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人工骨修复骨良性病变切除后骨缺损

合集下载

医药周报:骨修复材料市场增速近20%,人工材料为骨移植的新选择

医药周报:骨修复材料市场增速近20%,人工材料为骨移植的新选择

医疗保健 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医药周报—骨修复材料市场增速近行业研究报告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3、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需求端颅骨缺损的疾病的发病率提升,供给端材料迭代和进口替代双逻辑。

随着我国脑部恶性肿瘤、鼻咽部恶性肿瘤、颅骨骨折、颅内损伤等需要开颅手术或直接造成颅骨缺损的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我国颅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发展较快。

根据南方所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颅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8.6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17.5亿元,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5.3%。

目前,在我国已上市的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产品中,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以金属材料(钛合金、钛网)为主,由于金属材料存在因易受温度影响而可能引起患者的不适反应、在进行医疗影像检查时因容易产生伪影而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等缺点,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其他材料发展较快。

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强生、美敦力、史塞克等国外企业以及奥精医疗、康拓医疗、康尔医疗等国内企业。

随着国内企业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产产品在未来有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反弹略弱于大盘,中药饮片领涨12.91%。

本周生物医药板块上涨1.30%,跑输沪深300指数2.34pct,跑输创业板指数2.52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涨幅处于下游。

本周中信医药大部分子板块表现分化,其中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板块表现较好,分别上涨12.91%和4.10%,化学原料药则有所下跌。

本周处于业绩空窗期,市场热度分化,板块轮动效应较明显。

医药板块核心资产基本面优异、业绩增长明确,随着21年估值逐渐切换,显现出较好的配置价值。

此外基于长期竞争优势与业绩估值平衡性,我们建议关注赛道宽广、竞争格局优异的细分领域如眼科(爱尔眼科、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牙科领域(通策医疗、正海生物、奥精医疗)。

投资建议:甄选高壁垒好赛道,把握确定性成长机会。

生物材料——骨组织工程讨论

生物材料——骨组织工程讨论

生物材料——骨组织工程讨论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是近年来正在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组织工程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87年正式提出和确定的。

它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

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生物替代物的科学。

组织工程的核心就是建立细胞与生物材料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即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用以对病损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

共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正常组织细胞,吸附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上形成复合物,将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植入机体组织、器官的病损病分,细胞在生物材料逐渐被机体降解吸收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在形态和功能方面与相应器官、组织相一致的组织,而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

骨组织构建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方式有几种:①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②支架材料与生长因子;③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加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过程并改变细胞产物的合成而作用于成骨过程,因此,在骨组织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常用的生长因子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等。

它们不仅可单独作用,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复合使用。

目前国外重点研究的项目之一,就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复合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生物仿真下颌骨支架。

有人采用rhBMP-胶原和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复骨诱导性的骨移植、修复大鼠颅骨缺损,证实了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可早期与宿主骨结合,并促进宿主骨长大及新骨形成。

用rhBMP-胶原和珊瑚复合人工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结果显示:2个月时,复合人工骨修复缺捐赠的交果优于单纯珊瑚3个月时,与自体骨移植的修复交果无明显差异。

