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为什么会讨厌商鞅?司马迁《史记》致世人都误解商鞅!
商鞅“刻薄寡恩”辩
商鞅“刻薄寡恩”辩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司马迁对商鞅的态度辨析了商鞅变法过程中的是与非,从而说明商鞅并非刻薄寡恩之人,他在历史的进程中,功大于过。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商鞅使计生擒魏将卬是为了在秦国立功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以便于更好地实施新法,并不能说明他刻薄寡恩。
第二部分主要讲商鞅对卬、以及公子虔的做法除了捍卫变法的权利,也体现着他对秦孝公的忠心与赤诚。
第三部分主要讲商鞅之法乃是顺应历史潮流,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在当时却是最佳选择,后人应该更客观地去看待这段历史。
关键词:商鞅变法 ; 刻薄寡恩; 审时度势; 君臣同心; 以身殉法商鞅作为一个改革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商鞅(约前390~前338),名鞅,本是卫国人,也叫卫鞅,后来封于商,号商君,所以又叫商鞅,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
在《史记.商君列传》的结尾,司马迁对商鞅作出了评价:“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1]”很明显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商鞅持着一种批判的态度,他对商鞅的评价用“刻薄少恩”来概括。
但是纵观商鞅一生的得与失,已经不能用“刻薄少恩”四个字去简单评论。
一司马迁在论述商鞅刻薄寡恩的时候,提到了“欺魏将卬”,意思是说商鞅曾经在魏国时候与卬交好,然而在秦国与魏国交战的过程中,他利用往日交情欺骗了卯,从而大败魏国。
暂不论商鞅与卯的交情如何,单说战场上,兵不厌诈,实属常事。
与晋文公的“退避三舍”以报恩相比,商鞅确实少了一些儒家的仁义,但是晋文公乃一国之君,他要赢得天下,需要打出仁义的旗号。
当时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已经胸有成竹,他对这场战争是很有把握的,因此“退避三舍”除了有报恩的缘故,也想借此来向天下显示他的贤德。
而商鞅不同,商鞅是人臣,立场与晋文公有诸多不同。
司马迁对商鞅评价的矛盾性之探析
司马迁对商鞅评价的矛盾性之探析作者:杨懿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9期摘要: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商鞅的評价看似有矛盾,但实则包含了司马迁想要传递的信息在其中。
本文通过分析《商君列传》中司马迁评价之矛盾性的具体体现,试着分析内在矛盾性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图分类号:B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7-0045-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31一、综述商鞅变法为秦之富强打下了基础,但因为秦帝国过早的衰败,汉代中期的儒家知识分子对商鞅的评价普遍不甚高,如《盐铁论》中贤良文学认为:“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
”[1]司马迁在《商君列传》中对商鞅的贡献表示了肯定,但在结尾的“太史公曰”却对商鞅持批评的态度,造成这种看似矛盾的评价原因为何?目前学界有的研究集中在其变法措施以及变法目的之上,将《商君列传》作为《商君书》的参照文献:曾振宇通过分析商鞅的思想,认为他是通过“明刑”达到“去刑”的目的[2];孔毅认为商鞅面对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选择“更礼”而非“复礼”是明智的选择[3]。
也有从《商君列传》本身文本出发的研究:杨玲和葛光香认为将《仲尼弟子列传》排在《商君列传》和《伍子胥列传》之间是暗含司马迁的评价在其中的,表达了司马迁对法家的批判[4];林聪舜认为《商君列传》是反秦反法家时代的产物,但又不能不承认其贡献,因此在《商君列传》中体现儒法二家的对抗[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商君列传》中司马迁评价之矛盾性的具体体现,试着分析内在矛盾性形成的原因。
二、矛盾性的具体体现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呈现出矛盾性,而这矛盾性的具体体现就在于本传中的褒贬结合及结尾“太史公曰”的批判。
(一)负面的评价首先看文中表示贬义的评价。
史记会注考证提到:“夫子春秋之教,一变为严刑苛法,卫鞅之所以次弟子传也。
史记人物评论800字商鞅
史记人物评论800字商鞅负面评价由于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千百年后的人们还蔑称秦国为虎狼之国。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后人又说:“卫鞅入秦,景监是因。
王道不用,霸术见亲。
政必改革,礼岂因循。
既欺魏将,亦怨秦人。
如何作法,逆旅不宾!”正面评价但是也有人肯定商鞅,比如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这是在肯定商鞅的治国方略。
”而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
所利不能药共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虽说商鞅刻薄,所谓“乱世用重典”本也无可厚非,反而说明商鞅之诚信品质。
梁启超也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张居正同列。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列出“中国六大丞相”为管仲、商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
与上面的“中国六大政治家”相比,是将李德裕换成了王猛。
在现代,尽管有少数不同声音,但大多数人承认商鞅是一个敢于触动旧势力、敢于改革的英雄。
论商鞅
论商鞅商鞅,世人对他并不陌生,关于商鞅的普遍印象,大致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废井田,行军功,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在秦国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最终平定海内,一统六国。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商鞅是偶像。
然而,是也非也,都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商君书》,将自己置身千百年前烽火连天的战国,才能真正认识与评价真实的商鞅。
标签:商鞅;商鞅变法;商君书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商鞅这个名字虽然简短,但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农事方面,他废井田,却建名田;在军事方面,他讲军功,却教人完全沦为了保卫国家或田间劳作的愚民;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废除分封制,大胆采用郡县制,强化对人民的垂直管理……后人对商鞅的看法各执己见,有的对商鞅大加赞赏,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有的把商鞅贬得一文不值,以为此是强秦暴政之始、灭亡之始也。
