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干支表PDF
六十甲子顺序表

壬子 癸丑 桑柘 木 甲寅 乙卯 太溪 水 丙辰 丁巳 沙中 土
戊午 已未 天上 火 庚申 辛酉 石榴 木 壬戌 癸亥 大海 水
年份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顺序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干支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干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丙子 丁丑 戊寅
六十甲子顺序表
年份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顺序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干支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顺序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干支 已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已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天干地支与属相对照表(2020年7月整理).pdf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3
学海无涯
1906 年 1 月 25 日 1907 年 2 月 12 日 1966 年 1 月 21 日 1967 年 2 月 8 日 丙午 火 马 1907 年 2 月 13 日 1908 年 2 月 1 日 1967 年 2 月 9 日 1968 年 1 月 29 日 丁未 火 羊 1908 年 2 月 2 日 1909 年 1 月 21 日 1968 年 1 月 30 日 1969 年 2 月 26 日 戊申 土 猴 1909 年 1 月 22 日 1910 年 2 月 9 日 1969 年 2 月 27 日 1970 年 2 月 5 日 己酉 土 鸡 1910 年 2 月 10 日 1911 年 1 月 29 日 1970 年 2 月 6 日 1971 年 1 月 26 日 庚戌 金 狗 1911 年 1 月 30 日 1912 年 2 月 17 日 1971 年 1 月 27 日 1972 年 2 月 14 日 辛亥 金 猪 1912 年 2 月 18 日 1913 年 2 月 5 日 1972 年 2 月 15 日 1973 年 2 月 2 日 壬子 水 鼠 1913 年 2 月 6 日 1914 年 1 月 25 日 1973 年 2 月 3 日 1974 年 1 月 22 日 癸丑 水 牛 1914 年 1 月 26 日 1915 年 2 月 13 日 1974 年 1 月 23 日 1975 年 2 月 10 日 甲寅 木 虎 1915 年 2 月 14 日 1916 年 2 月 2 日 1975 年 2 月 11 日 1976 年 1 月 30 日 乙卯 木 兔 1916 年 2 月 3 日 1917 年 1 月 22 日 1976 年 1 月 31 日 1977 年 2 月 17 日 丙辰 火 龙 1917 年 1 月 23 日 1918 年 2 月 10 日 1977 年 2 月 18 日 1978 年 2 月 6 日 丁巳 火 蛇 1918 年 2 月 11 日 1919 年 1 月 31 日 1978 年 2 月 7 日 1979 年 1 月 27 日 戊午 土 马 1919 年 2 月 1 日 1920 年 2 月 19 日 1979 年 1 月 28 日 1980 年 2 月 15 日 己未 土 羊 1920 年 2 月 20 日 1921 年 2 月 7 日 1980 年 2 月 16 日 1981 年 2 月 4 日 庚申 金 猴 1921 年 2 月 8 日 1922 年 1 月 27 日 1981 年 2 月 5 日 1982 年 1 月 24 日 辛酉 金 鸡 1922 年 1 月 28 日 1923 年 2 月 15 日 1982 年 1 月 25 日 1983 年 2 月 12 日 壬戌 水 狗 1923 年 2 月 16 日 1924 年 2 月 4 日 1983 年 2 月 13 日 1984 年 2 月 1 日 癸亥 水 猪 1924 年 2 月 5 日 1925 年 1 月 24 日 1984 年 2 月 2 日 1985 年 2 月 19 日 甲子 木 鼠 1925 年 1 月 25 日 1926 年 2 月 12 日 1985 年 2 月 20 日 1986 年 2 月 8 日 乙丑 木 牛 1926 年 2 月 13 日 1927 年 2 月 1 日 1986 年 2 月 9 日 1987 年 1 月 28 日 丙寅 火 虎
(完整)天干地支对照表及算法