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

异体皮质人工骨复合物治疗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
效果 。
( 2 0 1 3 ) 5 1 — 0 8 8 2 1 - 0 6
修回日 期 : 2 0 1 3 ’ 1 口 。 0 5 ( 。 ’ 。 o 6 ’ w w )
方法 :选 择 3 3例创 伤性 骨缺 损 患者 ,其 中男 1 9例 ,女 1 4例 ;年 龄 2 6 — 8 5岁 。首先提 取 患者 自体 骨髓 间充
关键 词 :
王斌 ☆,男 ,1 9 7 3年 生 , 河 南省 安 阳 市人 , 汉族 , 2 0 0 8 年 西 安 交通 大 学 毕 业 ,博 士 ,主 任 医 师 ,硕
士 生导 师 , 主要 从 事脊 柱 脊髓 损伤 和骨 创伤研 究。 wb h n g z @1 2 6 . c o m
Or t h o p e a d i c s , t h e S e c o n d A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Gu a n g z h o u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2 6 0 ,
质 干 细胞 ,进一 步 以异 体皮 质人 工骨 为 支架 材料 ,同时 导入 骨形 态 发生 蛋 白和骨 髓 间充质 干 细胞 ,通 过人 工
合成 方 式制 成骨 形 态发 生蛋 白一 骨髓 间充 质 干细 胞一 异体 皮质 人工 骨 复合 物 ,植入 骨 缺损 处 ,每例 植 入人 工骨 复合 物 2 0 — 4 5 g 。 结果 与结 论 :随访 6个 月一 2 . 5年 ,根据 Ma n k i n 及K o me n d e r 等对 同种 异体 骨移 植 结果 的评分 标准 ,满 意 3 2 例 ,不满 意 1例 。复 查 X 射线 片 示 3 2例达 骨性 愈合 ,其 中新 鲜骨 折愈 合 时间 2 " 7个 月 ,陈 旧性骨 折愈 合时 间4 — 9个 月 。同种 异体 松质 骨 6 — 9周 开始 与 自体 骨融 合爬 行替 代 。1例 感染 性骨缺 损 移植 后迟 发性 感染 ,去 除 内固 定及 同种 异体 骨 ,置 管冲洗 、局 部稳 定 后再 次植 骨愈合 ,随访 2年 1个 月骨感 染未 复发 ; 1例钢 板松 动致骨折未愈合 ,再次行内固定、自体骨移植后骨折愈合。表明应用骨形态发生蛋 白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 异 体皮 质 人工骨 复 合物 治疗 骨折 不愈 合及 骨缺 损无 明显不 良反应 ,修 复 效果 良好 。

CGF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CGF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CGF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对于口腔治疗来说,口腔种植技术在临床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口腔种植治疗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在牙种植体的周围骨缺损修复当中作用比较明显和突出。

本文主要对CGF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CGF;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研究进展国内外的学者对于骨缺损后修复骨缺损区的材料选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同时在大量修复材料得到应用的背景之下,使得医学研究工作和临床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1]。

近些年来血浆提取物-浓缩生长因子的出现,使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在整个种植领域当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一、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方法1、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类型种植体在植入的时候容易由于周围骨量不足或者出现了骨组织缺损的现象,影响种植体在初期当中的稳定性,同时也影响最终的成功率[2]。

临床当中,根据骨缺损的位置可以把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局部牙槽骨缺损、种植体唇侧裂开性骨缺损、种植体根方穿孔性骨缺损[3]。

2、常用的骨缺损修复方法在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当中,第一种就是骨移植技术,这种技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类型,主要把移植材料放在牙槽骨的上方或者牙槽之间[4]。

第二种技术是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技术,对于这种技术来说,重点是发挥膜材料的物理屏障作用[5]。

第三种技术是骨挤压手术,这样的一种操作方式,对于种植体的稳定性和愈合是比较有利的。

第四种技术是骨劈开术,这样的一种技术会把种植体植入到劈开的间隙里面,并且在这个间隙当中可以植入一些骨替代材料[6]。

第五种技术是牵张成骨术,这样的一种手术方式能够使得骨骼得到延长和增宽。

二、CGF的概述2006年的时候,国外的学者首次提出了浓缩生长因子,这种浓缩生长因子是一种新型的胸部生物材料,本身有着比较高浓度的各类生长因子,并且还有着丰富的纤维蛋白,能够对组织再生产生改善和增强的作用,具备着一定的独特性,是整个再生医疗领域当中作为组织刺激的一种新技术[7]。

生物医用人工骨修复材料研究现状

生物医用人工骨修复材料研究现状

生物医用人工骨修复材料研究现状1.研究背景人体骨组织本身有一定的再生和自修复能力,但只限于小面积的骨缺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其他因素,这种能力会有所衰退。

其中,软骨是一种致密的结缔组织。

关节软骨缺乏血供以及受伤后未分化的细胞难以迁移到受伤部位,所以其自身修复的能力较差。

因此对于创伤、感染、肿瘤以及发育异常的个原因引起较大的骨缺损,单纯依靠骨组织自身的修复自然无法自然自愈,需要进行骨移植手术治疗。

常用人工骨修复材料分为四类,为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1]。

1.人工骨修复材料分类及特点2.1 金属材料用于人工骨的金属材料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钛合金、钴基合金,此外还有贵金属、纯金属钽、铌、锆。

金属材料的优点是力学强度高,缺点是可能有毒性、易腐蚀,应力遮挡效应,易造成骨质疏松[2]。

2.2 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与天然骨良好的亲和性,可在人体内稳定存在,适合用作人体硬组织部位的替换材料。

