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对厚朴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对厚朴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比较

毕业论文题目: 对厚朴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比较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1前言 (4)1.1厚朴简介 (4)1.2有效成分 (5)1.3概述 (6)2 实验操作部分 (6)2.1超声波提取法 (6)2.2乙醇提取法 (8)2.3碱提酸沉法 (11)3 分析与讨论 (12)4 参考文献 (14)5 综述 (15)对厚朴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比较摘要:厚朴主要化学成分有木脂素酚类(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等)、挥发油类成分(β-桉叶醇、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生物碱类(木兰箭毒碱等)这三大类。
而且据中国药典记载,目前对中药厚朴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成分是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两者的含量;故在本次实验中将着重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两个成分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
并在多种方法中选取了其中三种提取方法,来完成此次有效成分提取的探究。
药典中明确规定,其两者含量的总和不得少于2.0%。
关键词:厚朴;厚朴酚;和厚朴酚;提取分离ABSTRACT:Th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with phenolic lignan (magnolol and honokiol etc.), volatile oil composition (beta eudesmol, monoterpenes, sesquiterpenes and oxygenated derivatives), alkaloids (magnocurarine etc.) these three categories. An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records, currently main component index evaluation on the quality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is content of magnolol and Hou Pufen both; so in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a certain degree of magnolol and honokiol in two components. And we choose three methods to extract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The Pharmacopoeia clearly states that the sum of their contents shall not be less than 2%.KEY WORDS: 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Magnolol;Honokiol;Extraction separation1.前言1.1厚朴简介我国传统的珍贵中药材厚朴[1](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是一种常用中药。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析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析1.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火试: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为鉴别手段之一。
3.后生皮层: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
4.后生表皮:表皮死亡脱落后,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增厚并栓化,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
5.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一枚,习称“佛指甲”。
6.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
7.连珠斑:蕲蛇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
8.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结晶方向断裂,断裂面是不规则和不平整的,这种断裂面称为“断口”。
9.解理(面):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所裂成的平面称为“解理面”。
10.云锦花纹:何首乌皮部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形如云朵状的花纹。
11.绿皮层:指栓内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而显绿色。
12.木类药材:指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部分入药。
13.花托:是花梗顶端稍膨大的部分,花各部分着生其上,花托形状因植物种类而异。