关于商鞅的治国理念,仔细看来是简单、粗暴的,他阐述了人与资源、人民与国家的关系,即将社会生活简单化,将复杂人性简单化。
对于百姓任何的需求,他全然漠视,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他辛苦想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然而却弄巧成拙,撇开他被处以极刑不讲,秦至二世而亡,也是商鞅变法的后遗症。
首先自然要解读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其中描绘的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可见司马公对商鞅变法不吝溢美之词:道路上没有人去捡人们丢下的东西,山里没有强盗作祟,人民生活温饱,都去参与战争,没有人私下勾心斗角。
然而,《史记》中也写道:“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这里又可以解读出司马迁指责商君的三大罪状:言辞浮夸,不是本性;靠太监推荐得势;滥用刑法,手段欺诈。
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商鞅,这个名字一提起来,大家脑海中可能都会闪过一些历史片段。
说起他,很多人会想到变法、改革,那可是古代中国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
他在《史记》里被记载得热热闹闹,真是一个“是非之地”啊。
商鞅的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情节紧凑,角色多样,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商鞅是个聪明人,他眼看着秦国那是“土肥水美”,可惜就是人心不齐、杂草丛生,心里也不得劲。
于是,他决定要搞大事情,改革这个国家。
那时候,大家对商鞅的想法可是有些忐忑。
想想吧,谁愿意接受改变呢?不过,商鞅的魅力在于,他能说会道,一张嘴就是一张“金口”。
他的变法内容听起来就像是给人喝了一杯“强心剂”,说要废除旧规、重用新法,给大家一种新生的感觉。
《史记》对商鞅的评价那可谓是“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是个“英雄”,另一些人却把他视为“魔头”。
要知道,改革这事就像是趟雷区,一不小心就会被炸飞。
商鞅让那些贵族们心里直打鼓,因为他的变法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于是,各种阴谋诡计就开始浮出水面,想要让商鞅“下台”。
可是,商鞅可不是吃素的,他紧紧抓住自己的权力,一步步把改革推向前进,真是个狠角色。
不过,改革的过程可不是一帆风顺。
商鞅在推行新法的时候,除了遭遇到反对派的阻击,还得面对百姓的反感。
想象一下,古时候的农民们对这些新规矩可不太理解,大家都是“老实人”,突然来个新法,心里当然会觉得“这是什么鬼”。
于是,商鞅就得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让大家相信这些变法是为他们好。
他开始推出一些福利,比如减轻赋税、奖励耕作,这一招果然有效,慢慢地,大家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要说商鞅的变法,最大的亮点就是重视法治。
他提倡“法不阿贵”,这句名言在《史记》中可是写得透彻得很。
意思就是不管是谁,都得遵守法律。
真是个“以法治国”的先驱。
这点在当时可是相当具有前瞻性的,大家都在玩“关系”,商鞅却说:“来吧,大家一起遵守法律,大家都平等。
”想想,做这件事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生怕踩到某个大佬的尾巴,结果就是“被打脸”。
商 鞅变法为何会引发争议
商鞅变法为何会引发争议商鞅变法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使秦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诸侯国逐渐崛起,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样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变法,在当时却引发了诸多争议。
商鞅变法的核心举措包括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重农抑商、推行郡县制等。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旧有的社会秩序和利益格局,触动了许多阶层的既得利益。
首先,废除世卿世禄制对贵族阶层的冲击极大。
在此之前,贵族凭借世袭的爵位和俸禄,世代享受特权,过着优渥的生活。
商鞅变法废除了这一制度,使得贵族们失去了与生俱来的特权和财富来源。
他们不再能够依靠出身来获取高位和丰厚的待遇,而必须凭借自身的功绩和能力来争取。
这无疑引发了贵族们的强烈不满和反对,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
其次,军功爵制的推行虽然为平民提供了晋升的机会,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在这一制度下,平民可以通过在战场上立下战功来获得爵位和土地,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许多人为了获取军功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且,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功利性和暴力倾向,使得人们过于追求军功和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道德和人文的价值。
再者,重农抑商政策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农业被视为国家的根本,商鞅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农业生产,如奖励耕织、免除农业税等。
同时,他对商业进行了抑制,提高商人的赋税,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这一政策在短期内确实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保障了国家的粮食供应和财政收入。
但从长远来看,过度抑制商业的发展,限制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社会经济结构单一,不利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推行郡县制也触动了地方势力的利益。
在郡县制下,地方的权力被收归中央,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进行管理。
这削弱了地方豪强和旧贵族对地方的控制,他们不再能够像以前那样在自己的领地内为所欲为。
因此,地方势力对这一制度也充满了抵触情绪。
商鞅变法的实施手段也较为强硬和激进。
关于“强国弱民”,你可能误解了商鞅彰考局
关于“强国弱民”,你可能误解了商鞅彰考局商鞅变法中的“强国弱民”之法,后人误解颇多,认为这是在主张削弱或掠夺民众,乃至被视为愚民政策的代表。
其实,如果深入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你会发现,这一解释并非商鞅的本意。
这是“彰考局”为你推送的第 122 篇文章接下来你将看到▼●商鞅“弱民”的本意是压抑民众欲求,使其“专心务农”●本是权宜之计的“弱民”思想,被后来的商学派极端化撰文▼大壮(彰考局专栏作者)“弱民”的本意秦代文献流传下来的很少,想要了解商鞅变法思想,最重要的文献还是《商君书》和《史记》。
