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总复习——分数乘、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18页总复习第1——5题。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除法问题。
教学重点: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分步复习活动准备将学生课前就本节复习内容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分类整理,制成问题卡,交由3位学生主持复习.师:同学们,经历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为了帮大家更好地复习整理本节知识,我们请3位同学分别主持复习。
现在请第一位主持人出场。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1)主持人持知识问题卡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相同吗?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除法相同吗?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主持人持难点问题卡提出问题,指名回答。
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3)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计算。
3/4×2/5=2/3×5/6=7/9×18=3/10÷3/4=5/9÷5/6=21÷7/9=3/10÷2/5=5/9÷2/3=6/11÷5/12=(4)复习比的知识第二位主持人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2020-202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四单元比第五单元圆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九单元总复习(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表示什么。
992 2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1.教材第8页“做一做”。
这道题是小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旨在巩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交流解题思路。
(3)独立解答,讲评订正。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这道题可以先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按照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5和25可以进行直接约分,将分母化成1。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法第 6 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1.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4题。
这道题是“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可以先求出蝗虫每秒振动次数比蜜蜂少多少次,再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也可以先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是蜜蜂的几分之几,再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3—78页。
教材简析: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呈现了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情景。
通过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乘加应用题的探索。
知识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一、二单元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并能灵活的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重点是将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正确地迁移到分数中。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2008年的奥运会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世界人民走进奥运,走进了北京。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吗?[设计意图]这一单元是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进行的,而本课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1个信息窗,情境内容将中国放入世界这一大环境中,因此由奥运会的话题引出了本课情境,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谈话:这里有一些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谁能读一读?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2.根据以往的解题经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体备课全册)

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学科教材分析全册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混合运算3.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授课时数:10课时第1课时学期总第1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主备教师QKDS 使用教师授课时间2014年月日2015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8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8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篇1】第三课时:两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教学内容:课本第63-64的内容,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解答两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的不同思路,提高用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检验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
1.两地相距18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相遇。
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点名让学生口头回答,并说说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一个筑路队修筑一段公路,两周修了5千米,正好修了这段公路的。
这段公路全长多少千米?让学生画出线段图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数量关系。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
(把复习题第1题中的“18”改为“13”,“2”改为“ ”)(1)引导学生用方程解。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得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长)列出方程:解:设乙每小时行x千米。
让学生检验,写答语。
启发学生思考:根据以前学过的求总路程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并解答出来。
解:设乙每小时行x 千米。
答:(略)(2)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算术方法解答?答:乙每小时行千米。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在作业本上写公式。
联合修订。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决方案。
让学生想一想: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思路有什么不同?(4)完成课本第63页“做一做”题目。
2.教学例2。
出示例2。
(把复习题改为例2。
)(1)启发学生画出线段图。
“谁是单位`1`,数量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使学生明白:这段公路的等于两周修的长度和。
(2)学生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段公路全长X千米。
(让学生检验,再写上答案。
)(3)修改后,想一想:如何用算术解决。
学生的列计算。
答:(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免费下载(10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免费下载(10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免费下载(10篇)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那么六年级数学有哪些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免费下载,仅供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免费下载篇1复习内容:课本第22页练习六。
复习目的:1、使学生进一你好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你好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使学生进一你好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复习过程:(一)导入:板书:整理和复习(二)整理。
1、启发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
