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能够利用平移和旋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2.1 平移
1.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平移的方法和步骤;
3.平移的性质。
2.2 旋转
1.旋转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3.旋转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3.1 教学重点
1.平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3.2 教学难点
1.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理解;
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一)-教学设计

结合学生所在年级和知识深度,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平移和旋转”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一些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科普视频,如《数学的魔力:平移和旋转》、《生活中的几何》等。这些视频通过动画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 拓展要求:
-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数学绘本、观看视频等方式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平移和旋转知识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移和旋转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移和旋转北师大版教案:平移和旋转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93页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它们。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将平移和旋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平移和旋转,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包括一些可以平移和旋转的玩具。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画一些平移和旋转的图形,并写上它们的定义和特点,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用图片或文字记录下来。
答案:平移是指物体在平面内沿直线运动,旋转是指物体在平面内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旋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它们。
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将平移和旋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一定的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他们。
拓展延伸:除了平移和旋转,还有其他几何变换的概念,比如对称、翻转等,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引入这些概念,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平移是指物体在平面内沿直线运动,而旋转是指物体在平面内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旋转。
这两个概念在数学中是基本的几何变换,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翻阅一本书时,书页的翻转就是一种旋转;当我们移动家具时,家具的移动就是一种平移。
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将平移和旋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是学生们在本节课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它们需要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移和旋转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移和旋转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教材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即平移和旋转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卡片、小玩具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玩具、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滑滑梯、旋转木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特点。
2. 知识讲解:借助卡片和小玩具,向学生讲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例题,如拼图、变形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带的小玩具进行平移和旋转操作,观察其变化,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移:定义: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特点:方向不变,距离相等。
旋转:定义: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特点: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发生变化。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将下面的图形变换成新的图形。
答案: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你见过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动画制作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含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够识别并区分两种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移:图形在平面内沿直线方向移动,位置发生改变,但形状和大小不变。
2. 旋转: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能够识别并区分两种现象。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平移和旋转示例图、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平移和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并区分两种现象。
3. 案例分析:展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提高沟通能力。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平移和旋转,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平移:图形沿直线方向移动,位置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
2. 旋转: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记录下来,并尝试解释。
2. 练习绘制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提高空间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 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的运动、旋转木马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新版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4篇(2018新教材)

新版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4篇(2018新教材)平移和旋转素质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到生活中的物体有进行平移和旋转运动的现象,进而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道方格纸上的图形发生平移时方向和位置的变化。
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将图形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平移后得到的图形。
能力教学点:使学生体会到图形经过平移和旋转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德育教学点:体会生活中的平移旋转运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计算一个平面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具:图片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1.同学们,你们在儿童游乐场里最喜欢玩什么游乐项目?2.根据同学的回答,用录像的形式播放儿童游乐场里的游戏项目。
3.你玩过滑梯.做过观览车吗?有什么感受?4.像滑梯.观览车这样的运动就叫做“平移”。
5.你坐过飞椅或者是旋转陀螺吗?有什么感受?这样的运动你知道叫什么吗?6.像飞椅或者是旋转陀螺这样的运动叫做旋转。
二、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平移和旋转的运动吗?举例说明。
2.其实在玩斗兽棋.象棋.军旗的时候,我们经常要用到平移的知识。
出示象棋的棋盘,你能说一说象棋当中,卒的走法吗?车的走法呢?马和象又该怎样走呢?(演示)生:分别说出每个棋子的走法,注意引导学生用“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的说法。
3.完成书上60页填一填:分别说出每个小动物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个格?鸭子向左平移了4个格;飞机向上平移了3个格;又向左平移了3个格。
三、巩固对旋转和平移的认识:1.电脑演示:书上的练习60页画一画和说一说。
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任意拖动.平移。
2.用电脑的“画图”,帮助学生认识旋转:划出任意一幅图片,选择将其旋转300.450.900.1800.3600,观察图形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3.你能做出几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吗?4.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汽车,在坐车的过程中你体会到有平移和旋转吗?说一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平移与旋转|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平移与旋转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
•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操作。
•学会观察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观察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
•分析图形变化规律。
三、具体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1.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
2.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
1.讲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2.讲解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操作,包括平移和旋转的方向、距离、角度等。
