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2苏武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18-19 第4单元 12 苏武传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18-19 第4单元 12 苏武传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答案】
1.使动用法
使……归
2.意动用法
以……为壮 3.使动用 生子 6.名词作
法 使……肥沃 4.使动用法
使……相斗
5.名词作动词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汉亦留之以相当 . 死 当谋杀单于近臣,当 . 副有罪,当相坐 ( .
( ( ) )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路充国等 ( 尽归汉使 .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 使 ( 卫律治其事 ( ) . 单于使 匈奴,明年,陵降 ( ) 武使 .
动词,调转/动词,抵押 动词,派
训 练 ︱ 落 实 提 升
应当/名词,使者 顺承
动词,出使/介词,因为
介词,凭借……的身份
介词,把/连词,以及
动词,牵连到
等到……时候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预 习 ︱ 夯 实 基 础 探 究 ︱ 精 研 文 本 迁 移 ︱ 学 以 致 用
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尽归 汉使路充国等 . 2.单于壮 其节 . 3.空以身膏 草野 . 4.反欲斗 两主 . 5.羝 乳乃得归 . ( ( ( (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高中语文第4单元12苏武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4单元12苏武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
2.单于壮.其节
(
3.空以身膏.草野
(
4.反欲斗.两主
(
5.羝.乳乃得归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7.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8.得夜.见汉使 9.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10.兄弟亲.近.
5.太夫人已不.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卧起操.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使匈奴,明.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 (共64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  (共64张PPT)

给加点的字注音
1.稍迁至栘中厩监(jiù); 2.数(shuò )通使相窥( kuī )观; 3.汉天子,我丈人行( háng)也; 4.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单于; 5.后随浞野侯没( mò )胡中; 6.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7.置煴( yūn )火,覆武其上; 8.拥众数万,马畜( chù)弥山; 9.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dī )
知识回顾:史书形式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 《资治通鉴》(司马光)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刘向编订)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1、出使原因? 2、扣留原因?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十九年的
艰苦历程后,终得归汉。
6、归汉经过?
羁留历程
3、谁劝降? 4、不投降,怎样对 待苏武? 5、谁又去劝降?
因为

被任用 武,字子卿。少以
渐渐升迁
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时
汉连伐胡,数通使相
并:都 为:做
屡次
十余人 窥观。匈奴留汉使郭
《史记》:本纪 • 纪传体
《汉书》: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列传 表 志
时代背景 汉朝和匈奴:汉代自高祖刘邦后,几十年里始
终面例匈奴的威胁,但国家需要积累实力,一直隐 忍不发。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在文帝和景帝 时期实现了“文景之治”。武帝时期对匈奴发起反击 。帝国财政面临巨大压力。经过三次战斗汉取得了 决定性的胜利。匈奴实力减弱,愿意讲和,但矛盾 依旧根深蒂固。双方表面修好,又都在窥探对方虚 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 (共84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 (共84张PPT)

班 固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 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少年时就能作文诵 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 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 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 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 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 狱。
家庭---
父亲: 班彪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史书: 辞赋: 诗: 《汉书》 《两都赋》 《咏史诗》
作品----
文学常识史书体例
史书形式----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 (左丘明)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刘向编订) 纪传体:采用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 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重要语句翻译 3、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 人俱。
采分点:假吏、募、斥候、俱、省略句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 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一百多人一 同(前往)。 【省略句】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都做了 皇帝的侍从官。渐渐升到栘中厩监。当时汉朝廷接连 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 汉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人。匈奴使者前来, 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作为抵押。 天汉元年,且鞮侯初立 为单于,害怕受到汉朝袭击,于是说:“汉天子,是 我的长辈啊。”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 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 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 国,趁机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答谢他的好意。 苏 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 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一百多人一同前往。到 了匈奴那里后,备办了一些财物赠给单于。单于更加 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2苏武传-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2苏武传-课件-完整版

单于更加骄傲自大,不是汉王朝原来所期 望(的能增加友好的结果。 )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 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①,其一人 被动句 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②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 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③,以 被动句 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 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 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以何”宾语前置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 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 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 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 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 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 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 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 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 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 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 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 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 第一部分(1—2):介绍苏武的身世、出 使的背景及原因。
• 第二部分(3—8):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 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 第三部分(9—10):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 的经历。
1、2自然段字音
yí jiù shuò jū dī
gōu
• 栘中厩

