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系数法评价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_赵微

合集下载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
方程组
有限元法(FDM)
种类
里兹(Ritz)有限单元法
• 基于变分原理,从泛函取极小的变分问 题出发进行离散化的
• 寻找泛函往往较为困难,常对原方程进 行适当变换,但这种变换常引起较大的 误差,而导致计算失败
伽辽金 (Galerkin)有限单元法
有限元法(FDM)
基本步骤——加权余量法 (Method of Weighted Residuals)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方法
类比法
由于污染物的迁移除取决于污染物本身特征外,还取 决于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
环境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的相似性决定了其污染 影响的可比性
在查明相似工程项目及其所处地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 件和地球化学基础上,通过量化处理,即可对拟建项 目的环境影响范围、大小做出评估
l
1 2
(al
bl x
dl y)
(l i, j, m)
ai x j ym xm y j
a
j
xm yi
xi ym
bi y j ym bj ym yi
di xm x j d j xi xm
1 xi 1 xj
yi yj
a
m
xi y j
x j yi
bm yi y j
dm x j xi
C(x, y, z, t) 1
f1(x, y, z, t)
• 第二类边界条件,边界上弥散通量是已

C Dij x j 2 f2 (x, y, z, t)

第 知

类(C边ui 界Di条j xCi件)ni
,边f3(界x, y上, z,
3
t溶)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从而使我们越来越关注到地下水的环境污染。

在我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分析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评价方法。

标签: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方法0 引言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1]。

进入20世纪后,水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了全球瞩目的问题。

在我国,地下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水质不断恶化发臭,导致了地下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严重,加剧了人口、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关系严峻,以致于危害到社会经济的安全,破坏了生态平衡。

因此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是必须且迫切的[2]。

1 内梅罗指数法内罗梅指数法是《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重点推荐的方法,该法由于原理简单,计算简便,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3]。

第一,针对各单项组分的进行评价,划分组分所对应质量类别,按表1所示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分值。

第二,选用内梅罗指数计算公式计算综合评分值F。

式中:—各单项组分值的最大值;—单项组分评分值的平均值;—项数。

第三,根据值按表2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

2 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是指一个系统中部分信息是已知的、部分信息是未知的。

它利用灰数、灰矩阵及灰方程等三方面来评价。

灰色聚类是将聚类对象(即待评价环境因素)对于不同的聚类指标(即评价因子)所拥有的白化数,按几个灰类等级进行归纳整理,以判别待评价环境因素的所属类别。

首先给出聚类白化数(通常使用测试或统计等手段给出),如果指标量纲不同,则需对白化数进行无量纲化的处理;然后确定灰类白化函数(根据评价标准或聚类白化数,并联系实际中的情况所确定);再求出聚类系数和标定聚类权;最后构造聚类向量,得到最终结果[4-5]。

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模糊集合理论(fuzzy sets)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自动控制方面专家查德(L.A.Zadeh)教授提出的,用以表示不确定的事物。

地下水环境影响及评价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及评价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及评价方法作者:夏杰塬姜北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13期摘要:地下水水质评估是地下水资源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可归纳为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评价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灰色评价法、物元分析法等。

这些评估方法各具特色,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S273.4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7150281 地下水概述1.1 地下水在建设中的意义储存在岩石和土壤空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由于岩层的过滤和地表岩土的保护作用,地下水在水质和卫生条件方面都较地表水优越,因此地下水是工农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供水水源。

尤其是华北、西北相对干旱的地区,地表水相对稀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就颇为重要。

此外,地下水是一种天然的矿产资源;地下矿水还具有医疗价值,地下热水也是一项重要能源,观测地下水还可以预报地震,分析地下水还可作为找矿的标志。

因此,地下水在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但地下水同时又具有潜蚀作用,是造成岩溶、塌陷、管涌、滑坡等特殊地貌或灾害的主要营力,也会危及地下工程和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在開发利用地下水时不能不对其有害因素予以密切关注和了解,进行有效的防治,还要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研究地下水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污染和破坏。

如果地下水被污染和破坏就很难治理和恢复,有的甚至不能再恢复,因此要十分重视保护地下水资源。

1.2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与水有关的特性被称为岩石的水理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持水性岩石能保持一定水量的特性称之为持水性。

