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想北平——老舍-赏析

想北平——老舍-赏析

【作品原文】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

让我单摆浮搁地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的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我的母亲。

怎样爱?我说不出。

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

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

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象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可是我说不出来!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老舍《春风》详细解析

老舍《春风》详细解析

老舍《春风》详细解析老舍先生的作品《春风》并不是一部广为人知的作品,老舍最为著名的小说是《骆驼祥子》、《茶馆》等。

《春风》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描绘春天景色的散文,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三月。

这篇文章以独特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春风的特点和魅力,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篇散文的原文及详细解析:一、《春风》作品原文:“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

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

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

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

济南的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

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

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

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

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

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目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

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

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香,同情的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

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

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的刮。

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

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的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

老舍作品《草原》赏析

老舍作品《草原》赏析

老舍作品《草原》赏析第一篇:老舍作品《草原》赏析【1、《草原》作品原文】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

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紫塞,紫塞,谁说的?这是个翡翠的世界。

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啊!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

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公社了。

忽然,象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

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

她就是陈旗的人,鄂温克族。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老舍《济南的冬天》赏析(精选6篇)

老舍《济南的冬天》赏析(精选6篇)

老舍《济南的冬天》赏析老舍《济南的冬天》赏析(精选6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舍《济南的冬天》赏析篇1我们都领教过“寒冬”的淫威。

然而,济南虽位“在北中国”,冬天却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是那么笑容可掬,“慈善”可亲。

读罢老舍的名作《济南的冬天》,印象是如此的鲜明。

作者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平度过的,20年代至抗战前夜,他执教于英国伦敦大学和齐鲁大学、山东大学。

北平、伦敦、济南,先后成为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

因此,他获得了评判对比的资格。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如果“不刮风”,便堪称“奇迹”,那么“没有风声”就应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作者对济南冬天“没有风声”,感受这么深切,是不难理解的。

当时,作者是从雾都伦敦回到“响晴”的济南的,这就不能不在心理上形成又一个强烈的对比:“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为了强调这种异常鲜明的感受,作者继而就将“热带的地方”同“北中国”的济南作了第三个对比,以热带地方日光“毒”得“叫人害怕”作反衬,突出了济南的冬天能有“温晴的天气”之可爱。

至此,既有“奇迹”,又有“怪事”的济南,其暖冬的特点已经跃然纸上,未措“慈善”之辞而已见“慈善”之状。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作品接着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

作者先为读者勾勒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何等恬静,静到压根儿“没有风声”;又何等明媚,全在“天”底下,真正是“响晴”。

老舍《茶馆》赏析

老舍《茶馆》赏析

1.戏剧冲突。

都是由戏剧冲突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从全局看,其中的人物之间没有直接的、具体的冲突。

手法独一无二,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

表现剧情简单容易,全剧主要描写三个时期即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的变化,为人物的行为设置层层障碍,人物表现了当时所处的社会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两者相辅相成。

通过茶馆里各阶级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变化,揭示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剧中人物与人物的每一个冲突都暗示人民与时代的冲突。

这一特定的冲突在剧中表现为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贯穿全剧,而是分散穿插若干个生活画面,构成一幅巻轴画,画轴的展示即为情节的发展。

全剧相当于是通过写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来反映这个时代的政治面貌。

2.戏剧中的人物。

《茶馆》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大多个性鲜明,都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反映畸形的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小小茶馆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其一,有“小中见大”的特色。

尽管茶馆人多,有很多三教九流,看是写的是小人物的生活,实质非然。

那一桩桩一件件带着反常滋味,也带有几分滑稽色彩的小情节,全都是荒唐年头生出来的稀奇景致。

《茶馆》对旧社会民众精神危机的刻画,主要是借助剧中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来完成的。

他们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

我本人虽然着实去了解过老舍先生的这部作品,略知一二,可是他生活的时代与我生活的时代大不相同,所以对于他如此塑造剧中人物的性格的意指和用意本人还是不能深会,但对于剧中那点颇有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还是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发人深思。

