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教案
因式分解教案:用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教案:用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因式分解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实现以下学习目标:1. 理解什么是因式分解,以及为什么要进行因式分解;2. 学习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3. 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4. 学会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5.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步骤;2. 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和技巧;3. 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讲解及具体实例演示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讨论法:通过师生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3. 练习法:通过练习的形式巩固学生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入因式分解的话题,并举例说明。
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因式分解。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把一个复杂的式子拆分成简单的式子的情况。
比如,我们要计算三个数的积,如果这三个数已经被拆分成为更加简单的形式,我们就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计算。
因式分解就是将一个式子拆分成为简单形式的过程。
下面举一个例子,看看它是如何进行因式分解的:2. 解释因式分解的定义和基本步骤教师解释因式分解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如下: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式子分解成若干个因式的乘积的过程。
一般而言,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因式分解:1. 将式子进行化简2. 将系数大的项提取出来3. 找到公因数4. 应用因式公式5. 按照分解公式进行分解3. 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和技巧教师讲解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如下:1. 因式公式的运用因式公式是指一些特定的公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轻松地进行因式分解。
比如:a. 一次项差的平方公式:$(x+y)(x-y)=x^2-y^2$b. 平方差公式:$a^2-b^2=(a+b)(a-b)$c. 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d. 奇偶异同公式:$a^2-b^2=(a-b)(a+b)$2. 审视题目中的特殊格式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特殊格式来进行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三次方差公式)教案
因式分解(三次方差公式)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教授因式分解(三次方差公式)的概念及相关技巧。
因式分解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于解决方程、求根和简化表达式都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将通过简单而直观的方式介绍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
二、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2.1 因式分解的定义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表示为若干个乘积的形式的过程。
通过因式分解,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多项式简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便于进一步运算和理解。
2.2 因式分解的意义因式分解在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方程、求根以及简化表达式。
通过因式分解,我们可以将不易处理的多项式拆分成更小的部分,从而更方便地进行运算和推导。
三、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步骤3.1 因式分解的基本原则因式分解的基本原则是找出多项式中的公因子,然后将其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因子。
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最终将多项式分解为不可再分的因子乘积的形式。
3.2 三次方差公式的因式分解三次方差公式是常见的因式分解形式之一。
它可以将一个三次多项式分解为三个一次因子的乘积形式。
具体的步骤如下:1. 首先,观察多项式中是否存在公因子,如果有,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因子。
2. 其次,利用三次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三次方差公式的表达式为:`a^3 - b^3 = (a - b)(a^2 + ab + b^2)`。
根据此公式,我们可以将一个三次方差式因式分解为两个因子的乘积形式。
3. 最后,如果分解后的因子仍然是多项式,可以继续应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将其进一步拆分为更小的因子。
3.3 示例和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示例和练来帮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步骤。
提供一些多项式,并要求学生进行因式分解,以加深他们对概念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四、总结因式分解是数学中重要的技巧之一,能够帮助我们简化多项式、解决方程和求根。
通过本教案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到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示例和练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因式分解教案四篇
因式分解教案四篇因式分解教案篇1一、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来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意义,弄清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和特点;使学生知道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因式分解。
3、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能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重点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难点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教学方法比照发现法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设置:同学们,你能很快知道992-1是100的倍数吗?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或许还有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新课讲解:从上面992-1=(99+1)(99-1),我们容易看出,这种方法利用了我们刚学过的哪一个乘法公式?首先我们来做下面两题:(投影)1.计算以下各式:(1)(a+2)(a-2)=;(2)(a+b)(a-b)=;(3)(3a+2b)(3a-2b)=.2.下面请你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1)a2-4=;(2)a2-b2=;(3)9a2-4b2=;请同学们比照以上两题,你发现什么呢?事实上,像上面第2题那样,把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投影)比方:a2–16=a2–42=(a+4)(a–4)例题1:把以下各式分解因式;(投影)(1)36–25x2;(2)16a2–9b2;(3)9(a+b)2–4(a–b)2.(让学生弄清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和特点并会运用)例题2:如图,求圆环形绿化区的面积练习:第87页练一练第1、2、3题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方法?教学素材:A组题:1.填空:81x2-=(9x+y)(9x-y);=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2、以下多项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A)(B)(C)(D)3.把以下各式分解因式(1)1-16a2(2)9a2x2-b2y2(3).49(a-b)2-16(a+b)2B组题:1分解因式81a4-b4=2假设a+b=1,a2+b2=1,那么ab=;3假设26+28+2n是一个完全平方数,那么n=.由学生自己先做(或互相讨论),然后答复,假设有答不全的,教师(或其他学生)补充.学生答复1:992-1=99某99-1=9801-1=9800学生答复2:992-1就是(99+1)(99-1)即100某98学生答复:平方差公式学生答复:(1):a2-4(2):a2-b2(3):9a2-4b2学生轻松口答(a+2)(a-2)(a+b)(a-b)(3a+2b)(3a-2b)学生答复:把乘法公式(a+b)(a-b)=a2-b2反过来就得到a2-b2=(a+b)(a-b)学生上台板演:36–25x2=62–(5x)2=(6+5x)(6–5x)16a2–9b2=(4a)2–(3b)2=(4a+3b)(4a–3b)9(a+b)2–4(a–b)2=[3(a+b)]2–[2(a–b)]2=[3(a+b)+2(a–b)][3(a+b)–2(a–b)]=(5a+b)(a+5b)解:352π–152π=π(352–152)=(35+15)(35–15)π=50某20π=1000π(m2)这个绿化区的面积是1000πm2学生归纳总结因式分解教案篇2教学目标1、会运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
