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民间“手工作坊”初步调查——以福建省漳州市

合集下载

漳州木偶戏研究报告 2010年9月4号

漳州木偶戏研究报告 2010年9月4号

漳州木偶戏研究报告指导老师:吴晓红班级:高一年十二班课题小组组长:石瑜课题小组成员:石瑜康嗣超引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布袋木偶,一段段惟妙惟肖的唱腔,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杂技动作,一幕幕活灵活现的打斗戏,吸引了多少来往路人驻足欣赏。

那是在童年的街道口,那是在儿时的的小巷间广场上,还稚嫩的我们对布袋木偶戏的些许印象。

今日的街道车水马龙,然而当年那赢得阵阵喝彩的木偶戏让我拉着父亲的衣襟不舍离去的情景似乎还在眼前。

虽然我们为再也很难出现在街头的有些简陋的木偶戏台而感到遗憾,但我们更为偶尔出现于电视舞台上不断发展更新,与时俱进的布袋木偶戏而欢呼。

布袋木偶戏是我们童年的记忆,也是我们今日当守望的精神文化。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始了对漳州布袋木偶戏的追寻。

研究过程第一阶段:查找资料。

(1)在网上查找相关网页资料和课题资料并记录下来。

(2)向当地文化局和有关部门询问和参考历史资料,并作相关访问和记录。

(3)制作一份问卷调查,分发给全班同学,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4)将资料进行整理和汇总,记录一份总结。

第二阶段:走访研究(1)通过石达洲老师(曾任漳州木偶艺术学校政治主任)联系漳州木偶艺术学校,征得学校同意,入校参观学习。

(2)采访漳州布袋木偶戏许洁莉老师及其学生,了解漳州布袋木偶戏的发展状况。

(3)石瑜同学制作计划和采访内容并进行采访,康嗣超同学进行笔录和拍摄。

(4)将走访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第三阶段:表现形式(1)小组进行总结安排,讨论课题撰写内容和幻灯片制作。

(2)提交老师审核并请求指导,着手写研究论文和完成幻灯片制作。

追溯历史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老珍稀的优秀艺术。

据史料记载,木偶戏“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

明代时期,木偶兴旺。

布袋木偶,仅福建漳州即有南北两派之分,南派属泉州,北派属漳州,以龙溪布袋木偶戏最为著名。

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

中国乐器调研报告题目

中国乐器调研报告题目

中国乐器调研报告题目中国乐器调研报告一、引言中国乐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厚的历史和强大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乐器的传统技艺和市场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乐器的调研,旨在了解当前中国乐器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其保护和创新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向乐器制造商、演奏家、学者和消费者发放问卷,并结合参观乐器展览、乐团演出和工艺制作过程等实地考察,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中国乐器的现状1. 传统技艺受挑战:由于其他音乐文化和乐器的渗入,中国乐器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2. 市场需求有限:与西方乐器相比,中国乐器的市场需求有限,主要受到特定人群的青睐,因而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3. 新生代的传承问题:现如今,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少,导致乐器的传承问题。

四、中国乐器的问题1. 制作工艺不合理:有些乐器制作过程中存在工艺不合理,导致音质不纯净,影响演奏品质。

2. 缺乏专业人才:乐器制造领域缺乏专业人才,制约了乐器的研发和创新。

3. 市场经营不规范:部分乐器制造商存在虚假宣传、低劣质量等问题,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五、中国乐器的发展趋势1. 融入现代元素:中国乐器需要融入现代元素,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兴趣,如创作新的音乐曲目、开发电子乐器等。

2. 制作工艺的改进:加强乐器制作工艺的研究,提高乐器的音质和演奏性,使中国乐器的品质达到国际水平。

3. 加强保护和传承:加强对中国乐器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扶持专业乐器学校和培训机构,培养更多的优秀乐器制造人才。

六、结论中国乐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目前正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为了保护和创新中国乐器,我们需要注重市场需求并融入现代元素,同时加强乐器制作工艺的研究和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

只有这样,中国乐器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民间艺术的调查报告

民间艺术的调查报告

民间艺术的调查报告关于民间艺术的调查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民间艺术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调查目的:发掘认识民间艺术-高密三绝调查形式:深入农村,与村民攀谈,搞调查调查主题:保护、弘扬、提高、发展民间传统艺术调查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调查内容:1.三绝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制作过程。

2.如何保护和发掘高密三绝。

高密剪纸“高密三绝”中流传最广的是剪纸艺术。

每到春节,许多农家小院的影壁前都悬挂起一个“福”字灯,玲珑剔透的大剪纸“福”字倒贴在灯纱上,再配上红红的窗花以及屋内瓶罐、箱笼上贴着的形态各异的剪纸,充满喜庆气氛。

