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热点题型八 化学反应与能量作业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的建设”。
如图是一种新型“全氢电池”,能量效率可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离子交换膜不允许和通过C.吸附层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D.电池总反应为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描述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片遇稀生成无色气体B.新制氯水久置变为无色C.常温下,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D.明矾作净水剂3.已知:电流效率=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与消耗负极失去电子总数之比。
现有两个电池Ⅰ、Ⅰ,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和Ⅰ的电池反应不相同B.能量转化形式不同C.Ⅰ的电流效率低于Ⅰ的电流效率D.放电一段时间后,Ⅰ、Ⅰ中都只含1种溶质4.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主要利用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焊接铁轨B.用氮气实现工业合成氨C.实验室用溶液吸收尾气D.过量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5.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粗盐提纯B.海水提溴C.油脂皂化D.石油分馏6.反应NO+O2+NO2+H2O→HNO3(未配平)是有多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的化学方程式。
当氧气有1/3被NO还原时,此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4,9,24,14,28 B.1,1,1,1,2C.8,9,12,10,20 D.任意值均可7.关于反应4CO2+SiH44CO+2H2O+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是氧化产物B.SiH4发生还原反应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Ⅰ4D.生成1molSiO2时,转移8mol电子8.工业上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实验过程中取样测丙溶液的pH 值,pH 试纸显红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 = H2↑B.联合生产过程中需添加补充Na2SO4C.离子交换膜d 为阴离子交换膜D.每转移0.1 mol 电子,产生1.12 L 的气体乙9.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解资料-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梳理】一、反应热与焓变1. 反应热: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此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反应热,单位是kJ/mol。
反应热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也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状态和生成物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在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新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2.焓变:(1)焓:焓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用符号H 表示。
(2)焓变: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用符号ΔH 表示。
ΔH >0 反应吸收热量;ΔH <0 反应放出热量。
(3)焓变与键能的关系:ΔH=﹣(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反应物的键能之和)温馨提示:对于一定量的纯净物质,在一定的状态(如温度、压强)下,焓有确定的数值。
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焓的数值也就不同;同一物质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强)不同,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焓的数值也不同。
焓的数值的大小与物质的量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当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加一倍时,焓的数值也增加一倍。
因此,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尤其是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时,反应焓变是不同的。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ΔH<0 ΔH>0联系ΔH=ΔH(生成物)-ΔH(反应物),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图示常见反应类型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大多数化合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 与NH4Cl 反应④C 和H2O 或CO2 的反应4.燃烧热和中和热:根据反应类型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反应热可分为生成热、分解热、中和热.燃烧热、溶解热等。
2019版高考化学高分培养计划一轮全国创新版高分讲义:

第六章化学能与热能第21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1)实质: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
(2)特征:既有物质变化,又伴有能量变化;能量转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也有光能和电能等。
2.焓变和反应热(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内能差,ΔH=H(生成物)-H(反应物)。
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ΔH,单位是kJ·mol -1或kJ/mol。
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化学键变化角度理解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
②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反应、Ba(OH)2·8H2O 和NH4Cl反应、C与H2O(g)反应、C与CO2反应。
4.燃烧热5.中和热6.能源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3)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4)N2分子中含3个共价键,键能大,故N2的能量(焓)也大。
()(5)甲烷的燃烧热Δ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 kJ· mol-1 。
()(6)S(s)+32O2(g)===SO3(g)ΔH=-315 kJ·mol-1(燃烧热)(ΔH的数值正确)。
()答案(1)√(2)×(3)×(4)×(5)×(6)×2.教材改编题(据人教必修二P37 T6)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电子转移引起的B.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状态无关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多少无关答案 B考点1焓变、反应热典例1(北京高考)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2019学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复习)

2018——2019学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复习)一.反应热基本概念的辨析例1:下列有关热化学反应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 +O 2――→催化剂CO 2+H 2O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013安徽理综)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 .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1 答案:B二.结合能量图像分析反应的焓变、活化能例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E 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 .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答案:C三.三途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根据反应事实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例3:化合物AX 3和单质X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 5。
已知AX 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 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 3与气体X 2反应生成1molAX 5,放出热量123.8kJ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X 3(l)+ X 2(g)===AX 5(s)ΔH =-123.8 kJ·mol -1 (2分) 2.根据能量图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例4红磷P(s)和Cl 2(g)发生反应生成PCl 3(g)和PCl 5 (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 表示生成1mol 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 P 和Cl 2反应生成PCl 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课件(共20张PPT)

学以致用
对点专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 mol-1,则甲烷燃烧 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 2H2O(g) ΔH=-890.3 kJ· mol-1 ( × )
(2)500 ℃、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 kJ,其热 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ΔH=-38.6 kJ· mol
能呢?
