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14地理中考复习策略
中考地理备考复习策略有什么

中考地理备考复习策略有什么
一、准备阶段:
1.了解考试结构和要求:仔细研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题型、知识点和评分标准。
这样可以明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计划。
2.整理复习材料:将课本内容、习题、历年试题整理成知识点和难点的列表,方便复习时查漏补缺。
3.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并且要坚持按计划复习。
二、复习阶段:
2.归纳总结知识点:学完一个章节后,及时总结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形成知识框架,方便后续复习和回顾。
3.做习题巩固知识:复习每个章节后,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从课本习题、历年试题、模拟试题等方面选择。
4.积累地理常识:除了课本知识,还要积累一些地理常识,如地理名词解释、地理事件等,以便在解题时能够娴熟运用。
5.建立复习卡片和思维导图:可以将地理知识点制作成复习卡片,方便随时温习;同时,可以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框架,形成结构化的思维。
三、考前阶段:
1.复习重点和难点:在考前的一段时间内,集中复习重点和难点,加强记忆和理解。
2.做模拟试题:做一些模拟试题,查漏补缺,熟悉考试形式和时间限制,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率。
3.查缺补漏:结合历年试题和模拟试题,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学习,做好错题的二次强化训练。
4.调整心态和保持良好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调整好作息和饮食习惯,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来迎接考试。
2014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6月2日—6月6日
17
6月16日—6月21日
注:以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复习进度做适当的调整。
赵雪
十堰市第五中学九年级2014年中考地理学科复习计划
周次
日期
复习安排
1
2月16日—2月21日
1、复习八上第一章,中国行政区划。
2
2月24日—2月28日
复习八上第二章——中国地形
3
3月3日—3日7日
复习八上第二章——中国的气候
4
3月10日—3月14日
复习八上第二章——中国的河流
5
3月17日—3月21日
1、检测八上一二章复习内容;2,复习八上第三,四章
6
3月31日—4月4日
1、八年级全部内容检测;2、针对八年级问题强化训练。
2、
7
4月7日—4月11日
1、第二轮专题复习:七上地球-地球的运动,此为难点点,重点掌握。
2、点点生掌握点
8
4月14日—4月10日
1、第二轮专题8日
1、及世界的人口和居民及世界的发展差异。
10
4月21日—4月25日
1、七上复习内容检测。2、针对七年级问题强化训练。
11
4月28日—4月30日
进入综合总复习,重点突破,专题突破阶段,期间安排好学生背书,检测和再复习巩固阶段,确保培优对象吻合。
12
5月4日—5月9日
13
5月12日—5月16日
14
5月19日—5月23日
15
5月26日—5月30日
2014年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4

2014年地理中考冲刺复习计划八年级地理备课组一,复习安排针对我校学生地理学科基础薄弱,且中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的实际情况,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做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复习,我们八年级地理教师经过仔细磋商,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特制定三阶段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3月中旬——4月下旬,约40天)看书复习教材,梳理知识体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因此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考试课标规定的范围,建立知识体系为线索,搞好单元过关,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大小标题(黑体字)的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
第二阶段:(4月下旬——5月下旬,约30天)专题复习。
该阶段的复习按“地球和地图”到“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顺序复习,结合《考试说明》和《教材研究》上的练习做到有讲有练,巩固强化。
以上两阶段的复习已经结束,根据练习和模拟题学生得分情况进入第三阶段的冲刺复习。
第三阶段:(5月下旬——中考,约20天),综合模拟,强化训练,冲刺中考。
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模拟题实战的强化训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 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
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习解决某一类问题抓切入点的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最终以百倍的信心冲刺中考。
此阶段共计6课时第一节课:地球和地图重点知识梳理,选择5个典型题目加以强化巩固。
第二节课:世界地理重点知识梳理,选择5个典型题目和几个常考国家的基本情况加以强化巩固,世界地理的复习要结合地图,增强学生空间定位能力。
第三节课:中国地理重点知识梳理,结合经典题型做巩固练习。
浅谈初中地理复习的几点策略