水量与岩石体积的比值称为持水度。

一般细颗粒岩石能吸附较多的水,如黏土。

1.2.2 给水性能够从饱和水的岩石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特性称之为给水性。

水量与岩石体积之比称为给水度。

粗颗粒岩石给水度打,如粗砂岩。

1.2.3 透水性岩石本身能使水透过的性能。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及其研究的方法体系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及其研究的方法体系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及其研究的方法体系作者:李培月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第01期摘要: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研究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外研究的热门领域。

文章发展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的定义,扩展了其内涵。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是一个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一切与地下水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自然作用和社会作用均应归到地下水环境的研究范畴之内。

通过梳理人类活动导致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问题,以及地下水环境研究中几种常用方法,基于调查-评价-试验-预测-监测-管理框架,初步建立了人类活动下地下水环境研究的方法体系,对于促进地下水环境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人类活动;地下水污染;方法体系;地下水质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6)01001807Groundwater environment under human intervention and the methodological system for research in this fieldLI Peiyue1,2(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China;2.Key Laboratory of Subsurface Hydrology and Ecological Effects inArid Reg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China)Abstract:Research o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has become and will be a hot research field at the moment and in the future.This article defined the concept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under human interference and expanded its connotation.It pointed out that under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s a concept with both natural and social properties,and all na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that have direct and/or indirect relationships with groundwater should be taken into the research areas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d some mai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and introduced several approaches and techniques that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studies usually use.Based on a framework integrating survey,assessment,testing,forecasting,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a methodological system for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in the context of human interference wa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It is of importan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Key words:groundwater environment;human activity;groundwater pollution;methodological system;groundwater quality〖FL(K2] 地下水循环作为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受体和信息载体[1]。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第2章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第2章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养殖池
生物过滤
PTAN = AE×BM = 5.6g/day VTRk1 为342 g TANm-3 day-1 (Drennan et al., 2006) 计算得出滤料的体积为1.6L,在实际运行时,滤料的量为2L。
自动投饵装置
充氧系统
确定总耗氧量:RDO=Rresp+RNOD+RBOD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环境效应,称为环境负 效应。可分为地表水资源负效应和地下水环境负效应。 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地质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岩土体变形失稳、水盐失调、生态退化) 地表水资源开发环境负效应 干旱 水质污染 生态环境退化、荒漠化 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环境负效应 土壤盐碱化与沙漠化 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 地裂缝 海水入侵
全国 393 条河流的 729 个断面中 : Ⅰ 类水质断面占
1.8%, Ⅱ 类占34.2%, Ⅲ 类占 32.2%, Ⅳ类占 18.5%, Ⅴ 类占 5.3%, 劣Ⅴ 类占 8.0%。
2.4.1 河流水资源质量状况
十大流域中, 珠江流域、西北诸河、西南诸河总体水质为优,
长江流域和浙闽片河流总体水质良好,黄河流域、 松花江流 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河流域总体为中 度污染。
资料进行对比。
流域水文模拟法(最有效的手段,Popular)
基于对水文现象的认识,分析其成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数 学方法建立一个模型,来模拟流域的水文变化过程。 (1)用人类活动影响前、或影响很小的资料率顶模型中的参数, 再对率定的参数进行检验,然后用率定的模型来推求自然状况下 的径流过程,并与实测进行对比,来分析人类的影响(资源评估 模型)。 (2)改变模型中反映下垫面条件变化的敏感参数,逐渐拟合人类 影响后的资料来分析参数变化规律,用以预测水文变化。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与管理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与管理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与管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给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此,评估和管理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方法逐渐成为了一个需要重视的议题。

一、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指对人类活动的类型、规模、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

评估影响因素既包括已有知识所能研究的因素,也包括未知因素。

1.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环境影响评估主要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

定量方法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定量结论,并反映环境影响的程度和影响机理。

定性方法则是利用经验判断和分析,从而得出基于经验的定性结论,同时描述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

一般来说,定量方法更为准确和可靠,但对设计师和执行者的要求更高,而定性方法更为简单和通俗易懂,适用范围更广。

2.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影响因素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活动的种类和规模:人类活动的类型、规模以及人口密度等对环境影响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2)时间和空间尺度: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表现出不同的影响。

(3)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非常显著,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生境的破坏和变化。

(4)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气候影响表现在人类活动促进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等方面。

二、管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管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指制定、实施和监测环境管理计划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管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人类和自然资源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

