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货币银行学》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1月《货币银行学》复习指导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4个学分,主教材为李健主编的《金融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辅助教材是《金融学学习辅导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把握重点和难点、进行作业练习。

本次期末复习指导内容分三部分:考试题型、各章掌握和了解内容、主要名词与问题。

一、考试题型:
本次《货币银行学》课程的考试均采用闭卷形式,各类考试题型有一定的差异,具体如下:
(一)金融学开放教育补修
1、名词解释(5*5=25分)
2、填空(1*15=15分)
3、选择(2*10=20分,其中单选、多选各5题)
4、问答题(40分)
(二)普专
1、名词解释(4*5=20分)
2、填空(1*10=10分)
3、选择(单选2*5=10分,多选2*5=10分,共计20分)
4、判断(1*10=10分)
5、计算(5分)
6、问题(35分)
二、各章掌握和了解内容:
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
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了解中外货币起源的学说,掌握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2、熟悉货币形式的演化,认识各种货币形式的特点,重点掌握现行的信用货币形式;
3、掌握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基本功能,理解货币的各种作用;
4、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依据,了解西方国家货币层次划分的内容,重点掌握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5、掌握货币计量的有关概念及统计分析的经济意义;
第2章货币制度
1、掌握货币制度的含义,了解货币制度的构成;
2、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含义,掌握国家货币制度的几种主要类型,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3、了解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掌握人民币的发行程序;
4、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历程,掌握牙买加体系的内容构成;
5、了解区域性货币制度形成与发展过程,了解欧洲货币联盟等几种主要的区域性货币制度;
第3章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
1、理解外汇的含义,掌握汇率的概念及汇率的种类;
2、理解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掌握各种汇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3、理解不同汇率制度的内容与特征;
4、理解汇率制度的演进历程,重点掌握人民币汇率的制度安排及其变迁。

第4章信用的演进
1、掌握信用的不同含义,正确理解不同含义之间的关系
2、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掌握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作用,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3、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4、掌握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5、掌握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
第5章信用形式
1、掌握企业信用的各种形式及其特点,认识商业信用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2、掌握银行信用的含义与特点,认识银行信用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政府的融资形式与债务管理;
4、掌握个人信用的形式及其效应、约束条件;
5、掌握国际融资的具体方式;
第6章利息与利率
1、掌握利息和利率的概念,了解利息的来源和本质,理解利息与收益资本化的关系;
2、掌握利率的两种计算方法,了解利率的主要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的种类;
3、了解利率的决定因素,了解利率变化的经济、政治和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掌握我国利率的决定因素;
4、掌握利率的一般功能,了解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5、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所发挥的作用,掌握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第7章金融机构概述
1、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掌握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了解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
2、从整体认识和理解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3、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与发展趋势,掌握目前中国大陆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认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发展的特点;
4、掌握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了解主要国际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第8章银行金融机构
1、认识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掌握银行金融机构的概况,了解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
2、认识商业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内容与方法;
3、认识政策性银行的特征及种类,了解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运作方式,掌握政策性银行在经
济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和掌握信用合作机构的特点、作用及主要业务;
第9章非银行金融机构
1、认识和掌握保险公司的经营特征、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2、了解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理解其主要业务;
3、了解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投资基金的主要种类和经营原则;
4、了解和掌握信托、租赁的运作特点、作用及主要业务种类;
5、了解财务公司、邮政储蓄机构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概况;
第10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1、了解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构成、种类和特征;
2、熟悉金融市场的划分方法及其构成要素;
3、掌握金融工具的价格与收益及其影响金融工具收益的因素;
4、掌握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
5、重点掌握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
第11章货币市场
1、了解货币市场及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子市场的含义;
2、了解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市场的中外对比;
3、掌握货币市场的特点与运动规律;
4、重点掌握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5、重点掌握中国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经济政策意义及其发展方向;
第12章资本市场
1、从市场参与人、交易对象以及经济、政策角度掌握资本市场的特点;
2、重点掌握资本市场的功能;
3、了解证券发行市场的发行人、发行方式分类,掌握证券选择及证券发行方式的选择;
4、熟悉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
5、熟悉证券流通市场的参与人、组织方式和交易方式,了解证券的上市与交易程序;
6、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重点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
第13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1、了解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及各项目的内在关系;
2、掌握判断国际收支失衡的依据及方法,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各种调节机制和政策;
3、掌握国际储备的概念与构成,熟悉国际储备的作用,掌握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依据与方法;
4、掌握外债的含义、衡量的指标,了解外债的作用、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
5、了解国际交往的货币支付,理解现代国际支付的基本流程与特点,掌握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与方式;
第14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
1、掌握有关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
2、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重点掌握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与特点;
3、重点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4、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重点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5、了解国际外汇市场的概况,熟悉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活动;
6、熟悉国际货币市场的种类与活动;
7、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种类与运作特点;
第15章金融全球化
1、掌握经济全球化三个阶段的含义,了解三个阶段的发展概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了解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掌握金融全球化的双刃作用以及它对不同类型国家影响的差异;
3、了解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主要进程和现状,掌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金融对外开放的承诺,能够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形势;
第16章中央银行
1、认识和理解中央银行产生、发展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认识中央银行体制的类型,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3、认识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关系,掌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分析方法;
4、结合中央银行基本原理,深刻认识我国中央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5、了解中央银行清算业务的形成和发展,掌握中央银行
清算业务的含义、支付清算系统的类型和作用;
第17章货币需求
1、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分析角度和基本内容;
2、认识并理解各种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贡献;
3、掌握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
4、认识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第18章货币供给
1、了解货币供给含义,区分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2、认识并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
3、理解并掌握货币供给的决定以及同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
4、认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
5、理解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是怎样产生作用的;
第19章货币均衡
1、了解货币均衡的含义、基本内容、实现条件及其同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2、认识并理解货币失衡内容及表现形式;
3、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及测定指标;
4、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5、理解治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主要措施;
第20章货币政策
1、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和货币政策的目标,理解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
2、掌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种类,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原因;
3、熟练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了解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使用情况;
4、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和过程,认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21章金融监管
1、掌握金融监管的含义、特征,理解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了解金融监管的演变历程;
2、了解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掌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监管目标;
3、掌握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措施,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有较清楚才认识;
第22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1、理解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
2、了解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的概念;
3、掌握“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的主要内容,理解“金融二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4、了解金融创新的概念及主要表现形式,深刻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5、了解金融结构的含义及基本类型,认识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三、主要名词与问题:
名词:
主币无限法偿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货币存量货币增量布雷顿森林协定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利率利息间接融资股权信用债权信用
泡沫经济回购外生变量基础货币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通货紧缩货币政策时滞金融工具票据贴现再贴现原始存款货币政策金融深化金融压制
问题:
1、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2、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3、如何理解银行信用的特点及其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
4、金融机构有哪些发展趋势?
5、如何理解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
6、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哪些风险?
7、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有哪些新特点?
8、试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构成。

9、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金融业的积极效应有哪些?
10、简述金融国际化的作用。

11、试述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作用。

12、试述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3、什么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14、简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产生的一般原因。

15、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
16、简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7、金融压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表现在哪几方面?
18、如何理解现代经济中金融的重要地位与推动作用。

19、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20、如何理解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时可参考《货币银行学学习辅导手册》(李健等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中的各类题型的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