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变化点作业指导书
安全作业指导书
![安全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6be052aaf45b307e87197e7.png)
安全作业指导书一、土方工程安全作业指导书土方工程包括土方的挖掘、运输、填筑和压实等主要施工过程,以及所需要的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撑的设计施工准备,场地平整、基坑(槽)开挖、地坪填土、基坑(槽)回填及路基填筑等辅助过程。
土方工程施工应按不同情况分别对小于5m和大于5m 的深度的基坑的支护方法,土层锚杆和挡土墙及基坑排水的方法与底下挖掘土方措施,保证工程正常施工,不干扰毗邻建筑。
施工具有面积广大、施工条件复杂和施工期长等特点,再加上受气候、水文、地质等难以确定的因素的影响又较多。
因此,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详细调查、分析和核对实测地形图、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勘察治疗,原有地下各类管道、电缆通讯和地下构筑物等资料,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颉水,切不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在斜坡上方弃土时,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
弃土堆应连续设置,其顶面应向外倾斜,以防边坡水流入挖方场地,但坡度陡于1/5或在软土地区,禁止在挖方上侧弃土,在挖方下侧弃土时,要将弃土堆表面平整,并向外倾斜,弃土表面要低于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如挖方场地。
1、人工开挖时,两个人操作间距保持2-3m,并应自上而下逐层挖掘,严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操作方法;2、挖土时要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异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3、上下坑沟应先挖好阶梯或设木梯,不应踩踏土壁及其支撑上下;4、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作业范围内,不德进行其他作业;且应至少保留0.3m厚不挖,最后由人工修挖至设计标高;5、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应与坑边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土纸良好时,要距坑边1M以外,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5M。
二、涵洞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1、墩台施工。
高度超过2m时,四围应设作业平台和护身栏杆;作业人员上下墩台时,应走专用马道,禁止沿脚手架爬行。
铁路桥梁工程无支护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
![铁路桥梁工程无支护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b8cf23bee06eff9aef80753.png)
铁路桥梁工程无支护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埋置深度5m以内(地质条件好或放坡开挖不受周围条件限制时,深度可以大于5m)浅基础的基坑开挖施工。
因其施工简便,工程措施灵活,施工中普遍采用。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编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组织技术交流、技术培训。
2根据施工图标的地质、水纹资料并结合现场具体条件确定基坑开挖方按,包括开挖方放坡形机械设备、坑底尺寸以及安全质量措施等。
2.2外业技术准备1须做好施工测量,测定桥墩、台的中心桩、基础纵横边中心和临时水准基点,同时还必须做好断面测量,放出基本边桩,经核对无误后。
方可施工。
2按基坑施工要求清楚地面土堆及防碍基坑开挖的障碍物,对受开挖影响的架空线和底下管线,应采取迁改或保护措施。
3基坑开挖前还必须搞好防水、排水工作,应在基坑顶部边缘外四周挖好防水、排水沟以拦截雨水。
若基坑在低凹处或河床中,为可排干积水,必须准备足够的排水机具。
3、技术要求1基坑开挖前安排测量人员进行承台放样和标高测量。
2技术人员根据测量人员提供的数据以及现场土质情况确定开挖范围、开挖深支护方按,同时对地下水较丰富、地质条件差的地段,需确定打降水井的位置和深度。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外部引截排水→基坑开挖→坑内排水→基坑清理→基坑检查报告等。
4.2工艺流程图4.2无支护基坑明挖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图4.2无支护基坑明挖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测量放样首先利用控制测量网通过全站仪器或GPS仪器定出墩、台基础的中心位置以及轮廓尺寸,并打上木桩作为标志,桩标必须位于基坑开挖范围以外的可靠地点。
应特别注意在曲线桥梁上墩台的纵向中心与线路中心、两端不等跨时墩的横向中心与梁端缝中心因为施工图预留结构偏心而不重合。
最后,按十字线侧设基坑开挖边线,定出边线在十字线上及交角出的桩点,以确定基坑开挖范围。
无砟轨道扣件更换作业指导书
![无砟轨道扣件更换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7fae221af45b307e8719796.png)
中铁一局长轨精调
作
业
指
导
书
中铁一局武广铁路客运专线
土建Ⅱ标项目经理部
二零零九年四月
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暂行)
