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教学设计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 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明确:(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母亲对儿子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相关推荐《合欢树》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欢树》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从细节描写中体味母亲对我的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4、基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采用由散入整的组合法,在内容主旨理解的同时,对散文写作有初步的认识。
5、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受爱、表达爱、珍惜爱。
而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也完成了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这种感悟除了通过细致的细节来表现之外,都集中在合欢树这一象征物上。
所以,要把握文章深刻的内涵,就必须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内涵,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人类心灵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合欢树在史铁生的心中挥不去、抹不掉,永远烙在他的心中。
二十岁,对你意味着什么?二十岁,对史铁生意味着什么?二十岁的儿子瘫痪了,对母亲意味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题目为合欢树,那么作者有没有一上来就写合欢树呢?哪些地方提到了合欢树?提示:作者一共四次提到合欢树:(7--12自然段)(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合欢树》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合欢树》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合欢树》中的优美词句和表达方式。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心。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合欢树》的内容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2)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欣赏《合欢树》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合欢树》课文文本。
2.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3. 参考资料:关于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相关文学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合欢树的认知和印象,引出课文《合欢树》。
2. 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合欢树》。
(2)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内容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表达方式。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情况。
2. 课文理解与分析: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写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合欢树的相关资料,增加对合欢树的了解。
2. 课中活动:(1)朗读感悟: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文本,理解内容。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合欢树》公开课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合欢树二、教学重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单了解作者的生平。
(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本课学习主要结合多媒体采用师生讨论法,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有所体会;通过启发式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五、课时安排:本课共2课时六、法制与德育渗透:1、法制:法定下的父母子女之间有什么权利义务关系?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父母的权利义务有:(1)在人身方面,有抚养的权利与义务、管理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法定代理;(2)在财产方面,主要表现为对子女财产的管理;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父母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子女的权利义务有: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在父母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时,子女有义务给付赡养费,并且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子女有义务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
父母子女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2、德育: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走到哪里,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以播放视频或者歌曲《妈妈我想你》导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讲授过程中逐页播放多媒体)1、文题解读:合欢树,有“马缨花”、“绒花”之称,落叶乔木,伞形树冠。
叶互生,为偶数。
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而合。
常象征阖家幸福、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合欢树》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合欢树的相关文化常识。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主旨,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句、段落结构及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次内涵的解读。
(2)如何把握作品中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 互动教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4. 写作教学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合欢树的相关文化常识。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合欢树的基本知识。
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课件、课文文本、相关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简介作者、作品背景及合欢树的相关文化常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合欢树知识。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合欢树的基本信息,包括植物特征、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等。
2.掌握合欢树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合欢树的特征和栽培技术。
2.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1.合欢树的基本信息–合欢树的植物特征–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2.合欢树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合欢树的繁殖方式–合欢树的栽培技术3.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合欢树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合欢树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介绍合欢树的基本信息、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观察实践:带领学生观察合欢树的植物特征,并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展示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五、教学资源1.合欢树的图片和短视频。
