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f51e8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04.png)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石头的颜色、形状、质地等特点。
2.能够认识各种石头的种类和用途。
3.发现身边的石头,并能按特点分类。
二、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石头的种类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
发现身边的石头,并能按特点分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现实中让学生带来一块不同种类的石头,与同桌分享,并介绍其中一块石头。
2. 观察(10分钟)
老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介绍不同种类的石头和它们的用途。
在看视频的同时,老师边讲解边用实物举例。
3. 实验(40分钟)
老师分发不同种类的石头,供同学自由观察、感受、探究,了解它们的特点。
手持手镜和放大镜,在不同的角度下观察石头的颜色和纹理,摸摸质地,模仿老师做做声响,体会它们的硬度和密度。
在学生完成实验后,老师通过板书或PPT展
示的图片,让同学们自己运用所学知识,把石头按照颜色、形状和质感进行分类。
4. 总结(5分钟)
老师让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点,通过提问进行回答。
五、教学手段
实物展示、视频教学、实验探究、板书、PPT。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了多种手段,既有实物展示,又有视频教学,再到实验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但在
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张,有些学生可能不能充分探究石头的特点,因此,后续需要多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来观察和探究石头的各种不同特点。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石头》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石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03570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2.png)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石头)教学设计1.石头(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拟、分类、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根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石头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外表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依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教材分析)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局部。
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一般概念,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课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石头,意识到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石头,从多个方面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3〕按一个特征标准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4〕举例说出石头有哪些用途。
着重在于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引导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觉石头的共同特征。
(学情分析)石头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局部学生都有玩过石头的经历。
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一般概念,创立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分类,比照等方法丰富对岩石的感性认识。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开展有限,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观察、比拟、分类,教师要做到帮扶合理,结合图形卡,颜色卡,词汇卡等辅助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的时机,体会研究的方法,认识到石头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局部。
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对石头的特征做结构性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就是小孩子也需要用科学的词汇言语描述石头的特征。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2f48469b89680202d82552.png)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第一课石头
教学目标:
1、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会描述石头的样子。
3、会给石头进行简单的分类。
4、能用语言说出石头的用途。
教学准备:
石头、托盘。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玩石头
出示课件:
1、谈话导入:在我们周围经常能看见石头,你用石头玩过哪些游戏?
生1:石头画。
生2:脚印
生3:插水漂。
生4:。
师说:想不想现在玩一玩石头。
2、滚石头,看看什么样的石头容易滚?(圆滑的石头容易滚。
)
3、转石头,看看什么样的石头容易转?(圆滑的石头容易转。
)
游戏:看谁的石头滚得远?看谁的石头转得快?
二、说说石头的外貌。
1、仔细观察石头。
2说说石头的样子。
形状:
大小
颜色
表面
斑纹
粗糙等方面。
三、分类
谈话:你会给石头分类吗?(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形状:
大小
颜色
表面
斑纹
粗糙等方面。
四、用途
谈话:石头有哪些用途呢?
生1:石屋、项链
生2:石路
生3:石桥。
师说:古人用石头做了什么呢?
做成工具:石斧、石锤、石刀、石镐、弓箭等。
课件出示。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苏教一下 科学 第1课 石头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苏教一下 科学 第1课 石头](https://img.taocdn.com/s3/m/8eba3017af1ffc4ffe47acfb.png)
jiàole 读出喜鹊们的热闹和有邻居后的快乐心情。
shùěnkuàilèxǐqy
树 和 喜 鹊 发 生 了 怎 样 的 心 情 变 化 ? 请 你 结 合 全 文 说 一 说 。
词 语 练 习 ( 四 ) 花 朵 美 好 呀 身 边 上 边 书 呢 好 吗 说 吧 加 油 文 明 语 文 字 再 次 首 次 找 到 平 时 平 地 兴 办 公 让 开 书 包 钟 点 分 钟 元 日 洗 手 共 同 公 共 已 经 过 请 坐 主 要 好 连 同 连 忙 百 万 还 是 还 要 舌 头 口 舌 点 火 点 头 石 块 非 常 是 非 经 常 来 往 开 往 西 瓜 果 南 瓜 前 进 行 进 天 空 有 空
按形状分
按大小分
按颜色分
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 不同 ),一些岩石在不同的分类标 准下 ( 可以 ) 归入不同的类别。
安全伴我行
注意卫生 这样做对不对?