1.管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方法管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环境政策制定:完善环境政策,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等,推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浅谈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关键问题

浅谈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关键问题

浅谈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关键问题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估地下水受到的潜在和实际影响的过程。

这种评估旨在保护地下水资源,预测由于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和减少,以及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如下:1. 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

从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水质、水量、水力条件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估地下水的质量和数量变化,并量化地表地下水交互作用的影响。

合适的指标包括地下水水质指标、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流动速度等。

2. 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硬件观测、野外调查、水文地质建模、水文学分析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评估地下水环境影响,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3. 人为活动的影响评价: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如工业、农业、城市发展等。

评估这些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

评估某个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系统对地下水的影响,评估农业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等。

4. 地下水污染预测与风险评估:地下水污染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评估地下水环境影响中需要预测潜在的地下水污染风险。

通过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地质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等因素,评估地下水污染的潜在程度,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早期预警和控制。

5. 制定环境管理措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制定合适的环境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评估结果,制定限制或调整相关活动的政策和法规。

通过限制某些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农业用水管理等,保护地下水资源。

浅谈人类行为对水环境的影响

浅谈人类行为对水环境的影响

3 结 语
总之 ,由于水 环境系统的 内容复杂多样又具有动态变化性 ,
要实现水 资源 的科学 合理利用 ,必须充分 考虑各 因素之间 的关 1 . 2水 资 源过 度 开 发 打破行政分割 , 各部 门统一 管理 , 采取多方式 、 多手段并 用 , 走 根据 国际通行 的标准 , 对主要河流 的开发利用率不超过 4 0 % 系 , 可 持 续 发 展 的道 路 , 才 能 建 立 一 个 平 衡 发 展 的 和谐 的水 环 境 生 态 才能维持河 流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 而 目前我 国淮河水资源 系统 。 开发利用率 已超过 5 0 %,辽河流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 7 1 %, 海
河流域达 8 1 % ̄ J 。地 下 水 的过 度 开 发 现 状 也 日益 严 重 , 研究发现 , 参 考 文 献 1 】 吕江 帆. 人类行 为对水环境影响之浅析. 海河流域为例. 河北 师范 中国北部地 区的地下蓄水层储量加速减少 , 地下水 的 自然补偿能 [ 大 学 学 报 科 学 版 , 0 0 0 . 2 4 ( 1 ) : 1 2 6 — 1 2 8 . 力 已经被过度开采抵 消掉 了, 这严 重危 害了居 民的生产和生活[ 3 1 。
达 国家相 比 , 我国万元产值工业用水量是他们 的 1 0 倍一 2 0倍 , 但 综合起来 , 加强水资源 的规划和管理。
重复利用率却 是发达 国家 的一半日 。 由于人们水资源保护意识薄 弱, 受传 统水资源取之 不尽用之 不竭观念 的影响 , 城市 居 民生活 用水 的浪费损失率也很高 。
2 改 善 水 环 境 的 建 议
目前我 国人 均水 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 / 4 ,水 资
并制约 了整 方位 、 多方 面的考虑一切 与水有关 的因素 , 提高 对水环境 质量控 源短缺 已成 为制 约我 国经 济和社会 发展的重要因素 , 环境 的协调发展 。目前 , 我们应 以可持续发展 理论指 制 的要求 , 保护我国的水 资源。 影 响水环境 的因素复杂多样 , 当今 个 国家资源 、 导我 国水资源利用 , 奉行开源 、 节流并举 的方针 , 确保水资源 的可 社会人类行为是对水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 人类社会对水 的利用

13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13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水资‎源, 土壤‎水是陆地植‎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地下‎水还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化‎学和生物学‎成分的地下‎载体, 是‎环境污染评‎价的重要指‎标。

地下水‎广泛赋存于‎世界各地,‎对人类的‎经济及社会‎活动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下水几‎乎是可用淡‎水资源的全‎部;地下水‎的开发导致‎地面沉陷;‎地下水是决‎定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地下水与‎大坝安全密‎切相关;地‎下水是坑道‎施工的主要‎障碍和威胁‎;地下水是‎石油迁移和‎累积的有效‎载体;地下‎水是传输地‎热的有效介‎质;地下水‎运动可诱发‎地震。

