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鼠荷瘤资料.doc

合集下载

吉西他滨时辰给药治疗荷瘤裸鼠的实验研究

吉西他滨时辰给药治疗荷瘤裸鼠的实验研究

吉西他滨时辰给药治疗荷瘤裸鼠的实验研究王颖彦;常瑞明;常建星【摘要】目的建立肺癌A549细胞裸鼠皮下注射成瘤模型,按照昼夜的不同时辰给予吉西他滨,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初步筛选出最佳给药时间.方法 32只裸鼠饲养在SPF级实验动物房,统一光照条件,光照时间(7:30~19:30),黑暗时间(19:30~7:30),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50%左右;收集对数生长期培养的A549细胞,浓缩成2× 107/mL的细胞悬液,在无菌条件下抽取约0.2 mL细胞悬液注射至裸鼠皮下.待肿瘤长到约1 cm×1 cm×1 cm大小,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前三组按照时辰2 am、8 am、14 pm给予吉西他滨(50 mg/Kg),隔两天给药一次,持续三周,第四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周测量肿瘤体积和裸鼠体重,绘制肿瘤的生长曲线和体重变化曲线.第30天处死裸鼠,抽血测肝肾功能,留取标本做HE染色观察镜下改变.结果吉西他滨对A549肺癌裸鼠移植瘤有治疗效果,其中2 am组抑瘤效果最明显,肿瘤生长最慢,裸鼠体重增长最快;8 am组抑瘤效果最差,肿瘤生长最快,裸鼠体重增长最慢.光镜下可见吉西他滨治疗组肺肝肾损伤较对照组减轻,肝肾功能改善(P<0.05,8 am、14 pm组vs.对照组;P<0.01,2 am组vs.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当中,2 am组治疗效果最好,8 am组治疗效果最差(P<0.05,2 am vs.8 am组).结论吉西他滨对A549肺癌移植瘤裸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而且疗效和副作用呈时辰节律变化,2 am组疗效最佳,8 am组疗效最差.【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4(014)004【总页数】4页(P362-365)【关键词】时辰化疗;吉西他滨;肺癌A549细胞【作者】王颖彦;常瑞明;常建星【作者单位】510120广州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51012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51012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1],对于错过手术时机的患者采取药物化疗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小鼠皮下荷瘤标准操作规程

小鼠皮下荷瘤标准操作规程

小鼠皮下荷瘤标准操作规程小鼠皮下荷瘤(或称移植瘤)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动物实验方法,用于研究肿瘤生长、药物疗效等方面。

为了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动物福利的最大化,下面是一份小鼠皮下荷瘤标准操作规程。

一、实验动物1. 鼠种选择:建议使用常用的实验动物品系(如BALB/c、C57BL/6等)。

2. 年龄选择:选择6-8周龄的小鼠,确保其免疫系统和器官发育成熟。

3. 处理:在实验之前,将小鼠隔离一段时间,以适应新环境,并遵循动物实验伦理和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二、荷瘤动物的准备1. 荷瘤细胞株的选择: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肿瘤细胞株。

细胞株应来源于可靠且经验证的来源,如细胞库、研究机构合作实验。

2. 细胞培养:在符合无菌条件下,将细胞培养在合适的培养基中,保持其活性和稳定性。

3. 细胞计数:使用细胞计数仪准确计算细胞数目,并调整细胞浓度。

4. 细胞检测:定期检测细胞的纯度、鉴定和验证细胞的肿瘤特性。

5. 注射剂量:根据实验需求和细胞特性,确定荷瘤细胞的注射剂量。

三、手术准备1. 操作间的准备:在符合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具和仪器。

2. 麻醉与镇痛:使用适合的麻醉方法对小鼠进行麻醉,并在手术中给予镇痛以减轻小鼠的疼痛。

3. 无菌操作:实施手术之前,用适当的方法消毒手术台和手术器械。

四、手术操作1. 注射位置选择: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皮下注射(如腹部、背部),确保容易观察和测量肿瘤的生长。

2. 手术操作流程:(1) 麻醉小鼠并进行镇痛。

(2) 将小鼠定位到手术台上,以固定小鼠的身体。

(3) 使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

(4) 使用规格合适的针头将预定剂量的荷瘤细胞注入小鼠的皮下组织中。

(5) 注意注射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插入过深或过浅。

(6) 注射完毕后轻轻拍打注射部位以防止荷瘤细胞漏出。

(7) 小鼠苏醒后放回适宜的养护环境。

五、术后护理1. 观察:术后密切观察小鼠的行为和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术后48小时内的小鼠,要加强监测,以及记录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裸鼠荷瘤实验

裸鼠荷瘤实验

接种量要查文献来确定接种量,在找不到任何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最高就用到1*107/0.2ml/site,再高也没有意义了。

如果你的细胞很小,1*107/0.1ml也可以操作,不至于很粘稠,那么最好是1*107/0.1ml/site。

查文献看他们的构建条件是什么样的,比如培养条件,接种量,接种位置什么的,是不是一定要用雌性鼠等等。

有的瘤株也有可能很容易成瘤,而且生长速度很快。

建议用几只动物试试不同的接种浓度,万一能够长出来,而且还长得很快,那你就要根据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浓度了。

基本上一般认为比较合适的接种浓度有这么几个特征:1. 接种后10到15天左右可以开始试验。

2. 开始试验时可以用于试验的动物数不少于60~70%,而且SD 不大于平均值的1/3左右。

3. 开始试验三、四周后肿瘤重量大于1g,并且没有溃烂。

当然,这些条件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以1*107/site 都勉勉强强长出肿瘤,那么就不必过多的去考虑它了。

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腋窝中部外侧皮下为好。

皮下肿瘤模型中,想要成瘤率高就接种在腋下。

接种时由裸鼠体侧腰部稍靠上的部位进针,要保证与接种点的距离小于针头的长度,向头部方穿行,绝对不能刺破皮肤或者刺破肌肉层,当针头到达接种位点时注射,退出针头,这样操作的目的并不完全是避免漏液,其实熟练后,不需要皮下穿行也不会漏液,主要是避免污染,进针点还有少量污染的可能性的,针头在皮下穿行一段后,接种点离进针点较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可能。

