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隧洞加固处理施工技术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引水隧洞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

引水隧洞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

引水隧洞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目录前言 (2)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施工前期准备与施工程序 (2)第三章引水隧洞初期支护措施 (4)第四章特殊地质段的支护施工 (9)第五章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0)第六章隧洞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危险及预防、处理措施 (12)参考文献 (16)前言目前,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引水隧洞施工在水利工程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本报告结合广西凌云那力水电站工程引水隧洞施工实例探论引水隧洞合理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措施等问题,总结引水隧洞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凌云那力水电站位于广西省百色市凌云县,是澄碧河流域规划10个梯级电站的第五个梯级电站,为径流引水式电站,装机容量为 8000千瓦,总投资 5600多万元,工程设计年平均发电量为3558.91万千瓦时。

那力水电站引水隧洞全长4916m,城门型断面.隧洞的地质主要为三迭系中统、第四纪。

即围岩主要为泥岩、砂岩、岩性属软~中硬岩石,部分岩石强、弱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发育,洞轴线与岩层走向夹角较小.岩体主要为Ⅱ、Ⅲ、Ⅳ、Ⅴ类围岩,水文地质主要以裂隙水为主和自然降雨.第二章施工前期准备与施工程序1。

引水隧洞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业主向施工方移交测量基准点,并督促其复核;(2)查验施工方测量人员资质和测量仪器检验记录;(3)审核施工方建立的施工加密控制网质量;(4)督促施工方进行施工区的施工加密控制网的测设工作;(5)施工监理测量进度计划;(6)测点埋设保护措施;(7)确定测量监理主要技术指标;(8)确定施工测量质量主要精度指标。

由于引水隧洞的地质复杂,在施工过程中要开挖与支护间隙进行,不宜冒进.系统锚杆及喷混凝土施工贯穿全部开挖工作面,同时随机锚杆及喷混凝土施工也要紧跟掌子面。

必要超前锚杆也要施工.因此施工工序要讲求精心、科学安排,各工序要立体、平面多种施工.一般而言,引水隧洞施工总体工艺流程如下:2.施工程序及方法根据那力水电站的引水隧洞和特点,在7个工作面(隧洞进口、1#支洞、1暗涵、2暗涵、隧洞出口)争取同时施工,每次开挖、锚杆、喷砼等工序可进行平行流水作业,每排炮的进尺可根据引水隧洞的地质情况调整,并及时跟进喷锚支护。

引水隧洞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

引水隧洞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

第7章引水隧洞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概述7.1.1 工程概况引水隧洞位于小金河右岸,全长约,隧洞进口底板高程,开挖断面为马蹄形,出口底板高程,比降2‰,引水流量120m3/s。

本工程主要以III2、Ⅳ1、Ⅴ类围岩为主,隧洞为圆形断面,总长,内径,C20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

隧洞顶拱120º范围内采用回填灌浆,Ⅳ、Ⅴ类围岩地段四周进行固结灌浆。

本标段引水隧洞工程为(隧)17+000m~(隧)17+段的施工,主要包括石方洞挖、锚杆制安、喷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止水、钢筋制安、回填灌浆、固结灌浆等工程。

7.1.2 地质概况工程区位于小金、丹巴弧形构造带内,主要位于该弧形构造带的北西翼,受弧形构造控制。

本标段引水线路桩号从(隧)17+000~17+,段长,洞室最大垂直埋深一般320m,倾向水平埋深约300~500m。

围岩为Smx5二云英片岩与二云片岩不等厚互层,跨洞线断裂为扎科断裂带,位于中路背斜南西侧,北西斜交于水子断裂(F10),工区延伸长度大于21km。

该断裂系由多条断层组成的宽约120m~150m断裂带,两盘岩层均由志留系组成,上盘岩层直立、倒转,下盘次级褶皱发育,破碎带宽30~100m,断距大于500m,为一压扭性断裂。

本断裂带距下游关州电站厂址约730m,产状N76ºW/SW∠87º,在(隧)17+~17+与洞轴线近于直交。

岩体主要发育N76ºW/SW∠87º、N15ºE/SE∠62º和N27ºE/SE∠32º三组构造裂隙。

)洞室围岩新鲜,岩体中隐藏裂隙教发育,岩体多呈破碎状、互层状结构,以Ⅳ、V类围岩为主。

围岩稳定性差,成洞条件差,存在断续掉块、小型楔型失稳体及局部塌方等问题。

由于埋深较大,地应力较高,二云片岩洞段存在塑性变形问题,施工开挖后需进行及时有效支护处理。

引水隧洞工程工程量见表。

表引水隧洞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引水隧洞开挖支护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7.2.1 施工布置7.2.1.1施工道路本标段引水隧洞开挖施工道路:引水隧洞→9#施工支洞上支洞→9#施工支洞→原有施工公路→303省道公路→临时交通桥→李龙桥碴场。

