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调色师培训教材1-6-精品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概述
第一章模拟调色员选拔规则
第二章培训方法与培训制度
培训方法
课程结构
培训制度
第三章培训内容
第一节染色基本知识
颜色基础知识
染料性能
染料上染率曲线
影响上染率的因素(待陈森)
染纱工艺流程图
染色设备原理与操作简介(韩金朝)
第二节调色基础知识
单色辨别与用量了解
双色识别与量化了解
混色识别与量化
第三节大货调方规律
什么是大货加成规律
影响加成规律的因素
加成规律表
第四节影响颜色的因素
影响调色命中率的几种因素(王素梅等)
打样对大货颜色的影响因素(陈必元)
染色设备与操作对大货颜色的影响因素(韩金朝)
如何发现颜色FAIL原因(仰如钦)
第五节常见染色疵点产生原因分析与对策(仰如钦)
第四章考核方法
第一节日常考核
单色测试
复色测试
论文、心得
第二节选拔考试
选拔规则
考核内容
选拔成绩表
第五章调色经验谈
第一节调方的一些技巧
第二节发现小样反常的一些技巧
第三节大货加成的一些技巧
第四节常见高难度颜色处理技巧
第五节对调色工作的一些建议
第六章实践培训
正式打样培训
正式调方培训
概述
近年来,我们染纱厂调色人员的流动量较大,而产量及生产规模的扩大又需要较多的调色师,一位新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调色师需要其不断的积累实际的经验,就使得培训周期和培训成本非常大;用常规的培训方法很难在短时间满足用人需求,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培训模式,采用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新培训形式。

为了满足生产的需求,童经理提出了“模拟调色培训”的概念,并于2004年5月开始成立模拟调色培训小组。

模拟调色培训是指不采用实际调色生产操作,而通过已有色样对参训人的调色能力进行测试、锻炼的一种培训方法,与常规的培训方式相比可以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而且可以大批量培训调色后备人员,更适合当前生产的需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第一、第二期的培训,第三期的培训也正在进行中。

为了把“模拟培训”建成一个标准模式,我们模拟调色培训小组着手编写这本教材,把培训材料,一些宝贵的经验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和归纳,以便在后面的工作的借鉴和完善。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调色室、小样室、工艺组、染台等多个工序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提供了多方面的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本教材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颜色和染料、调色和开方这两大块,还有和颜色有关的工艺、设备等的介绍。

由于调色的技术性和经验性很强,加之编者水平有限,此册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谅解。

培训目的:
拓宽大家对染色业务的知识面,大批量培养和造就一批调色后备人员。

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培训特色:
1、注重模拟,不需专业、专职培训。

模拟培训是一种全新的培训理念,无需专门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财
力,但需全体学员的密切配合,依据标准模式来接受培训;受培训人员以自学、自修为主,专业调色师为辅的方式进行。

2、缩短正式上岗的培训周期。

3、提高盲染能力,直接加色、直接染色能力。

第一章模拟调色员选拔规则
模拟调色培训主要面向染纱厂所有员工招生,其他与染纱有直接关系的部门同事有兴趣者也可报名参加。

模拟调色培训分期进行,采取自愿、免费报名的方式,报名者需保证正常参加培训但不影响正常工作,且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

1)色珠测珠:证明对颜色没有障碍。

2)理论知识:需具备与颜色相关的基础知识。

3)生产经验:需具备与染纱有联系的工作经验。

第二章培训方法与培训制度
一、培训方法
突出“模拟”两字,依照单色→复色→加成规律三大培训阶段,利用工余时间,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的培训。

二、课程结构
培训流程图:染色理论基础知识→单色识别→复色识别→模拟调方学习→模拟调方考核→小样调方实习→大货加成模拟调方→小缸生产调方
实习安排:打样→染台→工艺→对色(QC)→调色
染色理论知
1、理论基础知识包含:A:染料知识。

如:染料识别(名称、色觉等);B:工艺知识;C:调色知识:调色原理、基本理论。

理论知识培训以内部资料为主,它贯穿于整个培训的始终。

2、调色培训:由两个阶段构成。

(5-6个月)
第一阶段:从单色入手。

了解染料名称、染料代码、熟练区分各染料的特征。

此阶段要求学员多看、多练、多比较,适当时邀请专业调色师讲解。

第二阶段:复色训练。

培养大家从单色→简单的多个染料组合→复杂的染料组合的分辨能力及调色能力。

目标:1)当看到某个颜色后能迅速分辨其配方组合。

2)在辨明其组合前提下,较快调准一个颜色。

3)调色时知道加减某个次色料。

3、大货加成:A:如何看小样。

B:学习不同组合的大货加成规律。

4、以上各阶段培训完成后需总结、考核并写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二、培训制度
1.将所有参训人员分组并建立组长联系责任制。