学以致用
【练一练1】 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 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能量 H2(g) 436 O2(g) 496 H2O(g) 926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H2(g)+O2(g)=2H2O(g)的 -484kJ· mol-1。 ΔH=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基础再现
【焓变ΔH 的计算方法】
①从宏观角度看,Δ H= H( 生成物) -H(反应物) ②从化学键微观角度看,
,
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深度思考
【思考与交流】
ΔH=H(生成物)-H(反应物),为什么在利用键
能计算ΔH时却是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
8.12 天津滨海新区塘 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 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 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 发生爆炸
10.12 天津北辰区天津 永晟化工有限公司仓库 发生起火
知识梳理
探究高考
练出高分
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复习课
知识梳理
探究高考
练出高分
三年高考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含解析)

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018北京卷】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本题应从历程入手,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出总反应方程式,然后根据“原子经济”的概念,即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判断A选项的正误;根据CH4和CH3COOH的结构简式或结构式,找出反应过程断键的位置、生成键的位置,从而判断B选项正误;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以及历程,判断出①到②属于放热还是吸热,从而判断出C选项正误;根据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判断出D选项的正误。
2.【2018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燃料电池中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蛋白质的变性和酶的催化特点。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1)各种电池在放电时,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电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2)了解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常见的吸热反应,弄清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知道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并能根据熵判据和焓判据判断反应的自发性;(3)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4)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酶催化的特点。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考点排查落实练8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10.其他燃料电池 (1)右图为绿色电源“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 理示意图。
b 电极是__正___极, 电极反应式: ___3_O__2_+__1_2_H_+_+___1_2_e-__=_=_=_6_H__2O_______;
18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a 电极是____负____极, 电极反应式: _C__H_3_—__O__—__C_H__3+___3_H_2_O_-___1_2_e_-_=_=_=_2_C__O_2_+__1_2_H__+__。
总反应方程式:
_____C_H__4+ ___2_K_O__H_+ ___2_O_2_=_=_=_K__2_C_O__3+__3_H__2_O________。
(2)酸性电解质(铂为电极、电解液为 H2SO4 溶液) 正极:__2_O__2_+__8_e_-_+__8_H_+_=__=_=_4_H__2O_________(还原反应); 负极:__C__H_4_-__8_e_-_+__2_H__2O__=_=_=_8_H__+_+__C__O_2__(氧化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__C__H_4_+__2_O_2_=_=_=_C__O_2_+__2_H__2O_______。
9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3.镁铝电池(镁铝两个金属电极用导线连接插入 KOH 溶液中)
负极(Al): __2_A__l+__8_O__H_-__-__6_e_-_=_=_=_2_A__lO__- 2_+__4_H__2O____(氧化反应); 正极(Mg): __6_H_2_O__+__6_e_-_=_=_=_3_H__2_↑__+__6_O_H__-__________(还原反应); 总的离子方程式: __2_A__l+__2_O__H_-_+__2_H__2_O_=_=_=__2_A_l_O_- 2_+__3_H__2_↑_______。
精品三年高考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含解析)

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018北京卷】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本题应从历程入手,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出总反应方程式,然后根据“原子经济”的概念,即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判断A选项的正误;根据CH4和CH3COOH的结构简式或结构式,找出反应过程断键的位置、生成键的位置,从而判断B选项正误;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以及历程,判断出①到②属于放热还是吸热,从而判断出C选项正误;根据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判断出D选项的正误。
2.【2018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燃料电池中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蛋白质的变性和酶的催化特点。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1)各种电池在放电时,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电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2)了解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常见的吸热反应,弄清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知道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并能根据熵判据和焓判据判断反应的自发性;(3)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4)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酶催化的特点。
2019年北京高三化学总复习 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无答案)

2019年北京高三化学总复习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高考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概念。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燃烧热的简单计算。