“彩纸手中拿,剪下自生花。

十二生肖显神通,庄户人家福倒挂。

”在高密农村,处处可看到这种景象。

听说这里剪纸艺人遍及千家万户,剪纸世家也不少,有些村还成立了剪纸协会。

到了范祚信一家。

这一家八口,老少三代都能剪纸,且剪艺颇高。

只上过四年小学的范祚信已届中年,在北京、深圳、沈阳等地多次剪纸表演,举办个人剪纸展览。

大照片上了《美术》杂志,外国人到他家作客。

女儿范云英随团到日本进行剪纸表演,被誉为“魔剪”。

范祚信之妻刘彩花剪的水浒人物一百单八将收入了国家级出版社剪纸集,深受专家好评。

剪纸离不开民俗,高密剪纸更是这样。

看传统剪纸长卷《老鼠娶亲》,那浩浩荡荡的老鼠娶亲队伍,旗、牌、伞、扇等应有尽有。

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不亚于皇家的公主出嫁。

高密剪纸在民间历史悠久,广为普及,在剪纸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高密剪纸究竟起于何时,既无文字记载,也无考古发现。

据当地人传说,它与扑灰年画兴盛的时间相差不多,明洪武初年,已在高密民间广为流传而至普及了。

明代洪武年间大批移民,带来外地剪纸,主客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高密剪纸的风格。

一是块与线形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并富有韵律感。

二是纸条挺拔,浑厚粗犷,富有浓重的金石意味。

家乡传统民俗乐器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民俗乐器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民俗乐器调查报告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的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

民俗乐器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次调查报告将带您了解我家乡传统民俗乐器的特点与历史渊源。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家乡传统民俗乐器的种类、演奏技法、当地乐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该地区传统民俗乐器的情况。

二、家乡传统民俗乐器概述我家乡传统民俗乐器包括古筝、琵琶、二胡、唢呐等多种类型。

这些乐器在家乡的传统节日、婚嫁、祭祀等各种场合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古筝古筝是我家乡最受欢迎的传统乐器之一。

它是一种弹拨乐器,共有21根琴弦。

在演奏中,演奏者可以用指甲或指肚来弹拨琴弦,创造出悠美的旋律。

古筝曲目多样,有古典曲目、民歌曲目和流行曲目等。

2.琵琶琵琶是一种拨弦乐器,外形呈梨形。

在我家乡,琵琶主要用于伴奏和独奏。

它的音色柔和甜美,演奏技巧独特精湛。

琵琶曲目涵盖了广泛的音乐类型,包括戏曲、曲艺和民间音乐等。

3.二胡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由两根琴弦和两根弦杆构成。

演奏时,演奏者用弓拉动琴弦,发出悠扬的音色。

二胡曲目丰富多样,既有古老传统的曲目,也有现代创作的音乐作品。

4.唢呐唢呐是一种双簧管,是我家乡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演奏唢呐需要通过吹气和控制气流的方式,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色。

唢呐曲目以其欢快、豪放的风格而闻名。

三、传统民俗乐器的文化传承1.家族传承在我家乡,传统民俗乐器多由父辈传给子辈,通过家族的代代相传保留了乐器演奏技巧和曲目。

这种传承方式保证了乐器文化的延续和传统的传承。

2.社区活动我家乡还有一些由社区组织的活动,如乐器演奏比赛、音乐培训班等,这些活动为乐器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平台。

年轻人参与其中,既能学习乐器演奏技巧,又能了解本地文化的底蕴。

3.学校教育学校作为社会主要的知识传授机构之一,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舌尖上的漳州-舌游漳州》 答案

《舌尖上的漳州-舌游漳州》 答案
7
【单选题】宋朝哪个名人赞誉过云霄枇杷?(杨万里 )
8
【单选题】以下知名水果来自于云霄的是( 芦橘 )
9
【单选题】截止2018年春节,云霄已经举办了几届云霄枇杷节活动?( 2 )
10
【判断题】枇杷得名时因为枇杷果象乐器琵琶。( 否)
11
【判断题】清朝时云霄名人林偕春非常热爱他的故乡,留下了不少描述家乡枇杷的诗文。(否)
1
【单选题】漳州食品企业云集的区县是( 龙海 )
2
【单选题】从地理位置来看,漳州属于( 闽南 )
3
【单选题】漳州小吃起源于哪种菜系( 鲁菜 )
4
【单选题】下面哪个选项是漳州的优势资源( 农业 )
5
【单选题】漳州一年四季,甚至是每个月份都有不间断的水果,下列哪种水果不是漳州特色( 苹果 )
8
【判断题】翰林糕本名为“自然发绿豆糕”。( 是 )
9
【判断题】翰林糕一名得于皇帝赐名,以褒奖张先跻。(是 )
10
【判断题】翰林糕的主要原料是绿豆、饴糖、鸡蛋、白糖、糯米粉等佐以香油制作而成的一种糕点。( 是 )
11
【判断题】广昌记世代传承制作工艺及独家配方,且以生产手工糕饼为主。( 是 )
11
【判断题】泥蚶的壳具有长而直的铰合线,有许多连锁的小齿。( 是 )
12
【判断题】常食泥蚶能开脾健胃、补血养颜。( 是 )
13
【判断题】泥蚶血液中含有血红素,呈红色,因此又称血蚶。( 是 )
14
【判断题】猪油的主要成分是由饱和脂肪酸构成的脂肪。( 是 )
15
【判断题】漳浦是漳州市建县最早的县城。(是 )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漳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0.11.24
•【字号】漳政综〔2020〕59号
•【施行日期】2020.11.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名录的通知
漳政综〔2020〕5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为保护和传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经研究,同意市文旅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的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6项。

