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中图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本章整合中图必修ppt正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本章整合中图必修ppt正式完整版
(3)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如图中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数据依次是:0~14岁约 27%,15~64岁约46%,65岁及以上约27%。




2.柱状图 (1)分析柱状图的一般思路。 ①了解纵、横坐标的含义,出现左、右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 辨析
↓ ②思考各项目之间的联系
↓ ③对数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地理事物随横坐标地 理事物的变化规律
↓ ④分析原因,提出建议Leabharlann 一二(2)案例分析。
环渤海经济圈四城市不同年份人口比重变化图 首先明确横坐标表示北京、天津、唐山、廊坊四座城市,同时根 据图例明确每座城市都有三个年份的数据;纵坐标表示各城市人口 在环渤海经济圈总人口中的比重。从图中可分析得出,在环渤海经 济圈中,北京人口比重一直上升,天津、唐山人口比重一直下降,廊 坊人口比重先升后降。最后再逐一分析各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原 因。
展变化趋势 人国口家的 应年加龄大结思构想是宣指传各教年育龄,严人禁口非在医总学人鉴口别中胎的儿比性重别。。
(第2)(北2)美题洲,a方案欧少洲儿比低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
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
过重;而b方案老年人口
这比种重图 、在青反壮映年总人体口内比部重结和构少时儿人,比口柱比状重图都更较为合清适晰。。 其这他种年 图龄在段反的映人总口体比内重部变结化构亦时可,比根柱据状图图判更读为出清来晰。。
(此1)图读中准,三横个坐坐标标表轴示的时原间点,纵及坐变标化表趋示势千,即分图比中。的箭头A、B、C所示的方向。
④根揭据示 相反关映知的识问,完题成,作下出列科各学题的。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国(2)家找应到加与大所思要想判宣读传坐教标育轴,原严点禁相非交医的学另鉴一别个胎坐儿标性轴别,。称为邻轴。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和合理容量 复习课件(共15张PPT)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和合理容量 复习课件(共15张PPT)

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1)统计3代中每代的人口数量,并绘制出家族每代人口总数的统 计图(折线图或柱状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称谓
本代人口数
第一代
祖父母(外祖父母)
4
第二代 父亲(叔、伯、姑姑),母亲(舅舅、姨)
第三代
本人(堂兄妹、表兄妹)
2)绘制出每代、每个成员的迁移路线(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介绍迁移的原因。 3)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评价(参照)
发现问题

称谓
本代人口数
第一代
祖父母(外祖父母)
4
第二代 父亲(叔、伯、姑姑),母亲(舅舅、姨)
8
第三代
本人(堂兄妹、表兄妹)
13
学生汇报成果3——人口增长 发现问题
2 调查结果 人口迁移
机 其智中然 的一奥家秘咋2?来?到北京的?? 尝试分析
其一,工作调动。 其二,家人有疾。
在让学生进行家族人口迁移介绍,尝试总结期中的迁移原因,并通过他们的案 例进行讲解。
学生汇报成果1——人口增长 数据比较
坐 标 轴 缺 失
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图表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体会如何从图表中读取数据
学生汇报成果1模式图
学生尝试分析家族人口变化的原因,但事实证明微观个人案例不一定能够通过 宏观规律进行解释。
学生汇报成果2——人口增长
1
调查结果
人口增长
学生汇报成果1——人口增长 调查结果

称谓
本代人口数
第一代
祖父母(外祖父母)
4
第二代 父亲(叔、伯、姑姑),母亲(舅舅、姨)
3
第三代
本人(堂表兄弟姐妹)
2
在让学生进行代际人口数量统计过程中,学生的预判是人口数量逐代递减,但 实际过程中有些调查结果符合,有些则出乎意料(探寻背后的原因)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素材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素材 中图版必修2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归纳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2、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知识梳理(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1)概念:环境能_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____________,人口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按照_________________,保障_______________,同时又不妨碍_________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特点: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_______”。

(3)意义:帮助国家或地区制定_____________和人口政策,影响区域的_______________。

2、人口问题(1)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引发严重的______________问题和环境问题。

