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考地理专题汇编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讲 地球的公转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讲地球的公转运动
A组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
(2016·北京文综,1)2016年8月21~25日。
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下图,回答第1题。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2016·天津文综,8~9)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
据材料回答2~3题。
2.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3.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2016·江苏地理,9~10)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5·重庆文综,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第1题。
6.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A.15°
B.105°
C.195°
D.285°
(2014·北京文综,2)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
读图,完成下题。
7.卫星发射当日( )
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
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
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2015·四川文综,2)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
据材料回答第8题。
8.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2015·山东文综,8)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第9题。
9.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
A.53%
B.62%
C.70%
D.78%
(2015·安徽文综,32)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
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第10题。
10.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015·福建文综,11~12)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
读图完成11~12题。
1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
A.东南7月1日06时
B.东北7月1日06时
C.东北1月1日12时
D.东南1月1日12时
1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5·重庆文综,12)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
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
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
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题。
13.中国一架满载饮用水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
机长身高为 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tan65°≈2.14)( )
A.0.6m
B.1.2m
C.1.8m
D.2.4m
(2014·新课标Ⅱ,4)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下题。
1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2014·江苏地理,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完成15~16题。
15.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B组两年模拟精选(2016~2015年)
一、选择题
(2016·山东济南调研)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
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据材料回答1~2题。
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
A.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2.“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 )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2016·河北衡水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读“利用观测杆影粗略测量经纬度”示意图,某地
测量时记录显示,影子在A点时北京时间为11:32分,B点时北京时间为13:00分,当杆影出现在OC线时与杆长相等,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纬度范围可能是( )
A.21.5°N~68.5°N B.21.5°S~68.5°S
C.21.5°S~21.5°N D.21.5°S~68.5°N
4.若该地为我国某地,则可能是( )
A.哈尔滨 B.上海 C.北京 D.乌鲁木齐
(2016·山东潍坊高三期中测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读图回答5~6题。
5.“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现象。
“小满”现象最明显的地区是(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台湾岛
6.立夏至立秋期间,台北市每天的日出时间( )
A.提早 B.先提早后推迟
C.推迟 D.先推迟后提早
(2016·山东济宁上学期期末)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
图1为巨石阵景观图,图2为巨石阵不同日期太阳光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1 图2
7.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冬至日日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若⑤所示太阳光线代表某日日落,20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X日可能是( ) A.6月12日 B.7月2日 C.7月10日 D.1月2日
(2016·湖北武汉模拟)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据图回答9~10题。