浅谈初中地理复习的几点策略初中地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科目,它涉及到地球的自然与社会现象,内容较为丰富。
对于初中生来讲,复习地理是备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以下是浅谈初中地理复习的几点策略:一、梳理知识点首先,复习的重点是要梳理知识点。
根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初中地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个方面,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地理概念、地形地貌、自然灾害、区域分布等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形成一个完整并且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多问问题,多做题另外,复习过程中需要多问问题,多做题。
应该重点关注每个章节中出现的重点概念或者定义以及地图要素。
在理解某个概念之后,在练习时应该尽量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概念,增加记忆深度。
此外,最好在课前自己先预习,然后再听老师讲课,这样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做题时也可以更顺利地进行。
三、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初中地理考试中,地图、图片等视觉资源经常出现。
在复习过程中,多使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比如,通过阅读地图来理解地球的各种地理现象,在课堂外也可以通过阅读地图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此外,在理解某些概念时,多使用相关图片,可以使得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更加深刻。
四、培养思维传统最后,复习初中地理还需要培养思维传统。
这里所说的思维传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和发展的一种思考习惯和方式。
跟随教师的教学只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点,而不能真正使其理解和应用知识点。
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出学生读懂教材、并且自发地探究知识点的能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的复习需要梳理知识点,多问问题多做题,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思维传统,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地理王利平2014中考地理复习策略

2014中考地理复习策略万源市第三中学校王利平现在来探讨一下2014年达州地理中考的复习经验和策略,下面是我对中考地理复习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从四个方面简单介绍:一、增强复习的重视程度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
我们学校领导早谋划,高标准要求,上学期就对地理进行每周安排2节课来复习,每月进行月考,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年级组每次月考后都召开质量分析会,查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2、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通力配合,齐心协力,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进行学生知识点的记忆督促。
3、政史地组老师紧密合作,在初三上学期就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制定了复习计划,高度重视,把握准今年的达州考试范围及分值:达州教科所划的范围(2004年审核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第一~七单元,第八单元中的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第九单元中的日本、美国、俄罗斯。
八年级第一~~第五单元)以及乡土地理为考试范围。
考试所占分值:地球与地图部分考30% 世界地理部分考30%中国地理部分考30% 乡土地理部分考10%根据以上内容详细制订了地理的三轮复习进度安排。
复习进度如下:初三上学期和下学期前二个月进行第一轮复习:第1—5周复习地球和地图以及处理练习;第6—18周复习世界地理知识及处理练习;第19周:乡土地理的复习;第20周:迎接上学期期末考试;第1—5周:复习中国地理(下学期);第6—8周:处理中国地理相关练习(下学期);第二轮复习:第9—13周:对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球、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大块专题复习,对知识系统化,强化基本能力,处查漏补缺,专题练习;第三轮复习:第14—16周综合练习,模拟试题对学生进行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实效,奋力冲刺。
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认真研究《教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达州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考试地理考试说明》十分有用,能把握出题方向,只有对今年考什么、怎么考搞清楚了才能有针对的复习,下面对考试原则进行解读:1、考查在具体情景中合理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这体现了学习有利于我们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原则,要求灵活应用,学以致用,不能死记硬背。
2014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计划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步是“讲”。教师必须根据考纲要求,向学生讲清概念。复习要求突出重点,讲清因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理知识系统、完整、准确。从而让学生做到概念明确,答题完整。如复习我国的四大工业区时,要突出四大工业区的特点、形成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城市等内容。
“讲”,还必须讲清知识的网络关系。既要按先后顺序的纵线复习,使学生记准、记牢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还要按地理要素把有关内容组织起来,进行横线复习。如复习地形时,可把总的地形与四大区域地形相结合,复习农业时要求结合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这样复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知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计划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必须吃透考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那么什么是考纲主要精神呢?地理考纲指出:学业水平考试“是为了促进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是会考的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会考复习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
一.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
要使会考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从历年来会考试卷看: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存在不牢、不活、不准、不全等问题。不牢是记不住地理概念;不活是不会灵活运用知识;不准、不全是答题不准确、不完整。故会考复习必须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
第三步“补”。补是对学生的练习要及时进行分析、讲解,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补课。补是提高复习质量必不可少的步骤。
初三地理考试复习的有效策略

