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下期期末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新区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A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答案】B。
推搡(sǎn g)
2.【答案】C。
A次第;B辐射;D震耳欲聋
3.【答案】C。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不符合此处语境,此处应为“据理力争”。
4.【答案】D。
A句式杂糅。
去掉结尾的“人”;B语序不当。
将“推动”和“倡导”交换位置。
C两面对一面。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5.答案D。
【解析】:志:记载,写。
6.答案B。
【解析】: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A,作为/叫做;C,表修饰/表转折;D,其:代词,这/表选择)
7.答案A。
【解析】:注意“率”“妻子”“绝境”“间隔”的翻译。
8.答案C。
【解析】:甲文中的渔人信息未层层设疑,乙文描写鲲变为鹏时,也没有层层设疑。
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
9.(1)参考答案:①夜久语声绝②但余钟磬音③缥缈孤鸿影
【评分标准】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每句1分,共2分。
(2)《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评分标准】每句1分,共4分。
如果书写内容混淆,或错位,或未按要求写出对应联的,该句不给分。
书写内容混乱的,以第一句为准判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10.答案:①蝙蝠有“迟钝”的免疫系统;②蝙蝠在被人类捕食时传染病毒;③人与蝙蝠的相处之道(或:如何与蝙蝠相处。
或:人类要尽量避免让蝙蝠传播病毒。
)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3分。
11.答案:不能。
(0.5分)“往往”指“通常”,表限定。
(0.5分)说明蝙蝠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将病毒传染给人类,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1分)若删去,意思太过绝对,与事实不符,这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
【评分标准】按参考答案的布分点给分,共3分。
12.答案:放入第⑦自然段。
(1分)因为:第⑦段侧重说明蝙蝠身上的病毒会通过中间宿主进行传播。
(1分)本选段主要介绍了亨德拉病毒通过中间宿主---马传播给人的过程。
(1分)将此选段放入第⑦段,列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蝙蝠的病毒的确会通过中间宿主传播的原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分)【评分标准】按参考答案的布分点给分,共4分。
13.作文评分标准:
严格按中考阅卷标准评分,重点强调以下要点:
起评分47分字数600字以上,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价值取向正确、结构完整、表达通顺、文体特征明确。
加减分立意深刻、内容丰富、语言有文采、构思新颖。
以上每一点有突出之处,可以酌情分别加1-3分;反之以上四方面每一项有不足之处,酌情分别扣1-3分。
标题不是以“不能没有”为题,自拟题目的,扣2分
偏题开头和结尾强行点题36分以下;严重偏题30分以下;不太严重偏题36-40分。
字数450字以上,600字以下,内容完整,差50字扣1分;450字以下—40分以下;300字以下—30分以下;200字以下—20分以下;缺题目、自拟题目扣2分。
只有题目,得2分。
抄袭抄袭内容占作文内容1/3以上——36分以下;开头结尾有一点自己的语言——5分以下;完全抄袭——0分;套作(70%以上相同视为套作),不超过42分。
价值观严重扭曲——5分以下。
错别字错别字每3个扣1分,扣分最多不超过3分。
书写书写潦草、太乱扣1-2分。
B卷
一、诗歌鉴赏(共4分)
1.答案示例:一二句写舟中回望之景,A选取的景物(阳关曲、东流水、家乡灯火、孤独小舟)都暗示(象征)离别(离开家乡和友人);B渲染淡淡的哀愁气氛,烘托人物惆怅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感情基调;C 为抒发离愁别绪蓄势(做铺垫)。
(2分)
【评分标准】按景物描写的作用来回答为最佳。