并要求本期人员加强与前期人员的沟通,整合培训资源到达共享、互利双赢目的。

2.培训时间上要求在不影响工作和休息的前提下,学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每天坚持不低于半个小时的培训时间。

如:早班须下班后,中班在上班前。

3.对于所有参加第二期培训的学员的平时表现及参加培训的积极将制定严格考核制度。

实行打分制,以100分为基础,对于平时无故不参加培训、开会、训练及考核不及格的学员实行扣分。

4.平时训练时间实行考勤制度,没有参加训练的要在考勤表上注明原因。

5.平时表现分值考核结果,将成为以后挑选正式调色人员的参考条件之一。

第三章培训内容
第一节染色基本知识
一、颜色基础知识
色彩物理学
一、光与色
夜晚,昏暗漆黑,形色难辨。

白天,光芒耀目,色彩斑斓,青山、碧海、绿树、蓝天形色入目皆借助于光。

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辨别物体的色彩形状,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现代物理学证实,光和无线电波、X线等同样是一种电磁波辐射能。

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光是其发生的原因,色是其感觉的结果。

1、光谱
雨过天晴,空中映照的彩虹,人们只欣赏它的美丽而不知它发生的原因,直到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1642-1727年)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才发现了它的成因,并提示了光色原理。

牛顿把太阳光从一小缝引进暗室,通过三棱镜后,在映幕上显现出一条美丽的彩带,从红开始为橙、黄、绿、青、蓝、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分解或光谱。

光谱现象的出现,说明太阳光是由光谱中的色光构成的。

光从空气透过玻璃质再到空气,在不同介质中产生两次折射,由于折射率大小不同和三棱镜各部位的厚薄不同引起的透过时差,将本来的白色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

2、单色光与复色光
牛顿以前的学者,认为白光是最简单的光线,牛顿用三棱镜把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如果在光线分散的中途加一块凸透镜与映幕之间的某一点集中,而集中的一点则又成为白色光。

所以白色光即为复色光。

经三棱镜分解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任意一个色光再经三棱镜不能再行分解,映幕上仍是原来的色光,这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光。

3、可见光谱与不可见光谱
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的光谱,是人类眼睛所能看见的范围。

从380nm(毫微米)到780nm(毫微米)的区域为可见光谱。

紫端380nm(毫微米)以上是紫外线、X线、放射性的r射线和宇宙线。

红端780nm以外是红外线、电波等为不可见光谱,通过仪器才能观测。

人眼能看见的光线在光谱中只占很小扔一部分。

人眼最佳明视范围是光波的长度在400nm –700nm
之间。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人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下面为颜色与波长范围。

颜色波长范围
红700nm-630nm
橙630nm-590nm
黄590nm-560nm
绿560nm-490nm
蓝490nm-450nm
紫450nm-400nm
nm(毫微米)1nm相当于0.000001毫米
二、光源
宇宙间凡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太阳、恒星及各种灯光、火光、激光等……。

对地来说太阳是最大的光源。

标准光源
颜色根据照射光源的性质而发生变化,颜料色决定于照明光色。

为了调色的准确碇了标准光源,以在调制颜料和染料时使用。

A 光源,由白炽灯代表晚上的光。

B 光源,即太阳光。

C 光源,即有太阳光时所特有的蓝天的昼光,也就是稍带蓝味的白光。

是最为常用的光源。

三、光源色
由各种光源程序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如:普通灯泡的光所含黄色和橙色波长的光比其它波长的光多而呈现黄色味。

普通荧光灯的光含蓝色波长的光多则呈蓝色味。

只含有某一波长的光就是单色光。

含有两种以上的波长的光就是复色光。

含有红、橙、黄、绿、蓝、紫所有的波长的光就是全色光。

宇宙间由于发光体的千差万别,所形成光源的色彩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色彩,认识色彩,使用色彩,只有对光源色进行分析研究,对色彩有个全面的理解,才能提高对色彩的运用与表现。

