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误用类型成语举隅
成语运用之“断词取义”举隅
![成语运用之“断词取义”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c264d0160740be1e650e9a7f.png)
分析 : 很 多学 生在 做 题 中 遇到 这个 句 子 都 能感 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 , 应该整体使用 , 但有些句 出用这个词不准确 , 却又弄不明 白为什么不对 。其实
左右 为难 ” 在 这一语 境 中是非 常 典型 的“ 断 词取 义 ” 误 子 在使 用过 程 中 , 只断取 成语 中个 别词 素 的意思 , 而抛 “ 开_ 『其 他 词素 的意 义 , 因而导 致 成语 意 思 与句 子 意 思 用类型 , 句中只断取 了“ 为难” 这一词素 , 并不包含“ 左 不符 。这 种成 语 误用 类 型就 叫做 断词 取义 。
令 行 禁止 的 。
分析 : “ 令 行 禁止 ” 的意思 是下 令行 动 就立 即行 动 ,
下令停止就立 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 , 纪律严明 , 执行 认 真 。而语境 中明显 只断取 了“ 禁止 ” 这一词素 的意
思, 属于 断词 取 义 。
4 . 发展 生产力是 当前 首当其 冲的大事 , 是一切工
同等看待。在本句中, 只断取了“ 等量” 的意思 , 并错误 4 . ( 2 0 0 9 年山东卷 ) 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 , 医学
数量相等” , 使得成语和整个句子语境不符。 生义 、 褒贬失当、 谦敬错位 、 用错对象等常见误用类型 地理解为“ 中。若是仅凭 语感判 断 , 做题 的准确 率就很难 保证
作 的重 中之 重 。 分析 : “ 首 当其 冲” 比喻 首 先 遭 到 攻 击 或 遭 到 灾 难 。句 中只断 取 了“ 首” 所 含 的“ 最先 、 最早” 的意 思 , 而
的扶持下 , 他们决心 自主创业 ,
开 创一 番新 事业 。 分析 : 这 一成 语 的 误用 , 我们 往 往 归类 为 “ 望 文 生 牛 刀小试 , 分析 : “ 牛 刀小 试 ” 比喻 有很 大 的本领 , 先 在小事 情 义” 。实际上 , 从“ 断词取义” 的角 度 可能 更 好 理 解 一
成语使用举隅
![成语使用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026f7ae0763231126fdb118c.png)
成语使用举隅【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敝帚自珍: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
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或绘画很坏。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
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
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
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
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
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
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
!褒贬误用的成语
![!褒贬误用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148cd88f4b35eefdc9d33302.png)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一、贬义成语: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选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是贬义词。
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多用于言论,含贬义,不能用来赞美选手们的辩论技巧。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繁文缛(rù)节:缛:繁多。
繁琐的、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
含贬义,比喻繁琐、多余的手续。
负隅(yú)顽抗: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装出自己很有修养的样子。
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东不正当的东西。
弹冠相庆: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多用于贬义。
也指坏人得意的样子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含讥讽。
闪烁其辞:比喻说话吞吞吐吐,遮遮掩掩。
藏头露(lù)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师心自用:意思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刚愎(bì)自用:愎:任性。
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煊赫(xuān hè)/烜赫(xuǎn hè)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含贬义。
舞文弄墨: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
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
现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
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虎视眈眈(dān):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罄(qìng)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多义和易误成语举隅
![多义和易误成语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206db3bb960590c69ec37643.png)
多义和易误成语举隅.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半壁江山:指保存下来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按兵不动:使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
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百川归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起。
笨头笨脑:①形容人不聪明,反应迟钝。
②形容式样蠢笨。
弊绝风清:形容社会风气十分良好,没有贪污舞弊等坏事情。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
不三不四:①不正派。
②不像样子。
如,这篇文章被改得不三不四。
不省人事:①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②指不懂人情世故。
超然物外:①超出于社会斗争之外。
②比喻置身事外。
乘风破浪:现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也形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
粗制滥造:①指产品制造粗劣,不讲究质量。
②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遭到的障碍会更大,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
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对牛弹琴:①对不懂道理的讲道理。
②说话不看对象。
恩断义绝:感情破裂,情义断绝(多指夫妻离异)。
耳鬓厮磨: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
翻天覆地:①变化大。
②闹得凶。
风风火火:①贬义,冒冒失失,急急匆匆。
②褒义,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
改头换面:比喻只该形式,不该内容(贬义)。
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代替亲友恳求别人时用来表示谢意。
纲举目张:比喻文章条理分明或做事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的环节。
呼风唤雨:①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②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花花世界:①指繁华地区或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
成语误用举隅
![成语误用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271d101514791711cc791717.png)
成语误用举隅一、注意成语使用的语法作用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高考中保留的考试项目。
考查时,我们除了对成语意义及对成语所处的语境正确把握外,还要对成语所起的语法作用也要予以重视,否则,会犯语法错误。
Ⅰ。
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搭配1、公园里有许多姹紫嫣红的杜鹃花,鲜艳极了。
姹紫嫣红,姹:美丽;嫣:美好,常指笑容。
形容各色娇艳的花,不能单用于某一种单一的花。
另外,此处也不能作定语修饰限制中心语“杜鹃花”。
2、他家院子里有几棵行将就木的松树,今天早晨,他把它们全部刨掉了。
行将就木,意为人之将死,而不能用来修饰“松树”。
3、今年冬天,山东有些地区出现了难能可贵的雾凇奇观。
难能可贵,指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好,值得表扬肯定,只能用于人。
其它的如“寸草不留的土地”、“不绝如缕的歌声”、“入木三分的启发”、“首当其冲的事情”、“责无旁代的责任”等等。
Ⅱ。
注意后面不带宾语1、有些领导干部漠不关心群众的疾苦。
2、同学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语文成绩。
3、有些人已司空见惯这些浪费现象了。
“漠不关心”、“妄自菲薄”、“司空见惯”,这三个成语后面均不能带宾语。
另外如:“耳濡目染了这些事情”、“出奇制胜敌人的妙计”、“求全责备自己”、“视而不见这些事情”等词后也不带宾语。
Ⅲ。
貌似恰当其实多余??成语使用的一种常见毛病①旧中国政治腐败,官吏昏庸,兵连祸接,致使人民生灵涂炭。
②他想尽千方百计,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生产出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新产品。