“强国弱民”,出自《商君书》的《去强》《说民》《弱民》《错法》等篇。
“强国”,很容易理解,指国家富强,国强、国治、国富。
①“弱民”,在一些流行的说法中,被解释为,削弱或剥夺民众。
沉入具体的历史情境,时下对“弱民”的解释,失之片面,误解了商鞅的本意。
“强国弱民”立说的基础,是商鞅入秦之后以“强国之术”打动秦孝公的“改革宣言”——《垦草令》②。
这篇《垦草令》即《商君书》中的《垦令》,商鞅认为,农业生产是强国必由之路,他提出了二十条垦荒措施,并予以详细论证和解释,归纳起来,即希望通过“抑商重农”富国。
▲商鞅变法举措之“废井田开阡陌”,汉代画像砖再结合《商君书》中另一篇非商鞅亲著,但与之关系密切的《农战篇》可知,商鞅试图以“农战”强国,“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③具体到“农战”之“农”,又该如何实现?当时,农民在秦国地位低下,经商、宦游等职业让农民无法专心务农,商鞅希望运用一切手段“令民归心于农”。
手段之一,便是禁止农民接触外来事物,禁止其迁徙,隔绝他们与知识的联系,减少其欲望,让其专心农业: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
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
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
民不贱农,则农勉而不偷。
国安不殆,勉农勉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
商 鞅变法为何会遭到儒家士大夫批评
商鞅变法为何会遭到儒家士大夫批评在历史的长河中,商鞅变法无疑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然而,这场变法却遭到了儒家士大夫的强烈批评。
要探究其中的缘由,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与儒家理念存在根本冲突。
儒家强调“仁政”,主张以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商鞅变法则侧重于以严刑峻法来规范社会行为,通过强制手段推动改革。
商鞅主张“法治”,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要求所有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不论身份地位。
这种严格的法律制度在儒家士大夫看来,过于冷酷无情,缺乏人性的关怀。
儒家认为,仅仅依靠法律的制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而应该通过道德教育和伦理规范来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其次,商鞅变法中的一些具体措施也与儒家的价值观不符。
例如,商鞅推行的军功爵制,打破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使得平民有机会通过军功获得爵位和官职。
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贵族的特权,引发了他们的不满。
而儒家士大夫大多出身于贵族阶层,他们自然对这种损害自身利益的变革持否定态度。
此外,商鞅变法鼓励耕战,重视农业和军事,而相对轻视文化教育和礼仪道德。
儒家则将文化教育视为治国的重要手段,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才,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商鞅变法对文化教育的忽视,在儒家士大夫眼中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再者,商鞅变法的实施方式也引起了儒家士大夫的反感。
商鞅为了确保变法的顺利推行,采取了强硬的手段,甚至不惜使用残酷的刑罚来镇压反对者。
这种高压政策使得社会气氛紧张,民众生活在恐惧之中。
儒家倡导“和为贵”,主张以温和、渐进的方式进行改革,以减少社会的动荡和冲突。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儒家士大夫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代表着传统的贵族利益和社会秩序。
商鞅变法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平衡,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和地位,使得儒家士大夫感到自身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此外,商鞅变法强调功利和实用,追求国家的富强和军事的强大。
商 鞅变法为何会遭到儒家士大夫反对
商鞅变法为何会遭到儒家士大夫反对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但它却遭到了儒家士大夫的反对。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与儒家的理念存在根本冲突。
儒家强调的是“仁政”“德治”,主张以道德感化和礼教规范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而商鞅变法则侧重于“法治”,依靠严格的法律和奖惩制度来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在儒家士大夫看来,商鞅的法治过于严苛,缺乏人性的关怀和道德的引导。
他们认为,单纯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会导致社会的冷漠和道德的沦丧。
其次,商鞅变法的一些具体措施也触犯了儒家士大夫的利益。
例如,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
这意味着贵族的世袭特权被剥夺,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军功才能获得爵位和官职。
而儒家士大夫大多出身于贵族阶层,世卿世禄制的废除直接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他们自然会对商鞅变法心怀不满,极力反对。
再者,商鞅变法强调农战,主张重农抑商。
儒家士大夫则认为商业也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商鞅这种过度抑制商业的做法并不认同。
他们认为商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物资的流通和社会的繁荣,而商鞅的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
此外,商鞅变法主张打破旧有的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以法律和制度来规范社会秩序。
而儒家注重的是宗法伦理和家族秩序,强调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商鞅的变法举措无疑是对儒家所珍视的宗法传统的巨大冲击,这也是儒家士大夫反对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商鞅变法的推行方式较为激进和强硬。
商鞅为了确保变法的顺利实施,采取了铁腕手段,对反对变法的势力进行严厉打击。
这种强硬的作风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也让儒家士大夫对变法产生了反感和抵触情绪。