四、颜色的三要素:色调(色相)、纯度、亮度
1、色调(色相)(Hue):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是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

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2、纯度(Chromacity):又称饱和度或彩度,用来区别颜色的鲜艳程度。

它可以理解为颜色中有色成分和
消色成分的比例。

有色成分的含量越高则颜色越纯,饱和度越高;消色成分(指和其它成分的颜色互成补色而能混成为白光的颜色)的含量越高则颜色越灰,饱和度越低。

光谱色中的单色由于不含消色成分,所以饱和度最高,为100%;而白色、标准灰色和黑色所含的颜色都为消色成分,所以饱和度最低,为0或者说没有饱和度.
3、亮度(Lightness):又称明度,它表示有色物体的表面所反射的光的强弱程度,区别颜色的浓和淡。

物体对光的反射越强(或吸收越弱),则亮度越高;物体对光的反射越弱或吸收越强),则亮度越低。

白色的物体亮度高,是因为它几乎不吸收光而全部把它反射出去;黑色的物体亮度低,是因为它几乎不反射光而全部把它吸收。

三原色:染色中,我们所熟悉的拼色染料为:红,黄,蓝;电视机的屏幕则用红,绿,蓝三种色光
来拼色。

它们所用的三个颜色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任何两色混合都得不到第三色。

我们把具有这样特征的三个颜色叫做三原色,其中一个称为原色。

在应用中,通常要求所选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色域,能够包含所有的色相,但实际上(如染色生产中),由于受染料的性能或用量所限,用红,黄,蓝三原色很难达到很深很纯的黑色,所以在三原色之外,往往还需要添加一个黑色来增加深度和暗度。

五、染色理论
1、棉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的横截面并不是一个圆,而是一个不规则的耳状结构。

丝光后,由于浓碱的作用会剧烈溶胀,变成圆柱状(截面变成规则的圆),使光泽大大地提高。

还因为浓碱的作用,纤维的无定型区增多,提高了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所以一般丝光纱的得色量比较高,光泽较好。

2、活性染料,又叫反应性染料,因其与纤维的结合产生了化学反应而得
名。

活性染料是一种水溶性染料,结构可以用下面的通式表示: W-D-B-Re
D-发色体或者母体染料
B-活性基与发色体的连接基
Re-活性基
W-水溶性基团
它与棉纤维反应可以简单表示为:
纤维素-OH +W-D-B- Re ——> 纤维素-O-B-D-W + HRe
活性染料和棉纤维的反应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一般PH值在强碱性条件下,温度从40℃到90℃,按温度还可以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活性染料。

染色的温度就是指染料在纤维中固着的温度。

染纱常用的染色工艺ED01和ED13就是低温型染料的染色工艺,ED12是高温染料的染色工艺。

染料上染到纤维上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3、染色基本理论
染色是指染料舍染液(或介质)向纤维转移,并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或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成为有色物体的加工过程。

染色的一般过程
第一阶段:
染液中的染料接近纤维表面,即染液本体中的染料分子向纤维表面扩散。

染料随流动的染液循一起向纤维表面扩散,当染液流速降低到只有1%时的界面到纤维表面的厚度称为动力边界层。

显然,染液环越剧烈,边界层越薄,对染料的扩散越有利,扩散越均匀,有利于匀染。

第二阶段:染料被纤维表面吸附。

染料分子到达纤维表面后,即被纤维表面吸附,一般此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

吸附逆过程称为脱附。

两者同时存在,最后达到平衡,上染量不再提高。

吸附量的大小,决定色泽的浓淡,吸附速率的快慢,决定染色的均匀性。

第三阶段:扩散
扩散是纤维被染透的过程,实际上是决定染色的时间的过程。

染料的扩散在纤维无定型区进行。

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

染色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吸附扩散的过程,直到染色的平衡。

实际生产上,不一定要达到平衡才结束。

第四阶段:染料在纤维中固着
染料与纤维有多种结合键的形式。

一般,直接、酸性等染料在上染过程中与纤维以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等键合;而活性染料,则需要在碱剂作用下,活性基与纤维素上羟基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染色过程才能完成。

二、染料的性能
(一)染料的分类
染料的分类有很多种,生产中最常见的是按应用性能分类:
1.直接染料(directdyes)该类染料与纤维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羧
基而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可使纤维直接染色。