3.通过展示示例图形,讲解平移和旋转的实际应用。
步骤三:练习
1.在黑板上绘制几何图形。
2.由教师出题,由学生进行简单的平移和旋转操作。
3.针对不同难度的题目,安排不同的小组活动。
步骤四:拓展
1.提供更多有趣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自由进行平移和旋转操作。
2.引导学生探究图形的变化规律,讨论图形的对称性质。
3.分享学生的成果和心得,激励学生深入探究平移和旋转。
四、教育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基础,综合运用学生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打破传统单一的讲课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
课前准备:1、将《平移与旋转》微视屏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视频练习题。
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微练习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图形的运动—平移。
2、导入语:图形的运动除了前面学的平移,还有一种图形的运动—旋转3、出示课题:旋转二、新课学习。
1、在观看微视频,观察图中的物体运动。
2、小组探究:和昨天的知识对比,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3、小组讨论。
三、提升训练1、寻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
孩子们,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生说。
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2、孩子们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准确地判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课件展示)3、孩子们判断得可真准确,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小汽车的卡片。
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指任1名同学发口令,1名同学平移卡片。
小结:细心的学生仔细观察,我们每次平移后,物体的什么有变化吗?什么没变?想一想旋转时呢?4、课间小活动。
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
拿出准备的学具,线和纽扣。
小组合作,设计纽扣的运动方式。
二、课堂作业。
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三、课后作业。
三年级数学下册2.3平移和旋转_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2.3平移和旋转_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平移和旋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难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区别,能够用语言描述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图形模型、旋转木马模型。
学具:学生每人一套几何图形模型、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展示一个旋转门的开合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运动特点。
2. 新课导入:通过旋转门的例子,引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讲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3. 课堂讲解:讲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通过几何图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判断并解释其运动方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几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操作,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过程。
6.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概念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平移和旋转板书内容:平移: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
旋转:物体上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的距离不变的运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并解释原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们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我会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平移和旋转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平移和旋转》(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平移和旋转》(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正确识别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移:图形在平面上沿着直线方向移动,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2. 旋转: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角度,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3. 平移和旋转的区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正确识别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 教学难点:平移和旋转的区分,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图片。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绳子、图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 新课导入:讲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
3. 演示与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例图片,演示平移和旋转的过程,讲解其特点。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6.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平移:图形在平面上沿着直线方向移动,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2. 旋转: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角度,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3. 平移和旋转的区分:平移是沿着直线方向移动,旋转是绕着一个点旋转。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 观察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2. 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是否理解到位,能否正确区分两者?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4. 课堂氛围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5. 课后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在《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
本课安排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教材中呈现的缆车滑行、国旗徐徐上升、直升飞机螺旋桨的旋转以及小风车迎风旋转等,都是学生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直观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与旋转的特点。
二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感知的经验,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具体实例,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到平移与旋转这两种运动的本质特征,感受平移与旋转现象的普遍性。
三是能用形象的手势表示平移与旋转的动作。
这实际是让学生通过形体语言来加深对平移与旋转运动特征的理解。
四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方格纸上图形的平移,以及画简单图形的平移,来感受平移的几何特征。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因此,教学的认知要求是初步认识,对于旋转的知识只要能分辨旋转现象即可;对于平移的知识,除了知道生活中平移的现象之外,要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左右(水平方向)或者上下(垂直方向)的平移。
五是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去设计一幅美丽图案,使学生体会到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得到,从而形成以简驭繁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方位顺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分类,并且学生很早就有了物体或图形运动的一些经验,因此认识平移和旋转观察只需让他们构建一个概念。
对于平移了多少格,学生可能会遇到数的方法不正确导致格子数的不准确,画的时候不知从哪里着手。
三、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结合教学实例联系生活经验,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区分这两种现象。
2、能根据平移现象的特征,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沿水平(左右)方向、竖直(上、下)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培养空间观念。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判断、举例等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并会直观地区分这两种现象。
2.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的几何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及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纸【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运动画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想看吗?生:(想)师:不过呀,在没有看画面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认真观察的同时要开动你聪明的脑筋思考:它们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运动的样子一样吗?同学们还可以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它们运动时的样子。