14.甜大芸:肉苁蓉鲜品。
15.生理灰分:植物体内的无机盐习称“生理灰分”。
16.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的菌丝组织体。
17.透明度: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称为“透明度”。
18.罗盘纹:商陆的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纹(异常维管束),俗称“罗盘纹”。
19.同名异物:指一种中药名称下有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或动物)作相同的药物使用。
20.同物异名:是指同一药用材料在不同地区称呼不同的名字,作不同的中药使用。
21.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执业中药师~中药一~(习题+解析)第二章 第一节 中药材生产

第二章第一节中药材生产一、最佳选择题1、需在霜降期捕捉获得药用部位的是A、穿山甲B、桑螵蛸C、土鳖虫D、斑蝥E、哈蟆油2、一般在秋冬季采收的药材是A、茎木类B、皮类C、叶类D、花类E、全草类3、全年均可采收的药材是A、根及根茎类B、叶类C、矿物类D、藻菌类E、动物类4、花类药材采收时通常是A、植株枯萎前B、枝叶茂盛时C、花盛开时D、果实成熟时E、多含苞待放时5、石膏一般在何时采收A、秋冬季B、春末夏初C、全年可以采收D、春季一次、冬季一次E、光合作用旺盛时期6、叶类药材的采收期是A、大多数在秋、冬两季采收B、一般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C、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叶类D、在春季发芽时采收E、全年采收7、关于动物类药的采收说法错误的是A、以卵鞘入药的,应在3月中旬前收集B、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活动期捕捉C、两栖动物类、爬行动物类宜在春秋两季捕捉采收D、脊椎动物类全年均可采收E、鹿茸需在8月中旬至10月下旬8、茵陈的采收期有几个A、1个B、2个C、3个D、4个E、全年均可采挖9、皮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季节为A、秋、冬两季采收B、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C、春末夏初采收D、果实成熟时采收E、花完全盛开后采收10、以下在花盛开时采收的是A、金银花B、槐米C、丁香D、洋金花E、西红花11、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的栽培药材是A、天花粉B、山药C、桔梗D、人参E、太子参12、关于植物药的采取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秋发芽前或刚出苗时采收B、皮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采收C、叶类药材一般宜在叶片繁茂、色绿时采收D、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或开放时采收E、种子类药材在果实、种子成熟时采收13、《中国药典》已不收载的药材产地加工方法是A、蒸煮烫B、切片C、熏硫D、发汗E、干燥14、一般需要采用揉搓方法而使皮、肉紧贴的药物是A、五倍子B、三七C、木瓜D、大黄E、续断15、含浆汁、淀粉粒、糖多的药材,为利于干燥,产地加工时应A、发汗B、熏硫C、切片D、蒸、煮、烫E、揉搓16、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的产地加工方法是A、发汗B、熏硫C、揉搓D、曝晒E、蒸煮烫17、《中国药典》规定,低温干燥的温度一般不超过A、20℃B、30℃C、50℃D、60℃E、70℃18、山东的道地药材是A、薄荷B、当归C、枳壳D、阿胶E、鹿茸19、厚朴、黄柏的主要产地是A、山东B、四川C、云南D、贵州E、河南20、主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是A、天麻B、三七C、白术D、牛膝E、五味子21、延胡索的主产地是A、福建B、河南C、浙江D、湖北E、河北22、影响药材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A、栽培B、品种C、采收D、产地加工E、炮制23、下列取消药用标准的是A、粉防己B、木防己C、黄柏D、川防己E、广防己二、配伍选择题1、A.三颗针B.茯苓C.花茵陈D.太子参E.山茱萸<1> 、应在立秋后采收的是A B C D E<2> 、应在落果期采收的是A B C D E<3> 、应在夏季采收的是A B C D E<4> 、果实经霜变红时采收的是A B C D E2、A.开花前期B.开花盛期C.生长末期D.花蕾期E.生长初期<1> 、甘草甜素在哪个时期含量最高A B C D E<2> 、槐花中的芦丁在哪个时期含量最高A B C D E<3> 、西红花的采收期是A B C D E3、A.茵陈蒿B.滨蒿C.花茵陈D.绵茵陈E.青蒿<1> 、秋季花蕾生长时采收的茵陈商品名A B C D E<2>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的茵陈商品名A B C D E4、A.红花B.黄柏C.大黄D.牡丹皮E.槐米<1> 、哪种中药材是在花朵含苞待放时采收的A B C D E<2> 、哪种中药材在秋冬季节地上部分枯萎,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A B C D E<3> 、哪种中药材采收时可采用环剥技术A B C D E5、A.发汗B.暴晒C.熏硫D.切片E.蒸<1> 、鸡血藤采收加工须A B C D E<2> 、茯苓采收加工须A B C D E<3> 、五倍子采收加工须A B C D E6、A.牛膝B.泽泻C.白术D.雪莲花E.黄连<1> 、主产浙江的是A B C D E<2> 、主产河南的是A B C D E<3> 、主产四川的是A B C D E<4> 、主产福建的是A B C D E7、A.吴茱萸B.延胡索C.防风D.板蓝根E.茅苍术<1> 、主产江苏的是A B C D E<2> 、主产东北的是A B C D E<3> 、主产浙江的是A B C D E<4> 、主产河北的是A B C D E8、A.冬虫夏草B.知母C.杜仲D.枸杞子E.茅苍术<1> 、主产于青藏高原的藏药是A B C D E<2> 、一般采用环剥技术取药材的是A B C D E<3> 、主产地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药材是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通关模拟考试试卷和答案