除‎此之外, ‎地下水对岩‎溶和洞穴的‎形成、河流‎过程、冰川‎过程、矿物‎沉积等均有‎作用。

从这‎些方面我们‎足以可以知‎道地下水对‎我们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快速‎进程,更导‎致了地下水‎水量衰竭和‎水质恶化。

‎地下水污染‎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危害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同时‎它也是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保护地下水‎资源刻不容‎缓,要保护‎地下水资源‎,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人类的哪些‎活动对地下‎水造成了什‎么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下面我就个‎人简介分析‎下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1‎、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去‎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排人‎河道; 二‎是引人农田‎灌溉, 无‎论那种去向‎都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

(1‎)河道污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人河‎废污水首先‎形成对地表‎水的污染,‎在径流过程‎中,被污染‎的地表水水‎体又成为污‎染地下水的‎污染源,沿‎途渗漏损失‎进人地下水‎水体,导致‎地下水污染‎。

人河废污‎水不但使河‎流本身受到‎严重污染,‎而且转变为‎对地下水水‎污染的污染‎源,最终结‎果是导致地‎表水和沿岸‎地下水都受‎到污染。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在一定的天然和人工条件下,对地下水资源的质和量在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和论证。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可分为:(1)水量均衡法(2)水文分析法(3)开采试验法(4)解析法(5)数值法一、水量均衡法原理:任一时间段的补给两盒消耗之差,等于西下水系统中水体积的变化量。

适用条件:理论上,可适用于任何地下水系统的水资源评价。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它方法难以应用。

优点:概念清楚、方法简单、适应性强。

缺点:①某些均衡要素和求取均衡要素的水文地质参数难以确定或不准确,造成计算误差较大。

②是一种集中参数方法,难以精确给出地下水各要素随空间的变化。

③不能准确确定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

④很难给出具体地下水开发利用方案评价步骤过程①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确定均衡要素②划分均衡计算区③确定水文地质参数④确定均衡期,分项计算各补给量和排泄量⑤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计算储存量的变化量⑥利用储存量的变化值,检验计算年的地下水补给量⑦确定和计算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二、水文分析法基本原理:地下水径流是水循环的一部分,无论补给形式多么复杂,地下水补给量总要转化为地下水径流,而一部分地下水径流在适当的位置溢出,转化为地表径流。

运用陆地水文学的方法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文测流方法直接观测这种地表径流,作为地下水系统的补给资源量.适用条件:①全排型流域,均衡区内其他排泄量占比例较小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又相对较低的地下水系统。

基岩山区,岩溶水系统、裂隙水系统。

③具有较长系列的测流资料(泉流量、地表径流量)。

优点:可以评价地下水补给资源量缺点:①实质上是属于水量均衡法②集中参数方法(黑箱),不能详细描述系统状态随空间变化情况③无法准确评价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④评价精度取决于测流和基流分割的精度。

评价步骤过程:①地下径流模数:流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地下水径流量。

M=Q/F②在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文测流资料和测流点控制区的汇水面积,直接求取地下径流模数,即而后根据这个参数间接推算区域地下水的天然补给资源量,即:Q=M*F三、开采试验法基本原理:开采抽水法是按实际抽水量进行抽水试验,并对地下水进行可开采资源量评价的一种方法。

七年级生物下册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南坪县。我国 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 护区。
你知道吗?
到2001年底,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551 个,国家级171个,面积达1.45亿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14.44%左右。
水葫芦
原产于南美洲, 20世纪50年代被 引进中国。它的 生长、繁殖速度 极快,在生长中 要消耗水中大量 的氧,会加剧水 体富营养化。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7/1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40
谢谢欣赏!
2019/7/1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41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
下面是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及1949-2009 年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请据表格分析:
年份 (公 元)
2 740 1578 1764 1849 1949
人口 年份 人口 (亿) (公元) (亿)
0.55 0.48 0.60 2.00 4.10 5.42
答:不合理.粮食问题确实是当今世界面临的 重大问题,但它只是制约人口增长的众多因 素之一。
2、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 事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改变这些现状?
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一棵棵的树都倒下了, 可以自备餐具尽量不用一次性产品;私家 车越来越多尾气排放越来越多,我们呼吸 的空气越来越差,可以采取运用公共交通 设施或步行骑车;垃圾废物随意丢弃及污 染环境又浪费,可以垃圾分类把可用的变 废为宝;水资源急缺和浪费,节约用水, 水的循环使用,如洗衣洗菜的水冲厕所。 等等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2-第二章教材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2-第二章教材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第2章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水文效应、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水资源开发的环境负效应、中国水环境状况2.1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影响2.1.1 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指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文循环状况和水量平衡要素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变化,以及由于人为因素使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水循环要素、过程、水文情势、水资源发生的变化。

