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1.了解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1.了解初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4.熟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三)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015年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笔试大纲

2015年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时间【导语】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福建省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
2015年福建教师资格统考正在如火如余进行中,2015年福建教师资格统考各个阶段的考试公告还没有正式公布,不过,每年的福建教师资格考试相对比较稳定,可以参考以下福建教师资格统考考情分析资料。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1.了解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1.了解初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地理学科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知识和提高学生地理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科知识和出色的教学能力,才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地理学科知识地理学科知识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初中地理学科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与运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等内容。
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的地理学科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解释这些知识,并能够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教学能力优秀的地理学科教师需要具备出色的教学能力。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案。
教师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提高地理学科教育质量的途径为了提高初中地理学科教育质量,教师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 不断提升自身的地理学科知识水平,通过研究和研究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
2. 积极参加地理学科的教学培训和交流活动,与其他地理学科教师分享经验,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3. 创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把地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4. 关注地理学科教材的更新和发展,及时更材内容,使其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需求。
总之,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对于提高地理学科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地理学科知识水平,并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级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A、区域性B、综合性C、科学性D、教育性2、题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思维能力?A、讲授法B、讨论法C、参观法D、实验法3、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识别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符合这一教学环节?A. 案例分析法B. 角色扮演法C. 地图分析法D. 比较教学法4、在讲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采取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直接讲解法B. 课堂讨论法C. 多媒体演示法D. 实地考察法5、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分析地图信息的能力属于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案例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观察地图法D. 演示实验法6、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A. 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B. 过分强调记忆知识点C.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D.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7、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B、用于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C、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D、用于测量地球的直径8、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讲解法B、案例分析法C、角色扮演法D、多媒体教学9、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教学活动不属于探究式学习?A.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地形地貌B.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气候变化C. 教师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D. 学生分组合作绘制城市交通图 10、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说法不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A. 地理学科研究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B. 地理学科强调空间观念和区域分析C. 地理学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D. 地理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1、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演示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游戏教学法12、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A. 通过大量的地图阅读和绘制B. 通过讲解地理原理和规律C. 通过组织实地考察活动D.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13、【题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山区适宜发展林业B. 丘陵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C.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D. 沙漠地区适宜发展渔业14、【题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讨论,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B. 西部内陆地区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 北方地区是我国历史文化最悠久的地区D. 南方地区是我国气候最温和的地区15、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图像分析能力?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问题教学法D. 实验法1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诚实守信D. 关爱学生17、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B. 气候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C. 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高D. 生物种类繁多,植被覆盖率高18、以下关于世界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说法正确的是()A. 气候类型划分主要依据温度和降水B. 洋流按流向分为暖流和寒流C. 地理纬度越高,日照时间越长D.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19、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地图展示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以下哪种方法最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现象?A. 逐层讲解法B. 案例分析法C. 直观演示法D. 