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一通关模拟考试试卷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根据材料,回答85-88题根据材料,回答85-88题A.苯醌B.萘醌C.菲醌D.蒽醌E.黄酮【答案】 D2. 根据氢键强弱不同而分离的是根据氢键强弱不同而分离的是A.吸附色谱B.离子交换色谱C.聚酰胺色谱D.分配色谱E.凝胶色谱【答案】 C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A.气相色谱法B.液相色谱法C.薄层色谱法D.比色法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答案】 A4. 切面粉白色,质脆,富粉性的饮片是切面粉白色,质脆,富粉性的饮片是A.狗脊B.姜黄C.石菖蒲D.浙贝母E.天麻【答案】 D5. 区别5-羟基黄酮和7-羟基黄酮的反应是区别5-羟基黄酮和7-羟基黄酮的反应是A.FeCl3反应B.硼酸显色反应C.Mg~HCl反应D.氨性氯化锶反应E.NaBH4反应【答案】 B6. (2016年真题)为纤维状集合体,体重,质软,纵断面具有绢丝样光泽的药材是()。
(2016年真题)为纤维状集合体,体重,质软,纵断面具有绢丝样光泽的药材是()。
A.朱砂B.雄黄C.石膏D.硫黄E.赭石【答案】 C7. 可以达到肺泡的雾粒粒径应在可以达到肺泡的雾粒粒径应在A.10μm以下B.0.5~1μmC.3~10μmD.2μm以下E.0.5μm以下【答案】 D8. 柴胡皂苷a的结构类型是()。
柴胡皂苷a的结构类型是()。
A.乌苏烷型B.羊毛子烷型C.齐墩果烷型D.达玛烷型E.羽扇豆烷型【答案】 C9. 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药材是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药材是A.白及B.川乌C.白芍D.川牛膝E.白附子【答案】 D10. 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A.明煅法B.煅淬法C.闷煅法D.平炉煅E.敞锅煅【答案】 B11. 秦皮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是秦皮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是A.简单香豆素B.呋喃香豆素C.吡喃香豆素D.木脂素E.黄酮苷【答案】 A12. (2015年真题)茎方柱形,节稍膨大,叶柄短,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味极苦的药材是()。
厚朴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厚朴药材名称:厚朴[国家保护2类]拼音名称:HOUPU别名:紫朴,紫油朴,温朴,油朴、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
科属: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树皮或根皮。
产地:陕西、甘肃、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现在有些地区已多栽培。
性味:[性味、归经]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燥湿行气,降逆平喘。
中成药:共有308种中成药使用厚朴:庆余辟瘟丹国公酒胰胆炎合剂藿香正气颗粒午时茶颗粒泻痢消胶囊小儿暑感宁糖浆小儿消食健胃丸香橘丸清宁丸(浓缩丸)等。
应用: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以及气滞胸腹胀痛,便秘腹胀,梅核气等病症。
厚朴既能温燥寒湿,又能行气宽中,为消胀除满之要药,常与苍朮、陈皮等配合用于湿困脾胃、脘腹致胀满等症。
本品行气作用较佳,对气滞胸腹胀痛,可配木香、枳壳同用;便秘腹胀,可配大黄、枳实同用;治痰气互结梅核气,可配苏叶、半夏等同用。
2、用于痰都咳嗽。
厚朴又能温化痰湿,下气降逆,故可用于痰湿内蕴、胸闷喘咳,常与苏子、半夏,或麻黄、杏仁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汤,3〜9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采收加工:厚朴定植20年以上即可砍树剥皮,宜在4〜8月生长盛期进行。
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或卷筒后干燥,称根朴和枝朴;于皮可环剥或条剥后,卷筒置沸水中烫软后,埋置阴湿处发汗。
待皮内侧或横断面都变成紫褐色或棕褐色,并现油润或光泽时,将每段树皮卷成双筒,用竹蔑扎紧,削齐两端,曝晒干燥即成。
炮制工艺:1、厚朴: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晾干。
2、姜厚朴:取生姜切片煎汤,加净厚朴,与姜汤共煮透,待汤吸尽,取出,及时切片,晾干。
每100斤厚朴,用生姜10斤。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厚朴含厚朴酚、异厚朴酚、厚朴酚、四氢厚朴酚、丁香脂素、生物碱,木兰箭毒碱、厚朴醛B、C、D、E和厚朴木脂素A、B、C、D、E、F、G、H、I。
亦含挥发油,油中含桉叶醇,A蒎烯、B-蒎烯、对聚伞花烯等;凹叶厚朴含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以桉叶醇和生物碱。