好,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示课件:火车,电梯,缆车,轮船,风扇,钟摆)(学生认真观察)师:那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也就是运动时的样子分分类吗?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分为一类,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的;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的,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轮船,风扇,钟的指针的转分为一类,它们都是转动的。
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平移、旋转)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平移和旋转”。
(把课题补充完整)二、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你能正确判断出下面的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P19说一说和P20练一练第1题)(出示课件:判断平移和旋转)抽生回答。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移和旋转》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平移是物体在空间中沿直线移动,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旋转是物体绕某一点或轴进行转动。这两种变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时钟的指针运动,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旋转的概念;而移动课桌则是一个平移的例子。
-绘制旋转后的图形:学生在绘制旋转后的图形时,可能会出现方向错误或角度不准确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旋转绘图的步骤和技巧,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角度等。
举例:在区分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两种变换在同一图形上的应用效果。在理解向量表示时,教师可以用箭头表示平移的向量,并用图示或模型展示旋转的中心和角度。在绘图方面,教师可以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和直尺,按照正确的步骤绘制旋转后的图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材第六单元《平移和旋转》。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平移: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学会在平面图上识别和绘制平移后的图形。
2.旋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基本性质,学会在平面图上识别和绘制旋转后的图形。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让学生们用手指表示数字,通过平移和旋转来形成不同的数字组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四、教学流程
三年级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5篇

三年级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5篇三年级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能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基本要素。
3、能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0,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的旋转难点:用平移和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案预习过程一、平移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2、认真读信息窗2的6幅图片,你能提了出什么问题?你认为这6幅图中,哪些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3、认真读课本例题图:(5个小正方形的图案)怎样用平移的方法得到这个图案呢?你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吗?温馨提示:先向哪儿移、再向哪儿移。
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先向左平移格,再向上平移格,或者先向上平移格,再向左平移格。
温馨提示:(1)平移时要选取一个点或一条边,以此为基准数格平移。
(2)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4、刚才你学习了关于平移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做课本自主练习P23页1、2、3、4题。
二、旋转1、生活中有很多旋转的现象,你能举例说说吗?2、汽车经过收费站时,交费后,收费站道口的转杆就会打开,汽车通过后,转杆关闭。
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就是生活中的现象3、转杆在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你发现有什么异同点?相同点:一是在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转杆下端的点是固定不动的,这是旋转的中心;二是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角度相同,都是90°。
不同点是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不同,正好相反。
4、温馨提示: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1)、钟面上,时针从12转到3,你能说说时针是怎样转的吗?时针(顺、逆)时针转了90°。
《图形的运动——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3.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图示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2)视频:播放动画片,展示平移和旋转的过程,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几何工具,让学生实时演示和观察平移和旋转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逻辑推理:学生能够运用图形运动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论证,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学生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创新与实践:在学习和应用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见解的合理性。
3.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
1.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2.课件:平移和旋转的图片、实例等
3.实物:三角板、直尺等
4.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平移和旋转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平移和旋转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平移和旋转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平移和旋转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内容及第28页“练一练”1、2题。
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出现得比较多的几何现象,因此,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和旋转的两种现象。
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学生在第二课时还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是物体或图形在空间变化的位置方式,认识平移和旋转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重要作用。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在观察生活现象中,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感受平移与旋转,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这部分内容单靠教师讲解和学生的记忆是学不好的,最好的方式是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描述、表达和和交流中体验。
让学生在直观操作中,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非常的重要,可借助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操作演示,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让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及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谁能说说游乐场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2、符老师这里也收集了游乐场一些游乐项目的照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好)在这些游乐项目里有许多数学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图形的运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案一、导入学习1、现在桌子上摆了这么多的玩具,想玩一会儿吗?2、观察:每种玩具是怎么运动的?待会儿我们按组来汇报3、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分分类吗?4、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5、像陀螺、风车、转笔刀这样的运动(师用手势表示旋转)你们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我们叫它旋转。
)像小小汽车、小乌龟、计数器这样运动的呢?(接着用手势表示)(我们叫它平移。
)6、今天我和孩子们就一起来认识了解一下平移和旋转现象。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在观察、感受活动中认识平移和旋转2、出示多媒体课件:空中列车、空中摇滚、过山车、旋转木马)3、谁能说它们分别是怎样运动的?是平移还是旋转?4、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请看(出示多媒体课件:想想做做第一题)。
5请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怎样的运动就是平移,怎样的运动就是旋转。
谁能做一个动作,用你无声的语言告诉大家这就是平移,那就是旋转。
6、你们能不能根据他们的运动给平移和旋转创造一个符号呢?(同桌可以商量)7、展示汇报8、比较一下平移和旋转你们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三、操作、观察(一)移一移1、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老师要求平移圆片。
(先向上平移4格,再)师:忙了半天又回到原地。
好,不玩了。
2、出示课件:下雨前,蚂蚁们正忙着搬家。
(二)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例题的金鱼图和火箭图。
(电脑验证答案)(三)画一画在书上试一试里选一个图形做一做。
(用实物投影学生的画法)四、全课总结1、师玩竹蜻蜓,这是老师小时侯自己做的一个玩具,你玩过吗?你知道这个玩具刚才做了哪些运动?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平移和旋转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仔细观察这些旋转,还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绕一个点)这个点叫做旋转中心。
指一指每幅图的旋转中心。
小结:说一说旋转的三个特点:绕一个点、往一个方向、转动。
2.旋转
特点一:转动。
追问:这样陀螺静止不动叫旋转吗?