他们的表现让我觉得人的精神危机真的是时代文化危机的一部分。

其二,子承父业。

作品采取让丑类人物在职业上大多父子间“世袭罔替”的身份安排,都是父一辈、子一辈地连续着,透过这伙社会渣滓不但无耻而且又略微有所变化的言行,观众可以看出一些社会变化来。

老舍的作品分析~

老舍的作品分析~

老舍的作品分析第一部:《二马》。

它讲述的是老马先生为继承哥哥的遗产,一家小古玩铺子,带着儿子小马,飘洋过海到了伦敦。

二马爷俩儿与寡妇温都太太及他的女儿的爱情悲剧故事。

我们演的这一幕是:节选于小说开头的片段,即伊牧师如何向寡妇温都太太介绍老马父子,温都太太认为中国人很可怕可怕,杀人放火带吸毒,天底下的坏事没中国人不干的,伊牧师想方设法地说服温都太太,希望寡妇温都太太能够让寄居在家里这一片段。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温都太太对中国人的不屑、鄙视。

通过这一片段,可以看出他们还没来之前,外国人就已经有了这么多歧视,可见他们住了之后,还会有更多不友好的事情发生,也就预示了故事结局的悲剧性。

我们不难看出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成见与偏见,谴责了英国社会中的民族文化偏见,表达了青年老舍朴素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爱国主张。

在《二马》这篇文章中,老舍是既有批评,又有赞扬。

马则仁热爱故土,却缺乏现代民族国家观念,以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无为态度善待不善的外国人。

老舍在批评马则仁缺少民族国家观念中,积极应对民族生存处境危机问题,从中也展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所承受的历史进化论的思想压力;老舍又在肯定凯萨琳超越国族界限、超越体制限制的思想中,展现了超越狭隘民族主义、超越历史进化论的思想深度。

《二马》中马则仁的核心性格是闲适无为。

其基本的人生态度表现为:一是以无为的、审美化的态度对待商业工作,二是心无芥蒂地善待歧视中国人的英国人。

马则仁不以是否赢利而以雅俗来评判商业活动,还时时抛下商业工作而沉湎于种花、遛狗。

老舍用自己那独特的幽默风格,以幽默的态度讽刺老马商业工作中的审美化追求,隐含作者并没有像古典诗人那样去批判商业世界的功利、庸俗,从个性生存和民族生存的实际出发,批判马则仁把商业工作审美化所造成的生存无力。

文本对待闲适无为的审美化人生态度,并不止这一基于民族生存危机的反思性的国民性批判思路。

把种花、遛狗确认为老马的爱情基础,认为它是中英共通的普遍人性,《二马》文本显然在普遍人性关怀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层面上,为中国传统的闲适优雅的人生态度在现代文化构成中留下了位置。

老舍《我敬爱的亲人》原文及赏析

老舍《我敬爱的亲人》原文及赏析

老舍《我敬爱的亲人》原文及赏析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

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和话剧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话剧之父”。

《我敬爱的亲人》是老舍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对他敬爱的亲人——母亲的回忆和思考。

原文
{原文内容}
赏析
《我敬爱的亲人》是老舍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品。

整篇文章通过主人公对母亲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无尽敬爱和怀念之情。

文章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母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

母亲默默地为家庭付出,细心照料儿子的生活,给予他无私的爱和支持。

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描写母子之间的亲情,作者让读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作者的细腻描写使读者产生共鸣,唤起了人们对亲人的珍视和敬爱之情。

此外,文章中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深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通过对母亲的回忆,作者反思了自己对母亲的关怀是否足够,对母亲的爱是否得到充分表达。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文字简练。

作者通过简短的篇幅,表达了对亲人的敬爱之情,同时也引起人们对生命和亲情的思考。

结论
《我敬爱的亲人》是一篇让人动容的散文作品。

通过对母亲的回忆和思考,作者向读者传递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篇作品深情而朴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舍的散文老舍作品赏析简短 老舍写的优美散文(优秀5篇)

老舍的散文老舍作品赏析简短 老舍写的优美散文(优秀5篇)