磷酸钙、生物活性玻璃是骨修复研究中常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3]。

磷酸钙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

磷酸钙表面能形成磷灰石层,与骨组织通过化学键稳定结合,进而提高与受损骨间的整合效果。

2.3 有机高分子材料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常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与人工合成高分子两类。

其中,天然高分子包括胶原、纤维蛋白、丝素蛋白、甲壳素、透明质酸、海藻酸钠和壳聚糖等;人工合成高分子包括聚羟基乙酸(PGA)、聚乳酸(PLA)、羟基乙酸-乳酸共聚物(PLGA)和聚已内酯[4]。

胶原是天然骨中有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它能为钙盐沉积提供位点,同时还能与调控细胞矿化的蛋白相结合,促进骨基质矿化。

但存在机械强度较低、降解过快等不可调控的缺陷。

2.4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根据材料的优缺点,将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材料进行复合制得,不仅兼具组分材料的性质,还可以得到单组分材料不具备的新性能。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李凯【摘要】骨组织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临床上骨缺损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纵观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二十多年里,其构成的三大要素:种子细胞方面、支架材料方面和组织构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距离组织工程骨在临床中正式使用尚有一定距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Bone tissue engineer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1980s and brought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Throughout twenty years,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eed cells, scaffolds and organizations to buil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certain distance for tissue engineered bone to be used officially in clinic.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re reviewe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18【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缺损;研究进展【作者】李凯【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2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很常见,然而修复骨缺损的惟一方法是通过骨移植来实现。

组织工程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研究进展

1 超 临 界 骨缺 损
1 . 1 概 念
骨缺 损 是指 各种 原 因导致 的局 限性 骨 质缺 如 ,足够 大 的骨质 缺损 使其 不 能在 自然状 态 下达 到骨 愈合 的 临界 点 即为 临界性 骨 缺损 ( c r i t i c a l s i z e d e f e c t ,C S D) 。S e h mi t z 研究 表 明 长骨 的骨缺 损 有一 个 不 能 自行愈
摘 要 :大 段 骨 缺 损 的 治 疗 一 直 是 骨 科 领 域 的 研 究 热 点 , 当 前 组 织 工 程 骨 技 术 是 修 复 大 段 骨 缺 损 的 较 新 方 式 ,而 利 用 膜 引 导 骨 再 生 技 术 ,带 蒂 筋 膜 瓣 包 绕 组 织 工 程 骨 技 术 促 进 了组 织 工 程 骨 的 血 管 化 及 成 骨 的 质 和 量 ,
1 . 2 超 临界 骨缺损 不 能 自行修 复 的原 因 ①全身 因素包 括 营养不 良、糖 尿病 、骨 质疏 松及 应用 非 甾体抗 炎 药 。②局 部 因 素包 括 局 部感 染 因素 、 血 供 障碍 、骨 缺损 处软 组织 嵌 入 以及 高 能量 损伤 致大 块死 骨 等 。影 响 骨缺 损愈 合 的根本 因素 在于 骨折局 部 的血液 供应 及 骨折 断端 骨痂 的 及时 生成 ,其 中外 骨痂 的生 成具 有重 要 意义 。有 学者 通过 实验证 实 骨折愈 合 过 程 中 ,成 骨 细胞 的生 长慢 于纤 维结 缔 组织 细胞 的生 长 ,从 而影 响外 骨痂 的生 成 。而局 部血运 障 碍也是 导 致 骨折 不愈 合 的重要 原 因 。但 如骨痂 生成 不 良,后期 虽然 血运 恢 复 ,但 骨折 愈 合过程 已被软组 织 干扰 ,骨 缺损 仍难 以修复 。所 以 ,怎样 促 进并 保证 骨折 愈合 初期 外 骨痂 的充 分形 成是 修 复骨缺 损 的重 中之重 L 4 ] 。超 临 界骨 缺损 在缺 损形 成 之初 可能 就 已被 软组织 占据 ,两骨 折断 端被 软组 织 隔离 ,非成 骨 的纤维 结缔 组织 及 软组 织 的嵌 入 ,阻止 成 骨细胞 的增殖 ,产 生竞 争性 抑 制 ,进而 导致 骨缺 损两 断端 不 能接触 ,甚 至造 成断 端 硬化 ,骨缺 损不 能修 复 。