③我们班众多的莘莘学子经过高中三年的刻苦学习,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其中有十多位同学考入了重点大学。
这三个句子粗读一遍,似乎比较通顺,没有什么语病。
加点的成语也好象使用比较准确。
可是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了。
三个成语的使用都有问题,而且属于同一类毛病。
都和前面的一个词语语意重复。
也就是说如果假定成语使用没有问题的话,每个句子里就都有了一个多余的词语,分别是“人民”、“想尽”、“众多的”。
媒体高频误用成语举隅
![媒体高频误用成语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bcecd14e10a6f524ccbf8558.png)
媒体高频误用成语举隅作者:于大鹏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0年第06期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对其运用理应规范。
可是不少媒体随心所欲使用成语的现象随处可见,或望文生义,或张冠李戴,或褒贬不明,或不辨语境……,对读者产生了一定的误导。
下面举一些媒体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作一些分析,希望大家平时读书看报遇到成语句子时一定要注意辨析其使用是否规范得当。
1.不以为然【误例】“有人恨你,巴不得你早点出事……”谈起类似的恐吓短信,身为派出所所长的常征在办案过程中不止一次收到类似的恐吓短信,不过常征对此从来是不以为然,置之一笑。
(《扬州时报》2009/12/23)【解析】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正例】我觉得张艺谋还抓不到商业电影的重心,他是用了一些很表面的东西。
所以他前面几部商业电影我很不以为然。
(《新世纪周刊》2009/12/10)2.侧目而视【误例】这里是第八届全国舞蹈大赛决赛现场,由湖北省民族歌舞团表演的群舞《土家阿哥苗家妹》,让当晚赛程在开赛不久即掀起高潮,淋漓的舞影、酣畅的乐声,令国赛评委、现场观众和全国舞蹈同仁侧目而视、惊喜连连。
(荆楚网2009/11/20)【解析】语出《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
并脚站着,不敢迈步;斜着眼睛,不敢从正面看。
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常误解为“不正眼看人,目光轻蔑地看”。
【正例】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者,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3.曾几何时【误例】曾几何时,为了得到一件稀世装备彻夜奋战;曾几何时,因为得到一件紫装而兴奋不已。
(人民网2009/12/18)【解析】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及举隅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及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42d75478910ef12d2af9e7d9.png)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及举隅作者:李秋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18年第04期成语运用题,是高考常考题型。
许多同学没有仔细辨析成语的意思及适用范围,会出现误判。
下面系统地介绍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如:[例1] 各部門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而例[1]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误判。
[例2]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而例[2]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容易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代价而自己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高考参成语误用类型
![高考参成语误用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d6112d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5.png)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火中取栗、从长计议、耳提面命、不足为训、可圈可点、三人成虎、不刊之论、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胸无宿物、要言不烦、不赞一词、俾昼作夜、妙语解颐、明日黄花、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存而不论、不绝如缕等。
•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⑵见机行事----见风使舵⑶侃侃而谈----夸夸其谈⑷一得之见----一孔之见⑸无微不至----无所不至⑹再接再厉----变本加厉⑺深思熟虑----处心积虑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⑼开山祖师----始作俑者⑽昂首阔步----趾高气扬(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 (1)淋漓尽致: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表现得很彻底。
文言翻译题答题举隅
![文言翻译题答题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55809c4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4.png)
文言翻译题答题举隅
在现代汉语中,“答题举隅”是一个成语,形容回答问题时只能字斟句酌,遣词造句方面不能流利。
它源自古代文言文的考试中,考生在答题时被要求从举隅(考试卷的侧边)挑出答案。
“答题举隅”的意思是指做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能力,只是机械地按照别人的意思去做。
这样的情况可能出现在各个领域,例如教育、工作、生活等方面。
在教育领域,学生只会机械地背诵和记忆,不能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在工作中,员工只能照搬别人的做法,没有自己的创新和思考能力;在生活中,个人只会一味地追随他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对于个人来说,答题举隅意味着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样的人缺乏自信和自主性,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缺乏主见,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对于社会来说,答题举隅意味着整体素质低下、缺乏创新和创造力。
这样的社会很难取得进步,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
要避免答题举隅,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努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个人应该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论,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和批判能力。
社会应该重视教育的质量,提倡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答题举隅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人们只会机械地回答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种行为是一种消极不积极的表现,使个人和社会都无法进步。
我们应该努力摆脱答题举隅,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成语错误的十大类型
![成语错误的十大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e6cd8e3aa00b52acfc7cacd.png)
成语错误的十大类型第一类望文生义第二类对象误用第三类褒贬颠倒第四类语义轻重的误用第五类语境不合第六类形义相近的误用第七类多重含义的误用第八类表意重复第九类语法功能的误用第十类谦敬错位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10.不名一文:名:指占有。
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11.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2.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3.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4.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5.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16.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7.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18.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遭受灾难。
19.别无长cháng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人贫穷。
20.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1.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22.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3.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4.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5.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6.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7.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8.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9.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30.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31.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中考语文成语题目分析举隅