因式分解教案15篇
因式分解教案15篇因式分解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活动1:复习引入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1)7/9 ×13-7/9 ×6+7/9 ×2= ;(2)-2.67×132+25×2.67+7×2.67= ;(3)992–1= 。
设计意图:如果说学生对因式分解还相当陌生的话,相信学生对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应该相当熟悉.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用简便方法计算——因数分解这一特殊算法,使学生通过类比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从而为因式分解的掌握扫清障碍,本环节设计的计算992–1的值是为了降低下一环节的难度,为下一环节的理解搭一个台阶.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2:导入课题P165的探究(略);2. 看谁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案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基本的因式分解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进行因式分解。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以及如何确定提公因式后的另外一个因式。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复习多项式乘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从而引出因式分解的概念。
2. 探索新知:(1) 提公因式法: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多项式的乘积,找出它们之间的公因式,并将公因式提出来。
例如,分解因式:x^2 - 4x + 4,我们可以先提出公因式x,得到x(x - 4),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进一步分解。
(2) 公式法:引导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两个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分解因式:x^2 - 9,我们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a^2 - b^2 = (a + b)(a - b)进行分解,得到(x + 3)(x - 3)。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因式分解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因式分解方法,强调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以及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和确定提公因式后的另外一个因式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后的相关练习题。
2. 总结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写一篇关于因式分解的心得体会。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式分解教案6篇
因式分解教案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因式分解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因式分解教案篇1知识点:因式分解定义,提取公因式、应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十字相乘法、求根)、因式分解一般步骤。
教学目标: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方法,掌握利用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分解二次二项式的方法,能把简单多项式分解因式。
考查重难点与常见题型:考查因式分解能力,在中考试题中,因式分解出现的频率很高。
重点考查的分式提取公因式、应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及它们的综合运用。
习题类型以填空题为多,也有选择题和解答题。
教学过程:因式分解知识点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
分解因式要进行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分解因式的常用方法有:(1)提公因式法如多项式其中m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m既可以是一个单项式,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
(2)运用公式法,即用写出结果。
(3)十字相乘法对于二次项系数为l的二次三项式寻找满足ab=q,a+b=p的a,b,如有,则对于一般的二次三项式寻找满足a1a2=a,c1c2=c,a1c2+a2c1=b的a1,a2,c1,c2,如有,则(4)分组分解法:把各项适当分组,先使分解因式能分组进行,再使分解因式在各组之间进行。
分组时要用到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5)求根公式法:如果有两个根X1,X2,那么2、教学实例:学案示例3、课堂练习:学案作业4、课堂:5、板书:6、课堂作业:学案作业7、教学反思:因式分解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整式的乘法”是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从幂的运算到各种整式的乘法,整章教材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依据原有的知识基础,或运用乘法的各种运算规律,或借助直观而又形象的图形面积,得到各种运算的基本法则、两个主要的乘法公式及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的探索、认识与体验,完全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时,注意把握多项式的特点,对比乘法公式乘积结果的形式,选择正确的分解方法。
因式分解教案(优秀4篇)
因式分解教案(优秀4篇)初二数学因式分解教案篇一1、lie动词,意为“躺”,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分别为lay和lain,现在分词为lying。
I found he was lying on the ground.我发现他躺在地上。
【拓展】(1)lie有“位于”的意思。
A temple lies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一座寺庙位于山顶之上。
(2)lie作动词时,也可意为“撒谎”,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规则的,均为lied。
lie也可用作名词,意为“谎言”。
Don’t lie to me.不要向我撒谎。
The boy told a lie to me.这个男孩向我撒了谎。
(3)英语中,部分以-ie结尾的动词的-ing形式必须改ie为y再加-ing。
die → dying tie → tying lie → lying2、hopehope意为“希望”,用于表示有可能实现的愿望,其后可接不定式或宾语从句,但表达“希望别人做某事”时,则需用hope that从句。
I hope you can pass the exam.我希望你能通过考试。
【拓展】hope与wish的辨析:so hope+ to do sth.注意:没有hope sb. to do sth.的用法that从句表示很有可能实现的主观愿望for sth.sb. to do sth.能接sb.的复合结构wish+ sb. sth.能接双宾语to do sth.可与hope互换that从句用虚拟语气表示不太可能实现的愿望My mother wishes/hopes to find her lost watch swh..我妈妈希望在什么地方找到她丢失的手表。
I wish you to finish the work in time.我希望你及时完成这项工作。
3、adviceadvice是不可数名词,意为“意见、建议、劝告、忠告”,不能与不定冠词a连用。
14.3 因式分解【教案】八年级上册数学
