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之脉诊演示教学
脉诊的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实践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脉诊的基本原理、方法、部位、次数、时间等;了解脉象的分类、特点、临床意义;熟悉常见脉象的识别与鉴别。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脉诊方法进行临床诊断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和辨证论治水平。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严谨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医德医风。
二、实践教学内容1. 脉诊的基本原理(1)脉象的形成:脉象是心脏搏动通过血管传递到体表的反映,是气血运行的反映。
(2)脉诊的方法:通过触摸脉搏,观察脉搏的次数、节律、强弱、速度、形态等,判断病情。
2. 脉诊的部位(1)寸口脉:位于手腕横纹上,腕后桡骨茎突内侧凹陷处。
(2)关脉:位于寸口脉上,腕横纹上。
(3)尺脉:位于腕横纹下,尺骨茎突内侧凹陷处。
3. 脉诊的次数和时间(1)次数:通常以每分钟脉搏的次数表示,正常成人为60-100次。
(2)时间:通常以手指触摸脉搏的时间来表示,一般为1-2分钟。
4. 脉象的分类、特点、临床意义(1)脉象的分类:分为浮、沉、迟、数、滑、涩、弦、紧、虚、实等。
(2)脉象的特点:根据脉象的次数、节律、强弱、速度、形态等,判断病情。
(3)脉象的临床意义:根据脉象的变化,判断病情的虚实、寒热、气血、脏腑等。
5. 常见脉象的识别与鉴别(1)浮脉:脉象轻浅,搏动于皮肤表面。
(2)沉脉:脉象深沉,搏动于筋骨之间。
(3)迟脉:脉象缓慢,每分钟脉搏次数少于60次。
(4)数脉:脉象急促,每分钟脉搏次数超过100次。
(5)滑脉:脉象滑利,搏动有力。
(6)涩脉:脉象涩滞,搏动不匀。
(7)弦脉:脉象弦紧,搏动有力。
(8)紧脉:脉象紧张,搏动有力。
(9)虚脉:脉象无力,搏动微弱。
(10)实脉:脉象有力,搏动充实。
三、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脉诊的基本原理、方法、部位、次数、时间、分类、特点、临床意义等。
2. 演示法:教师通过触摸脉搏,展示不同脉象的特点。
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脉象变化与病情的关系。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体会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体会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医生的临床诊断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我有幸参与了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并且收获颇丰。
在这次实验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脉诊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脉诊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我将从我的学习体会出发,分享一下关于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的体会。
脉诊实验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直观、贴近临床的学习方式。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通过观察老师在模特身上的脉象变化,亲自去摸索、感受脉象的不同变化,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脉诊的技巧和精髓。
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可以加深我们对脉象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脉象在脉诊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将脉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脉诊技巧和临床诊断能力。
脉诊实验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也让我们有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索。
在脉诊实验教学中,我们有机会通过观察、摸索和尝试,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脉诊技能。
通过这种实践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脉诊的要领和技巧,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我们的脉诊技能。
脉诊实验教学也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索,从而提高我们的临床诊断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索,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脉诊理论,也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更加自信和熟练地运用脉诊技能。
脉诊实验教学也提供了一个与老师和同学互动的平台,让我们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在讨论中提高。
在脉诊实验教学中,我们有机会和老师一起学习和交流,不仅可以及时地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在交流中和老师一起学习和探讨脉诊理论和技巧。
我们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这种交流与讨论的机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脉诊的理论和技巧,也可以在交流中不断提高我们的脉诊能力。
中医诊断学--脉诊 ppt课件
ppt课件
4
与脉象形成有关的因素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 脾胃为后天之本 肝藏血 肾藏精,精化血,为元气之根