讲授新课 室内装修可以用大理石铺设地面,你还知道石头有哪些用途?
讲授新 石头的用途
石拱桥
石屋
讲授新课 石头的用途
讲授新课 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学会用石头制作各种工具。
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经常能见到石头,说一说你都在哪里见过石头?
讲授新课 说一说你用石头玩过哪些游戏?
过渡 你做的到吗?需要选择怎样的石头?
讲授新课 捡一块石头观察描述它的样子。
讲授新课 说一说你观察的是物体哪方面的特征?
大小
形状
斑纹
颜色
表面
讲授新课 你能从不同的方面说说吗?
讲授新课 给石头分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石头做品赏析
石头做品赏析
石头做品赏析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2c49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f.png)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石头的基本特征;
2.掌握一些常见的石头的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
1.石头的基本特征;
2.常见石头的名称。
学习难点:
1.掌握石头的分类方法;
2.能够准确地辨认不同的石头。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各种不同的石头,引导学生认识石头的外形和质地,着重培养学生对石头的观察力。
2.发现石头的特征
请学生用手摸摸不同石头的感觉,描述不同的石头质地和重量,进一步观察石头的其他特征,形状、颜色、纹理等。
3.分类石头
根据石头的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引导学生分类不同的石头。
采用更加普通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分类的重要性。
4.总结
让每个学生说出分类过程中的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石头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了解石头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较为准确地辨认不同的石头。
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展示实物,让学生互相交流,等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了教学目标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让其适当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会归纳总结。
这次课程,学生普遍表现积极,有很多学生对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石头的特点、种类和用途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1石头教案苏教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1石头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6613a74afe04a1b071de73.png)
第1单元石头与泥士第1课石头一、教学内容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它们的特征。
教材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论石头的用途。
第一个活动,通过讨论哪里有石头,交流玩石头的经历,发现在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石头,石头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第二个活动,运用各种感官细致地观察一块石头,借助气泡图,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表面等各个方面,比较完整地描述石头的特征。
第三个活动,按照此前认识的特征中的一个,给一堆石头分类,在分类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
第四个活动,通过阅读图片,讨论石头的用途,意识到石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需要指出的是,本课并不出现“岩石”这一概念,而是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落脚在儿童更能接受的“石头”。
通过玩石头,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这些有益的经验,能够为孩子们在中、高年级学习岩石的概念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
●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0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观察和描述。
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1)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10~15块)。
(2)托盘、放大镜(可选)。
五、教学活动●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提供帮助。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图形卡、颜色卡、词汇卡等作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把他]观察到的石头特征描述出来。
活动三:给石头分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设计意图:●“石头”这个词既可以指石头的个体,也可以指总体。
按照某一个特征将一堆石头分类,给学生创造了在较中进步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的机会,从面促进了他们对石头的认识。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石头》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石头》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0d53075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c.png)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石头》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石头》主要介绍了石头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石头的丰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材以石头为主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石头的特性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石头有了一定的认知,如常见的石头、石头的用途等。
但学生对石头的种类和特性了解不多,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石头的种类、特征和用途,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石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石头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2.教学难点:石头的形成过程、特性及其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石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石头,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石头的种类:让学生带来不同种类的石头,观察、交流石头的特征,了解石头的多样性。
3.学习石头的特性: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石头的硬度、密度等特性。