从思想层面来看,儒家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注重的是内在的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
而商鞅变法所带来的剧烈社会变革,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和秩序,让儒家士大夫感到不安和忧虑。
他们担心这种变革会破坏社会的根基,导致道德沦丧和人心不古。
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 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
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自古以来,都有帝王为民不仁不义的典范,中国历史上也不乏这样或者那样令人不齿的帝王。
他们以一己之力,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甚至惨死,给国家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例如汉武帝,为了自己的私欲他毁掉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秦朝商鞅制定了“一人终身犯法、全家灭族”的法律,秦始皇也不例外。
这是一个令人唾弃的悲剧之君。
一、秦朝是个残酷的时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之役起于西川,止于咸阳,其暴行不可胜数。
”在长达近千年的时间里,秦朝不仅没有统一和军事上取得了胜利,反而是在混乱中不断地灭亡。
这与统治者为百姓所带来的灾难不无关系。
为了达到自己所想,秦政府实行了“焚书坑儒”、“坑杀无辜”、“暴虐无道”等残忍之举。
对于这些行为不仅没有减少人民对秦国的不满甚至还要反抗,这些都会让秦朝更加残暴。
这些暴行不但毁掉了秦国的国运和声誉、让百姓流离失所,而且也让秦朝在民众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
二、秦朝,以一个统治者的名字出现在世人眼前秦始皇嬴政即位,是秦始皇之后的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
他建立了秦朝以后,通过一统六国的政策,逐渐把六国,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
然而统一六国以后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秦始皇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在统一六国后他不断挥霍百姓。
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天下之后,下令废除秦朝的法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禁止地方官员私自更改人口、土地制度。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秦始皇下令:“天下非秦族不得复有”“秦朝之亡秦者胡也”等等“胡言”层出不穷,秦始皇甚至连自己的父亲都能干得出来。
由此引发“焚书坑儒”等惨剧的发生……后来还废除车夫制度等等。
三、秦朝的暴政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
它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
秦朝实行“法家”和“农战”方式,使得百姓饱受苦难,社会矛盾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秦朝在土地兼并问题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保证天下安宁。
六国因价值观不同拒绝商鞅变法
重罚,后者的核心是废除世卿和 实行的那一套。
军功制。但商鞅自己发明的部分
事实上,就是商鞅本人也很
才是他变法中的最关键部分。这 清楚 , 他在秦国所实行的那一套
些内容主要是:改革户籍制度, 在六国是不可能施行的。甚至在
实行什伍连坐法、奖励耕织重农 商鞅本人内心也并不愿意实行自
抑商、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 己的那一套,他更愿意用“王道”
按理说,商鞅变法在秦国获 面,秦国所选用的全部是六国的
得如此大的成功,秦国的军力超 人才。从商鞅开始,到名将白起,
过了六国,六国岂不是应该学习 名相吕不韦、李斯,灭六国的王
54
科学大观园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悬疑揭密
孙鞅封在商地,称为商君,这就 而商鞅变法中的核心部分,则恰
是商鞅这个名字的由来。但到了 是六国价值观决不认同的部分。
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后,被迫 商鞅变法的法理原则实际上是后
出逃的商鞅并不被六国接纳,无 来荀子所提出的“人性本恶”。
奈回到秦国的他被秦惠王所杀。 当时六国是周礼社会的延续,认
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如包拯、海瑞),但是其作为 一种具有悠久和广泛群众基础的 社会意识,则是民间的。清官的 事迹凝聚了民众对理想中的父母 官的向往和期盼;爱民如子的清 官形象,是这种民间话语“造神” 运动的产物。元代杂剧《陈州粜 米》借被害人张古之口,说出了 民间意识中对清官的认识:“做 官 的 要 钱 便 糊 涂, 不 要 钱 方 清 正。”其中包拯就是典型代表, 元杂剧《盆儿鬼》中包公唱道:“老 夫秉性正直,历任廉能,有十分 为国之心,无半点于家之念。”《宋 史包拯传》说:“(包拯)与人 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 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 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包拯还训示其家人:“后世子孙 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 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 吾子吾孙也。”我国古代清官的 另一代表海瑞“平生是一个洁廉 耿介之官,自做官以来,从不曾 吃过百姓一杯茶酒”(《海公大 红袍全传》第五十回)。老百姓 对清官感念于心的另一个原因是 他们能够为民做主,对被侮辱与
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商鞅的评价:他的死属于活该
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商鞅的评价:他的死属于活该
司马迁评述说商君并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为人很是刻薄,当初他能够结识秦孝公靠的是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然后通过帝王之术,陈述轻浮学说才得到秦孝公重用。
在得到孝公的重用之后,他刑罚了赢虔,割了赢虔的鼻子,此举很是残酷;利用与魏军将领公子卬的交情,邀请公子卬赴宴诱杀了他,这是欺负人;他对于当时儒家大儒赵良的劝说,无动于衷,很是自负。
首先,商鞅变法一举奠定了秦吞六国的基业,即车裂商鞅秦法也
没有中止,了不起!其次,为了推行变法,敢于拿太子王兄护法,有勇气不虚伪!商鞅是秦孝公年代,司马迁汉武帝时代,中间都隔了多少年?加上儒法两家的世仇,说服力不够。
司马迁是一儒生,他对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的评价是有偏见的,甚至是污蔑的。
就像历代儒生污蔑秦始皇一样。