初三地理考试复习的有效策略在初三地理考试的备考旅程中,制订科学且有效的复习策略是决定成功的关键。
首先,了解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地理学科不仅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面,包括自然地理、社会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等,还涉及地图阅读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复习过程中,细化每个知识点,确保对每一部分内容都能熟练掌握,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基础。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是成功的第一步。
制定计划时,可以将所有需要复习的内容分成几个模块,例如自然地理、社会地理、地图知识等。
每天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一蹴而就。
计划应当灵活调整,适应个人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务必留出时间进行自我检测和总结,确保知识点的巩固和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关注历史、文化和经济等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内容,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例如,了解某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其经济发展,可以帮助形成更系统的知识框架。
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和实地观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理论。
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也是复习的重要策略之一。
可以通过制作知识卡片、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整理知识点,并通过练习题巩固记忆。
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测试和视频讲解,可以有效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
小组讨论和交流也是提高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方式。
模拟考试是评估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调整答题策略。
同时,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识别自身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复习。
模拟考试后的分析和总结尤为重要,通过查漏补缺,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最后,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同样重要。
在备考期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心态的调整也不可忽视,面对考试压力,保持自信和镇定,能够帮助发挥出最佳水平。
复习初三地理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学习方法和心态的全面锻炼。
通过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检测和模拟考试,可以为初三地理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地理之备战复习怎么做

中考地理之备战复习怎么做中考地理复习一、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对照课本内容认真复习一遍,对一些概念性的内容,要强调理解记忆,布置到位,目的要明确。
然后进行模拟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轮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运用及识图能力的练习和提高。
并查漏补缺,以及综合运用练习。
通过复习弥补知识的缺漏,强化重点,解决难点,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二、关注生活和热点社会热点,身边的生活环境问题往往是地理考试的切入点。
老师要指导学生将这些问题回归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述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提高读图能力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拐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
因此,考生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
在最后的复习时间,学生要将地图装在大脑里,培养自己图文转换的能力,做到脑中有图,心中有理。
四、增强考试技能要加强读题和审题能力的训练。
在平时模拟考试训练中,要注意经常变换题型,以免出现答题时的定势现象。
其次,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答卷中用词不准确或不完整,也会影响得分。
最后,要注意检查。
特别是选择题,得分容易失分也容易。
做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
中学生地理备考的精准建议一、培养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
中考地理如何复习中考地理高效复习法

中考地理如何复习中考地理高效复习法中考地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而高效的复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下面是一些中考地理高效复习的方法: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复习的内容和复习方法等。
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复习,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了学习和掌握。
2.定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地理知识点非常多,而且内容繁杂。
学生可以定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整理,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3.多进行案例分析和实例运用:地理知识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应用实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可以通过阅读地理报纸和地理类书籍,找到一些有趣和有实际意义的案例和实例进行分析。
4.注重掌握地理概念和基本知识:地理学科有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学生需要重点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可以通过制作知识卡片、写关键词和制作思维导图等方法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5.做大量的习题:做大量的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复习的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通过做试题和模拟题,找到自己薄弱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同时,注意对错题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深入理解和记忆。
6.加强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地理学科涉及很多地图、图表和统计数据,学生需要加强对地图、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多进行地图解读和数据分析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7.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互帮互助,共同复习,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组织学习小组,相互出题、讲解和讨论,共同提高。
8.多进行模拟考试和自测:模拟考试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要求,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可以利用模拟考试的机会,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此外,自测也是一个重要的复习手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
9.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网络资源包括各种学习网站、视频教程、在线习题等,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浅谈中考地理复习策略