数通使相窥观
hún yé zhuó
且鞮侯
缑王
yān zhī
• 虞常

昆邪王

4.12 《苏武传》 课件 (人教版必修4)

4.12 《苏武传》 课件 (人教版必修4)

(判断) (被动) (定语后置) (判断) (被动) (宾语前置) (判断) (宾语前置) (介宾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名词作动词,生育; 才
2、下列句子中红色字与例句红色字用 法不相同的一项: ( D ) 例句:天雨雪。 A、羝乳乃得归。 B、檠弓弩。 C、杖汉节牧羊。 D、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1、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第 7 、 8段
当初,表示追叙。
2、空自苦亡人之地,
信义安所见?
通“无”,“现”。
宾语前置
3、触柱折辕,劾大不敬
惠共止之。
被(匈奴)侮辱后才去死,更加对不起 国家!” 想要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 止了他。
④、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假使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 应当都使他们投降。”
第5段
3、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4、君因我降
重点词句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使动用法,使……知道,告知 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定罪;趁
B 反欲斗两主
C 空以身膏草野
D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讨论:为了使苏武投降,采用的手段是: 1、 笼络(候问、会论、募降者赦罪) 2、 威逼(举剑拟之) 3、 利诱(富贵如此)
第 6段
重点词句
1、单于愈益欲降之 更加,同义副词连用 2、置大窖中, 绝不饮食 跟外界隔绝; 使动用法,指供应饮食
3、羝乳乃得归
背景简介

秦末汉初,中原战乱,匈奴贵族凭借 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 公元前200年冬,匈奴的冒顿单于派出四 十万精兵,把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汉 朝只得采取“和亲”政策,暂时缓和跟 匈奴的关系。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 生息,到汉武帝时期,开始了对匈奴长 期的讨伐战争,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 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127年、前121年、 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 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 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 奴时,却被扣留,并逼迫他投降。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2课__苏武传ppt课件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2课__苏武传ppt课件

疏通字词
第一段重点词句
判断句
介词,表原因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使动用法,使……归 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以……身份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定语后置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用作礼物的玉、马、皮、帛等 5、置币遗单于 赠送
第二段重点词句
省略句,“谋反”后省“于”
第五段重点词句
逐渐痊愈 告知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趁 定罪 3、本无谋 没有参加谋划 4、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满 使动,使……滋润肥美 5、空以身膏草野 顺着 6、君因我降 状语后置 你 7、汝为人臣子 8、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通“叛 9、反欲斗两主 使动用法,使……争斗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 《汉书 苏武传》载: 天汉元年(公元前 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 族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 (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 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 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苏武决不背叛祖 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第九、十段重点词句
1、汉求武等 寻求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得夜见汉使 责备 3、如惠语以让单于 4、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确实活着 道歉 5、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已”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 (1~2) 介绍了苏武的身世、 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
(3~8) 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 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 (9~10)介绍苏武被放回国 的经过。 按时间顺序分
《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 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 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 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 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 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 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 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12课《苏武传》 课件(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12课《苏武传》 课件(共47张PPT)

第五段重点词句 状语后置,“于蛮夷为降虏”
7、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通“叛”,背叛 8、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以何见汝为” 9、反欲斗两主 使动用法,使 争斗 10、若知我不降明 你
第六段重点词句
1、白单于 报告
2、天雨雪 名词作动词,下
3、与旃毛并咽只 通“毡”,毛织品
4、匈奴以为神 认为
艺术手法探究
一、详略得当
详:苏武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等 略:苏武为於(wū)靬(jiān) 王赏识及牛羊被盗等
作用:突出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 神。
二、用语言、行动、细节刻画人物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武不应。\武骂律曰:“女为人 臣子,不顾恩义……匈奴之祸从我始矣。”\杖汉节牧羊, 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 下所成就, ……愿勿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死于前!”\武闻之,南乡 号哭,呕血,旦夕临数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 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第七段重点词句
1、武使匈奴,明年 第二年
2、不敢求武 访问宾语前置,“信义见安乎” 3、故使陵来说足下 劝说
4、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
通“无”,没有
5、扶辇下除 台阶
通“现”,表 现
6、独有女弟二人 古今异义,妹妹
第七段重点词句
宾语前置,“以何过陵”
7、何以过陵
8、且陛下春秋高 古今异义,年纪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 传》)
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 禹》)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12 《苏武传》(共97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12 《苏武传》(共97张PPT)

