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

合集下载

[专题范文]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专题范文]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专题范文]老舍的作品有哪些老舍的作品有哪些问题:老舍的作品有哪些?答案: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相关阅读】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

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满族,祖籍北京。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他于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

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作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透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一样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

简述老舍创作的主要成就

简述老舍创作的主要成就

简述老舍创作的主要成就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创作涉及小说、戏剧、散文等多个领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文将从老舍创作的主要成就入手,对其作品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

一、小说方面1.《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贫苦工人骆驼祥子为主人公,描写了他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存的艰辛历程。

通过对祥子命运的揭示,老舍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并传递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2.《茶馆》《茶馆》是老舍另一部重要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以一个北京茶馆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内外各种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上各种阶层、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状况。

这部小说在揭示当时社会现实的同时,也表现了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戏剧方面1.《骆驼祥子》除了小说,《骆驼祥子》还被改编成了著名的话剧。

这部话剧于1958年在北京首演,一经上演便引起轰动。

它不仅保留了原著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通过舞台表演将这些元素生动地呈现出来。

这部话剧不仅是老舍戏剧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2.《雷雨》《雷雨》是老舍另一部著名的话剧作品。

它以一个普通家庭为背景,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复杂关系和各自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上各种矛盾冲突和人性弱点。

这部话剧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三、散文方面1.《丰乳肥臀》《丰乳肥臀》是老舍的一部重要散文集。

这部作品以老舍的家庭为背景,通过对家族历史和亲人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上各种矛盾和变化。

这部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创新性,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2.《茶馆杂记》《茶馆杂记》是老舍另一部著名的散文集。

这部作品以老舍在北京茶馆中观察到的各种人物和事件为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整理和加工,呈现了当时北京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舍的代表作品

老舍的代表作品

⽼舍的代表作品⽼舍的代表作品 ⽼舍是⼀个极富有幽默感的⼈,他的⽂章有时很幽默,有时有有点忧伤。

下⾯和⼩编⼀起来看⽼舍的代表作品,希望有所帮助!⽼舍的代表作品: ⽼舍的代表作品: ⽼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说《骆驼祥⼦》、《赵⼦⽇》、《⽼张的哲学》、《四世同堂》、《⼆马》、《⼩坡的⽣⽇》、《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珍珠》、《⾯⼦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学《⽆名⾼地有了名》,中篇⼩说《⽉⽛⼉》、《我这⼀辈⼦》、《出⼝成章》,短篇⼩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车集》、《贫⾎集》及作品集《⽼舍⽂集》(16卷)等。

他于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

五四新⽂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学,恭恭顺顺地侍奉⽼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的⼈⽣信条中惊醒;⽂学⾰命的勃兴,⼜使他“醉⼼新⽂艺”,由此开始⽣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4年,⽼舍赴英国伦敦⼤学东⽅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学。

⾃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说:《⽼张的哲学》对乌烟瘴⽓的教育界作了⽣动的揭露; 《赵⼦⽈》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诩其实醉⽣梦死的青年学⽣; 《⼆马》的主⼈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产的社会⼟壤⾥培植出来的“出窝⼉⽼”的畸形⼼态——都以清脆的北京⼝语,俏⽪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

3部作品陆续在《⼩说⽉报》上连载后,引起⽂坛的注⽬。

1926年⽼舍加⼊⽂学研究会。

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

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坡的⽣⽇》。

1930年7⽉起,到济南齐鲁⼤学任教。

老舍的作品集

老舍的作品集

老舍的作品集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老舍的作品集:1.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底层工人骆驼祥子为了赚钱而不断努力的故事。

小说的主题是生存与尊严的关系,展现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2. 《茶馆》《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反映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话剧。

讲述了一个北京茶馆里面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经历。

该剧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深刻探讨,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矛盾。

3. 《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的又一部经典小说,它描绘了一家四代同堂的京城士族家庭的生活和矛盾。

小说以家族关系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伦理的演变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家庭问题。