天干地支对照表年的干支方法一: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方法二: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0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本人推荐这种方法方法三: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六十甲子表1 甲子 13 丙子 25 戊子 37 庚子 49 壬子2 乙丑 14 丁丑 26 己丑 38 辛丑 50 癸丑3 丙寅 15 戊寅 27 庚寅 39 壬寅 51 甲寅4 丁卯 16 已卯 28 辛卯 40 癸卯 52 乙卯5 戊辰 17 庚辰 29 壬辰 41 甲辰 53 丙辰6 已巳 18 辛巳 30 癸巳 42 乙巳 54 丁巳7 庚午 19 壬午 31 甲午 43 丙午 55 戊午8 辛未 20 癸未 32 乙未 44 丁未 56 已未9 壬申 21 甲申 33 丙申 45 戊申 57 庚申10 癸酉 22 乙酉 34 丁酉 46 已酉 58 辛酉11 甲戌 23 丙戌 35 戊戌 47 庚戌 59 壬戌12 乙亥 24 丁亥 36 已亥 48 辛亥 60 癸亥1,比如,记住几个特殊的年份如1984年为甲子年,类推1924,1864,1804,……均为甲子年。
六十甲子生肖干支年对照表

六十甲子生肖干支年对照表甲子1924 鼠甲申1944 猴甲辰1964 龙甲子1984 鼠甲申2004 猴乙丑1925 牛乙酉1945 鸡乙巳1965 蛇乙丑1985 牛乙酉2005 鸡丙寅1926 虎丙戌1946 狗丙午1966 马丙寅1986 虎丙戌2006 狗丁卯1927 兔丁亥1947 猪丁未1967 羊丁卯1987 兔丁亥2007 猪戊辰1928 龙戊子1948 鼠戊申1968 猴戊辰1988 龙戊子2008 鼠己巳1929 蛇己丑1949 牛己酉1969 鸡己巳1989 蛇己丑2009 牛庚午1930 马庚寅1950 虎庚戌1970 狗庚午1990 马庚寅2010 虎辛未1931 羊辛卯1951 兔辛亥1971 猪辛未1991 羊辛卯2011 兔壬申1932 猴壬辰1952 龙壬子1972 鼠壬申1992 猴壬辰2012 龙癸酉1933 鸡癸巳1953 蛇癸丑1973 牛癸酉1993 鸡癸巳2013 蛇甲戌1934 狗甲午1954 马甲寅1974 虎甲戌1994 狗甲午2014 马乙亥1935 猪乙未1955 羊乙卯1975 兔乙亥1995 猪乙未2015 羊丙子1936 鼠丙申1956 猴丙辰1976 龙丙子1996 鼠丙申2016 猴丁丑1937 牛丁酉1957 鸡丁巳1977 蛇丁丑1997 牛丁酉2017 鸡戊寅1938 虎戊戌1958 狗戊午1978 马戊寅1998 虎戊戌2018 狗己卯1939 兔己亥1959 猪己未1979 羊己卯1999 兔己亥2019 猪庚辰1940 龙庚子1960 鼠庚申1980 猴庚辰2000 龙庚子2020 鼠辛巳1941 蛇辛丑1961 牛辛酉1981 鸡辛巳2001 蛇辛丑2021 牛壬午1942 马壬寅1962 虎壬戌1982 狗壬午2002 马壬寅2022 虎癸未1943 羊癸卯1963 兔癸亥1983 猪癸未2003 羊癸卯2023 兔六十甲子纳音表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已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漳下水戊寅已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腊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已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砂石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已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已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太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已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干支纪年与公历换算

干支纪年与公历换算一、由公元推干支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
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一中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
由于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为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一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
余可类推。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干支。
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一中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干支:221÷60,余数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对应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对应的干支应为庚辰。
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
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干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一知该年对应的干支为壬戌。
其余可以类推。
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此外,由于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搭配而成,十天干按顺序循环使用。
也就是说,在干支纪年中,同一天干每十年出现一次,而公元纪年年数采用十进位制。
由此推知,某天干必然和公元年份某一固定的尾数(个位数)相对应,于是得出十天干与公元纪年的个位数对照表如下(表二):3,则对应天干是癸,余类推;凡公元前某年个位数为7,其对应的天干必为甲,若个位数是3,则对应天干是戊,余类推。
换句话说,凡干支纪年称甲某年(如甲子、甲寅)的,其对应的公元纪年的个位数必为4,若是公元前则应为7,其余参照表二类推。
天干地支对照表