使学生明确:5×12或12×5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启发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明确:8/15×5,5个8/15的和,8/15+8/15+8/15+8/15+8/15=8/15×5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使学生明确:24×3/8就是求24个3/8是多少,7/18×9/14就是求7/18的9/14是多少,是对整数乘法的的扩展。
练习:练习七的第3题。
板书: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一个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使学生明确: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板书:应用乘法交换律应用乘法结合律应用乘法分配律练习:练习七的第4、5题。
5、口算练习七1、10题。
6、分数应用题。
(1)把谁看作单位“1”六年级参加数学小组的有36人,语文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小组的,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语文小组的倍。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14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14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1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那么关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的例1,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一、复习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
(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全课小结: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新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四单元比第五单元圆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九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2表示的意思吗? (7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92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92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9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92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92+92+92=96=32(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启发学生得出:3个9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92×3或3×92。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第14讲找周期 (2)

第十四讲找周期精锐宝典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例如,人的生肖、每周的七天等等。
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性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解答周期问题的关键是找规律,找出周期。
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如果正好有整数个周期,结果为周期里的最后一个;如果比整数个周期多n个,那么为下个周期里的第n个;如果不是从第一个开始循环,可以从总量里减掉不是特球的个数后,再继续算。
典型例题小丁把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按先2个红的、后1个白的、再3个黑的的规律排列(如下图),请你算一算,第32个珠子是什么颜色?......【解析】:从上图可以看出,珠子是按“两红一白三黑”的规律重复排列,即6个珠子为一周期。
32÷6=5(组)……2(个),32个珠子中含有5个周期多2个,所以第32个珠子就是重复5个周期后的第2个珠子,应为红色。
沙场点兵1、把38面小三角旗按下图排列,其中有多少面白旗?......【解析】:周期为4,38÷4=9......2,所以白旗的数量是3×9+2=29(面)2、你能找出下面每组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根据发现的规律,算出每组第20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1)□△□△□△□△……【解析】:□在奇数位,△在偶数位置,所以第20个图形是△(2)□△△□△△□△△……3、100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解析】:周期为3,20÷3=6......2,所以第20个图形是△2021年5月1日是星期日,问:5月25日是星期几?【解析】:我们知道,每星期有7天,也就是说以7天为一个周期不断地重复。
从5月1日到5月25日经过25-1=24天,24÷7=3(星期)……3(天),说明24天中包括3个星期还多3天。
所以从5月1日开始过3个星期,最后一天还是星期日,从这最后一天起再过3天就应是星期三。
沙场点兵1、2021年6月1日是星期三,9月1日是星期几?【解析】:2021年6月1日至9月1日,一共有30+31+31=92天,92÷7=13......1,所以9月1日是周四2、1990年9月22日是星期六,1991年元旦是星期几?【解析】:1990年9月22日至1991年元旦,一共有9+31+30+31+1=102天,102÷7=14......4,所以1991年元旦是周二3、1991年1月1日是星期二,(1)该月的22日是星期几?该月28日是星期几?(2)1994年1月1日是星期几?【解析】:1991年1月1日至该月的22日,一共有22天,22÷7=3......1,所以该月的22日是周二;1991年1月1日至该月28日,一共有28天,28÷7=4,所以该月28日是周一;1991年1月1日至1994年1月1日,一共是365+366+365+1=1097天,1097÷7=156......5,所以1994年1月1日是周六。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总复习(一)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比、百分数等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比的意义,能熟练化简比与求比值,能熟练进行在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系统中。
2、培养学生概括和分类能力,使已有概念条理化,系统化。
3、激发学生自我复习整理的意识,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提高复习的实效。
教学难点:正确、清晰地理解各个概念,并加以区分。
教具学具:能正确理解与概念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题:总复习(二)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地选择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概括和分类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激发学生自我复习整理的意识,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提高复习的实效,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具学具:正确、灵活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特征,轴对称图形特征。
2、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解答一些有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提高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圆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解题
教学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教案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复习,加深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2.通过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解题技能。
3.通过复习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和不足之处,促进学习效果的优化。
二、教学内容1.数的运算2.代数式与方程3.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4.统计与概率5.数学思考与解题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梳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和不足之处,促进学习效果的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解法: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和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练习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提升解题技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典型例题和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知识,引入总复习的主题。
2.知识梳理:按照数的运算、代数式与方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考与解题策略等五个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和复习。