2.合欢树的生长环境模型和栽培工具。
3.合欢树的相关资料和文献。
六、教学步骤1.介绍合欢树的基本信息(15分钟)–使用图片和短视频介绍合欢树的植物特征、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等内容。
–引导学生对合欢树的外观、习性和适生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
2.讲解合欢树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30分钟)–介绍合欢树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等方法。
–提供栽培技术指导,如合适的土壤、光照和水分等条件。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合欢树的繁殖和栽培过程。
3.探讨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例如土壤保护、水源涵养和生物栖息地等方面的贡献。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互相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4.总结和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
–强调合欢树作为重要植物的价值和意义,并呼吁学生保护环境。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合欢树》教案《合欢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感受母子情深,学会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能力目标】:品味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情感目标】:在体会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后,从自身出发,领悟母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母子深情,学会爱人,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及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师生对话,活动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搜集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让学生走进作者,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2.阅读课文《合欢树》,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作业,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初步书写对文章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叩击学生心扉,激情学生的情感波澜)1.播放歌曲《母亲》2、导语词:一曲《母亲》叩击了我们的心扉,也唤醒了我们的万千思绪。
有人说,“上帝不能亲自去每一个人家,于是创造了母亲”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们都有自己的母亲,对于母爱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的理解,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诠释母爱,理解母亲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3、走进作者,知人论世(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作家作品,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1、作家简介:(学生先说,教师补充)2、多媒体展示史铁生的照片,作家简介以及主要作品。
3、提问:在这些画面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史铁生,是不是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呢?(多媒体展示作家作品)教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虽然坐在轮椅上却露出开朗的笑容的史铁生。
双腿瘫痪的史铁生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他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我们可以想象他的艰辛和付出。
但是我们又如何想象那位伟大的母亲面对一个残疾的儿子她需要怎样的付出。
《合欢树》教案5篇
In many cases, what we lack is not ideas, but the courage to ac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合欢树》教案5篇《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间接含蓄的抒情方式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读和品味。
[教学重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以朗读带动理解;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初步了解史铁生的生命轨迹和创作经历,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课外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相关__,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铺设感悟品味文本的情感基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不论年长年少,也不论天涯海角,单飞后心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不尽思念。
母爱、母子的深情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身体健康的人尚且如此,作为一名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对母爱更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篇《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感悟他为我们描写的母子深情。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__年华语文学传媒奖评价: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三、初步感知,回答问题(一)我们已经已经在课下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一下__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__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
(联系写作手法)预设答案: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1)给“我”治病:(找出具体的语句)▲“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教学设计《合欢树》
教学设计《合欢树》《合欢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学生能够掌握合欢树的种植和养护方法。
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合欢树的种植和养护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让学生在种植和养护合欢树的过程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合欢树的种植和养护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合欢树的种植和养护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种植和养护方法等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实地观察法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公园等地实地观察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让学生亲身体验合欢树的美丽和神奇,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实验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合欢树的种植和养护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种植和养护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合欢树的种植和养护实验。