情境教学法 20、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以下哪种活动?A. 考试竞赛B. 角色扮演C. 小组讨论D. 单项选择题练习21、以下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说法,正确的是:A. GIS 是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主要用于城市规划B. GIS 是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技术,主要用于地质勘探C. GIS 是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主要用于天气预报D. GIS 是一种地理空间数据采集技术,主要用于地图制作22、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A. 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B.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丰富的地理图片和视频C. 课堂讨论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D. 课后作业为主,强化知识巩固23、【题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识别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这种教学方法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案例分析法B. 模拟实验法C. 地图教学法D. 观察法24、【题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候类型”这一概念,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实地考察法D. 比较法2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方向是从东向西,而公转方向则是从西向东。
2015下半年教资统考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精编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精编
一、教学论
(一)教学设计
【设计原则】
1.以课本知识点为框架
2.以教学方法为核心:(1)地理陈述性知识: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分布等——讲述法、地图法、自学法等。
(2)地理原理性知识: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地理原因、地理原理等——地图法、实验法、纲要信号法、案例法、探究法、对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3)地理操作性技能:读图能力、调查能力等——实验法、地图法、实习法等。
3.以师生双边互动环节为支撑
4.以重难点知识的阐述为落脚点
【书写模板】
1.实验/素材/案例/地图展示
2.问题引导
3.教学双边活动
4.教师点拨总结
(二)设计意图
1.课标角度: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地理的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2.教学目标的角度:(1)知识和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教学重难点:这样采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事物(这样采用对比的方法,把两个事物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好地区分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学生角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加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顺利开展我的课堂教学。
5.教学方法角度
(三)绘图制图
二、学科知识。
最新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1.了解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1.了解初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4.熟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三)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图时,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B、地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C、地图只能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静态信息D、地图可以反映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2、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对“我国四大区域”这一内容进行讲解时,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助于学生理解各区域的特点?A、直接讲授法B、案例分析法C、讨论法D、实地考察法3、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C.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D.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恒定的4、下列关于地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图形化表示B. 地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空间分布C. 地图可以反映地理现象的发展变化D. 地图只能用于教学和科研5、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A. 四季更替B. 昼夜长短的变化C. 日食和月食D. 昼夜交替6、在地图上确定某地的位置时,需要使用哪两个坐标?A. 经度和纬度B. 高程和海拔C. 方位角和距离D. 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7、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描述,正确的是:A. GIS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B. GIS是一种用于分析地理现象的数学方法C. GIS是一种用于绘制地图的软件工具D. GIS是一种用于研究地球物理现象的仪器8、以下哪项不属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A.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B.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 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D.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9、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口密度 10、地球表面最大的板块是哪一个?A. 非洲板块B. 南极洲板块C. 太平洋板块D. 北美板块11、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地理特征,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问题探究法D. 演示法12、在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中,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A.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B. 地理教学方法和技巧C. 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策略D.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知识13、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级中学)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1.了解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1.了解初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4.熟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三)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教师版)试卷题量:31题试卷总分:150分试卷限时:120分钟测评/引用码:W4dDLHT一、单项选择题1-2下列两幅图为两个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2~3题。
1、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上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是( )。
A、回归年B、恒星年C、太阳日D、恒星日【答案】B【解析】【答案】B。
解析:恒星年是视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地球与某一恒星(认为它在天球上固定不动)连线的时间间隔。
它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约为365.256 4天。
所以答案选B。
2、两幅图相比,正确的是( )。
A、左图比例尺大,表示内容简略B、右图比例尺大,表示内容详细C、左图比例尺小,表示内容详细D、右图比例尺小,表示内容简略【答案】B【解析】【答案】B。