景物描写分“内容、情感、结构”三方面的作用,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得2分。
2.参考答案:C(1分);诗歌最后一句与C项诗句都运用了移情于物(答“借物抒情”“借物抒怀”也可)的抒情方式;本诗移离愁于“满川风月”之中,C项诗句移离情于长江水上,都含蓄委婉,富有感染力(1分)。
【评分标准】:判断1分,答出共同的抒情方式并加以合理阐释得1分。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抒情方式,注重课内所学抒情方式的迁移与活用。
A直抒胸臆B情景交融C移情于物、借物抒怀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3.C属:通“嘱”,嘱托,嘱咐
4.(1)(我们)爬到高处,美好的山景就悠然主动地出现(或:尽收眼底);(我们)进入深山,奇异的石头就凸显在眼前(或:一览无余)了。
【评分标准】:译点每错一个扣0.5分,如:升,爬上;山之佳者,美丽的山景;石之奇者,奇异的石头;句意表达准确1分(两个分句各0.5)。
(2)对于(或“关于”)诡丽奇特的地方,全天下也是(分布)不多的;对于(或“关于”)登山的乐趣,人们也是不常能体会到的。
(或:天下诡丽奇特的地方不多,而人也并非每次登山都能体会到登临的乐趣。
)
【评分标准】:译点每错一个扣0.5分:诡奇之地,诡丽奇特的地方;设,布设,分布;登临之乐,登临的乐趣;遇,感受,体会,邂逅。
句意表达准确得1分。
5.“异”的表现(3分)
(1)山的外形“异”:拔奇挺秀,与众不同(与吴县诸峰不一样,一山独秀);
(2)山上的人文景观“异”:(台、轩、阁)虚明动荡,用号奇观;
(3)山中的自然景观“异”:(雾、树、石)百看不厌。
作者感慨(1分),如:
(1)美景难遇,知己难逢;(2)能与名士共赏美景,是人生幸事。
(3)好景需遇名士方能显其美好,正如“好鞍配好马”“好景配名士”。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给1分)
【评分标准】:“异”的表现3分;作者感慨1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译文:
吴县东面没有山,只在城西,山峰联在一起,山岭相叠,数量诸多;山势有起有伏,而灵岩就在其中,拔奇挺秀,像是不肯和其他山峰混为一伍。
远望过去,都知道灵岩与众不同。
从山下往上走,有一座亭,在半山,大概建在这里,路人不必费太多体力就可以在此稍事休息;由亭往上,有一处幽深曲折的洞,有人说是西施洞;这里还有旺盛的泉水,相传是西施濯花之处,这里都是过去吴王夫差宴游的遗迹了。
其上有草堂,可以宿息;有琴台,站在那里可以远眺四周;有轩,可以看到对面的洞庭山,轩名抱翠。
有阁,可以俯瞰太湖水波,阁名涵虚。
这些都被公认是此山的奇异景观。
我多次前往此山,都能感受到它的奇异之处。
今年春天,我跟随淮南饶介公和其他十个客人再来游玩。
爬到了高处,优美的山景主动出现了;进入深山,奇石自然出现了;山间雾气也为之舒展,杉树桧树也随风起舞。
灵岩山,大的、小的、明显的、不明显的景色,都争着显现出它们的姿态,不再遮遮掩掩,都毫无保留地呈现。
这样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明白(它真正的奇美所在),其实过去我并不了解它。
饶公观看景色有得,命随同的客人赋诗,嘱咐我为之作记。
我感慨道:“天下诡奇的地方不多,而人也并非每次登山都能体会到登临的乐趣。
如今这灵岩是名山,诸位是名士,想必真是互相不负其名。
难道是偶然吗?是因为人们看到风景而心中理解,景物被领略到而理趣得以被体会吧。
而我不过是粗陋的人,也跟随其中有所体会,不也是一种幸运吗?我是这里面最年轻的,不敢推辞执笔作记的任务,就暗自庆幸并将之记录下来”。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2分)答案:《傅雷家书》借书信谈艺术人生(或“用书信聊成才立业”等)
【评分标准】本题重点考查《傅雷家书》的体裁(书信)和内容(“艺术”“生活”“事业”“成长”)1分;形式上要求以与上联对称的对联呈现(字数相同,词性相近,内容关联)1分。
7.答案:④③①②(1分)启示:如:向保尔学习,面对苦难,坚持不懈,不退缩,不动摇,保有坚定的信念,在苦难中成长。
(1分)
【评分标准】排序1分,启示1分。
结合成长与苦难的关系答,言之有理即给分。
现代文文阅读:
8.(3分)【答案解析】“千灯”含三重含义:既指江南古镇名——千灯镇(1分),也指镇上陈列的品类众多的文物(千灯)(1分),还喻指这个古镇的独具亮色的文化特点(或:象征古镇孕育出的众多的人物精英)(1分)。
9.【评分标准】三重含义,各1分,共3分。
(从“表面”和“深层”的角度分三点作答,也给分)
9.请按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文中的画线句。
(6分)
(1)第①段中的“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案示例】:不能删。