14.3.1提公因式法课时目标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2.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运算能力.3.会利用因式分解进行简便计算,体会因式分解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重点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准确找出公因式.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1.回顾整式乘法完成填空:(1)m(a+b+c)=ma+mb+mc.(2)(x+1)(x-1)=x2-1.(3)(a+b)2=a2+2ab+b2.2.根据等式性质填空:(1)ma+mb+mc=m(a+b+c).(2)x2-1=(x+1)(x-1).(3)a2+2ab+b2=(a+b)2.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探究新知探究1因式分解问题:回顾引入中第2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将一个多项式化成多个整式相乘.教师引导并给出因式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p(a+b+c)pa+pb+pc通过观察,你发现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探究2提公因式法问题1:观察下列多项式有哪些相同因式?学生观察发现前者的相同因式为p,后者的相同因式为x.总结如下: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师生活动:教师板书:pa+pb+pc=p(a+b+c).引导学生用文字进行总结:一般地,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取出来,将多项式写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问题2:找出3x2-6xy的公因式,并思考如何确定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得出结论:公因式为3x.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如何确定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1.定字母:字母取多项式各项中都含有的相同的字母;2.定系数:公因式的系数是多项式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3.定指数:相同字母的指数取各项中最小的一个,即字母的最低次数.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方法和运算能力;学生从系数、字母、指数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开阔性,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意识.典例精讲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8a3b2+12ab3c;(2)2a(b+c)-3(b+c);(3)(a+b)(a-b)-a-b.解:(1)8a3b2+12ab3c=4ab2·2a2+4ab2·3bc=4ab2(2a2+3bc).(2)2a(b+c)-3(b+c)=(b+c)(2a-3).(3)(a+b)(a-b)-a-b=(a+b)(a-b)-(a+b)=(a+b)(a-b-1).技巧:1.整体思想找公因式;2.整项被提取后,1不能丢;3.可以用整式乘法验证.例2以下因式分解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原因并改正.(1)把12x2y+18xy2分解因式.解:原式=3xy(4x+6y).解:不正确.正解:原式=6xy(2x+3y).注意:公因式要提尽.(2)把3x2-6xy+x分解因式.解:原式=x(3x-6y).解:不正确.正解:原式=3xx-6yx+1·x=x(3x-6y+1).注意:某项提出莫漏1.(3)把-x2+xy-xz分解因式.解:原式=-x(x+y-z).解:不正确.正解:原式=-(x2-xy+xz)=-x(x-y+z).注意:首项有负常提负.例3计算:(1)39×37-13×91;(2)29×20.16+72×20.16+13×20.16-20.16×14.解:(1)原式=3×13×37-13×91=13×(3×37-91)=13×20=260.(2)原式=20.16×(29+72+13-14)=2 016.例4已知a+b=7,ab=4,求a2b+ab2的值.解:∵a+b=7,ab=4,∴原式=ab(a+b)=4×7=28.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体会在计算求值时,若式子各项都含有公因式,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可使运算简便,感悟学习因式分解的作用,培养学生转化意识、整体思想,进一步训练运算能力.巩固训练1.多项式15m3n2+5m2n-20m2n3的公因式是(C)A.5mnB.5m2n2C.5m2nD.5mn22.把多项式(x+2)(x-2)+(x-2)提取公因式(x-2)后,余下的部分是(D)A.x+1B.2xC.x+2D.x+33.简便计算:2 0132+2 013-2 0142.解:原式=2 013×(2 013+1)-2 0142=2 013×2 014-2 0142=2 014×(2 013-2 014)=-2 014.设计意图:巩固训练共设计3个题目,针对所学知识点对本节所学知识再巩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价,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和进行教学改进.课堂小结1.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是方向相反的变形,因式分解的目的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2.找公因式的方法三定:定系数;定字母;定指数.3.提公因式的因式分解的步骤第一步找公因式,第二步提公因式.4.提公因式的技巧或注意问题1.要提尽;2.不漏项;3.提负数要注意变号.5.本节用到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梳理本节课内容,回顾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总结方法,建立知识体系,体会类比、转化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优化.课堂8分钟.1.教材第115页练习第1,2,3题.2.作业.教学反思14.3.2公式法第1课时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课时目标1.探索并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体会转化思想和逆向思维.2.能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培养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3.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整体”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的应用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点,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学习难点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之前学习了平方差公式,今天先回顾一下.计算:(1)(x+2)(x-2);(2)(x-1)(x+1).选两名学生黑板上板书计算过程:解:(1)(x+2)(x-2)=x2-4.(2)(x-1)(x+1)=x2-1.设计意图:从结构上认识本节课所研究的多项式的结构特点,引出课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模型观念.探究新知问题:多项式a2-b2有什么特点?你能将它分解因式吗?学生观察得出结论:a2-b2=(a+b)(a-b)是a,b两数的平方差的形式.追问1:你能根据符号语言写出文字语言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整式乘法归纳出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的文字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追问2:如图,在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上剪掉一个边长为b米的小正方形,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根据此图形变换,你能验证刚才的公式吗?师生活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利用面积验证平方差公式,提问两名同学分别列出左右两个图形涂色区域的面积.左:涂色区域的面积=a2-b2;右:涂色区域的面积=(a+b)(a-b).根据左右涂色区域的面积相等得到:a2-b2=(a+b)(a-b).设计意图:通过利用拼图求面积验证平方差公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能力.典例精讲例1分解因式:(1)4x2-9;(2)(x+p)2-(x+q)2.解:(1)原式=(2x)2-32=(2x+3)(2x-3).(2)原式=[(x+p)+(x+q)]·[(x+p)-(x+q)].例2分解因式:(1)x4-y4;(2)a3b-ab.解:(1)原式=(x2)2-(y2)2=(x2+y2)(x2-y2)=(x2+y2)(x+y)(x-y).(2)原式=ab(a2-1)=ab(a+1)(a-1).例3已知x2-y2=-2,x+y=1,求x-y,x,y的值.解:∵x2-y2=(x+y)(x-y)=-2,∵x+y=1,①∴x-y=-2.②联立①②,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x+y=1, x-y=−2,解得{x =−12,y =32. 例4 计算下列各题:(1)1012-992; (2)53.52×4-46.52×4. 解:(1)原式=(101+99)×(101-99)=200×2=400. (2)原式=4×(53.52-46.52) =4×(53.5+46.5)(53.5-46.5) =4×100×7=2 800.例5 求证:当n 为整数时,多项式(2n +1)2-(2n -1)2一定能被8整除. 证明:原式=(2n +1+2n -1)(2n +1-2n +1)=4n ·2=8n , ∵n 为整数,∴8n 能被8整除.即多项式(2n +1)2-(2n -1)2一定能被8整除.设计意图:进一步通过例题强调平方差公式和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让学生体会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后的结果中有公因式,一定要再用提公因式法继续分解,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体会“一提二套三彻底”,培养学生归纳抽象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巩固训练1.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D )A.a 2+(-b )2B.5m 2-20mnC.-x 2-y 2D.