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的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的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的施工技术摘要:近些年以来,伴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有效防治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农业灌溉与日常用水需求,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水利工程当中,引水隧洞则属于建设过程中的重难点部分,并且这一环节的施工还会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着重把握其施工技术。

本文就着重分析引水隧洞的施工技术要点,包括开凿施工、排水系统施工、锚杆施工、混凝土喷射、衬砌施工、回填注浆、预防塌方及其处理这几方面,希望能够借此为水利工程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技术要点;施工管理现阶段,伴随着人们对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多隧洞工程都被建设到了矿山资源、交通工程以及水利水电等领域内。

而因为隧洞施工通常会面临复杂的区域地质环境,因此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

在水利工程当中,有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引水隧洞,水利工程的投资成本与安全性都会受到这一环境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充分掌握引水隧洞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要点,以便于能够在外部作用影响下更加高效且安全的完成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

一、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一)开凿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当中的引水隧洞这一施工环节,其关键就是开凿。

对隧道断面当中的围岩、地质条件、设备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后,选择适宜的开凿技术,是提高后续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

现如今,常用开凿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导洞室开凿。

就是结合隧洞形状与施工大小的要求,在围岩断面出发进行隧洞开凿作业。

这样能够更详细的了解隧洞当中地质条件,因此能够有效降低隧洞排水作业难度。

相关施工人员在完成隧洞开凿作业后,需要在边坡防线处结合施工设计与具体要求,由上至下开凿洞口,并做好支护;第二,全面开凿。

这种方法就是指隧洞通过一次断面形成,而后结合施工要求,隧洞全部贯通之后,由施工人员进行支护施工。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精度,同时也可以扩展施工范围,通常适用于围岩较为坚硬的地质区域内。

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技术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保障人民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十分重要。

引水隧道施工是水利工程假设的重要环节,如何正确把控施工工艺,提升技术应用效果与工程质量成为业内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就针对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技术进行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引水隧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引水隧道施工技术关键要点1.开凿技术开凿是引水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在实施开凿作业之前,需要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地质条件、设备条件、围岩、断面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并在此基础之上悬着适用、合理且高效的施工技术,以为后续的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现阶段,常用的引水隧道开凿技术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全面开凿法与导洞室开凿法。

全面开凿法是指以此断面爆破形成的隧洞,等隧洞贯通之后,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支护,该技术可以对隧洞施工范围进行有效的拓宽,且施工效率相对较高,常被应用于围岩坚硬的条件中;导洞室开槽法是在围岩断面之上进行导洞,然后依据隧洞大小与形状的具体要求实施开凿作业,开凿完成之后在边坡防线,并实施洞口开凿与支护。

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滑动与开裂的情况,可以采取放缓坡度的方式予以解决,以此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有效保障。

对于洞面,需要利用土钉进行支护,对其水机砂浆强度与倾斜角度进行有效控制,一般情况下,水泥砂浆强度要求在25MPa之上,倾斜角度控制在6°至24°的范围之内较为适宜。

1.2通风技术首先,以洞内最大承受人员、最小风速、洞内出渣车、洞内破石方稀释炮烟等为依据,进行最大供风量计算;其次,合理选择通风管,由于隧道洞面相对较小,若通风管直径过大,可能会影响到洞内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若通风管直径过小,又会产生较为严重的风阻问题。

因此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提升风管与设备布置的合理性,对引水隧道内的良好通风效果进行保障;再次,通风设备应当安装于各个分支洞口,保持风管的平顺性,不可与前面的风筒进行直接连接,而是要对两者之间的距离机作出一定程度的控制,一般在30m至50m的范围之间较为适宜;最后,在开展爆破作业之前,应将端头风管取下,以免因爆破而受到伤害。

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技术摘要:引水隧洞施工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相关部门及单位应清楚认识到其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有效开展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并加大对其施工技术的创新力度,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由于引水隧洞施工工序较多,因此本文仅对其影响较大的土方、石方、混凝土、钻孔灌浆四项工序进行阐述,接下来本人会在工作中对具体的施工工序技术进行仔细研究,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形成总结以论文的方式进行阐述,旨在希望同行业相互借鉴学习。

一、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分析1引水隧洞开凿技术①全面开凿法。

该方法主要是指一次断面爆破形成的隧洞,等整个隧洞贯通后,可根据施工要求来开展支护施工,该方法在引水隧洞开凿中的应用能够拓宽隧洞的施工范围,加快施工进度,比较适用于围岩坚硬的地质;②导洞室开凿。

该方法主要是指从围岩断面上开始进行导洞,并按照隧洞施工大小及其形状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隧洞的开凿,该方式的应用便于工作人员了解隧洞内的地质情况,可有效降低隧洞的排水施工难度。