4. 《老雷头》《老雷头》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之一,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小说通过描绘一个农民自发组织农村起义的故事,表现了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问题。

5. 《寒夜》《寒夜》是老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出门打牌的懒汉在一次大雪天里的遭遇。

小说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现了人性中的懒惰和贪婪,探讨了人们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6. 《龙须沟》《龙须沟》是老舍的一部反映中国城乡关系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众刚刚从城市来到农村的知识分子与当地农民的矛盾。

小说通过对中国城乡关系的深刻分析,揭示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7.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是老舍的散文集,收录了老舍的多篇散文作品。

这些散文描写了老舍对过去的回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老舍的文学才华和情感世界。

以上是老舍的作品集,这些作品无论在文学价值还是历史价值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深刻刻画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反映了中国文化和人性的多元化。

老舍的著名作品

老舍的著名作品

老舍的著名作品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至今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他的作品涉及广泛,包括小说、戏剧、散文等多种文体,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本文将以《老舍的著名作品》为题,介绍老舍的几部代表作品。

一、《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一个驮夫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小说中的主人公祥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苦难和磨难。

他为了摆脱贫穷而不断努力工作,但却在社会的阶级压迫和人性的丑恶中逐渐堕落,最终走向了悲惨的命运。

这部小说的描写手法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节跌宕起伏,是一部具有强烈社会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

二、《茶馆》《茶馆》是老舍的另一部代表作,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戏剧以一个北京茶馆为背景,通过描写茶馆里的人物形象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茶馆老板王四爷是这部戏剧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聪明能干、口才了得的人物,通过他的口舌之利,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

这部戏剧的语言生动幽默,情节紧凑曲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丑恶。

三、《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以一个封建大家族为背景,通过描写家族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小说中的主人公王家福是一个性格复杂、矛盾重重的人物,他在家族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但却在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阶级斗争中逐渐堕落。

这部小说的描写手法细腻入微,语言生动有力,情节曲折跌宕,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

四、《雷雨》《雷雨》是老舍的一部著名戏剧,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戏剧以一个小城镇为背景,通过描写当地的官场和家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

戏剧中的主要人物有陈老先生、邱太太、吴老爷等,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命运。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男,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及文学理论家。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个文学领域,是中国20世纪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介绍老舍的一些代表作品,包括小说、戏剧、散文等。

以下为具体内容:一、小说作品1.《骆驼祥子》:这是老舍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北京城内的贫民窟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下普通人的辛酸和无奈。

小说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深深打动了读者。

2.《四世同堂》:这部小说是老舍的长篇家族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一个北京传统四合院为背景,通过讲述几代人在同一个院落生活的故事,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态度,呈现出了中国城市百年风貌的变迁。

二、戏剧作品1.《茶馆》:这是老舍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北京一家茶馆为背景,通过描绘店主运营茶馆的艰辛、客人的喜怒哀乐以及政治和社会的变迁,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普通百姓的悲惨命运。

2.《老马家的女儿》:这是一部展现市井生活的戏剧作品。

剧中通过女主人公老马家的生活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下普通人民的苦难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渴望。

三、散文作品1.《胡同里的日子》:这是老舍的散文集,收录了他在北京生活期间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感悟。

书中以散文形式写就了北京胡同的景物、人物和风土人情,展现了老北京的生活面貌和特色文化,充满了亲切感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2.《故都的秋》:这也是老舍的一部散文集,他用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对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的深厚情感。

书中的散文以对北京的赞美和思考为主线,通过描写城市的风景和人物,传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总之,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和散文等多个领域,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深深地触动了读者。

老舍简介及主要作品

老舍简介及主要作品

老舍简介及主要作品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的代《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残雾》(话剧)1940,商务《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惶惑》(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偷生》(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月牙儿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老舍选集》1951,开明《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老舍短篇小说》19567,人文《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茶馆》(话剧)1958,戏剧《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正红旗下》(长篇小说,遗著,未完)《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老舍新诗》1983,花山《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老舍散文》1984,百花《老舍经典作品选》2002,当代世界《草原》未知老舍的文学思想成分复杂,现代文学史中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里,他的派别色彩不明显,虽然他对左派的革命领导文学的艺术指导方式及其他艺术和思想上的主张颇有微词。