文言实词积累——数
(一)shù(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名词,数目、数量;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数词,几;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六国论》)名词,命运,定数。 (4)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荀子•天论》)名词,规律,法则。 (二)shǔ(5)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动词,点数,计算; (6)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动 词,数说;列举。 (三)Shuò(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范增数目项 王(《鸿门宴》)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副词,屡次, 多次; (四)cù(8)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形容词,细密,与“疏” 相对;
①以:凭借。父:其父亲苏建,有功封平陵侯,做过代 武,字 郡太守。 子卿。少以父 任①,兄弟并 ②兄弟:指苏武和他的兄苏嘉,弟苏贤。郎:官名,汉 代专指职位较低皇帝侍从。汉制年俸二千石以上,可 为郎②。稍迁 保举其子弟为郎。 至栘中厩监③。 ③稍迁:逐渐提升。栘(yí)中厩(jiù):汉宫中有栘 时汉连伐胡, 园,园中有马厩(马棚),故称。监(jiàn):此指 管马厩的官,掌鞍马、鹰犬等。 数通使相窥观 ④。匈奴留汉 ④数(shuò)多次。通使:派遣使者往来。窥观:窥探 观察(对方的情况)。 使郭吉、路充 ⑤郭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亲统大军18万到 国等前后十余 北地,派郭吉到匈奴,晓谕单于归顺,单于大怒,扣 辈⑤。匈奴使 留了郭吉。路充国:元封四年(前107年),匈奴派遣 来,汉亦留之 使者至汉,病故。汉派路充国送丧到匈奴,单于以为 以相当⑥。 是被汉杀死,扣留了路充国。辈:批。 ⑥以:来,表目的。相当:相抵。
苏武传
——《汉书》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2 苏武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2 苏武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望;丧失它,就会沦为立不直、行不端、站不稳、拜倒在诱惑面 前的软体动物。
3.气节是坚韧的犁铧,能在历史的长卷上耕出不可磨灭的印 痕;气节是石破天惊的黄钟大吕,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万钧雷 霆。气节是孙天帅“决不跪下”的铿锵誓言,气节是津门四青年 抵抗侮辱、维护国格的热血壮举,气节是狼牙山五壮士气薄云天 的献身精神!
见犯乃.死,重负国 7.乃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单于愈益欲降之. 8.之陵与卫律之.罪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少汉以亦.父留任之以.相当 以.货物与常 9.以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何面目以.归汉 前 武以 以. .降 始及 元物 六故 年春至京师
2.拂去岁月的灰尘,打开历史的篇章。因高风亮节而流芳千 古、光耀宇宙的人物可谓灿若繁星。古代有宁折不弯的陆游、文 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杨家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誓死抗倭 的戚继光……近代有拍案而起怒斥国民党特务的闻一多,宁愿饿 死也不领美国人救济粮的朱自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现 代如坚持真理的张志新……然而,因失节变节而被世人唾骂、遗 臭万年的人类渣滓也不乏其例。割地求和的西太后,窃国大盗袁 世凯,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可见,气节是做人立世的根本, 有了它,就是民族的脊梁、世人的楷模、祖国的栋梁、人类的希
一、读准字音
栘.中( ) 且.鞮.侯(
) 单.于( )
缑.王( ) 昆.邪.王(
) 浞.野侯( )
阏.氏.(
) 左伊秩訾.( ) 啮.雪( )
旃.毛( ) 羝.( ) 檠.弓弩.(
)
旄.节( ) 棫.阳宫( ) 扶辇.( )
劾.( ) 斧钺.( ) 霑.衿.(
)
答案:yí jū dī chán gōu hún yé zhuó yān zhī zī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2苏武传课件新人教必修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2苏武传课件新人教必修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任务一】 把握文章内容
1.文章以精彩的笔墨写了匈奴的招降和苏武的坚贞,匈奴的招降
有几次?各运用什么方法?
参考答案:有三次。第一次匈奴让卫律劝降,被苏武斥退;第二次
用艰苦的环境折磨,苏武卧冰餐雪,持节不改;第三次让李陵劝降,遭
苏武驳斥。
2.卫律和李陵的劝降有什么不同?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连坐”或“相坐”。
(13)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
根之间牵连甚多。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一、理理文章思路
缘由 (第①段)奉命出使,以通和好
(第②③段)缑王谋反,牵涉汉使
(第④⑤段)卫律逼降,苏武不屈
遭遇
(第⑥段)流放北海,杖节牧羊
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坚定。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3.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苏武形象?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苏武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
利诱忠贞不贰,长达十九年守节不移,表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更加)
(5)益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渐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益处)
会武等至匈奴(副词,适逢,恰巧)
(6)会 会论虞常(动词,会同)
