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秋《美学》作业1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技术是()产生的,它导致后来的技术化生产
A. 理性认识活动
B. 感性认识活动
C. 思维
D. 劳动
满分:5 分答案:A
2. 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 毕达哥拉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满分:5 分答案:A
3.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在1750年提出了“美学”这门研究“感性”的学科,并认为“美”就是()。

A. 完善的感性
B. 诗性智慧
C. 和谐
D. 自然的合目的性
满分:5 分答案:A
4. 从(),我们可以看到审美活动在原始符号活动起源中的根基
A. 神话
B. 历史
C. 绘画
D. 语言的诞生
满分:5 分答案:D
5.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范畴"诗学"。

"诗学"是研究所有()的学问。

A. 艺术品
B. 戏剧
C. 审美活动
D. 诗性活动形式
满分:5 分答案:D
6.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A.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
C. 鲍姆加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
满分:5 分答案:C
7. 诗性智慧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以己度物的隐喻,另一个是()
A. 以己度物的暗示
B. 形象的隐喻
C. 想象
D. 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
满分:5 分答案:D
8. 中国古代的()是巫术思想的产物
A. 天人感应
B. 中庸之道
C. 齐一思想
D. 境界说
满分:5 分答案:A
9. 中国古代《尚书·尧典》中有关舜帝命夔典乐的话是
A.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B. 诗言志,歌永言
C.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D. 诗者,志之所之也
满分:5 分答案:B
10.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明确地说,艺术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灵感,一是( )。

A. 手艺
B. 音乐
C. 游戏
D. 模仿
满分:5 分答案:A
11. ()是作为人类生存的本原性奠基而向人们呈现的
A. 身体劳动
B. 精神劳动
C. 思维活动
D. 审美活动
满分:5 分答案:A
12. 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持这一主张的代表人物是
A. 柏拉图
B. 黑格尔
C. 普罗提诺
D. 康德
满分:5 分答案:B
13. 真正自由的、完善的人则是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和谐的人,这句话出自()
A. 歌德
B. 席勒
C. 康德
D. 黑格尔
满分:5 分答案:B
14. 被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
A. 鲍姆嘉登
B. 孟子
C. 维柯
D. 亚里士多德
满分:5 分答案:A
15. 人类文化起源的秘密是()
A. 生命活动的创造
B. 灵魂思想的产生
C. 人与世界的关系
D. 世界的象征化
满分:5 分答案:D
16. 在原始巫术世界中,星星不只是星星,而是有生命力的神的存在;树木不只是树木,而
是树的精灵的住所;雷声不只是雷声,而是雷神的咆哮……所有这些都表明,巫术将()。

A. 事物拟人化了
B. 世界象征化了
C. 世界变成了神的世界
D. 世界变成了人的世界
满分:5 分答案:B
17. 汉语“美学”一词来自()
A. 德国
B. 法国
C. 日本
D. 美国
满分:5 分答案:C
18. 美不是一旦存在,就一劳永逸地存在,而是随时代、文化和个性变化而不断变迁的。


就是美的现象的()。

A. 延续性
B. 历史性
C. 继承性
D. 物理性
满分:5 分答案:B
19. 语言诞生的最初行为就是()
A. 诗歌
B. 命名
C. 书法
D. 篆刻
满分:5 分答案:B
20. 席勒是哪国诗人、美学家?
A. 德国
B. 法国
C. 日本
D. 美国
满分:5分答案:A
12秋《美学》作业2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提出悲剧的“净化”作用,即“卡塔西斯”作用。

A. 黑格尔
B. 海德格尔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满分:5 分答案:C
2. 既表现又反观自身的循环过程,就是()的本质。

A. 审美
B. 手艺
C. 游戏
D. 劳动
满分:5 分答案:C
3. 喜剧一定要有一个笑的(),他的笑对于对象的可笑性具有揭示作用。

A. 参与者
B. 感受者
C. 施与者
D. 旁观者
满分:5 分答案:D
4. 美学发展经历的第一阶段是指()
A. 审美意识的形成
B. 审美观念的形成
C. 美感的出现
D. 联想的形成
满分:5 分答案:A
5. 第一个提出崇高概念并加以论述的,使罗马艺术批评家()
A. 维吉尔
B. 郎吉弩斯
C. 但丁
D. 卜迦丘
满分:5 分答案:B
6. 喜剧的感性结构是由“可笑”的对象和()两部分组成的。