在隧洞开凿后,再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边坡防线,从上到下有层次的进行洞口开凿和支护,若在洞口开凿的过程中出现滑动或开裂现象,可采取放缓坡度的措施来保障边坡的稳定性,另外,洞面应使用土钉进行支护,严格要求土钉水泥砂浆强度≥25MPa,土钉倾斜角度为6—24°。

2引水隧洞排水系统施工技术在隧洞施工前,应有效开展隧洞顶部、洞口及辅助坑口的地面排水工作,可有效避免地表水发生下渗或冲刷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隧洞的出水位置、水质成分、出水量等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记录下来,从而为隧洞排水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

另外,对于隧洞口及辅助坑口地表水渗透较为严重的位置,应及时进行地表积水的排水工作,对于由上而下的工作面实行顺坡排水,由下而上的工作面可使用抽水机进行处理。

3引水隧洞锚杆施工技术在隧洞开凿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展锚杆支护施工,其锚喷支护流程为喷—锚—喷,保证所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4.5cm,锚杆操作应在喷射混凝土操作后的三个小时后开展;不同围岩锚杆钻孔距离位置偏差应≤14.5cm,钻孔深度应控制在5cm左右,且锚杆孔径要比杆体的直径大1.5cm;灌浆管应插到离孔底部5—9cm的距离,并在砂浆灌入后,将其均匀拉出,再迅速将杆体插入孔中,若孔口没有砂浆冒出,则需拔出杆体进行再次灌浆,直至孔口有砂浆冒出。

引水隧洞进水口洞口段固结灌浆及大管棚施工方案

引水隧洞进水口洞口段固结灌浆及大管棚施工方案

引水隧洞进水口洞口段固结灌浆及大管棚施工方案一、引水隧洞进水口洞口段固结灌浆方案1.施工准备(1)设计图纸的审核和确定;(2)进水口洞口段的清理,确保洞口的干净;(3)确定固结灌浆所需材料和设备。

2.施工工序(1)清理洞口:清除洞口的杂物和泥沙,保持洞口的清洁;(2)喷涂防水剂:喷涂防水剂,增加结构的抗渗性能;(3)固结灌浆: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间距在洞口处进行固结灌浆;(4)固结灌浆孔的封堵:灌浆结束后,封堵灌浆孔,确保灌浆材料的固化。

3.注意事项(1)固结灌浆材料的选择:根据施工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固结灌浆材料;(2)施工时间的选择:在洞口施工固结灌浆时,需要根据天气条件选择适当的时间;(3)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合理使用工具,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

1.施工准备(1)设计图纸的审核和确定;(2)施工现场的清理和整理;(3)确定大管棚的规格和尺寸。

2.施工工序(1)安装大管棚支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大管棚的支架结构;(2)安装大管棚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大管棚的模板结构;(3)浇筑混凝土:倒入混凝土,确保密实度和均匀度;(4)拆除模板和支架: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模板和支架。

3.注意事项(1)混凝土的配比:根据设计要求,调配合适的混凝土配比;(2)模板和支架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安装模板和支架,确保施工质量;(3)施工安全:施工期间,要加强安全意识,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

以上是引水隧洞进水口洞口段固结灌浆及大管棚施工方案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引水隧洞工序流程

引水隧洞工序流程

引水隧洞工序流程
引水隧洞施工工序流程:
①施工准备:包括现场勘查,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组织施工队伍,准备施工机械和材料,以及建立现场施工和安全管理措施。

②测量放线:在隧洞进出口和沿线进行精密测量,设立控制点,明确隧洞走向和标高。

③开挖施工:采用新奥法或其它适宜的开挖方法,从进口、出口或支洞口单向或多向掘进,使用钻爆法或机械开挖,遵循围岩类别选择相应的开挖方式。

④初期支护:紧跟开挖之后进行,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拱架的安装,必要时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

⑤隧洞通风:使用轴流式风机和通风管进行强制通风,确保洞内空气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⑥隧洞照明:设置临时照明设施,确保洞内有足够的光照进行安全施工。

⑦隧洞排水:安装潜水泵和排水管线,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口储水池,经过沉淀过滤后排入指定排水系统。

⑧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稳定后,采用模板台车进行混凝土衬砌,确保隧洞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水性。

⑨铺底混凝土:在二次衬砌完成前,分段进行隧洞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通常分段长度不小于50米。

⑩钢筋混凝土施工:对于需要加强的区域,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确保结构强度。

⑪灌浆作业:在衬砌完成后,进行围岩和衬砌之间的空隙灌浆,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