3.练习与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重点知识,强调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五单元《圆》(人教版含详解)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五单元圆知识点01:圆的认识1.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2. 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 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 在同圆或等圆中,r=d 或d=2r 。
知识点02:圆的周长及圆周率的意义1.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绕绳法和滚动法。
2.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3.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 ,C=2πr知识点03: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1.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S =πr ²2.求圆的面积,要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求。
3.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S =πR2-πr ²或S =π(R -r)²。
4.“外方内圆”图形中,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如果圆的半径为r ,那么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为0.86r ²。
5.“外圆内方”图形中,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圆的直径。
如果圆的半径为r ,那么圆和正方形之间部分的面积为1.14r ²。
知识点04:扇形的认识1.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2.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3.扇形的大小和半径的长短、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考点01:圆的认识1.(2018秋•朝阳区校级期中)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倍A .3.14B .3.1415926C .3D .π【思路引导】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出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12【完整解答】解:C=πd=π所以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故选:D。
2.(2015秋•龙泉驿区校级期中)在一个长10cm,宽5cm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半径是()cm.A.10 B.5 C.2.5 D.1.5【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在这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同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完整解答】解:5×(厘米),答:它的半径是2.5厘米.故选:C。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8)》教案

《解决问题》参考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3~14页例8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数连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分率”与所对应的量的相对性。
进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单位“1”“分率”与具体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1. 找一找,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1)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相等。
2. 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1)篮球有35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足球有多少个?(2)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相等,六(1)班有女生多少人?3.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单位“1”的量,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思辨交流(一)阅读与理解出示例8情境图:这个大棚共480 m2,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呢?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要求的是()的面积。
(二)分析与解答1. 分析:如果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整个大棚,你能折出或画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吗?学生动手操作。
2. 解答:看着这张图,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
)3.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1)先求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240(m2);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240×=60(m2)。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单元 分数乘法 第8课时 解决问题(2)

第1单元分数乘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例9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读题、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难点: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初步构建分数乘法问题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下面各题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2。
(1)乙数是甲数的51相当于甲数。
(2)乙数的34等于小鸡的只数。
(3)母鸡只数的54。
(4)母鸡的只数相当于公鸡只数的5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9】1.阅读与理解。
(1)学生自学教材第14页的内容,并完成“阅读与理解”中的填空。
(2)全班汇报。
2.分析与解答。
(1)画图分析。
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预设: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题目中有“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和“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两种量,一般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画线段图时,把单位“1”的量画在上面,比较量画在下面;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5份,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的部分相当于5份中的4份。
(2)探讨解题的思路。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怎样列式解答?预设1:可以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的次数,再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预设2:可以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3.回顾与反思。
师:通过分析与计算,我们得到结果是135次,这个结果正确吗? (1)学生自主检验。
(2)全班交流汇报。
4.课堂练习,强化新知。
完成教材第15页做一做。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并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2)交流汇报,指名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展开交流。
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16页第4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范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范文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
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估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显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已有的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知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控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现、互动交换中,体验学习带来的欢乐,培养学生的学科爱好和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控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进程:一、复习引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
运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运算方法。