骨形成蛋白与磷酸钙复合材料对椎体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骨形成蛋白与磷酸钙复合材料对椎体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P )adbn rhgnt re B ) cm ae i P / MPMehd Bn e c c C C n e poeei p tn( MP ,o pr wt C C B . to s oedf t o 1 m×1c o mo c oi d h es f m×1c 6ga e m i 1 ot w l n s e
t i e v ut e a w r ea a b X—r s hs l a ea n t n a d s n i l t nm c soy( E . eu s Alt n a uv e f r r l e l e y d a , t 0 l xmi i , a n g e r i ocp S M) R s l l h a i l sri d a e y i o c ao n c n e o c r t e m s v t
1 0 4 Chn 0 0 3, ia
【 btat O jci T t yte eosu tno rba bn eetb s gcm oi aea o m n c c m popa A s c】 bet e os d cnt co v t r o e f s yui o pse t l f c et a i hsht r v u hr r i f ee l d c n t m r e l u i e
WA G R iJN A mn adS N u . ea m n fOt peis J giBac opa o Bin hoagH sil Bin N u,I n i,n O G F l D pr eto r oad ,i x r h H silf e i C ay opa, eig i t h c n n t j g n t j
和电镜 扫描。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 降解 情况 。结果

三种骨替代材料修复犬下颌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_刘永静(1)

三种骨替代材料修复犬下颌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_刘永静(1)

即刻种植有很多优点,但是种植体的大小和形态往往和拔牙窝的形态不适合,植入后通常在牙槽嵴和种植体表面形成边缘型的骨缺损。

若软组织长入,则不能获得良好的骨结合。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介绍了很多方法来解决。

比如,屏障膜的应用和/或骨替代材料充填缺损[1]。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又称自固化磷酸钙,是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新型非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类人工骨材料,由于它可任意三种骨替代材料修复犬下颌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刘永静1,廖建兴1,刘昌胜2,黄河清2(1.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200072;2.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上海200231)[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自固化磷酸钙活性人工骨(CPC/rhBMP-2)、自固化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PerioGlas)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比较三种材料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选取3只beagle犬,每侧下颌各拔除第三、四前磨牙及第一磨牙,3个月后,制备种植窝,然后在每侧下颌骨分别植入2枚纯钛骨融合式螺旋状种植体(直径3.3mm,长度10mm),同时在每个种植体冠部制成宽1~1.25mm,深5mm的环沟型骨缺损。

采用自身对照,每只犬下颌的4枚种植体周的骨缺损作不同处理,随机分组结果如下:A组空置,B组植入PerioGlas,C组植入CPC,D组植入CPC/rhBMP-2。

术后3个月取样本,制成带种植体的超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骨结合百分率测定和计算机组织图像分析。

结果:B、C、D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均有新骨形成,植骨区骨-种植体结合率D组(49.48%)最高,C组(46.16%)次之,B组(42.71%)再次,A组(33.68%)最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固化磷酸钙活性人工骨、自固化磷酸钙、倍骼生这3种材料均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骨再生。

重组合异种骨在颌骨囊肿摘除术中的应用

重组合异种骨在颌骨囊肿摘除术中的应用
为人工合成物质 , 除含有 可能 的毒性物质和有害元素外 , 还有
科门诊就诊 的患者经临床检查 和 x线片确诊 为颌骨根 尖囊 肿、 含牙囊肿患者 1 O例 , 年龄 2 2 — 3 9岁 , 男 6例 , 女 4例 , 根 尖囊肿 7例 , 含牙囊肿 3例 , 排除其 他系统性 疾患且无 外科 手术禁忌证。 其中 6 例行囊肿摘除术后进行 R B X填塞囊 腔 , 另外 4例仅进 行囊 肿摘 除术 。 1 . 3 手术方法 将位于颌骨囊肿 腔 中的牙齿 于术前行根管 治疗 。6例应用 R B X治疗 : 局麻下 于颌骨囊肿唇颊侧牙龈做 梯形或弧形切 口。彻底刮除炎性 肉芽组织及囊 壁组织 , 囊腔 内的牙根行根尖切 除 , 并做倒 充填 , 根据 颌骨缺损 骨腔 的范 围植入足量 的 R B X, 用量约 1 - 2 g , 使 之与正 常的牙槽 骨平 面 接近一致 , 血液充盈后 , 将软组织瓣 复位并 严密缝合 ; 另 4例 仅行单纯囊肿摘除术 。术前及术后 1 、 3 、 6 、 1 2个月拍 x线 片 观察疗效 , 术后常规 口服抗生素 3 — 5 d 。手术 的施行 、 术后观 察和记录各 阶段 x线片的变化均 由同一人进行 。
想 的骨移植材料 , 可以预见 随着更理想的复合材料 的出现 , 将
使颌骨缺损的治疗更趋完善。
( 图1 - 6见插页 )
参考文献
【 1 】 H o g a n B L . B o n e mo r p h o g e n e t i c p r o t e i n s : mu h i f u n c t i o n a l r e g u l a t o r s o f v e r t e b r a t e d e v e l o p me n t[ J 1 . G e n e s D e v , 1 9 9 6 , 1 0( 1 3 ) : 1 5 8 0 -