4、初步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引入】用3分钟完成下列两道题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9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2 kJ,则H2(g)+1/2O2(g)= H2O(1);△H=______________ 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kJ/mol。
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知识点回顾】(一)基本概念1.反应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叫做反应热。
反应热用符号____________表示,单位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__时,为放热反应,当_______________时,为吸热反应。
2、燃烧热在101kPa时,_________物质______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的两层涵义:①指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如生成CO2、H2O、SO2、N2等);②指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在燃烧热测定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一般燃烧热常用298K时数据,如H2的燃烧热是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系数必须为_________。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6 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点6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2019·北京高考·7)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 )ABCDNaClNa ++Cl - CuCl 2Cu 2++2Cl -CH 3COOHCH 3COO -+H +H 2(g)+Cl 2(g)2HCl(g)ΔH =-183 kJ ·mol -1【试题解析】选B 。
氯化钠溶于水电离出Na +和Cl -,示意图与电离方程式对应,故A 正确;所给示意图为电解氯化铜,电解氯化铜生成Cu 和Cl 2,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对应,故B 错误;醋酸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CH 3COO -+H +,其中的微粒既有醋酸分子,又有CH 3COO -和H +,示意图与表述内容对应,故C 正确;由示意图可知,在反应H 2(g)+Cl 2(g)2HCl(g)中,ΔH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436 kJ ·mol -1+243 kJ ·mol -1)-2×431 kJ ·mol -1=-183 kJ ·mol -1,示意图与表述内容对应,故D 正确。
2.(2019·江苏高考·11)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定温度下,反应2H 2(g)+O 2(g)2H 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 <B.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 2+2H2O+4e-4OH-C. 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 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D. 反应2H 2(g)+O2(g)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试题解析】选A。
A项,该反应的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少,即熵减少,但是反应能自发,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正确;B项,负极应是H2失去电子,错误;C项,11.2 L H2不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无法计算H2的物质的量,也无法计算反应中H2转移的电子数,错误;D项,反应的焓变可以用反应物断裂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形成共价键键能之和,错误。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2)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一、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 + 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 mol/L、c2 mol/L、c3 mol/L(c1、c2、c3均大于0),当反应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 = 1:3B.当4v(X)正= v(Y)逆时,该反应还在向正反应方向建立平衡C.c1可能为0.1D.X、Y的转化率相等【答案】B【分析】在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的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由于反应过程中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物的平衡量之比必然也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相等。
【详解】由题中信息可知,当反应达平衡时X、Y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X、Y的平衡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其起始量之比一定也等于1:3, A和D正确;因为有起始投料与平衡量相同的可能,所以C正确;当4v(X)正= v(Y)逆时,因为3v(X)正= v(Y)正,所以v(Y)逆> v(Y)正,该反应还在向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B不正确,选B。
2.反应3A(g)+B(g)═2C(g)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为:①v A═1mol/(L•min),②v C═0.5 mol/(L•min),③v B═0.5mol/(L•min),三种情况下该反应速率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C【详解】都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①v A=1 mol/(L•min);②v C=0.5 mol/(L•min),由3A(g)+B(g)═2C(g),则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v A=0.5mol/(L•min)×32=0.75 mol/(L•min);③v B=0.5 mol/(L•min),由3A(g)+B(g)═2C(g),则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v A=0.5mol/(L•min)×3=1.5 mol/(L•min);显然③>①>②,故选C。
(北京专用)2019最新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热点题型八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

热点题型八化学反应与能量1.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相等2.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Br的产率C.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D.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3.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