2 O l 5 年1
中, ; f 俘彳 辅 乎
浅 谈 中考 地 理 复 习策 略
@ 宋欢舞
摘 要: 透过 2 0 1 2— 2 0 1 4 年 我市初 中升学考试《 地理试 题》 的分析 , 制 定合理、 正确的初 中地理 学科复 习策 略、 方法, 是撰 写本文 的初 衷。2 0 1 2 年起 , 我市“ 初 中地理会考” 改为“ 高 中阶段学校 招生考试”, 试 题结构有 明显变化, 着 眼 于 学科 基 本 技 能 、 基 础 知 识 考 查 。 对 初 中 学 段 的 地 理 课 教 学 有 较 大 冲 击和 正 确 导 向作 用 。 同 时 对 “ 教 师的教” 和 “学 生 的学 ” 也 产 生 了“ } l 领、 导航 ” 作用。 关键词 : 分析试题 ; 改进教 法; 学法 认 真分析 、 研究近三年我 市高 中招生地 理学科 试题 , 有 助于我 们从 中寻找到比较好 的学科复习应对策略。 近三年金 昌市高 中招生《 地理》 试题简析 : 1 . 试题 结构较 往年 明显变化 全套试题共 3 4 — 3 5 小题 , 分 为“ 单项 选择题 ” 和“ 综合题” 两大块 。其 中选择题 1 —3 O小题 , 占到全卷的 6 0 %。 综合题 3 1 — 3 5小题 , 占到全卷 的 4 0 % 。主要 考察学 生识记 能力 的传统
地理中考复习方法与技巧探讨

地理中考复习方法与技巧探讨地理是中学生应试中考时必考的科目之一,而对于地理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很多同学往往感到困惑。
本文将探讨一些地理中考复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
一、系统化学习地理是一门涵盖面广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
为了高效地复习,同学们应该构建一个系统化学习的框架,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
可以从地理教材中整理出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需求,制作出对应的笔记或思维导图。
这样一来,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根据自己整理的框架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二、注重重点和难点在中考复习中,时间是宝贵的。
为了更好地利用复习时间,同学们需要明确地分析出地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查看过去几年的中考试卷,总结出常考的热点知识点,并逐一进行梳理和总结。
对于自己理解不深或掌握困难的知识点,可以多查阅资料,向老师请教,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多种复习方法的运用不同的学生适用于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此,地理中考复习中也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复习方法。
除了传统的背诵和阅读外,同学们还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口述和讲解等方式来复习地理知识。
思维导图对于整理和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有用,而口述和讲解则可以提高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实践与应用地理是一门注重实践和应用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地理知识。
同学们可以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例如户外地理实践活动、地理考察以及地理实验。
这样一来,同学们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地理中考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学们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地理竞赛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一来,同学们在中考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题型和题材,提高解题的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在地理中考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
浅谈初中地理复习的几点策略

浅谈初中地理复习的几点策略系统、有效的复习是地理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下面是我在带领初中学生复习地理中的几点做法。
1.做到中考说明与“大纲”的统一。
中考说明规定的只是考点,教学大纲不仅规定了知识的内容,而且规定了对教材知识的评价要求,因此必须分清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运用,要在复习中找准知识的定位。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在复习时,中考说明中未涉及的知识大胆舍弃,增加部分要及时的补上,这样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立足教材,善于总结,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活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共分三个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教师要纵观整个教材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地域性。
地理环境及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征都是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的综合表现,都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特别要注意地理环境中的位置、自然、人文等要素的综合。
突出地域特征,比较地区差异,分析产生特征和差异的原因,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
例如,印度和我国有什么相似之处,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既分析特征,又要综合考虑。
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
在“博”的基础上要求“活”。
基础知识要求记住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状况。
一些重要的地名、数据应当牢固记忆,并能落实到图上,例如东西半球的界线、经度等。
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物质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为重点和难点。
运用所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观点来说明、描述、识别地理事物,尤其在基本技能方面,应教会学生注重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地理知识,分析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
3.紧扣中考说明,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复习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给学生印发中考说明,依照中考说明进行一轮地毯式复习讲解,目的是让学生对考点内容和要求有全面、大致的了解,同时查漏补缺,把学生在初一、初二未掌握好的知识盲点消灭。
初中地理总复习策略浅谈