单于召会武官属(动词,聚集)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动词,置办、备办、购置)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动词,安置、投放)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4单元12课苏武传课件(共30张PPT)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4单元12课苏武传课件(共30张PPT)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 大汗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 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 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 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 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 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做)伴,北顾中 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 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舞) 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 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 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 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 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 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富贵不能忘。
2、运用对比衬托,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张胜的贪生怕死 苏武的大义凛然 卫律的卖国求荣 苏武的高风亮节
2、运用对比衬托,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张胜的贪生怕死 苏武的大义凛然 卫律的卖国求荣 苏武的高风亮节 李陵的计较个人 苏武的忠君报国
3、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独特的内 心世界。
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 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 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 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 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 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 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 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 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 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 发生着变化。
情节
①武至匈奴,单于受赠 ②缑王谋反,张胜知之 ③谋反未果,欲杀汉使 ④舍生取义,匈奴医 ⑤卫律劝降,苏武不屈 ⑥北海牧羊,贫贱不移 ⑦李陵劝降,岿然不动 ⑧李陵再劝,忠诚如一 ⑨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武使匈奴,明.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 12 苏武传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栘.中( ) 斧钺.( ) 丈人行.( ) 没.胡中( )
缑.王( ) 厩.监( ) 遗.单于( ) 煴.火( )
弹劾.( ) 窥.观( ) 浞.野侯( ) 旃.毛( )
阏.氏.( ) 牧羝.( ) 旄.节( ) 雨.雪( ) 自分.已死( ) 霑.衿( )
第 5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动词,动手 动词,发出,派出 动词,揭露、暴露/动词, 招供,牵攀 动词,举、拿 动词,调转/动词,抵押 动词,判处 副词, 应当/名词,使者 动词,让 动词,派 动词,出使/介词,因为 连词,表 顺承 介词,凭借……的身份 介词,把/连词,以及 动词,牵连到 介词, 等到……时候
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
2.单于壮.其节
(
3.空以身膏.草野
(
4.反欲斗.两主
(
5.羝.乳乃得归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7.推堕.驸马河中溺死 8.得夜.见汉使 9.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10.兄弟亲.近.
5.太夫人已不.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5.请毕今日之
6.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7.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8.前以.降及物故
(
)
(
)
(
)
(
)
【答案】 1.“畔”通“叛”,背叛 2.“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3.“亡”通“无”,没有 4.“见”通“现”,表现 5.“ ”通“欢”,欢 乐 6.“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辞 别 7.“去”通“弆”,收藏 8.“以”通“已”,已经
7.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卧起操.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动用法 使……归 2.意动用法 以……为壮 3.使动用 法 使……肥沃 4.使动用法 使……相斗 5.名词作动词 生子 6.名词作 动词 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7.使动用法 使……堕 8.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9.名词作状语 向上 10.形容词作动词 做亲近之臣
第 3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虞常等七十人欲发.


发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

恐前语发. (

虞常果引.张胜


引引望.见佩廉刀颇自刺,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当汉谋亦杀留单之于以近相臣当,.当.死 (
( )

副有罪,当.相坐 (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

少以.父任


以匈乃奴遣(使武来以.,中汉郎亦将留使之持)以节.送相匈当奴使(留在汉者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

及及此.必卫律及.所我将降(者
( )

及.还,须发尽白 (
汤镬.( ) 更.嫁( )
【答案】 yí gōu hé yuè jiù kuī háng wèi zhuó mò yūn zhān yān zhī dī huò máo yù gēng fèn zhān
第 2 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2.与旃.毛并咽之 3.空自苦亡.人之地 4.信义安所见.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