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B.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C.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4.利用H2和O2制备H2O2的原理如下:①H2(g)+A(l)B(l) ΔH1②O2(g)+B(l)A(l)+H2O2(l) ΔH2已知:A、B均为有机物,两个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2>0B.ΔH1>0C.反应①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H2(g)+O2(g)H2O2(l) ΔH<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 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0 kJ· mol-1,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中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1 mol冰中15%的氢键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a,K a=。
若加水稀释,则平衡CH3COOH CH3COO-+H+向右移动,α增大,K a不变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 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 mol-1D.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答案精解精析热点题型八化学反应与能量1.C 反应2H2+O22H2O是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水的总能量,无法判断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高低。
北京高中化学总复习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训练

2019 年北京高中化学总复习一轮复习化学反响与能量专题训练某反响的=+· -1,以下相关该反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1H100 kJ mol()- 1A. 正反响活化能小于 100 kJ · molB. 逆反响活化能必定小于-1 100 kJ · molC.正反响活化能不小于100 kJ- 1· molD. 正反响活化能比逆反响活化能小- 1 100 kJ · mol答案C2.以下相关焓变与反响热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反响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B.假如反响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响热与焓变相等C.假如反响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响热与焓变相等D.任何化学反响的反响热均可经过实验直接测定答案 B3.依据碘与氢气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 ⅰ )I2(g) + H2(g)- 1 2HI(g)H=- 9.48 kJ · mol( ⅰ )I(s)+ H(g)- 12HI(g)H =+ 26.48 kJ · mol22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1 mol I 2(s)中通入 2 g H2 (g),反响吸热26.48 kJB.1 mol 固态碘与 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响 ( ⅰ)的反响物总能量比反响( ⅰ)的反响物总能量低D. 反响 ( ⅰ)放出的热量多,因此产物的能量低,比反响( ⅰ)的产物更稳固答案C4.甲醇质子互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变为氢气的一种反响原理以下:CH3 OH(g) +H 2O(g)===CO 2(g) + 3H 2(g)=+· -1H49.0 kJ mol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1 L CH 3 OH 蒸气与 1 L 水蒸气反响生成 1 L CO 2气体与 3 L 氢气汲取热量49.0 kJB.1 个 CH 3OH 分子与 1 个水分子反响生成 1 个 CO2分子与 3 个 H2分子汲取 49.0 kJ 热量C.同样条件下 1 mol CH 3OH(g) 与 1 mol H 2O(g)的能量总和小于 1 mol CO 2(g)与 3 mol H 2 (g)的能量总和D.1 mol CH 3OH 蒸气与 1 mol 液态水反响生成 1 mol CO 2气体与 3 mol 氢气汲取的热量小于49.0 kJ答案C5.某一化学反响在不一样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以以下图所示。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热点题型九 电化学作业

热点题型九电化学1.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K+向石墨Ⅰ电极迁移B.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NO2-e-+N N2O5C.O2在石墨Ⅱ附近发生氧化反应,Y为NO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2∶12.电池式氧传感器原理构造如图所示,可测定O2的含量。
工作时铅电极表面会逐渐附着Pb(O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t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工作时,电解液的pH逐渐减小C.消耗a mol O2,理论上可使Pb电极增重68a gD.Pb电极上的反应式为Pb+2OH--2e-Pb(OH)23.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B.充电时,锌电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还原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Fe(OH)3 -3e-+5OH-Fe+4H2O4.现代膜技术可使某种离子具有单向通过能力,常用于电解池、原电池中。
电解NaB(OH)4溶液可制备H3BO3,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B.a%<b%C.产品室发生的反应是B(OH+H3BO3+H2OD.理论上每生成1 mol产品,阴极可生成标准状况下5.6 L气体5.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下图是以甲烷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制备H2O2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池装置应选择阳离子交换膜B.d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C.当有16 g甲烷参与原电池反应时,可制备4 mol H2O2D.工作时,a、c电极附近的pH均增大6.现以CO、O2、熔融盐Z(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处理CO同时制备N2O5,装置如图所示,其中Y为CO2。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练习题:反应与能量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重点练习题:反应与能量查字典化学网高中频道搜集和整理了2021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温习重点练习题:反响与能量,以便高三先生更好的梳理知识,轻松备战。
1.小烧杯放在一块沾有水的玻璃片上,参与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
由此可知()A.该反响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B.反响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响为放热反响D.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4Cl+Ba(OH)2BaCl2+2NH3H2O 0 答案 B解析依据实验现象,该反响为吸热反响,B项正确;D项未标明形状;A项,该反响从环境吸收热量,转变成化学能。