1/10× 5/8×5 3/7×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揭题:分数乘分数3、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否相同。
(2) 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二、展现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现学生独立自学、完成课本10页例3、“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现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换与探讨)2、全班展现(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展现1/5×3/4就是求1/5的3/4是多少; 1/3×1/4就是求1/3的1/4是多少(2)算法展现生1:不能约分,直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5×3/4=1×3/5×4=3/20生2:先运算出结果,再进行约分。
8/9×3/10=8×3/9×10=24/90=4/15生3:在运算进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案(全)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结合计算和解题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和及时验算的良好习惯。
1.通过教学活动,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这两部分内容。
先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例子,知道一个数乘分数不能再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需要扩展乘法的意义。
然后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要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最后着重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时,也要紧密结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突出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做好准备。
2.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
老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计算问题还原到需要通过分数乘法计算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3.抓住本单元的知识重点,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和算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在学习分数乘分数时,老师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与算法,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展示操作方法—老师演示—学生联想操作过程,尝试计算—小组讨论,归纳算法—概括计算方法”的过程来完成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算法的探索。
4.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新意、有深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思考性,学生不仅要算,而且还要想,使学生在思考中计算。
(2)富于趣味性。
(3)体现教育性。
11分数乘法……………………………………………………………………………..5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分数乘整数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1、第2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集(71页)

全册备课对课标的理解: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数学应是生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工具。
使学生学到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圆的周长和面积、实践活动和总复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掌握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答“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解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成数。
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含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和等圆中直径于半径的关系。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比较熟练的解答“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
10、熟练的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11、比较熟练的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12、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13、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有条有理的说明解题思路,会用多种方法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画圆,能利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自己推导出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能利用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目标: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能从各种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取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律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17页)(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复习期末教案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重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与性质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重点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关系1、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2、长=棱长总和÷4-宽-高a=L÷4-b-h3、宽=棱长总和÷4-长-高b=L÷4-a-h4、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6、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重点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3、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ab S=2(ah+bh)+ab4、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5、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重点4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 设计说明“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以及分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百分数与分数有着亲密的联络。
基于以上认识,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感知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
数学知识来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
百分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络,所以,在引入课题和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严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通过课前对百分数的搜集,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消费、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
2.注重新旧知识的比照和迁移,表达类比的思想方法。
比照和迁移能使学生容易承受新知识,防止新旧知识混淆,进步学生的区分才能,从而扎实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的根底上进展的,教学设计中通过与分数的意义进展比照,明确分数的意义与百分数的意义的区别,更加突出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搜集的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展程度正在逐步进步。
师: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数。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百分数的资料。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百分数资料可真多啊!看来百分数在消费、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那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有什么含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总复习计划一、复习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