解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左图表示的范围比右图表示的范围广,所以左图比例尺小,表示的内容简略,右图比例尺大,表示的内容详细,故答案选B。
3、左图中甲城市与右图中乙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甲城市在温带,乙城市在热带C、均位于南半球、西半球D、甲位于乙城市的南方【答案】A【解析】【答案】A。
解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20。
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图知甲、乙位于东半球、北半球.A正确,C 错;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
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故B错;甲城市位于乙城市的北方,D错,所以答案选A。
4、下图为全球部分经纬网图,图中O点位于68°S,阴影部分为黑夜,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24时,则正确的是( )。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核心讲义(初中地理课程的基础)【圣才出品】

第1章初中地理课程的基础考纲提要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
2.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
3.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一、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与功能(一)初中地理课程的地位和性质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1.区域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综合性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
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
3.思想性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4.生活性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三)初中地理课程的功能1.获得公民必备的基本地理知识和技能。
2.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3.建立健全的地理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
5.引领学生学会生活。
二、初中地理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1.初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201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中地理

第一节 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学科特点
考点梳理
一、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基本概念是学习地理学知识的基础,它构成了地理学和其他有关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 概括 起来,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区位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农业、工业生产活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也离不开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这种联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 因此生产活动和城市 的形成和发展实际是综合了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的结果。 要分析生产活动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 规律,就要从作用于生产活动和城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着手。 (二)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指地理现象所在的地点。 作为绝对的术语,是指经纬坐标网中的某个地点;作为相对的 术语,是指在某个地域内的相对空间关系。 地理位置是用来界定地理事物间的各种时间、空间关系的地理专业术语。 它一般根据需要可以从不 同方面进行描述。 我们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一般分为相对地理位置和绝对地理位置,这是
本部分知识的分值比例在 44%左右, 多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 的形式呈现。 考生在学习本部分知识的时候,应按照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考 试大纲的考试要求,注重理解,树立地理空间结构意识和整体意识,并在 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以达到灵 活运用的目的。
2015陕西教师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1.了解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1.了解初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
2015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_真题-无答案

2015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总分58,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上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是( )。
A. 太阳日B. 恒星日C. 回归年D. 恒星年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依据下图,完成问题。
2. 泰山站的地理位置为(76°58'E,73°51'S),图中数字序号表示泰山站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3. 下列关于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四个科考站都会出现极昼现象B. 四个科考站常年降水丰富C. 四个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大陆D. 四个科考站只有一个位于西半球4. 喷出岩具有的特殊构造是( )。
A. 层理构造B. 片理构造C. 气孔构造D. 板状构造5. 下图表示某地质剖面,图中断层所属的类型的是( )。
A. 正断层B. 逆断层C. 平移断层D. 垂直断层6.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依次是( )。
A. 广两、新疆、上海、北京B. 上海、广西、北京、新疆C. 北京、上海、广西、新疆D. 新疆、北京、上海、广西7. 下列关于图中省级行政区用水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气候炎热、生活用水比例高B. 乙技术落后,工业用水比例高C. 丙植被稀少,生态用水比例低D. 丁气候干旱,农业用水比例高下列图中左图为北半球山地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关联示意图,右图为某自然带景观图片,回答问题。
8. 左图反映了影响自然带分布因素的变化规律,下列正确的是( )。
A. 沿x方向水分减少B. 沿x方向热量减少C. 沿y方向水分增加D. 沿y方向热量增加9. 左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自然带,则右图景观所处的自然带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10.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代表现实世界地理实体或者现象在信息世界中的映射,下列属于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是( )。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C. 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选项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而非自东向西,故A错误。
选项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而非365日6时9分10秒,这是地球公转的周期,故B错误。
选项C,地球公转主要产生了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而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故C错误。
选项D,地球自转使得不同地区轮流朝向太阳,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故D正确。
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大B.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越小C. 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D.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自转速度的特点。
选项A,纬度越高,线速度确实越小,但角速度也越小,而非越大,故A错误。
选项B,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角速度也越小,而非线速度越大,角速度越小,故B错误。
选项C,在南北极点,由于地球自转轴穿过,因此这些点既不会随地球自转产生线速度,也不会产生角速度,故C正确。