9.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①正东②正西③正南④正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0.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年一样
B.春秋分日各地一样
C.正午比上午大
D.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
(2015·山东济南2月调研)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
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据材料回答11~12题。
1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
A.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12.“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 )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2015·河南洛阳高三期中测试)下图是某日我国两地昼长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题。
13.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015·浙江嘉兴市高三一模)下图为某地春分至秋分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题。
14.该地纬度可能是( )
A.10°
B.15°
C.30°
D.40°
(2015·江苏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图为海口市(20°N)某中学操场旗杆杆影顶端位置某月两日变化图,O点为旗杆位置。
读图完成15~16题。
15.根据题意,“某月”最有可能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16.该月海口市 (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昼长逐渐延长
C.日出时刻先提前后推迟
D.有两次太阳直射
(2015·山东潍坊高三期中测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读图回答17~18题。
17.“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现象。
“小满”现象最明显的地区是(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台湾岛
18.立夏至立秋期间,台北市每天的日出时间( )
A.提早
B.先提早后推迟
C.推迟
D.先推迟后提早
(2015·浙江杭州高三第一次质检)北京时间7月14日3点20分世界杯决赛在里约热内卢(22°57′S,43°12′W)的球场正式开始,直播期间电视台播放雕像(位于山顶,高30米)拥抱太阳画面成功抢镜(图1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直播画面),据此回答19~20题。
19.图中直升飞机航拍的可能拍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若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同样场景,选择的日期是( )
A.3月1号前后
B.6月1号前后
C.9月1号前后
D.12月1号前后
(2015·福建厦门市高三质量检测)某学生设计了一款计时笔筒(如下图),拟在某地(30°N,105°E)推广使用,使用时让铅笔笔尖朝向正北,铅笔的日影能在盒盖上均匀移动。
读图完成21~22题。
21.盒盖与地平面的倾角应为( )
A.30°
B.36°34′
C.53°34′
D.60°
22.若铅笔影子如图所示时,北京时间为( )
A.5:00
B.7:00
C.17:00
D.19:00
(2015·吉林白城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下图为甲、乙两地同一时段昼长和夜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B.太阳高度甲地均大于乙地
C.甲、乙两地为对趾点
D.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
24.如果甲地位于南半球,则b的日期最可能是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二、非选择题
25.(2015·江西南昌市高三调研考试)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经度是________,昼长是________小时,A 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3)此时,A、B两地各有一位游客对太阳进行观测。
简述两地观测到的相同和不同现象。
26.(2015·河南洛阳高三期中测试)下表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长度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1
(1)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________。
(2)此日,地球所处位置可能位于图1中的________位置,太阳直射点在______半球,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3)图2中,能正确表示此日太阳直射情况的是________。
图2
(4)结合上述信息,说明该季节洛阳比广州冷的原因。
答案
A组
1.A[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是中国农历处暑节气,A项正确;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在秋季,公历10月份左右,B项错误;北京和首尔均在北回归线以北且北京纬度比首尔高,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比首尔小,C项错误;北京比华盛顿纬度高,8月白昼时间长,所以北京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早,D项错误。
]
2.D
3.B[第2题,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即76°22′E地方时为12点(东五区区时接近12点),天津的地方时(按东八区计算)应为15点左右,故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应位于观察者西南方向。
第3题,根据时间的对称性规律,中山站出现极夜的时间应该为5月27日→6月22日→7月17日,故为50天左右。
]
4.C
5.D[第4题,图示地区位于华北,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南方。
根据图中太阳能热水器朝向可知,房子左侧为北,右侧为南。
落叶阔叶树夏季遮荫效果好,布局在南侧;冬季,华北地区盛行偏北风,常绿针叶树防风效果好,布局在北侧,故选C。
第5题,冬至日该地(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3°26′)=26°34′,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与当地的太阳高度互余,D项符合题意。
]
6.C [解析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恒星年,全年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绕行约15°。
春分日至寒露为13个节气,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
]