老舍的散文作品

老舍的散文作品

老舍的散文作品1、《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

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

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2、《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

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宗月大师》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散文,收录于《老舍散文》中。

老舍精彩地塑造了“刘大叔”这个人物形象,整篇文字如汩汩的泉水,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语言朴实无华.大俗大雅,有着天然去雕饰的美。

4、《我的母亲》是小说家老舍的作品。

《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

文章中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

在文中,老舍细细地描述了母亲的性格,她勤劳、热心、疼爱儿女。

母亲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

这篇文章的风格是纯朴而清新的。

语言随情而发,自然朴素,字字句句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深之语;结构任性而为,平实流畅。

结尾处,一声沉痛的叹息,明白如话,却是意悲而远,感人至深。

5、《想北平》是老舍创作的文学作品。

作者身处异地,在战乱的岁月中,思念他挚爱的北平。

通过北平与巴黎的对比,深深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眷恋之情。

本文于2004年入选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教科书。

《想北平》的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

通白是为了加强作品的生活气息,使它亲切感人,也是锤炼语言的结果。

现当代文学——老舍

现当代文学——老舍

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曾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成名作(1926-1929)《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亦称“旅英三长篇”奠定了老舍幽默小说家的地位,继承了五四启蒙主义的文学传统,也继承了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题。

鼎盛期(30年代中期):《骆驼祥子》《猫城记》《月牙儿》《断魂枪》《柳家大院》等。

《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

40年代: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火葬》等建国后:第二次创作高峰,话剧《龙须沟》《茶馆》,长篇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未完)。

老舍笔下的市民社会(一)老派市民老舍笔下最丰满、生动的形象系列。

总体文化背景: “衣”者心态。

特点:善良、热忱、迁腐、保守、落后。

代表人物形象: 《二马》中的老马; 《牛天赐传》的牛老者;《四世同堂》的祁老太爷、祁天佑父子;《离婚》的张大哥、老李。

(二)新派市民老舍笔下讽刺性鲜明的一类背景特征:中国城市资本主义和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市民阶层文化意识变得驳杂;1、恶少型洋奴:殖民地中国的产物,受西方资本主义观念影响;唯利是图、道德沦丧、寡廉鲜耻、行径卑劣《离婚》小赵、《赵子曰》欧阳天风等2、洋派青年:向往西方物质文明,对西方进步思想缺乏深刻理解;只取皮毛美化自己、装点门面。

《离婚》:张天真,《牺牲》:毛博士,《善人):穆女士等(三)城市贫民在老舍“市民世界”里占有特殊位置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突出表现了老含艺术的批判性:具有浓烈的悲剧性《骆驼祥子》祥子、小福子;《月牙儿》“我”与母亲;《四世同堂》小文夫妇、小崔等《月牙儿》:两母女相继沦为暗娼的故事月牙儿的多种功能:主人公缺憾人生的象征;表现主人公不同时期的心境;串联小说结构。

散文诗型小说:第一人称“我”叙述,抒情性强,具有感染力。

(四)理想市民带有浓重理想色彩、与老含所受市民文学熏陶有关。

老舍作品

老舍作品

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

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满族,祖籍北京。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1)在人境(2),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3)?心远地自偏(4)。

采菊东篱下,悠然(5)见南山。

山气(6)日夕(7)佳(8),飞鸟相与(9)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0)。

1.结庐: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2.人境:人世间。

3.尔:这样。

4.心远地自偏:心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5.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6.山气:指山中景象,气息。