①采用短句,连用动词,表现了作者探访千灯古镇的急切心情。
(1分)②“寻访”既呼应上文的“独钟千灯”(1分),又引出并统领下文的寻访过程。
(1分)
【评分标准】此题考查开头句段的作用。
表达急切心情1分;“呼应”或“照应”1分,引出或统领下文1分,共3分。
(2)我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此句)(3分)
【答案示例】比喻或夸张(1分),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顾炎武独具慧眼的发现、仁爱的思想照亮了我的心灵,给我带来巨大的和思想震撼(1分)。
也突出了“我”对顾炎武的钦佩与追崇(1分)。
【评分标准】手法二写一即得1分,内容1分,情感及影响1分。
共3分。
10.如同周敦颐写“莲”从“水陆草木之花”入笔一样,作者写“一灯”先从“千灯”入手。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4分)
【答案示例1】衬托(映衬烘托)(1分)。
作者先用江南水乡千灯古镇的“千灯”作陪衬,用千灯镇孕育出的众多人杰精英来衬托(1分),突出顾炎武的仁爱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至深/鼓舞巨大,乃至照亮了人们愚暗的心扉(1分),有强调突出的效果,突显了作者对“一灯”——顾炎武的独钟。
(1分)
【答案示例2】层层铺垫(1分)。
文章先写作者独钟千灯,寻访千灯。
(1分)再写独钟千灯是因为它那在江南独具亮色的文化(1分),再进一步表明自己造访千灯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追寻顾炎武这盏明灯。
(1分)这样层层铺垫,逐步聚焦,有强调突出的效果(1分)
【评分标准】此题共4分。
答“衬托”(或层层铺垫)手法1分,陈述此手法在文中的具体体现2分,表达效果1分。
结合提供的两个范例,参照布分点酌情给分。
11.结合文本内容及现实,探究作者为什么在“千灯”中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
(5分)
【答案示例】:
(1)顾炎武拥有爱国、忠义的精神品质(或:投笔从戎的气概,抗击敌寇的决心,绝不叛明的气节);(1分)(2)顾炎武在学术方面,有治学严谨的态度;(1分)
(3)顾炎武“匹夫有责”的思想,营建了民风和洽,其乐融融的社会风貌;(1分)
(4)顾炎武的仁爱思想,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我”新的启迪;(1分)
(5)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精神世界滑坡,缺少仁爱,一些人自私自利/道德沦丧/不择手段,人们需要顾炎武这样的思想明灯,来照亮、鼓舞和引领前行。
(1分)
【评分标准】此题共5分。
结合文意答顾炎武爱国1分;学术态度1分;“匹夫有责”的思想价值1分;他的“仁爱”思想和对“我”的启迪1分,对现代人的精神引领1分。
三、语言运用(12分)
(1)答案示例:①2020年上半年,某校学生外出活动(聚会、购物、旅游)明显减少;室内活动(阅读、网课、网游等)明显增多。
(2分)②调查期间,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较2020年前相对持平,体锻活动始终不受欢迎。
(2分)
【评分标准】横向纵向比较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分别得出结论。
言之成理即得分,按参考答案的布分点给分。
表述欠清晰,酌情扣分。
答案示例:①在家健身(锻炼);②丰富生活(或:拓宽视野等)③搭建读书平台:分类搜集优质的电子书刊,建立网络图书馆,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找到自己想看的书,从而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
【评分标准】①紧扣此句的“在家”主题,形式(字数、词性等)和上下表格一致,1分;
②目的明确,形式(字数、词性等)和上下表格一致,1分;
③须清晰陈述此创意的具体做法(1分)和活动预期(1分),形式和上下表格一致,共2分。
(3)答案示例:充实,是宅家的味道:投入线上学习,开拓知识视野。
健康,是宅家的味道:参与室内健身,提高免疫能力。
便捷,是宅家的味道:利用互联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温馨,是宅家的味道:参与线上活动,增进家人情谊。
快乐,是宅家的味道:利用线上平台,开启乐活旅程。
关爱,是宅家的味道:关注全球疫情,支援灾区同胞。
【评分标准】①选点积极;②达到宣传正能量的目的;③形式和原诗一致(词性相同、字数相等)。
每句2分,共4分。
角度未按要求选择积极类的,整句不给分。
内容不恰切、用词不恰当、前后内容无关联的,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