直接影响间接影响2.1.2 水库的水文效应建设期运行期(1)调节径流(2)增加流域蒸发量(3)库区及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升高2.1.3 灌溉的水文效应引起河川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流域蒸发、地下水位、灌区气温和湿度等显著变化。

2.1.4 沼泽疏干的水文效应河川径流量增加和沼泽地蒸发减少。

2.1.5 森林和水土保持的水文效应森林:减小地面径流,削减洪峰。

水土保持:减小坡面水流速度,降低坡面冲刷,显著削减洪峰。

2.1.6 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水文效应废水排放引起水体污染减少地下水补给,增加地表径流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2.1.7 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1)根据长期水文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估算;(2)根据水平衡原理,建立水量平衡的物理或数学模型,调整模型中某项因素,估算该项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单独效应。

1水量平衡法R0=P0-E0R0——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P0——多年平均降雨量E0——多年平均蒸发量受人类活动影响后:R'=P'-E'由于降水要素受人类影响较小,忽略后两式想减R0-R'=E'-E02对比分析法(1)用同一测站人类活动前后的观测或史料记载进行对比分析(2)不同流域的对比计算:选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未经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测站做参照站与研究站同期资料进行对比。

•流域水文模拟法基于对水文现象的认识,分析其成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数学方法建立一个模型,来模拟流域的水文变化过程。

2.2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水体的生产或生活活动,引起江河、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水体的水质、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使水体水质变坏,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称为水污染或水环境污染。

地下水水质评价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下水水质评价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下水水质评价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支撑作用不可忽视。

地下水的水质评价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方法与指标、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方法与指标是评估地下水质量的基础,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合理的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常见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法、水化学分析法和统计学评价法等。

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法是最常见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之一。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水层结构、水源地环境等,然后进行取样分析,分析地下水中的各种物质含量和污染指标,从而得出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水化学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地下水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含量,如溶解氧、氨氮、硝酸盐、硫酸盐、重金属等来评价地下水水质。

不同物质的含量会直接影响地下水的饮用水、灌溉水以及工业用水等方面的安全性。

统计学评价法则是通过统计分析多个地下水样本的水质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模糊数学方法,得出地下水水质的评价结果。

这种方法能够克服单个样点的不足,综合多个样本数据为地下水的水质状况提供准确的评价。

地下水质评价的指标体系通常包括生化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等。

生化指标主要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等,反映了地下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状况和微生物活动情况。

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浊度和颜色等,可以直观反映地下水的透明度和清洁程度。

化学指标则包括总硬度、PH值、重金属含量、无机盐等,直接显示了地下水中的化学状况。

地下水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健康。

地下水作为水源地的重要补给,对生态系统中的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存和繁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地下水受到污染影响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地下水污染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变异系数法评价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_赵微

变异系数法评价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_赵微

1278




34 卷
征, 将地下水含水层划分为 4 个含水层组. 1. 1 地下水系统划分 北京平原区由永定河、潮白河及拒马河等河流 由于各河流作用的强弱及沉积物 冲洪积作用形成, 的性质, 控制着含水层的富水性、分布面积等, 不同 的冲洪积平原形成了各自的水文地质特征 . 根据不 同地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的差异, 将平原区自 东向西划分为 6 个子系统, 分别为蓟运河 ( 泃河、错
Classification of groundwater aquifers
潜水及承压水分布区含水层底板埋深小于 50 m 的浅层具有微承压性质的含水层组 承压水区, 含水层组底界深度 80 ~ 120 m, 局部地区以基岩作为底界 承压水区,含水层组底界埋深 150 ~ 180 m, 局部地区以基岩作为底界 承压水区,含水层组底界埋深 300 m, 局部地区为 第四系基底
集对分析法、物元可拓法等
[15 ]
3
水质综合评价
在选定水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选取评价数据 和评价层位, 确定评价指标. 3. 1 3. 1. 1 评价层位和数据的选取 评价层位的确定 根据“北 京 市 平 原 区 地 下 水 环 境 监 测 网 运 行
果易于受极值影响, 物理意义不明确
[17 ]
. 模糊评判
[16 ] 得到的综合评分值偏低 ; 当参评指标较为复杂, 且痕量指标较多时, 由于未考虑权重因素、评价结
( GB / T 14848-93 ) 中单项指标评价分值的划定 准》 结果, 见表 2.
表2 Table 2 类别 Zi Ⅰ类 0 单项指标评价分值 Ⅱ类 1 Ⅲ类 3 Ⅳ类 6 Ⅴ类 10 Assessment score of single index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一、从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水文效应可分为以下5类:1.从河流和地下含水层以及湖泊中直接提取用水,减少了河、湖、地下水的天然数量,改变了水文情势。