如果是用于正式实验,那么一只老鼠就只能接种一个位点,不可以接种多个位点用于保证可用的模型数。

因为在有些情况下,一个老鼠身上有多于一个肿瘤的情况下,会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无论这几个肿瘤相距有多远。

要是想多打几个部位做做预试验,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觉得,基本上没有什么必要。

皮肤不用绷得太紧,平展就可以了,另外接种的时候进针点很靠下,针头在皮下走一段再注射,速度不要太快。

注射前针头稍微动一动,能动就说明在皮下,否则可能在皮内或者肌肉内。

抗肿瘤药物试验

抗肿瘤药物试验

实验试剂
人参皂苷Rg3 浓度为3mg·mL-1使用时用无菌氯化钠注射 液(0.9%)稀释为所需浓度。 阳性对照药--注射用环磷酰胺,0.2g/瓶。 阴性对照药--无菌氯化钠注射液(0.9%) 细胞培养液--H-DMEM培养液,标准胎牛血 清。
主要仪器
超净工作台,CO2孵箱,倒置显微镜
试验方法
• 动物接种:取体外培养对数生长期之所 选人瘤细胞株细胞,接种于BALB/C-nu 纯系裸鼠右腋皮下,每只小鼠接种 2×107个细胞。接种肿瘤细胞后,待可 触及明确瘤结节时(直径约0.5cm,瘤结 节不明显者淘汰),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 每组8只。开始腹腔注射连续给药,停药 24小时后处死动物。环磷酰胺连续给药, 共给5次
Rg3治疗组(3.0mg/kg、1.0mg/kg、 0.3mg/kg,连续给药,直至试验结束前) 及联合用药组[环磷酰胺+20(S)-Rg3 (20mg/kg+0.5mg/kg)/次,连续给药5 次]。 实验结束后测量肿瘤体积、重量,计算抑 瘤率,观察20(S)-Rg3对人非小细胞 肺癌的生长是否具有抑制作用。
观测指标
⑤进行药物联合作用的评价,两药相互作 用指数(CDI)按下公式计算 ABCDI=AB/(A×B) (AB是两药联合组与对照组的比值; A或B是各药单独使用组与对照组的比值。) (当CDI<1时两药有协同作用;CDI< 0.7时,协同作用显著。)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 表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 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体内试验介绍
本实验进行Rg3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 用的研究。选取人非小细胞肺癌瘤株 (NCI-H460人大细胞肺癌、A549人肺腺 癌)分别接种于BALB/C-nu纯系裸鼠制 成荷瘤模型,将接种动物随机分6组:空 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 40mg/kg/次,连续给药5天)、

裸鼠荷瘤方法及注意事项

裸鼠荷瘤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于肿瘤细胞株的选择,确实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各类文献中提到过的细胞株有很多,但是一般而言,我觉得,对于我们做裸鼠肿瘤模型,细胞株的选择应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 国际公认度,虽然SFDA的指导原则上表示只要是建株细胞株均可以,但是一般来说,还是应该尽量考虑国际上比较公认的细胞株。

2. 体内生长情况,很多细胞株,在文献中有很高的出镜率,但是实际上,基本都是从体外开始有名,所以很多人就硬生生的往体内套,结果就是吃力不讨好,比如楼主提到的A549,还有MCF-7,都是很有名气的细胞株,但是在体内却不是一个好的试验对象,成瘤率低,生长慢,均一度差。

现在国内的很多研发单位,特别是一些公司的领导们,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动不动就把这些著名的细胞株挂在嘴边,硬压着一线的研究人员去花功夫做这些细胞株,作的不好,就怀疑大家的水平如何如何的,奶奶的,对此非常生气!3. 药物的敏感性,这一点常常被大家忽视,大部分的裸鼠肿瘤模型都是为抗肿瘤药物的筛选以及研究服务的,但是常常大家只考虑了这个细胞株是不是好做,但是没有考虑到细胞株本身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比如Lovo细胞,国际公认度也还可以,体内生长情况也很棒,但是对于药物的敏感性不佳,大部分的常规化疗药物到了它这里,抑瘤率都会下降,显而易见,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来说,它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另外说一点,体内与体外的关系,现在做体内的人,常常被体外的人牵着鼻子走,体外做出来什么什么细胞株敏感,体内的人就得吭哧吭哧的去做这个,但是却死活做不好,其实,现在我和一些老前辈们的观点是,体内和体外应该协调好细胞株的选择问题,体外的人手上有大把的细胞株可以选择,如果,体内的人不去和他们协调,那么将永远被牵着鼻子走,受累还不讨好,应该大家坐下来,一起选择20~30种细胞株作为常规的筛选细胞株,这就足够了,细胞株选择的时候考虑好方向(胃癌、肝癌、肺癌什么的)、靶点(EGF、vEGF等等),不能漫无边际的抓着哪个体内就的做哪个,谁也没有这个本事啊。

裸鼠荷瘤资料.doc

裸鼠荷瘤资料.doc

接种量要查文献来确定接种量,在找不到任何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最高就用到1*107/0.2ml/site,再高也没有意义了。

如果你的细胞很小,1*107/0.1ml也可以操作,不至于很粘稠,那么最好是1*107/0.1ml/site。

查文献看他们的构建条件是什么样的,比如培养条件,接种量,接种位置什么的,是不是一定要用雌性鼠等等。

有的瘤株也有可能很容易成瘤,而且生长速度很快。

建议用几只动物试试不同的接种浓度,万一能够长出来,而且还长得很快,那你就要根据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浓度了。

基本上一般认为比较合适的接种浓度有这么几个特征:1. 接种后10到15天左右可以开始试验。

2. 开始试验时可以用于试验的动物数不少于60~70%,而且SD 不大于平均值的1/3左右。

3. 开始试验三、四周后肿瘤重量大于1g,并且没有溃烂。

当然,这些条件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以1*107/site 都勉勉强强长出肿瘤,那么就不必过多的去考虑它了。