《中药专业知识一》试题答案及解析5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5 附答案及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以上、中、下三品分类的是A、《本草经集注》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证类本草》E、《新修本草》2、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的本草著作是A、《证类本草》B、《本草经集注》C、《中华本草》D、《本草纲目》E、《新修本草》3、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的栽培药材是A、天花粉B、山药C、桔梗D、人参E、太子参4、除去中药中鞣质的方法是A、明胶法B、煎煮法C、分馏法D、水蒸气蒸馏法E、升华法5、獐牙菜苦苷的结构类型是A、皂苷B、黄酮苷C、环烯醚萜苷D、裂环环烯醚萜苷E、强心苷6、可溶于水的生物碱是A、紫草素B、小檗碱C、莪术油D、查耳酮E、莨菪碱7、山豆根的指标性成分是A、槐果碱、氧化苦参碱B、山豆根碱、苦参碱C、山豆根碱、槐果碱D、苦参碱、槐果碱E、苦参碱、氧化苦参碱8、甘草中所含的三萜皂苷的结构类型是A、羊毛甾烷型B、达玛烷型C、羽扇豆烷型D、四环三萜E、齐墩果烷型9、以下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是A、杜鹃素B、山柰酚C、橙皮苷D、葛根素E、汉黄芩素10、长春碱所属的结构类型是A、有机胺类生物碱B、色胺吲哚类生物碱C、双吲哚类生物碱D、单萜吲哚类生物碱E、简单吲哚类生物碱11、采用中火炒炭的中药是A、栀子B、莱菔子C、牛蒡子D、蒲黄E、芥子12、一般炮制品的水分含量的范围应控制在A、9%~15%B、7%~13%C、10%~15%D、12%~1 3%E、5%~7%13、苍耳子炒黄的作用是A、矫臭矫味B、缓和药性C、降低毒性D、转变药性E、利于贮藏14、为降低半夏毒性可以采用的炮制方法是A、炒法B、炙法C、燀法D、提净法E、复制法15、头发煅成血余炭可A、产生止血作用B、增强止血作用C、增强补血止血作用D、增强收敛止血作用E、增强凉血止血作用16、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者及久病患者,可单用的是A、醋大黄B、清宁片C、酒大黄D、大黄炭E、熟大黄17、根头部有瘤状茎残基习称“狮子头”的药材是A、人参B、丹参C、防风D、党参E、白术18、常与凡士林合用,调节渗透性与吸水性的软膏基质是A、虫白蜡B、石蜡C、植物油D、羊毛脂E、动物油19、制成的片剂硬度、崩解性均较好,尤适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为A、淀粉B、糊精C、甘露醇D、预胶化淀粉E、碳酸氢钙20、有关胶囊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易风化的药物适宜制成胶囊剂B、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C、与丸剂、片剂相比在胃肠道中崩解快D、增加药物稳定性E、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21、眼用制剂的抑菌剂不包括A、羟苯乙酯B、三氯叔丁醇C、硝酸苯汞D、甲基纤维素E、苯乙醇22、制备时需加用崩解剂的片剂是A、舌下片B、咀嚼片C、缓释片D、口含片E、分散片23、下列关于眼用制剂的检查,正确的是A、眼用制剂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5周B、供外科手术用的眼用制剂可添加抑菌剂C、眼内注射溶液可采用多次使用的包装D、急救用的眼用制剂可以添加抗氧剂E、眼用半固体制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5g24、下列关于眼用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供滴入、冲洗、涂布B、可插入、注射或置于眼局部C、刺激性大D、起到清洁、保护和治疗作用E、眼用制剂系指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无菌制剂25、可作为软胶囊填充的物料是A、药物油溶液B、药物水溶液C、药物丙酮溶液D、药物乙醇溶液E、药物的O/W型乳化剂26、需要检查金属性异物的眼用制剂是A、滴眼剂B、眼用半固体制剂C、眼内注射剂D、混悬型眼用制剂E、洗眼剂27、除另有规定外,应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软化点的制剂是A、膏药B、煎膏剂C、软膏剂D、乳剂E、流浸膏剂28、补虚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B、对消化系统的影响C、祛痰、镇咳、平喘D、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E、对内分泌代谢的影响29、鉴别乌梢蛇性状特征的术语是A、虎牙B、大挺C、挂甲D、银皮E、剑脊30、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的是A、桑白皮B、牡丹皮C、秦皮D、肉桂E、合欢皮31、呈扁长卵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的是A、连翘B、桃仁C、酸枣仁D、苦杏仁E、枸杞子32、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的中药材是A、麝香B、牛黄C、斑蝥D、蟾酥E、水蛭33、药用部位为带叶茎枝的药材是A、麻黄B、荆芥C、槲寄生D、蒲公英E、紫花地丁34、以下图片中,延胡索是A、C、E、35、按阳离子分类,以下属于汞化合物类的是A、硫黄B、轻粉C、自然铜D、信石E、硼砂36、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含有强心苷类成分的中药是A、黄柏B、桑白皮C、白鲜皮D、香加皮E、地骨皮37、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的药材是A、白及B、板蓝根C、肉苁蓉D、石菖蒲E、绵马贯众38、属于芸香科的是A、地骨皮B、香加皮C、牡丹皮D、川黄柏E、合欢皮39、呈长圆棒状。
(完整版)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本草纲目》作者是李时珍。
2.人参的栽培品称为园参。
