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天水一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文科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2天水一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文科含
答案)
2022-2022天水一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文科含答案)2022-2022天水一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文科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50小题,60分。
1―30题,每小题1分;31―50题,每
小题1.5分)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
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
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
济综合体。
读图完成1~3题。
1.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A.整体性B.差异性C.整体性与差异性D.阶段性2.区域内部的
经济发展要()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B.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D.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3.图中经济区域的
基本特征是()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B.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C.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西北
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4~7题4.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A.湿润区和半湿润区B.干旱区和半干旱区C.半
湿润区和半干旱区D.湿润区和干旱区5.下列因素中不属于西北地区荒
漠化成因的是()A.大风频繁B.人口的迅速增加C.大水漫灌D.深居大
陆腹地6.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降水较
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7.该
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B.加
大科技投入,发展混合农业C.扩大草原面积,发展畜牧业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的东、中、西三
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
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
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据此回答8~9题。
8.区域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是“新三大地带”划分指标的是()A.气候B.地形C.植被
D.经济9.制约我国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A.资金、
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10.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
因是()A.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B.将剩
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C.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D.保
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
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据此完成11~13题11.土地荒漠化包括()①土地沙漠化②石质荒漠化③次生盐渍化④土地
污染⑤水土流失⑥沙尘暴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
①②12.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①干旱地区②半干旱地区③半湿润
地区④热带地区⑤两极地区⑥草原牧区⑦高山地区A、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⑥⑦C、①③⑤⑦D、①②③13.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①植被破坏②气候变异③海面上升④酸雨危害⑤风沙侵蚀⑥水土流失⑦过
度开发⑧太阳活动A、①②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⑦D、
④⑤⑥⑦⑧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下图
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据此完成14~15题。
14.读图a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次生林和灌
丛能涵养水源B.地势平缓,排水不畅C.大气降水稳定,季节变化小D.有
湖泊水连续补给15.读图b种植速生桉后当地环境影响变化及原因叙述
正确的是()A.速生桉使地面蒸发加强,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B.速生桉
涵养水源能力强,使沼泽面积扩大C.速生桉保持水土能力强,使天然次
生林和灌木丛林更加发育D.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天然次生林和灌
丛退化右图为2007年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
读图完
成16~17题。
16.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
因是()A.地势低平,水网密布B.冰川广布,湖泊众多C.植被稀疏,蒸
腾量小D.季风影响,降水量大17.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
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优化农业结构②实施人工增
雨③降低水费价格④推广节水技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图完成18~19题。
18.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
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③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④过度
开垦,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9.关于该图b区域
中松嫩平原和a区域中长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者为温带季风气候,后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前者大陆性较强,后者大陆性较弱C.前者农作物生长期较长,后者生长期较短D.前者雨
热同期,后者雨热不同期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图回答20~21题。
20.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
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
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21.北方农牧
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
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22年11月20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
经济转型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
所谓资源型经济,是指依靠区
域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
据此回答22~23题22.山西实施经济转型的原因包括()①煤炭等资源已
近枯竭②单位GDP能耗高③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④区域生态环境破坏
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3.目前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有效
途径中,不包括()A.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B.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C.大
力寻求绿色替代能源D.进一步发展资源深加工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A地形区发育一河流),回答24~25题。
24.对A处河流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
B.河流水量大,航运价值高C.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D.结冰期长,开发价值有限25.该地区农业开发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是()A.水土流失,造成土地沙化B.黑土流失,造成养分降低C.过度用水,形成地下水漏
斗区D.海水倒灌,造成土壤盐渍化图为某重大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26~28题。
26.该工程最有利于
解决终点地区的问题是()A.水资源紧张B.环境脆弱C.经济结构
单一D.能源紧张27.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环境治理重点的组合正确的
是()A.①―荒漠化防治B.②―水土流失治理C.③―解决水资源短缺D.④―沙尘暴治理28.该工程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其主要目的是()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C.该地区煤
气产量大,气源多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
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并回答29~31题。
29.甲、乙、丙依次是()A.火
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
丰富区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D.电力短缺区、水电
丰富区、火电丰富区30.相对于乙图例代表的地区,甲图例代表地区能
源的优点不包括()。
A.清洁、无污染B.可再生C.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不
大D.开发难度小31.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
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
工程的原因是()。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B.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
均C.我国人均能源不足D.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2022年春节过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企业遭遇招工难,企业在普遍提高薪酬待遇之
后仍然“一工难求”。
下图是“我国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完成32~33题。
32.关于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是()A.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民工就近就业B.农民工技能普遍提高,回
乡进行自主创业C.招工难一定程度上促进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
转型D.企业的劳动保障、社会福利和配套服务等有待提高33.图示三个
示范区为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对现有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主
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和GISB.GPS和GISC.数字地球D.RS和GPS读下图“两区域相关示意图”,回答34~35题.34.从自然
条件看,两区域进行的产业是()A.甲畜牧业,乙水产养殖业 B.甲渔业,乙商品谷物农业C.甲畜牧业,乙水稻种植业D.甲水稻种植业,乙高寒畜
牧业35.黄河谷地、湟水谷地以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地势低,夏季气候
温和,近年来逐渐形成我国为数不多的反季节疏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
供应ィ)A.东部冬季市场B.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