ppt课件
5
心血 心阴
互相 制约
肺主 气朝 百脉
血充脉盈
脾胃(为血 生化之源) 应指 脉 象
心气 心阳
ppt课件 31
(4)数脉相类脉
疾脉
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脉率比 数脉更快, 脉搏每分钟140~160次。 意义: 阳极阴竭( 外感热病之热极) 虚阳外越,元阳欲脱证。 3岁以下小儿脉搏可在一息七至以上, 为平脉,不作病论。
ppt课件 32
(5)虚脉
【脉象特征】脉搏搏动力量软弱,三部九候均 无力。是脉管的紧张度减弱,脉管内充盈度 不足的状态。
(十一)弦脉
【临床意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为胃气 衰败者。亦见于老年健康者。 【机理分析】弦脉"在脏应肝",多主肝胆病变。 寒热诸邪、痰饮内停、情志不遂、疼痛等, 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血气敛束不伸,脉管失去柔和之 性,弹性降低,紧张度增高, 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木乘脾土”或肝病及肾, 阴虚阳亢。 弦脉在时应春,春季平人脉象多稍弦 生理性退化表现
脉诊定义: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特定 部位的动脉,依应指形象了解病情, 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历史渊源:公元五世纪扁鹊、《内经》 “三部九候”、《难经》“独取寸 口”、张仲景“平脉辨证”、西晋王 叔和《脉经》为现存最早脉诊专著。 学习方法: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 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
ppt课件 1
【临床意义】多见于寒证,亦见于邪热结聚 之实热证。 【机理分析】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的探讨
脉诊是 中医学 的瑰 宝 , 漫长 的 中华 医学 史 中, 诊一 在 脉 直都是 中医学对 各种 疾病 最有 效 、 最基 本 的检查手 段 之一。 然而 , 历经两千多年 , 脉诊 至今基 本上 还是 处于 “ 在心 易了 , 指下难 明” 的状况 。因此 中医诊 断学教学 工作者必 须进行脉
和脉 图描记过程 ; 悉脉 图的 常用 指标及 其参 考值 ; 熟 了解常
见病脉 的脉 图变化 。
提示 的被测试者最佳脉 图数字 出现时 , 再将 压力旋钮 调节到
脉 图振幅最 大 的最佳 脉 图数 字处 进行 记 录 ; ⑤进 行 脉 图分
2 实验 器材
脉象模拟装置 ( 模拟 脉象 手 )2套 8台 , , 共模 拟 1 6种脉 象 ; M_I z I型智能脉象仪 , ] 2台。
如下 。
手上反复练 习, 加深体 会 , 最后 概括描 述 4例脉象 的 主要 特
征并判断其脉名 , 把诊 脉方 法训 练的每 一步骤 进行 记 录、 整 理, 完成实验报告 。
32 M- . Z Ⅲ型智能脉 象仪应用 ①传统脉诊记录 : 先按上述 传统方法切脉 , 2名 以上的 同学 共 同确诊 , 脉象 主要特 由 将 征及脉名记 录在《 实验 报告检 测记 录》 ; 固定换 能器 : 上 ② 被
压力储存脉波 , 成系列脉图 ; 组 ④最佳 脉图描记 : 电脑软件 在
1 实验 目的
在学生系统学 习中医脉诊理论后 , 过模拟脉象装 置和 通 z Ⅲ型智能脉象 仪 的 实验操 作 , 求达 到如 下 目的 : M_ 要 通过
中医把脉手把手教,最全动图展示并心法口诀
中医把脉手把手教,最全动图展示并心法口诀都说中医把脉很玄乎,其实只要你了解中医把脉的原理,中医把脉是为了获取什么信息,你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
中医号脉从古代一直被沿用传承至现在,足以可见它的强大生命力和科学性。
中医自古便有号脉这一绝学。
望,闻,问,切始终以普遍应用的技巧,尤其是切脉,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神奇性的技巧。
中医号脉其实就是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其实中医把脉最关键不是为了诊断出一个西医病名,而是帮助辩证知道治疗和用药。
健康人的脉要了生病的脉象,首先得了解健康人的脉是怎样的。
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
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或缓脉。
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
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
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瘦人脉较浮,胖人脉多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则脉较弱。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精足。
3、硬软:管察火:硬火多,软火少。
4、浮沉:管表里:[亦可说阴阳]浮表症,沉里症。
5、匀乱:管察安危: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常见的异常脉象: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
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
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
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
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
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医学)教你把脉脉诊图文
沉脉Deep pulse-示意图-浮中沉-如水沉石-脉图贝春花女18岁-脉象特点: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脉位深在,如石投水病: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相似脉象:伏脉、牢脉
示意图-伏脉-浮中沉-脉图秦学贤女26岁-左上肢无脉症,左动脉触不到,左寸口脉呈伏脉-脉象特点: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 见-主-病:邪闭,厥证,痛极