BCPHAFGrhBMP2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BCPHAFGrhBMP2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66・现代医学(ModemMedicalJournal),2007年8月,第35卷第4期24.0)NinBCP/BMP‘2groupand(2564-8.4)NinBcP/HAFGgroupatthel2weeksafteroperation.AllmsuitsshowedtheBCP/HAFG.rhBMP-2artificialboBepossessesstrongerandlongerosteoinducfiveaetivitytllartBCP/rhBMP一2andBCP/HAFGartificalbonesineachtimepointConclusionTheBCP/HAFG.rhBMP-2artificialboReisabletOpromoteearlyrepairoflongbonedefeetandiSanidealartificialbone.Keywords:boneandboties;bonetransplantation;biomechanicsfModernMedicalJoImⅡj.2007。

35:265・270)为寻找理想的人工骨组织材料,本实验将多孔双相钙磷陶瓷(BCP)同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透明质酸钠(HA)和纤维蛋白复合凝胶(HAFG)缓释体系结合,制成BCP/HAFG.rhBMP-2人工骨材料,进行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

1材料与方法1.1人工骨材料的制备(1)BCP由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组研制提供。

该BCP材料呈白色多孔状结构,孔道彼此连通,孔径约为300肛m,孔赘春夏HAFG)缓释体系结合,制成BCP/HAFG.rhBMP-2人工骨材料,进行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

1材料与方法1.1人工骨材料的制备(1)BCP由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组研制提供。

该BCP材料呈白色多孔状结构,孔道彼此连通,孔径约为300肛m,孔隙率为80%。

用于人工骨的材料

用于人工骨的材料

用于人工骨的材料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用于人工骨的材料目前用于骨修复的生物材料分为以下几种:医用生物陶瓷、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复合材料、纳米人工骨一.医用生物陶瓷材料生物活性陶瓷, 主要指磷灰石(AP) ,包括羟基磷灰石(HAP)和磷酸三钙( TCP)等。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HAP。

人骨无机质的主要成分是HAP,它赋予骨抗压强度,是骨组织的主要承力者,人工合成的HAP是十分重要的骨修复材料,这是由于它的组成性质与生物硬组织的HAP极为相似,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与自然骨形成强的骨键合,一旦细胞附着、伸展,即可产生骨基质胶原,以后进一步矿化,形成骨组织。

α2磷酸三钙(α2TCP)骨水泥具有水合硬化特性,可作为一种任意塑型的新型人工骨用于骨缺损填充。

它在动物体内形成蜂窝状结构,动物组织可逐渐长入此蜂窝状结构中,形成牢固的骨性键合[ 3 ]。

β2TCP[ 4 ]属可吸收生物陶瓷,在体内要被逐渐降解和吸收,但其强度较低,主要用于骨修复或矫正小的骨缺损或骨缺陷, 如骨缺损腔填充。

尽管β2TCP植入体内可被降解和吸收,新骨将逐渐替换植入体,但由于其降解和吸收速度与骨形成速度难达到一致,所以不宜作为人体承力部件。

目前磷酸钙陶瓷要用于作小的承力部件、涂层、低负载的植入体。

二.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已被广泛用作骨修复材料,可降解聚乳酸( PLA)用于口腔外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骨水泥用于骨填充,聚乙醇酸( PGA)作为可吸收螺钉用于骨固定。

