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重难点归纳1.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的是1709年英国的《安娜女王法》2.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主体的是国家。

3.知识产权是自然人或法人的智力成果比较全面。

4.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表现形式。

5.专利权的地域性是指在申请地所在的国家或者地区拥有法律保护。

6.著作财产权:具有一定的时间性、是著作人身权的对称、是和若干使用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7.著作权含有保护期限不受时间限制。

8.狭义的邻接权包括:表演者权、音像制作者权、广播电视组织权。

9.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

10.占著作权集体许可合同中比例越来越大的合同是一揽子许可合同。

11.作者的传播权包括: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广播组织权、出版者权。

12.著作权的转让是著作权中的使用权在法定期限内归为他人所有。

13.地方著作权管理部门在业务上受国家版权局指导。

14.工业产权中的创造性成果权包括:发明专利权、使用新型权、外观设计权。

15.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16.专利权的特征包括:第一,就独占性而言,在同一法域内,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权。

第二,就时间性而言,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较短。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不得续展。

17.任何方法都不属于实用新型的范围是实用新型特点。

18.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19.知识产权公约协议中,1994年4月15签署、1995年1月1日生效的是那一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20.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所有的是说法错误的。

21.专利期限说法是1992年12月31日前向原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到2001年12月11日仍然有效的发明专利权,其专利权期限延长为自申请日起20年。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参考资料一、知识产权总论1.知识产权: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商业标志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主体间因知识产权的归属、利用、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知识产权的内容:1、控制权——控制知识产权客体的权利,主要通过法律赋予的垄断权来实现2、利用权——按照知识产权客体的性质与用途对其进行使用的权利3、处分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知识产权命运的权利4、收益权——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使用或处分,获得财产收益的权利二、著作权法1. 著作权: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特征:1)客体范围广泛、多样2)内容丰富3)产生无须履行法律手续4)行使受到限制最多2. 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著作权与所有权分属民事权利体系中的知识产权与物权两个不同的领域,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标的不同所有权的标的是动产或不动产等有体物,所有权主要表现为对有体物的支配权。

著作权则不同,它的标的是无形的人类精神与智力活动的成果,是思想或情感的一定表现,故著作权的独占性完全出自法律的规定,而不是由于标的物本身的性质。

●权利的完整性不同所有权作为绝对权利,其属性是最完整的,它既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地域的限制。

著作权虽然也是一种绝对权利,但受到时间、地域和权利本身的种种限制,并最后丧失,直至进入公有领域,因此是一种不完整的绝对权利3. 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保护对象不同前者:表达该思想内容的具体形式后者:抛开表达形式而保护技术方案本身●保护条件不同前者:要求“独创”,不要求“首创”后者: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权利产生程序不同前者:创作完成即自动产生,无登记注册程序后者:申请、审查、批准、公告、颁发专利证书●适用领域不同前者:文学、艺术领域后者:工业领域4. 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权利属性不同著作权具有人身与财产双重属性商标权是一种财产权,不具有人身属性●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不同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商标只要求识别性●权利的取得方式不同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商标权一般须经注册登记才能产生5. 著作权法的作用●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优秀作品的传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全人类的科学文化水平6. 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保护作者权益原则:保护作者权益,既指著作财产权,又指著作人身权;●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与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原则。

知识产权复习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复习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一)知识产权概论多项选择题:1.自1980年以来,我国加入了许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其中包括[ BCD ]A.《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B.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议》;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D.《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E.《欧洲联盟商标注册条约》。

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法:狭义的知识产权法,仅指独立的知识产权法法典,是为形式上的知识产权法。

广义的知识产权法,指涉及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视为实质上的知识产权法。

显然,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仅指实质上的知识产权法。

2.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知识产权的法律效力原则上只及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地域范围,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具体体现①知识产权只能根据一定国家的法律产生,并且只能在其产生的地域范围内有效;②知识产权相互独立,同一智力成果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获得的知识产权相互无关;③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行使。

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也称排他性、垄断性或独占性。

其基本含义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简答题:1.简述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区别。

(1)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最根本区别。

(2)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一般特征是:①国家授予性;②专有性;③地域性;④时间性。

(二)著作权选择题:1.甲完成乙委托设计的厂徽,但双方并未约定其著作权的归属。

因此该厂徽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 C ]A.乙;B.乙的主管机关;C.甲;D.甲与乙。