-x 2+9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16a 2-9b 2= (4a +3b )(4a -3b ) ; (2)(a +b )2-(a -b )2= 4ab ; (3)2x 2-8= 2(x +2)(x -2) ; (4)-a 4+16= (4+a 2)(2+a )(2-a ) .3.如图,在边长为6.8 cm 正方形钢板上,挖去4个边长为1.6 cm 的小正方形,求剩余部分的面积.解:根据题意,得6.82-4×1.62=6.82-(2×1.6)2=6.82-3.22=(6.8+3.2)(6.8-3.2)=10×3.6=36(cm2).答:剩余部分的面积为36 cm2.设计意图:共设计3个题目,针对所学知识点对本节所学知识再巩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价,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和进行教学改进.课堂小结1.因式分解有哪些方法?2.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结构特点是什么?3.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步骤及注意问题有什么?4.本节用到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5.根据本节的研究思路思考因式分解还有什么方法?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梳理本节课内容,回顾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总结方法,建立知识体系,体会类比、转化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优化.课堂8分钟.1.教材第119页习题14.3第2,5(4)题.2.作业.教学反思第2课时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课时目标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培养模型观念.2.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3.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算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学习难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之前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今天先来回顾一下.计算:(1)(x+2)(x+2);(2)(x-1)(x-1).选两名学生黑板上板书计算过程:解:(1)(x+2)(x+2)=x2+4x+4.(2)(x-1)(x-1)=x2-2x+1.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巩固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为探究新知做准备,回顾完全平方公式,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体系的渗透,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探究新知问题1:观察多项式a2+2ab+b2,a2-2ab+b2,并回答下列各题.(1)每个多项式有几项?解:三项.(2)每个多项式的第一项和第三项有什么特征?解:都是一个数的平方.(3)中间项和第一项,第三项有什么关系?解:中间项是正负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追问:你能用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表述完全平方式吗?师生活动:选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等号两边互换位置,就得到:a2+2ab+b2=(a+b)2;a2-2ab+b2=(a-b)2.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述完全平方式: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问题2:你能把下面4个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并根据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写出等量关系吗?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拼图前后图形面积相等写出等量关系a2+2ab+b2=(a+b)2.设计意图:学生在归纳出完全平方式的结构特征后,尝试用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表述完全平方式,最后通过动手操作,以拼图的形式再次验证完全平方式,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典例精讲例1分解因式:(1)16x2+24x+9;(2)-x2+4xy-4y2.解:(1)原式=(4x)2+2·4x·3+32=(4x+3)2.(2)原式=-(x2-4xy+4y2)=-(x-2y)2.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3ax2+6axy+3ay2;(2)(a2+4)2-16a2.解:(1)原式=3a(x2+2xy+y2)=3a(x+y)2.(2)原式=(a2+4)2-(4a)2=(a2+4+4a)(a2+4-4a)=(a+2)2(a-2)2.例3计算:(1)1002-2×100×99+992;(2)342+34×32+162;(3)7652×17-2352×17.解:(1)原式=(100-99)2=1.(2)原式=(34+16)2=2 500.(3)原式=17×(7652-2352)=17×(765+235)(765-235)=17×1 000×530=9 010 000.例4已知a2+b2+2a-4b+5=0,求2a2+4b-3的值.解:由已知可得(a2+2a+1)+(b2-4b+4)=0,即(a+1)2+(b-2)2=0,解得a=-1,b=2.∴2a2+4b-3=2×(-1)2+4×2-3=7.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感受因式分解给计算带来的便捷,选题层次分明考察各有侧重点,让学生体会“数式同性”,掌握研究方法和知识的迁移性,形成体系,培养数感和运算能力.巩固训练1.下列四个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B)A.a2+1B.a2-6a+9C.x2+5yD.x2-5y2.把多项式4x2y-4xy2-x3分解因式的结果是(B)A.4xy(x-y)-x3B.-x(x-2y)2C.x(4xy-4y2-x2)D.-x(-4xy+4y2+x2)3.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1)4(2a+b)2-4(2a+b)+1;(2)y2+2y+1-x2.解:(1)原式=[2(2a+b)]2-2·2(2a+b)·1+12=(4a+2b-1)2.(2)原式=(y+1)2-x2=(y+1+x)(y+1-x).设计意图:共设计3个题目,针对所学内容对本节所学知识再巩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价,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和进行教学改进.课堂小结(1)因式分解有哪些方法?(2)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的结构特点是什么?(3)因式分解的步骤及注意问题有什么?(4)本节用到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梳理本节课内容,回顾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总结方法,建立知识体系,体会类比、转化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优化.课堂8分钟.1.教材第119页练习第1,2题.2.作业.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教案模板(10篇)
因式分解教案模板(10篇)因式分解教案 1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因式分解的概念;2、巩固因式分解常用的三种方法3、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4、应用因式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因式分解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恰当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拓展练习2、3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若a=101,b=99,求a2-b2的值利用因式分解往往能将一些复杂的运算简单化,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因式分解和怎样来因式分解。
二、知识回顾1、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因式分解?(让学生先思考,教师提问讲解,让学生明确因式分解的概念以及与乘法的关系)(1)._2-4y2=(_+2y)(_-2y)因式分解(2).2_(_-3y)=2_2-6_y整式乘法(3).(5a-1)2=25a2-10a+1整式乘法(4)._2+4_+4=(_+2)2因式分解(5).(a-3)(a+3)=a2-9整式乘法(6).m2-4=(m+4)(m-4)因式分解(7).2πR+2πr=2π(R+r)因式分解2、规律总结(教师讲解):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互逆过程.分解因式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解的对象必须是多项式.(2).分解的结果一定是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3).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3、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6_2+6_y+3_=-3_(2_-2y-1)公因式的概念;公因式的求法公式法:平方差公式:a2-b2=(a+b)(a-b)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4、强化训练教学引入师:教材在《四边形》这一章《引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长方形折叠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形纸条,按动画所示进行折叠处理。