![中考语文成语题目分析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401b6ff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a.png)
中考语文成语题目分析举隅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解析:辨析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一要把握文意的表达需要,二是把握成语的表达功能,把握其特定词、适用对象及其他限定条件。
只有二者相吻合,才能断定其使用正确。
本题A项的“川流不息”形容行人(或车马)多,连续不断。
B项的“引人入胜”是指风景或文章美,能够引人进入佳境。
D项的“适得其反”意思是结果和愿望正好相反。
可见,A、B、D三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恰当的。
而C项的“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这里形容的崇高理想,不妥。
答案:C展望此类题目,涉及汉语言的丰富内涵,会经久不衰的。
必须加大注意力。
关键要掌握一定规律。
举例规律如下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望文生义。
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
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3.张冠李戴。
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4.色彩不当。
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八种常见成语误用的例句.doc
![八种常见成语误用的例句.doc](https://img.taocdn.com/s3/m/88d5c14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4b.png)
八种常见成语误用的类型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高考成语误用举隅
![高考成语误用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0b08e3a9284ac850ad0242dd.png)
高考成语辨析举隅户县二中杨超高考成语辨析举隅户县二中杨超近年高考,成语运用一直都是语言文字应用中必考的类型,但由于目前的学生学习时间紧张,阅读面比较狭窄,成语运用类考题便成为他们语文考试中的难点。
其实,任何题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善于总结和归纳,都是能找到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在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中一定注意以下几种类型:一、褒贬不分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以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
不同的成语常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且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明辨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感情色彩上的误用。
但是,有时为了使句子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的贬义褒用或褒用贬用,就不应视为错误。
例:陕西的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析: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
半斤、八两轻重相等。
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该词多含贬义。
与“各有千秋”感情色彩相悖。
例:他是一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胸无城府的纨绔子弟。
析:胸无城府:比喻为人坦率,毫无心机,是褒义词。
根据句意,饱含讽刺之意。
明显用词不当。
二、张冠李戴每个成语的使用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也各有侧重点。
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个体;如果对这些成语的适用对象缺乏了解,就难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例: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自主研发出一套《清明上河图》3D文物复原图,将北宋汴京城的繁华景象演绎的美轮美奂。
析:美轮美奂:形容新屋的高大、众多、华丽,也形容雕刻、装饰、布臵等的精美效果。
句中用以修饰汴京街市的繁华与热闹显然不妥。
例:西安世园会成了花的海洋,一片姹紫嫣红。
微风拂过,更显风姿绰约。
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不能用来形容花木的姿态。
三、望文生义成语多使用比喻义或者是字面意义的引申,若单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人民对日本东北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感同身受、深表同情。
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
![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ec2c3b53ad02de80d4d8406f.png)
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一、望文生义①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
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②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分析:①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
无须修改。
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
”①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
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②中的“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
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
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
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二、近义混用①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②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分析:例①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
“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例②中的“等量齐观”应改为“一视同仁”。
这两个成语虽说都有“同样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齐观”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
而“一视同仁”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或动物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亲疏,如:“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三、褒贬失当①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跃跃欲试)②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分析:①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
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②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例句中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作者以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成语——误用类型成语举隅.,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名.一文:名:占有。
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不以为然.: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
勉强使人满意。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爽,差错。
硕大无朋.:朋:比。
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
形容极大。
细大不捐.: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
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
临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授,献出。
不孚.众望:“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不足为训.:训: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安土重.迁: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例句: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错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例句: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错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例句: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错▲注意多义词,两可词1、左右逢源: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
例句: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错2、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形容都市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句: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正确3、指手画脚:多用来指轻率地指点、批评,也可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示意。
