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一、山西省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本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以《课程标唯》为依据、以“六个维度”为抓手、“以考改促课改”的命题思路,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学科素养。
二、试题特点
1、试题结构基本稳定,考查形式多样
选择题的10道题无论从顺序。
还是考查内容基本稳定。
部分知识的考查形式多样。
实验与探究题5道题,内容包括光学、力学、电学、热学及课标中要求的活动建议和提倡的质疑批判。
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将蜡烛和光屏移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中,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像在光屏中央,成倒立等大实像时,像距等于物距,都为2倍焦距。
34题伏安法测功率常规电路图,断路的情况,其中用手按住开关后接通,说明可能是开关闭合时接触不良,根据额定电压和电流表示数计算电功率,实验表格根据需要的直接、间接的物理量设计。
综合应用题中包括填空、简答、作图、计算等题型,延续近几年中考题型。
41题求杠杆最小动力,先找杠杆上距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力的作用点,两点连线作为最长动力臂垂直于力臂可作出最小力F,注意作图规范;42题结合图像考查力学综合计算;43题以小伟家的电热饮水机通过旋钮开关可以实现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的切换,考查电功率计算,加热过程中,饮水机的加热效率。
2、试题突出基础性和综合性。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考查形式灵活。
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物理知识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13题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考查光的直线传播;14题结合二十四节气考查对物态变化的理解;15题珍爱生命,安全用电;16题通过生话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考查了对摩擦起电相关知识的认识;20题将电阻的影响因素、欧姆定律、融合在一起,考查动态电路分析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试题情境化
试题除了37题全部情境化,以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
行驶,分析网友的判断是否正确,考查运动静止的相对性。
38题《流浪地球》是根据我省作家刘慈欣的网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科幻电影。
小阳看完这部电影后兴奋地在日记本上写下:"假如上万座行星发动机同时启动,使地球突然向前加速时-.....”从物理学角度展开想象,站在“流浪地球”上的你将会向后倒,人身体上部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地球突然向前加速,和生活中体验的公交车突然启动情况类似,考查解释惯性现象,40题货车超载容易造成交通隐患,所以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说出货车超载带来的一个危害,并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考查情境化问题的物理原理分析和应用。
情景化试题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迁移,情景化试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试题情景化有利于体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试题情境化可以让考试内容与学生的生话经验、社会体验相结合,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真正考出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考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出学生的核心素养。
4、继续加大开放、探究试题的考查力度。
试题突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本质特点,注重实验探究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
如:40货车超载容易造成交通隐患,所以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说出货车超载带来的一个危害,并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
货车超载后,在车轮对地面压力的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货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大,货车对路面的压强就会变大,容易压坏路面或减小路面使用年限。
因为超载关联的物理概念是质量变大,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大,所以从惯性、动能、压强、摩擦力等方面的分析均可。
如:34题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获取的信息,以及为了减少因路面积雪造成的交通事故,列举一条具体措施,减少雪地交通事故为开放性试题。
5、试题着力考查阅读能力,引导教学中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题秉承山西中考试题“借鉴PISA测试理念”。
把培养学生物理阅读能力摆在重要位置。
如:39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0年,中国科技成就让世人瞩目,一大批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材科一】7月12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单机容量达10兆瓦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正式运行。
该风力发电机采用双驱电动变桨系统调节叶片方向,能最大限度捕获风能。
每台每年发电约4x107kw.h,可为国家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
【材料二】12月12日郑太高速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动车组采用全新铝合金车体,超尖流线型车头,相邻钢轨两瑞采用了挤压无缝焊接。
中国高铁将以更先
进的技术确立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材料三】嫦娥五号着陆器用钻具“钻取”约0.5kg月球地下样品,用采样器“表取”约1.5kg月球表面样品。
从取样到封装,历经19小时,12月17日,嫦娥五号在大气中拖着尾焰将月球样品成功带回地球。
本题突出文本阅读的重要性,这些材料中蕴含着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学生需要通过认真的阅读从中提取重要信息进行解答,题目中也不缺少对先进科技的渗透。
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拓宽学生视野。
6、注重学科素养的落地生根
学科素养是一个人遗忘了物理知识后。
留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试题紧紧抓住这些理念。
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试题将生活、物理、社会三者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重要性。
也让学生能爱上物理。
轻松学会物理。
初中部物理教师:xxx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