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黎平三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腾远教育

2015年秋期五校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考试)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我就是要个说法,怎么把人给抓走了?”从《秋菊打官司》的戏剧性结尾入手,苏力建构了“秋菊的困惑”的基本命题。
根据(西方)法律原则构建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无法回应秋菊的“讨说法”,反而损害了乡土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社会互惠关系,造成悲剧性结局。
“秋菊的困惑”提出了一套与主流法治大相径庭的叙事模式:【乙】秋菊“讨说法”的目的并不是通过法律实现个人权力,(无论是民事赔偿还是刑事惩罚)她要的是让村主任道歉,并能继续为西沟子村服务。
从乡公安到市人民法院的法律程序并没有给秋菊一个“说法”,但是村主任救助难产的秋菊和秋菊的顺利生产,已经让西沟子村一度紧张的官民冲突得以“自然弥合”。
【丙】然而在影片结尾,国家法律机关介入,村主任被带走,这反而破坏了乡土社会的互惠秩序。
(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反而B . 大相径庭C . 权力D . 弥合(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7·德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
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
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
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1.doc

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语文试卷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jué nè chī zhīA.谲.诈口讷.妍媸.毕露胼手胝.足jiàn nào fútūnB.僭.称濯淖.祓.除朝暾.夕月nān qiāng xuè tiānC.赧.然强.颜欢谑.暴殄.天物sǒng dá wǔ zhìD.惶悚.惨怛.怃.然栉.风沐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A.追溯告罄出类拔粹面面相觑B.慰籍睥睨光风霁月迥然不同C.蛊惑部暑芸芸众生视若草芥D.罹难棰楚烟消云散出言无状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三年来的“旅游兴区”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不及的。
D.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药粥系列产品。
二、科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尹鸿:大片的路会不会越走越窄?,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前无古人,尚无来者的最高票房记录。
2016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带答卷答案.doc11

2016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问卷一、选择题(7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忖度(duó)濒临(pín)迁谪(zhé)B.踽踽(jǔ)殽函(xiáo)够呛(qiànɡ)C.沙砾(lì)娇嗔(zhēn)凝噎(yē)D.睿智(ruì)醴酪(lǐ)訇然(yá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绊脚惨酷沦落慰籍B.闭门羹合事老乱弹琴莫须有C.毛骨悚然无动于衷休养生息走投无路D.千里送鹅毛家书抵万金邦以民为本习贯成自然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皇帝,能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_____ 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A.因为才如果就B.因为就即使才C.只有就如果才D.只有才即使就4. 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时。
B.历史最后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
C.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园囿,也是他门进入中原的跳板。
D.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
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
5.“门前是一条小河”后面接下去最恰当的一项是()A.山门里有一个穿堂。
弥勒佛供在迎面。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B.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
山门里是一个穿堂。
迎门供着弥勒佛。
C.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
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
穿堂对着山门,迎门供着弥勒佛。
D.一片很大的大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
迎门供着弥勒佛。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6.去年暑假..,冠云和家人到大陆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四面荷花三面柳 B.绿树村边合C.古道西风瘦马 D.三更画舫穿藕花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你究竟是为人民大众而生活?还是仅仅为个人而生活?B、这儿的书真全,什么诗歌啊、小说啊、报告文学啊,全有!C、中国每年人均总要吃四、五百近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9分)1. (7分) (2019高二上·三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近日,@平安宝安通报“父母虐童”案,女童父母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视频发布人王某被行政处罚。
(12月28日《中国青年报》)②通报发出后,不少网友对于视频发布者被处罚表示不能理解,他们认为爆料者不偷窥,不将视频发布到网上,那么女孩的遭遇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女孩可能还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霾中。
还有些网友提出爆料者是否能将功抵罪,否则将不利于鼓励善行。
③其实,网友的这些观点反映出他们①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判断事情的时候容易从自身为人处世的人情维度出发。
笔者认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父母虐童“案中爆料网友的做法,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一码归一码。
登录摄像头偷窥和将视频发布到网上的行为侵犯了女童家庭的隐私,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爆料者大胆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应该鼓励和提倡。
④厘清是非,捍卫公正,是________社会的要义。
女童父母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视频发布人被行政处罚,并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糊涂判案。