初中地理总复习策略浅谈一、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是初中地理总复习的第一步。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确定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和复习顺序,并制定相应的复习方法和活动。
复习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节点,可以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二、合理选择复习资料复习资料的选择对复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选择与教材内容相贴合的复习资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教材知识;另一方面,选择一些拓展性和综合性的资料,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同时,多种类型的资料(如练习题、案例分析、地图阅读等)的结合使用也能够更全面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回顾和巩固。
三、多元化的复习方法初中地理知识较为丰富,多元化的复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除了阅读教材和复习资料,学生还可以通过制作地理知识笔记、参加地理讨论小组、做实验和观察等方式进行复习。
同时,结合互联网资源,如观看教学视频、参加在线地理竞赛等,也能够拓宽复习的方式和途径。
四、注重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强化在复习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的强化练习和理解。
针对每个知识点,可以进行多次阅读、讲解、群体讨论等,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运用归纳总结、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重要知识点。
此外,针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通过对比和类比等方式进行辨析,避免混淆。
五、强化练习和模拟考试在复习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和模拟考试是巩固和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可以根据每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完成练习题后,及时进行答案解析和错误的纠正,查漏补缺。
同时,参加一些模拟考试和竞赛,能够提前体验考试的氛围和方式,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六、积极参与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地理学科注重实践,多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尽量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组织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参观地理展览、考察地理环境等。
浅谈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1.明确目标,制定复习计划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及要求等内容,把握考试的动向,明确复习目标,才能比较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
在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具体、完备的复习计划,有的放矢,什么时间复习什么内容,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在地理复习中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教材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是精选习题,做好综合练习,第三阶段是进行模拟测试。
复习策略2.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
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
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的第一阶段,一定要特别重视,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
在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时注意两点:2.1 把复习目标细化抛弃大水漫灌式,真正做到小任务,快节奏,让学生感觉到你布置的任务很容易、很轻松地就能完成。
如果你布置的任务量太大,使学生长时间完不成复习任务,很容易使他们对复习丧失信心。
2.2 教师要所知识条理化在上课时罗列出知识点,帮助学生把知识串成线,织成网络,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体系。
复习策略3.重视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求他们结合地图去记忆,复习,尽量将所有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去。
地理复习中的读图一般包括识、析、绘、默四个主要环节。
3.1 识图识读地图是学习地图知识的基础。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地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
3.2 析图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根据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要注意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单幅到多幅地图的复合过程。
因为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常常结合在一起,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中考地理复习经验交流

中考地理复习经验交流2014年4月24日面临高考改革,中考也一定会改革开放的。
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总复习,我们要更新理念,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去迎接新的挑战。
复习要面向全本学生,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有提高,绝不能只顾几个尖子生,那才几个学生呀。
这阶段要求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突出主干,形成网络;同时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以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总结近几年我自己组织总复习的经验,将具体的做法概括如下:一、交给学生知识结构,复习重点、精讲难点我们一定要讲究复习策略,调整复习重点,探寻复习方法,教师按照教材编制知识结构图或提纲。
把复习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梳理和整理上,使学生对教材知识有系统和、整体的记忆,以突出主干知识,让学生抓住关键,把握重点。
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揭示联系,建立知识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依据知识网络,把握知识,又有利于学生从纵横联系中理解某一知识,以获得更准确、全面、深入的认识,揭示其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有助于学生将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在这一环节里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对教材中学生普遍掌握的一般性内容点到为止;复习实践中我的口号我会以上大声说出来,做到学生复习重点,老师讲难点。
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难点内容,以及近几年结业考试题中多次考查的知识点,一定要勇敢地迎上去,学会它。
教师做到精读学生多练,从而提高学生自己的地理能力。
如:《地球和地图》里的(1)经纬网定位、(2)地球的公转、(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气候内容等,都需要精讲。
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到一边讲,一边辅之适宜难度的课堂同步练习题,以章为单元,以讲带练,面面俱到,把讲的知识点通过试题形式加以记忆巩固、转化迁移,使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重点内容的融会贯通落实到实处。
让学生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二、专题复习与活动相结合每年的地理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如何充分利用最后几个月的复习时间,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是摆在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面前的共同课题。
中考地理复习策略浅谈