2.画家甲将其名画以2万元卖给乙。

乙因此取得[ A ]A.该画原件所有权和原件展览权;B.由该画产生的著作人身权;C.由该画产生的著作财产权;D.该画原件所有权和著作权。

3.甲经乙许可将其小说改编为电视剧本。

甲从乙处所获得的是[ D ]A.邻接权;B.汇编权;C.翻译权;D.改编权。

4.张某独立创作出一篇学术论文。

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B ]A.张某只有在其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B.张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C.张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D.张某的论文须经做上版权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目录1. 知识产权法概述 (2)1.1 知识产权的定义 (3)1.2 知识产权的种类 (3)1.3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4)2. 著作权法 (6)2.1 著作权的定义 (7)2.2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8)2.3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10)2.4 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限制 (11)3. 专利法 (11)3.1 专利的定义 (12)3.2 专利的类型和申请程序 (13)3.3 专利的审查和授权 (14)3.4 专利的保护和维护 (15)4. 商标法 (17)4.1 商标的定义和分类 (18)4.2 商标的注册和使用 (19)4.3 商标的侵权和纠纷处理 (20)5. 其他知识产权法规 (21)5.1 反不正当竞争法 (22)5.2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24)5.3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25)6.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 (26)6.1 著作权侵权案例分析 (27)6.2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29)6.3 商标侵权案例分析 (30)1. 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法是一门保护创新者权益、鼓励技术创新的法律科目。

它主要涉及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等方面,旨在为创作者和发明者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排他性权利,以换取他们将创新成果公之于众,从而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在知识产权法的框架下,创作者享有对其作品的著作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这些权利使得创作者能够控制其作品的使用方式,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为了鼓励技术的公开与交流,知识产权法规定了专利制度。

专利权人拥有对其发明的独家使用权,包括制造、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等权利。

但专利权的行使并非无限制的,法律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申请程序、权利期限等作了详细规定,以确保专利制度的合理运行。

商标权也是知识产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商标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知识产权法制作人:王换娥课程设计知识产权法导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其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重点内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前言无根就不知方向第一章知识产权法导论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的范围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带给我们什么?荣誉财富纷争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备受关注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摘获这一奖项,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评委会称,莫言的作品是“幻觉现实主义融合了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他本人也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荣誉哈利波特作者罗琳获票选英国最伟大在世作家J.K.罗琳:比英国女王还有钱J.K.罗琳,这个曾经~度穷困潦倒甚至考虑过自杀的单身母亲,~定没想到有~天自己会成为财富超越英国女王的超级富婆。

当年她与丈夫离婚后,带着孩子投奔乡下的亲戚,栖身于爱丁堡~间没有暖气的小公寓里,靠政府的救济金度日。

24岁那年,火车旅途中~个偶然的念头让她开始创作哈利·波特,第~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便备受瞩目,从此,~个黑头发、戴着圆形眼镜的小巫师成为风靡全球的小说人物,数不清的读者为之倾倒。

之后的10年间,J.K.罗琳接连写出了六部续集,被翻译成了70种语言,累计销量达三亿五千万多册,位列出版史上非宗教市场销售类图书首位。

《哈利·波特》光在中国就挣了9550万元人民币的版税,J.K.罗琳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位靠写作收入过亿的富豪。

有消息说J.K.罗琳现在的身价达10亿美元,个人资产超过英国女王的6.6亿美元,并且在继续增长中。

财富从出版开始,到电影、DVD、录象带,再到饮料、玩具、文具、游戏、服装等成千上万种特许商品,再到主题公园,以及英格兰正在策划中的哈利波特旅游业,哈利已经成为最终可能超过千亿美圆的产业,继微软之后的又一商业奇迹。

财富世界首富是怎样炼成的财富豪宅生活比尔·盖茨的家,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湖畔,是一幢结合美丽的自然生态与先进的资讯科技的豪宅,是美国除白宫之外最受瞩目的名人宅邸。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甲展览馆委托雕塑家叶某创作了一座巨型雕塑,将其放置在公园入口,委托创作合同中未约定版权归属。