3.附子常见的加工品主要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4.黄柏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5.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6.进行药材鉴定时,药材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7.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唐本草》D.《本草纲目》2.断面具有5~13个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的药材是(B)A.当归B.绵马贯众C.甘草D.黄连3.药材大黄的药用部位是(C)A.根B.根茎C.根及根茎D.块茎4.具有虎皮斑的贝母是(C)A.松贝B.青贝C.炉贝D.平贝5.黄连的根茎折断面在紫外灯下观察应显(D)荧光A.蓝色B.紫色C.黄白色D.金黄色6.在进行中药的鉴定时,药材的取样量应为实验用量的(A)A.3倍B.4倍C.5倍D.6倍7.下列哪一种药材不具有多环同心性异型维管束(C)A.牛膝B.商陆C.何首乌D.川牛膝8.麦冬的药用部位是(B)A.块茎B.块根C.根D.根茎9.具有辐射型维管束的药材是(A)A.麦冬B.甘草C.黄连D.人参10.商品大青叶来源于(A)A.十字花科的菘蓝B.爵床科的马蓝C.蓼科的蓼蓝D.马鞭草科的路边青11.关于天麻的性状不正确的(D)A.扁长椭圆形B.有点状痕点组成的环节C.断面角质样D.春麻有“红小辫”12.石菖蒲的中柱维管束类型是(A)A.周木型及外韧型B.周木型及双韧性C.周木型D.外韧性13.下列药材显微鉴定时需要作三切面观察的是(B)A.关木通B.沉香C.鸡血藤D.川木通14.关于白木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A.含树脂和挥发油成分B.来源于瑞香科C.药材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有斑纹D.能沉水15.关于番泻叶组织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表皮细胞中有气孔B.表皮细胞中不含非腺毛C.主脉维管束外韧型D.有晶鞘纤维16.厚朴的药用部位是(D)A.干皮B.枝皮C.根皮D.干皮、枝皮和根皮17.企边桂通常是剥取(C)年以上的干皮。
中药鉴定学期末零碎知识点整合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中药鉴定学期末零碎知识点整合1、中药鉴定的方法1>基原鉴定2> 性状鉴定3> 显微鉴定4> 理化鉴定性状鉴定十要素: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包括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鉴定中药的真伪、评价和控制中药质量,寻找并扩大新药资源。
3、中药内源性有毒成分:肝毒性成分(生物碱、苷、毒蛋白、萜、内脂、重金属等)、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等)、心脏毒性成分(乌头碱类成分、强心苷类成分)4、药材适宜采收期的选择和确定原则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植物停止生长,花叶凋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萌发前。
(明党参春天采集)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苏木等全年可采。
)3>皮类:一般于春、夏之交。
少数于秋、冬两季采收,如川楝皮、肉桂等。
根皮通常在秋季采收。
4>叶类和全草:多在植物生长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桑叶等冬季采收。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成熟或将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果;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决明子、牵牛子等。
7>藻、菌、地衣类:不同药用部位,采收部位不一样。
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散发时采挖;海藻在夏、秋两季采捞;松萝全年可采收。
8>动物类药:大多数都可以全年采收。
桑螵蛸于3月中旬前收集,成虫应在活动期捕捉;有翅昆虫应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两栖动物应在其“冬眠”时捕捉,鹿茸应在清明后适时采收;病理产物则应在屠杀时注意采收。
9>矿物类药:全年可采挖。
确定方法:有效成分积累高峰与药用部位生物产量一致,药材在产量最高和质量最佳时采收;有效成分积累高峰与药用部位生物产量不一致时,以有效成分总量得率作为确定适宜采收期的判断指标,有效成分总量值最大时即为适宜采收期。
5、®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生药学考试重点

生药学重点★有挥发油的药材:【当归、丁香、薄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厚朴、黄柏】★有晶翘纤维的药材:【黄柏、甘草】★“发汗”【厚朴、杜仲、玄参、续断】总论即①按字首笔画顺序编排②按药用部分③按化学成分④按功能⑤按自然分类系统6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内部水分向外挥散,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
“发汗”也是提高中药材品质的一种加工方法。
征的指纹图谱。
