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专题八乡村和城镇0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
专题八乡村和城镇
0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考试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二、思维导图
三、知识清单
知识点01地域文化
1.概念:地城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文化现象。

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地区流传下来的古代分水制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2.分类:物质文化:建筑、服饰、饮食等
非物质文化: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等
3.地域文化的体现方式:景观
4.不同地区的城乡景观差异
城乡景观是城镇和乡村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①“小桥,流水、人家”,江苏昆山周庄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
②上海外难,汇集了50多座风格各异的中西建筑,它们是上海历史的见证
拓展延伸: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文化的差异
知识点02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乡村景观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
①“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是我国丘陵地区的乡村景观,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②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水稻梯田层层叠叠,村寨则多修筑在山上。

哈尼人在高山上修建了庞大的水渠网络,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沟渠引进梯田,解决了种植水稻的水源问题。

2.乡村景观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
(1)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区。

(2)土楼多建在山区范围狭小的平地或较平缓的斜坡上,以当地的土、石、木、竹等作建筑材料。

(3)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一般高三四层,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等特点。

(4)土楼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
①从建筑选址看,由于平地已由原住民所占,作为外来移民,客家人只得在山区建造房舍。

②从建筑景观看,土楼保留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民居建筑景观特色,建筑造型以圆形、方形最为常见。

3.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传统民居形成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民居也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传统民居的取材、布局、朝向、房屋结构等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知识点0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地域文化在城镇建筑中,反映某种用途
2.城镇建筑反映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3.城镇建筑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4.城镇景观设计追求: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

(1)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将自然美和建筑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山水、花木和亭台楼阁、厅堂廊树等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且特别注意从诗词文赋中吸取精华,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从而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2)美国园林建设则从国土规划入手,使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覆盖大片国土,在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中,建立城市大型公园,创造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绿岛,使美国逐步实现真正的大地园林化。

5.世界城镇景观差异
四、夯实基础
知识点01地域文化
1.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
1. “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B. 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 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D. 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小题2】
1. “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A. 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B.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C. 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D. 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小题1】
“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D正确。

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小,B错。

与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关系不大,C错。

与宗教信仰无关,饮食习惯也与环境有关,A 错。

【小题2】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温差较大,水土碱性大,山西人称之为“水土硬”,而醋的酸性正好能中和碱性,吃醋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

C正确。

知识点02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 “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是古人对怒族房屋的描述,下图为云南怒江中游福贡县(26°54′N,98°52′E)的传统民居——千脚落地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
1. “千脚落地”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产物,反映出该地的主要特征是()
A. 雨水丰富
B. 闷热潮湿
C. 岩层破碎
D. 坡面较陡
【小题2】
1. 推测千脚落地房最佳建房的时间段是()
A. 3月到5月
B. 6月到8月
C. 9月到11月
D. 12月到次年1月
[知识点]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解析]
【小题1】
根据材料可知,千脚落地房建于斜坡或靠山处,是对较大坡度的适应。

D正确;怒江河谷地区降水较少、气温高,气候干热,AB错误;岩层破碎对“千脚落地”影响不大,C错误。

故选D。

【小题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南怒江中游福贡县处于季风区,12月到次年1月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施工。

是建造千脚落地房屋最佳时间,D正确;其他时间降水相对较多,该地纬度较低,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其他季节农业活动相对较忙,ABC错误。

故选D。

知识点0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纵横交叉。

蜿蜒的水巷、穿梭其中的贡多拉、颜色各异的建筑外墙……这座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2020
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著名的运河一改往日繁忙的景象,水面上显得空空荡荡。

人们在运河中发现了游动的水母,甚至天鹅、海豚都来了。

左图是威尼斯景观图,右图是运河中的水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
1. 下列对水城威尼斯建筑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建筑材料以耐水石材为主,形成与水和谐共生的地域文化
B. 城市建筑采用丰富多彩的暖色调,与其寒冷环境形成互补
C. 蜿蜒的水巷、造型各异的小桥,彰显庄严深厚的文化底蕴
D. 小桥流水人家,充分体现了温婉可人的江南水乡文化特色
【小题2】
1. 威尼斯运河中能看到海洋生物的原因可能是()
①游船数量明显减少,水面更加平静安全②游客数量大幅减少,水面的清澈度提高
③受疫情的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迅速恶化④全球变暖,运河水温接近临近海域水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知识点]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解析]
【小题1】
威尼斯是一座依水而建的城市,运河纵横交叉,建筑物受流水的影响较大,所以建筑材料以耐水石材为主,A正确;意大利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并不是寒冷的环境,B错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圣地,大教堂是其文化的象征,因此水乡、小桥不能彰显文化底蕴与文化特色,C、D错误。

