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十章个人收入的分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82 000、12 000、13 000、76 000、61 000、14 000、22 000、23 000、21 000、46 000、59 000、26 000、27 000、37 000、6 000、41 000、3 000和24 000
(单位:美元)。 a.以10 000美元为界限划分,用0~10 000美元、10 000~20 000美元等构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999年全日制工人的年收入(千美元)
图11-1 1999年全日制工人的年收入分布
洛伦兹曲线
❖ 洛伦兹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 之间的分配问题。它是美国统计学家 M·洛伦兹(M.Lorenz)提出的。
收入分配中的移动性
个人收入的分配年复一年,增长很慢,变化甚微, 但是这一现象掩盖了固定的分配中个人收入变动 的程度。
❖ 生命周期可移动性
➢ 人们的收入在生命周期内随生命时间发生系统性变化。通 常,人们这种特定年份的年收入却是不平等的。因此,人 们一生的收入分配将比前面分析的年收入数据更平等。
❖ 分配中的“搅动”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要素组合 ➢ 不同的能力要素在收入的“生产” 中可以相互补充。这说明,一种要 素的加入将提高其他要素的生产能 力,即能力的不同可以使某些人得 到例外的高收入。 ➢ 假设能力包括几种基本的要素组 合,其中两个是智力和D因素(D代 表动力、精力、毅力或决心)。
其他收入来源
➢ 若将租金、利息和股息等包括在收入中,则收 入分配更加不平等;
➢ 但,政府的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福利支付等 包括在收入中,则降低收入不平等。
要点回顾(第一节)
❖ 收入的绝对频率分布(柱状图)用图描述了其收入在不同范围变 化的雇员数量的情况。
❖ 洛伦兹曲线在横轴上描述了所有领取工资与薪水的人的累积百分 比,相应地在纵轴上描述了该群体获得的所有收入的累积百分比; 该曲线离收入完全平等的45°线越远,收入不平等程度就越大。
表 收入分配资料
❖ 洛伦兹曲线先将一国人口 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 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 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 分比。
例如,收入最低的20%人 口、40%人口……等等所 得到的收入比例分别为 3%、7.5%……等等,如 表所示。最后,将这样得 到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 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 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 伦兹曲线。
第十章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主要内容
❖ 收入分配的描述 ❖ 收入分配的解释 ❖ 收入不平等的扩大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描述
❖ 分配频率 ❖ 洛伦兹曲线 ❖ 基尼系数
分配频率
百( 万工%人)
众数:
15
1 400万人
平均数: 1 100万人
10
5
众数=20 000美元~24 999美元 平均数=34 997美元 中值=28 000美元
➢ 由于资历、晋升、企业的收益等,不同年份里收入也发生 变化。
要点回顾(第二节)
❖ 人力资本理论考察了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教育 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在职培训的不同。
❖ 除了教育和培训,对收入分配的多因素分析方法还 考虑了能力、家庭背景、歧视、机会和风险等因素。
❖ 工人在工作的生命周期中显示了收入具有相当大的 变动性:在工作早期,收入较低,在最佳的工作年 份里收入上升,随后下降。
缩小收入不平等扩大的措施
❖ 完善税制与强化税收征管 ❖ 促进就业,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 取缔非法收入和限制不合理收入 ❖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 重视以德治国 ❖ 强化和规范政府职能 ❖ 扩大内需,鼓励投资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复习思考题
1.假设有一个非工会化的私人部门拥有20名工人,他们的年收入为:18 000、9
➢ B的人力资本需求曲线DB在A 的人力资本需求曲线DA的右边。 ** 这是因为B的能力更强——如, 更好的智力和体力的天赋,动机 更强、更富自律的品格。这些能 力使得一定量的教育投资转化为 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赚钱能力, 即B比A将能获得更多的新增收入; 表现在图形中,他的人力资本需 求曲线向右移。
❖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不平等的一种计量方法;它等于洛伦兹曲线 和45°线之间的面积除以45°线以下的所有面积。基尼系数越大, 收入不平等程度就越大。
思考题
❖ 假设收入的洛伦兹曲线靠近45°线,收入的 柱状图和基尼系数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 洛伦兹曲线向对角线的移动表示收入不平等 程度的下降。很可能使收入的直方图被压缩, 使收入的基尼系数下降。
第二节 收入分配的解释
❖ 人力资本理论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收入分配中的移动性
人力资本理论对收入分配的解释
❖ 人力资本理论——正规教育
➢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收入将和个人所受正规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系统 正相关,教育水平分配的不平等导致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图42)。
➢ 计量经济学解释了影响教育与收入之间正相关关系的其他因素。
研究已发现正规教育与相应收入的直接关系,例如,卡德和克鲁格已发现,如 果其他因素相同,个人接受高质量的公共教育和有优秀的老师指导,会获得更 高的投资回报。
但是,不能夸大教育和收入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正规教育只能解释个人收入差 别中的7%~12%。
(2)
间接成本 (1)
直接成本
(3) 增加的收入
人力资本理论对收入分配的解释
思考题
❖ 在解释收入不平等的所有因素中,你认为哪一种最重要?