例句: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错4、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
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例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秀色可餐....地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
正确例句: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正确5、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例句: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正确6、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例句:事件发生之前,政府并没有一个运行有效地预警系统,老百姓只能在假想中自我分析,因此,这次“非典型肺炎”所引起的恐慌,并非空穴来风....。
正确7、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的很彻底。
例句:“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正确8、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达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例句:TVB编剧可谓想入非非....,将《水浒传》和《无间道》凑成一个现代警匪故事,只是想象力太丰富就流于胡编乱造。
正确9、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例句:老校长性情极温和,却是一个绵里藏针....的人,在原则问题上,他向来是非分明,一丝不苟,对师生要求严格。
(《世纪金榜》正确10、按图索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例句:他们根据受害者提出的线索,先找王某,再按图索骥....,最终找到了制造假酒的黑窝。
正确11、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例句:汉奸李某,抗战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降,公开作了日寇的走狗。
正确12、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例句:我们做事情有时候要瞻前顾后....,考虑周全。
正确13、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例句:今年春晚除了彭丽媛的独唱无伴舞外,其他的歌舞节目都是群体的,服装尽显华丽,演员个个长袖善舞....,台下看得眼花缭乱。
错误例句: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深圳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深圳市获得乐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错误14、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例句: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
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正确15、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
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
例句:本来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
正确16、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例句: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得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正确17、惨淡经营:本是形容画家在下笔之前用心考虑画面布局的辛苦。
后来比喻艰苦创立、困难地经营某一事业。
例句:王全书同志的著作集《感悟中原》即将出版,这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经验结集,也是他长期惨淡经营....的成果。
正确18、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例句: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
正确例句: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正确19、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例句: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错误20、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例句: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正确21、金玉满堂:形容财富极多。
也形容学识丰富。
例句:医学博士王祥学识渊博,他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的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正确22、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
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
也形容缺乏朝气。
例句:想不到祖父变化这么大,满头白发,老气横秋....,连走路者很困难了。
错误23、登峰造极: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可以说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美妙无比。
例句: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写得非常好,真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正确24、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例句:蹇叔的老谋深算....,弦高的勇敢机智,先轸的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
正确25、粗枝大叶:形容简略或概括;也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该义项使用较多)。
例句: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
正确补充: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
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
♦法国当时正处于动乱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
♦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他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之色。
♦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
♦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
♦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
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
♦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
两袖清风:比喻做官清廉,也比喻贫穷或手头没有积蓄。
♦王县长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解放前,他在村上当个穷教师,落得个两袖清风,依然住着祖上留下的三间草屋。
平铺直叙:常指写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也形容文章容易理解。
♦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肝脑涂地: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
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
♦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
一针见血: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
本义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光天化日:光天:晴朗的天空。
化日:即治日。
原指太平盛世。
也指白昼,大白天。
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场合。
也作“化日光天”。
♦他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光天化日同他再也没有缘分了。
,不相上下。
中性例句:陕西的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错误2、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例句: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们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
错误3、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例句: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天安门广场欢声雷动,人们为这一振奋人心的大喜事而弹冠相庆。
错误4、过江之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后用以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
例句:为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服务行业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在服务的多样化上下功夫,使消费者如过江之鲫,纷纷而至,从而效益大增。
错误5、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例句:据报道,沿用了20年的高中语文课本将改头换面,由两种新版教材代替,呼唤多年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