脉主要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加以体验而识别,因此,学习脉诊既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诊脉是一种理论性极强、操作极为细致的诊病方法。
因此,它要求医生必须对脉象形成的基本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等问题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
一、脉诊原理【含义】(1)脉:即脉道,是血液汇聚之处,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有约束、控制和推进血液沿着脉道运行的作用。
(2)脉动(脉搏):心气推动心脏搏动,使营血在脉道中运行时产生脉动,因此脉搏的跳动与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基本一致。
(3)脉象: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
是血脉脉动所呈现的部位(深浅)、速率(至数,即快慢)、形态(长短大小)、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等组成的综合形象。
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原理】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简而言之,脉象是以心脉为主,在各个脏腑和气血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所以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信息窗口,具有见微知著的作用。
被神化了的脉诊——谈谈如何正确地看待脉诊
所以说四诊合参是正确辨证施治的前提。
三、如何正确地学习和看待脉诊
说了这么多,有人会问那应该如何看待中医的脉诊呢?
脉诊作为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经过千百年的临床验证,证明是非常科学的。学习中医的人必须认真学好脉诊相关知识,并在临床上用心体验。民间传说的诊脉可以断生死也绝非虚言,脉学中的“真脏脉”、“败脉”,实际上你用心电图检查,绝大多数是严重的心律失常,这些患者多有器质性心脏病,预后是很差的,猝死也是常见的。又如“脉微欲绝”常常见于阳气亡脱的患者,这些患者在临床多见于休克或多功能脏器衰竭血压下降的患者等等。又如《金匮要略》说“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为什么说脉大为劳,极虚也为劳,想一想我们临床上有些贫血性心脏病,心脏射血呈高输出量,脉常很大,但有一点,大而无力。
老先生说,“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更有一脉主多病,多病可见同一脉,岂可仅凭脉以诊病?切脉知病只是面上的现象,真正的功夫并不在此。《内经》不是说了吗,“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为医者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诊病需要了解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地理位置不同,六气所胜有差异,尚需了解不同年龄人心理状态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因素,然后整合望、闻、切得来的信息,可得其半矣。还有一半就是从问中来,有经验的中医提问,并不会让患者感到是在问,而是感到在说出患者的病情。这功夫并非一时能够练就,需要很长的临床实践才能达到。
患者等待做心电图,导师回到诊室,对学生们说,这患者可能是个心梗患者。说完就接着看下面的患者了。很快这患者回到诊室,一看心电图,真就是个大面积的前间壁心肌梗死,急诊收入心内科,抢救无效当晚死亡了。
当时学生们感到很困惑,也很惊讶,以为这老师的切脉神了,能通过切脉诊出心梗这样的大病来,问他是怎么通过切脉断定的。他就说了这句话,“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况患者脉结代。并告诉学生们心梗在临床上并非个个都有心痛,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位患者五指发青,说明血液循环不好,老祖宗积累下来的经验不可小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脉诊
第二节 正常脉象 三、平脉的胃神根
(一)有胃 3. 意义:判断胃气盛衰和疾病预后。
胃气充足之脉(平脉)——“有胃则平” 缺少胃气之脉(病脉)——“胃少为病” 失去胃气之脉(死脉)——“无胃为死”
37
第二节 正常脉象 三、平脉的胃神根
(二)有神 1. 含义:脉有神气,是脉象中显示出精气充
沛,脏腑健运之象。
11
第一节 脉诊概述 四、脉诊部位பைடு நூலகம்(一)三部九候诊法
1.含义——诊察人体上、中、下三部有关动 脉的诊脉方法。
头,手,足 × 天,地,人 → 三部九候诊法 源流:(《素问·三部九候论》)
12
第一节 脉诊概述 四、脉诊部位
(一)三部九候诊法
2.诊脉部位
三部
上部 (头)
中部 (手)
下部 (足)
九候
天 地 人 天 地 人 天 地 人
相应经脉和穴位
足少阳经(两额动脉)太阳穴 足阳明经(两颊动脉)巨髎穴 手少阳经(耳前动脉)耳门穴 手太阴经 寸口部太渊穴、经渠穴 手阳明经 合谷穴 手少阴经 神门穴 足厥阴经 五里穴或太冲穴 足少阴经 太溪穴 足太阴经 箕门穴或足阳明冲阳穴
所属动脉
诊断意义
颞浅动脉
候头角之气
面动脉(颌内动脉) 候口齿之气
第一节 脉诊概述 四、脉诊部位
(三)仲景三部诊法
4.运用 ① 寸口无脉或微弱,趺阳有力 ——胃气尚存,可救; ② 寸口无脉或微弱,趺阳亦弱 ——胃气已绝,难治。
5.特点 适用于寸口无脉或危重病人。
23
第一节 脉诊概述 四、脉诊部位