⑫隧洞内附属设施安装:包括安装排水设施、电缆桥架、通风设施、监控设备等。

⑬隧洞出口处理:进行出口段的加固和防护,确保水流顺畅,避免水土流失。

⑭洞顶回填:在隧洞顶部进行回填作业,恢复地表地貌,同时保证隧洞上方的稳定性。

⑮完工验收:对整个隧洞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竣工验收。

水利隧洞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隧洞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隧洞工程施工技术一、隧洞工程的施工前准备1、勘察设计水利隧洞工程的施工前准备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设计工作。

勘察设计的内容包括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价、隧道地质条件、隧洞布置和设计等。

通过勘察设计可以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为后续的施工作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施工方案编制隧洞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涉及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设备选型、人员配备、安全措施等内容,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

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3、物资准备隧洞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大量的设备和物资,包括掘进机、锚杆、爆破器材、支护材料、排水设备、通风设备等。

施工前需要对所需的物资进行充分准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人员培训隧洞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施工前需要对参与隧洞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操作技术、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质量。

二、隧洞开挖技术1、掘进方法隧洞的开挖可以采用钻孔爆破法、盾构法、机械掘进法等多种方法。

选用合适的开挖方法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隧洞长度、工程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开挖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2、掘进机具选择掘进机具的选择需要根据隧洞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包括掘进机的规格、功率、适用范围等。

掘进机的选择对于隧洞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3、掘进作业管理隧洞开挖作业需要对掘进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全面的管理。

包括掘进进度的监控、工程质量的检查、施工安全的控制等方面。

对于掘进作业的管理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并进行严格的管理。

三、隧洞支护技术1、支护方法隧洞的支护可以采用钢架支护、锚杆-喷锚支护、预应力锚杆支护等多种方法。

选用合适的支护方法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隧洞尺寸、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支护材料选用支护材料的选用对隧洞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地质条件、支护要求和工程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引水隧洞加固处理施工技术

引水隧洞加固处理施工技术

某电站引水隧洞加固处理施工技术浅析1. 概述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某水电站引水隧洞穿越段为泥盆系中统上段,主要为灰色千枚岩,遇水微微膨胀变软。

因洞室超挖过大,原施工单位采取用片石、风带布回填超挖部分,并使用石棉瓦安装在拱架外侧以便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材料用量,导致支护与洞身没有结合,出现大面积空洞。

致使洞内出现有支护掉块、开裂、变形、塌方。

2. 对引水隧洞进行加固处理的方案1)在原变形、开裂段浇筑底板混凝土,其中底部位设工字钢横撑段浇筑20cm厚C20素混凝土;底部设有工字钢横撑段浇筑25cm厚C20钢筋混凝土,采用Φ16螺纹钢筋,纵向布置,间距20cm。

沿洞轴线方向间隔1米加设1根锚筋有钢横撑段加设3根锚杆,进行加固处理。

2)在原塌方段利用取芯钻孔进行回填灌浆。

3. 有关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措施拆换钢拱架施工方法:洞身扩挖:采取人工配合风镐进行扩挖,初喷混凝土:开挖到设计要求后,清除危石及清理干净岩面,喷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

铺设钢筋网、安装钢支撑、锁脚锚杆:钢筋网人工洞外加工,洞内人工安装。

安装过程中采用钢钎将网片顶至密帖岩面,然后将网片焊接在锚杆上固定。

钢筋须经试验合格,使用前要除锈,在洞外分片制作,安装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

人工铺设,利用锚杆连接牢固。

钢支撑采用在洞外加工,按设计尺寸均下料分节制作,同时考虑开挖预留的尺寸,保证每节的弧度与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节与节之间用钢板、螺栓连接牢靠,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做好样台、放线、复核和试拼,并作上号码标记,确保制作精度。

钢支撑按设计要求安装,安装尺寸允许偏差:横向和高位为±5cm,垂直度±2度,间距±10cm。

钢支撑的下端设在稳固的地层上,拱脚高度低于上部开挖底线以下15~20cm。

拱脚开挖超深时,加设钢板或混凝土垫块。

安装后利用锁脚锚杆定位。

超挖较大时,拱背喷填同级混凝土,以使支护与围岩密贴,钢支撑与初喷混凝土务必紧密接触。

引水隧洞专项_施工方案

引水隧洞专项_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引水隧洞项目,隧洞全长X米,设计流量为Y立方米/秒,隧洞最大埋深为Z米。

隧洞地质条件复杂,主要岩性为花岗岩、片麻岩等,围岩类别以Ⅲ、Ⅳ类为主。

隧洞断面为圆形,直径为A米,采用全断面开挖、一次成洞的方式施工。

二、施工方案1. 施工顺序(1)施工准备:完成隧洞工程的相关设计、施工图纸的审查,组织施工队伍进场,完成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准备工作。

(2)隧洞开挖:按照“分步开挖、分步支护、分步衬砌”的原则,采用全断面开挖、一次成洞的方式进行施工。

(3)支护:在隧洞开挖过程中,根据围岩级别和地质条件,采取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等支护措施。