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腋窝中部外侧皮下为好。

皮下肿瘤模型中,想要成瘤率高就接种在腋下。

接种时由裸鼠体侧腰部稍靠上的部位进针,要保证与接种点的距离小于针头的长度,向头部方穿行,绝对不能刺破皮肤或者刺破肌肉层,当针头到达接种位点时注射,退出针头,这样操作的目的并不完全是避免漏液,其实熟练后,不需要皮下穿行也不会漏液,主要是避免污染,进针点还有少量污染的可能性的,针头在皮下穿行一段后,接种点离进针点较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可能。

如果是用于正式实验,那么一只老鼠就只能接种一个位点,不可以接种多个位点用于保证可用的模型数。

因为在有些情况下,一个老鼠身上有多于一个肿瘤的情况下,会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无论这几个肿瘤相距有多远。

要是想多打几个部位做做预试验,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觉得,基本上没有什么必要。

皮肤不用绷得太紧,平展就可以了,另外接种的时候进针点很靠下,针头在皮下走一段再注射,速度不要太快。

注射前针头稍微动一动,能动就说明在皮下,否则可能在皮内或者肌肉内。

动物模型:裸鼠PC-9细胞肿瘤模型

动物模型:裸鼠PC-9细胞肿瘤模型

动物模型:裸鼠PC-9细胞肿瘤模型一、嘉美实验裸鼠PC-9细胞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采用腋窝皮下接种PC-9人肺癌细胞,建立PC-9人肺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并给与药物进行干预,观察药物对肿瘤的作用。

二、裸鼠PC-9细胞肿瘤模型的构建及后续实验操作1、25只BALB c裸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调整制备好的PC-9人肺腺癌细胞单细胞悬液浓度,用1m 1l无菌注射器吸取细胞悬液,于每裸鼠右侧腋下皮下注射0.2mL细胞悬液(接种细丹包量约为1×x102/ml),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的右侧腋下7-10d后,观察成瘤情况,肿瘤仁本积大于100m3后,选取肿瘤大小相近的小鼠按肿瘤体积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5只;(2)高剂量组,7只:(3)中剂量组,7 )顺铂组,6只。

当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顺铂组开始给药其中,高剂量组连续21天每天灌胃给药,顺铂组每三天腹腔注射给药,齐量5m/e次。

每两天测量荷瘤裸鼠体重和冲瘤体积。

于第22天停止给药病禁食2h,第再次测量肿瘤体积,计算相对肿瘤体积(RTV),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毛材当天称量最后一次体重和瘤重计算肿瘤指数完整剥离瘤块,其中一半瘤块组织于 10%福尔马林中固定,备用;另半肿瘤组织存放于液氮中冻存。

血样用109 mmol/L枸櫞酸钠19抗凝,分离血浆。

2、小鼠接种PC-9人肺腺癌细胞后 9天左右,可观察到裸鼠右侧腋下均现黄豆大小瘤块,于当天开始测量肿瘤体积并称重。

于接种第11天时,测量肿瘤生长指数和体重时发现,各组荷瘤裸鼠肿瘤体积均值达到100mm3,于当天开始分组给药在给药过程中发现,顺铂组荷瘤裸鼠的体重下阳夆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루(P<0.01)高剂量组荷瘤裸鼠的体重于d7、dI 3、d19天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顺铂组肿瘤体积于d13、d17、dl9、d21 d23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并有显著性差 :(P<0.05),在d15天时有极显著性差쿠(P<0.01)。

荷瘤小鼠实验报告

荷瘤小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转移及治疗效果,为肿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C57BL/6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

2. 实验试剂:肿瘤细胞株、细胞培养试剂、免疫组化试剂、流式细胞术试剂等。

3. 实验方法:(1)肿瘤细胞培养:将肿瘤细胞株在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收集细胞进行实验。

(2)荷瘤小鼠模型建立:取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以1×10^6个细胞/只的浓度注射至小鼠皮下,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3)分组与处理: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以下五组:模型组、药物低剂量组、药物中剂量组、药物高剂量组和对照组。

药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药物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4)观察指标:①肿瘤生长情况:每周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

②肿瘤转移情况:在实验结束时,解剖小鼠,观察肿瘤转移情况。

③免疫组化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④流式细胞术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1. 肿瘤生长情况:与模型组相比,药物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肿瘤转移情况:与模型组相比,药物低、中、高剂量组肿瘤转移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免疫组化检测:药物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数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本实验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了药物对肿瘤生长、转移及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药物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1. 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吉西他滨时辰给药治疗荷瘤裸鼠的实验研究

吉西他滨时辰给药治疗荷瘤裸鼠的实验研究
3 6 2
岭南 现代临床外科 2 0 1 4年 8 月第 l 4 卷第 4 期L i n g n a n M o d e m C l i n i c s i n S u r g e r y , A u g . 2 0 1 4 , V o 1 . 1 4 N o . 4
吉 西 他 滨 时 辰 给 药 治 疗 荷 瘤 裸 鼠 的实 验 研 究
o fT r a d i t i o n l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1 2 0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E m e r g e n c y Me d &i e ,c n D e p a r t en m t fS o u r g e  ̄,S u n Y a t — s e n Me m o r i l a H o s p i t a l fS o u n Y a t — 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G u ng a z h o u 5 1 0 1 2 0 ,C h i n a
王 颖 彦 常瑞 明 常 建 星
【 摘要】 目的 建立肺 癌 A 5 4 9 细胞裸 鼠皮下 注射成 瘤模型 , 按 照昼夜 的不 同时 辰给予 吉西
3 2只裸 鼠饲养在 S P F级 实验动 物
他滨 , 观察其疗 效和副作 用 , 初步筛 选 出最佳 给药 时间 。方 法
房, 统 一光 照条 件 , 光照 时间 ( 7 : 3 0 ~ 1 9: 3 0 ) , 黑 暗时间 ( 1 9 : 3 0 ~ 7 : 3 0 ) , 温度控 制在 2 5  ̄ C 左右, 湿 度 控制在 5 0 %左右 ; 收集对 数生长 期培养 的 A 5 4 9细 胞 , 浓缩 成 2 x 1 0 / m L的 细胞悬液 , 在无 菌条 件 下抽取 约 0 . 2 m L细胞悬 液注射 至裸 鼠皮下 。待 肿瘤长 到约 1 c m ̄ 1 c m ̄ 1 e m大小 ,随机分 为 4