天干地支对照表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十二生肖用于记年,天干地支计时。
导读(目录)天干1 2 3 4 5 6 7 8 9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读音: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天干的含义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地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地支的含义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 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丑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天干地支表(1624年-2043年)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624 1625 1626 1627 1628 1629 1630 1631 1632 163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1692 1693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 1903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十二地支与生肖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地支与生肖,十二地支也叫十二支。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趋势看,有关文史常识的题目几乎年年考,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在高三备考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记忆和训练,但要注意避免盲目性,同时要注意一些学习技巧。
比如有关如何推算天干地支方面的文章网上也有很多,但看了有些学生还是看不懂或是不会运用。
其实我们可以简化如下,通俗记忆:表一推算公式:天干= 年份尾数(如2009年尾数是9,对应天干即己)地支= 年份除以12所得余数(如2009÷12所得余数是5,对应地支即丑)因此2009年应该是己丑年。
附:有关天干地支的其它知识如下:干支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木
鼠
50
癸丑
木
牛
51
甲寅
水
虎
52
乙卯
水
免
53
丙辰
土
龙
54
丁巳
土
蛇
55
戊午
火
马
56
已未
火
羊
57
庚申
木
猴
58
辛酉
木
鸡
59
壬戌
水
狗
60
癸亥
水
猪
丁亥
土
猪
25
戊子
火
鼠26Leabharlann 己丑火牛27
庚寅
木
虎
28
辛卯
木
免
29
壬辰
水
龙
30
癸巳
水
蛇
31
甲午
金
马
32
乙未
金
羊
33
丙申
火
猴
34
丁酉
火
鸡
35
戊戌
木
狗
36
已亥
木
猪
37
庚子
土
鼠
38
辛丑
土
牛
39
壬寅
金
虎
40
癸卯
金
免
41
甲辰
火
龙
42
乙巳
火
蛇
43
丙午
水
马
44
丁未
水
羊
45
戊申
土
猴
46
已酉
土
鸡
47
庚戌
金
狗
48
辛亥
60天干地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60天干地支五行属相对照
【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阳干】甲、丙、戊、庚、壬
【阴干】乙、丁、己、辛、癸
【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我国古代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其中年代的记录是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
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
天干地支对照表

天干地支对照表天干什么是天干地支赵忠仁、黄兴亚-丙戌、赵光远、王九菊-壬子、赵光辉-乙卯、苗旺元-癸丑、赵琳-丁丑、赵玥-庚辰天干地支(英文是 Chinese Era [combination of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
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
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
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
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
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
六十干支表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六十干支表
甲子
0
乙丑
1
丙寅
2
丁卯
3
戊辰
4
己巳
5
庚午
6
辛未
7
壬申
8
癸酉
9
甲戌
10
乙亥
11
丙子
12
丁丑
13
戊寅
14
己卯
15
庚辰
16
辛巳
17
壬午
18
癸未
19
甲申
20
乙酉
21
丙戌
22
丁亥
23
戊子
24
己丑
25
庚寅
26
辛卯
27
壬辰
28
癸巳
29
甲午
30
乙未
31
丙申
天干地支对照表

1979年1月28日
1980年2月15日
己未
土
羊
1920年2月20日
1921年2月7日
1980年2月16日
1981年2月4日
庚申
金
猴
1921年2月8日
1922年1月27日
1981年2月5日
1982年1月24日
辛酉
金
鸡
1922年1月28日
1923年2月15日
1982年1月25日
1983年2月12日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合化
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
子丑合土,寅亥合木,戌卯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日月
相冲
甲—戊乙—已丙—庚丁—辛戊—壬已—癸庚—申辛—乙壬—丙癸—丁
地支六冲:
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寅申相冲,已亥相冲,辰戌相冲,丑未相冲
地支三合:
申子辰会成水局,亥卯未会成木局,寅午戌会成火局,巳酉丑会成金局,辰戌丑未会成土局(即为四库)
鼠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金
牛
1902年2月8日
六十甲子顺序表