第三节 收入不平等的扩大
❖ 收入不平等的趋势 ❖ 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
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
❖ 城乡居民的不平等机遇和政策不公平 ❖ 灰色和黑色收入的存在 ❖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其局限性 ❖ 政策倾斜和行业垄断 ❖ 可利用资源和条件的差距 ❖ 失业和职位资源分配 ❖ 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的不完善
➢ 但,一些高收入男性与高收入者女性结婚的 趋势抵消了部分收入效应。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静态描述
➢ 分配频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都是对收 入不平等的静态描述,没有提供在不同年份 之间或个人一生之中的收入分配变动的信息。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基尼系数
A B
基尼系数的计算
洛伦兹曲线与45°线之间的面积
基尼系数 = ———————————
45°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
A = ————
A+B
基尼系数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 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 收入差距悬殊。
中值: 1 200万人
个个 人人年年收收入入分分布布很很不不平平均均并并向向右右倾倾向,收 入 点斜 有 1的 :、, 以柱大收 下状多入 特图数的 点数(柱 :字绝状在对图众(频数绝率周对分围频; 布率)分。布) 有以下特 ➢大2、多向数右数方字延长 在;众数周围; ➢向3、右平方均延数长(算 ;术平均数)超过了中 ➢平卫均数(数一超半过高了于中,位一半 数低。于)。
对人力资本决定的影响 ➢ 家庭背景影响人力资本的需求,决 定接受多少正规教育。 ➢影响投资资金的价格。
➢ 图4-7描述了A和B具有相 同的人力资本需求曲线的情 况,但与A相比,B可以在一 个更为有利的条件下获取货 币资本。
➢这是因为B可能来自一个 富裕的家庭,能够确保以一 定的金融资产或不动产作为 抵押品,从而获得的贷款利 率较低。
20
I
c● b●
1999年收入的 洛伦兹曲线
15.6% 等。
5% ➢45°线和洛伦兹线之间
a●
l
l
l
l
20 40 60 80 100
的面积越大,收入的分配 越不平等。
全日制工人的百分比(%)
图11-2 年收入的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 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 指标。它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 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附加福利
➢ 包括附加福利,使基尼系数增加。 因为高于平均年收入的工人也将有超过平均 水平的附加福利作为其总收入的一部分。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个人和家庭分配
➢ 按家庭收入分配计算的中位数和平均收入更 高,从而使基尼系数更小。原因是一些高收 入者产生的收入效应降低了他们妻子的劳动 力参与率。
❖ 人力资本理论——在职培训
➢ Mincer指出,一旦将离校后的在职培训投资包括在人力资本的定 义里,个人收入变动的1/2~2/3可以得到解释。主要原因是:
➢ 在职培训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的收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随着个人在工作中接受培训的增加,生产率和收入将增加。因此,接受更多 教育的人会比接受教育少的人获得更多的收入。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 机会与运气;
➢ 风险与收入。
影响个人年收入的因素——图解概括
➢ 个人年收入分配中可由基本人力资 本解释的部分用连接教育培训和年收 入的粗箭头来表示; ➢ 多因素方法加上了能力、家庭背景 和歧视直接影响收入(粗线); ➢ 通过影响人们所受教育和培训的数 量和质量间接影响收入(细线); ➢ 运气或机会也在影响收入中起作用 (虚线)
造这一国家个人收入分配的柱状图(绝对分配频率)。请问众数、均值、中 位数各是多少?该分配的特点是下列中的哪一个:(1)正常的;(2)向左 倾斜;(3)向右倾斜。请解释。 b.画出洛伦兹曲线,说明该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情况。 c.在洛伦兹曲线中,所有劳动力联合的可能影响是什么?请解释。 2.为什么给定一个基尼系数可以符合多个特定的洛伦兹曲线?画图说明。 3.为什么接受较多教育的人将会接受更多的在职培训?这一事实对于收入分配 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由于能力高,在校学习好的人将接 受更多的教育,同理,接受更多教育 的人将得到更多的在职培训,这一趋 势将使收入分配曲线向右倾斜(见图 4-6)。