惩罚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更好地划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彰显法律的公平正义。
对于处罚引发的舆论,深圳公安也第一时间作出回应,警方综合考量之后给予了一定的行政处罚。
⑤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即使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的,帮助女孩脱离了痛苦的处境。
总之,我们该鼓励和提倡的是用合法合规的渠道进行举报和监督。
(1)依次填入文中第四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法治各打五十大板罚当其罪B . 法制和稀泥、抹光墙罚不当罪C . 法治和稀泥、抹光墙罚当其罪D . 法制各打五十大板罚不当罪(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即使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的。
高三语文-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 试卷

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⑴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最浓郁的芳香。
⑵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贡献份额,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
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才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A.挥发反应因地制宜B.散发反映因地制宜C.散发反应恰如其分D.挥发反映恰如其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深影响了元杂剧的作者们,这就使得元杂剧具有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
B.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读者切身感受高品位文化,长期阅读有助于读者夯实底蕴深厚的人文素养,构建内涵丰富的精神大厦。
C.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传》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可以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全著字数逾一千多万。
D.专车软件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不但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直得到人们的好评。
▲,▲,▲。
▲,▲,▲。
可以说,在关于西湖的吟咏中几乎没有超越苏轼这首诗的。
①这首诗还微妙表达了一个美学原则②而且用拟人手法将西湖比作美人③人们读了它会对美有更清晰的认识④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它的丽质都无法掩盖⑤诗人不但表现出西湖的形象特征⑥美的形式是天然与雕饰的统一A.⑤④②③①⑥B.③①⑥⑤②④C.⑤②④①⑥③D.③⑥①④⑤②5.对下列材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两只蚂蚁想到墙那边去找食物,第一只蚂蚁顺着往上爬,刚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如此反复了几次。
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doc

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
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
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
“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
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
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
“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
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
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
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
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
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
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教师:路风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 30分)1.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①戍卒叫,函谷举.(攻占)(《阿房宫赋》)②杀人如不能举.(尽)(《鸿门宴》)B.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有时,偶然)(《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屈原列传》)C.①汝真女子之见.(见识,见解)(《失街亭》)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偏指“我”)(《祭十二郎文》)D.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欺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失败)(《六国论》)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B.孤臣唯命是听(《越王勾践》)C.彼且奚适也(《逍遥游》)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3.下列句子中加点通假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还”通“环”,绕)B.而.征一国(《逍遥游》)(“而”通“能”,能力)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孰”通“熟”,仔细)D.举酒属.客(《赤壁赋》)(“属”通“嘱”,嘱咐)4.下列句子中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译文: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B.军中无以为乐。
(《鸿门宴》)译文:军中没有什么用来作乐的。
C.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测得到它。
”——夫子就是这样说的啊!D.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译文: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B.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C.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多多感谢)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出使的人)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分之一)D.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行人)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陕西一位公务员向记者透露,在扣除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缴费后,自己拿到手的工资比之前涨了71元,虽不及全国300元左右的平均值,但“能涨就很满足”。
