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主题班会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神话传说
玉兔捣药
神话传说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
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
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
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
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
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
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
吃月饼
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 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 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风俗习惯
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习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
中秋节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05
中风神 诗中 秋俗话 词秋 由习传 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惯说 赋戏
01
中秋由来
中秋由来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 到古代的“祭月节”,也就 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据 史书记载,早在周朝时期, 人们就已经开始在秋季祭祀 月亮。当时,月亮被视为丰 收的象征,人们会在秋季收 获之后,祭祀月亮以表达对 丰收的感谢和对未来的祈求。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 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 种民间习俗,也就是后来的 中秋节。
趣味性比较强。
嫦娥快跑
规则:利用指压板组成一条嫦娥逃 跑的路线,中途可以设置很多障碍需要 跨越。
总结
在现代社会,中秋节不仅是传统 文化的体现,也是家人团聚、亲情表 达的重要时刻。
中秋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 特的节日氛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华 人共同珍视的传统节日。
THE END
THANKS
05
中秋游戏
聚会小游戏
飞花令
规则:在规定时间内 两人轮流说出与题目相关 的诗词句,坚持到坠后的 为胜者。
谜灯谜
规则:准备一些与中秋 节相关的灯谜,可根据不 同年龄或者难度准备。
聚会小游戏
玉兔拔萝
规则:每队派出n名小伙伴在固定时
间内“拔”出萝卜根据时间判定可得积
射箭
分。
规则:每人射三箭,射中靶
者(不需中靶心)即为挑战成功,
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
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
细耳碧环,
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
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话源 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 在《归藏》。后来民间 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 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 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 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 成了捣药的蟾蜍。
02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
赏月
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 关于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 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 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仍遗存着许多 “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直到今天,一 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 可少的活动之一。
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
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
就有各种各样的彩灯如:芝麻灯,蛋壳
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
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
等,令人眼花缭乱赞叹不已。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 ,闻着阵阵 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 家甜蜜团员,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 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 便有 “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分椒浆”的诗 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习俗,相当的久远。
吴刚伐桂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 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 才罚他去伐 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 永远也砍不断。李白 在《赠崔司户文昆季》 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自古人对星 事最早出现
把故事进 故事版本。 《淮南子》 丈夫后羿从西 飞进月宫,变
04
诗词歌赋
古诗拓展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