7.C [解析由北京时间和玻利维亚的经度范围计算可知,卫星发射时,玻利维亚正午前后不是傍晚,故A项错误;12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接近67°;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南且纬度较高,该日可出现极昼现象,故C项正确;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故D项错误。
]
8.B [解析帆船返回青岛港为4月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青岛应该日出东北方向,A项错误;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青岛应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项正确;此时北半球越往北昼长越长,C项错误;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时青岛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比春分时近,故正午日影较春分短,D项错误。
]
9.B [从图中可知图们江3月份日照时数为230个小时。
3月份,接近春分,故每天的理论日照时数约为12小时,所以三月的日照百分比为(230/12×31)×100%,所以选B。
]
10.B [如仅考虑纬度因素的影响,没有太阳辐射的区域即为出现极夜的区域。
图中最左侧和最右侧日期到来时,66°34′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图示为北半球,则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
图中a点所对应的日期至b点对应的日期结束,北极点为极昼,说明图中a点对
应的日期为北半球春分日,b点对应的日期为北半球秋分日,据此推知M日对应的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B项正确。
]
11.D 12.C [第11题,由图示纬度可推知该地区在赤道附近,日出地方时在6时前后,结合经度可知该地区与北京时间的时差在6个小时左右,故而A、B项错误;若是拍摄月份为7月,日出方位应该为东北方向,若是1月,则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D正确。
第12题,从等高线分析,图中甲、丁两地东侧地势较高,此时不能看见日出景观;乙地临近湖泊,不属于广袤草原;而丙地等高线稀疏,属于广袤草原,且东南侧视野广阔,是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
故选C。
]
13.B [12月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19°附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大约是4天1个纬度),马累位于北纬4°附近,此时马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7°左右(公式是90°减去纬度差);北京时间12:00从广州出发的飞机经4小时到达马累时北京时间应是16:00,马累位于东经74°附近,比北京时间大约晚3个小时,当地时间应为13时左右,因此此时的太阳高度角大约为55°(每小时大约下降12°),tan55°≈1.43,身高 1.8 m的机长的影子=1.8÷1.43≈1.2 m,B项正确。
]
14.A [6月21日,太阳直射在23°26′N附近,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计算可得徐州正午太阳高度为79°26′,甲国首都加拉加斯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7°34′,故A项正确。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且越往北昼越长,故B项错误。
徐州位于直射点以北,正午影子朝北,甲国首都位于直射点以南,正午影子朝南,故C项错误。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越往北,日出日落的方位角越大,故D项错误。
]
15.D 16.D [第15题,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夏至是6月22日前后,因此6月初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且靠近夏至点,甲、乙、丙分别是1月初、12月初和7月初。
第16题,近日点是1月初,速度最快,远日点是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由乙到甲速度越来越快,故A项错误。
太阳位于甲地时,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反之;太阳位于乙地时,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反之,故B项错误。
甲地为1月初,最接近近日点,故C项错误。
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对称分布,说明此季为北半球,此时日出方位为东南,所以D项正确。
]
B组
1.C
2.D[第1题,数九从冬至12月22日开始,到九尽桃花开时距冬至有81天,即3月1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C正确。
第2题,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我国北方昼短夜长,昼变长,A、B错。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
C错。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正确。
]
3.A
4.C[第3题,由图可知,OC为OA、OB的对称点,因此OC对应的地方时为12时,此时影长与杆长相等,说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的纬度与所求点的纬度的差值|,所以要保证该地正午太阳高能达到45°,且要满足直射点位于南部,才能保证影子朝北,则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该地的最低纬度为21.5°N;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当地纬度最大为68.5°N。
因此该地纬度范围为21.5°N~68.5°N。
选A项。
第4题,由图可知,OC为OA、OB的对称点,因此OC对应的地方时为12时,OA时刻与OB时刻对应地方时应该与12时时间间隔相同,11:32分到13时,时差88分钟,所以OA对应地方时时刻为11:06,OB对应地方时时刻为12:44,通过时间计算当北京时间13时,地方时为12:44,求得经度116°E,选项中北京的经度为116°E,选C项。
]
5.C
6.B[第5题,麦类作物在气温回升的时候开始成长,到“小满”的时候籽粒开始饱满,“小满”大约出现在每年的5月下旬,成都平原由于盆地地形,不宜散热,再加上纬度较低,气温回升早,“小满”之前就已经籽粒饱满,东北地区纬度高,种植的是春小麦,“小满”时小麦还未达到籽粒饱满,台湾岛长夏无冬,小麦什么时候都可以生长,也就是说麦类籽粒饱满什么时间都可以出现,故本题选C。
第6题,立夏至夏至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正向北运动,故台北市日出时间逐渐提早,夏至至立秋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台北市日出时间逐渐推迟。
]
7.B 8.B[第7题,北半球冬至日日出东南方,由图例故选B。
第8题,⑤线表示日落西北方,故北半球应为夏季;由题干知X日与20天前,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上,故可推知X日应为夏至后10天。
]
9.C 10.D[第9题,图中应是正午时刻,门的朝向应是正南或正北。
第10题,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大小与正午太阳高度呈负相关。
]