2.酸性染料(aciddyes)在酸性介质中,染料分子内所含的磺酸基、羧基与蛋白纤维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相合,主要用于蛋白纤维(羊毛、蚕丝、皮革)的染色。

3.分散染料(dispersedyes)该类染料水溶性小,染色时借助分散剂呈分散状态而使疏水性纤维(涤纶、锦纶等)染色。

4.活性染料(reactiondyes)染料分子中存在能与纤维分子的羟基、氨基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

通过与纤维形成共价键而使纤维着色。

又称反应性染料。

主要用于棉、麻、合成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蛋白纤维的着色。

5.还原染料(vatdyes)有不溶和可溶于水两种。

不溶性染料在碱性溶液中还原成可溶性,染色再经过氧化使其在纤维上恢复其不溶性而使纤维着色。

可溶性则省去还原一步。

该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6.阳离子染料(cationicdyes)因在水中呈阳离子状态而得名。

用于晴纶纤维的染色,常并入碱性染料类。

7.冰染染料(azoic dyes)为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时需在冷冻条件(0-5℃)下进行,由重氮和偶氮组分直接在纤维上反应形成沉淀而染色。

8.缩聚染料(polycondesationdyes)该类染料染色时脱去水溶性基团缩合成大分子不溶性染料附着在纤维上,称为缩聚染色。

此外还有氧化染料、硫化染料等。

染纱厂常用的染料有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其中活性染料用得最多。

染纱厂现用活性染料按产地分有以下几种:
(1)日本住友化学公司的Sumifix染料(染料名称以S开头)和Sumifix Supra染料(染料名称以SS开头)
(2)德国Dystar(德士达)公司的Remazol染料(染料名称以R开头);
(3)德国Bayer(拜耳)公司的Levafix染料(染料名称以
L开头);
(4)瑞士Ciba(汽巴)公司的Ciba染料(染料名称以C开头);
(5)台湾永光化学公司的Evercion和Everzol染料(染料名称以EVE开头);
(二)染料的命名
不同的公司的染料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它们的命名都遵循以下一个规则:
1、染料的名称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冠称、色称和尾称。

2、冠称用来说明染料按应用分类的所属类别,如:活性、分散,国外生产的染料各有其专用冠首(通俗的说法是他们各自的品牌),如:EVE、SS、R等;
3、色称说明染料所染得的颜色,如:RED、YELLOW等;
4、尾称通常以一定的符号和数字来说明染料的色光、牢度以及其他染色性能,如:以R、G、B表示偏红、偏绿、偏蓝,F表示色泽鲜艳,L表示耐晒,K表示染色温度较低等,为了表示程度,各字母前还可加上数字2、3、4及写成RR、FF、LL的形式。

5、有的时候在冠称和色称之间还有一些符号,用来表示染料特殊的性能,如S BR BLUE R SPE 中BR就是bright的缩写,表示这个染料的色泽很亮。

6、另外,有的染料还有力份如:100%、133%、200%等,这是染料厂根据自己的产品标准而定的相对浓度,所谓100%并非表示纯染料含量,只不过是以它作为染料浓度的比较标准。

例1: SS BLUE BRF 150%
例2:兰 2BRL 300%
住友的染料
以上规则针对国产染料而言,由于进口染料品种繁多,不同染料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命名方法,所以以上规则不能涵盖。