一、编制原则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以下简称《验标》)、武广公司相关文件要求及相关培训资料内容编制,本着优先保证轨道平顺性、类似既有线施工安全性和节约成本的原则,确保长轨铺设后轨道调整工作快速、高效进行。
2、测量一定要仔细,力争保证测量数据和现场实际基本吻合,否则很难准确将轨道调整到理想状态。
3、模拟调整试算时,面对大量的数据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把握调整原则,该调整的一定要调,不该调整的坚决不调,可调可不调的要针对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一般该种情况主要是体现在变化率或是最大限值超限问题上,需结合前后的平顺性综合考虑是否需要调整。
6、扣件更换结束后,再次核对调整量和扣件规格,确认无误后按规定力矩上紧螺栓(在上螺栓时注意:路基、隧道和桥梁和扣件所受压力不同),回收调整下来的扣件,打扫干净道床表面(一般路基地段因回填级配碎石会有污染物,桥梁和隧道地段会较干净)。
7、再次复查调整效果。对于只是个别更换扣件地段,可以用弦绳和道尺复核即可,对于长大区段调整的,用精调小车测量检查比较高效。对于和相邻单位连接的轨道,在扣件更换完成后,需对相邻轨道的几何状态进行检查,是否能够顺接并达到指标要求。
4、扣件更换前,需根据模拟调整表格中的线路里程和轨枕ID号核对需要更换扣件的轨枕(结合枕木编号),对应需更换扣件的轨枕做出相应的标识,用弦绳和道尺认真核对需要调整轨道的几何尺寸,在模拟调整量和轨道几何状况吻合时,再进行更换,现场按既有线施工规定做好防护。
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9bf60f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f.png)
XXXX至XXXX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审批:总说明第一部分施工准备工作第一章施工测量、放样第二章原地面清表第二部分路基土石方工程第一章路基挖方第二章路基填方第三部分路面工程第一章路面垫层第二章路面基层第三章路面透层第四章路面面层第五章其它设施第四部分桥梁工程第一章基础工程第二章下部工程第三章上部工程第五部分涵洞工程第一章盖板涵第二章圆管涵第七部分排水、防护工程第一章排水工程第二章防护工程第八部分交通工程第一章波形护栏第二章标志工程总说明为了顺利完成我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 以实现创建贵州省品质工程的质量方针。
特制定《公路工程施工操作作业指导书》,在施工操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实现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的质量目标。
在我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施工中,按该《施工作业指导书》执行,如果有与设计或规范相矛盾的地方,按设计或规范执行。
第一部分施工准备工作第一章施工测量、放样进行施工测量的仪器主要有全站仪和自动安平式水准仪(使用前需标定)。
其中全站仪主要用来进行导线点的复测及加密、构造物主要控制点的测设、路基施工点的放样,以及施工期间和完工后对工程的检查验收;自动安平式水准仪主要用来进行水准点的闭合、加密测量,以及对工程进行高程控制和检查。
在施工前必须使用校准的仪器进行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测,测量精度应满足:对于导线点,角度闭合差为±16√n(〃),其中n为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0;对于水准点,高程闭合差为±20√Lmm,其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无论是导线点、水准点还是其它控制点,均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密和妥善保护,并做好明显的标记和记录,在施工期间除不定时地复核外,至少每隔三个月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一旦发现遗失或破坏,要及时恢复,并进行详实记录。
应当注意,在复测导线点和水准点时,必须经过不同时间和不同测量人员至少两次的测量计算,而且必须与相邻施工段的导线点和控制点相闭合。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bf950dc0066f5335b812111.png)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1 概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组成,一般分析单元能自动监测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参数。
其监测仪器一般分为点式监测仪器和开放光程监测臭氧、一氧化碳和PM10仪器。
本作业指导书用于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参数监测仪器、采样装置等监测子站进行测试。
2 编制依据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 479-200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83-2009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7-1995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8—1995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 9801-88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 6921-86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 15432—1995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263—94 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3 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应满足以下表3—1、表3-2和表3-3中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