壬子 癸丑 桑柘 木 甲寅 乙卯 太溪 水 丙辰 丁巳 沙中 土
戊午 已未 天上 火 庚申 辛酉 石榴 木 壬戌 癸亥 大海 水
年份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顺序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干支 已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已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六十 甲子
甲子 乙丑
庚午 辛未
丙子 丁丑
壬午 癸未
戊子 已丑
甲午 乙未
庚子 辛丑 壁上 土 壬寅 癸卯 金薄 金 甲辰 乙巳 覆灯 火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干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已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六十甲子顺序表
年份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顺序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干支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顺序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六十甲子干支纳数表

6\1
1\0
5\2
5\4
6\3
5\6
4\3
7\4
7\6
戊辰
7\0
6\7
5\4
0\3
8\0
5\8
7\4
7\2
8\5
7\0
6\1
9\2
己巳
9\2
9\2
4\7
3\2
2\5
0\6
3\6
9\6
8\0
0\7
5\8
8\0
庚午
7\6
1\0
0\4
7\6
1\0
4\7
1\4
5\4
0\8
9\1
2\9
3\6
辛未
4\0
0\4
4\8
9\4
1\9
3\2
1\5
8\3
0\3
3\7
8\0
3\8
甲申
3\7
6\3
0\2
6\0
0\6
3\0
5\4
3\7
0\5
9\5
1\9
1\7
乙酉
6\0
5\9
8\1
1\0
8\1
1\8
5\8
0\6
5\9
3\7
7\3
0\2
丙戌
1\9
8\1
7\0
9\2
7\1
0\3
3\9
7\6
1\8
8\0
5\9
5\1
丁亥
2\7
0\8
3\6
5\7
4\9
8\1
2\6
3\0
8\3
5\2
5\7
2\1
六十甲子顺序表

壬子 癸丑 桑柘 木 甲寅 乙卯 太溪 水 丙辰 丁巳 沙中 土
戊午 已未 天上 火 庚申 辛酉 石榴 木 壬戌 癸亥 大海 水
年份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顺序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戌 已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顺序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干支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干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已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六十甲子顺序表
年份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顺序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干支 已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已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六十甲子中气、干支、司天、在泉、年份对照表

六十甲子中气、干支、司天、在泉、年份对照表中气土太过金不及水太过木不及火太过土不及金太过水不及木太过火不及干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司天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在泉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太阴湿土年份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干支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司天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在泉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年份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干支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司天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在泉厥阴风木太阴湿土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太阴湿土太阴湿土少阳相火年份1824 1825 1826 1827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干支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司天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在泉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年份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 190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干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司天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在泉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年份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干支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司天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在泉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年份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电子表格根据年计算甲子

六十甲子与年份对照表1.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辛亥》的辛亥年是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3=”故《戊戌变法》是年。
60年甲子表五行。
2.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
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除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年:÷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六十甲子年龄生肖对照表。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
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
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
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
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六十甲子年龄推算口诀。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30六十花甲子口诀歌要背。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乙木身弱见水就发。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60年甲子表对年份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十干支表
在我国传统习惯上,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天干,也叫十干;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也叫十二支(十二支也是用来纪时的)。
它们都是作为表示次序的符号。
拿十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十干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配成六十组,叫干支,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多用来纪年,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附:旧时辰与新时刻对应
子时(23∶00—1∶00) 丑时(1∶00—3∶00) 寅时(3∶00—5∶00)
卯时( 5∶00—7∶00) 辰时(7∶00—9∶00) 巳时(9∶00—11∶00) 午时(11∶00—13∶00) 未时(13∶00—15∶00) 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 戌时(19∶00—21∶00) 亥时(21∶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