贵州省黎平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贵州省黎平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1. (6分) (2017高三上·于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
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
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
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
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
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
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
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
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
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
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进而超越孤立的状态。
这是人们使用手机的最根本和最初的原因。
一个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
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状态。
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
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
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
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肉体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贵阳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笔墨祭余秋雨①书法艺术在总体上是一种形式美,它与人品的关系曲折错综。
许多性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崛的笔墨,而沙场猛将的字迹倒未必有杀伐之气。
②中国传统文人面壁十年,博览诸子,行迹万里,宦海沉浮,文化人格的吐纳几乎是一个浑沌的秘仪,不可轻易窥探。
即如秦桧、蔡京者流,他们的文化人格远比他们的政治人格暧昧,而当文化人格折射为书法形式时,又会增加几层别样的云霭。
③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頫,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又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
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到一幅赵孟頫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頫,但仔细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
赵孟頫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頫就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④这个论断着实高妙。
像赵孟頫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汇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汇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上指认出来。
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
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⑤“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情况也是有的,主要出现在早期创业者群体中。
如王羲之,曾悉心学习过卫夫人的书法,后来又追慕钟繇和张芝,还揣摩过其他许多秦汉以来的碑迹。
他自称隶胜钟而草逊张,终于融会贯通而攀上万世瞩目的书学峰巅。
要在王羲之行书中一一辨认出他所师法过的前代书法家的痕迹,不大容易。
但是,当高峰树起来之后,它也就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使代代子孙既富足又惶恐,即使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遗传的干系。
苏东坡算是敢于独立创新的了,但清代翁方纲却一眼看破,说苏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带有晋贤风味的那一种。
二王余绪的远代流注,连苏东坡也逃不过。
⑥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
贵州省黎平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

贵州省黎平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二上·宁夏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处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①老年人往往难以招架骗子的“温情”攻势,最终将积蓄心甘情愿奉上,致使骗子的“温情”招数屡试不爽。
②奥维公司公布的全国家电零售额调查报告显示,今年1月家电行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惨淡经营状况,零售额同比下降31%,空调名列下降榜首。
③中国古代的许多不朽诗篇,往往源自失意文人郁积于心的明珠暗投之感伤,李白的《将进酒》即是其中的明证。
④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绘声绘色,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⑤我国高景一号01组4颗0.5m分辨率的遥感卫星组网运营后,可实现对全球任意地点每天重访1次,这就意味着天气状况良好时卫星可一览无余全球任一区域。
⑥错误是世界的构成部分,对于别人曾经加诸你的伤害,如果没有犯而不校的气度,没有既往不咎的胸怀,是难以锻炼出一个人的。
A . ①③④B . ②⑤⑥C . ①③⑥D . ②④⑤2. (2分) (2017高三上·凌源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关闭贵宾厅除给一些商务客带来不便外,受到最大利益损害的应是处于“地主”地位的机场或火车站了,因为这意味着每年损失了一笔不菲的固定收益。
B . 当特定恶意软件被植入手机后,用户的相关信息就会传送到这一软件的监控端,而这一行为是未经用户同意和认可,并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的。
C . 在妈妈12年如一日的陪伴下、守护下,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而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的甘肃考生魏祥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D . “青食”饼干在60多年中一直畅销不衰,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和喜爱。