说实话儒家的那一套,从来都是不合时宜的,反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很坏的作用,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华民族就在思想上被禁锢了,特别是到宋朱熹之后,更是将中华民族思想上集体阉割了,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其实是从宋朝就开始了。
可以说,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耻辱,儒家是罪魁祸首。
历史上的商鞅不是史记中的商鞅,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只能是其一家之言,到底有多少人因了司马迁的褒贬或名垂千古或遗臭万年,谁也不知道,史记,最好当做一个故事集来看,千万别真的以为那就是真实的历史!史记把廉颇蔺相如写的那么美,把孙膑写得那么神,这王贤惠那臣明理,终究这些神人没有让他们的国家富强。
而没有“没有真才实学”的商鞅确树立商君之法,让秦国为统一天下奠定根基。
史记从没说长城的作用,却始终讲征万民苦力,确是一部司马迁个人观点很浓厚的历史记事。
商鞅如何才能取得百姓与大臣们的信任 立木而信让他名声大噪
商鞅如何才能取得百姓与大臣们的信任立木而信让他名声大噪本文导读:我们知道商鞅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通过变法使得秦走向强大,你知道他最初是什么样的吗?他刚开始变法的时候,人们也都不相信他,这使得他很被动,他很难过,就想,自己如何才能取得老百姓与大臣们的信任呢?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立木为信。
他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立于都市的南门,让士兵在全城招募那些大力士,说,谁能够将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便奖励十金,老百姓对他的做法感到很是怀疑,没有一个人去搬木头,即便自己可以搬到,一不相信搬动之后会给自己十金。
商鞅一想这不是办法呀,于是他将告示颁布到了全国各地,并加大了筹码,说搬动者可以得到赏金五十金,这时编出来了一个胆大的人,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于是,商鞅便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自己的诚意,就这样商鞅的名声大噪,全国的百姓都觉得商鞅是一个守信用的人。
就这样,在老百姓的信任之下,使得商鞅的变法可以顺利实施下去,也使得了商鞅得到了秦王的信任,于是他便在朝中担任变法者,执行变法工作。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商鞅的立木为信,使老百姓相信他,那么他的变法或许就没有那么顺利,或许,历史有可能也会被改写。
我们可以知道,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对我们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常说,要有诚信,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真正的守诚信呢?有的也许为了一点小利,背叛亲戚朋友,使得自己众叛亲离,最终自己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下场,我想,他一定是后悔的。
因为这样做不值得。
诚信是金,可又千金不换。
可见诚信的重要性。
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需要诚信作为支撑,人无信,则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一个团体,一个公司,要是没有诚信,那么他将走不远,也会慢慢被其他团体所排挤,一个国家要是没有诚信,那么他将无法发展,无法在这个地球上立足,它终将会被这个地球上其他的国家所消灭。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答应了别人的事,我们要尽力去完成,不能食言,那样别人会怎么样想我们,会怀疑我们的人品,会不愿意和我们打交道,就像商鞅一样,之所以他能变法成功,正是因为他做到了使他人相信,得到了其他人的信任,所以,我们要想成功,要想发展,就必须取信于人,使别人觉得自己可信,可交。
商鞅历史形象毁誉之探析
Comments on Shang Yang's Historical Image 作者: 朱立[1] 端木佳睿[2]
作者机构: [1]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陕西西安710065 [2]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8
出版物刊名: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商鞅 个人形象 《史记》
摘要:商鞅作为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变法强秦,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学界对他的思想、政策和作品都有许多研究和探讨。
自古以来,人们对其个人形象评价迥异,负面评价多沿用《史记》中的记载,然而《史记》中关于商鞅非正面的评价,并不全出于对于史实而得出的结论,而是有时代、学术观点以及阶级立场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影响存留于史书与学术著作中,便形成了一个历史上“污名化”的商鞅。
历史上商鞅形象的流变往复,常与治乱兴亡相伴,倒是一个有趣的历史学现象。
商鞅变法的历史评论
商鞅变法的历史评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后,一帮旧贵族告发商鞅意欲造反。
新继位的国君秦惠王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连夜逃到秦国边境,准备投宿旅店。
店主不知道眼前这名落魄的逃亡者是何人,只是一再要求他出示身份证明才能住店:“商君有令,容留他人无证住店,店主要连坐判刑。
”商鞅长叹一声:“哎呀!想不到我的新法,贻害到了此等地步!”最终走投无路的商鞅,下场很惨,有的史书说他被杀后遭车裂示众,有的史书说他直接被处车裂之刑而死。
司马迁说,商鞅这是作法自毙,活该。
两千多年来,关于商鞅及其变法的是非,毁誉无常。
由于司马迁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儒家在帝制时代的强势地位,作为法家实践者、改革家的商鞅,基本处于毁大于誉、贬大于褒的状态。
那么,商鞅究竟是否被污名化了呢?他的改革催生一个强国,本人却惨死,被非议两千多年1、任何时代,那些看人很准、眼光够毒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商鞅就是这种人。
他名义上是卫国国君之后,实际上顶多算个没落贵族,也要像当时的游士一样,凭一张嘴推销他的政见换口饭吃。
史书说他“少好刑名之学”,对李悝、吴起在魏国的变法十分钦慕。
公元前365年左右,在他大概30岁的时候,商鞅跑到魏国当了相国公叔痤[cuó]的中庶子(家臣)。
公叔痤发现商鞅是个奇才,就趁着魏惠王探视自己病情的时候,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说在我死后,可以让这个年轻人接替我的职位。
魏惠王听后,沉默不语。
公叔痤又屏退左右,跟魏惠王耳语,说,大王如果不用这个年轻人,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能让他为别国所用。
魏惠王点头答应。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召来商鞅,把刚才的事情跟他讲了一遍,然后说,我是先君后臣、先公后私,魏惠王要杀你了,你赶快逃跑吧。