1. ◦ ◦ ◦2. ◦ ◦3. ◦ ◦ 1. ◦ ◦ 2. ◦ ◦ 1. ◦ ◦ 2. ◦ ◦ 3. ◦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协作和相互支持。
交流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种植和养护合欢树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合欢树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提问学生对合欢树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合欢树》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
(2)能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
(3)能够运用英语描述合欢树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合欢树》的阅读与理解。
2. 合欢树的特点、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的介绍。
3.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的分析与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合欢树》的阅读与理解。
(2)合欢树的特点、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的介绍。
(3)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合欢树的特点和生长习性的理解。
(2)课文中的句型结构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介绍合欢树的特点、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
2. 互动讨论法:用于课文《合欢树》的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3. 小组合作法:用于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写作练习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1)展示合欢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引导学生思考合欢树的特点和文化意义。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合欢树》,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合欢树的特点、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合欢树的特点和文化意义。
(2)每组选代表进行报告,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描述合欢树的特点。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合欢树》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整理的《合欢树》教学设计(精选3篇),仅供参考。
《合欢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珍惜母爱。
2、理解合欢树的寓意和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看题目,猜写作内容:介绍合欢树?写与合欢树有关的人和事?默读课文,做批注。
朗读课文一、把握文章的结构1、本文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人散文。
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10岁那年”,“20岁”,“30岁时”,“获奖之后”……2、全文都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吗?不是。
第7,8段是插叙。
(注意第9段与第6段在内容上的衔接。
第6段:“我摇车离开哪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第9段:“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3、你认为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教参分法:第一部分(1—6):追忆母亲。
第二部分(7—12):思索合欢树。
教师分法:第一部分(1—3):写母亲生前的事。
第二部分(4—12):写母亲逝世后的事。
4、文章哪些自然段是回忆过去,哪些自然段是写现在?第4—6,9—12段写现在,其它段是回忆过去。
二、体会作者的情感1、你认为文章哪些词句最能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说一处。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7年。
”(第4段)“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作者的小说发表了,母亲却没能看到他的成功,遗憾,痛苦;要是母亲看到了,该有多高兴,该有多好!世界上有一种痛叫“子欲养而亲不待”;世界上有一种遗憾是我们成功了,父母却永远无法知道了。
读到这句话,我有三种伤心:一为作者;二为自己;三为父亲。
有一天,我的女儿成功了,我可能也看不到了吧?想到这儿,潸然泪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合欢树》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合欢树》教学目标1.了解合欢树的形态、颜色和特点。
2.理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
3.能够描述合欢树的一些用途,如装饰、药材等。
教学重点1.让学生对合欢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近距离接触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合欢树。
教学环节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猜测白天是怎样的颜色,晚上是怎样的颜色。
•引导学生猜测是什么东西会发出光亮。
2.感受合欢树(20分钟)•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合欢树,观察合欢树的形态、颜色等。
•让学生摸合欢树的树皮和叶子,感受合欢树的触感。
3.合欢树的环境(2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合欢树周围的环境,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
•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生长的滋养条件。
4.合欢树的用途(20分钟)•让学生了解家庭装饰上可以使用合欢树叶子和花朵的形象。
•让学生了解合欢树有一些药材的作用。
5.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想本次课所学的内容,对合欢树进行总结。
•强调合欢树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看是否能够主动地触摸合欢树等,•学生对合欢树的认知是否全面,是否能够描述它的外形、生长环境等。
•检测学生对合欢树的记忆,看其是否能够回答一些有关合欢树的相关问题。
家庭作业到家中或者教师指定的场所,寻找或采集不同的植物,如:草、树、花等,在家中进行认真分类。
把自己采集到的这些植物分成不同类,比如:草、树、花,再用自己绘制的图形进行标注,并在下节课时与大家分享。
教学小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孩子能够初步了解合欢树的形态、颜色、特点,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和一些用途,并学会用观察来认识植物。
同时,家庭作业也能够让孩子在家中进一步了解自己周围的植物。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2篇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2篇《合欢树》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课外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初步了解史铁生的生命轨迹和创作经历,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铺垫感悟本文的情感基础。
【教学过程】一、导入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检查预习1.关于作者(主要由学生阐述,教师做补充和点评)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其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2.关于母子情请学生根据课前阅读(《秋天的树》和《我与地坛》节选)谈谈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归纳总结:从不理解到理解,怀着爱与愧疚。
三、感知课文(一)在预习的基础上迅速再读课文,与《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比较,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点。