3。
1 外观要求3。
1。
1 应有制造计量器具CMC标志(进口产品应取得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和产品铭牌,铭牌上应标有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出厂编号、制造日期等.3.1。
2 仪器表面无明显碰、划伤,外观整齐、清洁,零部件表面不得锈蚀。
3。
1.3 仪器各紧固件应连接牢固、可靠;各调节器件应功能正常,操作灵活方便。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30b49971fe910ef12df871.png)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本检测站主要仪器设备保持正常状态,确保提供给检测结果的质量,本站对所有主要仪器设备实行运行中检查(期间核查),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侧滑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轴(轮)重仪、制动检验台、滤纸式烟度计、HO/CO气体测试仪、前照灯检测仪、摩托车轮偏检测仪、声级计汽车底盘测功机等主要仪器设备的运行中检查。
规定了每一台仪器核查的技术依据、项目及要求、标准仪器设备、方法、周期。
当仪器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修理、调整后,必须依照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核查。
3 操作规定3.1 侧滑检验台(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8-1996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3) 核查用仪器设备:百分表0~10mm,2级(4)核查方法:安装好百分表和挡板,用微动工具缓缓推动滑板,当侧滑台示值为3m/km、5m/km、7m/km时,分别读取百分表示值。
向左、向右各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示值误差:△i=x i-S i/L式中:△i——第i测量点的示值误差(m/km);x i——第i测量点的侧滑台示值(m/km);S i——第i测量点百分表3次示值的平均值(mm);L——滑板沿机动车辆行进方向的纵向长度(m)。
以上各测量点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5)核查周期侧滑台的核查周期一般为6个月。
3.2车速表检验台(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9-1996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车速台示值误差不超过±3%。
(3) 核查用仪器设备:测(转)速仪60km/h以上±0.6%(2000r/min以上)。
(电子计数)(4) 核查方法:将汽车驱动轮安置在车速台滚筒上,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由汽车驱动车速台滚筒稳步加速旋转,在车速台示值分别约为40km/h时用测(转)速仪测量实际速度(转速)。
机动车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47fb7366edb6f1aff001f74.png)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本检测站主要仪器设备保持正常状态,确保提供给检测结果的质量,本站对所有主要仪器设备实行运行中检查(期间核查),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侧滑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轴(轮)重仪、制动检验台、不透光烟度计、排气分析仪、测功机等主要仪器设备的运行中检查。
规定了每一台仪器核查的技术依据、项目及要求、标准仪器设备、方法、周期。
当仪器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修理、调整后,必须依照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核查。
3 期间核查操作规程3.1 侧滑检验台期间核查操作规程(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8-2009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零值误差:不大于±0.2m/km。
零点漂移:每隔5min观察1次,15min内不大于0.2m/km。
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示值重复性误差:不超过0.1m/km。
(3) 核查用仪器设备:百分表0~10mm,2级(±2%)(4)核查方法:在左台(或右台)安装好百分表和挡板,计算机进入标定界面,选(点)标定状态,点清零键,用微动工具缓缓推动滑板,当侧滑台示值为3m/km、5m/km、7m/km时,分别读取百分表示值。
向内、向外各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示值误差:△i=x i-S i/L式中:△i——第i测量点的示值误差(m/km);x i——第i测量点的侧滑台示值(m/km);S i——第i测量点百分表3次示值的平均值(mm);L——滑板沿机动车辆行进方向的纵向长度(m)。
以上各测量点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左(右)台分别标定。