中考地理复习策略浅谈摘要:地理成为中考学科已经有三年了,本人担任初中毕业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也已经满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对地理学科复习的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二、夯实夯实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
三、构建知识网络。
四、进行专题复习。
五、了解乡土地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六、安排课时训练,做好中考模拟测试。
总之,考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又坚持不懈地将自己的复习计划贯彻始终,并且采用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切实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头脑中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融汇贯通,就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中考复习策略正文:地理成为中考学科已经有三年了,本人担任初中毕业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也已经满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对地理学科复习的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才能保证初中地理复习工作能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最终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制定复习计划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按章节复习,二按专题复习,三查漏补缺。
先按章节复习,再按专题复习,就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总结归纳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能使学生将初中阶段所学地理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第三个阶段的查漏补缺,是针对学生知识掌握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进一步巩固。
二、夯实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
所谓基础知识,指的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
这几年的中考试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强、灵活性强,但是不管中考试题如何灵活、如何新颖都不会脱离大纲,都不会脱离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考察。
因此,夯实基础是整个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基础知识就像一座大楼的地基,地基不稳,楼盖的再高都会坍塌。
夯实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讲练结合,因为考试是灵活多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决定了学生能否在中考中取得更高的成绩。
达州市2014中考复习策略(地理)

“考试内容”研读方法:
第一步、考点分解
即将中考说明中总体的说明性描述分解为具体的一个个考点
世界地理第10点第(3)小点:能根据资料和地图,归纳某国在自然、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色,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考点分解: 1.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2.印度的农业生产 3.发展中的印度工业 4.澳大利亚的农牧业 5.澳大利亚的工矿业和服务业 6.美国的农业 7.美国的工业 8.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巴西
第三步(模拟考试阶段):既是对前面复习过程的检测和回顾, 又可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更是考前的练兵阶段。在这一阶段,应 该抓好学生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教师对测评试卷的分析、讲评两方 面的工作。也就是说在试卷测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分析、找出各 自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漏,然后进行补充复习。教师在试卷讲评过 程中,既要明确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更要找出学 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有哪些不足,特别要进行解题技巧的指 导和点拨,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题目意向、灵活调用知识点、巧妙突 破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课堂检测过程中还可以给学生进行相应的考 场心理辅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面对考卷时,能够做到不急不慌,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已有的水平,取得好的成绩。
三、合理安排进度,科学处理复习内容
备课组通过备考研讨会议,拟定复习计划和具体措 施,把复习的每个阶段和要求达到的目标罗列出来,在 实际教学中通过调整,达到全组进度统一、资源共享。
复习计划表
前30周
全面整合课本
第一步
变化前说明
变化后说明
共性
第二步
专题复习
第三步
模拟考试
最后3周
个性
第四步
回归课本、考前押题
2014达州市中考地理 复习策略
2014年地理学科中考应考教学规划策略