老舍的散文老舍作品赏析简短老舍写的优美散文(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老舍的散文老舍作品赏析简短老舍写的优美散文(优秀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老舍文学思想赏析

老舍文学思想赏析

老舍文学思想赏析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号舍予居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作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等多个领域,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老舍的文学思想深刻而富有独特性,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老舍的文学思想出发,对其进行赏析。

一、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老舍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他的小说《骆驼祥子》就是对旧中国社会的生动写照,通过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展现了旧中国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在小说中,祥子为了生存不惜偷盗,最终却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老舍通过小说展现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无奈,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此外,老舍的剧作也充分展现了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他的代表作《茶馆》就是对当时社会的生动写照,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和各种各样的客人的对话,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性思考深入人心。

可以说,老舍的作品无一不在反映和批判当时社会的现实,这也是他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

老舍的作品中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也是一大特点。

他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在小说《四世同堂》中,老舍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描写,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人性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在剧作《雷雨》中,老舍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邪恶的并存,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索。

老舍的作品中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注和理解,也是他文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更是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

三、对文学的追求和创新。

老舍的文学思想还体现在对文学的追求和创新上。

他在文学创作上不断追求突破和创新,尝试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力求使自己的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和独特性。

他的小说《骆驼祥子》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使整个故事更加客观和真实;而《四世同堂》则采用了多角度叙述的方式,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猫城记赏析

猫城记赏析

《猫城记》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具有讽喻和科幻色彩的长篇小说。

在这部作品中,老舍通过游记式的结构,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猫国世界。

首先,从主题上看,《猫城记》深入探讨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以及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

在猫城中,猫们过着与人类相似的生活,有着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这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虚伪、贪婪和自私等负面现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真诚、善良和勤劳等品质的追求。

这种对比使得猫城的描绘更具有讽刺意味,从而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其次,从风格上看,《猫城记》的幽默诙谐笔调也是其独特之处。

老舍巧妙地运用了讽刺手法,将猫城的奇幻色彩与现实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对比,从而达到了辛辣讽刺的效果。

同时,老舍通过猫们的态度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真诚、善良、勤劳等品质的追求。

这种寓庄于谐的风格使得《猫城记》在具有讽刺意味的同时,也充满了深刻的社会寓意。

此外,从人物塑造上看,《猫城记》中的猫们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这些猫们不仅拥有与人类相似的思想情感,还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例如,有的猫追求自由和冒险,有的猫崇尚权力与利益,还有的猫坚守道德底线,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在猫国中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

通过这些猫们的形象塑造,老舍成功地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冲突和道德困境。

最后,从情节安排上看,《猫城记》充满了惊险和悬念。

从“我”飞离地球开始,到“我”返回地球结束,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令人目不暇接。

同时,《猫城记》中的每个情节都与主题紧密相连,使得整个故事具有很高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这种情节安排不仅使得《猫城记》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同时也使得老舍成功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猫城记》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具有讽喻和科幻色彩的长篇小说。

通过独特的视角、幽默诙谐的笔调、鲜明的个性和紧张刺激的情节安排,《猫城记》成功地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同时,这部作品也表达了作者对真诚、善良和勤劳等品质的追求,使得《猫城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老舍作品《猫》赏析

老舍作品《猫》赏析

老舍作品《猫》赏析老舍作品《猫》赏析《猫》是老舍创作的一篇状物散文,发表于《新观察》1959年第16期。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舍作品《猫》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舍作品《猫》赏析篇1老舍作品《猫》赏析:《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笔下的一篇状物散文。

作者以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把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淘气的特点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品味《猫》一课,语言明快洗炼、生动传神而又细腻实在、饶有风趣,令人百读不厌。

一、谈猫——“平”中露真情首先,作者是用用平实的语言、亲切交谈的口吻向读者述说他眼中的猫。

品读文章,我们仿佛置身于作者家中,听他津津有味地向“你”介绍猫的脾气禀性,品评种种惹人喜爱的举止情态,而那“古怪”、“淘气”的猫似乎如在眼前,时嗔时喜,活灵活现,于是不知不觉中让“你”受到了作者情绪的感染,为之动心,与之共鸣。