裸鼠荷瘤方法及注意事项

裸鼠荷瘤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于肿瘤细胞株的选择,确实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各类文献中提到过的细胞株有很多,但是一般而言,我觉得,对于我们做裸鼠肿瘤模型,细胞株的选择应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 国际公认度,虽然SFDA的指导原则上表示只要是建株细胞株均可以,但是一般来说,还是应该尽量考虑国际上比较公认的细胞株。

2. 体内生长情况,很多细胞株,在文献中有很高的出镜率,但是实际上,基本都是从体外开始有名,所以很多人就硬生生的往体内套,结果就是吃力不讨好,比如楼主提到的A549,还有MCF-7,都是很有名气的细胞株,但是在体内却不是一个好的试验对象,成瘤率低,生长慢,均一度差。

现在国内的很多研发单位,特别是一些公司的领导们,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动不动就把这些著名的细胞株挂在嘴边,硬压着一线的研究人员去花功夫做这些细胞株,作的不好,就怀疑大家的水平如何如何的,奶奶的,对此非常生气!3. 药物的敏感性,这一点常常被大家忽视,大部分的裸鼠肿瘤模型都是为抗肿瘤药物的筛选以及研究服务的,但是常常大家只考虑了这个细胞株是不是好做,但是没有考虑到细胞株本身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比如Lovo细胞,国际公认度也还可以,体内生长情况也很棒,但是对于药物的敏感性不佳,大部分的常规化疗药物到了它这里,抑瘤率都会下降,显而易见,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来说,它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另外说一点,体内与体外的关系,现在做体内的人,常常被体外的人牵着鼻子走,体外做出来什么什么细胞株敏感,体内的人就得吭哧吭哧的去做这个,但是却死活做不好,其实,现在我和一些老前辈们的观点是,体内和体外应该协调好细胞株的选择问题,体外的人手上有大把的细胞株可以选择,如果,体内的人不去和他们协调,那么将永远被牵着鼻子走,受累还不讨好,应该大家坐下来,一起选择20~30种细胞株作为常规的筛选细胞株,这就足够了,细胞株选择的时候考虑好方向(胃癌、肝癌、肺癌什么的)、靶点(EGF、vEGF等等),不能漫无边际的抓着哪个体内就的做哪个,谁也没有这个本事啊。

小鼠组织荷瘤步骤

小鼠组织荷瘤步骤

小鼠组织荷瘤步骤
组织荷瘤步骤
1.将新鲜肿瘤组织放到HTK液里,迅速拿到超净台内。

2.将肿瘤组织放入盛满生理盐水的6cm培养皿中,反复冲洗3-4次。

每次均需换新水。

3.将肿瘤组织放入盛满三抗空培的6cm培养皿中,反复冲洗3-4次。

每次均需换新培养基。

4.用镊子将肿瘤组织按在空培中,用剪刀将其剪碎,一般剪成1mm3左右的碎块即可。

5.碎块移入新培养基中清洗最后一次,用镊子夹起碎块塞入穿刺针中,不断抽吸,使其进
入多个碎块。

6.荷瘤鼠用酒精棉球擦拭全身。

将其抓起,暴露侧腹部,在侧腹中部剪毛,用剪刀在其剪
毛处将皮肤剪一1mm长小口。

7.将穿刺针由小口进入皮下,向前肢或后肢端试探前行,针尖进入上肢或下肢根部停止。

将组织块注入,旋转针头拔出。

8.用棉签紧贴皮肤顺注入方向推揉,使组织碎块尽量集中于注射处。

9.用消毒棉球擦干注射处,放下老鼠,让其自由活动。

裸鼠抑制肿瘤瘤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

裸鼠抑制肿瘤瘤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

动物体内抑瘤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原理:在小型哺乳动物体内利用报告基因(荧光素酶基因)表达所产生的荧光素酶蛋白与其小分子底物荧光素在氧、Mg2+存在的条件下消耗ATP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可见光能释放。

因此只有在活细胞内才会发生发光现象。

并且光的强度与标记细胞的数目线性相关。

一、材料准备1. 动物:裸鼠9 只,6~8周龄,雄性;C57小鼠24 只,6~8 周龄,雄性;动物均为自由饮水采食。

2. 细胞: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系,使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

方法: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标记的质粒转染人乳腺癌细胞,共转染的还有选择性标记基因,从而保证转染细胞的稳定性,形成表达荧光素酶的肿瘤细胞株;B16 黑色素瘤细胞。

二、实验步骤1. 紫杉醇混合胶束的制备(1)将适量紫杉醇溶解在少量无水乙醇和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2)加入适当比例的磷脂和表面活性剂A 进行充分混合,制得稳定的紫杉醇混合胶束前体制剂,载药浓度为6 g/L。

(3)临用时按剂量加入生理盐水中稀释、摇匀后即可使用。

制剂体系的粒径大小与分布特征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度仪检测。

2. 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荷瘤鼠模型的建立(1)培养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系,使用DMEM 培养基(添加10%胎牛血清),37 ℃、5% CO2 培养箱中培养,每3天传代1次。

(2)待细胞密度为80%~90%、细胞总量达到实验所需要求时,使用胰酶消化,收集于PBS溶液重悬。

(3)如有需要,在细胞培养一定时间后,应使用抗生素Zeocin进行抗性筛选,保证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量足够。