(4)衬砌:在支护完成后,进行隧洞衬砌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分为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

2. 施工工艺(1)开挖:采用钻爆法进行隧洞开挖,选用适合的钻头和爆破器材,确保开挖质量和进度。

(2)支护:根据围岩级别和地质条件,选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等支护措施。

锚杆长度为B米,锚杆间距为C米,锚杆直径为D毫米。

(3)衬砌: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厚度为E厘米。

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厚度为F厘米。

3. 施工质量控制(1)开挖:严格控制爆破参数,确保开挖断面尺寸、边坡稳定。

(2)支护:对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等支护措施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支护效果。

(3)衬砌: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厚度,确保衬砌质量。

4. 施工安全(1)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3)做好隧洞内的通风、排水、防尘、防毒等工作。

三、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四、施工管理1. 施工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图纸和规范,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和监督。

3. 施工质量管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引水隧道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引水隧道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引水隧道加固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引水隧道作为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承担着输水、排水等重要功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影响,隧道结构逐渐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渗漏、沉降、裂缝等,严重影响了隧道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为了保障隧道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工程,以提高其抗压、抗渗等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就引水隧道加固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施工内容、工序安排、施工工艺等,旨在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内容引水隧道加固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清理隧道:清理隧道内的杂物、泥沙、残渣等,保障施工空间;2. 混凝土修补:对隧道内部的渗漏、裂缝等进行修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封性和强度;3. 加固支护:对隧道内部的支护结构进行加固,增强其承载能力;4. 防水处理:对隧道内部进行防水处理,降低渗漏风险;5. 安全设施安装:安装隧道内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应急通风设备等;6. 清理场地: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貌。

三、施工工艺1. 清理隧道:首先清理隧道内的杂物、泥沙、残渣等,保障施工空间的清洁和安全;2. 混凝土修补:对隧道内部的裂缝、渗漏等进行修补,采用专用的混凝土修补材料和工艺,提高修补效果;3. 加固支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和工艺,对隧道内部的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4. 防水处理:采用专业的防水材料和工艺,对隧道内部进行防水处理,降低渗漏风险;5. 安全设施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内部安装安全设施,如防护栏、应急通风设备等;6. 清理场地: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貌,保障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四、施工工序安排1. 前期准备:确定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人员、采购施工材料等;2. 清理隧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清理隧道的工艺和方案,进行清理作业;3. 混凝土修补:根据混凝土修补方案和工艺要求,进行修补作业;4. 加固支护:根据加固支护方案和工艺要求,进行加固支护作业;5. 防水处理:根据防水处理方案和工艺要求,进行防水处理作业;6. 安全设施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全设施安装作业;7. 清理场地: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貌。

引水隧道顶部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引水隧道顶部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引水隧道顶部加固施工工艺流程English Answer: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Process for the Top of Diversion Tunnel.1. Preparation.Clear the tunnel top surface and remove any loose or unstable rocks.Set up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ncluding scaffolding, formwork, reinforcement bars, and concrete.2. Reinforcement Installation.Place reinforcement bar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drawings.Secure the reinforcement bars using wire ties orwelding.Ensure that the reinforcement is properly spaced and anchored.3. Formwork Erection.Erect formwork around the reinforcement to create the shape of the top reinforcement.Make sure the formwork is sturdy and leak-proof.4. Concrete Pouring.Mix concret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ed proportions.Pour the concrete into the formwork slowly and continuously.Vibrate the concrete to remove any air bubbles.5. Finishing.Smooth the concrete surface and remove any excess material.Cover the concrete with curing compound to prevent cracking.6. Curing.Allow the concrete to cure for the specified period, typically 28 days.During curing, keep the concrete moist and protected from the elements.7. Inspection and Testing.Inspec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or defects and ensure it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Conduct load tests or other tests as necessary to verify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Chinese Answer:引水隧道顶部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引水隧道顶部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引水隧道顶部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引水隧道顶部加固施工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引水隧道顶部加固施工工艺流程一、施工准备阶段。

在开展引水隧道顶部加固施工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摘要:在对引水隧洞之中进行施工的时候务必要秉持以生产为中心的准则,统一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指挥、统一调度,在第一时间协同各个施工部位的活动,降低外部的干扰程度,水利水电工程现场管理部门还需要精准及时地掌控生产及装置等多方面的情况,提升施工的总体进度,系统科学地运用各方面专业的施工技术以及专用的基础装备,由此保障重点关键工程能够按时按质的完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某水电站项目规模阐述如下,首先,新构建的一个混凝土砌石双曲拱形大坝,其中坝的高程76m,坝顶端的轴线直径为185m,通常情况下蓄水的方位是610m,相对应的库容2850万m3。