其中,第八批新增项目名录40项,第一批至第七批新增项目名录6项,现予以公布。

各地、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规定和有关规定,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作出积极贡献。

漳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漳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40项)
备注:2个项目联合申报。

第一批至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增保护单位名录(共计6项)。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音乐 3.7丝竹相和教案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音乐 3.7丝竹相和教案

3.7丝竹相和教学目标一、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他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三、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

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教具准备音响、课件、多媒体。

学情分析由于流行音乐的冲击,加上学生之前的民族音乐知识不扎实。

民族器乐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比价乏味的,不太容易理解。

这对于教师是感到比较头痛的,因此导入环节的设计是比较重要的,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春晚舞蹈《小城雨巷》片段,注意音乐及对江南的印象。

2、聆听江南丝竹《江南风采》,让学生判断出乐曲中有哪些民族乐器?(以抢答的形式回答)教师总结:二胡、琵琶、扬琴、笛子、铃等中国的民族乐器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中国的民族乐器合奏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吧!二、作品鉴赏(一)、《中花六板》1、欣赏江南丝竹《中花六板》思考:a、乐曲中使用了哪些民族乐器?b、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有哪些?c、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边听边记下乐曲中使用的乐器名称,听完再回答问题。

(讨论)d、学生回答以上思考题,采用主动发言的形式。

分辨乐曲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e、这种风格的丝竹乐适合在什么场所演奏?2、教师总结:《中花六板》中使用了箫、琵琶、扬琴、二胡、阮、笙、板拍等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二胡、扬琴、琵琶、箫。

它的音乐情绪是秀美、典雅、悠扬,主要从它的速度和旋律上感受出来的。

3、教师简介《中花之板》是由母曲《老六板》发展出来的一首变体新曲,并要求看旋律对比P51,了解《中花六板》如何由《老六板》演变而来。

调研报告 福建民间传统工艺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福建民间传统工艺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福建民间传统工艺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总结报告,-,调研报告福建民间传统工艺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福建民间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前后脱胎漆器、油纸伞、牛角梳并称为“福州三宝”,寿山石雕、软木画、脱胎漆器被誉为“榕城三绝”。

此外,全省各地还有木雕、石雕、漆线雕、漆画、漆筷、木根雕、玉雕、角雕、金银手工饰品、金银箔、竹草编织、美术陶瓷、篦梳、灯彩等传统工艺,它们中的许多工艺品也是精美绝伦,享誉中外。

近十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除寿山石、漆线雕、木雕、石雕的生存状况较好外,脱胎漆器、软木画和手工饰品等传统工艺的生存状况却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危机。

为摸清这些民间传统工艺的生存发展状况,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工艺,近期我们重点对福州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和软木画等传统工艺的状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深入相关单位,召集民间艺人座谈,了解相关情况和信息,征询解决意见;二是根据专业调研人员多年来采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提取最新信息。

在此基础上,写出如下报告:一、寿山石雕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寿山石因其产于福州市北郊的寿山乡而得名。