(4)收集细胞,使用PBS稀释至细胞数1.5×108/mL,接种于裸鼠腋下,每只裸鼠的接种量为0.1 mL 。

3. 动物活体成像检测(1)接种后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紫杉醇注射液组、紫杉醇混合胶束制剂组,每组3只。

无胸腺裸鼠详细资料大全

无胸腺裸鼠详细资料大全

无胸腺裸鼠详细资料大全无胸腺裸鼠(Nude Mouse,简称裸鼠)目前已成为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模型。

它是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变小鼠, 由于第VIII连锁群内裸 *** 点基因发生纯合而形成的突变小鼠。

特别是在肿瘤学、免疫学、药品与生物制品的安全性评价及有效药品的筛选等实验方面,它有着特殊的价值。

裸鼠在科学研究中所以能成为有巨大潜力的试验模型,是由于nu基因有独特的遗传特性。

经过世界各国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的努力,目前已将nu基因导入不同近交系动物,成为系列动物模型,仅小鼠模型一种,已建立了二十余种近交系裸鼠。

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和nu基因的遗传特性,使医学生物学研究者获得一种极其宝贵的试验材料。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无胸腺裸鼠•拉丁学名:Nude Mouse•别称:裸鼠•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齧齿目•科:鼠科•族:族鼠•属:属鼠基本概念,发展情况,生理特征,医学研究,概况,组织移植,生存条件,繁殖,饲料条件,动物特性,研究过程,特点,套用,基本概念裸鼠因无胸腺,T—淋巴细胞缺陷,抵抗力低下,常因消耗性疾病而死亡。

裸鼠是随着近代医学发展,特别是肿瘤学和免疫学研究的需要,在近十几年中发展起来的动物模型。

它是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变小鼠,是由于第Ⅶ连锁群(Linkage group)内裸 *** 点的等位基因发生纯合而形成的突变小鼠新品种。

裸鼠(纯合子nu/nu突变鼠)主要表现为无毛(但可看到一种细毛组织学证明有被毛滤泡)以及缺乏正常胸腺。

杂合子小鼠(nn/+)各方面表现都正常。

小鼠中有若干突变基因,它可产生一种为无毛的表现型(phenotype),例如无胸腺裸鼠(Nude、)裸鼠(Naked)、无毛鼠(Hairless)、无鼻毛鼠(Rhinol),不要把这些突变鼠基因相互混淆。

裸鼠的唯一特性是胸腺缺陷表现型,因此,不能将“裸鼠”与“无毛鼠”两词交换使用。

光动力治疗人胆管癌细胞荷瘤裸鼠的实验研究

光动力治疗人胆管癌细胞荷瘤裸鼠的实验研究

人 胆 管癌 荷 瘤 裸 鼠 的肿 瘤 组 织 有 杀 伤 作 用 ,使 肿 瘤 生 长 减 慢 :Hp P T 杀 伤胆 管 癌 移 植 瘤 的 深 度 可 达 08 D— D .
c : 本 实验 光 照 条件 下 的 P m 在 DT 治 疗 是 安 全 的 。
【 关键 词 】胆 管肿 瘤 ; 光动 力 治疗 ; 卟淋 衍 生 物 ; 血 鼠
T e a ia m dlo cr i u n coagoa i m a s bi e y i c lt g h m n Q C 3 el h nm l oe f a yn h ma hlnicr n aw set l hd b n uai u a B 9 9 cl r g co a s o n s
[ 中图分 类号 ]R 3 . 7 5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9 4 2 0 )5 0 8 - 4 0 7 15 (0 7 0 — 2 5 0
Ex e i e t l su y o h t d n mi h r p n c o a g o a cn ma i u e mi e mo e p rm n a t d f p o o y a c t e a y o h l n ic r i o n a n d c dl
维普资讯
第 l 第 5期 9卷
2 07年 9月 0







Vo .1 . 1 9 No5 S p. 2 0 e 07
J u a fHe a o a c e t b l r u g r o r l p t p n ra o ia y S r e y n o i
e t as nrpro elijco n n au r n ci .6 0 n eN ae w s ue o ia i e te n w y :it e t a n tn ad it tmoa ij t n 3 m H - e l r a sd t r da h a in e i r l e o s r t

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人胃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动物:BALB/c(nu/nu)裸小鼠,鼠龄6~1 0周,体重l5~25 g,雄性。

饲养在无特殊致病菌、空气洁净的净化工作台内,室内恒温、恒湿,定期消毒。

笼具、垫料、饲料和饮水均经高压蒸气灭菌,并在无菌条件下适时更换。

方法:收集培养的BGC-823细胞(癌细胞在含10% 小牛血清的RPMI-1640 培养液中,于CO2恒温孵育箱中培养,常规传代。

)在细胞培养至对数期时,用RPMI-1640制成约2×l07个/ml细胞悬液,取0.2ml(4x106个BGC-823细胞/只)注入裸小鼠颈部皮下或者背部皮下,每组接种3只鼠,当皮下移植瘤长至直径为l cm3左右时取出移肿瘤(大约在10d左右),及时放入含无血清培养液的平皿中,A再在超净工作台内修剪肿瘤组织,去除脂肪,结缔组织及坏死肿瘤组织,并用无血清培养液洗涤2次,将瘤组织切成约l mm×l mm×2mm的小块,加入适量的pbs备用。

以戊巴比妥经腹腔注射麻醉裸鼠,常规消毒背部肩胛区,(切开局部皮肤)用无菌套管针抽吸准备好的2mm3大小瘤块,将其接种于裸鼠背部肩胛区皮下,建立祼鼠皮下移植的人体胃癌祼鼠模型。

作鼠间传代(2只/代)。

移植瘤生长特性:胃癌细胞接种后的第三天即可见到裸鼠接种处皮下出现结节,直径约1.5 mm,质地较硬,在以后的几天中,上述皮下结节没有继续增大,此阶段为肿瘤细胞生长的潜伏期(7-10d左右)。

随后,裸鼠皮下的肿瘤结节开始缓慢生长.体积逐渐增大。

大概(25-30d)传代后荷瘤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与初代移植瘤相近。

A具体操作:1一般要求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可在接种罩、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室内操作。