图谱有:TLC 、HPLC、GC、HPCE、IR(红外光谱指纹),紫外光谱指纹图谱UV,核磁共振谱指纹图谱(MS)、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DNA指纹图谱以适应临床治疗需要③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疗效④改变药物性质,便于调配和制剂⑤纯洁药物,提高药物的品质⑥利于贮存⑦除臭矫味烫、煨、煅、炙)④水火共制(蒸、煮、火单)⑤其他(发酵、制霜)①破坏酶的活性②使苷类成分分解货产生新成分,改变药物作用③使挥发油含量降低气清香,味苦、微涩,嚼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和皮层已除去,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径向稀疏排列,髓部宽阔,由薄壁细胞组成,并有多数复合维管束(星点),薄壁细胞含淀粉粒,草酸钙簇晶大而多。
粉末:黄棕色。
①草酸钙簇晶众多②导管为网纹和具缘纹孔导管③淀粉粒为球形【川乌附子】加工四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化学成分: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含乌头碱,有剧毒),单酯型二萜类生物碱(进一步水解的醇胺)、水溶性生物碱★【黄连】来源:毛茛科,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峨眉野连,分别称味连、雅连、云连、凤尾连的干燥根茎。
比较三连:(1)味连:多弯曲有分支,弯曲互抱,集聚成簇,形如鸡爪,故称鸡爪黄连,分枝类圆柱形,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杆”;中央髓部红棕色。
味极苦。
(2)雅连:多单枝,略呈圆柱形,稍弯曲,顶端有少许残茎,“过桥杆”较长;(3)云连:多为单枝,弯曲拘挛,较细小,多无过桥杆,形如蝎尾。
显微特征:味连:表皮部分脱落,皮层宽阔,可见根迹维管束,木栓组织于外侧皮层,宽数列细胞,中柱鞘纤维成束,鲜黄色。
2017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题(推荐阅读)

2017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题(推荐阅读)第一篇:2017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题2017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题A型题1.甘草中的代表性有效成分是A.甘草酸B.纤维素C.草酸钙D.黏液质E.淀粉【本题答案】A2.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A.生物碱B.叶绿素C.鞣质D.黄酮E.皂苷【本题答案】B3.麻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生物碱B.叶绿素C.树脂D.草酸钙E.淀粉【本题答案】A4.天花粉引产的有效成分是A.生物碱B.淀粉C.多糖D.蛋白质E.单糖【本题答案】D6.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的成分,应采取的溶剂顺序是A.乙醇、乙酸乙酯、乙醚、水B.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C.乙醇、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D.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乙醇E.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乙醇【本题答案】D8.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A.乙醚B.丙酮C.甲醇D.乙醇E.丙酮一甲醇(1:1)【本题答案】A9.不属于亲水性成分的是A.蛋白质B.黏液质C.树脂D.淀粉E.菊淀粉【本题答案】C 10.在1H—NMR中,反映化合物中氢的种类的参数是A.化学位移B.峰面积C.偶合常数D.弛豫时间E.波数【本题答案】A第二篇:中药学专业知识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总论1.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是:鉴定中药的品种(真伪)。
2.解决药材品种混乱的途径有:a:实际调查临床用药情况,考证本草记载,b:考察地方药志者民间用药历史,c:规范使用品种,做到一药一名,保证中药品种的准确性,d:以药效为基础,整理中药复杂品种。
3.中药鉴定学的工作重点和影响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中药的质量标准。
4.中药鉴定学的研究的范围是:药材来源、中药鉴定方法、中药质量评估方法、保护和开发药材资源。
5.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质量鉴定、品种鉴定、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保护盒利用药材资源。
6.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的途径通常有:挖掘古代本草和民间草药,根据生物亲缘关系和生物活性成分的生源关系研制新药,研究和制定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建立药材优良品种的种子库和基因库,变野生动、植物为家种家养。
厚朴炮制的现代研究

姜炙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 M a g n o l i a o f l e i n a l i s R e — 红 等人采用双 波长薄 层扫描法测定 了厚朴 生品、 h d . e t w i l s . 或 凹叶厚 朴 Ma g n o l i a o f l i c i n a l i s R e h d . e t w i l s V a r . b i f o b a R e h d . e t w i l s 的干燥干皮 、 根皮及枝
量较高E 姜汁煮和姜汁授的炮制品中分别以 1 0 姜汁 煮, 1 0 姜汁浸两种炮制品中酚性成分含量也较高f 且 此四种炮制品中酚性成分均较生品高∞。战洁也用 H P L C法铡定了 7 种不同方法炮制的厚朴中厚朴酚的
含量, 结果 亦表 明, 厚 朴丝加 姜汁炮制后厚朴酚含量略 有增加 f 厚 朴原生药水 浸泡 时 间越 长 , 厚朴 酚含 量越 低f 用水煮后再切丝加姜汁炮制 品厚朴酚 含量最低蛳.