A. 喜剧台词
B. 舞台
C. 笑
D. 思考
满分:5 分答案:C
7. 古希腊人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是
A. 游戏说
B. 表现说
C. 模仿说
D. 集体无意识说
满分:5 分答案:C
8. 将人与对象的关系性体验所形成的品质转接或附加到关系中的对象上,这在心理活动中
叫做()
A. 移情
B. 潜意识
C. 超我
D. 投射
满分:5 分答案:D
9. “美是不依赖概念而作为一个普遍愉快的对象被表现出来的”,此话出自
A. 康德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黑格尔
满分:5 分答案:A
10. 艺术的核心功能是()
A. 载道功能
B. 实用功能
C. 伦理功能
D. 审美功能
满分:5 分答案:D
11. 对喜剧的解释中,“能量消耗节省说”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提出的。

A. 维吉尔
B. 郎吉弩斯
C. 佛洛伊德
D. 卜迦丘
满分:5 分答案:C
12. 审美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相比,其本性是()。

A. 求真的活动
B. 求善的活动
C. 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
D.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满分:5 分答案:C
13. 崇高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的过程,这是优美感所没有的。

A. 超越
B. 被超越
C. 辩证
D. 适应
满分:5 分答案:C
14. 弗洛伊德看来,所有的喜剧形式,或喜剧的达成,都是()对理性的超越。

A. 创造力
B. 超我
C. 自我
D. 本能冲动
满分:5 分答案:D
15. 德国美学家()提出“性格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对悲剧进行解释。

A. 康德
B. 黑格尔
C. 克罗齐
D. 胡塞尔
满分:5 分答案:B
16. 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巫术,一是()。

A. 生产活动中的“手艺”
B. 理性思维
C. 感性和情感
D. 宗教活动
满分:5 分答案:A
17. 意大利美学家()主张:只觉即表现,表现即艺术。

A. 翁贝托·埃科
B. 切萨莱·布朗迪
C. 克罗齐
D. 卜迦丘
满分:5 分答案:C
18. 美育不需要对别人进行说教,而是让人在生动活泼的享受中使性情获得
A. 升华
B. 陶冶
C. 训练
D. 改造
满分:5 分答案:B
19. 将内在的情感和胸怀移注到外在的自然形象或表现形式之中,并在这种自然的或表现的
形式中来反观自身,以获得美感。

这是
A. 表现
B. 隐喻
C. 移情
D. 比兴
满分:5 分答案:C
20. 在生活中时常会被眼前的景象、形象所震慑、吸引,而使你忘记了此外的一切,这种状
态就是()
A. 喜悦
B. 美感
C. 直觉
D. 理性
满分:5分答案:B
12秋《美学》作业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这个论断的提
出者是()
A. 马克思
B. 黑格尔
C. 恩格斯
D. 鲁迅
满分:5 分答案:C
2.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把滑稽和丑的概念联系起来的美学家是
A. 康德
B. 黑格尔
C. 亚里士多德
D. 休谟
满分:5 分答案:C
3. 优美的特征是和谐感、()、纯粹的形式感。

A. 崇高感
B. 喜悦感
C. 自由感
D. 愉悦感
满分:5 分答案:C
4. (),人们的审美活动开始区分出明确的美与丑的界限。

A. 原始社会
B. 中世纪
C. 近代
D. 古典时代
满分:5 分答案:D
5. 康德认为引起崇高的对象,一是数量的无限大,一是力的无限大,一种是“绝对”或“无
上”的()。

A. 理性
B. 感性
C. 作品
D. 神性
满分:5 分答案:D
6. 作为人自身的存在性展开的()活动,处于人类所有活动的源头地位。

A. 表现
B. 直觉
C. 美学
D. 审美
满分:5 分答案:B
7. 罗丹的作品《》就是经典的审美的丑的表现。

A. 欧米哀尔
B. 青铜时代
C. 夏娃
D. 伤鼻的男子
满分:5 分答案:A
8. ()就是非理性的意志自主表现条件下所形成的美感经验形态。

A. 美
B. 丑
C. 荒诞
D. 喜剧
满分:5 分答案:B
9. 正式提出“崇高”概念并系统探讨的是()
A. 爱迪生《论想象的快乐》
B. 博克《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
C. 康德《判断力批判》
D. 朗吉弩斯《论崇高》
满分:5 分答案:D
10. 审美活动在总体特征上又可称为()
A. 表现活动
B. 创造活动
C. 诗性言说
D. 无功利活动
E.
满分:5 分答案:C
11. “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喜剧”的提出者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黑格尔
D. 康德
12. 就审美活动而言,()才是其核心。