➢ 图4-6中的DA和DB,分别代表了A 和B的两条不同的人力资本需求曲线, 他们面临着同一条资金供给曲线。该 供给曲线表示,A和B投资于教育的货 币资本都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得到。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 附加福利 ➢ 个人和家庭分配 ➢ 静态描述 ➢ 其他收入来源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 包括非全日制工人和全日制工人的收入分配, 将比只包括全日制的工资收入分配更具有可 变形。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直接影响 ➢ 通过家庭所有的企业雇用家庭成员 来体现。 ➢ 家庭“关系”可以使其子女提高了 寻找就业就会的机率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洛伦兹曲线
全日制收入的百分比(%)
100 80
I
●f
洛配伦的洛配配兹方伦的的兹方完曲法曲法全线。线。平是是等45概概,°括括而线收洛收表入伦示入分兹分分
绝对
e
65%
曲线abcdef表明了1999年
60
I
平均线
●
的实际收入分布。45°线
40
I
d
●
➢ 4和5洛°伦线兹表曲示线之分间配的的面完积 32% 全平越等大,。收入的分配越不平
其次,在职培训有助于解释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由于工作时间的影响。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直接影响 ➢在市场经济下,通常根据人们对企 业的贡献给予报酬。其他条件相同, 个人能力越强,他(或她)的劳动生 产率就越高,因而收入越多。 ➢个人收入不平等中的很大部分,是 由于能力差别而导致的教育和培训的 根本不同。
➢在这种条件下,B比A投资 更多的教育是合理的。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 公开的歧视性支付和歧视性提升直 接降低了被歧视者的收入; ➢ 职业排挤或隔离降低了女性和少数 民族的收入,都加速了收入的不平等。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单位:美元)。 a.以10 000美元为界限划分,用0~10 000美元、10 000~20 000美元等构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999年全日制工人的年收入(千美元)
图11-1 1999年全日制工人的年收入分布
洛伦兹曲线
❖ 洛伦兹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 之间的分配问题。它是美国统计学家 M·洛伦兹(M.Lorenz)提出的。
收入分配中的移动性
个人收入的分配年复一年,增长很慢,变化甚微, 但是这一现象掩盖了固定的分配中个人收入变动 的程度。
❖ 生命周期可移动性
➢ 人们的收入在生命周期内随生命时间发生系统性变化。通 常,人们这种特定年份的年收入却是不平等的。因此,人 们一生的收入分配将比前面分析的年收入数据更平等。
❖ 分配中的“搅动”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要素组合 ➢ 不同的能力要素在收入的“生产” 中可以相互补充。这说明,一种要 素的加入将提高其他要素的生产能 力,即能力的不同可以使某些人得 到例外的高收入。 ➢ 假设能力包括几种基本的要素组 合,其中两个是智力和D因素(D代 表动力、精力、毅力或决心)。
其他收入来源
➢ 若将租金、利息和股息等包括在收入中,则收 入分配更加不平等;
➢ 但,政府的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福利支付等 包括在收入中,则降低收入不平等。
要点回顾(第一节)
❖ 收入的绝对频率分布(柱状图)用图描述了其收入在不同范围变 化的雇员数量的情况。
❖ 洛伦兹曲线在横轴上描述了所有领取工资与薪水的人的累积百分 比,相应地在纵轴上描述了该群体获得的所有收入的累积百分比; 该曲线离收入完全平等的45°线越远,收入不平等程度就越大。
表 收入分配资料
❖ 洛伦兹曲线先将一国人口 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 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 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 分比。
例如,收入最低的20%人 口、40%人口……等等所 得到的收入比例分别为 3%、7.5%……等等,如 表所示。最后,将这样得 到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 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 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 伦兹曲线。
第十章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主要内容
❖ 收入分配的描述 ❖ 收入分配的解释 ❖ 收入不平等的扩大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描述
❖ 分配频率 ❖ 洛伦兹曲线 ❖ 基尼系数
分配频率
百( 万工%人)
众数:
15
1 400万人
平均数: 1 100万人
10
5
众数=20 000美元~24 999美元 平均数=34 997美元 中值=28 000美元
➢ 由于资历、晋升、企业的收益等,不同年份里收入也发生 变化。
要点回顾(第二节)
❖ 人力资本理论考察了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教育 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在职培训的不同。