寿山石雕是福建雕刻艺术的奇葩,在福建乃至海内外的石雕工艺中久负盛名。

寿山石种类很多,若以产地来分,大致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

田坑石因极稀少且石质最佳而成为名贵珍品。

其石温润可爱,微透明或半透明,肌里隐隐可现萝卜丝状的细纹,颜色外浓而内渐淡,按其颜色可分为田黄、田红、田黑等品种。

田黄最为珍贵而稀罕,它质韧而坚,色如枇杷,可与翠玉媲美,素有“石中之王”的美称。

明清时期就已上供朝廷,因此民间很早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

水坑石,产于溪涧水涧之中,以水晶冻、鱼脑冻、牛角冻、鲜草冻、天蓝冻为珍品。

水坑石多呈透明状晶体,滋润雅洁、明泽如脂。

山坑石埋于岩层夹缝之中,产量较多。

其瑰丽多彩,亦是不可多得的雕刻石材。

民俗乐器调查问卷模板

民俗乐器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民俗乐器的传承与发展现状,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们特此开展此次民俗乐器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段: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地区:A. 城市B. 乡镇C. 农村地区4. 您的职业:A. 学生B. 企事业单位员工C. 自由职业者D. 退休人员E. 其他二、民俗乐器认知与了解5. 您是否了解我国民俗乐器?A. 非常了解B. 较为了解C. 一般了解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6. 您最感兴趣的民俗乐器是哪些?(可多选)A. 古筝B. 古琴C. 二胡D. 扬琴E. 琵琶F. 筝G. 其他7. 您认为哪些民俗乐器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可多选)A. 古筝B. 古琴C. 二胡D. 扬琴E. 琵琶F. 筝G. 其他三、民俗乐器学习与传承8. 您是否学习过民俗乐器?A. 是B. 否9. 您学习民俗乐器的初衷是什么?A. 喜爱音乐B. 希望传承文化C. 陶冶情操D. 其他10. 您学习民俗乐器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A. 缺乏师资B. 学习资源不足C. 缺乏兴趣D. 其他11. 您认为目前我国民俗乐器的传承现状如何?A. 较好B. 一般C. 较差D. 极差12. 您认为应该如何加强民俗乐器的传承与发展?A.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B.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C. 举办民俗乐器比赛D. 开发民俗乐器教材E. 其他四、其他建议13. 您对民俗乐器还有什么其他建议或意见?感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注:本问卷由XX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发起,调查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

)。

福建民间艺术调查报告范文

福建民间艺术调查报告范文

福建民间艺术调查报告范文
说起建瓯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它是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地区,位于武夷山,鹫峰两山脉之间的丘陵地区,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西周时期为“七闽” 地,秦时属闽中郡。

最让我自豪的地方在于建瓯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福建之建即取之建州(今建瓯)。

建瓯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相当深厚,曾经出过众多的请史留名的人才,比方有中国十大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宋代理学家朱熹等。

说到挑幡的制作过程,就不得不提建瓯“竹子之乡”的美称,这边的竹子那是相当的多,而挑幡所用的幡,就是选用一根大约10米长的笔直毛竹,削去枝叶,晾干后把竹子的外壳涂上朱红油,画上各种桔祥的图案,竿顶悬挂着彩灯,再装饰上各种各样的小铜铃,竹身还会悬挂一幅绣有歌功颂德的词句,这种制作工艺师我们建瓯独有的传统文化瑰宝,再说道挑幡表演,那才真的算上无与伦比。

如果用一言以概之,那就是技艺精湛,叹为观止。

从小到大,我看过的挑幡表演不在少数,但每次看到都能把我深深震撼,艺术表演者个个都身强力壮,表演时,有的是头顶长竿,有的是肩挑腿踢,有的是鼻托牙咬,形式多样。

这种表演一般是团体表演,那和谐统一的姿势,使得竿旋旗飘,幡幅吼叫,使得观看表演者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挑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而是属于建瓯特有的文化习俗的碰撞与承接,每每看到这个表演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乐器调研报告总结

中国乐器调研报告总结

中国乐器调研报告总结中国乐器调研报告总结中国乐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音乐文化底蕴。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国乐器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当今社会的应用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中国乐器在现代音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不仅在传统音乐表演、民间艺术等领域中,中国乐器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流行音乐、电影配乐等领域中也逐渐崭露头角。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尝试在自己的音乐中加入中国乐器的元素,以独特的音色和风格吸引听众的注意。

此外,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乐器也逐渐受到了外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环。

然而,虽然中国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逐渐扩大,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其中之一是乐器本身的制造和传承问题。

中国乐器制造需要经过复杂的手工工艺和专业的技术,但由于现代工业化的影响,许多传统乐器制造工艺逐渐消失,导致制造过程中的缺失和质量下降。

另外,中国乐器的传承也面临一些困境,传统的乐器制作技艺在当今社会中渐渐被年轻人所遗忘,导致传统乐器技艺的断代传承。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应该加强对中国乐器制造工艺的保护和传承,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技艺培训,挖掘潜力并传授给年轻一代,以确保传统乐器制造技术的传承和提高质量。

其次,在教育领域加强对中国乐器的推广和教育,开设更多的乐器学习课程和培训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学习中国乐器,从而推动中国乐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乐器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提升。

然而,乐器制造和传承方面的问题仍需引起重视和解决。

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乐器制造工艺,并加强乐器教育的推广,我们有信心能够使中国乐器在世界范围内展现更加独特和魅力的魅力。

2021闽南文化知识竞赛-闽南文化知识竞赛(精选试题)