商鞅却从容地对公孙痤说:“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他没有立即离开魏国,魏惠王果然既没想重用他,也没想杀掉他。
虽然性命无虞,但商鞅的内心应该是悲凉的:没有什么比自己被当作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更让他难过的了。
我眼中的商鞅
我眼中的商鞅商鞅,想必大家对这个人物是十分了解的。
他是卫国的庶出公子之一,姓公孙氏,人们对他的第一反应,更多的是他在秦国所实行的“商鞅变法”,其实,商鞅在历史上是一个拥有正反两面的人物。
商鞅变法,是商鞅自卫国入秦后,提出的一项改革措施。
从变法当中,也能看出他的正反两面性。
首先,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经过改革后,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这次变法,推动了秦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但是,商鞅变法也有弊处。
变法中实行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百姓饱受痛苦。
在奖励军功的措施中,杀死士兵越多,就能升官进爵,这项措施大大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但我认为,杀那么多人难道就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秦军在战争中多次出现滥杀无辜、虐杀百姓的行为,反倒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长期而恶劣的影响。
在《史记》中,太史公认为商鞅是个天性残暴寡恩的人,他通过国君的宠臣推荐,等到得取信任后,就刑罚公子虞,欺骗魏将公子印,不听从赵良的规劝。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商鞅刻薄、残暴,他的品性中也有诚信这一点。
商鞅将新法公布后,怕百姓不信任,在都城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将木头扛到北门,就赏十两金子。
”一开始没有人敢上去,直到赏金提到五十两后,才有人真的扛起了木头,一直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将五十两金子赏赐给了他。
这就是著名的关于诚信的故事——《立木为信》。
商鞅在古代臭名昭著,从现代眼光来看,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改革家,两者相差甚远,这也显示了商鞅这个人物的多面性吧?【春美姐姐说:从细节入手来解读人物,或许是更好的方法。
】。
商 鞅变法为何会遭到贵族阻挠
商鞅变法为何会遭到贵族阻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重大变革,对秦国的崛起乃至最终统一六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场变法在推行过程中却遭到了贵族阶层的强烈阻挠。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商鞅变法触动了贵族的既得利益。
在变法之前,贵族们凭借世袭的特权,拥有大量的土地、财富和政治权力。
他们可以不劳而获,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
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打破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这意味着贵族们不能再仅仅依靠出身就获得高位和丰厚的赏赐,而必须通过在战场上建立军功才能获取相应的地位和财富。
对于习惯了坐享其成的贵族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利益的巨大剥夺,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和抵制。
其次,商鞅变法中的土地制度改革也损害了贵族的利益。
商鞅推行“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贵族对土地的垄断。
在过去,土地大多被贵族所掌控,平民只能依附于贵族耕种土地,受到严重的剥削。
变法后,平民有了获得土地的机会,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削弱了贵族对劳动力的控制。
这使得贵族失去了对土地和劳动力的绝对控制权,经济基础受到了冲击,他们必然会对变法进行阻挠。
再者,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
在旧制度下,贵族在地方上拥有很大的自治权,他们可以自行处理政务,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商鞅变法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剥夺了贵族在地方上的权力。
同时,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君主手中,使得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大幅下降。
这种权力结构的调整,让贵族感到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他们极力反对变法。
此外,商鞅变法的推行方式也引起了贵族的反感。
商鞅为了确保变法的顺利推行,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对违反法令的人严惩不贷。
这种严厉的执法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变法的执行力,但也使得贵族们觉得商鞅不近人情,对他产生了抵触情绪。
而且,商鞅变法的节奏较快,在短时间内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让社会各阶层难以迅速适应,这也给了贵族反对变法的借口和机会。
商鞅作为毫无底线之人,变法强国的同时,所获权利是如何害了他
商鞅作为毫无底线之人,变法强国的同时,所获权利是如何害了他对于商鞅许多人所知到就只有南门立木这个故事,加上历史书中所说的商鞅变法了。
但是真实的商鞅却是一个毫无底线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的迷恋权力的人。
而商鞅的死与他的这种迷恋权力的想法有很大关系一、审时度势,离魏入秦首先商鞅是一个极度善于审时度势的人,不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魏国的时候公叔座曾经将他推荐给魏王,公叔座还向魏王表示如果你不打算任用卫鞅那么你就一定要杀死他的。
看见魏王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话之后,他就找来卫鞅,然后又告诉他自己和魏王的谈话,劝卫鞅赶紧逃离魏国,若是其他人想必听到魏王要杀死自己的消息,早已经逃走了,而卫鞅却表示既然魏王不听的你的话来任用我,那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了我?果然魏王对于卫鞅好不在意,不久之后卫鞅就去了秦国。
在秦国商鞅先是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秦孝公,然后说服了秦孝公。