科学总结高效备考—2014年岳阳市地理学科中考应考教学规划策略一、2014年岳阳市地理学科中考应考的教学规划策略2014年是教材改版后的第一次会考,课时少而考试范围广,知识容量大,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学生扎实全面的掌握地理知识,便成了地理复习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下面就目前我市中考地理复习谈谈应考的教学规划策略,供教师们参考。
1、认真研读地理学科复习指导丛书的说明,明确考试内容,确定复习方向。
我们在展开复习之前,应该透彻研究省地理中考说明,领会命题原则和要求,明确考试内容,确定复习方向。
省中考地理的考试范围是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有关知识。
如:(1)地球与地图:①地球与地球仪;②地图。
(2)世界地理:①海洋与陆地;②气候;③居民;④地域发展差异;⑤认识区域(世界地理认识区域的内容有:亚洲的人文环境、东南亚、印度、俄罗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巴西等6个分区)。
(3)中国地理:①疆域与人口;②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③经济与文化;④地域差异;⑤认识区域(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内容有:香港和澳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江沿江地带以及走向世界的中国)。
(4)乡土地理:①了解岳阳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周围的邻省;②认识岳阳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③举例说明岳阳经济发展的优势;④在地图上指出岳阳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⑤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能对岳阳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科学合理的制定复习计划,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根据省中考说明的考试范围,各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在明确总体的复习思路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以及阶段性复习目标。
第一阶段:基础梳理。
(时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前)要求老师对照省中考考试说明帮助学生对所有的考点做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强化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总论部分的教学,选择有代表性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区分区,与此同时再辅以适当的练习和专题进行训练,以讲带练,以练促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2014地理中考复习策略前几年,为了保证地理、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我们徐州地区地理、生物课程列入九年级中考科目,而这两门课程在八年级就已学完,到九年级学校还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时间用来复习,大大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和学校的教学任务,还影响到九年级的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
因此,从2007年开始,徐州地区的地理、生物中考就安排在八年级结业时进行,并将成绩记入到九年级中考总分。
一方面保证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在九年级的学习负担和学校的教学安排的压力。
这种变化要求广大地理、生物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调整复习策略,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在八年级教学过程中制定了以下策略,供同行们参考:一、知识积累,分散安排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反映。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如“空中楼阁”,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
在八年级下学期初,制订复习计划时,就要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按周分配知识点的复习任务。
比如世界海陆分布、世界主要气候、主要国家、中国省级行政区、中国地形河流等识记知识,进行统筹安排,分散完成。
在引导学生积累知识点的方法和形式上也可灵活多变,如采取竞赛、游戏等,或每节课课前固定两三分钟用来抽查,或巩固训练,这样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学生平时就把需要的知识掌握了,到总复习时就可轻装上阵,所用知识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二、精细点拨确保高效学生所积累的地理知识、技能和规律是零散片面的,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对某些地理规律还认识不透,一些地理技能还没有完全掌握,教师要及时对所学知识体系、基本技能和原理规律作出总结,如技能方面“如何判断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学生复习效率的高低、学生能力增长的快慢关键在于教师的“金指”点拨。
教师的点拨是否到位,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和对学生实际水平的把握。
要求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范围,摸清学生的家底,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指导措施。
三、讲练结合能力迁移地理学科的训练尤其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要学会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达到地理知识的巩固积累,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厚积薄发”。
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融汇贯通。
考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才能对问题分析得深入透彻,下笔时才能做到“胸中有文,诉诸笔端”。
在地理复习过程中,学生的读图能力、信息的收集整合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形成,单靠学生的机械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反复,只有通过教师的精讲指导与学生的练习相结合,这种能力才能在学生脑海里升华而形成,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学会反思和感悟,善于归纳总结。
由于八年级复习时间紧迫,教师在设计例题和训练练习时,把握三点:一是题量适中,每节课后的练习尽量在30分钟左右做完;二是例题要典型,能够体现知识重点,有思维价值;三是难度适当;通过精选例题,利用变式,以一当十,达到事半功倍。
如在等高线地形图复习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例题: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是___________;(2)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3)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山脊、山谷、山峰、鞍部、);(4)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_米。
(5)大清河与小清河在图中河段水流较急的是。
(6)如果位于我国江南,该地区适合种植(小麦、水稻、柑橘、甜菜)(7)图中经过两山顶所在直线AB的地形剖面可能是下面四图中的这一例题包含了地图上的距离量算、方向判断、地形判读、等高线特征、地形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等,几乎含概了所有有关等高线的知识、能力要求,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四、合作交流智慧共享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经过几年的学习体验,各自形成了各有所长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有经验的地理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实现智慧共享,由于这些方法和技巧来自学生自身的实践,学生之间更有借鉴价值。