11.C 12.D [第11题,数九从冬至12月22日开始,到九尽桃花开时距冬至有81天,即3月1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C正确。
第12题,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我国北方昼短夜长,昼变长,A、B错。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错。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正确。
]
13.D [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无法判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北印度洋吹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
14.A [从图中可知该地一年中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和回
归线之间,故C、D排除。
又因为从图中可知春分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比夏至日时要大,说明该地更接近于赤道附近而不是回归线附近,故最可能的是10°,A正确。
]
15.B 16.C [第15题,读图,根据杆影的方向变化,杆影朝向与日出方向相反,所以图示月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应是夏季。
月初时有几日正午杆影朝北,说明直射点在20°N以南,月底时正午杆影朝南,说明直射点在20°N以北。
所以最可能是6月份,B对。
第16题,海口市的纬度是20°N,所以结合前面图的分析,太阳直射点北移时,昼长增长,日出提前。
6月22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时,昼长缩短,日出时刻推迟。
所以海口市的日出时刻先提前后推迟,C对。
月底时正午杆影朝南,说明太阳直射点仍在20°N以北,正向南移,但未到20°N纬线,所以只有一次直射,D错。
]
17.C 18.B [第17题,麦类作物在气温回升的时候开始成长,到“小满”的时候籽粒开始饱满,“小满”大约出现在每年的5月下旬,成都平原由于盆地地形,不宜散热,再加上纬度较低,春天来的早,“小满”之前就已经籽粒饱满,东北地区纬度高,种植的是春小麦,“小满”时小麦还未达到籽粒饱满,台湾岛长夏无冬,小麦什么时候都可以生长,也就是说麦类籽粒饱满什么时间都可以出现,故本题选C。
第18题,立夏至夏至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直射点向北运动,故台北市日出时间逐渐提早,夏至至立秋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台北市日出时间逐渐推迟。
]
19.C 20.B [第19题,根据经度,里约热内卢位于西3区。
北京时间7月14日3点20分时,里约热内卢的区时是7月13日16点20分。
7月份南半球是冬季,昼短夜长,此时是日落时间。
7月份日落西北方向,所以太阳位于西北部地平线上。
读图2,拍摄点应在雕像东南边③处,朝西北方向拍摄,C对。
第20题,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7月14日与6月22日相差22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南侧附近,直射点再次回到该位置,应是关于6月22日对称的时间,大约在6月1日前后,B对。
]
21.C 22.B [第21题,该设计通过一天中不同时刻铅笔的影子朝向随太阳方位变化而变化实现计时的目的,因笔尖朝向正北方向,因此需保证一年中正午时太阳光线至少和盒盖平行或从盒盖上方照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若该日满足上面的条件,则其他时间也能满足上面的条件。
根据该地纬度可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3°34′,此时太阳光线和盒盖平行,则盒盖与地面的倾角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3°34′。
第22题,铅笔笔尖朝向正北,则图中此时铅笔影子朝向正西方向,说明太阳位于该地正东方向,此时该地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比该地早1小时,为7点。
]
23.D 24.C [第23题,图中实线表示甲地昼长变化,从a到c时间段内,甲地昼长从6小
时增长为18小时;虚线表示乙地夜长变化,从a到c时间段内,乙地夜长从15小时缩短为9小时,则此时段内该地昼长从9小时增长为15小时;两地昼长变化状况相同,位于同半球,A错误。
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B错误。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从两地昼长变化幅度可知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D对,呈对趾点的两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纬度数值相同,因此C错。
第24题,此时段内甲地昼长从6小时增长为18小时,B 地位于南半球,则说明此时段位于北半球的夏半年。
b时间甲地昼长为12小时,为北半球二至日。
北半球二至日中位于夏半年的是秋分日。
]
25.解析第(1)题,日界线有180°为基准的人为日界线和0:00所在经线的自然日界线;从题干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判断,(如下图,斜线范围表示黑夜)0点所在经线将夜半球平分,故此时0为0:00,A经度为180°;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00,即B为6:00;经推算,两条经线间相差30°,时间相差2小时,此时A地20点日落,昼长为16小时(或根据昼弧和夜弧计算);A地日出时为当地4时,北京时间指120°E,A为180°,二者时间相差4小时,故A日出时,北京时间为0:00。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此时70°S以南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在20°S,直射经度时间为12时,经计算,直射经度为60°E。
第(3)题,从太阳高度和方位分析;相同点:A、B为昏线和晨线上的点,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不同点:此时太阳直射20°S,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为日落,太阳在游客西方;B地为日出,太阳在游客东方。
答案(1)180°16 0(24)时(2)60°E20°S
(3)太阳高度均为0。
A地太阳位于游客西(西南)面,太阳高度逐渐减小;B地太阳位于游客东(东南)面,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26.解析第(1)题,12月5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越靠近南极地区,昼越长,而且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甲地昼夜长差值最大,所以纬度最高的是甲地,而且甲地纬度高于乙地;丙地昼夜等长,位于赤道上,纬度最低;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丙、丁、乙、甲。
第(2)题,12月5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地球所处位置可能位于图1中的③位置;此时我国昼短夜长。
第(3)题,12月5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越靠近南极地区,昼长越长,而且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
结合图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