至此商鞅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从商鞅与秦孝公的谈话之中,可以对商鞅这个人做出一个初步的了解,商鞅和秦孝公谈来了三次才得到了秦孝公的重视,第一次商鞅向秦孝公讲述尧舜的治国之道,而请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第二次向秦孝公讲述商汤,周武王的治国之道,这一次秦孝公对他所说的依旧不感兴趣,最后一次商鞅向秦孝公讲述了春秋五霸的治国之道,这一次秦孝公对于商鞅所讲的东西十分的感兴趣,于是任用了商鞅。
可以看出商鞅这个人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不管是尧舜之道,还是汤武之法,亦或者是五霸之途,他都能说得上来。
同时这也是商鞅对于秦孝公的一次试探,他需要知道秦孝公到底要什么,然后自己才好做准备。
同时这也是在向秦孝公展示自己的才华,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必然不是庸人。
可见商鞅的确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人。
只是这样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人最后却看不清楚形势,只能说权利迷人眼,惑人心。
二、主持变法,功成名就很快秦孝公就打算开始变法了,而变法的主持者自然是商鞅。
办法必然要触动旧贵族们的利益,这也势必会引起旧贵族们的反击,于是商鞅和甘龙等人就展开了一场辩论,最终秦孝公被商鞅所说动,变法也就正是开始了,而商鞅所立的法度十分的严苛,商鞅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
商鞅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什么后世的历任秦...
商鞅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什么后世的历任秦...商鞅是被诬陷冤枉而死?为什么后世的历任秦王没有给商鞅平反?平心而论,商鞅死得一点儿也不冤!根本谈不上是被冤枉而死……不可否认,秦孝公去世之后,他的庶长兄公子虔曾经带头发难、逼迫新即位的侄儿秦惠文王拿下商鞅。
从这个层面而言,为秦国变法鞠躬尽瘁的商鞅的确有些“冤”,但商鞅之死却并不是因为公子虔!商鞅谋反公子虔带头发难,指责商鞅“欲反”之后,秦惠文王迫于朝野压力、下令逮捕商鞅。
后世传统意义上的忠臣面对这样的情况,最正常的做法应该是等死——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是吗?但商鞅显然不想坐以待毙,最终他选择了流亡。
可逃到边境时,因为商鞅自己制定的“连坐”秦法,商家竟不敢收留他住宿!无处落脚的商鞅又想到了流亡魏国,可魏国人因为商鞅曾经生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商鞅想去魏国干什么?恐怕不只是想隐居吧?他一旦投靠了魏国,魏武卒恢复往日的荣光恐怕也未见得是什么不可能的事,不是吗?仅此一点,对于秦惠文王而言,商鞅就已经该死了!在走投无路之时,商鞅依然没有坐以待毙,他想到了铤而走险!在流亡魏国遭拒之后,商鞅潜回了自己的封地,组织家兵、家臣进攻邻近的郑县,企图占据商郑之地作为根据之后再作打算,这显然已经是赤裸裸的谋反了!商鞅自己制定的秦法有一个最大的标准,那就是只论罪、不诛心。
什么意思呢?哪怕你心中天天想谋反,只要没有行动,你就是无罪的。
反之,即便你心中不想谋反,但你行为上已经涉嫌谋反了,那你就是谋反,而商鞅攻打郑县的行动在他自己制定的秦法范畴之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谋反行为了。
不久之后,秦惠文王便发兵平定了商鞅的这场“兵变”,商鞅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事后,如何给商鞅定性成了秦惠文王绕不开的问题。
从商鞅制定的秦法来论,不管商鞅心中作何想,他的行为就是谋反!秦惠文王虽然迫于朝野压力打算拿下商鞅,但他却并不想废除商鞅制定的秦法。
如果不给商鞅定一个谋反罪,秦惠文王等于是在用行为昭告天下——商鞅制定的秦法作废了!很显然,这不是秦惠文王想要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姓为什么会讨厌商鞅?司马迁《史记》致世人都误解商鞅!本文导读: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商鞅被中国老百姓厌恶是很奇怪的事情。
商鞅制定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律,跟贵族作对;制定军功进爵无功夺爵的制度,让老百姓有了发达的机会;废井田把土地分给老百姓让耕者有其田等等,这都是让老百姓占便宜开心的事情。
退一步就算我们承认几千年来对商鞅严刑峻法的诬陷,那也是贵贱平等并没有专门欺负老百姓。
百姓为什么会讨厌商鞅呢?追根溯源,厌恶来自于《史记》诬陷商鞅的那些鬼话。
司马迁讨厌商鞅,这一点在他的《商君列传•太史公曰》中表露无遗。
这种厌恶可能是源于汉代“独尊儒术”的洗脑,也可能是源于司马迁对商鞅新法的误解,当然我们也可以解释为躲避汉代统治者的审查。
不管是哪种原因,司马迁在《商君列传》前半部分记载了商鞅变法的功绩之后,随即用了四招来抵消读者对商鞅的崇敬,并引导读者对商鞅产生厌恶,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一招,找个人来骂商鞅。
找个人把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是司马迁常用的手法。
想要告诉读者这人是英雄,就找一个人,最好是他的敌人赞美道:真英雄也;想要指出混蛋,也找一个人,最好是他正直的朋友痛骂:猪狗不如。
司马迁要把项羽塑造成盖世英雄,于是项羽已经临阵脱逃,兵败东城了,也一定要边上的人赞美道:服了,大王确实是盖世英雄。
秦始皇明明礼贤下士,对于一个什么头衔也没有的大梁人尉缭言听计从,可是司马迁还一定要让尉缭大骂秦始皇,长的就不是好人样,将来得势了会吃人。
现在司马迁在商鞅身上故伎重演。
《商君列传》突然冒出来一个名叫赵良的人,这人讨厌商鞅却又主动跑来。
找商鞅不为办事可又不走。
身为秦国相国列侯的商鞅却上赶着要跟这个赵良交朋友。
赵良不但不受宠若惊,反而当面大骂商鞅。
奇怪的是商鞅被骂得狗血淋头,还一句句递话给赵良让他接着骂。
《商君列传》一共2608个字,记录商鞅长达24年的变法强国只有1548字,而赵良骂商鞅却用了798字,占全篇近三分之一。
司马迁真下本钱。
由于这段文字太长且太罗嗦,我们概括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原文对照,体会其中的荒唐。
荒唐一,对商鞅不屑的赵良却赖着不走。
赵良来见商鞅,贵为相国列侯的商鞅可怜巴巴地要跟赵良交朋友,却被赵良断然拒绝了。
接着赵良话里有话地骂商鞅和不肖之徒混在一起,贪位贪名。
奇怪的是,既然赵良说了,对商鞅这样尽和不肖之人混在一起的人,君子应该躲开,赵良却没有拂袖而去。
为什么不走?就像我们常见的拙劣电视剧一样,赵良还要等着说下面的台词。
奇怪的是商鞅也不恼,既没有粗暴地乱棒轰出去,也没有礼貌地端茶送客,而是继续低三下四地跟赵良聊天。
据此不得不让人叹服商鞅的度量,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荒唐二,商鞅尽捡自己的缺点去讨表扬。
商鞅可怜巴巴地特希望得到赵良的表扬,说:“你不高兴我对秦国的治理吗?”只要大脑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来,从赵良的嘴里肯定得不到表扬,这是在自己找骂。
果然赵良一副冷脸,损人的话又撅了过来:“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叫做聪”,言外之意你很笨,是个聋子。
“能够自我省察叫做明,能够自我克制叫做强”,言外之意你还是个瞎子、弱智。
“虞舜曾说过:‘自我谦虚的人被人尊重’”,言外之意我根本就瞧不起你。
商鞅还不知趣,还要乞求赵良的表扬。
于是,商鞅开始历数自己对秦国的功劳。
可是数的时候他不挑重要的,比如国家强大,收复失地,粮食充裕,路不拾遗,反而挑那些旁枝末叶,特别是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情来说。