引导得出:要转动才可能叫旋转。板书:转动。
特点二:往一个方向。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闹钟、摩天轮、风力发电风车。仔细观察他们旋转的方向。引导得出:像这种“向右旋转”我们把它称作“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举起手来跟老师一起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举出反方向旋转的风车,观察旋转方向,引导得出:像这种“向左旋转”我们把它称作“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举起手来跟老师一起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旋转现象,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生活中的常见的旋转现象。
2.感知平移现象的特点,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现象。
3.能积极参与对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身边与旋转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
2.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
1.1 情景导入
1. 观看视频。
问:这是什么现象?生活中还有这种现象?
2. 点击课件陀螺转动。
问:现在呢?
揭示课题:沿直线做上下,左右运动的现象叫平移,像陀螺这样的转动,我们把它称作旋转,板书:平移和旋转。
1.2 探索新知
一、教学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移和旋转》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我班学生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父母的知识层次偏低,与老师沟通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不好,个别学生作业完成的不好,但思维较活跃,想象力丰富,回答问题较积极,易于调动。
3.教学内容分析:《平移和旋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极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的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及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材注重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素材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本课在教学中突出用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
4.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与旋转。
2)会计算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格数,并能涂出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5.教学重点:
1)认识平移与旋转现象。
2)计算平面图形平移的格数。
教学难点:计算平面图形平移的格数,并能涂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用具:课件、玩具汽车、方格纸,风车、纽扣、绳子等。
6.教学课时:1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的运动特点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玩具汽车和风车:你能用手势比划它们的运动方式吗?
(2)师小结:汽车做的运动是平移,风车做的运动是旋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种运动现象:平移和旋转。
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3)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运动现象,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出示课件《游乐园》,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
师:刚才我们看到并笔划了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他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分一分类吗?试一试,相信自己一定行。
2.分析归纳,揭示概念
(1)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2)你能给刚才表现的运动方式起个名字吗?
(3)师总结归纳: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用手势表示),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的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
二、合作探究实践探索
1.师:不仅在游乐园中有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学生说,教师随机指导)
2.你会用手中的学具(细绳、纽扣、铅笔盒等)做一做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吗?(学生做,教师指导)
3.展示运动现象,进一步明确平移和旋转运动。
4.试一试。
(1)判断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大屏幕出示图片)
(2)做课本19页“试一试”
(3)你是怎么知道的?(整个图形比原来图形低1格;图形的底边比原来的底边底1格;三角形的顶点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底1格等。
)
(4)指导学生以三角形中的某一点(如顶点)为标准,观察它的平移方向和位置,然后判断结果。
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或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三、在操作、观察、活动中学习计算平移的格数:
1.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棵美丽的圣诞树,请注意观察(出示课件)
(1)它在作什么运动的呢?
(2)向什么方向平移?平移了几格?
(3)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总结:整个图形比原来图形低1格;图形的底边比原来的底边底1格;三角形的顶点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底1格等。
)
(5)指导学生以三角形中的某一点(如顶点)为标准,观察它的平移方向和位置,然后判断结果。
2.课堂练习:做课本20页“试一试”1、2题。
(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安排
课本20页“试一试”第3题
8.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和课本。
9.自我问答:通过实践活动,以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让同学们把平移距离这个难点,在讨论、分析、探究中去逐步解决,学到知识,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可也有不足的地方,在平移的环节上,留给学生探讨的时间较少,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