四、
染纱工艺流程图
一、 前处理工艺。

注:最高排水温度为85℃ 1.1:EP03/04前处理
100℃*5′
1′ 加NaoH4′
1′ 1′
100℃*45′
降温到85℃
排压后排水2′
1.2
:EP05前处理
1.3:DP01前处理后阳离子改性
100℃*5′
1.4: EP24前处理
备染料
115℃*45′
80℃*10′
1'
排水2′
二:染色工艺,注:最高排水温度为85℃
2.1:ED01染色(DOSING 功能正常的染机纯碱的加入采用DOSING 功能在60分钟内缓慢加入)
2.2:ED12染色(DOSING 功能正常的染机纯碱的加入采用DOSING 功能在60分钟内缓慢加入)
60℃ 10′ 5′
20′ 10′ 10′ 30′(60′)
加元明 粉1/2 加元明 粉1/2
加纯碱1/20 加纯碱4/20 加纯碱15/20
排水6'
80℃ 5′ 10′ 10′ 30′(60′)
水洗5' 排水2'
备洗管水
2.3:ED13染色(DOSING 功能正常的染机纯碱的加入采用DOSING 功能在60分钟内缓慢加入)
10′ 加助剂4′
60℃ 20′
10′ 5′ 1.5℃/min
排水6'
水洗5'
排水2'
备洗管水
落洗管水化纯碱
2.5:ED08染色(专用于PROCIN-HEXL 染料,DOSING 功能正常的染机纯碱的加入采用DOSING 功能在60分钟
内缓慢加入)
5′
加助剂4′
1.5
℃/min 排水2'
加纯碱1/20
加纯碱4/20
加纯碱15/20
10′
10′
10′
10′
83℃ 60′
水洗5'
排水6'
备洗管水
落洗管水化纯碱
2.6:ED21染色(没有DOSING 功能用此工艺)
20′ 排水6'
60℃ 10′ 5′
10′ 10′ 10′ 30′(60′)
加元明
粉1/10 加元明 粉1/10 加纯碱1/20
加纯碱4/20
加纯碱15/20
排水6'
10′ 加元明 粉2/10 加元明 粉6/10
备洗管水
水洗5'
排水2'
备洗管水
2.6:ED21染色(有DOSING 功能用此工艺)
30′
60℃
DOSING 加纯碱60′
20′ 5′ 排水6'
DOSING 加元明粉60′ 水洗5'
排水2'
水洗5'
排水2'
备洗管水
2.7:ED04染色(DOSING 功能正常的染机纯碱的加入采用DOSING 功能在60分钟内缓慢加入)
注:香港机是手动打信号洗第一次管。

三:后处理工艺,注:最高排水温度为85℃
注:BEACOM-111-1、BEACOM-111-2、PC1500不存在缸差问题后处理的3℃/min 为全速,其它电脑类型同流程图。

10′
加助剂4′
40℃ 20′
10′
5′
1.5℃/min
60′
降温到85℃排压后排水6'
95℃
水洗5'
排水2'
备洗管水
落洗管水化纯碱
3.1:针织、梭织EA01后处理(OWF≤1%)
98℃*10′
3.2:针织、梭织EA02、EA03后处理(1%〈OWF≤4%〉
3
98℃*10′
98℃*10′
98℃*10′
降温到85℃排 压后排水6′
3.4:针织EA05后处理(OWF >6%)
98℃*10′
98℃*10′
98℃*10′ 98℃*10′
3.5:梭织EA07后处理(4%<OWF ≤6%)
98℃*5′
降温到85℃排 压后排水6′
降温到85℃排 压后排水2′
降温到85℃排 压后排水2′
排水2′
98℃*10′
降温到85℃排
压后排水6′
降温到85℃排 压后排水6′
3.6:梭织EA06后处理(OWF >6%)
排水2′
3.7:EA08(HEXL 型染料)
五、
染色设备原理与操作简介
染色设备:
染缸结构图
排水2‵
排水2‵
降温到85℃排
压后排水6′
一、染缸的作用:
染缸就是将白的纱线根据客户需求经染缸染出不同颜色的纱。

二、染缸是由主缸、副缸、主控系统三部分组成:
主缸的组成部分:
1)、主泵:是染缸的主要部分,它的作用是把缸里液体以一定的压力不断穿透筒子纱或经轴纱,从而达到所需的
要求;
2)、缸体:是能耐高温、高压、酸、碱的放纱容器;
3)、安全阀:附设在缸体上,它的作用是当缸体里边的压力达到安全阀设定的压力时(4.3bar),安全阀自动打
开卸压,从而对缸体起保护作用;
4)、溢流阀:安装在缸盖上,作用是开缸盖或进水时自动打开卸压,有时作循环冲洗;
5)、加压阀、排压阀:两阀排在一起,安装在缸顶上,但各自功能不一样。

加压阀是当染缸作染色程序时自动打
开,向缸内加压缩空气(1.5-2bar),增加主缸内压力,提高液体渗透力,使液体更有力地穿透棉纱;排压
阀是当缸内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排压阀自动打开排压,起保险作用(排压阀压力设定低于安全阀设定压力);
6)转向阀:安装在缸座底下,它可以作0-90°转动,作用是改变液体流向,使液体能由内向外喷,或由外向内
吸入,以增加液体在棉纱中的渗透;
7)升温阀:前连接蒸汽管道,后连接缸内升温管道,是染缸温度控制的重要部件;
8)冷却阀:前连接水管,后连接升温管,将缸内的温度通过冷却阀进冷水到升温管内,间接把缸内温度降到工
艺要求;
9)水位器:控制进水高度。