(提示:从情感基调、情感内容上去归纳)情感基调——忧伤。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植物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合欢树的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欢树的基本特征、生态习性和繁殖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特征识别、繁殖方法。
2.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生态习性、园林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合欢树图片、实物、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其名称,简要介绍合欢树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1)合欢树的特征: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的树形、叶子、花朵、果实等特征。
(2)合欢树的生态习性:讲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生长速度、耐寒耐旱性等。
(3)合欢树的繁殖方法:介绍合欢树的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
(4)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展示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其优点。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与合欢树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现场识别并描述其特征,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基本特征2. 合欢树的生态习性3. 合欢树的繁殖方法4. 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合欢树的特征。
(2)举例说明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
(3)查阅资料,了解合欢树的其他繁殖方法。
2. 答案:(1)合欢树的特征:树形优美,叶子细长,花朵呈伞状,果实呈条状。
(2)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行道树、观赏树、防护林等。
(3)其他繁殖方法:压条繁殖、分株繁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合欢树的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园林应用方面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参观当地园林,了解合欢树在实际园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1年《合欢树》教案四篇
2021年《合欢树》教案四篇《合欢树》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体会深沉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4.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__中用平淡朴实的语言,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把自己对母亲真挚的感动展现出来,这正是学生应学会以小见大、平凡中见真情的写作方法,所以我把“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作为教学重点,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象征的写作方法较生疏,把“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高效课堂重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上更多的是授予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
基于此,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点拨、引导、释疑等,而学生发挥自主权,可以写写划划、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流程:高效课堂的标准不是看老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不是看老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生动,看老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为了让学生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学生能自己完成的,老师决不包揽,所以我设计的课堂流程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完成。
(一)情境激趣:出示一张图片,介绍图片上的人物以及代表作,既让学生了解作者,又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我设计的导语是:这就是《合欢树》的作者史铁生。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领奖典礼上,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主人公史铁生。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代表作有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心、环保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美。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合欢树在文章中的寓意,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合欢树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合欢树》。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标记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探讨合欢树在文章中的寓意。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整理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推荐一本关于冰心的作品,简要介绍其内容,并说明推荐理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掌握情况。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冰心的作品鉴赏能力。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推荐作品的阅读情况。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合欢树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合欢树的美。
2.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能够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体会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合欢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对生态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内容,掌握合欢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体会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1)合欢树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2)作者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欢树的特点、文化象征意义及作者写作手法。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分析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合欢树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合欢树》课文。