(四)寸口诊法
1.含义 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之脉象, 以诊察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诊察方法。
正确认识中医脉诊
正确认识中医脉诊一、脉诊是超越人类智慧的伟大发明脉诊是中医药独有的诊断手段。
依据一定的诊脉方法区分平脉与病脉,能诊断有病没病,能测知症状。
扁鹊诊脉能为昏迷病人简子作出“血脉治也,不出三日必间”的预测;华佗诊脉,能对李将军妻作出“案脉胎未去”的诊断。
记述扁鹊医术的是司马迁著的史记,记述华佗医术的是《三国志·华佗传》。
方药中著的“医学三字经浅学”认为《内经》只谈脉谈针,很少用汤药。
《中国历代名医传》一书认为:“扁鹊临床论病,发明腠理、血脉、肠胃、骨髓浅深层次,在诊断上于望、闻、问之外,首重切脉知病之法”。
我的论文指出,没有诊断的发明就没有药物的发明,因此,我认为中医药是从脉诊和针石技术开始的,是脉诊和针石技术缔造了中医药,这是脉诊发明的作用和意义。
据《中国历代名医传》记述的出生年,扁鹊与华佗相距547年,说明切脉知病的脉诊在张仲景之前存在了数百年。
脉诊不仅司马迁记述,《三国志·华佗传》记述,现代医学著作也记述,我认为切脉知病的脉诊任何人都不能否认。
扁鹊约生于公元前406年,以40岁立说计算,脉诊约发明于公元前366年,脉诊发明至今己2376年。
其间教脉诊用脉诊的己愈千万人,千万人天天诊脉,无人窥破脉诊秘密,也无人重复扁鹊的发明;脉诊还流传国外,外国人也无人窥破脉诊秘密,外国人也无人重复扁鹊的发明,证明切脉知病的脉诊是超越人类智慧的伟大发明。
现代中医是以脉测证的,什么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数脉主热证、迟脉主寒证、虚脉主虚证、实脉主实证便是,可惜以脉测证的始作俑者和“发明家”不敢以此“火一把”,因此我认为以脉测证是胆怯的“无名氏”塞进中医药的伪科学。
以脉测证没有“发明家”,发生医疗事故怎么追究责任,以脉测证不成了医生和患者的共同的陷阱了吗?现代中医用伪科学去教学生,学生又用伪科学去治病科研,我认为“无名氏”的祸闯大了,“无名氏”不仅不敢仰仗以脉测证“火一把”,还将遗臭万年!遗臭万年的前辈是“发明”获得性遗传把细胞遗传学打成反动学术的李森科院士,看来想出名的“高招”套路都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脉诊理论的认识
中医脉诊,是中国传统医学诊察疾病的主要内容。
医者通过所诊脉部的搏动,去推判病情,是中国传统医学独具特色的诊察方法。
这一独具特色的方法,历经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其方法实际受用。
中医诊脉的部位有三种选择,即遍诊法、三部诊法与寸口诊法,三种不同的诊法都是通过手指的感觉接收脉部的搏动。
从常用的寸口诊法来讲,左右手各分寸、关、尺三个部位,各部位分候五脏六腑。
用现代解剖学来分析,脉部的搏动,与其相应的脏腑,除心脏外尚未得到动态传导的理论依据。
中医脉诊所言:迟、数、结、代等脉象,从文字上讲,易被人们单纯的理解为脉搏率律方面的问题。
用现代科学观念来分析,脉搏的率律是心脏功能通过传导系统反映出的一种物理现象,通过脉搏的率律去分析、推判心脏的健康状态,是具有科学性的。
这个具有科学性的推判是脉诊中能认识到的一个方面。
但是中医脉诊,通过脉搏的率律去推判营卫、虚实与脉气盛衰等临床意义,是现代人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所不能完全解释的内容。
这方面的理论还需人们逐步的去补充完善。
中医脉诊所言:沉浮、长短以及芤革等脉象,从医者指下的感觉上讲,这是一种脉搏纵横形变及充盈状态的感觉。
通过这些指下的感觉,可以推导脉搏中流体变化的数值以及推导脉搏形变的原因。
这种指下的感觉,具有脉搏中流体变化的科学依据以及脉搏受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纵横形变的科学性。
但是,上述脉象在临床中所指的温热,表里等含义,与具有科学性的物理现象尚未有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
中医脉诊所言:洪细、虚实以及微弱等脉象,是医者通过指下的感觉对脉搏形与势变化的一种分类。
脉搏形势的变化与心脏的功能及流体的压力、流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尤其,流体量与质的变化及疏导管道质量的变化,对脉搏形势的变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变化都具有物理传导的科学依据。
但是,脉象中所指的阴阳、寒热、虚实等涵义与具有科学依据的流体力学理论尚未有科学性的沟通。
中医脉诊所讲的脉象,虽然有一部分内容能够被现代人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所解释。
但是,脉象中还有一些实际受用的内容,是现代人们所解释不通的问题。
单纯从脉部的搏动来讲,利用科学仪器去接收其搏动的数据,要比医者指下的感觉精微的多!但是,医者要通过指下的动态感觉,去领悟人体“生命灵魂”的所在,就超出了现代人们所掌握的知识范围。
中国传统医学对人体生命的认识,并不局限于现代人们所认识到的形式范围之内。
就其诊脉而言,并非是单纯的求其动态的物理现象。
中医诊脉,诊的是“神韵”!这个“神韵”本身并不能概括在确切的物理形式范围之内。
《内经·八正神明论》言:“何谓神?……神乎神。
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
”这里所指的“神”是“慧然独悟”的客观世界。
这个客观实在,并非是人们可以用识觉器官所能认识的问题。
从脉诊上讲,“神”并非是医者指下单纯的动态感觉,而是在感觉的同时,领悟寻求生命的所在。
前者是可以用形式表达的事物,后者是,“口弗能言”的问题。
中国传统医学利用脉诊去寻求生命的科学理论,还需随着科学医学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逐步的去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