2021闽南文化知识竞赛-闽南文化知识竞赛(精选试题)

闽南文化知识竞赛-闽南文化知识竞赛1、闽南语“无头神”,普通话的意思是:()。

A.一会儿B.健忘C.扒手D.没力气2、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屈斗宫宋元窑址位于()城东南郊。

A.安溪B.南安C.德化D.永春3、()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A.南安纸织画B.永春纸织画C.德化纸织画D.安溪纸织画4、()是厦门历史最悠久的工艺品,集景德镇陶瓷、福建脱胎漆器和北京景泰蓝于一体。

A.影雕B.石雕C.木雕D.漆线雕5、甘有将阮放忘记”这段歌词来自于闽南语歌曲()。

A.小雨B.雨水我问你C.西北雨D.车站6、()是中国著名的“石雕之乡”,其石雕艺术的文化历史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晋代。

A.南安B.永春C.惠安D.石狮7、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A.布袋B.嘉礼C.杖头D.药发8、以闽南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它以韵语对话为主要形式,其艺术手法幽默、风趣、诙谐,成为闽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它是()。

A.讲古B.善书C.答嘴鼓D.讲鉴9、妈祖祖庙祭典在每年农历三月()妈祖圣诞之日举行。

A.十五B.十三日C.初三D.二十三日10、因率领中原十八姓族开发漳州有功,而被漳州人尊为“开漳圣王”的是()。

A.陈政B.朱熹C.陈元光D.颜思齐11、妈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生于()。

A.莆田B.福清C.厦门D.晋江12、1621年,漳州月港成衣匠颜思齐以诸罗山为根据地,开拓疆土,分设10寨,被众拥立为()。

A.开台王B.开漳王C.开闽王D.开泉王13、九龙璧石(华安玉)与水仙花、()、片仔癀并列为漳州四宝。

A.农民画B.灯谜C.剪纸D.八宝印泥14、()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阳”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

A.泉州B.漳州C.厦门D.莆田15、闽南人的端午节习俗除了赛龙舟,还有()补天。

A.煎堆B.听香C.吃粽D.除尘16、1990年3月,漳州城区北郊莲花池山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该遗址的上层文化被命名为“()”。

家乡传统乐器的历史和演奏技巧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乐器的历史和演奏技巧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乐器的历史和演奏技巧调查报告家乡传统乐器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传承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精髓。

本调查报告将重点介绍家乡传统乐器的历史背景和演奏技巧,并通过相关数据和案例进行支持。

一、历史背景家乡传统乐器源远流长,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

这些乐器从古代开始就嵌入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庆典、祭祀、娱乐等重要场合的音乐伴奏。

这些乐器的历史与家乡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1. 传承与发展:家乡传统乐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在古代,乐器制造和演奏技巧主要通过口述方式传递。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改进。

2. 文化融合:家乡传统乐器亦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响和融合。

通过与其他地区的音乐传统相互交流,家乡传统乐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既保留了传统特点,又融入了新的元素。

二、演奏技巧家乡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是演奏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以下将针对几种代表性的家乡传统乐器进行详细介绍。

1. 古筝: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筝的演奏技巧十分复杂。

演奏者需要掌握指法、手型、琴弦的把握力度以及演奏时的节奏感。

2. 笛子:笛子是中国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吹奏乐器。

演奏者需要掌握吹奏技巧,如发音准确、气息控制和吹奏力度的调节。

3. 葫芦丝:葫芦丝是一种古老而悠扬的管乐器。

演奏者使用吹孔和指孔的组合来发声,并掌握呼吸技巧以保持音调的稳定。

4. 鼓类乐器:在家乡传统音乐中,鼓类乐器是重要的节奏基础。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鼓面的敲击技巧、节奏感和鼓点的掌控。

三、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案例分析,展示了家乡传统乐器的威力和演奏技巧的重要性。

1. 案例一:一场庆典活动中,古筝演奏家运用娴熟的指法和节奏感,为整个场合带来了悠扬动人的音乐声。

2. 案例二:一位笛子演奏家通过吹奏技巧的细腻处理,使得音乐旋律更加饱满,将整个演奏场景烘托得更加温馨。

家乡传统乐器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乐器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乐器调查报告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乐器。

这些乐器不仅代表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也承载着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本文将对我家乡的传统乐器进行调查和介绍,以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瑰宝。

一、背景信息我家乡位于中国的南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多种传统乐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古筝、二胡和笛子。

二、古筝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也是我家乡最重要的传统乐器之一。

由于其琴弦较多,演奏时需要用指甲弹奏,因此也被称为指弹乐器。

古筝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

在我家乡的许多重要场合和传统节日中,都能够听到古筝的美妙音乐。

三、二胡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具有悠扬的音色和较广泛的音域。

其琴弓用马尾制成,演奏时需要用手指扳动琴弦,通过指法和技巧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感。