7.日夕:傍晚。

8.山气日夕佳:山上的云气傍晚时很美。

9.相与:结伴而归。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说出来却忘了要说的话。

此中,上面描述的景物之中。

真意,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辨:辨识。

诗人本想说一说这种“真意”,却没有说,因为他认为既然已经领悟到了,就不需用言词来表达了。

6译文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

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

(傍晚南山)山气氤氲(yīn yūn ),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

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此中:此时此地的情景,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①花草埋幽径,晋代②衣冠③成古丘④。

老舍所有的作品

老舍所有的作品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的代《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残雾》(话剧)1940,商务《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惶惑》(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偷生》(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月牙儿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老舍选集》1951,开明《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老舍短篇小说》1956,人文《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茶馆》(话剧)1958,戏剧《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正红旗下》(长篇小说,遗著,未完) 《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老舍新诗》1983,花山《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老舍散文》1984,百花《老舍经典作品选》2002,当代世界《草原》。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那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老舍的代表作品,希望能帮到你。

老舍的代表作品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

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

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

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

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

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舍的人物评价胡风:“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

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

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

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

”“舍予是非常欢喜交友,最能合群的人,但同时也是富于艺术家气质,能够孤独的人”。

“舍予是尽了他的责任的,要他卖力的时候他卖力,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时候他委曲求全……特别是为了公共的目的而委屈自己的那一种努力,就我目接过的若干事实说,只有暗暗叹服包在谦和的言行里面的他底舍己的胸怀。

老舍经典散文

老舍经典散文

老舍经典散文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京味语言、深沉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浓厚而著称。

以下列举几篇老舍的经典散文:
1. 《想北平》:这是老舍表达对故乡北京深深眷恋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北平(即北京)四季风物、日常生活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挚爱之情。

2. 《济南的冬天》:在这篇文章中,老舍以济南冬季特有的景色为背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静谧而又温暖的画面,赞美了济南冬日之美。

3. 《我的母亲》:老舍深情回忆了自己的母亲,通过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沉而崇高的敬爱与怀念,展现了一位普通劳动妇女的伟大形象。

4. 《猫城记》:虽然这部作品形式上更接近小说,但其寓言式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讽刺意味也使它具有很高的散文价值,反映了老舍对于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

5. 《五月的青岛》:在这篇散文中,老舍以青岛的五月风光为切入点,抒发了他的个人情感,并赞美了青岛这座城市自然与人文景观的魅力。

6. 《小病》:在该文中,老舍借由自己生病的小事,既描述了病中的感受与思考,又借此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以上是老舍众多优秀散文作品中的一部分,每一篇都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流露。

供参考。

老舍的文学常识

老舍的文学常识

老舍的文学常识关于老舍的文学常识1、《我的母亲》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2、《好雪片片》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3、《卖白菜》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

代表作有《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檀香刑》《酒国》《生死疲劳》《蛙》。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男作家,中国台湾当代散文作家。

5、《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处女作《昆仑殇》,主要代表作品《红处方》《血玲珑》《预约死亡》6、《哦,香雪》铁凝,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著作《玫瑰门》、《麦秸垛》7、《项链》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期最负盛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9篇中短篇小说,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成名作:《羊脂球》长篇:《一生》《俊友》等中短篇:《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8、《荷花淀》孙犁,原名孙树勋,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主要作品有《芦花荡》《相片》《报纸的故事》《白洋淀纪事——采蒲台的苇》9、《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诗探索》杂志主编。

10、《拿来主义》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我们学过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故乡》等。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老舍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剧作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和推崇。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思想深度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多样性。

下面是老舍的一些代表作品:1.《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他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祥子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下奋发图强,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

小说以其逼真而又深刻地刻画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展现了人性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和温情。

2.《茶馆》《茶馆》是老舍最著名的话剧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晚清末年的一个茶馆为背景,通过茶馆里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展现了社会的沉沦和人性的悲喜。

剧中刻画的各色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生动风趣,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同时也反映了老舍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和思考。

3.《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之一,以一个典型的北京大家庭为背景,讲述了其中几代人的生活和命运的故事。