选(点)停止状态,结束核查工作。
(5)核查周期侧滑台的核查周期一般为6个月。
3.2车速表检验台期间核查操作规程(1) 技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9-2009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零值误差:不大于±0.5km/h。
5M变化点管理表
![5M变化点管理表](https://img.taocdn.com/s3/m/f98c5e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4.png)
生产点检表、检查记录表
作业员/ 品质人员
每次
生产点检表、检查记录表
作业员/ 品质人员
每次
主任或系长 主任或系长 主任或系长
6.1温度偏高
6.2湿度太大 6、环境
6.3电压不稳定
6.4气压不稳定
确认:
5M变化点管理表
对物料放置场所的温度进行检查确认
温湿度计
温湿度点检表
对物料放置场所的湿度进行检查确认
善内容
查要领书
检查记录表
名称、型号、批号、外观、尺寸、来料标 签、检查记录
原材料采购程序书
来料检查记录表
2.5辅材变化
名称、型号、批号、外观、尺寸、来料标 签、检查记录
辅材采购控制程序书
2.6原材料供应商变化 检查交付物料的质量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控制程 序书
来料检查记录表
品质人员 每次
主任或系长
品管人员 每次
5M变化点管理表
变化内容 变化点(如何变化了)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确认什么内容、如何确认)
确认标准
记录
担当 确认频率
确认
1.1作业员工作交接
根据作业岗位、作业指导书等要求,确认 岗位要求及岗位职责说明
是否充分的理解,并能实施作业。
书、作业指导书
生产点检表
作业员
每次
主任
1.2到其它岗位帮忙 1、人员
1.3新进作业人员
生产点检表
主任
每次 生产品质人员
2.1状态标识变化
确认标识内容
标识与追溯性管制作业指 导书
来料检查记录表
品管人员 每次
主任或系长
2.2设计材质变更
首次送样或交货,在标签上有无标识
作业指导书(分坑复测)
![作业指导书(分坑复测)](https://img.taocdn.com/s3/m/b04aecd149649b6648d747d5.png)
一、路径复测施工测量前,必须对所有的仪器和测量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核对,并熟悉有关图纸和说明。
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测工对所有桩位进行测量。
(一)在路径复测过程中,当发现有下列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1)以设计钉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顺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时;(2)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3)转角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度30分。
(二)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测:(1)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2)杆塔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复测与设计值比偏差不应超过0.5M,超过应上报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施工测量时,应根据杆塔位的中心桩位置订出必要的辅助桩,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依据,应尽量保留杆塔位的中心桩,施工时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心须对其定点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各塔位的各腿地形高差也应复测,与设计不符的应通知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以便复核接腿的长度和基础配置等。
(三)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2)当采用测距法测距时,再次测量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5%;(3)当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度之差不得超过1度30分。
全线路径复测过程必须填写记录和关键工序把关卡,关键工序把关卡应带到施工现场填写。
填写必须认真,谁操作谁填写,作为施工检查资料。
二、杆塔定位与分坑1、杆塔定位的工具与资料经纬仪 1台标杆 2支木桩若干大木锤或8磅铁锤 2只圆钉(1.5寸)若干钢尺(30―50m) 1盘指挥旗 2面小旗若干望远镜 1架细铅丝(22#)若干红漆 1桶毛笔若干杆塔明细表杆塔一览图杆塔定位图线路走向图线路平、断面图2、杆塔定位的要求与方法(1)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平、断面图和杆塔明细表,核对现场导线桩,从始端杆桩位开始安置经纬仪,向前方逐基定位。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fd0953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b.png)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路基施工本标段属新建工程,主线路基宽度26m,双向四车道,主要工程量包括:路基填土方1232536.63,填方段长13140、9米;路基挖土方26684.8m3,主线挖方段长459、1米,李旺立交A匝道挖方段长310米。