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2.0)A、甲展览馆许可乙博物馆异地重建完全相同的雕塑B、甲展览馆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游客出售C、个体户冯某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游客出售D、游客陈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对雕塑拍照纪念正确答案: D2、中国人的作品著作权取得实行()(2.0)A、审批取得B、注册取得C、自动取得D、加注标记取得正确答案: C3、甲为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通过中国知网下载了《中国法学》刊登的3篇文章,甲的行为()(2.0)A、属于合理使用B、属于法定许可使用C、属于侵权行为D、如果甲下载前征得著作权人同意,并支付了报酬,就属于合理使用正确答案: A4、在国际层面,知识产权是()(2.0)A、财产权B、公共政策C、国际贸易的规则正确答案: C5、甲创作了10余首歌曲,乙征得甲同意后演唱这些歌曲,丙唱片公司经甲、乙同意将乙的演唱录制为CD出售。

好声音公司欲将甲的歌曲录制为CD,邀请歌星戊演唱,下列说法正确的()(2.0)A、好声音公司应当征得甲、乙、丙的同意并支付报酬B、好声音公司应当征得甲、乙的同意并支付报酬C、好声音公司应当征得甲的同意并支付报酬D、好声音公司无需征得甲的同意,但应当支付报酬正确答案: D6、甲与乙是美食家,两人合作创作了《食在贵州》,由甲负责拍摄照片,乙负责写作美食文章。

关于该作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A、《食在贵州》的作者是甲和乙B、《食在贵州》中照片的作者是甲C、甲许可他人使用《食在贵州》中的照片时,无需乙同意D、乙许可他人使用《食在贵州》中的照片时,无需甲同意正确答案: D7、小刘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九岁时写了小说《隐形翅膀》,并将该小说的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某网站。

小刘的父母反对该转让行为。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A、小刘父母享有该小说的著作权,因为小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小刘及其父母均不享有著作权,因为该小说未发表C、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但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无效D、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有效正确答案: C8、关于发行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A、甲将读大学时购买的教科书卖给旧书店,甲的行为侵犯了教科书的发行权。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著作权1、作者的精神权利是指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2、作者运用自己的方法和习惯将思想或情感赋予作品的特性称之为原创性。

3、我国版权法规定的邻接权包括表演者权、出版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者权。

4、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安娜女王法令》。

5、作者对其作品的权利受保护期限制的有发表权。

6、公民的作品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7、下列行为中,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和受到行政处罚的有:(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的(2)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3)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的。

8、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9、《英语教材》系马某和石某的合作作品,马某未经石某同意,以个人名义交出版社出版,马某的行为,侵犯了石某的发表权、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等。

10、某电视台购买一盒故事片录像带后,在电视台播放,其行为属侵犯了故事片制片人的著作权11、美国某大学教授将自己的一部学术专著,赠送给我国某大学教研室。

后来,该教研室便将此专著翻译成中文出版,原作者赠送的只是一本书,并没有赠送著作权,该教研室是侵权行为。

12、版权法保护公民创造的并非一切作品。

13、翻译权属于作者,任何作品非依法不能擅自翻译。

14、表演者的人身权包括(1)表明表演者身份权(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权。

(3)许可他人播放录音录像权。

三、商标法1、我国商标注册的有效期限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可以在期满前后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有效期为十年。

2、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3、商标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核准的商标享有的专用权。

4、我国商标注册采用的是自愿注册和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1、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其基本特征:①国家授予性;②专有性(独占性);③地域性;④时间性。

2、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性质):①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②不发生有形耗损的使用;③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3、综观各国立法文件,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一般包括的法律制度:①著作权法律制度;②专利权法律制度;③工业版权法律制度;④商标权法律制度;⑤商号权法律制度;⑥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⑦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⑧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4、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因创造或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调整手段和适用原则主要是民法的手段和原则。

5、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或者说,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6、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①标的不同。

所有权的标的是动产和不动产等有形物,著作权的标的是无形的人类精神与智力活动的成果。

②权利的完整性不同。

所有权的属性是完整的,它不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著作权只能在一定的保护期内有效。

7、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①保护对象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具体形式,专利法保护的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

②保护条件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只要求是独创的,不要求是首创的;而对于同一内容的发明,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

③权利产生程序不同。

著作权大多自动产生,专利权需要专利机关的特别授权。

④适用领域不同。

著作权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专利权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领域,与产品的技术方案息息相关。