与这样的语境氛围相一致,文章语言呈现出通俗明快的口语化特点。

老舍先生选用生动活泼的口语语汇言事述感,描摹物态,使语言上口入耳,亲切有味,富有表现力。

比如,说“暖和”不说“温暖”;说“成天”不说“整天”;说“钟头”不说“小时”?如果我们仔细辨味,还会发现这些词语不仅有浓烈的口语色彩,而且用得极为妥当,读起来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别有一番韵味。

二、怜猫——语气显真情此文口语多、短句多,常常带着语气词。

在这位艺术大师笔下,即使是那些貌似平常的语气词,也获得了丰富的表意功效,韵味十足,耐人寻味儿。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一个“吧”字把作者那种对猫的性格捉摸不透的语气情态维妙维肖地传达出来了,又与“古怪”之说暗相吻合。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里连用了三个语气词,实实在在地突现了作者对猫的关切怜爱之情:担心、翘望、心疼、着急,种种情态尽在其中。

三、爱猫——妙用人称“你”课文第二自然节还写道:“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老舍作品《月牙儿》内容简介及赏析

老舍作品《月牙儿》内容简介及赏析

【作品《月牙儿》内容简介】《月牙儿》为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共收录中短篇小说26篇。

其题目也只是捡其中一篇小说的题目而设。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自幼丧父,家境贫寒,身受旧北京下层平民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影响。

1924年赴英国任教,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幽默风格引人关注。

【老舍作品《月牙儿》赏析一】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中篇《月牙儿》,以高悬于空中的月牙儿为主旋律,通过主人公对它的不同感受,谱写了一曲天上人间哀怨的悲歌。

其情之感人,艺术技巧之精湛都令人叹为观止。

月牙儿本是自然之物,然而在作家笔下它却成了主人公孤独寂寞时唯一而又不可缺少的伴侣,成了主人公向黑暗社会控诉的代言人。

总之,它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全文中月牙儿出现了达十几次之多,其中有三处是说没再看见月牙儿,而这又恰恰划清了主人公性格开展的三个不同时期。

“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

小说中此时的主人公还只是个七岁的孩子,这时她感觉到那月牙儿是带着寒气的是因为饥寒和丧父的巨大不幸正降临到这个只知道冷、饿和没人理是悲惨的事的女孩子身上。

或许此时她还不懂得那装着爸爸的木匣被埋到城外的哪个地方是件多么值得悲哀的事,她只是因为冷、饿和没人理而感觉到那月牙儿是带着寒气的。

接下来作家又写了月牙儿的第二、三、四次出现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出现时带给小主人公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悲惨命运。

当“我〞拿着妈仅剩得惟一不可当的东西——银簪,坐在那严严关闭着的大门前时,月牙儿在天空中歪歪着照着“我〞的泪,当妈哼哧哼哧给人洗脏衣服时“我〞更爱这个月牙儿,爱它给地上的那点小影子。

老舍骆驼祥子作品赏析

老舍骆驼祥子作品赏析

老舍骆驼祥子作品赏析老舍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一部杰作,以一个贫困、受苦受累的年轻人——祥子的生活为主线,生动地刻画了当时中国城市贫民的苦难生活和社会现象,涉及人性、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问题,既是文学作品,也是生活社会的反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祥子是一个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年轻人,他拥有着想要摆脱贫穷、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梦想。

然而,在中国城市贫民的社会现实之下,祥子的梦想无法得到实现。

他生活在贫富差距极大、人民生活极其困苦的国家,本身又是一个社会底层贫民,对生活充满了无奈和苦涩。

祥子可以说是中国城市贫民的缩影,他身上所承受的痛苦和困顿是无数人的写照。

祥子的抗争和挣扎,代表了中国城市底层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和对不公正的不满。

他不断地用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命运却总是阻挡着他,让他不得不走上错误的道路。

虽然这段经历使得他最终失去了全部的梦想和归属感,但同时也让他看清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真相。

作品中的骆驼象征了祥子的命运,也象征了中国城市贫民的命运。

骆驼是一种艰苦卓绝的生灵,其顽强和坚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祥子就是一个顽强而坚韧的人。

