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T09:00:41.81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4期作者:詹小琴[导读] 分析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多模式镇痛护理在缓解其术后疼痛中的临床价值。
詹小琴
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6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多模式镇痛护理在缓解其术后疼痛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联合运用多模式镇痛护理。
结果:术后6h、12h、24h、48h V AS疼痛评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70%,对照组为10.81%,P<0.05。
结论:对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度,并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多模式镇痛护理;价值股骨颈骨折是在高龄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骨折疾病,使得患者关节功能受损、生活品质降低,通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有利于促使其关节功能恢复。
然而手术后疼痛是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疼痛的加重或者持续时间的延长可诱发患者焦虑、担忧、抑郁等情绪,也将进一步对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睡眠质量以及饮食状况等构成影响,所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其术后疼痛感意义重大[1]。
多模式镇痛护理旨在从多维度入手改善患者身心舒适度、缓解其疼痛感受,进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以下将分析对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其提供多模式镇痛护理的临床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本院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式均为全髋关节置换术,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62~86岁,均值为(71.6±1.3)岁;术前体重为47.6~79.8kg,均值(60.5±1.6)kg;ASA麻醉分级为:Ⅲ级3例,Ⅱ级22例,以及I级12例。
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61~87岁,均值为(71.5±1.3)岁;术前体重为47.5~79.9kg,均值(60.3±1.8)kg;ASA 麻醉分级为:Ⅲ级2例,Ⅱ级23例,以及I级12例。
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如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手术知识的健康宣教、围手术期用药指导,以及患者疼痛时遵医药物镇痛护理等;同期观察组联合运用多模式镇痛护理,方法为:(1)疼痛健康宣教:在手术前需要开展预见性的疼痛健康宣教,避免患者由于对疼痛未知而出现恐惧紧张等情绪。
详细向患者与家属讲解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情况,包括具体原因、持续时间、疼痛部位、预防方法、疼痛处理方法和常用的镇痛措施与可能达成的镇痛效果,进而使患者能够对于疼痛情况有全面的认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避免其产生恐慌心理;(2)心理支持:对于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充分的沟通,并利用转移注意力、鼓励以及安慰等语言沟通技巧,疏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到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中,从而为其营造优良的家庭支持氛围,促使患者提升治疗信心,维持情绪乐观稳定并改善其睡眠状况;(3)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优良舒适的疗养环境,进而改善其舒适状态,缓解疼痛感受。
例如,维持室内的温湿度条件适宜以及空气流动和清晰,日间注意采光的充足,进入夜间确保灯光的柔和防止不良刺激,改善其睡眠状况;(4)疼痛评估:向患者讲解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自我疼痛度评估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而使患者共同参与到自我疼痛评估以及护理干预过程中,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结合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给予疼痛护理;(5)药物镇痛护理:为其提供超前镇痛,于疼痛产生前遵医嘱预先提供镇痛干预,进而缓解疼痛症状,通常与手术前1~2日给予塞来昔布进行口服,从而避免手术创伤而造成的剧烈炎症性反应,改善其疼痛阈值。
在手术后提供多模式综合镇痛,充分结合疼痛评估结果提供个体化的镇痛方案,例如疼痛评分<4分的患者,主要采取非药物的镇痛护理措施,如语言疏导、播放音乐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对于4~6分的疼痛患者,需遵医嘱提供弱阿片类药物进行疼痛干预。
对于>6分的疼痛,患者则需要遵医嘱提供强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6)物理镇痛护理:在手术后协助其进行恰当的体位摆放并定时协助翻身,以冰袋对手术切口进行适当的冷敷,进而改善疼痛肿胀现象。
保持轻柔手法进行适当的肢体按摩,与此同时避开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而加快血液循环,缓解肢体麻木等情况。
1.3评价标准
(1)利用V 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别于术后6h、12h、24h、48h进行评估;(2)记录2组的术后并发症,如皮肤压疮、切口感染、引流管滑脱等。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V AS疼痛评分组间对比
术后6h、12h、24h、48h V AS疼痛评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
表1 术后V AS疼痛评分组间对比(±s,分)
3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可促使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稳定度以及功能得以恢复,然而该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所以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刺激,随着术后麻醉作用的消退疼痛感不断加重,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构成一定影响,部分患者由于惧怕疼痛而拒绝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影响其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甚至可诱发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2]-[3]。
通过运用多模式镇痛护理,从环境、心理、药物镇痛以及健康宣教等多维度入手,给予患者疼痛评估以及个体化的疼痛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疼痛阈值,进一步改善其舒适度,对缓解术后疼痛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5]。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疼痛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这表明,多模式镇痛护理的运用可提升该类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度并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率。
参考文献:
[1] 金贺楠. 分阶段护理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0):1129-1131,1140.
[2] 郑婷,李蕊,广春芳. 针对性早期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影响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7):1316-1318.
[3] 郑明慧,江代娟,谭斯师.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25(20):108,111.
[4] 张搏.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9):79-80.
[5] 王倩,赵萍. 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东方药膳,2019,19(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