路基土方经纵向调配后仍需外借方,借方均采用线外集中取土,共设取土场4处:料场位于主线桩号K58+084、K64+850、K69+800、K72+072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路基填筑的要求。
根据设计文件提供,工程用水使用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所打深井水,可用于路基洒水碾压。
A.路基填方1、施工准备(1).路基开工前,安排技术管理人员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积极组织参与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对交底的内容仔细研究,对交底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全面复核测量,有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确保技术交底落到实处。
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编制路基施工网络方案。
(2).施工测量和放样:技术交底顺利完成后即组织人员按图纸要求采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内容包括路线中桩、边桩等具体位置,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核查、确认。
(3).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对路基工程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复查,并取样进行各种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对料场砾石土进行标准击实等各种实验。
2.施工组织采用推土机配合人工清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远距离调运土方。
推土机、平地机整平及摊铺,振动压路机配合光轮压路机碾压。
整个填方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交工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基面整修3.实验路段在大规模路基填筑之前,选取200米长段落为实验路段,用来检验机械组合、压实方法、工序、松铺系数、碾压遍数,压实时材料的含水量范围、干密度等,以便在以后的主体工程施工中作为现场控制依据。
变化点管理内容(5M)
![变化点管理内容(5M)](https://img.taocdn.com/s3/m/8f04ab6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f.png)
1、变化点管理的五个方面(5M)
点化变 管 理
人员变化管理 设备变化管理 产品变化管理 生产条件变化管理 测量变化管理
基本管理思想:针对变化点应建立预防机制及应急反应机制。 通过预防机制,尽量减少突发性的变化(如减少设备故障); 通过应急反应机制,当出现突发性变化时,能有条不紊地对突 发性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度
(4)生产条件变化管理
●加工方法变化(如手工变为自动) ◇加工条件变化的评审、确认及更改 ◇变更后产品的检查确认
●加工条件(温度、压力、电压电流、切削油等) 变更 ◇工程变更通知:工程变更的信息来源(原因)、内容、相 关的要求(试验要求、相关标准的更改要求等)、审批流程 等 ◇工程变更信息的传达(确保能传送到相关人员) ◇工程变更后产品的试验(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标准 等)情况 ◇相关标准的更改
注:对能预先掌握的变化点的管理见预先知道的变化点的管理
▲出现异常时的处理流程及管理要点 —不能预先掌握的变化点
①确认变化点(作业人员)
---变化点分为一目了然的变化点(如设备设备突然停止工作) 及需分析才能发现的变化点(如对控制图、检验记录等进 行分析发现的变化点)
---从安全、质量的观点出发,在现场对变化点的内容进行确 认
●发现了掉到地上的产品 ◇标识、隔离 ◇重新确认
●发现不良品
◇发现方式(抽查时发现了一个、全数检查时,发现连续发 生了、比平时多发生了)
◇停止作业
◇确认不良品的内容和发现时的情况
◇产品的标识、隔离
◇指示对不良品的处理
◇如果从本工序流转下去了,则要追述确认(后工序产品、 库存品、发出产品),并将其记录到批次管理台帐上
!!!请注意, 产品要求发 生了变化
建筑幕墙五性检测作业指导书
![建筑幕墙五性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a702f56561252d380eb6ed3.png)
作业指导书ZY02JG-2017004幕墙操作作业指导书Guidelines for Operation2018-03-09发布2018-03-09实施深圳市国汇计量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发布作业指导书Guidelines for Operation修订幕墙检测操作细则总则1.1.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玻璃幕墙,检测对象只限于幕墙本身不涉及幕墙和其他结构之间的接缝部位1.2.本细则参照现行标准GB15226-94编制。
2.检测2.1检测装置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应具有安装试件所需足够大的开口部位具有检测幕墙风压变形性能的能力.压力箱除了开口部位,必须保证其密封性。
2.2试件2.5.1试件各组成部分应为生产厂家检测合格的产品,试件的安装镶嵌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加设任何特殊附件或采用其他特殊措施。
试件所使用的玻璃和胶应和工程所使用的相同.2.5.2试件宽度最少应包括一个能承受设计负荷的垂直承载力构件。
试件的高度最少应包括一个层高,并在垂直方向上要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和承重结构相连接。
试件的安装和受力状况应尽可能和实际相符。