祥子身上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和不幸,他的生命也如同骆驼经历着艰苦和痛苦。

在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中,骆驼和祥子一样,都承受着沉重的负担,艰难地前行,但终究难以逃脱极端的贫困和不幸。

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如祥子的母亲、蛤蟆婆和懒婆子,都是一个城市的底层女性的形象。

她们过着差不多的生活,生活环境与祥子有着相同的困难和贫穷。

她们的形象彰显出当时社会中女性处境的悲惨和不幸,展现出了老舍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她们的形象也从侧面描绘出了中国城市底层女性们的忍辱负重、艰难奋斗的形像和人性美。

总的来说,老舍骆驼祥子描绘了当时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痛苦和艰辛,通过真实地展现人物性格特征、语言、行为和思想等多方面的特点,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对人性、伦理、道德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是一部具有深厚思想和艺术内涵的文学作品。

老舍《母鸡》作品赏析-导读

老舍《母鸡》作品赏析-导读

老舍《母鸡》作品赏析|导读老舍《母鸡》作品赏析|导读母鸡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

更可恶的是,当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

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就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

它还半蹲着。

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导读】挖出常理之外的味道来这是一篇短文,很简单,但是也被老舍先生写得曲折波澜。

小文章也有大嚼头。

老舍先生很喜欢花草和小动物,前面写《小动物们》就花了许多笔墨在鸽子上,但是为什么却说“我一向讨厌母鸡”呢?可以一一把它找出来,看老舍先生说的是否有道理。

老舍散文诗

老舍散文诗

老舍散文诗老舍(1899 - 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他的文学创作以小说、戏剧为主,但也有散文诗作。

老舍的散文诗往往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既有着老北京的韵味,又饱含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

二、代表性作品赏析- 内容特点- 这组散文诗描绘了济南的山水景色、风土人情等。

如对济南冬天的描写,“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通过与伦敦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之处,语言简洁明快,又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济南的冬日暖阳之下。

- 情感表达- 字里行间流露出老舍对济南这座城市的喜爱之情。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济南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 内容特点- 虽名为“想北平”,但在散文中有着散文诗般的优美语句。

文中提到“可是,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我的母亲。

怎样爱?我说不出。

”把对北平的爱与对母亲的爱相类比,以一种质朴而深情的方式表达对北平难以言表的热爱。

他从北平的物产、建筑、风俗等多方面入手,展现北平的独特魅力,如“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 情感表达- 饱含着老舍对故乡北平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种情感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乡情,是在远离故乡时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

三、艺术风格1. 语言风格- 老舍的散文诗语言富有京味特色。

他善于运用北京方言词汇,如“儿化音”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鲜活、接地气。

例如“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句中的“水藻”“天儿”等词带有浓郁的北京口语特色。

- 同时,他的语言简洁而又精准,能够用简短的文字准确地传达出丰富的内涵。

老舍 作品赏析

老舍  作品赏析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张大哥的守旧中庸性格 反映了在传统与现代冲 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 的深刻危机,和巨大困 境。也意味着民族生存 方式的危机和困境。老 舍对老派市民性格的反 省和批判,也是在寻求 民族文化的新的出路。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他带着人民艺术家的桂冠, 以巨大的热情为新中国唱 赞歌,竭尽全力地配合政 治运动进行创作。最后, 这种忠心的赞歌也没有得 到承认,在绝望之余自尽。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他的服装体现着他的 中庸人生态度: • “他的衣裳、帽子、 手套、烟斗、手杖, 全是摩登的人用过半 年多,而顽固老要再 思索三个多月才敢用 的时候的样式与风 格。”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中庸调和的风格。 他有一种令人感到亲切和蔼的大哥风度。有很浓的大 哥味。 “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 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就这么足。”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1937年,抗战爆发,1938年老舍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 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40年代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 《四世同堂》。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创作的重心转向 戏剧,由于《龙须沟》对新中国的热情歌颂,老舍被
北京市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66年文革爆发,
老舍遭到红卫兵揪斗,投湖自尽。
他的大哥味,有热心助人,与人为善的一面,但是, 另一方面更有一种圆滑世故,会做人的特点。同时还 包含着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中庸性格。 “凡事经小筛子一筛,永远不会走到极端上去;走极 端是生命失去平衡,而要平地摔跟头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在婚姻爱情上,他也具有十足的大哥味道。他的理想 是“以婚治国”,只要家庭婚姻美满,就会天下太平。 作品说: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骆驼祥子》赏析(精选7篇)