2.工农业、城市生活废水及各种有害物质(包括各种重金属无机物和农药化肥等有机物)的排放,污染、恶化了水质。

3.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森林的砍伐和营造、垦殖、草场放牧、沼泽疏干、农田灌溉等,活动的范围或尺度很大,对河流和各种水体数量及时空分布的影响相当广泛。

4.水利工程措施,如兴建蓄水库、蓄洪区、防洪堤坝、建水闸和大型水电站、航道整治、修建排灌站、河网化以及跨流域引水等,均可直接改变河湖水流、地下水水文情势及水量与时空分布特征。

5.城市化和工业开发,包括城市的兴建、采矿、开辟工业区等,都可使不透水的地面扩大,加大地表径流,加剧洪水威胁。

地表下渗量减少,再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排泄通道和补给条件。

城市附近天然河道的整治、渠化或裁弯取直,可加速洪水的排泄,改变水流性质和水质,并影响河流的生态条件。

不同的人类活动,其水文效应的影响规模、变化过程、及变化性质上的可否逆转等均各异。

例如跨流域引水、大型水库等水利工程措施,这类活动时间短、范围小,但可突然改变水循环要素,而且一旦改变,将发生持久变化,长期而不可逆转的存在下去。

而植树造林、城市化等长期的人类活动,其水文效应是渐变的,且对水文要素的影响也是逐渐加重的。

总之,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有很大的影响,而水循环的改变,又会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是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弄清其机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一)水量平衡法(二)对比分析法(三)流域水文模拟法三、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文要素的影响跨流域调水的水文效应可分 3 个影响区来分析:水量输出区主要是由于水量减少,从而于枯水季节在引水口以下会导致泥沙的沉积,河道特性改变,河水自净能力减低,河口海水入侵加剧等;输水通过区的水文效应,由输水环境效应、渗水环境效应、阻水环境效应和蓄水环境效应等一系列水文环境效应引起的,调水后将抬高输水线两侧和蓄水体周围的地下水位,加重土壤盐碱化,并给水质、湖泊水域环境和水生生物带来一定的影响;水量输入区的水文效应是由外水大量引入造成的,可能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水溶盐的积累,蒸发量增加,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农田小气候的变化等。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一)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一)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一)李烨译;魏国强、冯翠娥校译(美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编写该报告,于2002年印刷出版。

)一、概述随着整个美国对饮用水安全和生态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政策决策者正面临着如何评价和管理水资源的问题。

由于需要评价人为活动和天然污染源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可能污染,因此在政策制定和目标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地下水污染的脆弱性评价,既有费用相对较低的简单定性法,也有成本相对较高的严格定量评价法。

必须针对水资源决策者的不同需求,认真分析评价成本、防御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

(一)背景1996年的饮用水安全法修正案开创了预防饮用水污染的新纪元,其中强调了水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美国环保署(简称USEPA)提出的水资源评价计划中,要求对水资源系统进行污染脆弱性评价(美国环保署,1997)。

保护饮用水的第一步,是要对水源进行评价,考虑到地下水资源可能会受到某些污染,因此,在开展这项工作时,通常要与现有的水资源保护规划结合起来进行。

许多联邦、州和地方的水资源管理计划中,都考虑到了地下水的脆弱性评价问题,其中包括如何确定可持续饮用水源,对地下水进行杀菌消毒,杀虫剂管理计划,废弃物地下填埋和“幽禁的动物给食运作”(简称CAFO)等。

美国国家研究院在199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对政府、私人和学术机构进行地下水污染的脆弱性评价时所采用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总结。