二、复习重点本册的重点是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应用题。
1、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能用来指导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3、能正确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4、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三、复习难点本册的复习难点是分数应用题(包括百分数应用题)。
四、复习措施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3、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馈性练习和针对性训练。
五、复习原则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六、复习方法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
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和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118面第1题2、说意义:3/4×2/5 1/2÷2 3/4+5/7 5/6-1/23、说说分数乘除法方法、规律(除转化为乘,倒数是怎么回事?)分数乘除法的规律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乘顺除逆)二、指导练习:引入:如果把上面的四种运算混在一起就成了什么题。
揭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看到这个内容你想到了什么?(运算顺序)还记得那三句话么同桌到说师相机板书:只有()或()从左到右;既有()又有()先()再(),如果有了括号,中括号。
(千万不能想当然,如2/3+1/3÷2/3+1/3)2、也有改变顺序的,是什么情况?3、文字题又咋办?如1、2/3加上1/4除以3/4的商,所得的和乘1/4,积是多少?2、4/5减去2/3的差乘一个数,等于2/7,这个数是多少?三、综合检测1、12加上一个数的2/5,和是18。
这个数是多少?2、甲数是乙数的3/5,甲数是9,乙数是多少?3、甲数的8/15和乙数相等,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如果乙数是2/3,甲数是多少?4、完成练习册第二课时复习内容:比的有关知识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地求比值和化简比。
3、能正确地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能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能根据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复习过程:创境引入:在我们学过的四则运算中有一种特殊运算有种新的表示法谁还记得?揭题:比一基本练习。
1、举例说明什么叫比以及比的前项、后项、比值?3、什么叫比的基本性质?它与前面学的哪部分知识联系紧密?怎样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二、指导练习(化简比与求比值对比)1、化简比有什么要求?(前后项整数;前后项互质;必须有三部分组成-----前顼、后项、比号)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的商 -----一个数)把下列比化简并求出比值:8:12 0.25:0.45 1/4:1/8 34 :6.8 1/2:0.125学生独立做选择一题巩固方法1/2:0.1251、统一成分数相除,得数是比值,化成比的形式即可成为一个新的比1/2÷1/8=4(比值)=4:1(一个最简整数比)2、统一成小数:0.5÷0.125(小数没有分数好做)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3:2=()÷()=6/()=()/6=30÷()=()÷30看准数字找变化-----性质填空3、应用题一个工厂男女职工人数的比为4:3,全厂有职工364人,男女职工各有多少人?特点:总数,两部分比,求各部分方法:总份数;每份数。
各有这样几份就有多少人?如果全厂有职工364人改为女生120人,男生多少人?全厂有职工多少人?三、综合练习1、化简比。
8:12 0.25:0.45 1/4:1/8 1/6:0.16 2/5:1.2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2,乙数是10,那么甲数是多少?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2,乙数与甲数相差8,甲乙两数各是多少?3、一家汽车公司9月份销售小轿车、小客车、小货车数量的比是7:3:2。
这三种车共销售了240辆,每种车各买了多少辆?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6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5、某厂工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2/3,技术人员占全厂职工总数的2/9,其余的是干部。
写出这个厂的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人数的最简整数比。
四、作业:练习册针对的题第三课时复习内容:分数应用题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能正确地分析和解答。
2、会运用有关分数应用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难点:会正确地分析和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写关系式吃了一袋大米的2/3修了一段路的3/8苹果比梨子少1/7篮球比足球多2/52、画出3、4题的线段图揭题:分数应用题-----------关键(数量关系式)二、指导练习1、梳理类型(回忆一个类型举一个实例)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分之几己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几分之几=。
多少的数除法或方程式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己知多少的数反求“一个数”求分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的(多)少几分之几2、针对性练习:有240千克糖,拿走它的1/4装入袋子里,每1/4千克装一袋,可以装几袋?学生独立做,再较正,突出具体分数与分率的区别三、小测试(辅导本上有补充题目)1、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1/4,第二天修了这条路的2/5,两天一共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还剩这条路的几分之几?如果这条路长100米,第一天修了多少米,第二天修了多少米,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还剩多少米没有修?2、一条水渠,第一天修了1/5,第二天修了45米,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9米,这条水渠有多长?3、一条水渠,第一天修了1/5,第二天修了45米,还剩15米,这条水渠有多长?4、学校有植物标本和动物标本共84件。
动物标本的件数植物标本的2/5。
两种标本各有多少本?5、总复习3、4、5题第四课时复习内容:分数应用题(2)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能正确地分析和解答。
2、会运用有关分数应用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难点:会正确地分析和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分数四则题2、听题口述数量关系式3、只列式六(1)班学生是我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完成总任务1000个零件的5/8看了一本书的2/3正好是60页小明身向155厘米比小刚高1/5二、指导复习重点:线段图画法修了一段路的3/8苹果比梨子少1/71、有什么不同?(学生表达:)一个是对应分率,一个不对应分率第一个只画一条线段。
第二个一般画两条线段(先画。
再画。
)三、小测试(辅导本上)另补充1、一条水渠,第一天修了3/10,第二天修了9/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24米。
(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几分之几?(2)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第五课时复习内容:百分数应用题。
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能正确地分析和解答。
2、会运用有关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会正确地分析和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六年级有学生100人,达到优秀的有96人,达优秀的占六年级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化肥厂实际生产化肥112.5吨,原计划生产100吨,实际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超过百分之几?3、一台收音机,原价60元,现在降价10%出售,降价多少元?现价多少元?4、一台收音机,降价10%出售,现价60元,原价多少元?5、一台收音机,现价是原价的120%,现价80元,原价多少元?7、小明做数学题,共做了10题,错了3题,求正确率。
二、指导练习已知出油率,反过来怎么求单位1的量(大豆、花生。
)1、大豆的出油率是16%,要榨200千克油需要大豆多少千克?2、有250千克的油菜子,油菜子的出油率是35%,这些油菜子能榨多少千克菜子油?方法:用公式做;转化为分数应用题做(找准单位1确定方法)3、一台收音机,原价80元,现降价20元,降价百分之几?4、一台收音机,原价80元,现售价60元,降价百分之几?你有什么要对大家说?表达:都是求少百分之几关键求出少的具本量。
到题目中找对号列式。
第3题有降的钱。
第4题求出降的钱(80-60)三、检测1、五年级有学生3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80%,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2、有两种玩具车,现价都卖120元,第一种提高了原价的20%,第二种降低了原价的20%,这样卖是赚还是亏?3、补充:有一桶油,第一次倒出总数的35%,第二次倒出总数的1/5,还剩36千克,这桶油有多少千克?4、其余见辅导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