《骆驼祥子》赏析(精选7篇)

《骆驼祥子》赏析《骆驼祥子》赏析(精选7篇)《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骆驼祥子》赏析(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赏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车夫叫祥子的悲惨故事。

而“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说的是祥子在“理想”和“生命”中选择了“生命”,因为“生命”是穷人唯一的选择,穷人不是不可以拥有“理想”而是他们根本不敢去想。

穷人他们想要拥有的是金钱,有些穷人认为金钱比理想更可贵,但金钱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金钱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

金钱会使人堕落。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

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

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赏析:这一段人物描写,从装束、体态、身段,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自豪的体能、体力以及品性人格都写得很精彩,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老舍散文赏析五十字

老舍散文赏析五十字

老舍散文赏析五十字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以“老舍散文赏析”为题,对老舍的散文进行分析和赏析。

一、老舍的散文风格独特老舍的散文作品多样化,既有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意散文,也有刻画社会现象的现实主义散文。

他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真实的人物和事物展现在读者面前。

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二、《茶馆》:社会现象的剖析《茶馆》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通过对茶馆这个特殊场所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奈。

茶馆是一个聚集着各种人物的地方,老舍通过描写茶馆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阶级矛盾和人情冷暖等问题。

三、《四世同堂》:家庭纷争的痛苦《四世同堂》是老舍的另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对一个复杂家庭的描写,展现了家庭纷争的痛苦和矛盾。

故事中的四代人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他们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使整个家庭陷入了混乱和痛苦之中。

四、《骆驼祥子》:人性的较量《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祥子这个年轻人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下个体命运的悲剧。

祥子是一个朴实而努力的年轻人,但他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小说中通过对祥子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的描写,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较量和社会的不公。

五、《雷雨》:女性命运的探讨《雷雨》是老舍的一部经典作品,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下女性的悲惨遭遇。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满而真实,她们在男权社会中备受压迫和束缚,最终走向了悲剧的命运。

小说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探讨,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旧观念和伦理道德。