2.(2021海南,8改编)某反响进程能质变化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进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响为放热反响,热效应等于HC.改动催化剂,不能改动该反响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响的活化能等于E1+E2答案 B解析 A项,由图可知,反响进程a需求的活化能比b要高,所以a没有催化剂参与,错误;B项,由图可知,该反响中,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响属于放热反响,反响的热效应等于反响物与生成物能量之差,即H,正确;C项,改动催化剂,改动了反响停止的途径,可改动了反响的活化能,错误。
3.关于以下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2H(g)+2X(g)2HX(g) H30B.生成HX的反响热与途径有关,所以H1=H2+H3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削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D.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动摇答案 C解析 C项,非金属性越弱,X2越不动摇,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越少,错误。
4.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作中和反响的热效应:H+(aq)+OH-(aq)H2O(l)H=-57.3 kJmol-1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参与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那么恰恰完全反响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H1H2H3B.H1H3H2C.H2H1H3D.H1H3H2答案 B解析与浓硫酸反响放出的热量最多,H最小,与稀醋酸反响放出的热量最少,H最大,所以H1H3H2,B项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已知2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484kJ ,且氧气中1mol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 ,水蒸气中1molH-O 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kJ ,则氢气中1mol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 .920kJ B .557kJC .436kJD .188kJ【答案】C 【详解】根据题意2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484kJ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设1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x ,则ΔH= -484 = 2x + 496 - 463×4,解得x = 436,故C 正确; 故答案为C 。
【点睛】反应热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若差值小于0,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因是同一反应,所以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数值是相同的B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C .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min)”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min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1mol/LD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答案】B 【详解】A .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比值等于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则不一定相等,故A 错误;B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体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B 正确;C .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min)”表示的意思是:时间1min 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1mol/L ,故C 错误;D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不能用固体物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表示,故D 错误; 故答案为B 。
2019精选教育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力变化复习题目答案不全.doc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 能量 、 反应过程 能量 、反应过程 2019 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中的能力变化复习题目一、选择题目1:已知H —H 键能为436 kJ/mol ,N —H 键能为391 kJ/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N 2(g)+3H 2(g) 2NH 3(g) ΔH =-92.4 kJ/mol ,则N ≡N 键的键能是( )A .431 kJ/molB .946 kJ/molC .649 kJ/molD .896 kJ/mol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硫在氧气中燃烧D .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3、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 )4、元的(同素异形体)。
在100 kPa 时,1 mol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 热能。
据此,试判断在100 kPa 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是( )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1 mol 石墨比1 mol 金刚石的总能量高D.1 mol 石墨比1 mol 金刚石的总能量低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B .Ba(OH)2·8H 2O 和NH 4Cl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 .甲烷的燃烧6、某人设想利用①3FeCl 2+4H 2O =Fe 3O 4+6HCl +H 2②Fe 3O 4+3/2Cl 2+6HCl = 3FeCl 3+3H 2O +1/2O 2 ③3FeCl 3 =3FeCl 2+3/2Cl 2这3个反应的联合与循环,主要用来生产能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某种气体,该气体是( )A .O 2B .Cl 2C .HClD .H 27、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 .白磷比红磷稳定C .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 则△H 1>△H 2D .CO(g)+H 2O(g)=CO 2(g)+ H 2 (g);△H 1>08: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 .9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 2H 2(g) + O 2(g) =2H 2O(l) △H = ―142.9 KJ/molB .2H 2(g) + O 2(g ) = 2H 2O(l) △H = ―571.6 KJ/molC .2H 2 + O 2 = 2H 2O ; △H = ―-571.6 KJ/molD .2H 2(g)+ O 2(g) = 2H 2O(l) △H = +571.6 KJ/mol9:如下图所示,△H 1=-393.5 kJ •mol -1,△H 2=-395.4 kJ •mol -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 C (s 、石墨)== C (s 、金刚石) △H= +1.9 kJ •mol -1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 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10、:已知31 g 白磷变成红磷放出 18.39 kJ 热量,下列两反应中:P 4(白 s)+ 5 O 2(g)= 2 P 2O 5(s), △H = Q 1 kJ ·mol-1 4 P(红,s)+ 5 O 2(g)= 2 P 2O 5 (s),△H = Q 2 kJ ·mol -1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Q 1 > Q 2,白磷比红磷稳定B.Q 1 > Q 2,红磷比白磷稳定C.Q 1 < Q 2,白磷比红磷稳定D.Q 1 < Q 2,红磷比白磷稳定11、热化学方程式:S(g)+O 2(g)=SO 2(g) ΔH= -297.3kJ/mol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g)+O 2(g)=SO 2(l) ΔH > -297.3KJ/molB.S(g)+O2(g)=SO2(l) ΔH < -297.3KJ/molC.