2. 课件:合欢树的图片、相关文化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简要介绍合欢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分组讨论,分析关键词语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讲解合欢树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2)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境教学(1)引导学生欣赏合欢树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2)谈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欢树的特点、象征意义及作者写作手法。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2篇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2篇《合欢树》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课外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初步了解史铁生的生命轨迹和创作经历,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铺垫感悟本文的情感基础。
【教学过程】一、导入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检查预习1.关于作者(主要由学生阐述,教师做补充和点评)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其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2.关于母子情请学生根据课前阅读(《秋天的树》和《我与地坛》节选)谈谈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归纳总结:从不理解到理解,怀着爱与愧疚。
三、感知课文(一)在预习的基础上迅速再读课文,与《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比较,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点。
(提示:从情感基调、情感内容上去归纳)情感基调——忧伤。
情感内容——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深深怀念又深深愧疚。
(二)是什么样的母亲让作者如此深深怀念又深深愧疚?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序,追忆了哪些事情?10岁时“我”作文竞赛获奖;20岁时“我”双腿残废;30岁时“我”的小说发表。
(三)这些事情刻画了怎样的母亲形象?作者对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1.10岁时作文竞赛获奖⑴诵读第一自然段。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引导学生研读和品味作品,体会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3.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教学目标从文章题目和文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
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李陵悲吟:“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人啊,恬然于父母铸就的港湾,便会向往外面世界的精彩;能够承欢于爹妈的膝下,谁又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人们常说,“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史铁生的《合欢树》里蕴含着的,就是这样一份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
2.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3.品味母亲的形象。
问题:母亲生前的哪些话、哪些事至今还缠绕着“我”?(1)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有何不同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答: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但母亲没有表扬“我”,而是急着跟“我”说她自己小时候作文做得还要好,还说“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这让“我”听得扫兴,就装着根本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对治好“我”的腿终于绝望的时候,发现我在写小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就形式而言,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对同一件事,母亲先后说过不相同的话,这是由于“我”的境遇不同,因此目的和用意也就很不一样。
对于年少的心高气傲的急切期待母亲表扬的孩子来说,一瓢冷水可以让孩子冷静,不至于骄傲、自满;对于因残疾而绝望的青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这是激励,以此鼓励“我”振作精神,把写作的路走下去,以获得生的勇气和尊严,可见母亲用心良苦。
合欢树的教学设计
合欢树的教学设计合欢树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合欢树的教学设计1《合欢树》是史铁生的散文名篇,史铁生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韧和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
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形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愧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彻悟。
本文的教学设计试图抓住史铁生散文的情理哲思兼具的特点,借助王安忆对史铁生作品的认识:史铁生的散文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情感经过历炼趋向理性,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解读。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文章的思路,读懂母爱。
2.探讨文章中情于理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文章的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愧疚,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彻悟。
[教学重点、难点]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破解“一人一树”内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直接导入二、整体感知抓住文章赞颂的主题——母爱三、品味鉴赏(一)读懂母爱1、既然是表现母爱,那自然要从母亲写起,请同学一起朗读散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本段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在作者笔下心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明确:文本的第一自然,作者选取了自己和母亲的一个生活片段进行描写。
在作者笔下,母亲活泼、开朗、要强、爱美,那时候的母亲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是幸福的。
2、“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巨大的打击改变的不仅是我,母亲也发生了变化,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对此你有体会吗明确:第二个自然段,“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母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迅速的变老了,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头发。
在此之外,作者还突出刻画了母亲变老的细节,那就是母亲总是不断地重复一句话,“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嫌弃自己的母亲啰嗦、唠叨,不要嫌弃她动作慢了,反映慢了,也不要嫌弃她落伍了,那是因为你慢慢长大,而她正在慢慢变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明确:(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母亲对儿子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2、在这两段中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明确:为“我”治病;为“我”借书;推“我”看电影;鼓励“我”写作小结:可以看出母亲不仅关心“我“的身体,更关心“我”的精神,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3、这两段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各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句子(略)4、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全文还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明确:乐观、坚强、执著聪明美丽善良热爱生活儿子对母亲1、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亲,在母亲死后多年,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感激、内疚、句子(略)重点分析内疚之情。