六、结语老舍的散文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较量。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对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欣赏和赏析老舍的散文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社会和人性的关注,体味他的文字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张大哥的守旧中庸性格 反映了在传统与现代冲 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 的深刻危机,和巨大困 境。也意味着民族生存 方式的危机和困境。老 舍对老派市民性格的反 省和批判,也是在寻求 民族文化的新的出路。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他带着人民艺术家的桂冠, 以巨大的热情为新中国唱 赞歌,竭尽全力地配合政 治运动进行创作。最后, 这种忠心的赞歌也没有得 到承认,在绝望之余自尽。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祥子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 普通的生活,但是,他这种最普通的生活愿望也无法 实现。最后成为丧失了生活的信念,沦落为市井流氓 诬赖,甚至不惜出卖他人而获取金钱。 这里,老舍从两个方面去写祥子的悲剧: 一突出祥子的好人性格; 一突出是社会现实的不合理。 祥子是个好人,善良、勤劳、坚毅,而他的生活愿望 又是普通的。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好人,在社会 里也无法生存。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丑,老,厉害,不要脸……她把他由乡间带来的那 点儿清凉劲儿毁尽了,他现在成了个投娘们的人! (第6章) • 审美(前两者) • 生理(后两样)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虎妞是被老舍丑化的市民女性形像。 • 虎妞相貌丑陋,是个38岁的老姑娘。虎头虎脑,黑铁 塔似的,长着虎牙。道德上丑化,流氓成性。引诱祥 子,威胁逼迫祥子结婚。特别是用枕头化装成怀孕, 更是极端化的笔法。
老舍: 一个灿烂的开头 与无穷的遗憾
主要目录:
老舍及其文学风格 《骆驼祥子》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批判
二、祥子形像
三、市井风俗
四、大俗大雅的语言风格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老舍及其文学风格
•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笔名老舍。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满族人。他出生于北京一个贫 民家庭,在大杂院里度过了艰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他 的 生 活 理 想 是非 常保守 中 庸 的。 面 对 生 活 ,他 绝 对不会有什么“非分之 想” , 也 不 落 在最 后 。 他 不是去争取什么,而是小 心 谨 慎 地 守 住 眼前 的那点 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雄 心 胆 量, 没 有 激 情 ,也 没 有 力 量, 有 的 就是 那种卑 微的精明 和算计。 他对儿 子 的 期 望 , 寄 托着 他中庸 式的“生活理想”: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理性胜于感情:
• 温柔敦厚的性格。 • 老舍本身比较平易、朴实,和蔼可亲,是绝对的好人。 这种性格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也是中正平和,这种性 格往往不容易思想深刻。叶圣陶、朱自清等都是这样 的性格,都缺乏深刻性。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非激情的创作状态。 • 虽然也存在着抒情性作品,但是总的来说,老舍不是 情感型的,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非情感状态。鲁迅是激 情与理性混一,郭沫若是激情型,巴金同样激情,可 以说是青春艺术。有人说是“中年的艺术”。他往往 和对像保持一定距离,多观察外部,少返归内心。不 容易进入内心,就不容易把人性内在的东西写出来。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批判
• 《骆驼祥子》在现代文学史上之所以成为一流的名著, 是因为它蕴涵着社会批判精神。它是典型的欧洲19世 纪式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它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悲 剧人生,鞭挞了社会的丑恶黑暗和腐朽。 • 祥子的悲剧人生与社会现实是那种“循环互证”关系。 社会现实造成祥子的悲剧人生,同时,祥子的悲剧又 证明了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性。这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模式。
在风俗人情中探索市民文化精神,反省市民性格,寻求 新市民文化的方向。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对文化的宽容 • 传统文化是应当用筛子筛一下的,筛去了灰土,剩下 的是几块真金,这种真金,就是真正中国文化的真实 的力量。虽然也是旧的,但正是一种可以革新的基础。 • 对市民“俗”文化审视中的眷恋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疏离的思想。 • 超越一般的感时忧国而探索现代文明病源,致力于文 化批判与民族性的探索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骆驼祥子》
•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 性作品,也是现代文学中最 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 完 成 于 1936 年 , 最 初 是 在 《宇宙风》杂志上连载, 1939年出版单行本,在15年 里再版20多次。在40年代又 翻译成多国文字。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关于“文化”