A. 表达
B. 思考
C. 显现
D. 怀疑
满分:5 分 答案:C
13. 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诞,是一种以对荒诞的()为特征的。

A. 赞颂
B. 漠视
C. 接受
D. 反抗
满分:5 分 答案:D
14. 波德莱尔的《》以描写当时都市中处处燃烧的欲望的丑而闻名。

A. 恶之花
B. 人为的天堂
C. 怪异故事续集
D. 浪漫主义艺术
满分:5 分 答案:A
15. 悲剧所闪现的超越层面是尚未达到的但却已经通过()显示的。

A. 正义
B. 失败
C. 成功
D. 团圆
满分:5 分 答案:B
16. 比利时的梅特林克、法国的萨特等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悲剧家的悲剧作品属于
A. 命运悲剧
B. 性格悲剧
C. 存在悲剧
满分:5 分 答案:C
17. ()的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而是另一种美——魅力或魔力。

A. 理性
B. 感性
C. 丑
D. 荒诞
18. 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属于
A. 命运悲剧
B. 性格悲剧
C. 存在悲剧
满分:5 分 答案:A
19.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是( )悲剧观的代表人物
A. 性格冲突说
B. 存在主义
C. 净化说
D. 过失说
满分:5 分 答案:B
20. 优美感的四个原则分别是“无功利的趣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概念的普
遍有效性”和( )。

A. 无概念的普遍必然性
B. 无概念的普遍联系性
C. 无概念的普遍合理性
D. 无概念的普遍性
满分:5分 答案:A
12秋《美学》作业4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艺术品作为存在性境遇的显现活动向显现的形式的凝聚的确立和恒定,其存在就是为了
()。

A. 流传 B. 生成意义 C. 欣赏
D. 创作
满分:5 分 答案:A
2. 赋形活动是人的存在性境遇的显现向()的凝聚和聚集。

A. 神话
B. 语言
C. 巫术
D. 符号形式
满分:5 分 答案:D
3. 德国美学家卡西尔和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等主张,艺术是创造()。

A. 生命的思想
B. 思想的生命
C. 形式的生命
D. 生命的符号形式
满分:5 分答案:D
4. ()活动就是人依据自己的智力对自身和世界进行的评价和解释。

A. 直觉活动
B. 道德实践活动
C. 认知判断活动
D. 生产或经济实践活动
满分:5 分答案:C
5. ()是人自身的存在性展开的最基本样式。

A. 时间样式
B. 空间样式
C. 语言样式
D. 显现样式
满分:5 分答案:A
6. 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贺拉斯
D. 席勒
满分:5 分答案:D
7. 所谓(),就是显现形式的展开是按照时间方式展开和呈现的。

A. 空间样式
B. 时间样式
C. 语言样式
D. 显现样式
满分:5 分答案:B
8. 格式塔原则,又称作()原则。

A. 形式变形
B. 形式完成
C. 完形内容
D. 完形形式
满分:5 分答案:D
9. 艺术品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意义生成过程。

A. 创造
B. 接受
C. 表现
D. 呈现
满分:5 分答案:B
10. ()活动就是人依据自身的生命活力对自身和世界所进行直接的交流。

A. 认知判断活动
B. 直觉活动
C. 道德实践活动
D. 生产或经济实践活动
满分:5 分答案:B
11. 一个在时间序列中呈现的东西,在空间中只能压缩为一个()才能呈现。

A. 思想
B. 时间
C. 体积
D. 物
满分:5 分答案:C
12. 我们把艺术品的接受过程分为两级,一极是艺术品,一极是()。

A. 创作者
B. 艺术思想
C. 艺术背景
D. 接受者
满分:5 分答案:D
13. “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汉姆莱特”是指艺术品接受的
A. 创造性
B. 开放性
C. 历史性
D. 启示性
满分:5 分答案:B
14. 克罗齐说: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

这一观点属于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游戏说
D. 模仿说
满分:5 分答案:B
15. 真正的荒诞,是由()的眼睛所揭示的意义的丧失和缺乏。

A. 睿智
B. 冷漠
C. 虚无
D. 超越
满分:5 分答案:C
16. 艺术创作本源地归属于存在性境遇的(),而不是归属于创作者。

A. 显现活动
B. 思考活动
C. 劳动
D. 创造活动
满分:5 分答案:A
17. 荒诞派戏剧中的荒诞,已经失去了对荒诞进行反抗的力量,只剩下一点()之情。

A. 愤闷
B. 冷漠
C. 忧伤
D. 悲哀
满分:5 分答案:A
18. 时间样式的经典表现,就是()
A. 绘画的形式
B. 劳动的形式
C. 音乐的形式
D. 创作的形式
满分:5 分答案:C
19. 本源于生命的存在性展开的时间昭示,就是本源时间,又可称作是()
A. 本源空间
B. 本源样式
C. 生命空间
D. 生命时间
满分:5 分答案:D
20. 艺术品的接受的本性是()。

A. 读者接受作品思想的教育
B. 读者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对作品主题的把握
C. 理解作者灌注到作品中的思想
D. 读者投射自己的生命于作品之中,并形成生命的意义生成事件
满分:5分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