商鞅道:“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开,男女老少同居一室。
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居而住,大造宫廷城阙,把秦国营建的像鲁国、魏国一样。
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比,谁更有才干?”这等于是给了赵良更多骂人的把柄吗。
赵良乘势夸奖五羖大夫,贬斥商鞅靠宠臣推荐没有名声,营建宫阙是残害百姓。
最后干脆引用《诗经》的诗痛骂道:“老鼠还懂得礼貌,人反而没有礼仪,人既然失去了礼仪,为什么赶紧去死呢!”后来甚至直截了当地诅咒到:你死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
已经没法再露骨了,基本算是破口大骂了。
可是相国商鞅还是不急不脑。
荒唐三,商鞅听了赵良的话能免死吗?最后,司马迁总结道:“商君弗从。
”言外之意,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话,所以后来被杀。
可是我们看看赵良说的这些话,基本就是你不是人,不是东西,猪狗不如,马上就要死掉,商鞅该从哪句?不错,赵良的话有一句,让商鞅告老还乡,让商鞅劝秦王重用像赵良自己这样隐居山林的人。
商鞅真的告老还乡就能免于一死?答案大家都清楚,死得更快。
赵良痛骂商鞅的这段话可信吗?不可信!在没有录音、录像的蛮荒时代,文字都是用毛笔费力地写在竹简上,怎么记录下如此冗长的对话?商鞅的私人会见,谁会去一言一行地记录下会见内容?根据程步读史原则,这样的对话应不予采信。
司马迁借赵良之口大骂商鞅之后,还觉不够。
因为有头脑的读者会提出疑问:不对呀,商鞅不是这样啊?怎么打消这些读者的疑问呢?第二招,让商鞅自己承认错误。
第二招,一定要让商鞅自己承认错误。
《商君列传》记载:五个月之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
公子虔一班人告商鞅准备造反,于是派人去逮捕商鞅。
商君出逃。
当他跑到边境想住店休息时,遭到了店主的拒绝:“商君有令,住店的人没有证件店主要连带判罪。
”闻听此言商鞅长叹道:“唉呀!新法之弊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于是商鞅离开秦国逃往魏国。
你看,赵良骂得对吧,商鞅自己都承认了,他的新法给秦国百姓带来的是灾难。
现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活该。
可是,这段情节可信吗?同样不可信。
破绽太多。
破绽一,商鞅为什么要住店?是因为马没有草料还是天黑没法赶路?好像都不是。
因为商鞅没有住店也一样去了魏国。
与接见赵良一样,商鞅住店好像就是为了去接受侮辱,然后说出必需要说的台词,“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破绽二,商鞅搞不到一张证件吗?商鞅去魏国的时候身份还是相国列侯,搞不到一张通行证吗?那个时代证件没有照片,没法计算机验证,列侯兼宰相的大印盖上去,小小的店家敢不让住店吗?破绽三,商鞅就要住你敢不让?即使是今天,几辆奥迪停在一个乡村小旅店门前,没有身份证旅店老板敢说不让住店?何况公元前300年,面对不知道什么来头的大人物,一个小小旅店的小老板敢说个“不”字吗?如果不是守法的商鞅而是其它蛮横的权贵,只怕是被满门抄斩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那个时代的一个小旅店老板,没这么大的胆。
破绽四,谁给商鞅做场记?商鞅住店是是一个像电视剧一样的场面,可是谁在边上做场记?不会有。
谁听见了“新法之弊竟如此”这句话?店老板?商鞅的随从?听见了,默记下来,然后告诉别人,传到史官耳朵里,写进司马迁的《史记》?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即使有,那也只能算是道听途说。
有没有记错?有没有误传?商鞅也许说的不是“为法之敝”,而是“为法之利”,“嗟乎,为法之利一至此哉!”看看,我变法的成果多么大呀,真正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连一个小小的旅店老板,都敢于依法抗拒权贵。
能够变法如此,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了。
为什么不是这样?一字之差,褒贬迥异。
第三招,一定要四面碰壁人人唾弃。
司马迁已经让商鞅自己承认错误了,但是这还不够,还要用旁人的态度来进一步贬损。
于是《商君列传》进一步写道:“商鞅离开秦国逃到魏国。
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卬而打败魏军,拒绝收留他。
商君打算到别的国家。
魏国人说:“商君是秦国的逃犯,强大秦国的逃犯跑到魏国来,不送还不行。
”于是把商君送回秦国。
你看,魏国人都讨厌商鞅,他现在是孤家寡人,自作自受。
可是我们要问几个问题了。
第一,秦国用什么办法向魏国发布的通缉令?“魏国人”的信息太灵通了。
秦国派人抓捕商鞅,商鞅星夜逃往魏国。
商鞅没到,秦国的通缉令却已经在魏国家喻户晓。
是电话、电报还是电视通缉?荒唐!第二,不收留商鞅的“魏国人”是谁?没有电视和报纸,大多数魏国人应该不知道商鞅长什么样。
商鞅去魏国也不会沿街乞讨。
所以,一般平民百姓把商鞅抓住送回秦国的可能性可以排除。
商鞅想投奔魏国,当然应该是直接去见魏惠王,熟门熟路。
而魏惠王也正在求贤若渴,没有不收留商鞅的道理。
就算魏惠王小肚鸡肠记恨商鞅,也应该把他杀了,可是也没有。
这说明,怨恨商鞅并把他送回去的魏国人不是魏惠王。
不是百姓也不是君王,那就剩下一种可能了,朝中的大臣或魏惠王的近臣。
商鞅想见魏惠王,不得不亮明身份,被大臣或近臣识破、拒绝,然后被送回秦国。
可是这种假设也站不住脚。
商鞅当年还只是魏国宰相公叔座的门客时,就能打通秦孝公的近臣景监的门路,让景监三番五次在被秦孝公责骂的情况下仍然为商鞅引荐。
现在贵为列侯,财富权势天下无敌,怎么就不能打通魏惠王身边的一个门路?所以司马迁所说的魏国人子虚乌有。
第三,既然“魏国人”害怕得罪秦国,把商鞅抓住了送回秦国,为什么没有交给官府?难道不怕强大的秦国怪罪魏国人私放要犯?既然商鞅没有落到秦国官府的手中,为什么他老老实实地回到危险的商地,而没有转道去楚国、韩国和赵国?而回到商地又为什么没被逮捕,还可以发兵攻郑?司马迁这段商鞅走投无路的情节没编圆。
第四招,再编造一个谋反的罪名《战国策》记载,商鞅告老还乡回到封国之后,秦惠王受人挑唆,把商鞅车裂处死。
这里没有谋反的情节。
而《史记》却多出一段文字:“商君被魏国人送回秦国后,回到他的封地商邑。
商鞅和他的部属发动商邑中的军队,向北攻郑。
秦国出兵攻打商君,把他杀死在郑国黾池。
秦惠王把商君五马分尸示众,并说:‘不要像商鞅那样谋反!’随后将商鞅全家满门抄斩。
”商鞅的这个谋反罪证,同样有很多破绽。
破绽一,商鞅为什么要发兵攻郑?按照《史记》的文字,商鞅是去攻打郑国,按照唐代人的解释商鞅是去攻打郑县。
但不管是郑县还是郑国都有点莫名其妙。
如果谋反应该直接去攻打咸阳,要复仇应该去攻打魏国,攻郑没由。
破绽二,商地有多少军队听命商鞅?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朝廷已经发布命令逮捕商鞅,秦国人也都痛恨商鞅,现在商鞅回到封国,却没有人把商鞅逮捕送交朝廷,窝藏罪犯是要受到处罚的。
商鞅发兵,商地人跟随,这也是灭门的死罪。
如果真有这么多人冒死追随商鞅,干嘛要腹背受敌去攻郑,何不联络受秦国威胁的诸侯,在商地抵抗秦军割地为王?如果真有这么多人随商鞅造反,那最后被杀的就不会仅仅是商鞅和他的家人,还应该有一些将、尉。
而实际却没有。
所以我们说,司马迁给商鞅栽赃的这个罪名,漏洞百出,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相比较而言,还是《战国策》的记载比较可靠。
事情很简单,没有赵良的痛骂,也没有旅店的尴尬,更没有赴魏攻郑的荒唐,秦惠王刚一继位,已经忍耐很久的公子虔等人终于等来了复仇的机会。
他们怂恿秦惠王处死商鞅,并夷灭了商鞅的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