坝端安置有溢洪道,装备4m×9m×5.4m钢质弧形大门。

在引水机制方面,岸塔式入水通道,进口底端的高度为630m,入水塔的桥面整体高度为589m,进水塔屋面总体高度为614m,而在引水压力隧洞方面,内部的半径为5m,整体的长度为1750m,而关于调整压强的井,其底面高度是541m,井顶高度为600m,而关于压力钢管,其内部的半径是3.11m,整体的长度为260m。

在发电厂房方面,通常来说其一般的尾水位是515m,生产厂房的规模是46.6m×11.6m×26m,升压站尺寸则呈现出35m×33.3m,入厂房的道路只有一条,宽的长度为5m、长大致是0.8km;漫水桥一座。

上坝防汛公路一条,宽5m、长约1km,3km×10km钢筋混凝土平板桥,项目静态整体投入成本1.3亿元。

2引水隧洞施工运作的原理在挖掘考酮引水隧洞的环节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准确地获得挖掘的一个状况,最开始就需要选取有关激光断面评测距离的装置对挖掘以后的隧洞状况进行严密地评测,激光断面评测距离的装置的运作原理就是采用激光对目标的间距进行一次准确的估量,通常来说检测目标传输的那道激光,再次运用光电相关的零部件接收折射过来的激光束,再经精准地估算出观测的相隔距离。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复习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复习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复习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隧道的开挖、支护、衬砌和灌浆等环节。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进行一次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复习。

一、隧道的开挖隧道的开挖是隧道工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隧道的开挖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爆破法、掘进法和盾构法等。

其中,爆破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通过在隧道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将岩石炸裂成小块,然后再进行清理和运输。

在进行隧道开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取合适的爆破参数,如爆破时间、火药量、装药方式等,以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破碎效果。

2. 进行合理的爆破顺序,尽量避免产生过大的冲击波和地震波,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合理配置爆破孔位,保证爆破前后的岩体稳定性,防止出现塌方和滑坡等安全事故。

二、隧道的支护隧道的支护是为了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出现塌方和坍塌等情况。

隧道支护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钢筋混凝土衬砌、喷锚支护和钢架支护等。

其中,钢筋混凝土衬砌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通过在隧道壁面浇筑混凝土,使其成为一个坚固的结构。

在进行隧道支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密实性,防止支护结构的裂缝和漏水现象。

2. 满足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要求,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和破坏。

3. 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施工方法,保证支护结构的质量和效果。

三、隧道的衬砌隧道的衬砌是为了减少地下水的渗透,防止隧道的涌水和坍塌等情况。

隧道衬砌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砌石衬砌、预制板衬砌和不锈钢板衬砌等。

其中,不锈钢板衬砌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通过在隧道壁面安装不锈钢板,形成一个防水的保护层。

在进行隧道衬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衬砌材料和施工工艺,保证衬砌结构的质量和效果。

2. 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对衬砌结构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3. 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衬砌方式和厚度,以满足隧道的使用要求。

引水隧洞施工技术

引水隧洞施工技术

引水隧洞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从进行引水隧洞的施工前两个方面的准备、引水隧洞施工过程、遭遇隧洞流砂的坍方处理方法以及对洞砂岩地段的溶洞和填充物地段的处理五个大方面简述了引水隧洞施工技术。

关键词:引水隧洞;开挖;初期支护;混凝土衬砌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preparation before construction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diversion tunnel construction process, suffered a collapse of tunnel flow of sa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the processing of the hole cave sandstone lots and lots of filler brief five major aspects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Keywords: diversion tunnel; excavation; initial support; concrete lining 引水隧洞的施工前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地资料和数据收集,一是施工方案的确定。

1.1实地资料和数据收集。

对每一项工程进行施工前,都要对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对工程的概况有所了解,引水隧洞工程的施工也是如此,引水隧洞施工主要收集工程各项数据信息和地质资料,详细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收集引水洞的具体信息,如:引水洞与隧道的相对距离和具体位置的信息;引水洞的全长以及纵向坡度、断面类型、断面尺寸等;第二,分析引水隧洞的岩层属性以及特征,尤其要分析当地往年的地震记录以及具体地段岩层的抗震能力;第三,分析区域的地质情况以及水文情况,对于洞外地表、洞深范围以及隧道穿越地岩等都要进行仔细分析,以便对引水隧洞施工过程中以及投入使用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地层情况进行推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电站引水隧洞加固处理施工技术浅析1. 概述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某水电站引水隧洞穿越段为泥盆系中统上段,主要为灰色千枚岩,遇水微微膨胀变软。

因洞室超挖过大,原施工单位采取用片石、风带布回填超挖部分,并使用石棉瓦安装在拱架外侧以便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材料用量,导致支护与洞身没有结合,出现大面积空洞。