❖ 除了教育和培训,对收入分配的多因素分析方法还 考虑了能力、家庭背景、歧视、机会和风险等因素。
❖ 工人在工作的生命周期中显示了收入具有相当大的 变动性:在工作早期,收入较低,在最佳的工作年 份里收入上升,随后下降。
缩小收入不平等扩大的措施
❖ 完善税制与强化税收征管 ❖ 促进就业,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 取缔非法收入和限制不合理收入 ❖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 重视以德治国 ❖ 强化和规范政府职能 ❖ 扩大内需,鼓励投资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复习思考题
1.假设有一个非工会化的私人部门拥有20名工人,他们的年收入为:18 000、9
➢ B的人力资本需求曲线DB在A 的人力资本需求曲线DA的右边。 ** 这是因为B的能力更强——如, 更好的智力和体力的天赋,动机 更强、更富自律的品格。这些能 力使得一定量的教育投资转化为 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赚钱能力, 即B比A将能获得更多的新增收入; 表现在图形中,他的人力资本需 求曲线向右移。
❖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不平等的一种计量方法;它等于洛伦兹曲线 和45°线之间的面积除以45°线以下的所有面积。基尼系数越大, 收入不平等程度就越大。
思考题
❖ 假设收入的洛伦兹曲线靠近45°线,收入的 柱状图和基尼系数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 洛伦兹曲线向对角线的移动表示收入不平等 程度的下降。很可能使收入的直方图被压缩, 使收入的基尼系数下降。
第二节 收入分配的解释
❖ 人力资本理论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收入分配中的移动性
人力资本理论对收入分配的解释
❖ 人力资本理论——正规教育
➢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收入将和个人所受正规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系统 正相关,教育水平分配的不平等导致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图42)。
➢ 计量经济学解释了影响教育与收入之间正相关关系的其他因素。
研究已发现正规教育与相应收入的直接关系,例如,卡德和克鲁格已发现,如 果其他因素相同,个人接受高质量的公共教育和有优秀的老师指导,会获得更 高的投资回报。
但是,不能夸大教育和收入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正规教育只能解释个人收入差 别中的7%~12%。
(2)
间接成本 (1)
直接成本
(3) 增加的收入
人力资本理论对收入分配的解释
思考题
❖ 在解释收入不平等的所有因素中,你认为哪一种最重要?
第三节 收入不平等的扩大
❖ 收入不平等的趋势 ❖ 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
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
❖ 城乡居民的不平等机遇和政策不公平 ❖ 灰色和黑色收入的存在 ❖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其局限性 ❖ 政策倾斜和行业垄断 ❖ 可利用资源和条件的差距 ❖ 失业和职位资源分配 ❖ 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的不完善
➢ 但,一些高收入男性与高收入者女性结婚的 趋势抵消了部分收入效应。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静态描述
➢ 分配频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都是对收 入不平等的静态描述,没有提供在不同年份 之间或个人一生之中的收入分配变动的信息。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基尼系数
A B
基尼系数的计算
洛伦兹曲线与45°线之间的面积
基尼系数 = ———————————
45°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
A = ————
A+B
基尼系数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 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 收入差距悬殊。
中值: 1 200万人
个个 人人年年收收入入分分布布很很不不平平均均并并向向右右倾倾向,收 入 点斜 有 1的 :、, 以柱大收 下状多入 特图数的 点数(柱 :字绝状在对图众(频数绝率周对分围频; 布率)分。布) 有以下特 ➢大2、多向数右数方字延长 在;众数周围; ➢向3、右平方均延数长(算 ;术平均数)超过了中 ➢平卫均数(数一超半过高了于中,位一半 数低。于)。
对人力资本决定的影响 ➢ 家庭背景影响人力资本的需求,决 定接受多少正规教育。 ➢影响投资资金的价格。
➢ 图4-7描述了A和B具有相 同的人力资本需求曲线的情 况,但与A相比,B可以在一 个更为有利的条件下获取货 币资本。
➢这是因为B可能来自一个 富裕的家庭,能够确保以一 定的金融资产或不动产作为 抵押品,从而获得的贷款利 率较低。