4.探究石头的用途: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道路等。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实践任务,如搜集石头的资料、制作石头的手工作品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种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等•特征:硬度、密度、颜色等•用途:建筑、道路、装饰等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发言、实验操作等。
1.石头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1.石头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b4a28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d.png)
4. 能够进行简单的石头分类活动。
5. 能够通过实验了解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教学重点:
1. 观察并描述石头的特征。
2. 了解石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3. 学会使用工具观察和描述石头。
教学难点:
1. 观察并描述石头的特征。
2. 理解石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3. 学会使用工具观察和描述石头。
七、板书设计
1. 石头的基本特征
- 形状
- 大小
- 颜色
- 硬度
2. 石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 地壳运动
- 岩石形成
- 风化作用
3. 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原因分析
4. 石头的应用
- 建筑材料
- 装饰品
- 科研工具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石头采集活动:鼓励学生到户外采集不同的石头,通过观察、描述、分类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石头的特征。
(3)石头手工制作:组织学生进行石头手工制作活动,如石头画、石头雕刻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石头知识竞赛:举办石头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比赛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石头的知识和应用。
(5)石头主题研究:鼓励学生开展石头主题的研究,如石头的历史、石头的应用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研究能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石头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石头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石头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石头的定义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347e865fbfc77da369b119.png)
第1单元石头与泥士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的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的概念。
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的沙子和黏土的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力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思考、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是课程标准所指明的,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之一。
对儿童来说,土壤、岩石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单元所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中对土壤和岩石的第一次接触,意在从感性、具象的层面为学生创设认识不同颗粒大小的岩石特征的机会,为土壤、土壤圈以及岩石、岩石圈概念的发展打下基础。
低年级也是儿童学习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轻重、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的关键日时十期,本单元的学习将给学生一个调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石头、沙子、黏土的特征及其多样性。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石头》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石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5c592b700abb68a882fb33.png)
1.石头【教学目标】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了解石头的用途。
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运用分类结果,学会利用石头。
【教学重点】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石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初步了解石头及其用途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请看看它们是什么?(观看各种各样的石头及石制品图片)2.图片看完了,现在我要考考你们,这些图片中的内容都与一样物体有关,你们知道是什么物体吗?[设计意图:用猜一猜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并利用图片渗透石头的用途。
]3.大家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石头(揭示课题:石头)4.其实刚才的图片,也为我们展示了石头的用途,你们发现了吗?能再总结一下石头都有哪些用途吗?(造房子、铺路……)5.石头除了有用外,石头能不能用来玩呢?你们都是怎么玩石头的?二、学习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1.师:石头这么有多用途,还这么好玩,看来我们确实应该好好了解一下石头的特点。
2.怎么做才能了解清楚石头呢?(观察)3.该怎样观察?(学生说)都观察石头的什么呢?学生列举观察石头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观察,巩固上学期学过的观察方法。
]4.(做为难状)哎呀!你们说了那么多,我都没记全?谁能想办法帮我记全这些内容?(写下来)5.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记录的确实是个好办法?怎么记,才能又快又清楚?学习气泡图法。
6.讨论记录的方法:(1)首先,在盒子中选一块石头,把要观察的石头的号码填在中间。
(2)颜色:利用彩色点记录颜色。
(3)形状:利用形状仓库比对,近似描述。
(4)大小:比对实物图,确定大小。
(5)斑纹:选择符合特征的项。
(6)表面:利用五角星个数,表示光滑粗糙程度。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石头》(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石头》(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d6b9924431b90d6d85c74a.png)
新课讲解
表面
讨论: 石头是什么样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你手里的石头是什么颜色的? 它是什么形状的?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大小
比鸡蛋 大一点
颜色
土黄色
形状
椭圆形
表面
不太 光滑
斑纹
有黑色 斑点
……
课外延伸
石头还有哪些特征呢
石头不论大小都会沉入水中。 铁锤敲击石头能发出火花; 石头不能生长也没有死亡; ……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 石头的家在:江、河、 湖、海、海滩、山上、 公园……
新课讲解
nǐ men yònɡ shí tou wán ɡuò nǎ xiē yóu xì ne 你 们 用 石 头 玩 过 哪 些 游 戏 呢?