示意图-涩脉Uneven pulse-浮中沉-如轻刀刮竹-脉图-劳国光男50岁下壁心梗-脉象特点:往来艰难,涩滞不畅-为轻 刮竹,病蚕食叶-主-病:精伤血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桡动脉radial artery-寸一一寸内九分-三部长度-关一一尺寸之间-可诊之脉为-称寸口-寸九分-又称气口-尺一一尺 一寸-脉口-寸关尺部位图-可寸口诊法(寸口脉又分为寸、关、尺三部)
“独取寸口”的原因:-寸口--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肺朝百脉
2、寸口的脏腑分属-左手-沙心-牙-多-右手:-关醇-尺
二、诊脉的部位-1、诊脉的部位-遍诊法-仲景三部诊法-人迎寸口诊法
太阳上候头角之气-耳门(中)侯耳目之气(上部)-巨婆(下)候口齿之气-人迎-++-寸口(上)候-神门(中)候心-合谷下候中 气::-五里(上)候肝-门(中)候脾(胃)-米一一g-i-中部-神阳-太冲-遍诊法切脉部位示意图-仲进景三部脉祛示意图-三 诊法
平脉的特点是有胃、有神、有根。-正常脉象受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生理性变化,如性别、年龄、体-格、情绪、劳逸、饮 、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桡动脉解剖异常:斜飞-脉、反关脉。
第二节-病理脉象-一、构成脉象的因素及分类
脉位分类:浮脉散脉芤脉-脉紧张度分类紧脉弦脉革脉牢脉-沉脉伏脉-缓脉濡脉-脉率分类:迟脉-脉均匀度分类:促脉-数脉疾脉-结 代脉-常见病脉分类-脉流利度分类:滑脉-脉力度分类:虚脉-涩脉-实脉-脉宽度分类:洪脉-脉长度分类:长脉-细脉弱脉微脉-短 动脉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体会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体会【摘要】脉诊实验在中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诊断学的理论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力集中、耐心细致,以确保准确的结果。
脉诊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教师来说,合理设计脉诊实验的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脉学的要领。
通过脉诊实验的实践,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的理解,还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体会、重要性、注意事项、启发、意义、教学方法、总结1. 引言1.1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体会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而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脉诊实验教学是中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脉搏的特点和脉搏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诊断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在脉诊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触摸和感受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并根据中医诊断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诊断。
2. 正文2.1 脉诊实验的重要性脉诊实验是中医诊断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和掌握病人的脉搏情况,可以辅助医生判断病人体内的脏腑经络状况,诊断疾病的本质和病情的变化。
脉诊实验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辅助诊断: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病人的脉象,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病位病性,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 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脉诊实验是培养学生临床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脉诊技能,进一步提高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
3. 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脉诊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脉象的变化规律,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医理论中关于脏腑经络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对中医诊断学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脉诊实验在中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临床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医诊断学脉 诊教学讲义
脉势
实脉类:应指有力
2020/4/25
实脉、滑脉、弦脉、紧脉、长脉、大脉
浮脉类: 脉位表浅,轻取即得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表证
• 洪脉-脉来阔大,来盛去衰-热盛 • 濡脉-浮细而软无力-虚证,湿证 • 散脉-浮大无力,至数不齐-元气耗散,脏气将绝 •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失血,伤阴 • 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亡血,失精,崩漏 沉脉类:脉位较深,重按始得 ❖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里证
钟为宜)
2020/4/25
• 6。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及主病.