小说以精湛的笔墨描绘了不同年龄、不同生活阶层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寓意深远。

4.《贺老太太》《贺老太太》是老舍的一部喜剧,讲述了贺老太太出门办事时经历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

通过这个故事,老舍既展现了人物的喜剧性格和情节的幽默,又间接地揭示了社会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

5.《马路天使》《马路天使》是老舍的短篇小说之一,以北京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个父亲和女儿的温馨故事。

通过对孩子的天真和父亲的悉心呵护描写,老舍让读者感受到了父爱与亲情的珍贵和深刻。

总结一下,老舍的代表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个文学类型,在刻画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多样性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创作手法。

通过他的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思考那个时期的社会和个体的生存状态,感受到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老舍的其他作品

老舍的其他作品

老舍的其他作品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戏剧家和翻译家。

他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广为人知,但他的其他作品同样值得关注和探索。

一、小说作品除了《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外,老舍还创作了许多其他小说。

其中,《骆驼祥子》之后,老舍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龙须沟》,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的生活和命运。

这部小说描写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对命运的无奈,有着深刻的社会寓意。

此外,老舍的短篇小说也不容忽视。

他的短篇小说集《马路天使》、《鸟语花香》、《吃水不忘挖井人》等,描绘了上海城市的生活和人物,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矛盾、心理变化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短篇小说充满了幽默和讽刺,是他文学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散文作品老舍的散文作品也很有特色。

他的散文大多是以生活为主题,写实、生动、自然,充满了诗意和人文关怀。

他的散文集《雨巷》、《茶馆后》等,记录了上海的街巷、人物和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他的散文充满了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可谓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三、戏剧作品老舍的戏剧作品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除了《茶馆》之外,《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也被改编成戏剧。

他的戏剧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元性。

他的戏剧创作充满了现实主义风格,同时也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戏剧性。

除了这些代表性的作品外,老舍还有一些其他的作品,如译作、儿童文学作品等。

他的翻译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他翻译的莎士比亚的戏剧。

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老残游记》。

这部小说以一个老残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旅行经历,描绘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之,老舍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戏剧、译作、儿童文学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他的作品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学的珍贵财富。

老舍的主要著作

老舍的主要著作

老舍的主要著作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他的文学创作丰富多彩,不仅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而且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语言风格。

下面是老舍的主要著作:
1. 《茶馆》:这是老舍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之一,讲述了晚清时期一个茶馆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展示了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丑恶。

2. 《骆驼祥子》:这是老舍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伟大的奋斗者的悲惨命运。

小说以骆驼祥子为主人公,描写了他的艰难路程和人生经历,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与不公。

3. 《四世同堂》:这是老舍的一部家庭小说,讲述了一个北京四合院里四代人的故事,展示了北京城市文化和中国传统观念的变迁。

4. 《长者》:这是老舍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的一些随笔和回忆录。

这些散文反映出老舍的思想深度和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关注。

老舍的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问题,也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依然受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的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祥子从农村带着素朴和固执来到了军阀混乱的北平,以拉洋车为生的他,立志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洋车的上等车夫。

在被乱兵抓走,失去新买洋车之后,他并不灰心,但他拼命攒下的钱被侦探洗劫一空。

后来,以与虎妞的畸型婚姻为代价,他又拉上了属于自己的洋车,但虎妞的死使他人财两空。

连受打击,加之失去心爱的小福子,他心中的最后一朵火花也熄灭了。

他由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主旨:有力的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行。

(3)次买车又(3)次卖车(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是本书的线索
主旨:通过祥子和虎妞的悲惨命运,有力的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行线索:祥子买车为线索,贯穿全文。