根据特定的目标和可利用的资源,评价范围包括私人水井乃至整个含水层系统,研究对象可以是针对某种污染物或某类污染物,也可以是针对所有的污染物。

(二)本报告的目标本报告对科学确定地下水污染的脆弱性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概括,另外,还对这些方法在制定水资源管理决策过程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USGS通常与地方、州和地区水资源管理局通过实例研究,共同对防御方法进行科学分析。

本报告通过两个假定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实例,来突出管理目标和科学目标的区别,并强调制定科学防御决策的重要性。

环境变异值法

环境变异值法

环境变异值法
简介
环境变异值法是一种用于评估环境质量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环境指标的变异性来评估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环境变异值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

原理
环境变异值法基于环境指标的变异性来评估环境质量。

它通过计算环境指标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来衡量环境的变异程度。

较小的变异性表示环境更加稳定和可持续,而较大的变异性则意味着环境存在不稳定性或风险。

应用
环境变异值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环境评估和研究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情况:
1. 环境监测:通过监测不同地点或时间的环境指标,可以评估环境的变异性,从而了解环境质量的差异和趋势。

2. 环境规划:在进行环境规划时,可以使用环境变异值法来评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和环境影响,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3. 环境管理:通过监测环境变异性,可以及时发现环境变化和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护环境并确保可持续发展。

4. 环境政策:环境变异值法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制定环境政策和管理措施,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结
环境变异值法是一种评估环境质量的方法,通过测量环境指标的变异性来评估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它在环境监测、规划、管理和政策制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环境变异值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请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应用时请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对分析法、物元可拓法等
[15 ]
3
水质综合评价
在选定水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选取评价数据 和评价层位, 确定评价指标. 3. 1 3. 1. 1 评价层位和数据的选取 评价层位的确定 根据“北 京 市 平 原 区 地 下 水 环 境 监 测 网 运 行
果易于受极值影响, 物理意义不明确
[17 ]
. 模糊评判
中图分类号: X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0-3301 ( 2013 ) 04-1277-07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Based on Coefficient Variation Method
本次以地下水子系统为评价单元, 采用变异系 基 数确定权重的方法评价地下水水质状况. 目前, 于变异系数权重方法在水资源评价 、地表水质量评 价等方面有所应用, 索晓波等
[4 ]
应用变异系数权重
TOPSIS 法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王芸[5] 应用变 异系数权重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对地表水进行了水质 [6 ] 评价; 门宝辉等 基于变异系数权重建立了水质评 对地表水进行了水质评价, 但在地 价属性识别模型, 下水水质评价方面应用不多. 本次在以上研究的基
图1 Fig. 1
地下水系统及含水层组划分示意
Classification of groundwater sபைடு நூலகம்stems and aquifers 表1 地下水含水层位划分表 分布面积 / km2 6 528 4 770 3 995 3 068
Table 1 分层 第一含水层组 第二含水层组 第三含水层组 第四含水层组 划分原则
1278