炮制意图, 宋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说; 凡使, 先刮
意 。< 本草衍义’ 中说; “ 厚 朴昧苦 , 不 以姜制 , 则 辣人喉 舌 。 说 明姜制可抑制或消除厚朴辣喉舌的副作用。元
去粗皮, 令见赤心 。有去除非药用部位或质吠部位之 焦品、 姜炙品及市售商品厚朴. 姜炙厚朴中厚朴酚与和
量来评价厚朴的质量, 规定总含量按干燥品计, 不得少 胡丽萍等不仅用H P L C法测定不同厚朴饮片中厚朴酚
的 含量, 而且对姜制厚 朴的原理提 出了见解 。结果表
明, 清炒品厚朴酚含量最高f 在姜炙、 姜煮、 姜展品中,
以姜炙 品厚朴酚含量最高m。虽然请炒品 的含量高于
但药理实验表明, 姜炙品有显著的抗胃溃疡作 树皮中酚性成分含量较地上部分树皮中含量高 , 经产 姜炙品, 用, 而清炒品投有此作用, 因此认为厚朴以姜麦品凡药
植物的发汗名词解释

植物的发汗名词解释植物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也会释放出水分,这个过程被称为“植物的发汗”或者“植物蒸腾”。
植物的发汗主要是通过叶子上的气孔进行的。
气孔是一种微小的孔洞,通过它植物可以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同时,气孔也起到了调节植物体内水分和温度的重要作用。
当植物处于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气孔会打开,以接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并进行光合作用。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内的水分也会通过气孔蒸发出去。
这种蒸发的过程就如同人类的发汗一样,可以帮助植物降低体温并保持生理平衡。
植物的发汗不仅仅是为了散热,它还具有其他重要的功能。
首先,通过发汗,植物可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
当土壤中的水分供应不足时,植物会减少发汗量,以保持足够的水分储备。
相反,当水分充足时,植物会增加发汗量,防止过多的水分囤积在体内。
此外,植物的发汗还能通过蒸发作用帮助提升植物体内的水分上升。
当植物的根部吸收到水分后,通过发汗将水分从根部输送到其他部位,如茎和叶子。
这种水分输送的方式被称为“毛细上升”。
发汗还能帮助植物输送养分和矿物质,维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除了水分调节和营养输送外,植物的发汗还能改善植物体内的微环境,保护植物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通过蒸腾作用,植物能够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代谢产物,从而维持细胞内的稳定和健康。
然而,植物的发汗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干燥的环境中,植物体内的水分会过快地蒸发失去,导致植物脱水甚至死亡。
同时,过多的发汗也会导致植物吸收过多的水分,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发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生物过程,它不仅仅是植物为了保持水分平衡和体温调节而进行的,还涉及到植物体内的营养输送和环境保护。
通过理解植物的发汗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推动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厚朴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厚朴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关键词厚朴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厚朴主要成分为酚类物质(厚朴酚、和厚朴酚、异厚朴酚等)、挥发油(β-桉油醇)和少量生物碱。
药理作用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离体试验表明,厚朴煎剂对兔肠肌有兴奋作用;对小鼠肠管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兴奋作用,但加大剂量而抑制作用更显著。
厚朴酚对组织胺所致十二指肠痉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促进消化液分泌:厚朴所含挥发油,通过刺激嗅觉、味觉感受器,或刺激局部黏膜,能反射性地增加消化腺分泌。
抗溃疡作用:厚朴酚对Shay’s幽门结扎、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均有抑制作用,并对组胺所致十二指肠痉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中枢神经成分具有防止应激性胃功能障碍的作用。
保肝:厚朴对小鼠病毒性肝炎、急性肝损伤、免疫性肝纤维化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减轻细胞变性坏死。
厚朴酚为主要有效成分。
抗菌作用:厚朴煎剂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处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菌作用。
对人工感染炭疽杆菌的豚鼠,每只腹腔注射0.5ml,1次/日,连续给药4天,能明显延长死亡时间。
湖北厚朴、根朴及贡厚朴等的甲醇提取物,以及厚朴酚和厚朴酚对7种血清型的全部链球菌,均有杀灭作用,且强度大于小檗碱。
厚朴的乙醚和甲醇提取物对致龋菌变形链球菌有强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成分确定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厚朴的初提成分厚朴碱与厚朴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和枯草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厚朴对肺炎双球菌和痢疾杆菌也有抗菌活性。
抗炎镇痛:厚朴乙醇提取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二甲苯所致耳壳肿胀、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小鼠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及热痛刺激甩尾反应呈现抑制作用。
表明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能明显抑制胶原、花生四烯酸所诱导的家兔富血小板血浆的聚集,并抑制ATP释放。
54.厚朴

• • 【药品出处】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