一代代青食人用自己的辛勤努力,把“青食”品牌铸就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贵州省高三上月考三语文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月考三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三上·汪清月考) 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齐白石的画大体是某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
那些莲叶啦,树丛啦,〔①〕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啦,蚱蜢啦,则画得细致极了,那真是〔②〕描绘出来的,纤细的触须,虫翅上的脉络,都〔③〕。
这两种笔墨结合在一起,彼此衬托,〔④〕:植物更显得欣欣向荣,草虫更显得〔⑤〕。
A . 用墨如泼惜墨如金清晰可见相映成趣生气蓬勃B . 浓墨重彩轻描淡写依稀可见相映生辉勃勃生机C . 粗犷豪放刻意求工历历可辨相得益彰栩栩如生D . 寥寥数笔煞费苦心历历可数相互配合呼之欲出2. (2分) (2017高二上·南宁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国家发改委部署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开展全国供气、供暖领域价格重点检査。
检查发现,一些供气、供暖企业存在不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以及在工程改造、安装中乱收费。
B .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贫困户能够掌握一两门种植或养殖技术,在增收的同时也能增智,这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C . 今后四年,北京市将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满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D . 未来中国的影视产业对包括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内的本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会最终决定其在世界影视产业中是否具有竞争力与话语权。
3. (2分)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传统的剪纸,仅凭一把剪刀,顷刻便在一张薄纸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令人。
而广东佛山的剪纸,自明清时期便如同佛山陶瓷一样,成为一门谋生的行当,为了市场的需要,渐渐形成与传统剪纸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使用的工具也单凭一把剪刀,而是加入了刻刀和凿子。
贵州省黎平县第一民族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贵州省黎平县第一民族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眩晕舷梯炫耀武力改弦更张B.羡慕募捐幕天席地蓦然回首C.剽悍漂泊虚无缥缈飘忽不定D.舟楫逻辑开门揖盗缉拿归案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汉武大帝》是一部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史诗性作品。
全剧通过汉武帝纵横跌宕....的人生,以新古典主义浪漫写实的手法,全景式地展现中华民族2000 多年前历史上一个辉煌壮丽雄浑悲壮的时代。
B、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不能仅仅靠环保部门。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翁,创建环保城市与文明城市,更要靠广大市民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为我们俯身捡起一张废纸,也是在为“创文明城市、建和谐佛山”添砖加瓦....C、李敖即将展开大陆之行的消息在复旦大学虽然还未人尽皆知....但已备受期待。
D 、目前,全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已达到780 万辆,按照年均行使1.5 万公里,百公里平均耗油9升估算,一年就要烧掉上千万吨汽油。
因此,未来石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将愈演愈烈....,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A、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B、江苏省为了防止煤矿坍塌事故不再发生,到2005年年底前,已依法关闭了全部163家小煤矿。
C、神州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这完全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它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到“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研究”的新阶段。
D、根据调查,我国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十分理想,毕业学员的薪水增幅稳步上升,毕业三年后年工资平均达到50至60万元人民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平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等汉儒主张,复古更化,形成“儒家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体制。
此体制的哲学表达是道统、学统高于政统,而在治理架构上,至少体现为三项制度:独立于皇室的儒家士人政府,儒家士君子主导之社会自主治理,以及礼俗之治。
共治体制的灵魂是儒家士君子,这构成了中古中国治理制度演进的基本动力。
其演进机制是,因缘际会,某些大儒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而重新阐释儒家之学。
随即开门授徒,在腐朽的社会中结成一个新兴士君子社团。
新学之影响逐渐扩展,促成儒家士人群体之道德觉醒。
而由于儒家之学内在的实践指向,这种道德觉醒立刻催生出社会治理之主体性意识之觉醒,儒家士君子会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纲目,更化社会,进而寻找改变政策,甚至革新政制,此即所谓“变法”。
儒家士君子之道德与政治自觉,同样是清末绅士宪政主义运动的根本动力。
曾国藩的意义也正在于唤醒儒家士人之道德与政治自觉,从而完成了晚清制度转型的文化与政治准备。
理解这一点的关键是明白清统治之根本策略。
满人以一东北蛮族入主华夏,钱穆先生称之为“狭义的部族政权”。
满族统治者内心充满疑忌,而他们清楚知道,儒家士人乃是华夏中国之社会组织核心,四民社会之天然领袖。
因此,自身部族政权是否稳定,系乎士人之是否顺服。
为此,清统治者综合运用笼络、镇压两手政策抑制士气,前者如开博学鸿词科,后者如屡兴文字大狱。
由此,士气,也即儒家士人之气,流失殆尽。
儒家士人普遍地没有道德自觉,更没有政治主体性意识。
从宪制上说,士大夫与皇权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不存在皇权与士大夫共治之体制。
由此导致清政治、尤其是吏治,实为秦汉以来两千年间最为腐朽败坏者。
不过,儒家自然在士人内部激发出一种反弹,其中得风气之先者为桐城派与常州学派。
两派的共同特点是,反对训诂考证,重回“儒家之整体规划”,桐城派代表了士人的道德自觉,常州学派的春秋公羊学代表了创制立法之雄心。
这两股潮流会通于湘乡曾国藩。
湖湘之学向来以程朱之学为本,故曾国藩接续宋代士人传统,强调士君子之治理主体性。
其名篇《原才》即清楚表明这一点:“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
”天下治理之优劣系于士君子之德、言、行,而士气则系于“一二人”之自觉与努力。
在曾国藩那里,儒家完成了一次思想学术上的自我革命,既恢复了正心、修身之道德责任感,也恢复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政治主体意识。
晚清儒家士人群体精神为之一振,而中国的现代事业,正是在此基础逐次展开。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的政治后果是,其部族统治瓦解,作为中国政体之正统的儒家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体制得以恢复。