20
I
c● b●
1999年收入的 洛伦兹曲线
15.6% 等。
5% ➢45°线和洛伦兹线之间
a●
l
l
l
l
20 40 60 80 100
的面积越大,收入的分配 越不平等。
全日制工人的百分比(%)
图11-2 年收入的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 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 指标。它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 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附加福利
➢ 包括附加福利,使基尼系数增加。 因为高于平均年收入的工人也将有超过平均 水平的附加福利作为其总收入的一部分。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个人和家庭分配
➢ 按家庭收入分配计算的中位数和平均收入更 高,从而使基尼系数更小。原因是一些高收 入者产生的收入效应降低了他们妻子的劳动 力参与率。
❖ 人力资本理论——在职培训
➢ Mincer指出,一旦将离校后的在职培训投资包括在人力资本的定 义里,个人收入变动的1/2~2/3可以得到解释。主要原因是:
➢ 在职培训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的收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随着个人在工作中接受培训的增加,生产率和收入将增加。因此,接受更多 教育的人会比接受教育少的人获得更多的收入。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 机会与运气;
➢ 风险与收入。
影响个人年收入的因素——图解概括
➢ 个人年收入分配中可由基本人力资 本解释的部分用连接教育培训和年收 入的粗箭头来表示; ➢ 多因素方法加上了能力、家庭背景 和歧视直接影响收入(粗线); ➢ 通过影响人们所受教育和培训的数 量和质量间接影响收入(细线); ➢ 运气或机会也在影响收入中起作用 (虚线)
造这一国家个人收入分配的柱状图(绝对分配频率)。请问众数、均值、中 位数各是多少?该分配的特点是下列中的哪一个:(1)正常的;(2)向左 倾斜;(3)向右倾斜。请解释。 b.画出洛伦兹曲线,说明该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情况。 c.在洛伦兹曲线中,所有劳动力联合的可能影响是什么?请解释。 2.为什么给定一个基尼系数可以符合多个特定的洛伦兹曲线?画图说明。 3.为什么接受较多教育的人将会接受更多的在职培训?这一事实对于收入分配 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由于能力高,在校学习好的人将接 受更多的教育,同理,接受更多教育 的人将得到更多的在职培训,这一趋 势将使收入分配曲线向右倾斜(见图 4-6)。
➢ 图4-6中的DA和DB,分别代表了A 和B的两条不同的人力资本需求曲线, 他们面临着同一条资金供给曲线。该 供给曲线表示,A和B投资于教育的货 币资本都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得到。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 附加福利 ➢ 个人和家庭分配 ➢ 静态描述 ➢ 其他收入来源
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释分配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 包括非全日制工人和全日制工人的收入分配, 将比只包括全日制的工资收入分配更具有可 变形。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直接影响 ➢ 通过家庭所有的企业雇用家庭成员 来体现。 ➢ 家庭“关系”可以使其子女提高了 寻找就业就会的机率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洛伦兹曲线
全日制收入的百分比(%)
100 80
I
●f
洛配伦的洛配配兹方伦的的兹方完曲法曲法全线。线。平是是等45概概,°括括而线收洛收表入伦示入分兹分分
绝对
e
65%
曲线abcdef表明了1999年
60
I
平均线
●
的实际收入分布。45°线
40
I
d
●
➢ 4和5洛°伦线兹表曲示线之分间配的的面完积 32% 全平越等大,。收入的分配越不平
其次,在职培训有助于解释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由于工作时间的影响。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直接影响 ➢在市场经济下,通常根据人们对企 业的贡献给予报酬。其他条件相同, 个人能力越强,他(或她)的劳动生 产率就越高,因而收入越多。 ➢个人收入不平等中的很大部分,是 由于能力差别而导致的教育和培训的 根本不同。
➢在这种条件下,B比A投资 更多的教育是合理的。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
❖ 修正的人力资本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
➢ 能力
➢ 家庭背景 ➢ 歧视 ➢ 机会与风险
➢ 公开的歧视性支付和歧视性提升直 接降低了被歧视者的收入; ➢ 职业排挤或隔离降低了女性和少数 民族的收入,都加速了收入的不平等。
为什么收入分配向右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