8、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①权利属性不同。

著作权是一种具有人身属性的权利,商标权只是一种财产权。

②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不同。

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而商标权要求识别性,并不考虑商标是否由商标权人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法平时作业一. 知识产权法概论一. 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2.知识产权的客体3.知识产权法4.知识产权法律关系5.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6.《巴黎公约》7.《伯尔尼公约》8.《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9.国民待遇原则10.独立性原则二.简答题1.简述知识产权的概念。

2.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3.简述知识产权的分类。

4.简述《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保护的识产权的类型。

5.如何理解“知识产权是无形财产权”?6.简述知识产权与物权利的区别。

7.简述我国《民法通则》保护的知识产权的类型。

8.简述知识产权专有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9.简述知识产权地域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10.简述三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1.简述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12.简述知识产权的主体制度的特征。

13.简述知识产权的客体的特征。

14.简述知识产权法的内容体系。

15.简述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体系。

16.列举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法规名称。

17.简述《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确定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

18.简述《TRIPS协定》保护的知识产权范围。

19.简述《TRIPS协定》确定的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三.论述题1.论述我国知识产权法体系的完善。

二. 著作权法一.名词解释1.著作权2.邻接权3.著作权法4.著作权主体5.著作权的继受主体6.作者7.作品8.委托作品9.合作作品10.职务作品11.汇编作品12.演绎作品13.保护作品完整权14.署名权15.发表权16.表演者权17.出版者权18.表演权19.展览权20.出租权21.信息网络传播权22.著作权合理使用23.著作权法定许可使用24.著作权集体管理25.法人作品二. 简答题1.简述著作权的概念与特征。

2.简述著作权与著作物所有权的区别。

3.简述著作权与专利权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著作权与商标权的联系与区别。

5.简述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6.简述著作权的自动保护原则。

7.简述我国著作权法的体系。

8.简述2001年《著作权法》修改内容。

9.简述外国人作品获得保护的条件。

10.简述作者的构成要件与认定。

11.简述法人视为作者的条件。

12.简述职务作品的概念及其权利归属。

13.简述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

14.简述合作作品的特征、权利归属以及著作权行使规定。

15.简述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取得的条件及其权利归属。

16.简述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17.简述合作作品与汇编作品之间的区别。

18.简述作品获得保护的条件。

19.简述我国著作权法中作品的分类。

20.简述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21.简述著作人身权的内容和特征。

22.简述著作财产权的内容与特征。

23.简述享出租权的著作权人情形。

24.简述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条件。

25.简述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形。

26.简述属于著作权法合理使用情况中的“对他人作品适当引用”的具体含义。

27.简述著作权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

28.简述著作权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形。

29.比较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异同。

30.简述邻接权与著作权的联系与区别。

31.简述表演者权的取得的条件32.简述表演者的权利和义务。

33.简述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的联系与区别。

34.简述图书出版者的权利和义务。

35.简述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和义务。

36.简述广播组织权的权利和义务。

37.简述我国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规定。

38.简述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主要表现。

39.简述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40.简述著作权的集体管理的内容。

1三. 专利法一. 名词解释1.专利法2.专利权3.专利权人4.发明人5.共同发明人6.职务发明创造7.发明8.实用新型9.外观设计10.产品发明11.方法发明12.新颖性13.创造性14.实用性15.先申请原则16.先发明原则17.实质审查18.权利要求书19.外国优先权20.本国优先权21.许诺销售权22.进口权23.先用权24.专利实施许可合同25.强制实施许可26.专利权用尽27.专利权的转让28.独占实施许可29.排他实施许可30.专利无效宣告31.专利复审32. 专利侵权二.答题1.简述专利的基本涵义。