在我家乡的农村地区,二胡常常伴随着弹唱,用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四、笛子笛子是一种吹管乐器,以其悠扬的音色和简洁的结构而闻名。

在我家乡的农村地区,笛子很受欢迎,不仅是因为其造型简单易制作,更因为它可用于吹奏多种不同音调的音乐。

在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笛子常被用来吹奏欢快的音乐,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快乐。

五、乐器制作和保护我家乡的传统乐器制作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许多乐器都是由传承家族的艺人手工制作而成。

制作传统乐器需要精湛的手艺和对音乐的深入理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音乐的冲击,传统乐器的制作和使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同时推广传统乐器的学习和演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这一独特的音乐文化。

六、结语家乡的传统乐器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们对音乐的热爱。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家乡传统乐器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相信,只有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传统乐器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才能真正保护和发扬这一宝贵的音乐遗产。

福建省漳州八中、漳州二中、龙文中学、程溪中学、芗城中学五校高三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漳州八中、漳州二中、龙文中学、程溪中学、芗城中学五校高三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漳州八中、漳州二中、龙文中学、程溪中学、芗城中学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共50分)1.不久前,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拟于11月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

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 )①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②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④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下列关于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3.8月2日发布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生产同比增长17.7%,而非国有企业增长18%,私营企业增长20.8%。

民间占城镇固定资产的比重不断提高,今年首次突破50%。

材料所述的现象()①说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被民营经济所取代②适合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③说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④说明私营经济的发展明显快于国有经济,他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A ③④B ①②C ②③D ①④4.工资水平(W)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

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反而减少。

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 ) 5.第一季度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而消费价格指数为5%,同期居民储蓄仍然大幅增长。

对居民储蓄大幅增长的合理解释是( )①人们要应对未来住房、养老等支出②居民的消费趋于饱和③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有弹性④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风险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中国有30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份的调警幅度都在10%左右,一些甚至达到25%以上。

家乡传统音乐乐器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音乐乐器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音乐乐器调查报告家乡传统音乐乐器是我们文化宝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调查和研究,我将为您介绍家乡传统音乐乐器的种类、历史背景及其在现代的传承和发展。

一、背景介绍家乡传统音乐乐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它们是人们表达情感、记录历史和传递智慧的工具。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我们国家和地区的独特音乐风格。

二、家乡传统音乐乐器的种类1. 古筝古筝是家乡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乐器之一。

它由梧桐木制成,有十三到二十一弦。

古筝在家乡的音乐传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民族音乐演奏和传统乐曲创作。

2. 口弦口弦是一种用眼睛看不见的音乐乐器,它是由乐手的口腔和舌头制造的声音发出的。

家乡的民间艺人常常运用口弦演奏,使音乐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3. 西塔琴西塔琴是家乡音乐中的一把弹拨乐器,产自家乡的特殊木材制成。

它有六根弦和一是指板,乐手用手指或木拨子演奏。

西塔琴因其独特的音色和优雅的外观而备受喜爱。

4. 二胡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有两根弦,并用琴弓拉奏。

它是家乡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胡所发出的悠扬动听的音色让人陶醉其中。

5. 铜管铜管是家乡传统管乐器的代表之一,由铜制成。

它的声音悦耳动听,常常用于家乡的民乐演奏和重要的庆典仪式中。

三、传承和发展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音乐乐器逐渐被现代乐器取代,但我们家乡对于传统音乐乐器的热爱和坚持没有改变。

许多乐器音乐学校和社团积极推动传统音乐乐器的传承和发展,通过举办音乐比赛、演出和培训课程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一些创新性的尝试也在进行中。

例如,将传统音乐乐器与现代乐器相结合,创作出新的音乐作品,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兴趣和参与。

然而,我们仍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音乐乐器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经费和资源,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家乡的传统音乐。

同时,家庭和学校也要重视对年轻人的音乐教育,让他们从小接触和学习传统音乐乐器,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漳州木偶戏研究性学习