34 卷
征, 将地下水含水层划分为 4 个含水层组. 1. 1 地下水系统划分 北京平原区由永定河、潮白河及拒马河等河流 由于各河流作用的强弱及沉积物 冲洪积作用形成, 的性质, 控制着含水层的富水性、分布面积等, 不同 的冲洪积平原形成了各自的水文地质特征 . 根据不 同地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的差异, 将平原区自 东向西划分为 6 个子系统, 分别为蓟运河 ( 泃河、错
Classification of groundwater aquifers
潜水及承压水分布区含水层底板埋深小于 50 m 的浅层具有微承压性质的含水层组 承压水区, 含水层组底界深度 80 ~ 120 m, 局部地区以基岩作为底界 承压水区,含水层组底界埋深 150 ~ 180 m, 局部地区以基岩作为底界 承压水区,含水层组底界埋深 300 m, 局部地区为 第四系基底
水开采量占全市供水量的 2 /3 左右
[2 ]
以来北京连续干旱,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 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因城市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人为 污染和超量开采改变了地下水环境
[3 ]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 西北和东北群 山环绕, 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 北京地 区地下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大型地下水系统 , 平原 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 由于平原区由 不同的河流冲洪积作用形成, 各河流作用的强弱不 , , 同 沉积物性质不同 形成的水文地质特征不同, 因 此将平原区地下水划分为 6 个地下水子系统. 并根 据地层沉积规律、时代特征, 地下含水层结构等特
法应用隶属函数刻画水环境质量的分级界线的模糊 性, 比较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但强调极值作用, 信 权重值的科学性不够明确. 息损失多, 2. 2 变异系数确定权重的评价方法 由于水质系统是一个由多因子构成的复杂系 统, 水质评价受诸多指标因子的影响 , 从而多数评价 方法在进行水质评价时均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 鉴 本研究引入变异系数确定权重的方法进行水 于此, 质评价. 利用变异系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较为客 观地反映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避免专家赋权 重的偏好性, 削弱极值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 一般来讲, 在地下水中, 人为输入物质在空间上 也就是说人 具有离散程度高、波动性大的特征 , , 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 差异, 表现在水化学指标离散程度高、波动性大, 即 方差用于描 污染指标的方差较大 ( 在数理统计中, 述随机变量对于数学期望值的偏离程度 ) . 本研究 根据均方差、变异系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根 据各指标权重, 计算各水样的综合评分值, 对比分析 不同地下水子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大小 . 各监测点综合评分值 F 的计算公式如下:
[16 ] 得到的综合评分值偏低 ; 当参评指标较为复杂, 且痕量指标较多时, 由于未考虑权重因素、评价结
( GB / T 14848-93 ) 中单项指标评价分值的划定 准》 结果, 见表 2.
表2 Table 2 类别 Zi Ⅰ类 0 单项指标评价分值 Ⅱ类 1 Ⅲ类 3 Ⅳ类 6 Ⅴ类 10 Assessment score of single index
第 34 卷第 4 期 2013 年 4 月
环 境 科 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Vol. 34 , No. 4 Apr. , 2013
变异系数法评价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赵微, 林健, 王树芳, 刘记来, 陈忠荣, 寇文杰
(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北京 100195 ) 摘要: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系统可以分为 6 个子系统. 由于各子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 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程度也不同 . 为评价人类活动对各子系统的影响, 以 2011 年 9 月地下水样品数据做基础, 选取水质相对较差的第一和第二含水层组为评价 考虑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氨氮等 13 项人为活动影响指标, 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以及参考国 层位, 标确定各指标评价分值的方法, 叠加计算各水样的综合分值, 评价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状况 . 以地下水子系统为评价单元, 以各 类型水质分区为评价要素, 对比分析各子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 . 评价结果表明, 人类活动对第一含水层组的影响大于第 二含水层组, 永定河地下水子系统和潮白河地下水子系统受影响大于其他地下水子系统 .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地下水子系统; 变异系数法; 影响程度; 综合指数
收稿日期: 2012-07-09 ; 修订日期: 2012-09-21 基金项目: 北京市财政专项经费项目( PXM2011_158305_108974 ) 作者简介: 赵微( 1979 ~ ) , 女, 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 Email: zhaoweimsb@ 163. com 下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河) 冲洪积扇地下水子系统、潮白河地下水子系统、 温榆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子系统、永定河地下水子系 拒马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子系统、永定河 统、大石河[8 ] 见图 1. 上游山间盆地地下水子系统 , 1. 2 含水层组划分 依据地层沉积规律、时代特征, 地下含水层结 构, 并结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在垂向上将平原区 [ 9 ] 第四系自上而下划分 4 个含水层组 , 见表 1 和图 1.
ZHAO Wei,LIN Jian,WANG Shufang,LIU Jilai,CHEN Zhongrong,KOU Wenjie
( Beijing 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Beijing 100195 ,China) Abstract: Groundwater system in the plain area of Beijing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subsystems. Due to the different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ubsystems,the degrees to which human activities affect the subsystems are also diverse.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each subsystem,the first and second aquifer with relatively poor water quality were chosen to be the 2011. With respect to human activities affect index such evaluating positions,based on the data of groundwater sampled in September, as total hardness,TDS,sulfate and ammonium,variation coeffici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Then scores were obtained for each index with national standard as reference,and superposition calculations were used to gain comprehensive scores,finally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conditions were evaluated. Contrast analys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with groundwater subsystems as evaluation unit and water quality partitions as evaluation facto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first aquifer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aquifer,the Yongding river groundwater subsystems and the Chaobai river groundwater subsystems are affected more than other groundwater subsystems. Key words: human activities; groundwater subsystem; coefficient variation method; influence degree; synthetic inde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