2.5.3试件必须包括典型的垂直接缝和水平接缝.2.5.4试验装置的试件安装口和试件间的接缝部位不得有空气泄露。
2.6.检测方法试件安装完毕后须经核查,待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开始进行检测。
检查时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开关数次,最后关紧。
2.6.1预备加压以250pa的压力加荷5min,然后使压力降至0,在试件挠度消除后进行检测。
2.6.2按图2及表中所规定的各压力级依次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得小于10s,记录各级压力差作用下通过试件的空气渗透量测定值,并以100pa作用下的测定值,作为q’(m3/h)。
2.6.3将幕墙试件上可开启部分的开启缝隙密封起来后,再按图2及表中所规定的各级压力级依次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少于10S,记录各级压力差作用下通过试件固定部位的空气渗透量测定值。
5M查检表
![5M查检表](https://img.taocdn.com/s3/m/8c439859767f5acfa1c7cd68.png)
查检人:
5M查检记录表 工序 5M 内 容 人 数 备 注(1.每天生产前/更换产品时查检,并填写此表) 判定 (Y/ Y Y Y Y Y Y Y Y Y Y 暂时没有静电Label 确认 且可靠接地 人 工作区域注意事项 符合清洁规范 单板全部放置周转车/静电箱,确认周转车/静 电箱 清洁度 防护区注意事项 插件 工作服、工作帽、手套、指套穿戴 设备名称 框形载具 机 插件流水线 分板机 波峰焊机 内 容 零件 料 料盒上料牌 黄金样板 内 容 法 作业标准书 内 容 量
测 静电环量测 波峰焊机炉温量测/保养管制表
插件作业指导书的认识 插件作业规范 核对样本 产品认识&零件的认识 PCBA外观允收标准 需检查ESD标签在校验日期三个月内 目检确认接地OK,特别在设备或桌子搬动后 需确认手环紧贴于手腕并测试OK,测试手环接地OK,对手环 Pass和fail的状态要有对应的处理机制 单板不可叠放 确认工作台面、流水线及区域地面清洁无杂物 目检所有的ESD防护零件,单板全部在静电防护区或箱子内,并确 认静电防护箱内没有会产生静电的异物 确认静电防护区都有静电Label,包含静电箱, 托盘
暂时未完善ESD标签
工作服袖口松紧完好,工作鞋清洁无破损,所有接触单板工序必须 Y 佩带手套、指套 数 量 备 注 10~30pcs 载具标识产品名、表面清洁、无破损 1个 机身清洁&运行正常 1台 机身清洁&运行正常 1个 机身清洁&运行正常 依作业指导书 备 注 依作业指导书 料号,品名,规格与BOM相符 依作业指导书 料号,品名,规格与BOM及实物相符 1片 炉前目检依据与作业指导书图片、BOM及实物相符 版 本 备 注 依作业指导书 产品,版本与作业指导书一致且有发文章 频 率 备 注 每日量测1次 记录于ESD量测记录表 每日量测1次 记录于波峰焊机炉温量测记录表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暂时没有ESD量测记录 表
5M 变更作业指导书
![5M 变更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19c5df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8.png)
5M变更作业指导书1O目的:对影响部品质量因素的异动加以管制,以确保质量之稳定以及便于质量问题的追溯。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有关来料及生产过程中部品质量的5M变更。
3.0定义:5M:Mar1(人)、MaChinC(机械)、Materia1(材料人MethOd(方法)、MeaSUrement (测定)4.0权责:4.1采购:负责供应商工程变更的受理。
4.2生产部:负责公司内工程变更的申请与执行。
4.3品管部:负责组织工程变更之可行性及质量验证。
4.4营业部:负责顾客工程变更的受理及将公司工程变更的内容必要时通知顾客。
5.0程序:5.1公司内工程变更内容及等级参照《5M变更管理标准一览表》(附件7.1)。
5.2工程变更的提出当各单位需发生工程变更时,由变更单位对5M变更的内容予以检讨,经单位主管批准后,填写“工程变更履历表”,并按工程变更等级加以确认。
5.3工程变更履历表的确认5.1.1当5M变更的内容确认为A级时,如是供应商必须向本公司提出“5M变更申请单”,并附有相关资料及数据;如是本公司内部营业部须向顾客提出“5M变更申请单”,并附带相关资料及数据。
5.1.2当5M变更的内容确认为B级时5.3.2.1供应商变更须书面通知本公司是否提出“5M变更申请单”,由本公司品管部和相关单位检讨来决定。
5.3.2.2公司内5M变更须书面通知顾客,由顾客决定是否提出“5M变更申请单二5.3.3当5M变更的内容确认为C级时1.3.3.1供应商的变更可不必通知本公司,但须书面通知其质量单位,由质量单位决定。
5.3.3.2公司内5M变更,营业部可不必通知顾客,但须书面通知品管部来判定。
5.3.4当5M变更为D级时5.1.4.1如是供应商的变更,可不必向本公司提出“5M变更申请单”,由其变更单位主管自行决定,但变更的资料必须分发到本公司营业部和品管部。
5.3∙4.2公司内的变更,也可不必提出“5M变更申请单”,由变更单位主管决定,但变更的资料必须分发品管部。
5M变更管理培训教材
![5M变更管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303fe3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2.png)
10
3.材料的变更
3、材料的变更。 材料发生变更后,就要根据公司的品质控制流程操作,建立
初物管理,并要做好标识,派专责人员跟踪,对初物的加工品质 状况进行确认,并要做好记录以作存档,以备日后追查。无图纸 规定的材料、需要对零件的材料和装配用的材料进行变更时,应 完全循客户的意见,由技术部专责更改图纸,或下达临时更改通 知书,车间更改作业指导书,交技术部批准。 。
3