漳州木偶戏研究性学习

我们搭乘着公共汽车回到了石码。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一路畅谈心得与收获。 也许这并不是最完美的旅程与采访,但我们 依旧快乐。因为我们第一次有这样的学习旅 程,着实让我们激动。 这样的旅程,让我们真正领略了漳州布袋木 偶戏的魅力。 尽管现在的市场并不是很好,但已被列入第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木偶戏一 定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保护。 愿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让同学们了解木偶戏, 走近木偶戏,喜欢木偶戏··· ···
·· ·
·· ·
·· ·
许洁莉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向我们介绍了他们 拍摄过的木偶电视剧,有一部在无锡拍摄的《秦汉英杰》 和另一部《新西游记——孙大圣环保行》。她是漳州木偶 学校的副校长。她与校长吴光亮老师以及学校的四位同学 在其中,共演绎了200多个角色。 我们在参观和学习中更进一步了解了现代与时俱进的 木偶戏 ,木偶戏不再仅仅局限于戏剧类型的表演,而是更 多地融入魔术,舞蹈,话剧,相声等表演中,表演道具也 从木刻的布袋木偶演变为多彩可爱的布袋娃娃等,让布袋 木偶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不过,传统的漳州布袋木偶戏依旧是最让老漳州人所 喜欢的漳州文化。街头巷尾,一搭台,一场戏,几个栩栩 如生的布偶木偶,就是老人孩子们一天的欢乐。 也许,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不能再回到漳州布袋 木偶戏曾带来的朴实与快乐。但漳州木偶戏的过去的斐然 成绩依旧是我们漳州人的骄傲,现今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 的关注与努力,将来的前景值得我们憧憬和盼望···· ···
漳州布袋木偶戏 研究性学习
制作者 石瑜 康嗣超
开学 我 始习 们 就的 从研 这究 里性
州说州 相 看 木 你 布过的 信 过 偶 是 袋它你 故 木 戏 否 木 一乡偶〄听 偶 定在戏或说 戏漳听 漳 ? 者 过 。 ——

中国乐器调研报告范文

中国乐器调研报告范文

中国乐器调研报告范文中国乐器调研报告一、引言中国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乐器进行调研,了解其历史、种类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情况,以期更好地推广和传承中国乐器文化。

二、历史概述中国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中国乐器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化中,如《易经》和《诗经》中都有提到。

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乐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三、中国乐器种类中国乐器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弦乐器、管乐器、膜鸣乐器、(例如琴类、胡琴、箫等等)、打击乐器等几大类。

每一类乐器都有自己特定的音色和演奏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音乐享受。

四、乐器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乐器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乐器,并投入到学习和演奏中。

尤其是一些传统音乐学院和音乐培训机构的兴起,为中国乐器的推广和传承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五、乐器市场需求随着中国乐器市场的壮大,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不仅有专业音乐家和学习者对中国乐器有着强烈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也开始对中国乐器产生兴趣。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中国乐器品牌和款式还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

因此,中国乐器生产商应加大生产力度,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六、乐器传承与保护中国乐器的传承和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乐器制作工艺的提高,传统的乐器制作技术逐渐被遗忘。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乐器传统制作技术的保护和研究,培养更多的乐器制作师傅和传人,确保中国乐器的传统制作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七、结语中国乐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历史底蕴。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中国乐器的历史和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未来的发展和传承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国乐器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好地推广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 便依 托于 宫 廷 的 歌舞 ,到 近 现 代 又 依 托于 曲艺 ,直 到今 天 独 立 于 音 乐 舞 台之 上 。京 胡 正 是依 托 于 京 剧 这 一 戏
曲形 式 ,才使 得 它 以 强 大 的生 命 力存 在 于 过 去 和 现 在 , 并 且 逐 渐 开 始 走 向 独立 的发 展 之路 。
北 朝 时 代 ,梁 武 帝 萧 衍 于 大 同 六 年
( 5 4 0年 ) 始 建 龙溪 县 , 至 今 已有 1 4 6 8
年 的历 史 , 市区石码和古称 “ 月港 ” 的 海澄两镇 , 是“ 市 镇 繁 华 富 甲一 方 ” 的
商 品 集 散 地 和 我 国 东 南 沿 海 对 外 贸 易

种 的形 式 来研 究 民族 器 乐 ,即把 民族
乐器 置 于 一 个 乐 种 中来 介 绍 描 写 , 虽 然 有 提 到 十 番 鼓 , 但 是 对 于 乐 器 单 独