3解决措施:(1)世界: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____________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_____________,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________的平等权利。

(2)各国:尊重______________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____________战略。

【问题探究】1、想一想,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2、思考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及主要因素?及各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3、讨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归纳总结】自己归纳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体系图。

1。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3节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3节
•( ) • (5)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得人
口合理容量变大。( ) • (6)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
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素质较高。( )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提示 (1)×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 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发现新资源,探索资源 的最新利用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等,同时人们的消费水 平也将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所以在不同时期,同一地 区人口的合理容量也不相同,差别较大。 •(3)√ 土地资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淡水资源对环 境承载力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
_______________。
自然资源
人类文化水平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 3.估算 • (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土__地___资源、淡水资源、粮食
等。一般方法:
• 土_给_地人 _(_2类 _资)_多食_源_要物决素的定综多着合少供考→察根 或 能估据 力 其算农 进 他:业 行 _食如_生 估 _物____产 算资____提源__、_供_科的的技生_粮_、产_食____________
_____的人口数量。
• 2展.战意略义适。:宜影响发展战略,影响人口政策,影响经济社会发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 3.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
自然环境和 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劣和自然资源的_数__量__与___质__量__, 资源的优劣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有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口 社会经济发 的合理容量大大提高。但是当消费水平超过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中图版必修2

思考探究:(1)材料反映我国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2)学者们估计的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为多少? 提示:(1)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2)8 亿~9 亿。
[自主学习]
1.概念 (1)前提条件: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舒适的生活环 境、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不妨碍后代 生活质量。 (2)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3)意义:影响发展战略,影响人口政策。
[活学巧用]
1.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
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回答(1)~(2)题。
具体地区
长江中下 游
年生物量/ 可载人口 最大人口密度/
万吨
量/万 人·平方千米-1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
10 000
1 000
4

(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土地生产潜力与自然条件的
关系。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个地区
自然环境的差异大,青藏高原地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而
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热量不足,而长江中下游平 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故选②④。(2)解 答本题时要明确环境承载力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密切 相关,青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其环境承载力非常小。 但是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是可以不断变化的,随着科技 的进步,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会不断增加。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 口合理容量
课标要求
说出环境承 载力与人口 合理容量的 区别。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中图版必修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并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结合概念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分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者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具体的案例,分析某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

难点:结合实例具体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三、教学过程。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检测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检测中图版必修2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一、教材第17页探索图中反映的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减少,污染加剧,环境受到的压力加大,人类生活质量下降。

说明地球承载力是有限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的极限》的基本观点是,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粮食、人均工业产品也随之相应增加。

但是因为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剧,资源数量日益减少甚至枯竭,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当这种增长或减少趋势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人口与资源、环境不协调,即资源供应和环境自净能力不能满足人口发展的需要,导致人口增长下降,最后在较低水平上建立新的平衡。

二、教材第18页思考因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紧张,因此,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是保证我国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措施。

三、教材第21页思考本案例介绍了多种关于我国最大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值。

由于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且在不断变化,所以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定量估算,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

中科院原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研究成果指出,我国人口承载力最高值为16亿。

主要是基于土地承载力而估计出来的,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的环境承载力。

还需指出的是,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应渗透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思想。

本题是一个开放性题目,需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论述,以证明哪种观点是合理的。

四、教材第21页复习题1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也是决定地球环境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承载力的估算一般根据农业生产所提供的粮食或某种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进行,尤以依据粮食产量进行估算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3.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它的环境承载力,会使原有的人口生态系统失衡,甚至崩溃,即导致资源枯竭、环境退化、人地矛盾加剧,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高一地理课件(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高一地理课件(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C.人口合理容量
D.土地资源承载力
2.制约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
A.自然资源状况
B.国家人口政策
C.经济发展水平
D.人均消费水平
即学即练
1.图中a、b分别表示( )
A.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人口容量 B.a资源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D.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课堂小结
概念
人 口
资源环境承载力
影响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
别 概念
意义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依 据之一
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 依据之一
拓展:人口增长模式
思考
指出图中不同阶段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长 的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分为“高高低 模式”、“过度模式(高低高 模式)”、“三低模式”,判 断图中不同阶段对应的人口 增长模式。
指出各大洲的主要人口增长 模式。
拓展:人口金字塔
思考
贝尔谢巴市气温曲线 和降水量柱状图
以色列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特点? 制约以色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为提高以色列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巴勒斯坦地区
资源环境承载力
思考
举例说明以下“影响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 素”与资源环境承载 力的关系。
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
2.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 )
①对外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地区消费水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即学即练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 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平方千米,目 前已达13人/平方千米,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 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 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 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3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素材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3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素材中图版必修2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游戏规则:游戏的舞台就是讲台,演员不可掉下去。