选项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而非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大,故D错误。
3、下列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B. 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最快,近日点最慢C. 地球公转速度在春分日和秋分日达到最快D. 地球公转速度在夏至日和冬至日达到最慢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选项A,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时由于距离太阳较近,受到的太阳引力较大,因此公转速度最快;而在远日点(7月初)时距离太阳较远,公转速度最慢,故A正确。
初中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学习参考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适用于初级中学地理教师资格申请者)Quɑnɡuo Jiɑoshi Ziɡe Kɑoshi Xuexi Cɑnkɑoshu Dili Xueke Zhishi yu Jiɑoxue Nenɡli(Shiyonɡ yu Gɑoji Zhonɡxue Dili Jiɑoshi Ziɡe Shenqinɡzhe)主编王民目录模块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纲提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地理科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地理科学的基本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运用地理科学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南教师资格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考试目标】(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了解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了解初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4.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三)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核心讲义(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及教科书)【圣才出品】

第2章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及教科书考纲提要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一、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规定(一)初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编写特色1.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2.淡化学科体系,增加课程弹性3.对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区域划分不做硬性要求(二)地球和地图1.地球与地球仪(1)本专题是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知识。
(2)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
通过日常观察和演示实验,认识地球的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3)通过提出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
2.地图(1)本专题通过对地图的使用,掌握有关地图的知识,并懂得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从中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3)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和绘制简单地图的技能。
(4)让学生知道平时常见的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在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让学生亲自接触或使用它们,没有条件的地方,借助教材进行学习。
(三)世界地理1.海洋与陆地(1)本专题主要介绍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及海陆变迁,并激发学生探求地球奥秘的兴趣。
(2)运用地图和有关数据,认识全球海陆分布状况。
(3)认识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演变而成的,初步形成海陆变迁的科学态度。
(4)通过板块构造学说部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科学方法的培养,而不是机械记忆有关内容。
2.气候(1)本专题从“天气”和“气候”这两个常用的术语入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天气、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造成全球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2)会区别“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术语,并正确使用它们。
(3)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4)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5)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并能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和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上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是()。
A.太阳日B.恒星日C.回归年D.恒星年【答案】D。
平太阳周年运动绕天赤道完整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或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上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称为恒星年。
1恒星年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
故选D。
3.下列关于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个科考站都会出现极昼现象B.四个科考站常年降水丰富C.四个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大陆D.四个科考站只有一个位于西半球【答案】D。
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在这四个南极科考站中,除去长城站,其他三个均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由于位于南极圈以外,因此无极昼极夜现象;南极气候的特点是酷寒、干旱和烈风,因此不会常年降水丰富;长城站位于南极洲的乔治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但该岛不属于南极大陆,所以长城站不位于南极大陆,但位于南极洲;四个科考站只有长城站(62°12′59″S,58°57′52″W)位于西半球,其他三个均位于东半球。
故选D。
一些有创意的广告有时与地理现象密切相关。
如图2,甲、乙、丙三张照片是麦当劳公司在芝加哥(42°N,88°W)一天中3个时间点拍摄的户外广告。
图丁为照片的侧视效果图,该广告牌所在的房屋顶部水平放置着一个大叉子,叉子的倒影是麦当劳的标志,每天早上6时到11时,叉子在阳光下的影子位置的变化可以告诉大家什么时间吃麦当劳的什么产品。
仔细阅读照片中的地理信息,回答4~5题。
4. 图2一天中叉子影子的位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2A.地球的公转运动B.地球的自转运动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黄赤交角的变化【答案】B。
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一天当中,太阳的高度不同,叉子的影子位置和长短就会有变化。
故选B。
5.当中国新年钟敲响时候,按该快餐店所在区时计算,叉子的影子最靠近的是()。
A.8点B.9点C.10点D.11点【答案】C。
我国新牢钟声敲响的时间是24时或0时,我国使用东八区北京时间,而该快餐店位于西六区,两地之间相差14个小时。
根据东边时间早于西边可知,该快餐店的地方时为前一天的10时。
故选C。
6.喷出岩具有的特殊构造是()。
A.层建构造B.片理构造C.气孔构造D.板状构造【答案】C。
当熔岩喷出时,由于压力降低,气体从熔岩中逸出而形成各种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气孔,个别呈管状,以浮岩和火山渣的气孔构造最为发育。
最为典型的便是玄武岩。
7.图中表示某地质剖面,图中断层所属的类型的是()。
A. 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D.垂直断层【答案】B。
由图中可以看出地层上盘上升呈推覆体状,下盘下降,原来位置较低的地层移动到位置较高的地层的上方,这是典型的逆断层现象。
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
读图回答10~11题。
图610.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依次是()。
A.广西、新疆、上海、北京B.上海、广西、北京、新疆C.北京、上海、广西、新疆D.新疆、北京、上海、广西【答案】C。
根据农业用水量比重最低为乙判断为上海;农业用水量比例最高的为丁判断为新疆;生活用水量占比重最高的为甲,判断为北京。