导入新知
新课讲解
石头的特征
jiǎn yí kuài shí tou , zǐ xì ɡuānchá 捡 一 块 石 头 , 仔细 观察 bìnɡ miáo shù tā de yànɡ zi 。
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 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 写《西 江月·夜 行黄沙 道中》 。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 中描写 的景色 ,体会 诗人情 感和古 诗词的 语言之 美。 1.有人说夏季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 就变, 刚刚还 是晴空 万里, 转眼间 就乌云 滚滚, 大雨倾 盆,有 时雨还 在下着 ,太阳 就出来 了。这 就是夏 天的阵 雨的特 点。 2.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轼写 的一首 古诗, 看看他 是如何 写夏日 里忽雨 忽晴的 天气的 。(板 书课题 :六月 二十七 日望湖 楼醉书 )
石斧
shí dāo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石头》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石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416ac1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c.png)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石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石头》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实验等方法,了解石头的特点、分类和用途。
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石头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身边的自然物体充满好奇。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石头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石头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体。
但他们对石头的特点、分类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石头的特点、分类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实验等方法,了解石头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热爱科学,对身边的自然物体充满好奇,培养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说出石头的特点、分类和用途。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触摸和实验等方法,了解石头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石头、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石头,引导学生关注石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石头特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外观、质地等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学生通过观察、触摸,了解石头的特点。
3.探究石头分类: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石头的分类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石头的分类方法,并实践操作,掌握石头的分类。
4.探究石头用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石头的用途。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石头的用途。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石头,了解石头的更多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a9d7fe284ac850ad0242cb.png)
学生观察
学生感到很惊奇
学生可能回答:
校园假山、公园里面的石桌 石凳、海边的石头、门口的 石狮子……
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 看1分钟
感受石头无处不在,意识到 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
二、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
1、提问: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 看见许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到 过石头?
2、谈话: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 他其实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善 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3、激趣:你会观察么?为了更好 地观察,今天,我特地请来了一 个新朋友,看明白了么?
4、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 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 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
第1课石头教案苏教版
教案首页
教学时间: 年 月曰
课题
1.石头
教学课时
1
目 标 依 据
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它们的特征。教材按照总体
――个别一一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 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 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 论石头的用途。
6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 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遇到了困难,可以先求助同组的 人或是老师求助。
7、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 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 头。
9、(实物投影)哪个小朋友能用 气泡图,说说自己观察的那块石 头!
三、给石头分类
1、游戏放松:所有的孩子们都观 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大家 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下, 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 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手!请 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3a08e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9.png)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石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石头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发现生活和实际中的石头。
二、教学重点
1.石头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生活和实际中的石头。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石头的特点和分类。
2.通过实物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石头。
四、教学材料
石头、放大镜。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讲故事或展示石头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石头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
老师为学生介绍石头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质地等,并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石头。
然后,为学生介绍石头的分类方法,如按照用途、化学成分等分类。
3. 观察与讨论(20分钟)
老师拿出各种石头,让学生仔细观看、摸摸,用放大镜观察石头的细节。
学生观察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石头的特点。
4. 实物教学(15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的草坪、公园、山坡等地方,寻找各种石头,让学生观察判断石头的种类和特点。
5. 结束(5分钟)
回到教室后,老师为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六、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了解了石头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并通过实物教学,
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石头。
在教学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探索和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激发,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46be6bfab069dc502201bc.png)
五、小结
1.看来小小的石头在我门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继续观察和研究关于石头更多更好玩的秘密!
学生讨论回答
“石头”这个词既可以指石头的个体,也可以指总体。按照某一个特征将一堆石头分类,给学生创造了在比较中进一步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的机会,从而促进了他们对石头的认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区分了。在分类的时候,每一次就按照一个特征来分一分。
3、游戏做完,我们再来看看,刚刚我观察的是一块石头,当我们有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就先做点事,给他们分分类!
4、如果你给石头分类,你会按什么来分?
5、请把你手中的石头放回到材料盒中。记住,每次按照一个特征来分!
四、了解石头的用途
3、引出课题:我们的大自然有着神奇的力量,让小小的石头变化的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石头。(板书课题:石头)
二、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
1、提问: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看见许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到过石头?
2、谈话: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3、激趣:你会观察么?为了更好地观察,今天,我特地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看明白了么?
第1课石头教案苏教版
教案首页
教学时间:课时
1
目
标
依
据
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它们的特征。教材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论石头的用途。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692883cc7931b765ce15a7.png)
第1课石头教案苏教版
教案首页
教学时间:年 月曰
课题
1.石头
教学课时
1
0
标
依
据
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它们的特征。教材按照总体 一一个别一一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 ,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 讨论石头的用途。
学生材料:每组石头一套、放大镜1个、记录单若干张。
科学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提问:孩子们,这些图片的 上是什么东西你们认识吗?(出 示石头图片)
学生观察
2、揭密:大家看到的这些美味 食物其实都是自然界里天然形成 的石头!