动物处死后,用新吉尔灭(1∶1000)或碘酊、酒精消毒,对每个实体瘤应分别用灭菌的外科器械切取,对腹水瘤则应分别用灭菌的空针抽吸。

瘤块污染常是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应予注意在高温季节操作时,应注意降温,可在盛有瘤源的器皿周围放置冰块。

裸鼠荷瘤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析和总结

裸鼠荷瘤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析和总结

裸鼠荷瘤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析和总结赵勇;伍静;毛峰峰;赵善明;张彩琴;白冰;师长宏【摘要】Objective Discussion the common problem of tumor-burdened in node-m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umor burden. Method Through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f tumor-burden in node-mice, seek the solution of problem in tumor burdended. Result Summarized the various factors in the tumor burden,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Conclusion Node-mice tumor burden is the base of the oncology, drug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of safety evaluation and effectiveness screening.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ood nude mice tumor model.%目的探讨裸鼠荷瘤过程中的出现的常见问题,提高裸鼠荷瘤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分析实验过程中影响裸鼠荷瘤的各种因素,寻求裸鼠荷瘤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结果总结了在裸鼠荷瘤实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结论裸鼠肿瘤模型的制备是研究肿瘤学、免疫学、药品与生物制品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有效性筛选等研究课题的基础,本文为制备良好的裸小鼠肿瘤模型提供合理的建议.【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22)007【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裸鼠;肿瘤;模型,动物【作者】赵勇;伍静;毛峰峰;赵善明;张彩琴;白冰;师长宏【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31;R332无胸腺裸鼠(outbred nude mice)是当今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模型。

皮下荷瘤实验的介绍及应用(二)

皮下荷瘤实验的介绍及应用(二)

⽪下荷瘤实验的介绍及应⽤(⼆)第⼆部分:裸⿏⽪下荷瘤步骤⼀般更多的时候是选择⼈源肿瘤细胞系,然⽽由于存在免疫排斥,需选择裸⿏荷瘤。

下⾯以裸⿏为例,为⼤家详细介绍⽪下荷瘤的实验过程⑴肿瘤细胞的传代扩增取冻存于液氮的肿瘤细胞复苏并扩增,确保肿瘤细胞的活⼒和良好的⽣长状态⑵计算细胞接种量根据经验,⼀般⿏源肿瘤细胞接种2~100万/只,⽽⼈源肿瘤细胞则需要200-1000万/只以上。

当然最好结合⽂献来确定细胞接种量,在找不到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最⾼就⽤到1000万/0.1ml,不可再⾼(因为细胞悬液已达饱和状态)。

并且提前计算确定细胞数量,⼀般注射40只⼩⿏,⾄少需要准备50只⼩⿏的细胞量。

⑶准备裸⿏⼀般选择5-6W裸⿏,⼩于4W动物可能不耐受⽽过早死亡,⼤于6W免疫⼒会增强,不易成瘤;每批实验只⽤同⼀性别动物,通常雌雄均可,但是根据研究的肿瘤类型及肿瘤细胞系选择(乳腺癌等要选择雌性,前列腺癌等要选择雄性)⑷操作步骤(请观看视频)①接种时选择好部位进针,建议接种前酒精棉球擦拭消毒进针位置;②向前⽅穿⾏,注射前针头稍微动⼀动,能动说明在⽪下,否则可能在⽪内或者肌⾁内;③针头在⽪下⾛⼀段再注射,速度不可太快,⼀般体积为100-200µL(PBS或者⽆⾎清培养基稀释细胞,若不易成瘤可添加matrigel促进成瘤),可看见明显的⿎包;④接种点离进针点尽量较远,减少漏液和污染的可能;⑤注射完毕后,缓慢退出针头,尽量避免漏液;⑥细胞需⼀直置于冰上,使细胞处于⽐较低的代谢状态,⼀般2h之内不会有问题。

下⾯为⽪下荷瘤视频(包括各个部位的注射⼿法):第三部分:后续实验安排⑴分组:⼀般来说⽪下荷瘤主要⽤于抗肿瘤药物的检测,因此我们⼀般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低剂量、中剂量及⾼剂量药物组等;⑵数量:荷瘤时每组不少于10只,考虑到⼩⿏成瘤率和死亡原因,最终实验应⾄少可以获取6个有效数据;⑶给药时间:⼀般接种7-10天后便可看到肿瘤长起,便可分组实验(⿏源细胞系会更快);⑷⼈道终点:动物伦理学规定,⼩⿏肿瘤重量不可超过⼩⿏体重10%,平均肿瘤直径不超过20mm,并且如果出现溃烂,造成感染或坏死时,应该中⽌实验且对动物施⾏安乐死。

荷瘤小鼠实验报告

荷瘤小鼠实验报告

荷瘤小鼠实验报告研究背景癌症是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荷瘤小鼠模型是研究癌症治疗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荷瘤小鼠的实验结果,评估某种新型药物对癌症治疗的潜力。

实验设计步骤一:小鼠选择与标记我们从实验室的小鼠群体中随机选择了40只雄性小鼠参与实验。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将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并在每组小鼠身上打上不同颜色的标记。

步骤二:荷瘤小鼠模型建立为了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我们注射了癌细胞株到小鼠体内。

我们选择了具有高度癌症细胞活性的细胞株,并通过注射将其引入到小鼠的体内。

注射后,我们密切观察小鼠的健康状况,确保肿瘤成功生长。

步骤三:药物治疗我们选择了一种新型药物进行治疗,该药物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抑制癌症细胞生长的潜力。

我们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药物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步骤四:观察与数据收集在为期4周的治疗过程中,我们每天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并每周测量一次肿瘤的大小。

同时,我们还观察小鼠的一般行为和健康状况,以评估药物对小鼠的影响。

步骤五:数据分析与结果通过收集的数据,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

我们比较了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变化和肿瘤大小。

同时,我们还评估了药物对小鼠行为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4周的治疗,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药物治疗组小鼠的体重增长速度较慢,而对照组小鼠的体重增长速度正常。