生物降解材料制作的接骨材料,其弹性模量较金属更接近骨组织的弹性模量,有利于骨折愈合,且随着骨折的愈合,材料逐渐在体内降解,不需二次手术取出。

PLA[ 5 ]是一类有应用价值的生物材料,它的降解速度取决于它的分子量、分子取向、结晶度、物理及化学结构,但其降解的机制主要是因为酯键的水解。

多孔TCP人工骨修复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与骨愈合机制探讨_桑宏勋

多孔TCP人工骨修复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与骨愈合机制探讨_桑宏勋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and the mechanism of bone healing for the repair of bone defects following tumor resection with novel interporous TCP bone graft, an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of “structural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3 to December 2005, 61 cases of various bone defects following the curettage of the benign bone tumors were treated with interporous TCP, with 33 males and 28 females, including bone fibrous dysplasia in 8 cases, bone cyst in 23 cases, eosinophilic granuloma in 12 cases, enchondroma in 13 cases, non-ossifying fibroma in 2 cases, and osteoblastoma in 3 cases. Tumor sizes varied from 1.5 cm × 1.0 cm to 7.0 cm × 5.0 cm. The plain X-ray,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and histology examination were obtained at various time points after operation. The in vivo biodegradation rate of the implanted TCP was evaluated based on a semi-quantitive radiographic analyzing method. Histopathology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in 1 revision case.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5 to 24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y all had good wound healing and bone regeneration. There was neither significant reverse reaction to the transplanted material nor locally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all of the cases. The bone defects were repaired gradually from 1 to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bone healing at average 2.6 months after surgery) with a bone healing rate up to 96.7%. There was only 1 recurrence case (eosinophilic granuloma in ischium)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Given revision operation, this case gained bone healing. Radiographically,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implanted bone and host bone became fuzzy 1 month after implantation, indicating the beginning of new bone formation. Three months later, the absorption of the interporous TCP was noticed from peripheral to the center of the implanted bone evidenced by the vague or fuzzy realm. New bone formation could be seen both

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

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

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原创实用版)目录1.骨缺损的定义与概述2.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法3.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法的应用与意义正文1.骨缺损的定义与概述骨缺损是指骨骼系统中因外伤、疾病、手术等原因导致的骨组织缺损或丢失。

骨缺损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功能障碍、疼痛、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对骨缺损进行准确的分类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法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法是由德国学者 terheyden 提出的一种骨缺损分类方法,主要根据骨缺损的形态、部位和原因进行分类。

该分类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骨缺损的形态分类:分为腔隙性缺损、线性缺损和表面缺损。

腔隙性缺损:指骨骼内部的空洞或缺损,如骨折后形成的缺损。

线性缺损:指骨骼的长度缺损,如骨折线或肿瘤切除后的缺损。

表面缺损:指骨骼表面的缺损,如皮肤溃疡或肿瘤切除后的缺损。

(2)根据骨缺损的部位分类:分为颅骨缺损、脊柱缺损、肋骨缺损、四肢骨缺损等。

(3)根据骨缺损的原因分类:分为创伤性缺损、非创伤性缺损和肿瘤性缺损。

创伤性缺损:由外伤引起的骨缺损,如骨折、车祸等。

非创伤性缺损:由疾病或生理原因引起的骨缺损,如骨炎、骨结核、骨软化症等。

肿瘤性缺损:由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如骨肉瘤、软骨肉瘤等。

3.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法的应用与意义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法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种分类方法,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这种分类方法还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预测疾病的预后,为骨缺损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骨缺损分类方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

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

terheyden 骨缺损分类
摘要:
1.骨缺损的定义与分类
2.terheyden 骨缺损的分类标准
3.terheyden 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4.我国对骨缺损治疗的发展与展望
正文:
1.骨缺损的定义与分类
骨缺损是指骨骼因外伤、疾病、肿瘤等原因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或丢失。

骨缺损的分类可以根据缺损的形态、部位和原因进行。

常见的分类包括:创伤性骨缺损、病理性骨缺损、肿瘤性骨缺损等。

2.terheyden 骨缺损的分类标准
terheyden 骨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骨缺损,主要发生在长骨的骨干和关节周围。

1959 年,德国骨科医生terheyden 首次提出了terheyden 骨缺损的分类标准,主要根据缺损的形态、部位和程度进行分类。

这一分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骨缺损的诊断和治疗。

3.terheyden 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terheyden 骨缺损的分类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不同的分类,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小型的、局限于骨皮质的骨缺损,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外固定架等。