动画演示:场景一:正方形折叠演示师: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正方形。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圆规,我们来研究正方形的几何性质—边、角以及对角线之间的关系。
因式分解教案4篇
因式分解教案4篇因式分解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感受其作用.2.难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3.关键:通过分解因数引入到分解因式,并进行类比,加深理解.教学方法采用“激趣导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2个问题:问题1:720能被哪些数整除?谈谈你的想法.问题2:当a=102,b=98时,求a2-b2的值.二、丰富联想,展示思维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1.ma+mb+mc=()();2.2-4=()();3.2-2y+y2=()2.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三、小组活动,共同探究(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①(+1)(-1)=2-1;②a2-1+b2=(a+1)(a-1)+b2;③7-7=7(-1).(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①92(______)+y2=(3+y)(_______);②2-4y+(_______)=(-_______)2.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练习.计算:993-99能被100整除吗?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提出如下纲目:1.什么叫因式分解?2.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有何区别?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选用补充作业.板书设计15.4.1 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例:练习:15.4.2 提公因式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2.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3.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1)22+4=2(2+2);(2)2t2-3t+1= (2t3-3t2+t);(3)2+4y-y2=(+4y)-y2;(4)m(+y)=m+my;(5)2-2y+y2=(-y)2.问题: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2.多项式42-和y2-yz-y呢?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式是m,在42-中的公因式是,在y2-yz-y中的公因式是y.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多项式42-8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把-42yz-12y2z+4yz分解因式.解:-42yz-12y2z+4yz=-(42yz+12y2z-4yz)=-4yz(+3y-1)分解因式,3a2(-y)3-4b2(y-)2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2或(-y)2,于是有两种变形,(-y)3=-(y-)3和(-y)2=(y-)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解法1:3a2(-y)3-4b2(y-)2=-3a2(y-)3-4b2(y-)2=-[(y-)23a2(y-)+4b2(y-)2]=-(y-)2 [3a2(y-)+4b2]=-(y-)2(3a2y-3a2+4b2)解法2:3a2(-y)3-4b2(y-)2=(-y)23a2(-y)-4b2(-y)2=(-y)2 [3a2(-y)-4b2]=(-y)2(3a2-3a2y-4b2)用简便的方法计算:0.84×12+12×0.6-0.44×12.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解:0.84×12+12×0.6-0.44×12=12×(0.84+0.6-0.44)=12×1=12.在学生完全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67练习第1、2、3题.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170习题15.4第1、4(1)、6题.板书设计15.4.2 提公因式法1、提公因式法例:练习:15.4.3 公式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发展学生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2.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3.关键: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己的思维.教学过程一、观察探讨,体验新知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1)(a+5)(a-5);(2)(4m+3n)(4m-3n).动笔计算出上面的两道题,并踊跃上台板演.(1)(a+5)(a-5)=a2-52=a2-25;(2)(4m+3n)(4m-3n)=(4m)2-(3n)2=16m2-9n2.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1.分解因式:a2-25; 2.分解因式16m2-9n.从逆向思维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1)a2-25=a2-52=(a+5)(a-5).(2)16m2-9n2=(4m)2-(3n)2=(4m+3n)(4m-3n).引导学生完成a2-b2=(a+b)(a-b)的同时,导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a2-b2=(a+b)(a-b).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投影显示或板书)(1)2-9y2;(2)164-y4;(3)12a22-27b2y2;(4)(+2y)2-(-3y)2;(5)m2(16-y)+n2(y-16).在观察中发现1~5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启发学生从平方差公式的角度进行因式分解,请5位学生上讲台板演.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解:(1)2-9y2=(+3y)(-3y);(2)164-y4=(42+y2)(42-y2)=(42+y2)(2+y)(2-y);(3)12a22-27b2y2=3(4a22-9b2y2)=3(2a+3by)(2a-3by);(4)(+2y)2-(-3y)2=[(+2y)+(-3y)][(+2y)-(-3y)] =5y (2-y);(5)m2(16-y)+n2(y-16)=(16-y)(m2-n2)=(16-y)(m+n)(m-n).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68练习第1、2题.1.求证:当n是正整数时,n3-n的值一定是6的倍数.2.试证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首先应注意每个公式的特征.分析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然后再确定公式.如果多项式是二项式,通常考虑应用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项式中有公因式可提,应先提取公因式,而且还要“提”得彻底,最后应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因式要化简,二是分解因式时,每个因式都要分解彻底.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171习题15.4第2、4(2)、11题.板书设计15.4.3 公式法(一)1、平方差公式:例:a2-b2=(a+b)(a-b)练习:15.4.3 公式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换元”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的应用能力.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学会应用.2.难点:灵活地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3.关键:应用“化归”、“换元”的思想方法,把问题进行形式上的转化,•达到能应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完成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1.分解因式:(1)-92+4y2;(2)(+3y)2-(-3y)2;(3) 2-0.01y2.因式分解教案篇2学习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能用代数式和文字正确地表述,并会熟练地进行计算。
[因式分解公式法教案]公式法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公式法教案]公式法分解因式公式法分解因式篇一:分解因式法_课件设计教学目标:1、会用分解因式法(提公因式,公式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能根据具体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程序:一、复习: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b2-4ac≥0)2、分别用配方法、公式法解方程:x2-3x+2=03、分解因式:(1)5 x2-4x (2)x-2-x(x-2)(3) (x+1)2-25二、新授:1、分析小颖、小明、小亮的解法:小颖:用公式法解正确;小明:两边约去x,是非同解变形,结果丢掉一根,错误。