(1)母亲原本是一个聪明、爱美、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在自己没得病的时候,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母亲陷入了无止境的忙乱,一次次的失望,而且,史铁生的母亲在49岁时就死去,他一直觉得母亲的早死与自己有关,所以,对母亲,史铁生是怀有深深内疚的。
(2)对母亲住过的房,栽种的合欢树,作者的态度是有变化的。
从不愿去到想去看看一直到后悔没早看。
不愿去既是无法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也是无法面对自己深深的内疚之情。
想去看,表明作者从内疚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理智的接受现实。
因为他觉得母亲太苦了,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
2、句子理解理智起来的作者可以静静回忆与母亲曾经的事情,所以文末写道“悲伤也成享受”可见对母亲怀念之深。
小结: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内疚之情并不是完全隔离开,也没有先后之分,两种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
(三)理解合欢树的象征含义1、文章主旨是母爱,合欢树与母爱有无联系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确:有联系,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
运用的是象征的手,也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写人的手法。
2、你认为合欢树象征的是谁,为什么合欢树既象征母亲也象征作者。
合欢树是母亲亲自栽种,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所以象征着母亲。
同时,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象征了作者的成长。
(出示课件)3、作者有没有成长起来呢让我们来看史铁生的介绍,请大家注意作者的笑脸。
(出示课件)小结:史铁生在人生的黄金年龄,在最该张狂的时候突然瘫痪,这是他的不幸,但他有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母亲又是他的大幸,难怪史铁生在好几篇文章中满怀深情的回忆母亲,让我们一起阅读相关资料。
三、课外拓展(出示课件)提问:这些片断反映了史铁生对母亲怎样的感情,与课文中的感情是否一致(明确:一致,感激与内疚)小结:史铁生的这些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的原因是他写的是真人真情,是肺腑之言,所以,我们作文时要抒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写自己的真性情。
四、质疑大家对这篇课文还有什么问题(略)五、布置作业(选做)1、课外阅读史铁生的文章,体会其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2、亲情是永恒的主题,学习本文以物为感情载体的方法作文。
结束语:让我们在满文军的《懂你》这首音乐中结束这节课,愿母爱的光辉永照每个人心田,更愿我们都能理解自己的母亲,一、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母亲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3.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1.作者母亲母爱的特殊性2.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三、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四、教学过程:(一)、初步体会作者母亲对他的爱、母子情深。
听朗读录音《秋天的回忆》请学生朗读《我与地坛》节选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
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学生默读《合欢树》(第一课时结束时,布置思考题:见第二课时的三个环节)(二)、作者母亲是普通的母亲,母爱的利他性与无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是母爱的共性所在。
作者的母亲她具有所有母亲所拥有的母爱。
同时,由于儿子的伤残、儿子的倔强,这种母爱与一般母爱是有她的特殊性的,应当去解读去体验(体会文章中相关的语句包含的母爱)。
共性(1)给“我”治病:▲“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动作描写)▲“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作者的母亲为什么要用偏方为儿子治病是希冀万一的可能的出现,是持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自将儿子的胯部熏成烫伤后,母亲一味自责,如果伤口不好的话“她非疯了不可”。
我想这就是母爱,无私、执着、坚定、宽厚、仁慈。
如果医术上有可能,任何母亲都会说,把我的腿换给儿子。
(共性的爱的表现可略去,请一位学生朗读有关段落即可,即第三段)特殊性(请学生找出相关段落,然后全体朗读,体会母亲语言的深层含义)(2)为“我”借书:“她到处去给我借书”(3)推“我”去看电影:“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4)鼓励“我”好好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母亲鼓励儿子写小说则是这个母亲更深层次的爱心。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早年看过一部日本故事片《狐狸的故事》,当小狐狸成年之后,母狐狸撕着咬着将小狐狸赶出家门,在《早安,大地》的背景音乐中小狐狸孤独的走向远方,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其实人类亦如是。
作为新陈代谢的规律,父母要早一步离开尘世,所以让自己的孩子成材,自立于社会是千千万万母亲的心愿,所以狐狸的“放弃”养育是母爱更高的境界。
作品中母亲的几句话意蕴很深。
“那就好好写吧。
”——作者的解读是母亲对他治好腿终于绝望了,因为母亲别有考虑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首先照应了文首作文得奖和母亲自小喜欢文学的事,而深层的意思是二十来岁,无论你我,都有创作的冲动,写小说,搞创作是一个普通人“应有之义”,不是一个残疾人所专有,更不是仅仅为将来谋生的手段去写小说,她用自己平静的言语掩饰内心的不安,以这种方式去维护一个残疾儿子做人的尊严。
任何一个伟大的母亲对自己残疾的孩子总希望当一个普通孩子养着,但她们又总是“为之计深远”,所以作者说“她心里太苦了”。
唉,何等伟大的母爱!(三)、可以表现母爱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何独选“合欢树”文中几次出现“合欢树”分别有什么作用合欢树是作者情感的一种寄寓,并折射作者对母爱对命运对生命的感悟。
合欢树,落叶乔木,夏天开红色的花。
得名由来:对称的叶子,入夜就两两相合的缘故。
而作品中的合欢树是这篇抒情作品中的外界景物。
文章共有四处写到合欢树:(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可略讲)深层形象,可能没有标准答案,见仁见智罢了。
大体可以作如下的解读:合欢树这个象征体体现了生命现象,——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类似之处。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表现作者的命运的一种感悟。
——母亲是合欢树的栽种着、呵护着,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母亲还活在人间,就活在那棵合欢树里,因为那棵树是因母亲的双手、母亲的心灵而存活下来、并枝繁叶茂的。
合欢树是母亲曾经活在世上的见证,象征着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于儿女与他人。
小孩看到的树影,不仅仅是树影,更是一位伟大母亲的身影,母爱的恩泽已经渗透生命的深处。
他对树影儿的注视是母亲的芳泽对他的吸引,是心灵的感应。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载体,母亲为他牺牲太多,如果他自己不残废,母亲可能有另一种活法。
合欢树融入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赧之情,作者的绵绵情思与合欢树共存。
合欢树是母子合欢的感情附丽。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小孩子小孩暗合作者看到树想到母亲的心情这个小孩子可以理解为一种生命现象,对合欢树庇荫的感恩是不需要理由的,毋需知道合欢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生命对母体有与生俱来的依恋,合欢树既是母子合欢的感情附丽,作者将自己对母亲,对合欢树,对自己命运的感怀,迁升到整个生命现象的叹喟与感悟。
人处于逆境不必惊慌,人生或许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痛苦,完美的人生或许并不存在。
新陈代谢不可抗拒,而生命总那样因因相陈,敬重生命,母爱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