演员:同性别学生——男生。

过程:教师先让两名男生上台,让他们伸伸胳膊,踢踢腿,舒活一下筋骨,空间很宽敞,感觉很惬意。

空间大,感觉有点浪费,再找四名学生上台,再活动时就要注意了,别捅着、踢着他人,因为空间减少了。

继续让学生上台,(许多男生坐着不动,教师急中生智问:是男生吗?是男生的上!很幽默,男生一听这话争先恐后的奔上讲台),直到站满。

教师:现在讲台上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最大,讲台容纳的人数是有限的,这种限度用一个词来表示,叫“承载力”。

如果把讲台无限延展到960平方公里的土地,即我国国土面积上这种承载力依然是有限的,再继续延展到5.1亿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是地球的表面积,它的承载力还是有限的。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与人口数量相关的两个名词“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教师:强调概念中的资源和环境,说明环境及其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学生举“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8页中的“阅读”,进一步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危机,体会今天水资源对世界许多地方环境承载力的巨大影响。

教师举一例:2008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为5亿吨,按人均年消耗粮食400kg,能养活多少人?一名同学率先抢答:1.25亿,引来一片哗然。

很快其他同学得出正确的答案:12.5亿。

原来这位马虎的同学把小数点错移了一位。

教师:你还嫌我们的温总理不够忙吗?(马虎同学的脸红了)。

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

请大家思考:按照这个消费量,我国粮食产量只能养活12.5亿人口,我国现有人口13亿多,如果我国仍闭关锁国,将会怎样?学生:又会重现三年自然灾害(真形象)教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进口粮食。

教师:是的。

我国目前靠本国农业只能满足90%至95%的需求,其余差额部分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3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中图中图高一地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3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中图中图高一地理

我的身上(shēn shɑng)能装下多少人???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
地球到底能承载(chéngzài)多 少人
1.悲观派的观点 地球人口数量:63亿 (2006)
1.悲观派的观点(guāndiǎn)
地球人口数量:63亿(06年)
已大大超过地球环境承载力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2.乐观派的观点
尚有未被人类(rénlèi)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以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
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超过地球的环境承载 力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3.介于上述两种观点之 间的观点
未来(wèilái)全球环境人 口容量在100亿左右(还 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资源短缺(duǎnquē)环境问题图片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
方式,有舒适(shūshì)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 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 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 的人口数量。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缓解措施
产生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措施
自然 原因
① 地区(dìqū)分布不均(空间) ② 时间分配(fēnpèi)不均(时间)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人为 原因

人口(rénkǒu)增多、工农业发 展,用水量剧增
④ 水污染严重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
• 消费水平
?
负相关
人口 合理容量 (rénkǒu)
社会(shèhuì)经济发展水平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我国每年种植杂交水稻所增产的粮食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 ×) 解析 盲目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消费水平会不断提高,超过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和资源供给能力,人口合理容量就会降低。
读图,完成2~3题。 2.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关的有( D ) ①环境质量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3.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 的首要因素是( C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资源状况 D.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概念
环境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 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规模下 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
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大