对于大型的、涉及骨松质的骨缺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植骨术、骨瓣移植术等。

4.我国对骨缺损治疗的发展与展望
在我国,骨缺损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骨缺损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例如,3D 打印技术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为病人提供了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硫酸钙人工骨填充良性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愈合情况的临床研究

硫酸钙人工骨填充良性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愈合情况的临床研究

硫酸钙人工骨填充良性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愈合情况的临床研究杨勇昆;徐海荣;牛晓辉【摘要】目的分析硫酸钙人工骨填充良性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探讨人工骨在骨肿瘤切除重建中的作用.方法自2005 年12 月至2008 年3 月,应用Osteo Set 硫酸钙人工骨移植治疗72 例原发良性骨肿瘤,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47 例.根据术后随访期X线片所见评估人工骨降解、吸收和骨愈合生长情况,评估38例含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和9 例未含DBM硫酸钙人工骨的愈合情况,研究植骨量对愈合情况的影响,同时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 47 例患者获3~55 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3 个月.均有人工骨颗粒与宿主骨间隙变模糊以及颗粒间变模糊,平均用时3.1(1~6)个月;42 例完全吸收,用时4.2(1~12)个月;27 例重新塑形,用时7.3(3~17)个月.人工骨愈合良好39 例(83.0%),未出现不愈合病例.含DBM硫酸钙与不含DBM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患者的愈合率分别为89.5%和77.8%.植骨量≤5 mL组愈合率95.6%,用时6.8(3~12)个月;植骨量>5 mL组愈合率79.2%,用时5.5(3~17)个月.对两组愈合率、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0.100,P = 0.920;Z = -0.650,P = 0.516).MSTS功能评分平均28.8 分.术后2 例出现伤口不愈合.结论对于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硫酸钙人工骨愈合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移植材料.【期刊名称】《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年(卷),期】2011(003)004【总页数】5页(P251-255)【关键词】骨肿瘤;刮除术;骨移植;骨重建;硫酸钙;骨代用品;愈合【作者】杨勇昆;徐海荣;牛晓辉【作者单位】100035,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100035,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100035,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R738多数良性骨肿瘤外科刮除后预后较好,因此骨缺损的有效重建显得尤为重要。

诱导膜复合组织工程人工骨技术修复儿童尺骨大段骨缺损1例

诱导膜复合组织工程人工骨技术修复儿童尺骨大段骨缺损1例

诱导膜复合组织工程人工骨技术修复儿童尺骨大段骨缺损1

高扬;程建岗;程朋真;沈括;成千亮;孟国林
【期刊名称】《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2(43)3
【摘要】患者,男,13岁,主因“右侧尺骨干大段骨缺损、骨水泥填充术后5个月”入院。

患者于2017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肿痛,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前臂穿刺、脓液引流、给予抗生素等对症治疗,4个月后出现右前臂皮肤窦道形成,遂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以“右尺骨骨髓炎”收住院治疗,入院后行“右尺骨干骨髓炎病灶探查清除、滴注引流、外固定架固定术”。

【总页数】3页(P382-384)
【作者】高扬;程建岗;程朋真;沈括;成千亮;孟国林
【作者单位】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西安宝石花长庆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R683
【相关文献】
1.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人工骨与带血供组织修复羊大段骨缺损
2.复合组织工程人工骨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3.生物衍生骨复合成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兔桡骨-骨膜缺损的血管化进程
4.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对犬
缺损颌骨的诱导再生及修复5.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修复大段骨缺损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钟甫华;张春;郭峭峰;沈立锋;陆建伟;阮维维;刘亦杨【摘要】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患者37例,入院后保持开放性创口引流通畅,控制急性感染,分次扩创.按照Ilizarov骨搬移技术的基本方法步骤实施,观察骨延长时间、骨愈合时间、带架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按Paley骨与功能分级方法评价功能恢复程度,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患者骨缺损长度、带架时间、骨延长时间与骨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有1例患者因依从性差、放弃治疗,2例患者分别因皮肤鳞癌变和反复软组织溃疡而截肢.有5例尚在康复治疗中,另29例骨缺损得以修复,肢体得到挽救,功能大部分得以恢复.29例患者Paley评级:优7例,良1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69.0%.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骨缺损长度、带架时间、骨延长时间与骨愈合时间均呈正相关(r=0.615、0.987和0.515,均P<0.01),与功能恢复程度均呈负相关(r=-0.519、-0.740和-0.619,均P<0.01).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具有简便、实用、效果显著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挽救肢体并最大限度恢复功能的常用方法,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9(041)005【总页数】4页(P449-452)【关键词】Ilizarov;骨搬移;骨缺损;修复【作者】钟甫华;张春;郭峭峰;沈立锋;陆建伟;阮维维;刘亦杨【作者单位】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骨搬移技术是Ilizarov骨牵开延长增高术的创新与发展[1],主要是为了解决创伤后的骨髓炎、骨缺损用常规方法难以治愈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人工骨修复骨良性病变切除后骨缺损作者:周红星,卜祥振,汪浩广,孙中寅,赵刚,陈朝伟,兰宇彬【摘要】目的探讨骨良性病变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方法总结1999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应用混合自体骨松质的异体脱蛋白骨松质复合自体红骨髓治疗骨良性病变切除后骨缺损28例。