小亮:利用“如果ab=0,那么a=0或b=0”来求解,正确。
2、分解因式法:利用分解因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分解因式法。
3、例题讲析:例:解下列方程:(1) 5x2=4x(2) x-2=x(x-2)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5x2-4x=0x(5x-4)=0x=0或5x=4=0∴x1=0或x2=(2)原方程可变形为x-2-x(x-2)=0(x-2)(1-x)=0x-2=0或1-x=0∴x1=2,x2=14、想一想你能用分解因式法简单方程x2-4=0 (x+1)2-25=0吗?解:x2-4=0(x+1)2-25=0x2-22=0 (x+1)2-52=0(x+2)(x-2)=0 (x+1+5)(x+1-5)=0x+2=0或x-2=0x+6=0或x-4=0∴x1=-2, x2=2 ∴x1=-6 , x2=4三、巩固:练习:P62 随堂练习1、2四、小结:(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就可用分解因式法来解。
(2)分解因式时,用公式法提公式因式法五、作业:P62 习题2.7 1、2公式法分解因式篇二:初中数学说课稿万能一、说教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内容,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式分解教案 (优秀5篇)
因式分解教案(优秀5篇)因式分解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过程】㈠、情境导入看谁算得快:(抢答)(1)若a=101,b=99,则a2-b2=___________;(2)若a=99,b=-1,则a2-2ab+b2=____________;(3)若x=-3,则20x2+60x=____________。
㈡、探究新知1、请每题答得最快的同学谈思路,得出最佳解题方法。
(多媒体出示答案)(1)a2-b2=(a+b)(a-b)=(101+99)(101-99)=400;(2)a2-2ab+b2=(a-b) 2=(99+1)2 =10000;(3)20x2+60x=20x(x+3)=20x(-3)(-3+3)=0。
2、观察:a2-b2=(a+b)(a-b),a2-2ab+b2 = (a-b)2,20x2+60x=20x(x+3),找出它们的特点。
(等式的左边是一个什么式子,右边又是什么形式?)3、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得出因式分解概念。
(学生概括,老师补充。
)板书课题:§6.1 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
㈢、前进一步1、让学生继续观察:(a+b)(a-b)= a2-b2, (a-b)2= a2-2ab+b2,20x(x+3)= 20x2+60x,它们是什么运算?与因式分解有何关系?它们有何联系与区别?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因式分解结合:a2-b2 (a+b)(a-b)整式乘法说明: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其特点是:由和差形式(多项式)转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其特点是:由整式积的形式转化成和差形式(多项式)。
因式分解教案四篇
因式分解教案四篇因式分解教案篇1课型复习课教法讲练结合教学目标(学问、力量、教育)1.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会用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2.通过乘法公式,的逆向变形,进一步进展同学观看、归纳、类比、概括等力量,进展有条理的思索及语言表达力量教学重点把握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教学难点依据题目的形式和特征恰当选择方法进行分解,以提高综合解题力量。
教学媒体学案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学问梳理】1.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2.分解困式的方法:⑴提公团式法:假如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⑵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3.分解因式的步骤:(1)分解因式时,首先考虑是否有公因式,假如有公因式,肯定先提取公团式,然后再考虑是否能用公式法分解.(2)在用公式时,若是两项,可考虑用平方差公式;若是三项,可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若是三项以上,可先进行适当的分组,然后分解因式。
4.分解因式时常见的思维误区:提公因式时,其公因式应找字母指数最低的,而不是以首项为准.若有一项被全部提出,括号内的项 1易漏掉.分解不彻底,如保存中括号形式,还能连续分解等(二):【课前练习】1.以下各组多项式中没有公因式的是( )A.3x-2与 6x2-4xB.3(a-b)2与11(b-a)3C.mxmy与 nynxD.aba c与 abbc2. 以下各题中,分解因式错误的选项是( )3. 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4. 分解因式:x2+2xy+y2-4 =_____5. 分解因式:(1) ;(2) ;(3) ;(4) ;(5)以上三题用了公式二:【经典考题剖析】1. 分解因式:(1) ;(2) ;(3) ;(4)分析:①因式分解时,无论有几项,首先考虑提取公因式。
因式分解集体备课
因式分解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因式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演绎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其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通过复习整式的乘法,引出因式分解的概念。
讲解与示范:讲解因式分解的方法,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并进行相应的例题示范。
学生实践:学生自己尝试进行因式分解,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总结与归纳: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联系和区别。
作业与拓展: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因式分解方法,同时鼓励他们尝试更高级的因式分解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板
书进行讲解和演示。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因式分解的掌握情况。
课后反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评价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总结本次集体备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公式法因式分解教案设计三
公式法因式分解教案设计三篇7:公式法的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初中代数的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数的开方、以及前三种因式分解法、直接开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掌握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配方法和开平方两个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配方法是解方程的通法,同时会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也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思考方面: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使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方面:结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和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所有的方程都可以用公式法解决,感受到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渗透分类的思想;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会熟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判别式二、教学法分析教法: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的自主探究式与交流讨论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由旧知识引导探究一般化问题的形式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法: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和分类归纳的方法,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铜锁亲自尝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三、过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复习导入――呈现问题――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因式分解法》教案3.docx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5教学内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1)了解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学会观察方程特征,选用适当方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学会观察方程特征,选用适当方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问题一根据物理学规律,如果把一个物体从地面以l()m/s的速度竖直上抛,那么物体经过x s离地面的高度(单位:m)为10^-4.9z a根据上述规律,物体经过多少秒落回地面(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师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尝试列方程,可有学生解释如何理解“落冋地面”.