故选A。

【小题2】
疫情期间,游客数量少,对水面扰动小,所以水面平静安全,①正确;人类活动减少,对河水破坏减弱,排放污染物减少,河水清澈度提高,②正确;人类活动对河流影响小,生态环境变好,③错误;全球变暖,运河、海域水温都会升高,而且人类活动减小,运河水温会降低,不会使海洋生物移向运河水域,④错误。

故A正确,B、C、D错误。

五、巩固提升
知识点01地域文化
1.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
1. 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半陷地下一地热丰富,地温高
B. ②房屋高架一风暴海啸多发
C. ③墙厚窗小一炎热干燥,光照强
D. ④顶尖坡陡一高温多雨
【小题2】
1. 图中传统民居建筑体现()
A.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B. 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
C. 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D. 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扩散
[知识点]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
【小题1】
读图,豫西天井窑院,下沉式窑院分布于黄土高原,主要与黄土具有直立性有关,且当地地热资源并不丰富,A错误;东南亚的“水屋”,房屋高架主要与气候闷热潮湿、降水多、水域面积大有关,B错误;北非碉堡式建筑,墙厚窗小主要与气候炎热干燥、光照强有关,C正确;北欧木屋,顶尖坡陡主要与降雪量大、木材丰富有关,且当地纬度高,气温低,D 错误。

故选C。

【小题2】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体现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A正确。

并不能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或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也不能体现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BC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02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代之前的乡村房屋以“土坯房”(是用泥土为墙的房子,墙的内外材料用的都是泥土)为主(如图)。

随着聊城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坯房”逐渐消失,成为一代人心中浓厚的传统记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
1. 20世纪50年代前,以泥土建造房屋的主要原因是()
A. 泥土保温性强,冬暖夏凉
B. 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C. 泥土吸水性强,屋内干燥
D. 泥土坚硬,安全耐用
【小题2】
1. 聊城“土坯房”后墙(北墙)一般没有窗户或者窗户很小,推测其目的是()
A. 春季风大,防沙尘暴入内
B. 夏季多雨,防暴雨入内
C. 秋季光强,防强光入内
D. 冬季寒冷,防冬季风入内
[知识点]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小题1】
纪50年代之前的乡村房屋以“土坯房"以泥土建造房屋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泥土多,就地取材,从而降低建设成本,B正确;黄土高原的窑洞有明显的垂直节理和透水保温性好的地质特性,华北地区的泥土空隙小,保温性和吸水性较差,A、C错误;泥土致密坚硬,安全耐用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B。

【小题2】
聊城地处华北平原,属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寒冷,冬季风强劲,因此为防止冬季风的入侵,土坯房后墙一般没有窗子或者窗子很小,起到保温、防风的作用,D正确;窗户大小对防沙尘暴和暴雨影响不大,可以关窗,AB错误;南面是阳面,北墙窗口不影响阳光入内,C错误。

故选D。

知识点0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130公里,位于瓦尔帕莱索湾南岸,有智利“文化之都”的美誉。

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因海洋而兴,因运河而衰,现处于一带一路节点,再度繁荣。

这里属地中海式气候,过去,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成各种颜色涂在自己房屋上,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

下图为智利示意图和瓦尔帕莱索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
1. 瓦尔帕莱索城镇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
A. 城镇色调
B. 城镇形态
C. 城镇内部结构
D. 建筑用材
【小题2】
1. 修船工用油漆调成各种颜色涂在自家房屋上,其主要目的是()
A. 发展旅游
B. 防止木质房屋的腐烂
C. 节省油漆
D. 形成城市文化景观【小题3】
1. 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为()
A. 气候
B. 地形
C. 交通
D. 矿产资源
[知识点]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乡空间结构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
由材料可知,该城市每户人家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色彩纷呈,由此可见,瓦尔帕莱索城镇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城镇色调,A正确。

材料中并未涉及城镇形态、城镇内部结构、建筑用材等方面的信息,BCD错误。

故选A。

【小题2】
瓦尔帕莱索位于沿海地区,海风腐蚀性强,把油漆调成各种颜色涂在自家房屋上,可以防止木质房屋的腐烂,B正确。

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成各种颜色涂在自己房屋上是过去的事情,材料并未显示当时旅游业发达,A错误。

修船工用油漆调成各种颜色涂在自家房屋上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房屋,不是为了节省油漆,更不是为了形成城市文化景观,CD错误。

故选B。

【小题3】
根据材料可知,瓦尔帕莱索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因海洋而兴,因此可知,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为交通,不是气候、地形或矿产资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