也更容易掌握。
同时,一个学生的经验被他人认可,也是一种荣耀,就会产生成就感,对他的学习会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如在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时,一个学生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六省一市,概括为“非常6+1”并把这里的六个省简记为“两湖三江绕安徽”在娱乐中轻松愉快地记住了这几个省区的名称和位置。
本是枯燥难学的内容,在这里变的生动有趣了。
所以,教师在指导复习时,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五、透视规律,从容应对随着地理新课程的进行,高考变化的引导,近几年的中考涌现出许多新题型,每年都有新创。
教师在指导学生见识一些新题型的同时,要着力透析每个题型背后考查的能力点,然后围绕这些能力点设置各种训练,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如今年的地理中考题: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面两题(1)图中的河流大致流向是:A.由东向西流动B.由南向北流动C.由西北流向东南D.由东南流向西北(2)甲地的地形类型最可能是: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这两题就是来自高考试题的改编题,尽管图中等高线只有一条,但根据河流位置、等高线的弯曲特点及指向标,已经足够判断出山谷部位的河流流向,进而得出甲地的海拔在200米以下。
六、把握趋势,随风而舞中考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各地的命题范围、命题要求、命题习惯不尽相同,尤其是乡土地理内容差异更大,地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中,要认真研究本地的中考说明,把握住当地试题的特色和变化趋势,同时借鉴其它地区的命题类型和高考命题的新变化。
编写复习训练要与时俱进,关注时事热点,联系现实生活,教会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中考时达到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摘要:2013中考临近,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考,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初三地理复习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在复习过程中,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评”1、讲清基本概念,夯实基础。
考试中,许多学生极容易将相近、相邻的概念混淆在一起,还有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仅仅进行想当然的直观的理解,没有掌握概念的实质,有些学生随意缩小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或者反之,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法,将相邻、相近的概念集中在一起进行对比讲解。
而这些知识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地位极其重要。
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补充这些概念,否则将会产生一系列的难点。
2、讲透基本原理,学会灵活应用。
地理原理在初中教材中只有概括性、描述性地零碎提到,学生分散接受这些原理,学习效果可能较差。
为此,教师有必要将这些原理整合归纳出来,向学生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应用,这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两点主要是针对教师提出“讲”的要求,教师在讲的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的“练”的措施。
3、加强针对训练,掌握解题技巧。
教师要充分利用《中考指导》来训练。
首先,教学生怎样审题,如选择题要会从题干中找准关键词,关键词即是考查的知识点。
理解题意后,迅速从记忆库中提取与采分点相关的知识,再去查看教材、图册中有关的资料,最后提取正确信息做答。
4、加强读图训练,攻克学习难点。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读图分析能力一向是地理学科考查必考的重点难点。
教师要以专题图的形式进行学法的指导。
首先,仔细审题。
要从试卷中呈现的地图加以定位。
细读图下的说明,了解是哪一类图,如地形图、气候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等。
再对照教材和图册资料查找相应信息,再次认真读图。
例如:地形图包括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其变式图地形剖面图。
前者在平时学习中遇见的多,学生会依据颜色、高度表和图例来判读。
而地形剖面图较陌生,教师要在讲清概念后,训练学生能将这两种地形图结合起来分析。
二、应考策略的介绍。
中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都有着战略上、战术上、心理上和方法技巧上的优选问题。
在考前最后一次辅导,在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考试策略的介绍,朗读相关的文章以增强学生应试的能力,对考生进行心理疏导,重在鼓励学生增强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去应考。
要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评”。
通过教师认真的“讲”,学生勤奋的“练”,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中考地理最后三阶段复习指导但由于地理中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题目新,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作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安排复习时间,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三阶段复习计划,仅供参考。
第一阶段:(4月20日——5月20日)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梳理基本知识点,系统复习,强化基础训练。
从近年来中考试卷看,命题覆盖考查涉及所有章节,且试题凸现异常的灵活性,与社会结合,与时政结合,与生活结合。
但不管试题如何的灵活,呈现的方式如何新颖,有个根本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不会脱离“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
1、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新课标的规定的范围,以《地纲》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
做到正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另外近年的中考对试题的难度要求是严格遵守8∶1∶1的比例进行命题,因此教师在复习时要注意难度的把握,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部分只要求掌握基本的地理常识而不要再加深难度。
(如经纬网的阅读只要求网格状的经纬网;地形图阅读只要求一些较浅显的五种基本地形的阅读,气候中气温、降水图只要求一些简单的气候类型的识别等)这样教师在复习时可以节约不少时间,学生的负担也可减轻。
第二阶段:(5月20日——6月10日)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这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进行知识的链接,交织成知识网,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课本的基本知识点的熟悉掌握是必须的,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的。
因为,考试不是简单的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
其中,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否考出比较理想成绩的一个关键所在。
我们这阶段可以安排了以下两个环节:1、梳理体系环节。
打破册与册、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界限,做一些专题讲座,如经纬网阅读专题、地形图阅读专题、地球运动专题、气温和降水图阅读专题、绘图题专题等。
2、讲练结合环节。
主要以地纲为主进行各种题型的讲练,要求题题过关,不仅是背答案,更重要的是对这类及相关题目的理解和延伸并配合各种专题的讲练(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坚决舍弃“繁、难、偏、旧”,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