11.下列关于图6中省级行政区用水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气候炎热、生活用水比例高B.乙技术落后,工业用水比例高C丙植被稀少,生态用水比例低D丁气候干旱,农业用水比例高【答案】D。
从图中可以看出丁省农业用水占90%,可见农业用水比例相当高;乙、丙两地同样是农业用水比例相对较高,选项中的表述错误。
图7为北半球山地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关联示意图,图8为某自然带景观图片,回答12~13题。
图7 图812.图7反应了影响自然带分布因素的变化规律,下列正确的是()。
A.沿x方向水分减少B.沿x方向热量减少C.沿y方向水分增加D.沿y方向热量增加【答案】B。
从图7可以看出,沿X方向纬度逐渐升高,自然带也逐渐过渡为冰原带,热量在不断减少,故B正确;沿y方向表示的是海拨高度的升高,水分和热量均是在逐渐减少。
13.图7中的数字序号表示自然带,则图8景现所处的自然带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A。
图8中反映的是热带雨林中的景观,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在图7中对应的自然带应该是①处。
14.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代表现实世界地理实体或者现象在信息世界中的映射,下列属于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是()。
①空间特征②属性特征③时间特征④数字特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
15.从2000年至2010年,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老龄化得到控制B.城市人口比重提高C.人口出生率有所上升D.劳动力比重略有减少【答案】B。
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比重提高,B正确;在这10年里,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老年人口数量增多,并没有得到控制,A错误;因为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得到一定控制,C错误;劳动力比重仍比较大,D错误。
16.根据数据分析,解决我国未来人口发展问题的措施正确的是()。
A.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B.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事业C.降低少年儿童入学率D.鼓励移民以减少人口总量【答案】B 。
从图中可知,我国60岁以上年龄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会引起社会缺乏劳动力、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故答案选B 。
20世纪80年代本地原料采购 外地原料采购20世纪90年代21世纪以来17.二十世纪80年代,该乡镇发展此工业主要依托的是()。
A.丰富的劳动力B.充足的原料C.巨大的市场D.便利的交通【答案】B 。
从图可知,该乡镇发展工业主要是为了利用本地原料,故答案选B 。
18.本世纪以来,该乡镇建设现代化工业区,大力发展此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能源充足 ②社会协作增强 ③交通条件改善 ④市场扩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 。
由图知,市场需求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及企业间协作增加有利于工业家庭作坊 市场 采购商 简易市场、销售商户 原辅料采购商 养殖农场 饲料商 外地代理商 门面店 现代市场、销售商户集聚,故答案选D。
19.2012年国务院批准贵阳市、安顺市的部分乡镇建设贵安新区规划,将其作为黔中经济核心区和推进全省工业化、城镇化的极和新引擎。
根据城市发展阶段理论,这一新区建设所处的阶段是()。
A.中心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答案】B。
一般将城市化阶段分为: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故答案选B。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采用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22~23题。
22.在我国最适宜推广该模式的生产地区是()。
A.黄淮平原B.黄土高原C.辽东丘陵D.珠江三角洲【答案】D。
黄淮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都位于温带地区,种植业中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水韬和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不适宜种植,A、B、C错。
珠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地区,适宜水稻、甘蔗生长,降水多,河湖多,适宜发展渔业,D对。
23.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减缓人口老龄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
读图示循环农业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村提供清洁能源一沼气,①③对,图示农业模式是建设美丽乡村,不是加快城镇发展,②错。
该农业模式也不会减缓人口老龄化,④错。
所以选B。
24.关于图示区域农业生产持征叙述,正确的是()。
A.畜牧业发达B.粮食单产低C.热带种植园多D.机械化水平高【答案】C。
东南亚地处热带,热量充足,土壤肥沃,降水丰富,廉价劳动力丰富,具有发展热带种植园优势,故答案选C。
25.中缅天然气管线贯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B.减缓土地荒漠化程度C.增加大气温室气体排放D.加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答案】D。
中缅天然气管线不仅满足云南和贵州等西南地区的用气需求,还与其他气区及沿海官网相连,从而实现了国产气与进口管道天然气的连接,提高了中国天然气供应的整体安全,故答案选D。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26.简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课程理念的内涵。
(12分)【参考答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断增进对地理学科的爱好。
具体现在:①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内在需要,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②有利于学生参加各类地理实路活动,从而增长学生才干,提高学生素质。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不能离开“用”字,这种学习更强调的是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③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也体现在通过地理学习,既能学到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又能获得观察观测技能、实验制作技能以及有关地理读图技能。
④终身发展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学会地理的思维模式,学会地理思维,有助于理解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有助于处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有助于正确审视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学会地理思维,不仅能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扩展知识视野,而且能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地理知识涉及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通过地理学习,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审美情趣以及自身内在美的气质。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社会的要求。
27.绘制澳大利亚轮廓图,设置图例并填绘主要气候类型,简述澳大利亚轮廓图和气候特点的教学过程要点。
(12分)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温带海洋性气候⑥亚热带湿润气候要点:(1)北部:受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东部:由于大分水岭的存在,使得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
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4)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三、材料分析题(共3题,第28题16分,29题16分,30题20分,共52分)28.材料:图1 天山位置与分布及冰湖的分布表1 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天山不同区域冰湖数量与面积年份西天山北天山中央天山东天山数量面积/㎞²数量面积/㎞²数量面积/㎞²数量面积/㎞²数量面积/㎞²1990s 125 7.373 353 15.890 512 37.378 371 22.075 1361 82.715 2000s 155 8.765 397 18.010 536 36.995 445 25.060 1535 88.831 2010s 164 9.145 425 19.195 557 39.045 521 29.119 1667 96.504 问题:(1)描述天山地区冰湖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近二十年天山冰湖的变化趋势(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