2.药物治疗组小鼠的肿瘤大小显著减小,而对照组小鼠的肿瘤大小没有明显变化。

3.药物治疗组小鼠的一般行为和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该新型药物对于荷瘤小鼠的癌症治疗具有潜力。

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并且不会对小鼠的整体健康状况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并评估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疗效。

结论本实验通过荷瘤小鼠模型评估了一种新型药物的癌症治疗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种量要查文献来确定接种量,在找不到任何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最高就用到1*107/0.2ml/site,再高也没有意义了。

如果你的细胞很小,1*107/0.1ml 也可以操作,不至于很粘稠,那么最好是1*107/0.1ml/site。

查文献看他们的构建条件是什么样的,比如培养条件,接种量,接种位置什么的,是不是一定要用雌性鼠等等。

有的瘤株也有可能很容易成瘤,而且生长速度很快。

建议用几只动物试试不同的接种浓度,万一能够长出来,而且还长得很快,那你就要根据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浓度了。

基本上一般认为比较合适的接种浓度有这么几个特征:1.接种后10到15天左右可以开始试验。

2.开始试验时可以用于试验的动物数不少于60~70%,而且SD不大于平均值的1/3左右。

3.开始试验三、四周后肿瘤重量大于1g, 并且没有溃烂。

当然,这些条件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以1*107/site 都勉勉强强长出肿瘤,那么就不必过多的去考虑它了。

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腋窝中部外侧皮下为好。

皮下肿瘤模型中,想要成瘤率高就接种在腋下。

接种时由裸鼠体侧腰部稍靠上的部位进针,要保证与接种点的距离小于针头的长度,向头部方穿行,绝对不能刺破皮肤或者刺破肌肉层,当针头到达接种位点时注射,退出针头,这样操作的目的并不完全是避免漏液,其实熟练后,不需要皮下穿行也不会漏液,主要是避免污染,进针点还有少量污染的可能性的,针头在皮下穿行一段后,接种点离进针点较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可能。

如果是用于正式实验,那么一只老鼠就只能接种一个位点,不可以接种多个位点用于保证可用的模型数。

因为在有些情况下,一个老鼠身上有多于一个肿瘤的情况下,会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无论这几个肿瘤相距有多远。

要是想多打几个部位做做预试验,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觉得,基本上没有什么必要。

皮肤不用绷得太紧,平展就可以了,另外接种的时候进针点很靠下,针头在皮下走一段再注射,速度不要太快。

注射前针头稍微动一动,能动就说明在皮下,否则可能在皮内或者肌肉内。

一般来说都是有鼓包的但是要是你接种位置太深入腋窝,你是看不到鼓包的。

主要靠针头稍微动一动来判断。

是否应用免疫抑制剂裸鼠皮下种瘤后,可以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比如环磷酰胺(2mg 每只,打两天)来加速瘤体的生长,当然我知道裸鼠是T免疫缺陷动物,但是人家说的CTX可以进一步抑制裸鼠的体液免疫和NK细胞杀伤的保护作用,可以加快瘤子的生长,这样造模的周期很短,也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有道理,实践中是不是真有人这么做呢?楼上说的文献中也有报道,而且还有预先用放射照射抑制动物免疫功能再接种的方法,但是一般常规应用中大多数时候不推荐这么做。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应该被考虑到,大家现在都在琢磨着怎么让肿瘤出瘤的更快,造模周期更短,但是如果人为的把肿瘤生长加速,其实对实验并不好。

因为造模周期短,很可能生长速度也会被加快,肿瘤可能很快就溃烂了,这样就不得不被迫中止实验,而用药却没有用到足够的时间,药效还没有发挥出来就结束了,这样是很不利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尽量的复合这个瘤株本身的生长特性,不应该过多地去加以人为的干扰。

是否用手术标本荷瘤如果是药效试验,不建议用手术标本,因为SFDA的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上明确指出要用建株的肿瘤株进行试验,因为用手术标本的试验可重复性太差,你这个标本万一没有保存好,断掉了,你自己都很难重复出上次的试验结果。

国外的文献上看到的却很少有人用手术标本构建模型进行试验。

取材的部位:肿瘤生长活跃,状态良好,结缔组织比较少的地方。

运送途径:无菌、冰浴保温,无菌培养液浸泡,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最好一个小时内就能够接种到动物体内。

接种部位:腋下。

另外,手术标本还有一个风险:你不能保证取得的标本一定能够顺利地成瘤并且用于试验。

注意事项A裸鼠的周龄,B肿瘤细胞:何种肿瘤,接种细胞的数量(用对数生长期的,活力高的)记数要准确,C接种方式:注意不要漏液,否则会损失细胞数量D饲养环境:要求是SPF条件具体操作1•能不能成瘤,首先要考虑你的肿瘤细胞系能否成瘤,其次关键是你的肿瘤细胞数,一般肿瘤细胞存活力还是蛮高的,所以你重点要考虑细胞数的问题,但最高不要超过1*107。

2•接种时间,最好在1小时之内完成。

但在我实际操作过程中,裸鼠的数量又多,1小时之内根本做不完的,所以你可以预先将细胞放在冰盒里暂为保存。

效果还是不错的。

3•成瘤时间,每个肿瘤细胞不太一样,细胞数合适,一般一周左右应该能出来了;另外,如果你是打皮下,你要考虑是否有打到深层组织,比如肌肉,那即使成瘤了,也不大好摸出来。

腹腔注射1、腹腔注射进针的位置在腹中线与小鼠两后肢上沿连交叉以下的位置。

2、腹腔注射很少会打到肠管,因为肠子在碰到硬物时会缩起来,当然前提是你的进针不是特别深,如果你的整个针头都扎入了腹腔,那么肠子是无处可躲了。

3、腹腔注射进针后,你可以将针头左右摆动一下,如果是正确的,这时会有一种很自由无障碍的感觉,进针角度撑握在小于45度, 针头进入长度不超过3厘米左右。

用大、小白鼠做实验时,以左手抓住动物,使腹部向上,右手将注射针头于左(或右)下腹部刺入皮下,使针头向前推0.5〜1.0cm, 再以45度角穿过腹肌,固定针头,缓缓注入药液(图2-5),为避免伤及内脏,可使动物处于头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

