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平行线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详尽分析后,让学生写出猜想(略).
活动4:学生验证猜想.
在上图中,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检验你的猜想是否还成立?
如果直线a与b不平行,你的猜想还成立吗?(略)
讨论结果: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直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回顾
问题:如何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各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活动1: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两
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




本校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及动手能力比较差,缺乏自学能力。由此,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培养。利用这个阶段学生都有好胜、好强的心理特征,以鼓励、探究等方法扭转学数学难、学数学枯燥的局面。形成一种勤动手、勤动脑,勤探索和肯合作交流的良好气氛。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教学
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教学难点
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平行线性质2、3的探究中关注它们的证明,把证明作为探究活动的自然研究和必然发展,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先得出猜想,然后再进行证明,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证明的全面理解,组织学生探究不同的证明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比较讨论,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相等.
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互逆的,对初学者来说容易将它们混淆,因此,复习平行线的判定为后面性质与判定的比较做好准备,同时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互逆关系自然引入新课.
板书设计
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
的个角.
活动2: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略).

∠1
∠2
∠3
∠4
∠5
∠6
∠7
∠8
度数
活动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
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授课教师
备课时间
课题
5.3.1平行线的性质
教材版本
人教版七年级下
课型
新授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三条性质等内容,首先在研究了平行线的判定的基础上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因为学生在研究判定时,已经了解到研究平行线的性质也要研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因此,从平行线的判定关系入手引入对平行线性质的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