2.简述专利权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3.简述专利制度的理论基础。

4.简述我国专利法的体系。

5.简述我国专利法第一次修改的背景与主要修改内容。

6.简述我国专利法第二次修改的背景与主要修改内容。

7.简述我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背景与主要修改内容。

8.简述发明人、设计人的概念与判断标准。

9.简述专利申请权的概念与特征。

10.简述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的联系与区别。

11.简述专利申请权人(专利权人)的可能情形。

12.简述专利申请人的权利。

13.简述发明人、设计人的权利。

14.简述职务发明的条件以及专利申请权的归属。

15.简述职务发明的发明人、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的规定。

16.简述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属及其权利行使的限制。

17.简述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属。

18.简述发明的分类。

19.简述发明与实用新型的区别。

20.简述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的区别。

21.简述《专利法》规定的不授予专利的情形。

22.简述发明专利新颖性标准的含义和判定标准。

23.简述《专利法》规定的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

24.比较专利法中不丧失新颖性例外中的六个月期限的效力与优先权期限效力的区别。

25.简述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

26.简述专利申请原则。

27.比较专利申请先发明原则与先申请原则。

28.简述优先权的具体情形。

29.简述专利申请单一性原则及其例外以及违反单一性原则的处理。

30.简述专利法规定的合案申请的情况。

31.如何处理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的专利申请?32.简述专利申请日的确定及其意义。

33.简述专利申请中享有优先权的条件。

34.简述向国外申请专利的特殊规定。

35.简述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提交的文件。

36.简述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提交的文件。

37.简述专利申请不予受理的情形。

38.简述发明专利的审查程序。

39.简述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审查程序。

40.简述专利登记簿记载的事项。

41.简述专利公报公告的事项。

42.简述权利恢复适用的情形。

43.简述宣告专利权无效的事由。

44.简述专利无效宣告的法律后果。

45.简述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46.简述专利实施许可的特征。

47.简述专利实施许可的种类。

48.简述专利实施许可双方的权利义务。

49.简述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法律意义。

50.简述《专利法》规定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

51.简述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实行专利的强制许可?52.简述先用权的构成要件。

53.简述专利权终止的事由。

54.比较专利无效宣告和专利权终止效力的区别。

55.简述我国三种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56.简述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判定原则。

57.简述专利侵权的主要表现。

58.简述专利权侵权案件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规定。

59.如何确定专利侵权赔偿数额?60.简述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可以主张的抗辩事由。

61.简述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调解的专利纠纷范围。

62.比较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和专利复审程序。

63.简述有关专利的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64.简述法院裁决的专利纠纷的范围。

三.论述1.论述授权发明专利的实质条件。

2.论述专利独占实施许可、排他实施许可、普通实施许可的异同。

3.论述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及其条件、程序。

4.论述专利法中的“先用权”法律制度。

25.比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四. 商标法一. 名词解释1.商标2.商标权3.商标法4.商标注册5.注册商标6.注册原则7.使用原则8.商品商标9.服务商标10.证明商标11.防御商标12.集体商标13.联合商标14.驰名商标15.先申请原则16.先使用原则17.优先权18.一申请一商标原则19.注册商标续展20.注册商标使用许可21.无效宣告程序二. 简答题1.简述商标的概念与特征。

2.简述商标的构成要素。

3.简述商标法的基本原则。

4.简述商标与地理标志的联系与区别。

5.简述商标与商号的联系与区别。

6.简述我国商标法的基本原则。

7.简述我国商标法的体系。

8.简述商标注册的先申请原则。

9.简述商标注册中对相同申请的处理原则。

10.简述商标注册的优先权原则。

11.简述商标法第一次修改的主要内容。

12.简述商标法第二次修改的主要内容。

13.简述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的主要内容。

14.简述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15.简述《商标法》规定禁止作为商标注册并禁止使用的情形。

16.简述申请商标注册要提交的文件。

17.简述商标注册申请的原则。

18.简述商标注册程序。

19.简述商标异议的法定事由。

20.比较2013年商标法修订前后关于商标异议处理程序的不同。

21.简述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事由和效力。

22.简述商标权的内容。

23.简述商标权的终止事由。

24.简述注册商标续展的条件和效力。

25.简述注册商标续展的性质。

26.简述注册商标许可使用的种类。

27.简述注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双方的主要义务。

28.简述商标局撤销注册商标的情形。

29.简述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30.简述对注册商标使用管理的内容。

31.简述未注册商标使用应当遵守的规定。

32.简述侵权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具体表现。

33.简述商标侵权民事赔偿数额是如何确定的。

34.简述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35.简述商标犯罪的情形。

36.简述商标侵权行为的行政责任。

37.简述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38.简述驰名商标的认定途径。

39.简述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三. 论述1. 论述商标异议程序与无效宣告程序的联系和区别。

2. 论述驰名商标的认定和特殊保护。

3. 比较专利法和商标法中对相同申请处理原则的异同。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