龙海 地 区乐器 流传 现状 ( 椰胡、
首先 , 作 为芗 剧 、 闽剧 的独 特 的伴 奏 乐器 的椰 胡和 大 广 弦 ,更是 以其 特 色 而长 期 存 在 。在 龙 海 县 的地 域 范 围 内, 流传 着 非 常多 的 乐种和 剧 种 。椰胡 作 为一种 民间的乐器 , 2 0世 纪 3 O年
此 丰 富 的 乐 器 当 然 离不 开 制作 它 的 乐器 师 . 但是 , 当我 们 再 一 次 回看 民 间 器 乐制 作 师 的 生存 状 况之 艰 难 时 , 不 由得 为之 叹
息。对 此, 笔者 多次去福 建省 漳州 I 市龙 海县采访一位 民间器乐制作者林启祥师傅 。根据林师傅的这一个案 , 我们基本 了解
境 养 育 了一代 代 龙 海 人 。他 们 创 造 了
丰 富 的 音 乐 文 化 , 乐 器 的 制 作 与 传 承
便 是 其 中之 一 。
乐器 是 人 类进 行 音 乐 艺术 实践 的 工 具
之一 。《 周礼 》 《 礼记》 《 礼 仪》 等 典 籍 中
已 出现 “ 乐器 ” 一词 , 而 乐 器 实 际 产 生
器》载 ( 《 黄钟 ・ 武 汉 音 乐学 院学 报 》 ,
2 0 0 4) , 刘德海 2 0 0 3年 《 乐府 泉 州南 音
纵 观 中 国 乐 器 发 展 之 路 ,其 长 久
的年 代 比史籍 记 载 的要 旱得 多 。在 历 代 的典 籍 记 录 中我 们 都 可 以 看 到 关于 乐器 的记 载 。 尤其 是 在 汉 、 唐代 , 由于
关于 中国传统 乐器 的民 间 ‘ ‘ 手 工作坊 ’ ’ 初步调查
以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为例
■ 赵 学武 甘 肃 民族师 范 学院 音乐 舞蹈 系
摘要: 龙 海历 史悠 久、 繁 荣富庶 , 自古 以来就有“ 海滨邹鲁、 文化之 邦” 美誉 , 其民 间乐器 自古以来也是千姿 百态 , 今 天有 如
乐器 进 行研 究 的还 是在 近 现代 。
1 9 5 7年 杨 荫 浏 、 曹 安 和 对 苏 南 吹
打 乐进 行 了 系列 研 究 , 并合 编 《 苏 南 吹
打 曲> 总论 , 文 中将 苏南 吹 打 ( 即 十 番
鼓) 称 为 一 个 乐 种 。该 专 著 是 以 一 个 乐
师做 一些 初 步 的调 查 研 究
的 生命 力 往 往依 托 于 某 种 艺术 形 式 或

定 的群 体 ,比如 古 琴 正 是 因 为依 托
于 文人 阶层 , 所 以才 会流 传 千年 。琵 琶
之 所 以 流 传 到 今 天 而 不 衰 , 正 是 因 为 其 有 不 断 依 托 的 音 乐 形 式 , 从 产 生 开
族 乐 器 的传 入 的 记 载 更 是 汗 牛 充 栋 。
即二弦 , 大广 弦 , 三弦) 龙 海历 史 悠 久 、 繁 荣 富庶 , 自古 以 来就 有 “ 海 滨 邹鲁 、 文化之邦” 美誉 , 南
研 究 还 是 处于 一个 较 轻 的地 位 。 以及
在 后来 杨 荫 浏 等 人 的《 中国 音 乐史 》 中
都 是 以 乐种 的 形 式 把 器 乐 囊 括 其 中 。 对 于 乐器 的研 究 集 中于 文 革 之 后 , 并
但 是 ,真 正 站 在 文化 研 究 的 角度 来对
现 ,即使 有 单独 的器 乐论 文 也都 是 以 器 乐 本 身 的形 制 、音 色 以及 其 作 用 等 方面 的浅 层 的 论述 ,并 没 有 把 民 间 乐
器 制 作 师 单 独 作 为 论 述 对 象 。为 此 , 笔 者试 图 从 关于 民间 乐器 的 “ 手工作坊” 入 手 , 对 漳 州 龙 海 市 的 民 间 器 乐 制 作
与 少 数 民 族 的 不 断 融 合 , 关 于 少 数 民
年》 采 风开 悟篇 载 《 《 中 国音 乐》 , 2 0 0 2 ) 均
介绍性地 论述 了琵琶 乐器 的演 奏 风格 。
近 几 年 的 关于 福 建 地 区 的器 乐研 究 文 章 也 多 见 于 附 着 于 当 地 戏 曲 而 出
代, 由“ 福 州十番 ” 走 出而 加 入 到 闽 剧
的音乐舞台, 以 其浑 厚 的音 色 、 出 色 的 共 鸣, 受 到 了闽 剧 艺 人 的钟 爱 , 便 迅 速 成 为其 特 色 乐器 之一 。此外 , 它还 用 于
福 州 曲艺 ( 如促 唱 ) 和佛 曲、 比如 高 厚 永 的《 民 族器 乐概 论 > 、 袁静 芳 的《 民族器 乐》 以
到 目前在 该地区的乐器制作师的生存现状。本文拟从 中国传统 民族 乐器制作 师入 手 , 分析这种 民间的乐器“ 手 工作坊” 艰
难 生存 的原 因。
关键词 : 中国传 统 民族 乐器 手 工作 坊 龙 海县 关 于 民族 器 乐 的记 录 古 已有 之 ,
来、 制 作和 演 奏 方面 进行 简 略 的 论 述 。 刘桂 腾 的《 松 花江 下游赫 哲族 的萨 满 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