2、副缸的组成部分:
副缸由不锈钢锥形圆筒、抽料泵、进料Y阀、排料阀、进水阀、排水阀等组成,副缸的作用是根据染各种颜
色工艺需要加入各种不同化工料,在副缸里面将颜色搅拌均匀后,经抽料泵抽入到主缸里面,再由主泵不断循环将
染液经喷液管喷到棉纱里面。

操作简介:
1、机台介绍:
染纱厂现用染缸共有145台,德国Krantz染缸89台、香港 Pegg染缸10台、国产改进型染缸20台、高勋
染缸23台、BELLINI 染缸1台、Thies染缸1台、高勋染缸改进型染缸1台,这些染缸分别由八种不同类型的电
脑进行控制,而各种电脑的使用途径一样,都为储存相关的工艺程序和控制机台动作,这八种电脑的类型分别为:
PC1500、PC2000、PC3000、PC3100、PC3500、PC5000、BEACON111(香港缸)、BEACON111(无锡缸);
现阶段染纱部正在使用一套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由德国BARCO公司生产,该系统与单机控制电脑较
先进的染缸进行了连接,能统一控制这些染缸的各动作、实现工艺程序下载与机台远程控制;由于各种染机控制电
脑使用的语言与操作方法都不大相同,所以在操作前首先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各机台相关的程序代码及车间大货常
用的生产工艺;
2、车间常用生产工艺介绍:
现车间常用的工艺有:前处理:EP03、EP04、EP05、EP24、EB01、EB02、EB03、EB04,染色:ED01、ED12、ED13、ED21,后处理:EA01、EA02、EA03、EA04、EA05、EA06、EA07。

3、机台电脑程序语言简单说明:
1).国产缸/BEACOM111电脑
2).KRANTZ缸/PC3100电脑
3).KRANTZ缸/PC3000电脑
4).KRANTZ缸/PC2000电脑
5).PC1500电脑语言
4、机台电脑操作介绍:
由于染台电脑类型较多,这里只重点介绍PC2000的操作方法: 1)、C2000型电脑包括显示屏幕(8X40像素)、键盘、记忆卡插口; 2)、可编写3400个染色步骤及9999个程序; 3)、选择程序号:
A .在程序停止状态下,按下"M ,通过 光标选中"
RUN-PROGRAM"并确认或直接按下数字键"1",均可进入程序执行状态,此时面板上显示有"
RUN-PROG"。

同时出现三种功能项,分别为:REQUEST、LOADED、LOCAL。

B.按下"LOCAL
ABCDE F------移动光标左、右键选中所需字母并确认。

所选定字母则
显示在中间行"BATCH NO",可用最下行三个功能键灵活操作,分别为:
●PRE CHAR:可使"BATCH NO"处光标向左移一位
●ACCEPT:完成确认键,表示完成此次缸号或批次输入转到下个操作项
●NEXT CHAR:可使"BATCH NO"处光标向右移一位
移动光标上、下键,转换最上行显示内容;完成以上缸号或批次输入后,按下"ACCEPT"确认键,则转到程序号输入功能项。

C.进入程序号输入功能栏,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选取所需程序号:
●直接在面板最右上角输入所需程序号(按数字键即可)
●移动光标选中所需程序号完成以上任一操作后,
按下确认键,即完成缸号或批次、程序号输入。

5、染色过程操作介绍:
1)、装笼:
装笼是染色车间的第一道工序,装笼时,操作工根据计划要求的纱支、批号、重量、单纱重到松纱车间领纱,由松纱发纱人员按照计划要求提供相应的坯纱,将坯纱装入纱笼中,用相应的钢碟、锁头,并锁紧每一杆锁头。

经轴则按计划要求缸号、色号、纱支、数量、轴号到织造整经处领取坯轴,并且检查每坯轴的质量(如:坯轴的软硬度情况),装到相应的经轴纱笼,锁紧每一坯轴的盖板,待以染色。

(注:筒子在装笼时必须完全密封,若装笼不好,会造成染液“断路”使筒子纱染不透或染花
2)、分、化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