《四世同堂》除前面的序外,分为三部,分别为: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

本作品的时代背景为抗日战争时期,时值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描述了北平一条胡同(“羊圈”,即如今的小杨家胡同和大杨家胡同)的居民在沦落为亡国奴之后发生的故事,主要书写了祁姓家族四代人所遭受的种种哀痛和不幸,着重刻画了祁瑞宣这一苦闷的角色,揭发了日本军团的残暴和虚假和平的阴谋,塑造了诸如祁瑞宣、钱默吟、李四爷等等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在国难当头之际,有的因家庭拖累而不能逃出北平去参军,却以各自的方式帮助国家;有的在白色恐怖之下,仍然坚持传统的礼义廉耻,相互关爱和帮助。

同时,作者也塑造了鲜明的反派角色如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等等,他们甘愿沦为汉奸,不顾廉耻,自私自利,极尽谄媚巴结之能事,道尽了世态炎凉。

胡絜青(老舍夫人)在《四世同堂·前言》写道:“小说就是通过这些人的故事,抒写了北平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的凶残、虚伪和无耻。

”茅盾近乎以写史的态度创作小说。

《子夜》的情节,是被镶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这一真实的历史时空里的。

它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工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开始,赵伯韬拉扰吴荪甫进行公债投机,而吴荪甫又联合其他资本家组成信托公司,想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因而与赵伯韬产生了矛盾。

赵伯韬依仗外国的金融资本做后台,处处与吴荪甫作对,加上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的工人怠工、罢工,尽管吴荪甫和同伙竭尽全力,拼命挣扎,最后也没有改变全盘失败的命运。

这幕悲剧说明,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控制、压迫下,中国的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

原著背景广阔,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语言简洁,细腻,人物性格鲜明,心理刻画生动。

本书虽是简写本,仍可约略观赏到原著的艺术风貌。

小说中描写的一些情景,如公债交易、蒋冯阎大战等,都是有据可查的真实的史实。

《子夜》把这类非虚构性的话语引进小说,与虚构性话语融汇、辉映,应该说是相当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文体试验。

《子夜》的史诗品格,无疑得益于“诗”与“史”两种语言巧妙调适与组合。

《子夜》在整体布局上具史诗般宏阔,但细节描写的笔触又极为委婉细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颤动的波纹。

这一特点,早在三十年代,吴宓先生就
曾指出过并大加赞赏,称《子夜》“笔势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喷薄,不可控搏。

而其细微处复能婉委多姿,殊为难能可贵。

”茅盾认为吴宓的评论真正体会到了“作者的匠心”。

《我走过的道路》。

《子夜》是茅盾的里程碑式的现实主义力作。

作品以"子夜"为名,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

它通过对中国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矛盾的全景式大规模的艺术描写,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的生动描写,艺术、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中国不可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越来越殖民地化。

在军阀混战、农村经济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使中国民族工商业空前危机的社会大动荡、大危机、大转变的政治局势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角斗中,最终只能走向买办化或破产的历史命运。

从而以艺术的形式回击了托派鼓吹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

巴金《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的写出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高老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和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义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只是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宇罪恶的封建家族的决裂。

朱自清《背影》主题思想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反映父爱的真挚。

《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和宝钗婚姻悲剧为中心,写了贾府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大家庭的衰败过程,广泛暴露了封建末世的腐朽黑暗,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趋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改变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

它是一部彻底的反封建之作,真正突破了封建的陈腐观念,挣脱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和束缚,在封建的重重铁幕中透出一道民主的折光,闪烁着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

《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直接地描写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描写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展示了宏伟壮丽、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活场面。

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历史真实,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

小说描写从高俅到郑屠之流上上下下各色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由他们组成了一个黑暗统治网,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农民革命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

《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天宫、地府统治者,专“与人间抱不平”,“济困扶危,恤孤念寡”的英雄形象;表现出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同时也表现出了封建
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暗含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批判态度。

望采纳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曹禺《雷雨》表现封建资本家与下层劳动人民的在阶级思想与思想意识上的对立,暴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

标题雷雨,象征在半半社会沉闷的气氛里,一场暴风骤雨似的斗争即将到来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恋爱自由,批判封建迷信和包办婚姻
郭沫若: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

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

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