形成1mol SO2的所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开1mol S和1mol O2所吸收的总能量D.1mol SO2的总能量小于1mol S和1mol O2总能量12、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 +3H2(g) 2NH3(g)△H=-92.4 kJ/mol。
北京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件

定时,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
解析 (1)仔细观察题图可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 H2SO4+2HI。(2)①溶液 分为两层,说明溶液的密度肯定存在差异,a正确;加I2前,H2SO4溶液和HI溶液互溶,b错误;依题 意,I2在HI层中的浓度比在H2SO4层中的高,说明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c正确。 ②I2在HI溶液中的浓度大于在H2SO4溶液中的浓度,故溶液颜色前者较深,可用观察溶液颜色深 浅的方法辨别两层溶液。③H2SO4层含有少量HI,故c(H+)∶c(S O24 )>2。(3)根据盖斯定律可得, 2SO3(g) 2SO2(g)+O2(g)的ΔH=+550 kJ·mol-1-2×(+177 kJ·mol-1)=+196 kJ·mol-1,故升高温度,平 衡正向移动,SO3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SO3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X代表 的物理量是压强,L1<L2。
O
2 4
)=2.06∶1。其比值大于2的原因是
。
(3)反应Ⅱ:2H2SO4(l) 2SO2(g)+O2(g)+2H2O(g)
ΔH=+550 kJ·mol-1。
它由两步反应组成:ⅰ.H2SO4(l) SO3(g)+H2O(g) ΔH=+177 kJ·mol-1;ⅱ.SO3(g)分解。
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如图表示L一定时,ⅱ中SO3(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答案 (1)3NO2+H2O 2HNO3+NO (2)①N2(g)+O2(g) 2NO(g) ΔH=+183 kJ·mol-1 ②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题型八化学反应与能量
1.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相等
2.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Br的产率
C.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D.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
3.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
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4.利用H2和O2制备H2O2的原理如下:
①H2(g)+A(l)B(l) ΔH1
②O2(g)+B(l)A(l)+H2O2(l) ΔH2
已知:A、B均为有机物,两个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2>0
B.ΔH1>0
C.反应①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H2(g)+O2(g)H2O2(l) ΔH<0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 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0 kJ· mol-1,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中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1 mol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a,K a=。
若加水稀释,则平衡
CH3COOH CH3COO-+H+向右移动,α增大,K a不变
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 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为: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 mol-1
D.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答案精解精析
热点题型八化学反应与能量
1.C 反应2H2+O22H2O是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水的总能量,无法判断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高低。
2.C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无法判断是否为可逆反应,故A错误,C正确;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加入催化剂,不能提高HBr的产率,故B错误;题述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故D错误。
3.A 化学反应中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故A正确;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故B错误;图1所示的装置没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不能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C错误;图2所示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4.D 反应②能自发进行,其ΔS<0,则ΔH2<0,A项错误;反应①能自发进行,其ΔS<0,则ΔH1<0,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C项错误;H 2(g)+O2(g)H2O2(l)的ΔH=ΔH1+ΔH2<0,D项正确。
5.D 冰的熔化热为
6.0 kJ· mol-1,即1 mol冰变成0 ℃的液态水所需吸收的热量为6.0 kJ,冰中氢键键能为20.0 kJ· mol-1,1 mol冰中含有2 mol氢键,需吸收40.0 kJ的热量,×100%=15%,故最多只能破坏1 mol冰中15%的氢键,故A正确;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
α,CH 3COOH CH3COO-+H+,醋酸电离出的CH3COO-和H+的浓度均为cα,溶液中未电离的CH3COOH浓度为
c(1-α),故K a=,若加水稀释,促进CH3COOH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向右移动,α增大,温度不变,K a不变,故B正确;燃烧热是指25 ℃,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 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 mol-1,故C正确;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所以生成2 mol氨气时,放出的热量大于38.6 kJ,ΔH<-38.6 kJ· mol-1,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