项 目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 根据现有消费水平,参照可以预见的社会
估算标准 算,把人均消费水平压 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生活水平、自
丙 10 000 6 000 600 ?
丁 11 000 6 500 650 11
A.甲 B.乙
C.丙 D.丁
5.丙的估算结果为( B )
A.8 B.10
C.12 D.14
解析第4题,读表可知,甲预测的播种面积最大、粮食单产最高,属于乐观派。 第5题,可用下面的公式估算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 =播人种均面粮积食×粮消食费单量产,读表计算可知,丙估算结果为 10 亿。
影响因素,C正确。第2题,贵州人口合理容量超载,导致当地对耕地的需求
增多,从而导致在陡坡毁林开荒,加剧了植被破坏,从而加剧了石漠化,A正
确。第3题,为应对人口合理容量超载的问题,贵州省应该加大技术投入,提
高粮食单产,同时优化耕作方式,提高区域的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区域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环境承载力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如下图所示。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误区警示易错点: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环境承载力一定很小 辨析:“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环境承载力一定很小”,这种说法是 不正确的。尽管资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 件。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还有其他因素,如科技发展水平、地域 开放程度等。如果一个国家开放程度高,经济、技术力量强,能充 分利用区域外的资源,就会大大提高自身的环境承载力。如日本地 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大量进口资源和能源,出口产品,经济发展水 平高,环境承载力高。


一、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 人口数量(又称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类文化水平。 (1)土地资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 根据农业 生产提供的粮食或其他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进行估算 (2)人类文化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①有利:人类文化可以改变环境,使环境更加适合人类生存,这在 客观上增加了环境承载力。 ②不利:人类文化往往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产生生态危机,导致 环境承载力降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科技水平下,人口 合理容量不同;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也不相 同。 5.中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必要性及措施 (1)必要性。 ①中国几乎所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人口增长态势依然严峻,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措施:贯彻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 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提倡适度消费。 思考讨论 为什么要提倡适度消费? 提示:人类的消费水平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之一,如果过 度消费,超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供给能力,人口合理容量就 会降低。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环境承载力
木桶效应图 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 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 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桶板,这就是“木桶效应”。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结合材料探究: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 么道理? 提示: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 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的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 的数量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提示: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 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 的人口数量越多。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表所 示。
因素
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资源越丰富,环境承载力越大。土地资源是决定环境承 自然资源 载力的重要因素 科技发展 科技水平越高,资源开发及利用效率越高,环境承载力 水平 越大 人类文化 一方面可以改变环境,增加环境承载力;另一方面导致 水平 环境破坏,使环境承载力降低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课标阐释 1.结合具体案 例,理解环境 承载力的概念 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中国的 人口现状,掌 握人口合理容 量的概念及其 影响因素 3.通过对比,理 解环境承载力 与人口合理容 量的区别
激 趣 诱 思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 117 平方 千米的小岛——智利复活节岛。丰富的资源使得 岛上的居民不劳作便可衣食无忧,人口开始膨胀, 全盛时期高达 7 000 人。后来岛屿居民开始制作 巨大的石像,人口的膨胀使得资源得到很大的破 坏,特别是制作石像需要砍伐大量树木,使得森林 开始消失。为争夺资源,战争开始发生,文明开始 衰落,到了 1700 年左右,岛屿上居民只有 2 000 人 左右。再加上后来的奴隶贩卖、天花流行,到了 1877 年,岛屿居民只有 111 人。复活节岛的悲剧 说明了什么?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例题1】 下图为某城市2017年环境承载力木桶效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1)该城市2017年的环境承载力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2)图中制约该城市环境承载力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解析:木桶中最短的桶板限制了木桶的容量,因而木桶效应示意 图的最短板——劳动就业对应的人口数量即为其环境承载力。 答案:(1)C (2)D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人口合理容量 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23亿公顷,播 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人均500千克测算,我国 耕地面积可承载的人口为16亿左右。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进行分 析,认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 平,我国人口应控制在7亿之内。


3.估算 (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粮食等。 (2)多要素综合考察,如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要素的综合。 思考讨论 结合教材P18图1-3-2“城市的出现扩充了人口容量”, 说明不同时期环境承载力的变化。 提示:灌溉农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可以获得的资源较 少,环境承载力较小,人口少;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人类获得的 资源增多,环境承载力增大;随着劳动分工的出现,集市初现并逐渐 演变为城市,环境承载力进一步增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思考讨论 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数值的大小关系如何? 提示:人口合理容量一般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2.意义 人口合理容量反映了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人口数量与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适应性。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3.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