把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按照了性 别、衣服的颜色、是哪一个组的
科学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区分了。在分类的时候,每一次 就按照一个特征来分一分。
3、游戏做完,我们再来看看,刚 刚我观察的是一块石头,当我们 有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就先做 点事,给他们分分类!
4、如果你给石头分类,你会按什 么来分?
教 学 目 标
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引出课题:我们的大自然有 着神奇的力量,让小小的石头变 化的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研究石头。(板书课题:石头)
二、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
提问: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
以看见许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
到过石头?
学生可能回答:
2、谈话:石头虽然不会说话,
校园假山、公园里面的石
感受石头无处不在,意识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但他其实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
桌石凳、海边的石头、门
到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
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口的石狮子……
质。
3、激趣:你会观察么?为了更 好地观察,今天,我特地请来了 一个新朋友,看明白了么?
4、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 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
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
“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 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 土黄色说的是它的(颜色)(贴 板书“颜色”),不太光滑说的是 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
6、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 时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 替,遇到了困难,可以先求助同 组的人或是老师求助。
7、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 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 石头。
9、(实物投影)哪个小朋友能用 气泡图,说说自己观察的那块石 头!
三、给石头分类
1、游戏放松:所有的孩子们都 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大 家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下, 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 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手!请 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通过讨论哪里有石头,交流玩石头的经历,发现在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石 头,石头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运用各种感官细致地观察一块石头,借助气泡图,从形状、大小、颜色、斑 纹、表面等务个方面,比较完整的描述石头的用途,意识到石头与我们的生活密 不可分。
通过玩石头,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这些有意的经验,能够为孩子们在中、 高年级学习岩石的概念打下基础。
把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按照了性 别、衣服的颜色、是哪一个组的
科学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区分了。在分类的时候,每一次 就按照一个特征来分一分。
3、游戏做完,我们再来看看,刚 刚我观察的是一块石头,当我们 有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就先做 点事,给他们分分类!
4、如果你给石头分类,你会按什 么来分?
学生材料:每组石头一套、放大镜1个、记录单若干张。
科学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提问:孩子们,这些图片的 上是什么东西你们认识吗?(出 示石头图片)
学生观察
2、揭密:大家看到的这些美味 食物其实都是自然界里天然形成 的石头!
5、请把你手中的石头放回到材料 盒中。记住,每次按照一个特征 来分!
四、了解石头的用途
1.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呢?(通过PPT了解一下)你还 知道石头的哪些用途?
五、小结
1.看来小小的石头在我门的生活 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 上,我们还要继续观察和研究关 于石头更多更好玩的秘密!
2、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分一分,
与学生一起梳理常见物体 的形状、大小、颜色、表 而、斑纹等,并引导学生 进行更多石头特征的观察。
学生领取材料进行观察。
学生对石头并不陌生,但 不一定就一块石头展开过 仔细观察;他们也许能说 出石头的某个特征,但不 一定能针对一块石头从各 个方面描述其特征。本活 动设计旨在给学生创造一 个结构性观察的机会,引 导学生在气泡图的帮助下, 有顺序地、从多个方面观 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
教 学 目 标
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5.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课
前
准 备
教师材料:课件。
友看1分钟
的斑点说
学生学习如何完善气泡图
科学教案(第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曰
教学流程(按课时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 当然,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 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
“......”)。
5、质疑: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 世界上的石头有很多,所有的石 头都是椭圆形?所有的石头都是 土黄色?所有的石头都只和鸡蛋 比大小么?
第1课石头教案苏教版
教案首页
教学时间:年 月曰
课题
1.石头
教学课时
1
0
标
依
据
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它们的特征。教材按照总体 一一个别一一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 ,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 讨论石头的用途。
学生讨论回答
“石头”这个词既可以指 石头的个体,也可以指总 体。按照某一个特征将一 堆石头分类,给学生创造 了在比较中进一步观察和 描述石头特征的机会,从 而促进了他们对石头的认 识。
给学生提供一组石头用途 的图片,启发学生结合自 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石 头还有哪些用途,让学生 意识到石头对于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