1.分享一个小故事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 :“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 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 哎唷,锅子歪了!”“请你住口!”妻子脱口而 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你当然懂,太太, ”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妳知道,我在 开车时,妳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注: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 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环境的变更同样可以影响加工品质,如缸体加工现场的 OP460珩磨就是对外部环境的温度十分敏感,外部的温度过高 对加工的尺寸会十分不稳定。另外冷却液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13
四.公司5M管理文件讲解
4.1 5M变更是指: 4.1 5M变更的定义:
4.1.1 生产场所(Manufacturer): a) 工厂内建筑物、布局、装置发生变动。 b) 厂内的生产场所发生变动;厂地位置发生变动。 c) 外发厂商的生产线出现重组、增设备,厂地位置发生变动等。
作业者因缺勤、调动、离职时,由一个作业者变动到另一 个作业者进行 作业时,所产生的变更。针对这种变化,我们在 现场使用《标准作业要领书》来规范作业者标准作业,发生变 化后由线外专责指导和跟踪新人,直到能按《标准作业要领书 》完成作业,并保证品质。
5M变化点作业指导书
![5M变化点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36e4f06a300a6c30c229f25.png)
责任人
1、检查是否有安全问题 环
2、确认现场环境
1、确认已将新旧材料的不同实物进行现场指导 2、确认对更改的信息,切换时间进行通知 3、确认产品品质的再次确认与跟踪 1、确认品管来料检验是否完成,确认与审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库房 2、确认品管检测来料尺寸、材质等要求是否是我公司提出的合格 3、确认材料实验控制要求是否有效,产生变化时有无记录上报 1、确认试做、指导结束后,必须将必要的标准类文件进行变更。 有问题时马上进行纠正 2、确认指导后、让其员工按照新的流程进行实际操作 3、确认对做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确认 1、确认变更后应及时变更作业指导书,有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确认指导后、让员工按照新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1、确认检验频次应该履行控制计划上的要求,不可更改 2、确认检查频率变更后,应及时对工艺文件进行修正 3、确认变更后的频率应及时联络生产部门并进行指导 1、确认设备上无掉落物体现象 2、确认无线路混乱、电箱门不关现象 3、确认无设备上损坏安全部件维修不及时 4、确认无模具安装不当存在安全易患现象 5、确认无天车操作不当存在安全隐患现象 6、确认交接班在模具中无杂物造成安全隐患现象 1、确认交接班后是否对生产作业环境进行了清扫 2、确认生产区域存放的物品是否按库位图进行存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化点确认指导
变化点 变化点检查事项
1、检查是否有设 A、设计变 计变更 更 料 2、检查是否有来 B、来料质 料质量变更 量变更 1、检查是否有工 A、工艺参 艺参数变更 数变更 法 2、检查是否有包 B、包装方 装方法变更 法变更 3、检查是否有检 C、检查方 查方法的变更 法的变更
变化点确认事项
变化点管理办法
![变化点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5a292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5.png)
变化点管理办法5M1E变化点管理办法1、目的为使生产的顺利进行,避免因生产过程中各影响产品品质的条件变更而致使不良品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对应5M1E(人、机器、材料、方法、测、环)变化点进行管理,故制定5M1E变更管理实施办法。
2、范围制造部各生产线3、定义变化点:指在公司生产过程中5M1E(人、机、料、法、测、环)发生变化,通过更改标准,调整参数、培训、提示、进行验证实施结果等约束手段,确保5M1E条件变更后产品满足现有品质标准或新的规格要求的管理过程。
4、职责XXX:4.1.1负责接收客户设计变更信息,并依据客户要求更改工艺资料。
4.1.2负责产品工艺流程、工装、检具及方法等变更的实施。
4.1.3负责作业方法、设备变更的申请提出和实施。
4.1.4负责参与变更后验证加工的生产、质量的跟踪。
4.2制造部:4.2.1负责执行变更后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目视化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日变更点。
4.2.2卖力功课人员变更的申请,并根据岗位技能矩阵进行资历验证,施行变更。
4.2.3负责对员工进行操作及相关培训指导,并对其做出效果评价。
4.2.4负责变更点的作业记录标识和追溯。
XXX4.3.1:卖力客户提出的变更受理,卖力收集客户的验收、使用的情况反应至公司各部门;XXX4.4.1卖力对变更事项进行监督及对变更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确认。
4.5保所有4.5.1在设备异常时由制造部填写维修单后保全在第一时间内尽快对设备进行恢复,维修设备后保全应跟踪加工情况。
4.5.2新购设备安装使用时保全应派专人进行加工验证,对异常问题及时联系设备厂家处理,并记录在案。
4.5.3设备搬迁后由保全部对设备进行恢复及恢复后的验证加工的跟踪。
4.5.4在工装破坏时,根据手艺出图尽快制造相应配件,保证生产的顺遂进行。
5、变化点管理项目5.1人(Man)5.1.1、凡参与产品生产的作业人员须通过相关培训工作,通过相应的线长进行测评后方能进行独立操作。
5M管理