浮脉类:---脉位表浅,轻取即得:
脉位
浮脉、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
沉脉类:脉位较深,重按始得
沉脉、伏脉、弱脉、牢脉
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
至数
迟脉、缓脉、涩脉、结脉
数脉类:一息五至以上
数脉、疾脉、促脉、动脉
虚脉类:应指无力
脉形
虚脉、细脉、微脉、代脉、短脉
2020/4/25
4. 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 1)举、按、寻、循、推 • 举---手指用较轻的力取脉(浮取)。 • 按---手指用较重的力度取脉(沉取)。 • 寻---寻找,手指由轻到重,由重到轻,左右推寻,找
寻最明显的脉动部位,调节合适的指力以取脉。 • 循--沿脉道的轴向移动,体会脉体长短和脉势虚实。 • 推--以指目按脉脊,左右内外微微推动。
2020/4/25
1.含义:
• 脉象: 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 四要素:脉位、至数、脉形、脉势。
• 脉诊:
2. 原理与意义:
3.诊脉的部位:
➢ 三部九候遍诊法:《内经》中诊脉的部位分头 、手、足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三三 合九,称三部九候。
中医脉诊讲座——仲景的脉法(PPT课件)
四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 ,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可见,故四时有 微小的不同脉象变化,这是正常生理反
映,为有胃气之脉。
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 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 微沉。如果脉与四时不相应,太过不及
或见相克脉象则为病脉。
脉与四时相应
并可根据脉象以判断病之轻重及预后转归之期。如春见纯弦无胃气之脉 ,为太过,是肝脏之真气伤,故预后不好;夏脉来微弱,脉去反大,为 正气不足,邪气反胜。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92条本为太阳病,但脉反沉,为里虚寒之证,虽有外感 之表,但里虚为重,故用四逆汤先救其里。
沉脉辨析
其他两条俱为少阴病,少阴病为心肾两虚之证,为里虚寒盛阳不 外达、故有四肢厥逆、宜四逆汤回阳救逆,而阳虚更甚者,加附 子二枚,以助回阳之力。
少阴表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 主之。此为少阴阳虚又有外感,属于少阴表证,故宜附子温中而 兼用麻黄解表,细辛交通心肾,以治少阴表证。
病在里;或脉来小,去则反而脉体大,为脉之太过,邪在表;或寸脉微 小,尺脉洪大为关格之脉。秋属肺为微毛之脉,如见缓迟之脾脉,土能
生金,其病当愈;
如见数脉为热盛乘袭于肺,火克金之脉,故其病剧。再如二月为春生之 木气当旺,应见微弦而濡弱之肝脉,如果出现毛浮之肺脉,为金克木, 故肝病至秋旺之时而死。
脉与四时相应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以“××病脉证并治" 为每篇命题,说明仲景的诊疾论病是以脉、证、治三 者相结合。
仲景脉法的特点,是辨脉寓于辨证之中,脉、证结合 ,而非阔谈脉象理论。
脉、证、治并举
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 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中医脉诊PPT课件PPT课件
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不足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 ,故脉道细小而软弱无力;又有暴受寒冷或疼痛,脉道 拘急而收缩,则脉细而兼弦紧,或湿邪阻遏脉道则脉象细
缓。故细脉不得概言为虚。
精品pp
(九)、滑脉
。 脉象特征 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临床意义 主痰饮、实热、食积诸证。滑脉亦是青壮年的
常脉,妇人的孕脉。正常人脉滑为平脉,是营卫充实之象
精品pp
4、总按 即三指同时用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
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浮沉等。总按 时一般指力均匀。
5、单诊 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
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形态特征。
精品pp
(三)诊脉注意事项
1、平息
平息是指医生在诊病是注意调整呼吸。以每次呼吸脉动4次, 闰以5次计算。
• 肺有主气,司呼吸,朝百脉的功能。肺对脉的影响体现在肺 与心及气与血的功能关系上。
• 脾胃主运化水谷精微,统血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又称 “后天之本”。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微的多寡,可表现为脉 之“胃气”的多少。
• 肝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调畅气机的作用,有利于使全身气血调畅,经脉通利,脏腑 功能正常。
除病理性弦脉外,春令平人脉象微弦,由于初春阳气 主浮而天气犹寒,脉道稍带敛束,故脉如琴弦之端直而挺 然,此为春季平脉。健康中年人,脉多兼弦,老年人脉象 多弦硬,为精血衰减的征象。是属于生理性退化的一种征 象。
精品pp
(十二)、结脉
。 脉象特征 脉来缓慢,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临床意义 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积聚;亦主气
行,搏击力弱故脉来无力;气虚不敛则脉道松弛,故按之 空豁。血虚不能充盈脉道,则脉细无力。迟而无力多阳虚 ,数而无力多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