【设计意图】学生首先要理解实际问题背景下代数式的意义,理解落冋地面的意义就是高度为零,就是表示高度的代数式的值为零,从而列出方程.在阅读并尝试回答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在生活、生产中需耍用到方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观察感知,理解方法问题二如何求出方程的解呢?师生活动: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考虑用配方法和公式法解决问题,教师再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结构,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努力发现因式分解法方法解方程.【设计意图】通过配方法和公式法的选择,更好地让学生对比感受因式分解法的简便, 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和准备.问题三如果ab=O^则有什么结论?对于你解方程有什么启发吗?师生活动:学生很容易回答有a=0或的结论.由此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发现用因式分解中提取公因式法解方程更加简便,从而学生会对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理解.问题四上述方法是是如何将一元二次方程降为一次的?师生活动: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体会到通过提取公因式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了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的形式,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方程在因式分解过程中的变化,在学生总结发言的过程中适当引导.【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不同解法,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在反思小结的过程屮,理解因式分解法的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3.例题示范,灵活运用例解下列方程(1)x(x-^ + x-2 = 0;(2)F —2x4■专.师生活动:提问:(1)如何求出方程(1)的解呢?说说你的方法.(2)对比解法,说说各种解法的特点.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对比解法的不同.【设计意图】问题(1)的提出是开放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将括号打开,然后利用配方法或公式法,也有些学生会观察到如果将乳-2当作一个整体,利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直接就化为两个一次式乘积为零的形式.通过问题(2)的思考讨论,让学生体会解法的利弊,注重观察方程口身的结构.师生活动:提问:(1)方程(2)与方程(1)对比,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2)谈谈方程(2)的解法.学生观察方程⑵与方程⑴的区别,用类比划归的思想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问题(2)的方程需要先进行移项,将方程化为右侧等于零的结构,然后得到一个平方差的结构,利用平方差公式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为零的结构.4.巩固练习,学以致用完成教材P14练习1, 2.【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掌握情况.5.小结提升,深化理解问题五(1)因式分解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请大家总结三种解法的联系与区别.师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归纳因式分解法的一般步骤.总结各种解题方法的特点,体会各种方法的利弊,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了鼓励和肯定,对于小结交流中的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纠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结反思,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体会到配方法需要将方程进行配方降次,公式法需要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利用求根公式求解;而因式分解法需要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次项乘积为零的形式;另在还让学生体会到配方法和公式法适用于所有方程,但有时计算量比较大,因式分解法适用于一部分一元二次方程,但是三种方法都体现了降次的基本思想.五、目标检测设计解下列方程1. /-2% = 0.【设计意图】利用提取公因式法解方程.2. ?-9=0【设计意图】利用平方差公式解方程.3・?+2x-l = 0【设计意图】利用因式分解法不适合的方程可选择用公式法或配方法解决.4. (2X+1)J=3(2JC+I).【设计意图】选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试题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谢琳一、选择题1.方程(x-l6)(x+8)= 0 的解是().A .斗=一16■号=8B .両=16■巧=—8C . Xj= 16s Xj = 8D.斗=—16,召=—8考查目的:考查直接利用因式分解法的求解.答案:B.解析:两项一次项乘积为0,两个一次项分别为零.2.方程(x+p a=x4-1的正确解法是().A.化为壽十1 —0B. ir+1-lC.化为(A +P(<+1~D=0D.化为^+3x+2 = 0考查目的:考查提取公因式法的求解.答案:C.解析:以「14为整体提取公因式.3・方程吃44尸一4(jr-『=0正确解法是().A.直接开方得X^+l) = 2(*-DB.化为一般形式13^+5=0C.分解因式得[XrM)i-2(x-D][X<-l-l)-2(7-1)]= 0D.直接得“1=0或“1 = 0考查目的:考查平方差公式求解.答案:c.解析:将9和4分别看作3和2的平方,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求方程解二、填空题4.方程X(X4-2)=2(X+2)的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目的:考查提取公因式法的求解.答案:賀=一2或码=2.解析:以JT+2为整体提取公因式.5.方程(x-2)a = 2»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目的:考查平方差公式求解.答案:*| = 18或召=一14.解析:将256看作16的平方,利用平方差进行因式分解求方稈解.三、解答题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6.(2t+3)J=3(3t+^ ・考查目的:考查提取公因式法的求解.3答案:一一或^1 = 02解析:以21+3为整体提取公因式.7.把小圆形场地的半径增加5m得到大圆形场地,场地面积增加了4倍,求小圆形场地的半径.考查目的:考查平方差公式求解的实际问题.7r(r + 5)2 = 4 兀r2,答案:(r + 5)2-(2r)2=0,*i = 5 或弓=--(舍).解析:能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利用平方差进行因式分解求方程解,会对解进行取舍.。
因式分解教案
因式分解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2.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因式分解计算。
3.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因式分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数学7年级上册》、小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算式:2x+4,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发现“2”既是2x的系数,又是4的因数。
提问:“观察发现,4除以2等于2,2乘以2等于4,那么2x+4可以化简成什么样的式子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回答。
1.引入因式分解的概念,解释因式、分解的概念。
板书公式“a(b+c)=ab+ac”并解释。
然后通过例题进行解释说明。
2.讲解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分解差、分解和。
三、讲解并练习(20分钟)1.板书例题:12x+15、提问:“这里有没有可以提取的公因式呢?”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给予表扬。
2.板书例题:16x-8、提问:“这里有没有可以提取的公因式呢?”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给予表扬。
3.板书例题:5a+10b。
提问:“这里有没有可以提取的公因式呢?”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给予表扬。