致使洞内出现有支护掉块、开裂、变形、塌方。

2. 对引水隧洞进行加固处理的方案1)在原变形、开裂段浇筑底板混凝土,其中底部位设工字钢横撑段浇筑20cm厚C20素混凝土;底部设有工字钢横撑段浇筑25cm厚C20钢筋混凝土,采用Φ16螺纹钢筋,纵向布置,间距20cm。

沿洞轴线方向间隔1米加设1根锚筋有钢横撑段加设3根锚杆,进行加固处理。

2)在原塌方段利用取芯钻孔进行回填灌浆。

3. 有关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措施拆换钢拱架施工方法:洞身扩挖:采取人工配合风镐进行扩挖,初喷混凝土:开挖到设计要求后,清除危石及清理干净岩面,喷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

铺设钢筋网、安装钢支撑、锁脚锚杆:钢筋网人工洞外加工,洞内人工安装。

安装过程中采用钢钎将网片顶至密帖岩面,然后将网片焊接在锚杆上固定。

钢筋须经试验合格,使用前要除锈,在洞外分片制作,安装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

人工铺设,利用锚杆连接牢固。

钢支撑采用在洞外加工,按设计尺寸均下料分节制作,同时考虑开挖预留的尺寸,保证每节的弧度与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节与节之间用钢板、螺栓连接牢靠,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做好样台、放线、复核和试拼,并作上号码标记,确保制作精度。

钢支撑按设计要求安装,安装尺寸允许偏差:横向和高位为±5cm,垂直度±2度,间距±10cm。

钢支撑的下端设在稳固的地层上,拱脚高度低于上部开挖底线以下15~20cm。

拱脚开挖超深时,加设钢板或混凝土垫块。

安装后利用锁脚锚杆定位。

超挖较大时,拱背喷填同级混凝土,以使支护与围岩密贴,钢支撑与初喷混凝土务必紧密接触。

但应留3~4cm间隙作混凝土保护层,控制其变形的进一步发展。

钢支撑与钢支撑之间采用Φ25的钢筋纵向连接,间距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做,钢支撑应与设计径向锚杆的尾部焊接牢固,以便形成整体受力结构。

锚杆与喷射混凝土结构见下图:钢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钢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锚杆施工:系统支护采用砂浆锚杆主要设置在拱、墙部位,施工时采用风钻钻孔,机械配合人工安装锚杆,水泥砂浆终凝后安设孔口垫板。

施工工艺见“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喷砼工艺流程如下图:回填灌浆:在灌浆部位就近搭建临时制浆站供浆,每个站内配备1台ZJ-400型高速搅拌机制浆,1台J-600型搅拌机储浆,1台BW200型中压泥浆泵输浆。

采用水灰比为1:1的纯水泥浆液,浆液经过均匀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图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30s。

输浆流速控制在1.4~2.0m/s,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小于4h。

浆液温度保持在5~40℃。

低温季节浆液保温措施:当环境气温低于4℃时,对拌浆用水进行加温后再用于施工,由于本段注浆量不大,可以在洞外将水加热后运到现场,并用温度计对水温进行控制,加热水温不超过40℃。

对输浆管路采取在管路上绑扎棉絮的方法,对浆液进行保温,不致使浆液结冻或浆管破裂,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施工脚手架洞内灌浆部位用φ48架管搭设简易脚手架进行施工。

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回填灌浆主要是对洞室顶拱支护和围岩间的空隙进行回填,施工工艺如下:钻孔:本段注浆利用取芯时钻好的孔。

灌浆:灌浆方法及设备:采用孔口阻塞纯压式灌浆法施工,灌浆设备采用BW200型灌浆泵。

浆液配比:灌注水灰比1:1水泥浆液。

灌浆压力:0.2--0.3MPa。

灌浆因故中断时,及早恢复灌浆。

中断时间大于30min的设法清洗至原孔深后恢复灌浆。

灌浆结束后对外流浆或往上返浆的灌浆孔进行闭浆待凝,待凝时间不少于24h或按监理人指示的时间进行闭浆待凝。

灌浆结束和封孔:在规定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并继续灌注10min即可结束灌浆。

灌浆结束后,先关闭孔口闸阀,再停泵,待孔内浆液终凝后再拆除孔口闸阀。

灌浆孔灌浆作业结束后,清除孔内污物,采用浓浆将全孔封堵密实并抹平。

割除露出混凝土表面的埋管。

质量检查:1)在该部位灌浆结束7天后,便可进行质量检查。

灌浆结束后,按要求将有关资料提交监理人,以便确定检查孔的孔位,检查孔的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5%。

2)采用钻孔注浆法进行回填灌浆质量检查,向孔内注入水灰比为2:1的水泥浆,在规定压力下,初始10min的注入量不超过10L为合格。

否则按监理人指示或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3)检查孔钻孔注浆检查结束后,采用水泥砂浆将钻孔封填密实,并将孔口压抹平整。