年龄12~61岁,平均20.5岁。

结果除2例因死亡失访外,其余26例均取得满意随访,平均骨愈合时间为4.2个月。

骨腔大小或植骨量不同,骨愈合时间不同。

骨腔越大,植骨越多,骨愈合时间越长。

本组病例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及并发感染。

随访至今,无一例复发。

结论利用这种复合人工骨修复骨良性病变切除后骨缺损的方法可行性好,安全性高,自体损伤小,便于推广,可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关键词】骨缺损;骨移植;人工骨;红骨髓
Repairing bone defect following bone benign lesion resection with compound artificial bon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repairing bone defect following the bone benign lesion resection,and,evaluate its curative effect.Methods From January 1999 to October 2003,the compound artificial bone (deproteinized cancellous bone allograft mixed self cancellous bone composited with self red marrow)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 in 28 patients following bone benign lesion
resection.The age of the patients varied from 12 to 61 years (mean 20.5 years).Results Bone unions were achieved in 28 patients,and the average time for union was 4.2 months,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satisfyingly with exception of 2 late patients.The time for union was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volume of graft and the size of cavity.The longer time for union was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the large volume of graft and big cavity.No immune response and infection and recurrence happened in the 28 patients.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 are satisfying due to its better feasibility and security and less self trauma.
【Key words】bone defect;bone transplantation;artificial bone;red marrow
在我国良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骨肿瘤,不同骨良性病变的好发部位不同,治疗良性骨肿瘤和类肿瘤疾病的主要手段是囊内切除。

病变组织被刮除后遗留的骨缺损有大有小,充填修复骨缺损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自体带血管骨移植,天然材料(羟基磷灰石等)及人工合成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填充,但这些方法和材料各有缺点,总体效果均不令人满意,组织工程学技术为骨缺损的再生和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

因此,结合传统方法和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缺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2~61岁,平均20.5岁。

骨囊肿11例,纤维异样增殖症4例,内生性软骨瘤5例,骨巨细胞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2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

发病部位为:股骨8例,胫骨7例,跟骨3例,肱骨5例,尺骨2例,桡骨3例。

5例患者术前有病理骨折。

病灶去除后骨缺损最长18cm,最短4cm。

复合人工骨填充量8~55ml,平均28.4ml,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由术后病理诊断证实。

1.2 方法(1)复合人工骨的制作,异体骨采用符合骨库要求的商品脱蛋白骨松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生产,无菌包装),自体骨松质来源于自体新鲜髂骨,同时抽取自体红骨髓(根据骨缺损体积的大小抽取的红骨髓量不同,3~15ml)。

自体和异体骨松质均剪切为5mm×5mm×5mm大小的块状物置入无菌容器内,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将自体红骨髓稀释后浸入骨松质内,从而制得复合人工骨。

(2)手术方法:根据Enneking分期及手术边界要求,本组病例除2例骨巨细胞瘤采用病灶切刮术加腔内灭活外,其余均采用囊内切刮术并进行电凝烧灼灭活处理瘤壁,病灶清除后遗留骨缺损均采用复合人工骨充填。

其中17例使用内固定,包括:钢板螺丝钉、髓内针、髋部动力螺丝钉(DHS)、外固定架。

5例病理骨折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植入复合人工骨。

(3)术后复查及随访:术后患者每月摄X线片复查1次,直至临床骨愈合。

在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相关的传染性疾病、排斥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