四、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进行总结,并列出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最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巩固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核对。
六、拓展延伸(10分钟)举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解决。
七、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并与学生互动,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作业题,并预告下一节课内容。
九、教学反思(2分钟)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回顾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2024年因式分解优秀教案通用
2024年因式分解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1. 因式分解的概念: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掌握基本的因式分解方法。
2. 提公因式法: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3. 运用公式法:掌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解决相关问题。
4. 十字相乘法:学会使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解决具体问题。
5. 分组分解法:掌握分组分解法,解决较复杂的因式分解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及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分解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够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
2. 教学重点: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等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2. 知识讲解:(1)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意义;(2)提公因式法及例题讲解;(3)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及例题讲解;(4)十字相乘法及例题讲解;(5)分组分解法及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因式分解的概念;2. 提公因式法;3. 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4. 十字相乘法;5. 分组分解法;6.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解因式:x^2 5x + 6;(2)分解因式:a^2 4;(3)分解因式:3x^2 + 6x;(4)分解因式:4a^2 9b^2。
2. 答案:(1)(x 2)(x 3);(2)(a + 2)(a 2);(3)3x(x + 2);(4)(2a + 3b)(2a 3b)。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精心整理
2024年送教上门数学教案精心整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材第四章《因式分解》,具体内容为:4.1 因式分解的定义及基本概念,4.2 提公因式法,4.3 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2. 学会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因式分解的定义,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的运用。
难点: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分水果、分配任务等,引导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讲解因式分解的定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
(2)以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为例,详细讲解两种方法的步骤。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尝试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
4. 知识巩固(2)针对重难点,进行巩固练习。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因式分解的定义及基本概念2. 提公因式法3. 公式法4.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6x^2 9x。
(2)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x^2 4。
(3)实际应用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求长方形的面积。
2. 答案(1)3x(2x 3)(2)(x + 2)(x 2)(3)面积 = 长× 宽 = 2宽× 宽 = 2宽^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因式分解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引入更多因式分解的方法,如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和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9级教案
- 1 -
课 题:§15.4 因式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
②使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能力目标:
① 培养分工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比、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是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2.难点是识别多项式的所有公因式.
教学方法: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彩色粉笔.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练习,计算下式:
(1)m (a+b+c )=______; (4)ma+mb+mc=( )(a+b+c );
(2)x (x+1)=________; (5)x x 2=( )(x+1);
(3)a (x-y )=_________; (6)ax-ay=( )(x-y ).
[教学要点]做整式乘法,运用乘法法则解答(1)至(3)题,再利用左边的式子将右边三道题填空.
2、讲评:(1)、(2)、(3)题等式的左边都是整式乘积的形式。
做乘法运算后,便得到右边的多项式形式.
现在我们要问,如果把上述问题反过来,如果由已知的多项式,去求它的积的形式
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
二、新课讲述
1、讲述概念
由情景引入的(4)(5)(6)题可概括出因式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
式乘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也可以看成是整式的一种特殊的运算。
它与整式的乘法运算的变化过程恰恰相反。
例如在(1)、(2)、(3)两个式子中,从等号左边到右边是乘法运算,而从右边到左边则是因式分解.
由情景引入的(4)(5)(6)题可知多项式各项都含有一个公共的因式.所以得到多项式的公因式的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各项都含有一个公共的因式,则我们把这个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如何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呢?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可以观察多项式的各项,发现它们的公因式并把它提到括号外面来。
像这样,将多项式ma+mb+mc 写成m(a+b+c)的形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范例讲解
例1 把323812a b ab c +分解因式.
[教学要点]先让学生认出这是一个二项式。
其次,让学生观察两项的共同因式,并在各项中先把它分离出来。
这里公因式是一个单项式,它的系数是两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它的字母要取两项都有的相同字母,而字母的指数是取最低次幂的。
例2 把2a(b+c)-3(b+c)分解因式. [教学要点]让学生知道公因式也可以是多项式,(b+c)是这两个式子的公因式,可以直接提出.
3、由学生从两个例题中总结出提公因式法的要领:
三定法:①定系数:系数找最大公约数;
②定字母:字母找相同字母;
③定指数: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
注意:公因式可以是单项式,还可以是多项式.
三、课堂练习
把下列各多项式分解因式:
(1)22210.55
a b a b --; (2)x(2a-b)+3y(b-2a) . 四、小 结
1、什么是因式分解?
2、确定公因式的方法:
(1)定系数; (2)定字母; (3)定指数.
3、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步骤(分两步):
第一步,找出公因式;
第二步,提取公因式.
4、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应注意的问题:
(1)公因式要提尽;
(2)小心漏掉1;
(3)提出负号时,要注意变号.
五、作业:171页2、7题(必做题);171页9题(选做题).
思考题:将2
x 分解因式.
49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