底板混凝土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应符合热轧钢筋主要性能的要求。

每批钢筋均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在使用前,应分批进行钢筋机械性能试验。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加工的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钢筋焊接和钢筋绑扎应按相关规定以及施工图纸的要求执行。

钢筋安装采用散装方法:采用汽车运至洞内,人工进行安装。

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大小、尺寸均按照施工图纸的规定进行,其允许偏差控制在《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SDJ207-82)要求的范围内。

现场钢筋的连接采用搭接手工电弧焊焊接,钢筋接头分散布置,并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现场所有焊接接头均由持有相应电焊合格证件的电焊工进行焊接,以确保质量。

锚筋的制作和安装:锚筋采用∮25螺纹钢筋制作,钻孔采用YT-28手风钻。

锚筋孔注浆前应进行清洗,插入锚固剂后,在锚固剂初凝前应将锚筋加压插入到要求的深度,并加振或轻敲,确保砂浆密实,锚筋安装后不能与任何物体接触,直到所填锚固剂达到足够强度。

浇注混凝土:水泥采用峨塔牌P.042.5R,砂石料取自业主指定的料场,配合比为:水:水泥:砂:碎石=1:1.54:3.52:5.28。

塌落度55mm。

根据目前的施工条件采用接收的滚筒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合,5T载重汽车运输,人工入仓。

混凝土浇筑前,清除底板上的杂物、泥土等,夯实平整碎石垫层。

混凝土振捣采用Ф50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

混凝土浇筑时保证仓面表面潮湿,避免积水,对于面层混凝土另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辅以人工抹面。

施工缝面处理,每50米预留1条水平伸缩缝,采用沥青填塞。

混凝土养护,采用洒水养护,如果温度过低采取覆盖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混凝土缺陷处理,混凝土表面蜂窝凹陷或其他缺陷按监理工程师意见认真进行修补。

修补前采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洗清除缺陷部分,或凿去薄弱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冲洗干净,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砂浆、混凝土或其他填料填补缺陷处,并抹平压实和按期养护。

加固后洞室监测数据:引水隧洞收敛测量记录表因水隧洞收敛测量记录数据分析:通过收敛观测发现,整个变形到稳定可以通过下面约束原理来说明:图中横坐标是隧道毛洞内壁的径向位移u r;图中上半部的竖直坐标是洞室内壁在围岩原始应力作用下的径向压应力δr ,或支护施加于洞壁的反力P ,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下半部的竖直坐标为时间t。

曲线①代表洞室侧壁径向位移u r与侧壁径向压力δr的关系曲线。

开挖后先经过一段直线段,即弹性变形阶段。

释放应力增长到一定阶段,周边出现塑性变形,径向位移增长加快,线段进入曲线。

塑性区域不断扩大。

塑性区范围内出现松弛压力,曲线向上翘曲。

如果围岩的强度高,不产生塑性变形或不发生松弛应力,则不出现曲线和翘曲。

曲线②是支护反力Pt 与洞壁径向位移u r的关系曲线。

随着洞壁径向位移的增加,支护反力也随之增加。

曲线②与曲线①的交点A表示支护反力与围岩作用力相平衡,洞壁位移不再发展。

此时支护受到的平衡地压力为P 。

曲线③采用的支护刚度过大,交点为 B,支护所受的平衡地压力为P 。

曲线④支护时间过晚,交点为C,此时支护将要承受较大的松弛地压力P 。

图中曲线⑤是洞壁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通过监控量测得到,更为直观。

其中第1阶段是围岩无约束自由变形阶段;第Ⅱ阶段初期支护开始起作用,洞壁位移减缓;第Ⅲ阶段从支护形成封闭结构开始,支护移趋于稳定,不再增长,进入第Ⅳ阶段。

第一次量测之前的位移值常常得不到,应设法弥补。

如果支护安设时间过晚,则“位移-时间”曲线因受不到支护阻力将快速度增长,如曲线⑥。

当位移超过A 点的位移值后,由于坑壁松动范围的增加,很有可能坍塌或因坑壁压力加大而使支护破坏。

曲线⑤可供施工人员判别围岩和支护变形是否趋于稳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也是新奥法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实际量测得到。

4.结语根据加固后洞室监测数据分析,该隧洞围岩与支护变形趋于稳定,加固处理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洞室支护根据不同的地质状况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本工程在充分考虑该隧洞存在的问题后,采用钢撑、喷砼、砂浆锚杆及回填灌浆结合施工的支护方法,使支护与洞身良好结合,有效的解决了洞内原支护空洞、掉块、塌方等问题,洞室整体稳定,排除了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莲花水电站1号引水隧洞补强加固处理》作者:李言龙《引水隧洞不良地质段高压固结灌浆及锚杆加固工程》作者:郝洪禄夏可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