这是一场宪政主义革命。
正是经历这样一场宪政主义革命后,现代国家建设事业才得以自主地展开。
因为,它塑造了建立现代国家的主体:具有道德理想主义精神的士人群体。
(选自团论文网《儒家作为现代中国之构建者》,有删节)1.下面关于曾国藩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曾国藩唤醒了儒家士人的道德与政治自觉,从而完成了晚清制度转型的文化与政治准备工作。
B.曾国藩接续宋代士人传统,强调了士君子的治理主体,使儒家在士人内部激发出一种反弹。
C.曾国藩促成儒家完成了一次思想学术上的白我革命,晚清儒家士人群体精神都因此而振奋。
D.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的政治是一场宪政主义革命,使现代国家建设事业能够得以自主地展开。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儒家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体制,在治理架构上表现在独立于皇室的儒家士人政府、儒家士君子主导之社会自主治理、以及礼俗之治三项制度上。
B.儒家士君子构成了中古中国治理制度演进的基本动力,他们中的某些人因有强烈的使命感,而重新阐释儒家之学并开门授徒,最终在社会中结成一个新兴士君子社团。
C.满族统治者因为清楚知道儒家士人乃是华夏中国的社会组织核心和社会的天然领袖,所以他们综合运用笼络、镇压两手政策抑制士气,而使儒家士人之气,流失殆尽。
D.清政治、尤其是吏治成为秦汉以来两千年间最为腐朽败坏的,是因为儒家士人道德自觉和政治主体性意识的缺失,以及士大夫与皇权关系严重失衡而难以有共治的体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逐渐扩展的新学影响,促成儒家士人群体的道德觉醒,这种道德觉醒随即催生出社会治理之主体性意识的觉醒。
B.儒家士君子的道德与政治自觉也是清末绅士宪政主义运动的根本动力,曾国藩正是这类儒家士君子的典型代表。
C.曾国藩融合了桐城派士人的道德自觉和常州学派的创制立法的雄心,认为士君子的德、言、行关系着天下治理的优劣。
D.太平天国部族统治瓦解是中国政体之正统的儒家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体制得以恢复的根本原因,但这都是曾国藩的功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毅之女也。
后母,周武帝姊裹阳长公主。
后生而发垂过颈,三岁与身齐。
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
周武帝特爱重之,养于宫中,异它甥。
时武帝纳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窃言于帝曰:“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
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
”武币深纳之。
毅闻之,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
”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
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
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及周武帝崩,后追思如丧所生。
隋文帝受禅,后闻而流涕,自投于床日:“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
”毅与长公主遽掩口曰:“汝勿妄言,灭吾族矣!”后事元贞太后,以孝闻。
太后赢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
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能辨也。
炀帝时,高祖为扶风太守,有骏马数匹。
常言于高祖曰:“上好鹰爱马,公之所知。
此堪进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为身累,愿熟思之。
”高祖未决,竞以此获谴。
未几,后崩于涿郡,时年四十五。
高祖追思后言,方为百安之计,数求鹰犬以进之,俄而擢拜将军,因流涕谓诸子曰:“我早从汝母之言,居此官久矣。
”帝有天下,诏即所墓园为寿安陵。
谥曰“穆”,后附葬献陵。
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太穆顺圣皇后。
(选自《旧唐书·后妃列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赢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B.太后赢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C.太后赢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D.太后赢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原是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也指王朝更迭,旧帝死后,新皇帝接受帝位。
B.床,本来是指供人睡卧的家具,也是一种简易的坐具,也指安置器物的架子和井上围栏。
C.崩,倒塌、崩裂之意;用于抽象和比喻意义,表示崩溃、溃烂;古代常称帝王之死。
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谥号等。
另外也有叫做、称为的意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氏深受武帝的喜爱,其年幼时曾建议高祖对皇后要多加抚慰,以百姓为念,争取得到突厥的帮助。
B.高祖在求婚的时候,射两箭各射中了孔雀的一只眼睛,窦毅非常高兴,于是将窦氏嫁给了高祖。
C.高祖并未听从窦氏的劝说将自己的骏马献给炀帝,结果因为这件事遭到贬谪。
后来寻找好的鹰犬献给皇上,被提拔为将军。
D.高祖拥有天下后,下诏在窦氏埋葬的陵园修建寿安陵,封窦氏谥号为“穆”,后来与高祖合葬在献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
(5分)(2)此堪进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为身累,愿熟思之。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8.你认为“多谢残灯不嫌客”一句中哪个词语最生动,说说理由。
(5分)9.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感情?请简要概括。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陆游在《书愤》一诗中以—诸—葛亮白况的诗句是“,”。
(3)在《阿房宫赋》一文中,作者以古讽今说明写作意图的句子是“,___ _。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门铃贾大山夏局长家安着个门铃,轻轻一按,叮咚作响,奏一曲电子音乐,十分好听。
可是,那悦耳的声音一响,老夏就要把脸一沉,小声说一句:“麻烦!”总是老伴去开门。
他做梦也没想到,机构改革那年,一定要让他当局长。
组织部门和他谈话,他总是说干不了,最后惊动了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有文才,也有口才,先讲改革的意义,又讲人生的价值,最后引用了古人一句话:天地生才有数,若有济世之才,竞自遁世,岂不辜负了天地生才之心吗?老夏被感动了,但是仍不明白,自己除了画画儿,究竟有什么才能?后来才知道,那时配备领导班子,大学生要占一定比例——他有浙江美术学院的文凭。
老夏领导的局没有经济任务,压力并不大。
上班谈工作,他不怕,吹拉弹唱,画画儿照相,指导民间艺术,保护文物古迹,他都不外行。
他最怕下班回家,最怕门铃响。
老伴刚刚做好饭,门铃响了,是下属单位的一个女会计:“夏局长,你说吧,我和老崔谁的贡献大!”他知道,评工资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自己虽然上过大学,但不知道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只好说都大都大。
刚刚送走女会计,门铃又响了,是老崔。
老崔是老同志,怠慢不得,赶忙拿烟、沏茶。
老崔不吸烟,不喝茶,黑着脸摆贡献,从抗美援朝一直摆到改革开放…一评工资不结束,门铃天天响。
后来不评工资了,门铃响的更频繁——评职称开始了。
星期天,刚刚铺下一张宣纸,想画一幅画,门铃响了,是老杜、小胡和小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