• 一人群单位,有它的古往今来的精神的与物质的生活 方式;假若我们把这方式叫做文化,则教育,伦理, 宗教,礼仪,与衣食住行,都在其中,所蕴至广,而 且变化万端。 • 文化视角、文化剖析与批评是老舍的重要特色 • 物化、制度、行为、心态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老舍小说可以称得上“北京市井风俗的百科全书”。 他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北京市民生活景观,老北京的风 俗人情尽收眼底。 大杂院、小茶馆、小胡同、庙会、学校。 车夫、警察、暗娼妓女,流氓诬赖, 艺人,教师、职员、剃头匠,八旗子弟、拳师。 老舍观察市民生活的视角是文化,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他的服装体现着他的 中庸人生态度: • “他的衣裳、帽子、 手套、烟斗、手杖, 全是摩登的人用过半 年多,而顽固老要再 思索三个多月才敢用 的时候的样式与风 格。”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中庸调和的风格。 他有一种令人感到亲切和蔼的大哥风度。有很浓的大 哥味。 “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 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就这么足。”
他的大哥味,有热心助人,与人为善的一面,但是, 另一方面更有一种圆滑世故,会做人的特点。同时还 包含着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中庸性格。 “凡事经小筛子一筛,永远不会走到极端上去;走极 端是生命失去平衡,而要平地摔跟头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在婚姻爱情上,他也具有十足的大哥味道。他的理想 是“以婚治国”,只要家庭婚姻美满,就会天下太平。 作品说: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1937年,抗战爆发,193了著名的长篇小说 《四世同堂》。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创作的重心转向 戏剧,由于《龙须沟》对新中国的热情歌颂,老舍被
北京市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66年文革爆发,
老舍遭到红卫兵揪斗,投湖自尽。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张大哥对于儿子的希望不大——北平人对儿子的希 望都不大——只盼他们成为下得去的,有摸有样的,
有一官半职的,有家有室的,一个中等人科长就稍嫌
过了点劲,中学的教职员又低了一点;局子里的科员, 税关上的办事员,县衙门的收发主任——最远的是通 县——恰好不高不低的正合适。大学——不管什么样 的大学——毕业,而后闹个科员,名利双收,理想的 儿子。作事不要太认真,交际可得广一些,家中有个 贤内助——最好是老派家庭的,认识些字,胖胖的, 会生白胖小子。”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1930 年 老 舍 回 国 , 到 齐 鲁大学任教,创作了多 部 长 篇 小 说 和 短 篇 小说 。 《猫 城 记 》 、 《 离 婚》 、 《 牛 天 赐 传 》 , 1936 年 完成《骆驼祥子》,还 有短篇小说《断魂枪》 《 月 牙 儿 》《 微 神 》 《柳家大院》等。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其实,虎妞固然有缺点,沾染了市井社会的流氓气, 但是,有勇敢、可爱,精明强干的一面。 • 她首先是一个女强人。她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而是 车厂的管理者。在工作上,她具有经营才能。他父亲 主外,她主内,把人和车厂管理得有条不紊。这样看 来,她的缺点有可以理解的地方。在和祥子结婚以后, 她也并没有丧失职业女性的思想性格,她要买几台车, 租出去,吃车租,而不喜欢祥子拉车卖苦力,她是靠管 理挣钱。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整 个 故 事 , 也 可以 说是好 人没好报的故事。老舍说: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 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 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 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 走兽,一点儿不是他自己的 过 错。 ”这 样 , 《 骆 驼 祥 子》就完成了社会批判。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疏离的思想。
• 在现代作家中,老舍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就是,几乎
没有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北京是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中心,但是,老舍却没有在思想上参与,而 采取了旁观的态度,封闭自足。到英国教书6年,老 舍也没有接受多少西方的思想。在20、30年代,他 基本上与时代主流保持着很大的距离。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他把虎妞写成一个好吃懒做的妇女,正由这种好吃懒 做,难产而死。新婚第二天,祥子很早就起来,然后 去澡堂子,要把女人肮脏洗掉。结婚以后,拉车就没 有力气,弓腰驼背等。最后,虎妞死了,祥子什么也 没有剩下。后来的夏太太,勾引了祥子。祥子面对夏 太太的时候,只觉得她和虎妞是一路货。作品中的女 人,都是男人的灾星。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作品设计了四个关键性情节,这四个情节决定了祥子 的悲剧:
1、军阀抢劫,
2、被孙侦探敲诈, 3、被虎妞强行占有,
4、小福子死亡。
除了四个重要情节,还有其他的情节,比如夏太太勾 引祥子,这样的情节反映了社会丑恶腐烂。这些都是 社会外部环境的因素。是社会现实,把祥子逼到绝路, 使他堕落。
难困苦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
一直到1924年,老舍始终生活 在北京市民社会中间,熟悉北 京市民生活,喜欢市井中流传 的戏曲和说唱艺术。这成为老 舍日后小说创作的重要生活资 源和情感资源。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1924年老 舍到英国伦敦 大学东方学院任教,并 开始小说 创作。1926年 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随后 又创作了《赵子曰》 ( 1926 ) 、 《 二 马 》 (1926),初步显示了 老舍幽默才华,被称为 “笑王”。
• 《骆驼祥子》的社会批判,是人本主义的立场。老舍 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 寄寓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对于摧残人的社会进行无情 的否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