•Leabharlann 【产地】主产于四川通江、都江堰,浙江温州地区、景宁,湖北恩施、巴东、神农架,广西资源,湖南安化、慈利,贵州遵义、开阳、桐梓等地质量佳。
【产地加工】每年4-6月剥取20年以上树龄的树皮、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 状,干燥。厚朴皮运回后,在通风的屋内离地高1米搭架子,将脑朴、筒朴、根朴分别堆放风干。对脑朴或较大的筒朴,可将其斜立于架上,其余则横放。要经常上下、内外翻 动,以加速风干,切忌阳光曝晒和堆放在地上。室内阴干则油足,味香、质好。堆放在地上,容易还潮、发霉。一般过“三伏”天后,树皮干燥,即可分类、打捆、出售。 【药材鉴别】干皮:本品为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0.2-0.7cm.习称“简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cm,厚0.3-0.8cm,习称“靴筒朴”。外表 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 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本品为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枝皮(枝朴):本品为单筒状,长10-20cm,厚0.1-0.2cm。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饮片鉴别】厚朴:本品呈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外表面灰褐色,有时可见椭圆形皮孔或纵皱纹。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切 面颗粒性,有油性,有的可见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姜厚朴:本品形如厚朴丝,表面灰褐色,偶见焦斑。略有姜辣气。 【品质】药材以皮厚肉细,质稍坚韧,有油性,断面紫棕色、有小亮点,气味浓厚者为佳。 湖北恩施地区所产厚朴,断面深紫色、油足、香气浓,品质特优而冠以紫油厚朴、紫油朴之名者。 厚朴丝:本品以皮厚肉细,质稍坚韧,有油性,断面紫棕色、有小亮点、气味浓厚者为佳。 【主要成分】本品含多种挥发油成分,主要有桉叶醇,酚类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生物碱为木兰箭毒碱。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厚朴味辛而主行散,功长运中焦之气而疏利气机,为行气除胀之要药,用于气机不舒,脘腹胀满;味苦而降泄,性温能燥中焦湿浊,用于湿阻中焦,气机郁滞,脾失健运, 脘腹痞满,胀痛不舒,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燥湿痰,降肺气,能消痰涎而平喘咳,用于痰多壅肺,胸闷气逆,喘咳;能燥湿消痰,下气宽中,用于七情郁结,痰气互阻,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级中药资源专业中药采制学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级中药资源专业《中药采制学》期末考试试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习惯上认为当归哪一部位是以止血作用为主()A.当归头VB.当归身C.当归尾D.全当归2.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的半夏炮制品是()A.生半夏B.清半夏C.姜半夏VD.法半夏3.炮制胆南星常用的辅料是()A.白矶、胆汁B.生姜、胆汁C.白矶、胆汁、生姜VD.白矶、甘草、胆汁4.因易变色需要临用时炮制的药物是()A.蜜炙款冬B.姜厚朴C.姜制竹茹VD.盐车前5.麻黄碱含量最高的位置在()A.木质茎节间髓部B.草质茎节间髓部VC.木质茎节D.草质茎节6.下列不是生晒参所含的人参皂昔的是()A.RblB.RcC.RdD.Rhl V7.能抑制其苦寒之性,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的黄连炮制品是()A.黄连8.酒黄连C.姜黄连D.吴萸制黄连V8.大黄各种炮制品中结合型蒽醌含量是()A.大黄炭〉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8.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熟大黄C.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D.大黄炭〉熟大黄〉生大黄〉酒大黄V9.焦山楂所含的成分变化为()A.有机酸含量降低,黄酮类含量增高B.有机酸、黄酮类含量降低C.有机酸含量增高、黄酮类含量降低VD.有机酸、黄酮类含量增高10.炒炭时用中火炮制的药物是()A.地榆、生姜B.蒲黄、金银花VC.花、苦参D.菊花、茜草11.干姜炒成炮姜的作用是()A.温经止血VB.温肺化饮C.回阳通脉D.温脾燥湿12.知母的炮制方法是()A.盐炙法、先加盐水B.盐炙法、后加盐水VC.醋炙法、先加醋D.醋炙法、后加醋13.宜发生酶解而产生HCN的是()A.芥子昔B.商陆皂昔甲C.松脂醇双氧葡萄糖昔D.苦杏仁昔V14.玉屏风散中的黄芪应付()A.生黄芪VB.蜜黄芪C.米炒黄芪D.乳汁炒黄芪15.含昔类药物常用炒、蒸、煮、烘等方法进行炮制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药效B.缓和或改变药性C.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VD.降低毒性或减少刺激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1分,共7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总题数:7,分数:7.00)16.炮制鞣质类药物时应注意()A.忌加热B.忌加辅料C.忌水泡VD.忌用铁器VE.忌暴晒V17.发酵过程中应具备的条件正确的是()A.温度 18-25 ℃B.相对湿度70-80%,每日淋水数次VC.充足的O2和CO2 VD.培养基VE.较纯的菌种V18.须研捣后才能供配方的药物是()A.矿物类VB.甲壳类VC.果实种子类VD.动物类E.藤木类19.黄连炮制时()A.加热可生成小檗红碱,须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VB.注意用水以免生物碱流失VC.处方应付多付酒黄连D.现多以醋炙使生物碱易溶E.炙多以文火,炒干为主V20.槐米炭止血与哪些因素有关()A.芦丁含量降低B.槲皮素含量增高VC.鞣质含量增高VD.异鼠李素含量降低VE.破坏酶保护昔21.山楂炒焦的目的是()A.破坏部分有机酸VB.黄硐类含量增高C.缓和对胃的刺激VD.长于活血化瘀E.增强消食止泻的作用V22.关于血余炭下列正确的是()A.煅后成为不规则的小块状VB.乌黑光亮,研之清脆有声VC.有焦香气、增强醒脾作用D.暗煅法VE.增强止血作用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总题数:10,分数:10.00)23.龙骨锻后,可以增强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