若实验动物为家兔,进针部位为下腹部的腹白线离开1cm处。

肿瘤倍增时间肿瘤动物实验模型肿瘤的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 ),应该是在瘤体积100 —800之间计算,但是一组动物有10只,每周测量2次瘤体积,如果我想计算从200倍增到400的时间的话,10只动物不会在我测量体积的时候正好到200或400 ,那么,在计算的时候,具体应该怎么做?Geddes等[29]将结节倍增时间的计算公式表示为:DT = (In2A t) /In (V2/V1 ), VI、V2分别是前后两次测量的体积,△t是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你的问题有歧义,我觉得可以有几下几种理解:1. 测量的时候,对于某个老鼠来说,第一次可能测出来的体积是189.26 (不是正好200),第二次是415.31 (不是正好400), 对于其他的动物都有这样的问题,2. 对于十只老鼠来说,测量的时候,可能1号老鼠是189.26 , 2号是312.57 ,3号是110.89……,这也是一种理解,我的意见是:测量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每只老鼠可以独立计算倍增时间,然后计算平均值,SD等,用统计学处理的手段。

个体差异同一批种几十只老鼠,有的就长不出来,有的长得很大,使评价药效很困难。

排除接种悬液未摇匀的可能后,还有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这一点?可能是是个体差异了。

其中,老鼠年龄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本人就遇到过2个月的老鼠接种肿瘤以后,有的长有的不长的情况。

如果控制好试验条件,动物也比较均一的话,一般肿瘤生长都会很好的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肿瘤模型新药申报zym145286做的肿瘤模型实验是用于新药申报用,现在有一些问题还不能校准,我做的是人癌模型,实验动物为裸鼠.1. 新药报批中,有明确的要求说肿瘤来源必须是体内传代3次以上吗?2. 实验结束后,对于取出肿瘤块的质量有没有明确的规定呢?还是跟其他种鼠一样,要求平均瘤重不小于1g或者不大于20% 的瘤快质量不小于400mg,3. 实验评价指标相对肿瘤增殖率T/C(%),指的是瘤体积比还是瘤质量比?4. 实验申报材料是否需要附属实验动物裸鼠的照片?若需要附属的话,照片没有没有什么要求怎么照的,是鼠活的时候的照片还是实验结束后处死鼠后在摆好位置照?5. 申报材料中附图要求是肿瘤的生长曲线还是不同时间测量的T/C值对时间所做的曲线?还是两个都要有呢?6. 实验分组分5组,空白溶剂对照组,药物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阳性药物有效浓度对照组.这样可以吗?要是不可以,还需要怎么分呢?7. 实验材料中是否需要包含该实验动物血液相关指标的数值呢?比如:白细胞数量,骨髓的影响等等8. 一次实验有效后,是不是也需要重复实验三次?那三次的数据都需要包含在数据中吗??swordzjsh具体问题回答如下:1. 没有问题,新老原则均明确要求体内三代以上,并且不能超过15~20代(人肿瘤)。

2. 新原则已经没有瘤重的指标,只考察瘤体积,也没有对试验结束后的肿瘤大小有明确要求,但是老的指导原则有这方面的要求。

3. 新的原则是指瘤体积,老的指瘤重,实际上在数据处理的时候一般瘤体积和瘤重的数据都会加入,分别计算相应的T/C。

4. 需要,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处死后摆放并拍摄整鼠照片,还有一种是剥取肿瘤后拍摄肿瘤的照片,还是那句话,最好都有,至少资料中放一个,另外一份备好,答辩的时候可以随时展示。

另外,以前不允许数码拍摄,要求光学照相机,以防电脑编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类似的要求。

5. 有的人要看肿瘤生长曲线,有的人要看T/C的曲线,不过一般放生长曲线的多一些,记住,生长曲线现在要求RTV,相对肿瘤体积。

以前报批的时候就可以放RTV曲线了,现在更是RTV的天下。

6. —般来说,正式试验基本上就是这么设计了,但是你最好有这些剂量、疗程、给药途径等的设计依据,比如权威文献、你们的预试验等材料备问。

当然,如果你的药物有些特别的地方,那么要根据他的具体特点设计试验。

7. 这个是锦上添花的指标,对于药效试验来说,没有明确要求,但是一定要有体重和死亡的数据。

8. 老原则要求重复两次,一共三次试验,新原则前几稿要求重复一次,一共三次试验,但是最新一稿我没有看到对于重复试验的要求,但是作为药理研究的基本常识,重复试验是一定需要的,作为正式试验的重复试验应该把数据和结果分析都列入报告中,重复试验之间是同等重要的。

zym145286:针对您的回答,我仍有几点不解1. 实验结束后瘤的质量标准问题,您说新原则没有指标,那么老原则(就是现在还遵循的原则)具体是多少呢,能不能说明一下啊?2. T/C标准按照体积计算的时候,按照的是哪个时间点的体积呢,还是说整个测量过程的体积都要算?3. 还有一个比较基本的问题,不要笑话我了,呵呵,那个RTV是怎样算出来的?是用药组数据减去空白组数据吗?还是其他算法?4. 正式实验中,每组的动物数量是多少?6只,还是10-12只?5. 对给药时间有没有什么具体要求呢,就是说有没有上限,比如不可以超过一个月啊什么的?swordzjsh1. 老原则的标准就是你写出来的那个。

2. 整个测量过程的体积都要算,可以用T/C对时间点作图的那种。

实际上,不知道你有没有老的指导原则,上面有一个表,那个表里面汇总了一些试验的基本信息,那个表里面要填增殖率,一般是选效果最好的那一天的数据填上去。

3. RTV = Vt / V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