![5M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c2583867ec102de2bd89ae.png)
1 目的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5M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确保变更后产品质量的稳定。
2 只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挖掘机事业部以及挖掘机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正常批量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包含装配、焊接、质检、物流、外包等工序。
3 5M变更定义各零部件产品正常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包含零部件规格、材料、检查方法、供方、生产场所、作业方法、制造条件、夹具、生产设备、模具、作业人员及产量的变化,称为5M变更。
3.11M:Man(人)3.22M:Machine(设备)3.33M:Material(材料)3.44M:Method(方法)3.55M:量的变化4 职责4.1 质保部是5M变更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变更过程实施措施控制;负责所有变更过程的监督检查和验证管理工作。
负责质量相关人员变更的组织,负责设备保养、负责计量、检验方法变更的组织,负责物料相关变更的首件批复、验证和控制。
4.2 事业部生产制造部负责工艺调整导致加工设备变更的组织,负责加工工艺变更的组织,负责产品制造属性有自制转外协变更的组织。
4.3 事业部工艺部负责正常产品设计更改及变更的组织。
4.4 技术中心负责正常产品设计更改及试验的组织。
4.5 采购本部负责供应商制造过程变更、供应商更换及试购、供应商物料变更的组织,负责产品制造属性由外协转自制变更的组织。
4.6 总工程师负责重大(批量)5M变更的审批,技术中心主任负责设计变更的审批,事业部工艺部长负责工艺变更的审批,事业部质保部长负责生产制造环节局部变更的审批,采购部SD经理负责供应商处5M 变更的审批。
4.7 各变更组织部门负责本部门涉及变更的信息整理工作。
4.8 各部门、责任班组及时寻找、发现变更点,按流程实施变更管理。
5 工序程序5.1.1 变更后不得引起产品质量降低,各环节相关资料应保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5.1.2 变更前必须执行严格的变更申请(评审),变更申请部门需组织生产、工艺、质量等相关部门对变更效果进行验证,待验证合格后,报质保部长、SD经理或工艺部长批准后实施变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点变化点确认事项责任人
1、确认是否在做安全培训后上岗
2、确认劳保用品是否佩戴齐全
3、确认操作中是否有安全隐患与危险动作
4、确认是否由班长指导作业(先讲给他听、再做给他看、让他说给你听、再让他做给你看)
5、确认是否明确该工序的操作标准
6、确认是否能独立判断该工序质量合格的标准,检具的使用培训
7、确认该工序作业文件(指导书、参数记录、标识卡填写、日报表填写)
8、确认设备点检的方法是否正确、确认设备点检是否完成
9、确认员工知晓作业性、品质、设备故障发生时的报告,处理方法的指导。
原则是:(停止、报告、等待)
10、确认员工知晓不良品的处理流程,不能随意放置,填写不良品卡(写明操作者、工单号等信息),不良件放置到红色不良品架子
11、确认员工独立操作熟练程度
1、确认是否有顶岗人员,顶岗人员是否有资质(人员矩阵图)
1、确认病假请假条件(有正规医院开具诊断)
2、确认事假3天以上要提前请假,上级领导批示后方可
3、确认公伤假、婚假、产假等按照公司规定执行
4、确认离职按照公司规定办理手续,及时通知管理部门招聘
1、确认对产品相关部位品质进行追溯确认
2、维修、调整前后产品进行对比确认已进行产品测量,确认有无倾向性变化
3、确认模具保养维修的记录、模具履历已填写
1、确认设备生产节拍有无变化
2、维修、调整前后产品进行对比确认已进行产品测量,确认有无倾向性变化
3、确认设备保养维修的记录已填写
4、确认该设备是否经常损坏,问题是否切底解决
1、确认已将新旧材料的不同实物进行现场指导
2、确认对更改的信息,切换时间进行通知
3、确认产品品质的再次确认与跟踪
1、确认品管来料检验是否完成,确认与审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库房
2、确认品管检测来料尺寸、材质等要求是否是我公司提出的合格
3、确认材料实验控制要求是否有效,产生变化时有无记录上报
1、确认试做、指导结束后,必须将必要的标准类文件进行变更。
有问题时马上进行纠正
2、确认指导后、让其员工按照新的流程进行实际操作
3、确认对做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确认
1、确认变更后应及时变更作业指导书,有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确认指导后、让员工按照新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1、确认检验频次应该履行控制计划上的要求,不可更改2、确认检查频率变更后,应及时对工艺文件进行修正
3、确认变更后的频率应及时联络生产部门并进行指导
1、确认设备上无掉落物体现象
2、确认无线路混乱、电箱门不关现象
3、确认无设备上损坏安全部件维修不及时
4、确认无模具安装不当存在安全易患现象
5、确认无天车操作不当存在安全隐患现象
6、确认交接班在模具中无杂物造成安全隐患现象
1、确认交接班后是否对生产作业环境进行了清扫
2、确认生产区域存放的物品是否按库位图进行存放1、检查是否有新人作业1、检查是否有模具保养、故障变化点确认指导
人机变化点检查事项2、检查是否有设备保养、故障、更换备件2、检查是否存在病、事假与离职人员B、病、事假与离职A、新人作业B、设备保养、故障、更换备件A、模具保养、故障2、确认现场环境环1、检查是否有设计变更2、检查是否有来料质量变更1、检查是否有工艺参数变更2、检查是否有包装方法变更3、检查是否有检查方法的变更料法C、检查方法的变更A、工艺参数变更B、包装方法变更
A、设计变更
B、来料质量变更1、检查是否有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